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新北神經內科診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北神經內科診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北神經內科診所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寶瓶文化,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新書上市📖|#這樣安排是為你好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 」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台灣每8人就有1人腎臟出問題, 但96%的人有慢性腎臟病卻不自知!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
新北神經內科診所 在 寶瓶文化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0:03:24
#新書上市📖|#這樣安排是為你好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
-
新北神經內科診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1-02 12:22:23本集主題:「腎臟科名醫江守山教你逆轉腎:喝對水、慎防毒、控三高
」介紹
訪問作者:江守山 醫師
內容簡介:
台灣每8人就有1人腎臟出問題,
但96%的人有慢性腎臟病卻不自知!
腎臟是人體的「超級濾心」,負責過濾血液、調節體內水分、製造尿液排泄廢物與毒素,同時也是維持骨骼健康、調節人體免疫力、保護胰臟免於發炎、強化神經與肌肉機能的重要器官。但是,你知道嗎?「腎臟病」年年登上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可說是台灣人的「新國病」!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台灣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數超過200萬人,平均每8個人就有1個人罹患。更可怕的是,高達96%的人,不知道自己腎臟已經出了問題,往往病情發展到「快洗腎」,才知道自己罹患腎臟病!
腎臟科名醫江守山醫師,同時也是《吃對保健食品!》、《食在安心》的暢銷書作者,他開宗明義指出,腎臟病之所以成為台灣人的「新國病」,全是因為錯誤觀念根深柢固。為此,他特別在書中破解國人對腎臟的8大錯誤觀念,像是男性常把泡泡尿、混濁尿,跟腎虧混為一談,寧願選擇來路不明的偏方而不願就醫,結果反而造成腎臟嚴重損壞、必須洗腎;有些人怕吃太鹹腎臟會受損,特別買標榜健康的低鈉鹽,卻不知低鈉鹽的鉀含量非常高,腎功能不佳者吃了反而更要命……等等。這些似是而非的觀念,都是腎病罹患率居高不下的主因。
事實上,腎臟病是有跡可循的,想要及早發現並非不可能,只要掌握腎病上身的5大徵兆,像是尿液顏色異常或尿量異常(每天高於3000 cc或低於400cc)、水腫、腰痠背痛,以及30歲以前或60歲以後突然有高血壓……等等,都可能是腎功能出了問題。但是,高達九成的人在遇到真正的腎病徵兆時,往往缺乏正確常識與判斷力,以致罹患腎病卻不自知。
預防腎病!江守山醫師的獨門護腎祕訣大公開!
視病如親的江醫師,有感於台灣腎病罹患率年年攀升,特別將腎臟專科醫師的專業與多年來身體力行的護腎祕訣提供給大家:(1)聰明喝水,掌握起床就喝水、運動前中後要喝水、便祕或尿液呈深黃褐色時要喝水的喝水時機;(2)小心防毒,少外食、少吃加工食品、少喝飲料、少用塑膠餐具;(3)控制三高,三餐定時定量、體重符合標準、運動要足夠……等等,相信只要跟著江醫師一起身體力行吃、喝、住的避毒要點,就可預防腎病上身,腎臟用到120歲也沒問題!
解析腎病檢查&治療,讓你知己知彼保健康!
更難能可貴的是,本書詳盡介紹不同種類的腎功能檢查方法、台灣5大常見腎病變與3大腎病併發症,如果你已經罹患腎病,本書可幫助你了解如何透過飲食控制、正確用藥、生活注意事項,避免腎病進一步惡化,成功逆轉「腎」!萬一不幸被醫師告知必須洗腎,本書也提供了尿毒症患者的飲食、治療原則,有效控制病情,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本書不僅是一本腎臟健康照護的最佳指南,也是解答你心中對腎臟保健所有疑惑的寶典,擁有本書,就好像家裡住了一位腎臟科醫生!
