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新市大社建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市大社建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市大社建地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0萬的網紅報時光UDNti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無電梯公寓式住宅》 #你也住過嗎 #你做好準備了嗎 #囚居晚年 1950年代的連棟式住宅到公寓式住宅, 我們的居住問題隨著經濟成長, 人口結構變遷而更迭。 以前人口多需要房子, 今日則環境良好,醫學發達, 社會高齡化。 對於行動有困難的人們 無電梯老宅如同囚房一般 一同來了解 點擊下方參考...
新市大社建地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無電梯公寓式住宅》 #你也住過嗎 #你做好準備了嗎 #囚居晚年
1950年代的連棟式住宅到公寓式住宅,
我們的居住問題隨著經濟成長,
人口結構變遷而更迭。
以前人口多需要房子,
今日則環境良好,醫學發達,
社會高齡化。
對於行動有困難的人們
無電梯老宅如同囚房一般
一同來了解
點擊下方參考專文哦
【2021-03-22/聯合報/A1版/要聞】
老宅困老人 雙老危機
【記者陳雨鑫、李樹人、梁玉芳、許詩愷╱專題報導】人老了,房子也老了,不適合的老家讓「在地老化」成了奢望。「老宅困老人」成為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
依內政部最新統計,全台近四十三萬老人住在「無電梯公寓」裡,兩年內飆升九萬人。若再加上透天厝,據衛福部一○六年資料,我國老人高達七成住在無電梯房屋。
難以安老 在都會形同偏鄉
當老邁身體無法應付爬樓梯的日常挑戰,就醫、購物及各種人際互動,都因「行不得」形同囚居。缺乏無障礙設計、長年無力整修的環境,更讓「家」遍地風險。
只要是沒有電梯的老公寓,「即使在二樓,對於行動不便的長輩來說,都是都市中的醫療偏鄉。」推動在宅醫療的台北市聯醫院長黃勝堅如此形容。
目前台灣高齡族約三百八十萬人,其中「獨居」或「老老照顧」接近百萬。至於老宅,粗估至二○三○年,四十歲老屋恐占全台房屋三成。
被家困住 中風15年沒出門
「我從未想過,有人會因為樓梯被困在家中十幾年。」黃勝堅認識一位中風患者,在三十八至五十三歲間,從未離開過家門。黃勝堅看著這群人,房子沒變、道路沒變,唯獨變的就是「人老了」,家不適合居住,卻已來不及脫離。
基隆市議員王醒之推動扶老換工班,有位行動不便的八十歲婆婆在孩子移居後,獨自困居老街二樓,女兒每周送菜一次。「電視壞了,婆婆每天的娛樂是趴在陽台,看樓下路人。」王醒之說,聽了都想哭。
台北市第一間居家醫療診所「都蘭診所」創辦人張凱評提及,即便社區大樓,也不見得暢行無阻。有個案住在電梯華廈,但一樓大廳到電梯之間,居然還有好幾階樓梯,坐在輪椅上,可是寸步難行。
樓梯噩夢 筆直45度長斜坡
此外,張凱評指出,有些老公寓的樓梯是一路四十五度向上,完全沒有小歇的平台。動線看似簡易,但失能者如需緊急就醫,只要一個失手,擔架或輪椅翻覆,恐出人命。
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說,台灣沒有高齡人口住宅政策,若政府以為老年人的自有住宅率達八成,所以不用管,這是迷思;「國家應該要盡一切可能,用各種政策工具,以房養老、都更、蓋無齡住宅,讓長者安居」。
都更無望 裝電梯達成率低
「我很焦慮,台灣老化速度太快,整個社會、政策都跟不上。」楊培珊認為,建商設計住宅時必須思考設施、設備的無障礙功能及輔具,智慧家電未來如何融入,「建商不只是蓋房子,是生活的營造者」。
對於老屋造成移動障礙,張凱評表示,問題難解,想要打掉重蓋、推動都更,難度超高。政府獎勵老公寓裝設電梯,雖是美意,但達成率也極低,大部分一樓住戶不想讓自己院子成為公共空間。
衛福部次長薛瑞元指出,當長者居住環境不友善,要求「在地老化」的理想,反而讓老人「被關在家裡」,必須要改變「住」的品質;未來老人住宅不只是房子,也要附上服務,這些都是國家重要目標。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Vision Project)
