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北市志工登錄中心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北市志工登錄中心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北市志工登錄中心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北市志工登錄中心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首次上稿 05/29 11:31 更新時間 08/04 17:1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勞動部6月29日宣布,由於本土疫情警戒第3級影響,衝擊各行各業勞工生計,規劃就業保險投保薪資2.4萬元以上在職勞工紓困措施,預計將發放生活補貼1萬元。 而政院於6月24日宣布紓困4.0精進方案,其中每人最高...

  • 新北市志工登錄中心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04 19:00:32
    有 1 人按讚

    首次上稿 05/29 11:31
    更新時間 08/04 17:1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勞動部6月29日宣布,由於本土疫情警戒第3級影響,衝擊各行各業勞工生計,規劃就業保險投保薪資2.4萬元以上在職勞工紓困措施,預計將發放生活補貼1萬元。

    而政院於6月24日宣布紓困4.0精進方案,其中每人最高可貸10萬元的勞工紓困貸款確定加碼,原訂50萬個名額,修正為6月19日以前申請的117萬件,未來經銀行審核通過者均可獲貸,不過,原則上將不再開放新申請案。此外,放寬自營作業者與無一定雇主勞工的紓困資格,分別可領1萬元或3萬元的補助。

    另外,對投保級距在2萬3100元以下的部分工時受僱勞工發給新台幣1萬元生活補貼,6月28日起開放上網申請,預計3個作業天可入帳,預計有41萬名打工民眾將可受惠,使用經費42億元;針對染疫確診死亡也增列發放給家屬喪葬慰問金10萬元。

    同時政院也拍板電費紓困減免方案,住宅用戶6月不實施夏月電價,改採平常計費標準,服務業、農業用戶最高可減免30%電費。台電表示,將有逾1000萬用戶受惠,考量用電規模與特性,各有不同優惠方式,合計減收電費約61億元。

    紓困4.0精進方案
    紓困4.0精進方案
    行政院6月24日公布紓困4.0精進方案,包括暫緩實施6月夏季電價,針對住宅用戶敲定6月不實施夏季電價,約有1000萬戶受惠;而服務業與農業用電戶,自今年5月起至7月為止,視情形減免電費,營業額減少50%以上者最多可減收30%的電費。

    另外每人最高可貸10萬元的勞工紓困貸款確定加碼,原訂50萬個名額,修正為6月19日以前申請的117萬件,未來經銀行審核通過者均可獲貸,不過,原則上將不再開放新申請案,此外,放寬自營作業者與無一定雇主勞工的紓困資格,分別可領1萬元或3萬元的補助。

    行政院也敲定打工族可獲紓困補助,新增投保級距在2萬3100元以下的部分工時受僱勞工,發放1萬元生活補貼,預計紓困人數達41萬人,經費42億元,並新增短期代課老師、鐘點人員受到這段期間停課影響者,由政府補助鐘點費,對中止建教合作的高中建教生,也補助學校發給紓困補貼。此外,勞動部29日表示,目前正在規劃就業保險投保薪資2.4萬元以上在職勞工紓困措施,預計將發放生活補貼1萬元

    其他還有國有租金減收延長1年,對於立院朝野黨團日前共同提案,要求對染疫死亡者發放10萬元喪葬費補貼,政院已同意將發放,以示對死者家屬的慰問之意。

    行政院長蘇貞昌也在臉書貼文,用5張圖說明「紓困4.0精進方案」。

    擴大急難紓困審完 162億餘元紓困金最快8/3入帳
    衛福部表示,今年因應疫情擴大,急難紓困已於30日審核完竣並撥款,計核定通過86萬7704件,發出162億9855萬元紓困金,申請紓困金的民眾最快8/3就可領到。

    2.4萬以上、3.48萬以下全職勞工看過來!月薪少2成可領1萬補貼
    勞動部7月8日宣布,推出「受僱勞工生活補貼計畫」,就業保險投保薪資在2.4萬元到3.48萬元間在職勞工,其薪資減少達2成者,將發放生活補貼1萬元。

    打工族萬元紓困
    因應紓困4.0精進版方案,部分工時受僱勞工生活補貼領取條件放寬修正後為:4月「任1天」有參加就保且月投保薪資在2.31萬元以下、不能重複領取政府機關相同性質的補助、補貼或津貼;請領截止時間為8月31日。