作者簡介:江守山
現職:
江醫師健康舖子執行長
江醫師房屋健檢中心執行長
江醫師保健館創辦人
江醫師健康廚房創辦人
中華民國居住安全健康協會理事長
中華室內環境檢測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遠山健康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中壢家安診所院長
喜悅健康診所醫師
經歷:
新光醫院腎臟科主任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
輔仁大學醫學系專任講師
中華順勢醫學會理事長
台北榮民總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作者粉絲頁: 江守山醫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新北神經內科診所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8-05-28 18:51:29本集主題:「新泰醫院25週年暨喬遷誌慶」活動報導
致詞:傅輝東(佳醫集團總裁)
黃林玲玲(新北市議員)
蔣根煌(新北市議長)
李政勳(新莊區區長)
許朝程(新北市衛生局副局長)
郭明隆(新泰醫院院長)
~ 地區醫院倒閉潮中,逆勢成長的醫院~
✅走過歷史 迎接未來
新莊區新樹路,106年12月搬來了一家老牌的地區醫院 - 新泰綜合醫院。
新泰綜合醫院原來在新莊區新泰路上,自民國82年接手經營並於85年更名, 在地服務已長達 25 年。過去更是全台灣第一家地區醫院設立呼吸照護病房、新莊第一家乙級重症加護病房的地區醫院。在現今一片地區倒閉潮中,是難得逆勢成長的醫院之一。
面臨醫療法規與健保政策的轉變,醫院經營者決定改造並建設一家符合安全、舒適、便利的現代化醫院。因此在二年前選定新樹路的建物,經過強化結構、精心裝潢設計,終於在106年底落成並且順利進駐。
不同於以往舊院區,各科坐落在好多棟建物。位於下新莊新樹路的新院區,各醫療服務單元都能在這棟十層樓高的建物內同時為民眾服務。服務動線簡單清楚,民眾可以很容易地在同一棟建物中,獲得最即時與便捷的服務,在新院區新泰綜合醫院也運用了新的資訊系統,讓民眾可以方便、迅速的掌握門診看診資訊,也能在網路上追蹤門診進度,節省現場等待時間。
許多地區醫院面臨醫療分級制度無法落實,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林立等現象,在過去幾年中,紛紛倒閉或是改為診所。新泰綜合醫院的改變,為地區醫院帶來新的希望。下新莊的民眾得到多了一家優良的醫療院所,讓醫療需求提高可近性與方便性。
✅特色醫療 多元服務
新泰綜合醫院除了既有的服務科別之外,也增添了許多新的醫療設備及次專科醫療服務,滿足現代民眾的醫療需求。並且網羅了許多醫學中心的醫師,加入服務陣容。包括 健康管理中心、骨科關節鏡中心、眼科視網膜中心、復健中心、透析中心、呼吸照護病房、震波碎石等。這些專業醫療中心以更細緻的流程,更多元的服務內涵來協助當地民眾,解決醫療問題,促進健康維護。有鑑於高齡社會來臨,新泰綜合醫院也將於不久之後,設立護理之家,結合醫養的概念,為更多需要長期照顧的長輩提供完整銀髮全人的服務。
新泰綜合醫院 , 這個在地 25 年的老牌醫院 , 在今天重新開啟新的醫療里程碑,這個醫療陣容堅強的地區醫院, 在郭明隆院長的帶領下,會再扮演著地區醫院重要的照顧角色,為新一代的醫療服務,創造更多的榮耀。
✅深耕社區 品牌再造
4月26日適逢醫院喬遷與週年慶,新泰綜合醫院以健康新醫代的思維,開啟醫療服務時代的新格局。因應老齡人口的社會,增添許多高齡服務的醫療內涵,結合骨科、腎臟科、復健科、神經外科、眼科、心臟內科等醫師,提供高齡全人化的醫療服務,為社會再添一家整合高齡醫療服務的地區醫院。
活動當天,醫院結合新莊在地人文,有傳統車鼓陣、里民舞龍舞獅團、傳統扯鈴與現代科技的開幕儀式,堪稱傳統與現代的大融合。院方更是將新莊在地的文化透過院慶活動,把寓意平平安安的在地美食鹹光餅、誕生快樂的紅蛋、關懷弱勢的甜甜鑰匙圈等等包裝一起,成為代表平安、健康、新生、溫馨的福袋。
來到現場的每一位, 都能獲得這寓意深遠的健康福袋。
根據調查統計,近20年來,全台已有約200家地區醫院倒閉。維持一家地區醫院相當不容易,面對環境變遷、人口改變、以及醫護人力短缺,醫病關係緊張等外在環境,新泰綜合醫院能夠為社會民眾再次投資,改善就醫環境、增加設備、添增人力,實屬不簡單。地區醫院若能如同新泰綜合醫院一般獲得好的改造機會,對於高齡社會的台灣,將是一大福音。
新北神經內科診所 在 寶瓶文化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書上市📖|#這樣安排是為你好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陳乃菁 醫師/副教授(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
你、我無法想像的老後狀況,震撼、揪心,
正每分每秒發生。
✅為了安全,把長輩關在床上?
✅為了討愛,奶奶要求掛上鼻胃管?
