雖然這篇新店客運客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店客運客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店客運客服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洪素卿的食品醫藥資訊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在 SOP 之外........有溫度的客戶服務 (這篇用來感謝超好心小7先生) 認識我的好友都知道,我是一個天天掉東掉西的糊塗蟲,沒想到,今年初一,我的遺失清單又展現了一個歷史新高度!! 對 就在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 當天,深夜十一點搭乘客運從台北回到基隆,下車後坐上排班計程車,抵達家...
新店客運客服 在 洪素卿的食品醫藥資訊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 SOP 之外........有溫度的客戶服務
(這篇用來感謝超好心小7先生)
認識我的好友都知道,我是一個天天掉東掉西的糊塗蟲,沒想到,今年初一,我的遺失清單又展現了一個歷史新高度!!
對
就在大年初一、新年的第一天
當天,深夜十一點搭乘客運從台北回到基隆,下車後坐上排班計程車,抵達家門口,開心給了司機先生小費、祝賀他新年快樂,回頭再看一眼座位、確定沒有遺留任何個人物品,隨手關上車門。
然後瞬間發現:「我的 筆 記 型 電 腦 呢?」
左手沒有、右手沒有、包包沒有.................
那 它在哪裏?
心頭這一驚可不小。
因為,丟失筆電、認賠換新筆電,可以說服自己是新年給自己禮物(雖然筆電很新)
但........我年前越洋採訪、打算過年才來整理的今健康人物系列筆記在電腦裡、而我還 沒 有 放 上 雲端!!!!!!!!
我當下心頭的涼意、真的降到零下幾度c
我馬上開始打電話。第一位倒楣鬼是泰樂客運,可憐的客服人員接了電話之後,就聽我自言自語說著「ㄟ!你們應該沒有營運新店基隆路線?」
「對、那是福和客運....」
「不好意思、謝謝你」
第二個倒霉鬼是福和客運,打了第三通之後、留守的人員接電話了,「我在十點十五分到十點三十分之間、在台北上車,搭乘貴公司往基隆的客運,我的筆電好像忘在車上了.....」
福和人員:「小姐,那輛車已經回來了!但沒有通報有遺失物.......」
「那,可以請你留下我的電話跟聯絡方式,如果有撿到請聯絡我」
第三個倒霉鬼是我男友,「我是不是筆電忘在你那邊,請幫我看一下會不會放在門口鞋櫃上?」
「沒有喔! 都找過了,沒有」
這時候,我真的已經萬念俱灰! 突然想到了第四個可能的倒霉鬼、不、是第四個可能遺失的地方,「全家便利店」!!
對!我等車的時候去全家買了水和沙拉!!
用電腦查了全家基隆長興店的電話,但潛在的第四個倒霉鬼沒接電話!! 為什麼? 竟然沒人接?
這時候,我男友打電話來了,我心頭一喜,想說「一定是找到了!」
結果他說,我剛才幫你用 find my mac(反正就這之類的)、你的筆電顯示兩分鐘前在基隆路跟長興街口附近!!!
這下子我更確定在全家便利店,我拼命在打電話的時候,突然腦中有一個聲音「會不會那家不是全家,而是小七.........」
原來,我其實去的是小七。 再次google小七基隆路長興店的電話,夜班的小七先生說,已經交班了、但前一班的人沒有交接遺失物。
我心裡真的已經到崩潰極點了,本來想大概只能留資料請他再問問!