    自營作業者
    紓困4.0精進版措施擴大認列追加發放自營作業者和無一定雇主勞工生活補貼,預計追發6.3萬人,其中包括持有我國永久居留證者622人。7月9日起開放勞保局系統線上登錄,其中有1.2萬人將直接撥款入帳,此外,生活補貼部分,勞動部宣布登錄時間也延長到8月9日。

    高中建教生
    因應紓困4.0精進版方案,教育部將建教生納入紓困對象,建教生按中止訓練停領生活津貼月數,每月補助1萬元,初估受惠建教生約7800人,所需經費約1億元。

    大專兼任教師與助理 可請領勞動部1萬元生活補貼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6月29日表示,勞動部宣布發放部分工時受僱勞工生活補貼,各大專的兼任教師、兼任助理或校內工讀生只要符合條件,就可向勞動部請領1萬元補貼。

    代理、代課教師等高中以下鐘點人員
    因應紓困4.0精進版方案,教育部宣布加碼措施,學校課程內鐘點人員,如短期代理代課教師、特教助理員、社團教師、教學支援人員、公立學校(幼兒園)司機與隨車人員等,將由各校及地方政府按原編列相關預算給薪,預估所需經費約共4.8億元,有近3.5萬人受惠。

    新北市夾娃娃機等6大停業場所
    新北市長侯友宜6月28日宣布,新北另公告的6種停業場所(中央沒有公告者),包括夾娃娃機店、釣魚釣蝦場、小說漫畫出租店、互動式情境體驗服務業(密室逃脫)、VR虛擬實境體驗館、桌遊店,皆納入補助對象。

    「保單借款紓困」來了 首日僅3小時申貸逾千人 金額1.33億元
    由金管會及壽險公會推動、22家壽險公司承辦的「保單借款紓困方案」於1日上路。根據金管會統計,光是7月1日上午短短3小時,申請人數已經達1453人、申貸金額也達到1億3283萬元,有的保險公司像是國泰人壽,當天就直接撥款給保戶。

    薪資減損勞工可領萬元紓困金 第2輪23日起申請
    勞動部「全時受僱勞工生活補貼計畫」提供因為疫情衝擊而薪資減損者紓困金1萬元。第2輪、6月份薪資較4月份減少達2成以上者可於明(23)日上午10點起上網申請。

    紓困4.0方案
    ●孩童家庭防疫補貼

    孩童家庭防疫補貼
    行政院日前宣布要發放「孩童家庭防疫補貼」,國小、幼兒園學童及國中、高中、五專前3年身心障礙學生共250萬人受惠,若家中有2名學童,則可領2份補貼,三級疫情管制期結束前出生的新生兒,也都可領取這筆補貼,每人1萬元,可「線上請領」或透過「實體ATM」領取,其中線上請領自6月15日上午10時起開放登記,6月18日撥款入帳,紓困特別預算編列220.74億元。

    教育部長潘文忠特別分享家庭防疫補貼快速領取「4步驟」,南投縣政府也製作「請領步驟圖表」供民眾參考。

    教育部宣布7/15起新增郵局臨櫃、身分證申請孩童家庭防疫補貼
    教育部6月30日宣布,7月15日起新增郵局臨櫃管道,也加入孩童身分證為第2資料庫,涵蓋更多可能沒有健保卡的家庭申請孩童家庭防疫補貼。

    孩童家庭防疫補貼 15日起可到郵局臨櫃領取
    為協助受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影響之家長,行政院推孩童家庭防疫補貼,發放滿月之申請率逾94%,領到1萬元補貼的人數已達215萬9651人,明天開始還可到全國1萬2千多間郵局臨櫃領取。