✅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中年子女什麼都幫年邁父母做,並不是真正的孝順。
▌孝順是讓年邁父母自立,盡量健康活到最後。
以下的狀況,都是照顧父母時,我們容易犯下的盲點。
▘中風後的爺爺走路慢,還沒到廁所就尿出來,只好幫他包上尿布?❌
▘因為怕王伯伯危險,看護把他綁在床上?❌
▘外籍看護要睡覺,只好讓媽媽吃安眠藥?❌
▘一年只回家兩次的弟弟對姊姊說:「媽媽被你照顧,好像變瘦了?」❌
▘爸老了,什麼都做不好,所以什麼都不要讓他做?❌
▘用藥當然是照顧父母的第一選擇?❌
▘子女無法照顧父母,當然就請外籍看護?❌
▘住院的奶奶想下床走一下,當然要禁止她:「不行」、「很危險」?❌
▘我們三個兄弟要「公平」照顧媽媽,所以媽媽輪流在我們三兄弟家住?❌
……
➡️當我們對年老的父母說:「#這樣的安排都是為你好!」
但,我們與父母討論了嗎?
我們了解父母的想法與感受嗎?
因為,「#尊重」與「#將心比心」才是最好的照護。
➡️你、我都會老。
今天我們照顧父母的方式,就是我們未來被照顧的方式。
老後的「#獨立自主、#尊重生命品質」
是父母與子女都該學習的功課。
══════════
高雄長庚神經內科系主治醫師、前智能與老化中心主任陳乃菁醫師,對於照顧父母,除了提出相互尊重與良好溝通的想法外,她認為「#自理與自立生活」更該是台灣年邁父母與中年子女都需要學習的一門新功課。
台灣社會普遍重視孝道,中年子女也容易因為孝順,而以年齡來限制父母能做的事,又或對年邁父母過度保護,但當剝奪了父母的自理能力,在中風、生病後因過度保護而失能、臥床。雖然父母壽命極長,但那卻不是一個人該有的生命品質。如何如同北歐長者獨立自主,往生前臥床僅數週,乃菁醫師期待所有人可以一起為有自主的老年而努力。
因為,我們愛著這些老去的父母,我們多麼希望他們不要因為藥物而沉默不已、整日昏沉;我們多麼希望他們還可以叫叫我們的名,跟我們說說一天內發生的事情,甚至一起唱歌、聊天,或憶著過往,這些都是人與人間的親密交流。我們不該只期望讓父母安靜、睡著。
只有呼吸的照護,不是真正的照護啊。
══════════
▌我們是否因為忙碌、「方便」照顧,忽視父母的需求?
▌我們是否因為「害怕」,而限制父母的能力?
▌若照顧父母有困難,我們是否忘了尋求其他資源、求助相關單位?
因為父母的不適,可能他們說不出來;父母的疼痛,可能不知如何開口;更可能他們的眼淚,總是獨自吞下。
「我相信子女們照顧父母多是基於關愛的,但一不小心很容易超出界線,而不自覺,變成了「愛」少一點,但「關」多一點。
子女們不自覺地把老病衰的父母看成沒有自主能力的孩子,或是乾脆擺起來,當家中太上皇般地讓家中大小事都不入他的耳朵,殊不知「不讓老人家因知道而操煩」的善意,卻也可能變成「不想讓老人家煩惱,所以什麼都不告訴他」的控制。反倒造成家中長輩只能被動地接受子女們為他做的決定,沒辦法參與事前的討論過程,更無法透過討論來表達自己的愛惡和心意。」──本書作者 #陳乃菁 醫師
══════════
【專文推薦✍️】
朱為民(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 、臺中榮總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有感推薦❣️】
朱偉仁 (愛長照執行長)
余尚儒(都蘭診所所長)
林書煒 (POP Radio電臺臺長/主持人)
郭慈安(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
蔡佳芬(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任)
詹鼎正 (新竹台大分院副院長兼新竹醫院機構負責人)
#照顧父母的25個盲點
#這樣安排是為你好8月20日溫暖上市💕
新北神經內科診所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比上火更可怕的荔枝中毒】
荔枝盛產的季節又到了,今天有患者朋友詢問減重能不能吃荔枝,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事情?