沒想到小七先生突然給予了SOP之外的協助;他問「你是在我們店裡用餐嗎?」
我說,「沒有、但我有去自助微波區微波我的溫沙拉!」
小七先生說,我幫你去微波區看看、說不定是沒人看到。
我滿心期待,想說,對、一定是在微波區、一定是沒人看到,沒想到電話那端傳來「沒有ㄟ!我剛檢查了一下,都沒有!」
我這時真的想放棄了、但明明「find my mac神算」不是說在基隆路長興街口附近、難道已經被拿走了??? 突然,在絕境中,我提出了我人生「恥」度最高的要求,「那先生,我可以很不好意思的麻煩您幫我一個忙嗎?你們店門口是不是有一個公車站?你可以出去幫我看看公車站那裡有我的電腦包嗎?」
大約在十秒鐘之後、電話那端傳來天使的聲音「候車區椅子上好像有東西!你的電腦是什麼牌子?什麼顏色?」
老天爺啊! 真的是我的電腦。它在大年初一的深夜裏、默默躺在長椅上一個多小時。
老天爺啊! 要不是超級好心的基隆路跟長興街口的超級好心夜班小七先生,我的採訪筆記我這年紀我真的記不起來啊啊啊啊啊啊!
其實小七先生大可以不需要管到他們店外的公車站有什麼東西!其實,他大可以按照SOP留下我這糊塗鬼的聯絡資訊就好了。但這SOP 之外的協助,真的是我近年鮮少遇到的有溫度的客戶服務。真的讓我感激涕零!值得一記。
也感謝大家看完我這段人生荒謬插曲。 祝大家新春快樂!牛年一路犇向幸福!
新店客運客服 在 台北今天去哪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太扯,這真的會嚇死,然後氣炸...
新店客運不是只有司機需要教育,接到那位媽媽電話的服務人員態度也很有問題,這個問題根本從上到下都沒有做好..😡
#新店客運
#司機有認真在工作嗎
#客服知道自己的責任是什麼嗎
#員工訓練不是訓練司機就好
#危機處理能力也很重要
新店客運客服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雄好過夜
#夜譚十大建設:第一夜
高雄好過夜又來啦,這次我們請到的深夜說書人是一位電影人,但今夜,不談創作、絕無虛構,我們請到柏惟連續一週來講講高雄與台灣的老故事。
文/ 三民惟新 陳柏惟
最近臉書上流傳一段傳說:「十大建設只有核電廠跟國道一號是新蓋的,其他八大都是日本時代就蓋好了放著30年才整理一下,剪綵當成他們做的。」
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我先吊個胃口,慢慢來跟大家談談所謂的「十大建設」從何而來,中間又有怎樣的玄機。
「今天不做,明天就後悔」這句蔣經國的名言,幾乎被奉為「先知的教誨」一樣廣為流傳。但在十大建設推出的1973年,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政府,比較擔心的應該是還有沒有明天。
1969年9月16日,蔣介石在陽明山車禍重傷後,胸腔遭撞擊,從此元氣大傷,大多臥病在床。「太子」經國加速接班。然而,國際情勢卻讓中國國民黨感受越來越大的壓力,1971年,多次拒絕雙重代表、自找死路的「中華民國」終於退出聯合國;1973年10月,全球發生第一次石油危機,造成全球經濟不景氣,台灣也陷入經濟危機。
當時任行政院長,也是中國國民黨政權實質行政首腦的蔣經國,為了提振經濟,在11月12日中國國民黨四中全會,發表5年內將完成「9項國家重要建設」。
●疑,十項建設怎麼少了一項?