    ●運動事業從業人員

    運動教練、裁判等人員紓困金
    教育部編列紓困4.0特別預算12.01億元,協助受衝擊的運動教練、裁判、球評等每人最高4萬元補貼。

    ●教育業

    5月至7月期間,本人或家庭成員經濟確實受疫情影響的高中建教生、大專校院學生,可請領緊急紓困助學金、校外住宿租金紓困補貼(1200至1800元)。

    5月至7月期間,任一月酬勞因疫情影響較原定課程計畫損失達50%社大講師,最高可補助4萬元。

    大學生
    教育部長潘文忠6月3日表示,教育部編列2400萬元紓困大專校院受影響學生,包括提供緊急助學金及校外租金補貼,估有7千人受惠。

    校外租金補貼由1200元到1800元,梁學政表示,校外租金補貼是依各縣市租金水準不同而有區別,台北市可補貼1800元,新北市和桃園市1600元,台中市1500元,金門和馬祖則是1200元,學生本人或家庭主要照顧者受疫情影響均可受補貼。

    補習班及課照中心員工
    教育部長潘文忠6月3日表示,教育部編列8億元紓困預算協助補習班及課照中心,共約2萬名員工、每人4萬元紓困金。

    紓困分為2種對象:

    第1種:今年5月到7月,補習班或課照中心任1個月營業額減少達50%,依本國全職員工人數乘以4萬元,補貼其員工薪資及營運成本。

    第2種:受中央政府命令停業,且給付全職員工未達基本工資的補習班和課照中心,以其雇用員工數每人1萬元計算,給予一次性停業補貼。

    私幼、準公幼員工
    教育部長潘文忠6月3日宣布,教育部共編列22.36億元紓困預算,私立幼兒園共2864園,準公共幼兒園共1262園,兩者合計4126園,以5萬5千名員工,每人4萬元上限,申請條件之一是要「正常支付教職員工全額薪水」,放無薪假就不符申請資格。

    托育補助6千元
    社家署宣布6月份托育補助撥付方式,家長如於6月15日至6月30日期間持續送托,可領取全月6千元的托育補助。

    6月私幼不收月費
    教育部5月28日表示,6月私幼將先不向家長收取月費,等復課以後,再依實際上課日數,按比例收費。

    ●運動事業、觀光業等八大娛樂休閒業者

    停業及薪資補助
    升3級防疫遭停業的八大娛樂休閒業、健身房等,提供停業及薪資補助,每企業獲1萬、員工4萬元,但前提是遭中央命令停業、給付員工薪水未達基本工資者,包括補貼企業停業「每全職員工」1萬元,另有給付員工1次性的薪資補貼3萬元,及就安基金加發1萬元生活補貼;但企業不能自行解散或歇業。

    導遊領隊補貼
    交通部6月3日公布交通紓困方案,其中觀光產業方面補助100.46億元,針對旅行業、旅宿業及觀光遊樂業5到7月損失,提供員工每人4萬元補貼及營運補貼,總計8000家民宿受惠,旅行業、旅館及導遊領隊共12.6萬人受惠,業者最快6月4日就可提出申請。觀光局表示,去年申請過補助的3128位導遊、領隊,因為有帳戶紀錄,最快6月4日入帳。

    ●藝文工作者

    全國藝文紓困管道
    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5月26日特別整理全台目前各地方政府文化局處,因應疫情公告的紓困方案與協助措施,並在臉書粉專隨時更新政府各部會紓困資訊給有需要的藝文工作者參考。

    藝文紓困4.0
    「藝文紓困4.0」自然人申請截止日延後至7月26日。

    國表藝特別方案
    繼文化部公告「藝文紓困4.0」正式開放受理申請,國表藝董事長朱宗慶也於6月7日偕同3館1團藝術總監與執行長召開線上記者會,說明此次藝文表演因應防疫三級警戒二度停擺,國表藝提出全新「特別方案--同心同在」,全力陪伴藝文界度過難關。

    曾獲藝文紓困自然人補助3萬元於6月4日直接入帳
    曾獲藝文紓困1.0及2.0補助的自然人,文化部採取主動審查合於規定者,3萬元將於6月4日直接入帳;至於藝文事業及未曾獲藝文紓困補助的自然人,也將採「線上申請、簡化程序、先到先審」方式。

    文化部表示,將同步以簡訊通知獲補助並已入帳者,若去年曾獲補助的自然人在一週內未獲通知,則可再提出申請。

    文化部推出藝文團體紓困貸款專案 政府提供10成信用保證
    文化部與文策院、信保基金、台灣銀行、合作金庫等合作,推出為藝文團隊量身打造的「演藝團體紓困貸款專案」,貸款額度最高600萬元,並由文化部提供10成信用保證及1年全額利息補貼。

