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新北市門牌合併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北市門牌合併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北市門牌合併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張金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去年2020年12月11日參加安富財經科技五週年研討會,我在研討會的演講完整內容如下YouTube 網站連結。 《自動估價模型在公私部門的應用》 專題演講文字內容摘要 張金鶚博士 清華大學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 安富財經科技榮譽顧問 I.公部門的應用 1、實價登錄檢核 實價登錄制度的問題,包含非...
新北市門牌合併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去年2020年12月11日參加安富財經科技五週年研討會,我在研討會的演講完整內容如下YouTube 網站連結。
《自動估價模型在公私部門的應用》
專題演講文字內容摘要
張金鶚博士
清華大學科管院榮譽講座教授
安富財經科技榮譽顧問
I.公部門的應用
1、實價登錄檢核
實價登錄制度的問題,包含非即時、模糊化、易操弄。實價登錄資料往往有1至2季的落差,預售屋資訊的落差更長達2至4年,因此「即時性」有加強的空間。「模糊化」的問題,在實價登錄2.0正式上路前,區間門牌一直無法提供使用者有效的資訊。而實價登錄的關鍵問題在於「查核」機制,目前雖然裁罰金額提高,但被查到的機率如果太低,還是會有心人士鋌而走險,因為「機率 x 金額 = 期望值」,導致實價登錄容易「被操弄」。以新北市政府為例,安富財經協助新北市的時加登錄申報案例,透過「好時價」模型查核所有案例,幫助新北市透過大數據補齊資料的缺失欄位,同時掃描每一筆價格資訊,若價格異常則需要查核並要求申報人限期改善。此外,還協助其他中央及地方政府,延伸應用模型在租金估價、樓層別效用比、重複交易配對等方面。
2、地價模型建置
地價模型建置的部分,因為台灣的制度是「房地分離」分別課稅,不像美國的財產稅(property tax)是房地合併計算,所以需要分別取得房屋價格及土地價格,但是受限於土地交易的資料較少,因此安富財經已經連續三年協助內政部以自動估價模型,把房屋交易的資料,分離出土地價格,藉此擴充土地的價格資訊,再透過電腦來劃設「地價區段」,以及篩選出基準地並進行估價。在自動估價模型的表現上,無論在房屋或是土地模型,安富財經都已經取得相當好的成果,符合國際標準對於估價模型的檢核要求。
3、房價指數
安富財經同樣協助內政部編製全台的房價指數,以「季指數」的方式提供社會大眾及相關單位了解房價的變動情形,作為房市調控政策的參考。此外,安富財經和清華大學安富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合作,共同編製「清華安富房價指數」,以「月指數」的方式,每月更新提供全國、各縣市及六都行政區的房價指數,同時即時預測(Nowcast)到當月的指數。
II.私部門的應用
1、房價熱點
過去金融機構在做房貸,受限於行政資訊或地理資訊的限制,都是以行政區界線設定放貸標準,無法精確反映房價,例如信義區內的六張犁及台北101,就會被設定為同個標準,但房價差異很大。因此,透過地理資訊系統,配合房價模型,可以協助金融機構以更精準的方式,突破傳統行政區的界線,以更細緻的標準承作房貸業務。
2、新建案及社區
因為預售屋的價格資料屬於先行指標,會帶動中古屋的價格走勢。透過國泰建設的新建案資料庫,結合實價登錄資料庫,補充現行資訊的不足。目前在好時價的網站上,已經有新建案及社區的資料庫,提供過去到現在的預售屋資訊,以及全台5萬個社區的成交行情、建設公司、營造廠商、戶數、完工時間等資訊。
3、房貸資訊
房貸資訊的部分,好時價整理了十餘間金融機構的房貸方案,提供使用者快速搜尋、比較哪些銀行提供的方案適合自己的需求,也提供銀行之間互相參考。
III.未來展望
在實價登錄制度的精進上,應用不動產自動估價模型,協助實價登錄資料有效查核、正確揭露,增進資訊的即時性及正確性,並延伸應用至住宅資訊的透明化,揭露社區行情(實價資訊、價格趨勢、完整履歷、宜居指標),建立樓層別效用比的客觀資訊,以利計算區分建物的市值。最終將估價結果科學化,建置住宅不動產資料庫,以精進房地價格查估,並提升登記業務效能。同時系統性自動化房地分離作業,使各別宗地有其土地價格。
https://youtu.be/HMz9SotyMDI
新北市門牌合併 在 子迂的蠹酸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北市提合併課房地持有稅 大安區老屋一年恐繳35萬元?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6518762.A.425.html
柯文哲反正覺得自己要選總統,反正覺得自己不會再選市長了,反正清楚聰明人一看就知道這種提案一定不會過,所以就放心地用這種方式炒作。
實價課稅的問題真的很大,以齋主我小小的腦袋隨便舉幾個,就知道這東西以台灣現況來說根本行不通。
假設你在台北市買了個3500萬的房子,每年課實價的百分之一,那就是每年得繳35萬,即便是千分之一也都還是3萬5。無論是哪種情況,恐怕都不是民眾可以接受的。
事實上,實價課稅還有個對都市發展極其惡劣的缺點。假設今天政府真採行實價課稅,並每年課以千分之一,請問要以哪個實價來課稅? 同樣的大安區房子,一間在三十多年前的交易紀錄是300萬,現在的價位是4500萬。同一個社區的房子,不只大小、年份甚至硬體都相同的情況下,為什麼老住戶只需要付3000元? 而去年剛買的新住戶要付4萬5? 這對房市交易大大不利,不只難以發展都市更新計畫,還因為這項制度,打擊了許多想要遷移至台北市的國民,也變相造成了階級翻轉的困難度。
整天一堆住海邊的人,喊著台北市市容很差,要都更都更都更都更的喊。當你真的跑去執行甚麼實價課稅,你看看每家每戶都要負擔這種沉重的稅金時,還有沒有心力跟你搞都更? 還是因為人人都害怕被刻意重稅,所以寧可房子爛掉破掉也要跟你耗?
你說同個社區的兩戶,課以不同的稅收當然不合理對吧? 應該要在實價登陸的系統,用不同區段、社區和門牌,加以區分那些房子應該要課以相同的稅,並以該區售出的最新金額作為稅制的依據。那就會遇到某戶賣了高價之後,剩下該區的其他人,非但沒有因為別人賣了高價而得到好處,反而讓自己陷入要付出高額稅金的窘況。或者如果是最新價格的話,你就會看到不斷地有人作假帳,明明3000萬的房子,硬是做了個200萬的交易,讓所有人的稅金都減少。國稅局又要去查這中間是不是有串通逃漏稅的嫌疑,然後國稅局發現整個台北市有幾百幾千個相同的案例,要查都查不完。
所以實價課稅,我想還有很長的一段路
我覺得有可行性,但絕對需要很多的伏筆來鋪陳
沒有個二三十年的基礎,很難真的走到這一步
甚麼? 你還是支持實價課稅?
那你肯定沒有房子也沒有計畫買房對吧?
新北市門牌合併 在 高志鵬 Gao Jyh Pe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新北市政府又出招了,這回把腦筋動到新莊區中正路和新北市三重重新路上,認為一路多名應該要把名稱合併為「台北大道」或是「重新大道」,但這一改牽扯大,像是民眾的身分證、門牌、路牌都得替換,這動輒就是百萬起跳引發民怨。』
鄉親們對於朱市府此舉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