#願景工程
#努力讓臺灣更好
#報時光UDNtime
圖片日期:1983/1/17
圖說:市區公寓住宅牆邊、街頭路桿等多處,遭搬家公司噴彩廣告,有礙市容觀瞻
來源:聯合報
攝影:高鍵助
歷史新聞
【1964-12-26/聯合報/11版/特稿】
公寓住宅 黃金世紀
【施克敏】像所有鬧過房荒的各國都市,台北市一批一批連棟式的住宅,似乎已成過去,不再蓋了,現在一棟一棟的大型公寓,正在那裡蓋著,住公寓的習慣,我們這裡的人也漸能適應了,那麼有了公寓以後,將會發生一些什麼樣的問題呢? 這是現代都市裡,興建住宅潮流上的一些問題,很多外國的都市,都已面臨到了,台北市的住宅建築,也正往公寓的潮流走,這些問題,遲早要來。
連棟式的住宅
打從卅六年起,一個本來只能容納五、六十萬的都市,人口一下子膨脹了,而且突破了百萬大關,自然要鬧房荒。 也從那時候起,台北市一些營造商和大地主,就動了腦筋,專蓋房子賣,那時,他們蓋起來賣的房子,都是二、三樓連成一排的,稱為連棟式的住宅。
這種房子,要買就買整棟的,很少有分樓出售的。一棟二、三十萬,買的和賣的,現金交易,一次付清,「銀貨兩訖」,沒有什麼分期付款的,因此,那時候買這種連棟式住宅的,非有二、三十萬買不到,但有錢而需要房子的人實在多,這種房子的買賣很容易,而且很多。做這種房地產生意的,因脫手容易,房子蓋起來,供不應求,一次一批房子蓋起來,是坐著看漲的。
連棟式的住宅,在台北市區風行了十二、三年,從卅六年到四十九年,做這種生意的,都發了財。 但是,從四十九年以後,這種住宅的生意不行了。
打垮連棟式住宅生意的,除了多數要房子住的人,一次付不起二、三十萬外,主要的是,分期付款的公寓式住宅,出現在台北市了,這種住宅,除了第一次要付出一筆三、四萬的鉅款外,以後每個月付出的錢,等於是租房子的價格,而且過了一段時間後,房子的產權又歸自己所有,這是多數需要房子住的人買得起,而且他們認為合算的。
地稅一再調整
從四十九年以後迄今,連棟式住宅很少有人問津,是買房子的人,考慮到房捐的提高,地價稅的一再調整,直到今年七月十日實施都市平均地權公告地價以後,連蓋這種房子的人也認為,這種生意完全不能做了。
以公告地價提高地價稅以後為例,一棟價值卅萬元的房子,建地每坪總耍四千五以上,如果這棟房子是卅坪地,則折算起來,每個月的房捐和地價稅的負擔,就要四百元以上,另外,加上這卅萬元的利息,以銀行利息計算,每個月也有三千元的利息,則換句話說,像這樣一棟卅萬元的房子,每住一個月,就要付出約三千五百元的代價,這筆錢,要是拿來租房子,可以租到一間有相當水準的樓房,況且買了房子又會年年折舊,另付保養費,而卅萬的現鈔,還可以有相當週轉的用處。
房子賣不出去
像這樣仔細打一打算盤,過去那種連棟式的住宅,買的人就少了,買的一少,賣的人一次蓋起來大批房子,賣不出去,那樣一大筆資金就呆滯在那裡,這是冒最大的風險,這種生意,誰都不願做了。
打垮連棟式房子的生意,第一批在台北市蓋起來的分期付款公寓式住宅,就是現在光復路的市民住宅,這也是此後一連串公寓興建的開端。
適合社會需要
公寓式住宅當然是模仿外國人的,住這種房子,是習慣的問題,同時也是現代都市住宅區發展的趨勢,這種房子出現在「房荒」的都市,受到多數人的歡迎,主要在於「經濟」和配合社會發展的潮流。 它雖也是大批的投資,但卻分間出售,適合一般人的購買力,而且政府正獎勵這種住宅的興建,買這種房子,還可以分期付款。
它既可以分間出售,當然適於小家庭的居住,而現在我們這個社會的型態,正由過去的大家庭,演化為小家庭,公寓住宅正配合了小家庭組織。
兩項有利條件
它既出現在現代都市,必有其適合於都市建設的條件:
第一,現代的都市因面積太狹窄,要想辦法爭取空間,向高處發展,公寓式的建築正是如此,大家上下居住在一起,寸土寸金的地是共有的。 第二,這種高樓大廈,蓋起來以後,人口集中在一起,政府要有一些公共設施和改善生活環境的建設,也比較容易辦理。
分間脫手容易
至於蓋房子的人,都一窩蜂蓋公寓來出售,除了分間出售脫手容易外,就是建築費經濟了,因為公寓住宅,牆是共有的,一樓的屋頂是二樓的地板,這又是共有的,而住二樓的人由樓下上二樓,這座樓梯,正是住三、四樓以上的人所共有的,這一些算起來,戶數雖少,但房子有很多部份在互不妨礙的情況下,又是共有的,則以一棟的戶數來說,公寓式的建築,其建築費自必比連棟式的低廉,蓋房子的人,當然樂於蓋這種房子賣。 因此,這一些年來,也可以說從四十六年起,台北市一些市民住慣了市民住宅後,公寓住宅很受歡迎,這種房子,真是如雨後春筍。