    ●農漁民

    促紓困貸款盡速發放 農委會補助農漁會辦理紓困貸款行政費
    農委會啟動新一波農業紓困貸款措施,額外增加228億元的新貸額度,且到明年6月底前都免除利息外,農委會也補助申請紓困新貸的行政費用,希望可用最快速度完成貸款審核,盡速撥付資金給農漁民,讓農民度過這波疫情的衝擊。

    農委會5大措施
    政院6月3日提出的2600億元「紓困4.0」方案,農委會分配到的預算額度為196.6億元,除已於6月4日發放給一般農漁民1萬元的生活現金補貼,農委會也加碼農業紓困貸款,祭出5大措施,其中包含既有專案農貸申請自動免息,農金局表示,已在6月4日完成18萬戶、千億元舊貸免申請就免息措施。

    ●服務業

    商業服務業
    針對商業服務業提出新補貼方案,商業服務業若在2021年5月至7月任1月營收減少5成以上,將提供1次性營運補貼,以本國全職員工數計算,每人補助4萬元。

    百萬人商業服務業紓困今申請 110種行業每人補4萬
    經濟部釋出可申請行業詳細業別,共包含高達110種行業,除了餐飲、娛樂、批發、零售等,包含租賃、設計、倉儲、廣告、汽修、洗衣、洗髮及美容等都列入,只要有公司登記或稅籍,營業額衰退達5成者,即依正職員工數發放4萬元補助,受理時間自6月7日起到8月31日或經費用罄為止。

    ●餐飲業

    紓困起算點再往前! 蔡英文:商家5月起營業額少50%就可申請
    總統蔡英文16日宣布不論起算點為5月初還月中,只要「營業額下降達50%」的商家都能申請紓困。

    餐飲紓困:383億起跳
    經濟部新版紓困方案5月24日初步出爐,本次不納入工業,整體商業服務業紓困預計不會低於383億元,將更簡化行政程序與計算方式,讓受影響企業能更快拿到補助,避免過度影響營運與就業。

    ●運輸航空業

    運輸薪資補貼
    交通部政務次長陳彥伯表示,特別預算計程車、租賃車、遊覽車駕駛每人可補貼3萬;遊覽車客運業者每車最高補助1萬元;汽車駕駛人訓練班以雇用員工數每位給予4萬營運補貼;公路與國道客運方面,也規劃用公運計畫進行補助。

    國光客運:發津貼鼓勵員工休假或留停
    國光客運日前已對內發出公告,將於6月1日起,除鼓勵駕駛同仁多休特別休假外,還鼓勵留職停薪,請特休可獲每日2百元津貼、留停可獲每月5千元津貼。

    空廚、地勤薪資補助
    交通部持續針對航空及航運業者提出紓困措施,此次更新增空廚及地勤業者約7700人,航空產業總計補助80.74億元、共1.4萬人受惠,項目包含業者機場相關使用費及信用擔保貸款利息等費用,相關申請公告6月4日公布,業者可採線上申請。

    ●原住民

    原民會:再推金融紓困4.0 全面免息且本金寬緩至明年
    原民會表示,針對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貸款戶、原住民族企業貸款信用保證之核保戶、申貸儲蓄互助社專案貸款之原住民社員,再推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4.0方案」,以減輕族人負擔,協助族人度過難關。

    ●新住民

    移民署:疫情新住民扶助計劃 每人每次最高核發最低生活費3個月
    「新住民發展基金」原即訂有「設籍前新住民遭逢特殊境遇相關福利及扶助計畫」,移民署籲請各地方政府積極協助申辦,幫助新住民家庭渡過困境,每人每次最高核發當年度最低生活費3個月。

    ●馨生人、更生人

    司法紓困方案!馨生人月領1.2萬 更生人做外送補助1萬
    法務部公布紓困新方案,馨生人(重大犯罪被害人或家屬)資助金額從每月6000元提高到1萬2000元;更生人加入外送平台,則可獲得每月最高1萬元補助。

    更生人淪「紓困孤兒」台灣更生保護會給予慰問金
    財團法人台灣更生保護會指出,將結合新北市榮譽觀護志工協進會,給予因不符勞動部推出的紓困方案所設條件之更生人個案慰問金及紓困物資袋濟急。