剛好讓我聯想到幾年前的報導,是關於印度的「Muzaffarpur荔枝中毒事件」。
▎Muzaffarpur荔枝中毒事件
印度的 Muzaffarpur 地區,是印度最大的 荔枝種植產地。
然而,大約從1995 年開始,每到荔枝盛產季節(6月份前後),在當地就會發生許多件兒童發病死亡的案件。
根據紀錄,這些發病的孩童大多是在半夜到清晨突然性發病。
症狀以急性的神經病變症狀為主,從抽搐、意識模糊、直到陷入昏迷。
其中約有30%-40%的患者死亡,當時因為發病原因不明,加上病發事件大量發生,讓當地的家長民眾十分恐懼。
▎荔枝中毒的真相
專家深入調查發現,這些發病的孩童都有一些生理特徵-「嚴重低血糖」,並且他們都在晚餐前的空腹時候進食了大量的荔枝。
而從他們的尿液檢查發現了兩種物質「次甘氨酸A(Hypoglycin)」與「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MCPG)」。
這兩種物質的檢出,與過去同樣曾被報導的「牙買加嘔吐病」十分類似。
當時「牙買加嘔吐病」的患者便是因為「西非荔枝果(阿開木)」之中這兩種成分導致嚴重低血糖而產生的一連串症狀。
「次甘氨酸A(Hypoglycin)」與「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MCPG)」,因為會影響脂肪酸代謝、干擾糖質新生作用(血糖無法上升),造成「低血糖症狀」,如果患者是空腹狀態,狀況則更嚴重。
荔枝與西非荔枝果,雖然是不同植物,但是同樣屬於無患子科的植物果實,果實中也含有「次甘氨酸A(Hypoglycin)」與「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MCPG)」這兩種成分,而且如果是未成熟的荔枝,成分含量又更高。
因此,專家推測,印度發生的這些中毒事件,很有可能是這些孩童在空腹的時候,一下子吃下了大量的未成熟荔枝所導致,產生嚴重低血糖之後的神經病變症狀。
▎荔枝的正確吃法
荔枝因為可能會影響血糖代謝,因此有糖尿病的情況,建議避免或減少食用。
對於正在減重的朋友來說,或許也不是最適合的水果選擇。
同時建議要在餐後食用,不要在長時間空腹的情況下食用,以免造成血糖過低的情況,同時小朋友也要更加注意,建議一次不要吃超過5顆。
另外因為荔枝本身的高糖份與其成分,在大量食用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所謂「上火」的口腔牙齦腫脹、口乾舌燥的現象。
因此建議吃荔枝之後一定要補充水分,同時避免在「口腔乾燥」的情況進食。
當然,荔枝是很美味也很營養的水果之一,當季盛產非常適合食用,只是請大家務必留心食用的方式,以免造成身體不適喔!
#荔枝是很好吃
#但是要適量喔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新北神經內科診所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低頭族的後側頭痛,枕區神經壓迫問題】
昨天有一位患者描述她的頭痛問題,
她說頭痛的部位從後腦勺往上延伸到頭部後側,有時也會疼痛到耳後的位置。
大部分疼痛發作是在打電腦、低頭工作一段時間之後,而如果嘗試做仰頭動作想伸展,後腦勺的頭痛感反而更明顯。
檢查之後發現她的枕下肌群特別緊繃,有明顯筋結,同時斜方肌與提肩胛肌也有緊繃僵硬的情況,按壓有明顯酸痛感。
因此推測她的頭痛問題可能來自於「枕神經壓迫問題」。
之前寫過一篇關於「頸因性頭痛問題」的文章,其中在各種頸因性頭痛問題裡,其實有一個類型的頭痛特別常見,那就是「枕區神經壓迫問題」。
▎有種頭痛是枕區神經壓迫
所謂的「枕區神經」,其實不只單一條神經。
而是指枕下(後腦勺下方)的幾條神經群,一般包含了:枕大神經、枕小神經、枕下神經、第三枕神經、耳大神經。
這些神經因為從許多肌肉之間穿過,以至於一旦經過的肌肉筋膜組織出現了張力變大、收縮緊繃的情況,神經便會受到擠壓,進而出現抽痛、疼痛症狀。
而當頸椎的角度彎曲改變的時候(轉頭、仰頭、側頭動作),神經受到擠壓的程度增加,於是疼痛現象便會明顯放大。
這是屬於「結構上張力改變」而造成的疼痛問題,因此即便吃了止痛藥物暫時阻斷疼痛訊號,藥效消退之後疼痛問題便又重新找上門來、週而復始。
如果想要達到更持續、更好的療效,勢必需要根本上改變周圍肌肉組織的「張力異常」問題。
▎要怎麼改善這個症狀?
輕度肌肉緊繃造成的問題,疼痛發作頻率較小、疼痛程度也比較輕微,可以藉由熱敷、按摩、伸展,來達到放鬆肌群的效果。
中度以上的肌肉緊繃問題,通常伴有肌纖維僵硬化的問題,觸診上可以摸到「條索樣肌束」,此外按壓局部也會有明顯的酸脹疼痛感。
這種情況則會建議可以使用針具針對異常張力的肌肉筋膜組織進行鬆解、將僵硬沾黏樣的組織團塊放鬆,如此便可以讓異常的張力問題改善。
很多時候造成神經壓迫的張力來源,並不限於單一條肌肉,或是單一關節位置,甚至並不一定只侷限在「枕下頸椎區域」。
因此在治療的時候通常需要思考是否有「更遠端的張力影響原因」,例如:圓肩現象、頸椎大包、聳肩胛骨情形,甚至於站姿與骨盆角度姿態,都需要考慮進去。
#低頭族十個中八個有頸部酸痛問題
#低頭角度對頸椎造成的壓力非常大
#工作半小時一定要起身伸展動一動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