(後略)
新市大社建地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新【單日新增26例個案,4歲小孩確診,台灣年紀最小個案;中研院群聚感染累積5人;內政部展開夜店臨檢,揪趴趴走居家檢疫者】
台灣今(23)日新增26名COVID-19(又稱武漢肺炎、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其中25名境外移入,一名本土案例。境外移入確診者幾乎都是旅遊、工作為主,其中包含5起群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未來兩週在國外工作、求學者的國人陸續歸國,將是疫情關鍵期,呼籲所有入境國人,都要誠實通報自己的旅遊史、接觸史及相關症狀。
■中研院群聚感染再添1例,累計共5例
今日新增的1例的本土案例(案186),是中研院群聚感染個案,為中研院30多歲德國籍研究人員(案168)同住30多歲女朋友。該名女子17日出現肌肉痠痛、發燒、胃部不適,20日採檢今確診。中研院群聚感染目前已有5名確診個案。
另外新增的境外移入中5起群聚案,分別為:
1.一對赴西班牙旅遊的夫妻(案170、189)。
2.一對前往法國工作、求學的30多歲夫妻(案172、173)。
3.一名3月11日至18日去美國工作的40多歲男性(案177),與先前已確診的40多歲男性(案129)是一起在美國工作的同事。
4.一名20多歲的女性(案195)於5日到19日與另兩名友人前往美國旅遊,友人已於前天(21日)確診,是一起3人群聚案。
5.一家3口與一同事(爸爸案171、同事174、兒子175、媽媽178)在荷蘭工作,20日入境於機場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症狀。
其中,一家3口群聚案中的兒子,年僅4歲,3月10日出現發燒症狀,但20日自荷蘭返台入境時已無症狀,但檢驗時體內仍有病毒而確診,是台灣目前年紀最小的確診者。爸爸、小孩都已無症狀,父子同住一間負壓隔離病房;但媽媽仍有37.7度輕微發燒,單獨住一間負壓隔離病房治療。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秘書長、台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謝思民指出,先前雖有臨床研究認為,小孩子比較不容易感染COVID-19,可能原因有二,第一是人體內負責接合的受體「ACE2」,在小孩子體內較少;第二是疫情初期小朋友若還未入學,與外界接觸相對較少。但他強調,「這些並非絕對,因為小孩子仍屬於抵抗力較弱的族群,只要病毒量夠大,接受器再少照樣可以感染。」
■仍有3例本土案例感染源不明,儘速疫調中
陳時中說,近期病例發現,境外移入個案遠大於本土案例,境外個案也透過機場攔截、徹底實施居家檢疫而沒有讓疫情大量往社區擴散。但扣除發病後超過14天已過了潛伏期的而未擴散的個案,目前還有3例本土案例,仍在疫調中,需維持高度警戒。3例分別為12日、16日兩度就醫、17日到急診就醫後確診的20多歲南部上班族女性(案100);17日發病就醫的30多歲女性(案134)以及昨(23日)確診於長照機構服務的護理師(案156)。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社區防疫組副組長莊人祥補充, 針對案100,已經匡列接觸者55位,現已採檢7人皆為陰性,先前雖然有懷疑一名美國親戚,但採檢為陰性,正在清查其他可能感染源。而案134目前密切接觸者42人、採檢39人,有16人為陰性,其他尚在檢驗中。
陳時中表示,針對長照機構護理師,昨日將院內工作人員、機構居住者共81人採檢完畢皆為陰性,擴大匡列10多名上述採檢者的家人,已有5名陰性,仍在持續追蹤採檢中。
■專家會議將訂採檢指引,並擴大醫護人員採檢標準
此外,由於長照機構的護理師,於3月12日發燒未就醫,而後仍在機構內上班,16日就醫僅服用克流感,20日就醫才因醫師警覺而送驗,增加擴散風險。疾病管制署副署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日前擴大社區採檢時,除了有發燒或呼吸道症狀者可採檢外,也尊重醫師專業,遇到症狀不明、但無法排除確診可能時,即可採檢。