    ●其他紓困措施

    勞動部:3大計畫
    疫情衝擊就業市場,初踏出校門職場新鮮人面臨就業考驗,勞動部拋出「產業新尖兵計畫」、「青年就業旗艦計畫」、「110年青年就業獎勵計畫」等3大計畫協助青年接軌職場。

    財政部:因應疫情減收營業稅
    財政部5月27日宣布,各區國稅局將主動調減小規模營業人今年第2季(4月至6月)的查定銷售稅,針對遭停業或與人近距離接觸行業,5月減收50%,6月更減收100%,預估將有49萬餘家營業人受惠,預估減收稅額2.3億餘元,第2季營業稅將於8月1日至10日開徵。

    國產署:3大紓困措施
    財政部國產署5月26日宣布,提供3大紓困或辦理應變措施,第1是上半年租金減收2成、第2是案件原通知補正及繳款(價)期限,不計入三級警戒期間、第3是提供5、6月份租金緩繳。官員表示,6月到期租金共有8.7萬戶,加上其他月份,至少會有10萬戶以上可受惠。

    出租及設定地上權案租金可緩繳 國產署:再延長期限至9月底止
    國產署6月25日表示,對於出租及設定地上權案件,國產署再延長租金緩繳措施,繳款期限為今年5月至8月者,繳款期限一律延長至今年9月底,延長期間免計收違約金及遲延利息,估有近9萬人受惠。

    內政部:中央社宅店舖減租3個月
    內政部5月26日表示,中央社宅店舖自5月起,為期3個月,減租50%;另針對符合確診、隔離或是放無薪假等狀況之中央社宅住戶則減收租金20%。

    金管會:民眾領取紓困補助款 銀行不得抵銷或扣押
    金管會提醒各銀行,配合司法或行政強制執行程序時,應先確認帳戶內之金額,是否為帳戶所有人自政府領取之「紓困補助款」,以免發生違法抵銷或扣押之情形。

  • 新北市志工登錄中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9 19:45:44
    有 1,458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74例本土、25例死亡,陳時中指疫情趨勢平穩;莫德納疫苗今日開打;調整公費疫苗接種順序,社福機構及75歲以上長者納第五、六類;苗栗縣對移工外出限制應回歸三級標準;台北市開罰私打疫苗診所200萬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9)日公布新增274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另新增25例死亡。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整體疫情趨勢算是平穩,但端午假期請大家不要移動、減少人流。副指揮官、內政部次長陳宗彥表示,雙鐵陸續都還有退票,目前預估6月11日至14日連假期間,高鐵運輸量降至4.2萬人,台鐵則已降至2.7萬人。

    有關醫療和集中檢疫量能,陳時中表示雙北已逐漸完備「綠色通道」配對,醫療後送有較為順暢,目前全國有2,542人住院,中央集中檢疫所有1,486人,加強版防疫旅館則有1,786人。全國集中檢疫所的空房數減少,主要是苗栗縣往中南部送,但北部空房數則有增加,逐漸平衡緩解;另有2,492人解除隔離,發病滿10天轉居家隔離者也有1,260人。

    台灣採購的15萬劑莫德納疫苗今日開始接種,日前日本贈送的124萬劑AZ疫苗也將於下週一(14日)開放施打。指揮中心今日並公布調整後公費疫苗施打對象次序,將社福照顧機構人員、受照顧者、洗腎患者納入第五類,而75歲以上長者納入第六類,以降低機構內群聚感染風險,並避免年長者染病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死亡。

    ■新增274例本土個案、25例死亡,加強防範寧靜缺氧等居家猝死事件

    今日新增之274例本土病例,為142例男性、132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4日至6月8日。其中新北市162例,台北市63例,桃園市15例,苗栗縣12例,基隆市10例,彰化縣及南投縣各3例,宜蘭縣2例,台南市、嘉義市、台中市及新竹縣各1例。雙北地區以外縣市共49例中,43例為已知感染源,6例關聯不明。(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而新增的25例死亡個案中,男性20位、女性5位,年齡介於50多歲至90多歲,死亡日介於5月29日至6月7日。據統計,在5月11日至6月7日公布的296例死亡個案中,有36例為到院前死亡,佔11.8%。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COVID-19病程變化快速,到院前死亡最可能是隱形缺氧引起,但沒有明顯前兆,發現血氧濃度低再送醫經常為時已晚,因此家戶感染調查和匡列是本週重點業務。