原來,當時的九大建設,並不包含已經動工的核電廠在內。但其實大部份的建設,例如中船、中鋼、中油、鐵路電氣化、機場、台中港等,均已計畫多年,十大建設可以說是以類似「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方式加速推動,而非全然創新。
不過太子在黨大會上慷慨宣言,下面的官員們卻是膽戰心驚。財政部長李國鼎在口述歷史中,自述事前對「十大建設」一無所知,雖然後來全力配合籌款,但在也以「好大喜功」、「歪打正著」形容這種公共建設。
誠然,蔣經國在經濟危機時,加碼舉債投資基礎建設來緩解經濟壓力的方式,不過是「擴大內需」凱恩斯經濟學的延伸。但同樣的政策,在使用獨裁的方式決策下,某個政黨歌頌為英明聖武;但爾後用民主方式決策時,同一個政黨則是罵成債留子孫,一無是處。
不過,不論殖民或獨裁,要評價都不能用扁平化的單純好壞來帶過。我們還是先平心靜氣下來,一一看這十大建設的內容吧。
在十大建設中,有五項和高雄沾得上邊,包含三大重工事業中油、中船、中鋼,以及兩項貫穿全台的交通動脈鐵路電氣化和高速公路。
說來話長,今天我們從源頭最古老的一項:鐵路電氣化說起。
●晚了一甲子的台灣鐵路電氣化
縱貫鐵路電氣化的討論出現的非常早,早在1908年全線通車時,就已經有輿論提到。當時,鐵路電氣化的技術已經實現將近30年,日本也已有京都等地行駛路面電車,一般鐵道也有甲武鐵道已完成電氣化,並正準備推行幹線鐵道電氣化的工程,技術已經不成問題。
而當時日本殖民政府在全台有築港、灌溉、鐵道等十六年計畫之大事業,加上臺灣發展水力發電如日月潭電廠,足夠供應全台鐵道電氣化之能源所需,因此多有時論認為應該從部分電氣化開始實行,台北-基隆、台北-淡水、打狗-台南以及台中-苗栗區間都曾被提及。
然而,最大的障礙還是經費,昭和初年,曾經估計過台灣鐵道全部電氣化的經費大概需要2700萬元左右,幾乎是總督府年度預算一半。其中,一台電氣機關車造價約是蒸汽機關車五倍,且鐵道部擔心若天然災害時全台輸電網被破壞,應變困難。從1924年鐵道部速水技師就在日日新報上撰文表示「本島鐵道之電化,前途尚屬遼遠」可見,官方對於電氣化疑慮仍多。
1930年代,鐵道部先行引進機動化、不需大型機車頭的汽油機動車,在全台各地開行載客服務。這種可以單節行駛、加速度快、速度最快達每小時80公里、又沒有油煙的火車頗受歡迎,因此總督府有進一步引入柴電車組(DEMU)取代蒸汽火車的計畫。此種從蒸汽-燃油-再到電氣化的發展,和台灣戰後的狀況其實已相符。但因1930年代末日本進入戰時體制,且石油取得日漸困難,因而柴電化有沒有繼續推行,而在太平洋戰爭時期,縱貫鐵路更被美軍的戰略轟炸破壞個嚴重,需要一段時間復原。
戰後,在國民政府殖民時期之下,臺鐵技術的後援從日本變成美國,1960年代,利用美援更新車輛與提升路線等級,同時也推動柴油化,相當於完成了1930年代日本因戰爭未完成的計畫。
但在經濟快速成長下,因蒸汽、柴油機關車動力輸出不足、數量也不夠,造成嚴重誤點等服務能力低落現象,因此在1973年起,以邊營運邊施工方式,在6年內完成縱貫鐵路全程電氣化工程,直到1979年全線完工。
●台鐵電氣化了還是台鐵
電氣化完工後,台鐵陸續引入美國奇異公司E200型、E300型電力機車以及EMU-100等新列車組,成了筆者從小到大對台鐵的主要回憶。然而,1980年代台鐵多次重大事故,以及電氣化後仍未改善並每況愈下的服務水準,讓台鐵在城際與通勤客運均逐漸被公路運輸所取代,貨運也在公路普及下節節敗退,讓台鐵虧損日益增加,陷入了軌道運輸的黑暗時期。
當時在國土軌道規劃中,中央政府僅重視台鐵「南北大動脈客貨運」角色,而未充分掌握快速城市化下,不同國土層級的運輸需求,因而不論產業支線或市郊支線均只能廢線,僅淡水與北投線原路廊改建為捷運,較早廢線的新店線則在旁興建平行捷運路線,和日本朝向通勤鐵路捷運化、立體化的原地升級、直通運轉概念大不同。兩國鐵道發展對比下,顯然是目光短淺了。
好啦,這一項建設,似乎符合了中國殖民政府只是承襲日本殖民政府規劃的說法,那麼其他的建設是否也是如此? 還是會有新突破呢?
想必大家看到這邊已經頭昏眼花,那麼早點睡覺,我們明天見!
#高雄 #十大建設 #鐵路電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