羅一鈞說,本週專家會議中,將具體提出符合檢驗的定義,讓醫師除了專業判斷外,也能有完整指引遵循;同時,也擬定擴大醫護人員採檢標準,只要出現發燒或呼吸道症狀,就直接採檢。
■衛福部強化機場檢疫,內政部展開夜店臨檢
陳時中表示,這兩週海外工作、求學的國人陸續歸國,希望能在機場就攔截到確診者,把本土案例降到最低,更要確實將機場、居家檢疫兩防線做好。呼籲民眾,於機場入境時,必須誠實、清楚的講述旅遊、接觸史及相關症狀,就算3、4天前有咳嗽等症狀,現在已經痊癒,也都建議陳述;若在入境前服用感冒藥,也要據實以告,醫護人員才能判斷採檢必要。
因擔心疾病潛伏期,確診者在機場尚未發病,民眾入境後仍須徹底執行居家檢疫,與家人保持距離、吃飯、生活都完全隔開,一旦有症狀立刻通報就醫採檢。
為了落實兩大防線,內政部次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表示,昨(22日)入境者有4,600多人,今天截至中午入境共1,600多人,預估今天整天為3,600人左右。與上週開始實施全面居家檢疫,一天入境7、8千人相比,人數已經逐漸下降,莊人祥則補充,前(21日)於機場採檢322人,昨(22日)採檢281人,人數也正下降中,但仍不能鬆懈。而為了加強防疫,自昨天開始,入境的行李,也會先全數進行消毒再進入轉盤提供民眾領取。
此外,針對可能不遵守規定的居家檢疫者,陳宗彥則表示,內政部已安排警力,先盤點對身份查驗較不嚴格的夜店,已自前天開始進行不定時的臨檢,例如上週六(21日)即在夜店查獲一名居家檢疫者,開出100萬元罰單,並轉送集中檢疫所。
陳宗彥表示,目前員警臨檢所使用的系統,已經能與旅遊史勾稽,只要輸入身分證字號,螢幕就會顯示該民眾是否為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接下來警政單位也會持續做好查驗、監督工作。
■加強佈建地方防疫車隊、旅館
陳時中表示,今天下午4時召開指揮中心與各地方縣市的會議,瞭解各地方政府自3月1日開始成立的地方關懷服務中心、防疫車隊、送餐關懷、基本疫調工作等執行狀況,瞭解每個縣市的執行強度、彼此交流加強工作,希望進一步佈建地方的防疫車隊、防疫旅館。
陳時中表示,要讓民眾自機場等地搭乘客運到定點,若家人無法接送回家,地方仍有防疫車隊的需求。防疫旅館則提供給兩種需求者,第一是家中有居家檢疫者,家人可住防疫旅館做好隔離;第二則是本身是被檢疫者。地方政府除了佈建社區旅館,也需要監督做好消毒工作。(文/陳潔、攝影/余志偉、楊子磊、蘇威銘)
#延伸閱讀
【全球疫苗競速關鍵:8種疫苗比一比,台灣競爭潛力在哪裡?】http://bit.ly/2TWvCKa
【COVID-19防疫晚起步的德國,民間如何以公民力量相挺、共度難關?】https://bit.ly/2QysHoN
【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bit.ly/2twBVtC
★紀錄關鍵時刻,看見事實重要,#贊助報導者:http://bit.ly/2Ef3Xfh
★關注最新疫情,即時接收推播,立刻追蹤 #報導者推特: http://bit.ly/2YeHAOP
#COVID19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疫情 #報導者
新市大社建地 在 高雄市議員 陳玫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玫娟今(4/8)應邀參加左營區文府國中「非營利幼兒園新建工程奠基動土典禮」及「社區共讀站啟用儀式」,
幼兒園預計於109學年度開園,將提供6班、166個入園名額,除了紓緩解決左營區幼兒托育需求,也提供市民平價、優質的教保服務。
另文府國中社區共讀站今天也舉行啟用儀式,不僅充實校園硬體空間,也為社區增添人文與親師生互動的溫馨場所
(概
為提供高雄市幼兒平價、優質與普及的公共化教保服務,在高雄市文府國中等12所國中小空餘建地,規劃新建非營利幼兒園,預計109至110學年度陸續開園;
12所前瞻非營利幼兒園均為獨立幼兒園,分布左營區、鳳山區、前鎮區、小港區、岡山區、大社區與林園區,教育局考量2歲幼兒入園需求,每園皆設有2歲專班,12園共計開設2歲專班24班、3-5歲班68班,合計可開設92班,提供2,424名幼兒入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