    為防範家中猝死事件再度發生,羅一鈞表示,目前PCR陽性確診者都不採居家隔離,而會移至集中檢疫所、加強版防疫旅館和醫院;針對快篩陽性者則先提供血氧機,過去已配發1,000台,今日將再配發15,000台,若血氧濃度低於95%就要儘快送醫。羅一鈞也強調這是過渡期的做法,「如果安置量能足夠,希望快篩陽性者也可以到有醫護人員的場所。」

    陳時中表示,猝死個案皆由檢察官相驗,會小心處理死因,但他駁斥死亡人數有「黑數」的說法,目前已透過交叉疫調、整體區域風險檢查及廣篩等多重方式,試圖找出可能感染者。羅一鈞也認為,當前PCR確診標準是嚴格的,如果Ct值在23以下,快篩幾乎都可以驗出,例如英國變異株Ct值大多介於10至20,應用上就很準確,但也提醒仍有偽陰性情形出現,快篩陰性者勿掉以輕心。至於是否要在14天隔離後再行採檢,羅一鈞回應因病毒潛伏期不一,確實有「陰轉陽」的可能,會在下次專家會議討論是否增加解隔離前採檢。

    ■調整公費疫苗施打順序:社福機構人員、受照顧者、洗腎患者及75歲以上長者納入優先對象

    台灣採購的15萬劑莫德納疫苗今日開始接種,下週一(14日)則開放施打日本捐贈的124萬劑AZ疫苗。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明,由於專責醫院的醫護人員還未施打完畢,為避免轉發過程耗時,有7.5萬劑莫德納疫苗直接供應給專責醫院。

    指揮中心表示,昨日下午預防接種會議討論後,調整公費疫苗施打對象次序,將社福照顧機構人員、受照顧者、洗腎患者、矯正機關工作人員等納入第五類,而75歲以上長者納入第六類,以降低機構內群聚感染風險,並避免年長者染病後容易產生嚴重併發症或死亡。至於第七類所稱的「維持國家安全及社會機能正常運作者」,陳時中表示相關名單請主管機關依必要性順序列出,提報指揮中心審查同意後才能施打,他舉核電廠操作人員為例,基礎和中階人員與設施運作有關,應予以保留,但決策者就不在範圍內。(見COVID-19疫苗公費接種對象表)

    此外,前一波41萬劑的AZ疫苗開放給雙北第一至三類、其他縣市第一類人員,因尚有剩餘名額,今日開放給第二、三類對象。陳時中表示,目前全國醫護人員接種率已達7成,未來疫苗都會根據造冊名單儘速施打,有餘裕就往下開放,而中、高風險的區域都會加配疫苗,如果施打快速也會多發。

    ■醫院可存放瑞德西韋,由主治醫師評估後使用

    根據統計,自4月20日起共10,394例確診個案中,依WHO嚴重度分類,有1,858人屬於嚴重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佔17.9%;而60歲以上的3,766位個案中,有1,286人為重症,佔34.1%。

    為提升COVID-19患者的治療品質及速度,指揮中心說明自6月1日起醫院已可存放瑞德西韋,主治醫師經評估有需求即可直接使用,若院內聯繫和溝通不良,可向指揮中心反應協助。但指揮中心同時強調,依實證資料來看,插管或使用葉克膜的患者再使用瑞德西韋,對預後及降低死亡率沒有幫助,相關治療藥物仍需要醫師評估跟指引再運用。陳時中表示,目前瑞德西韋還有1,000多人份,未來會陸續進口,已經採購20,000人份,不會不敷使用。

    ■苗栗縣累計確診達336例、電子廠持續篩檢中,陳宗彥:外籍移工管制應回歸三級警戒標準

    據苗栗縣政府統計,今日新增確診12例,其中移工9例,本國籍3例,累計個案數達336例,目前確診者的感染源仍來自京元、超豐、智邦、京鼎4家電子廠。陳時中表示,苗栗縣現在秩序已經建立,確診者移出速度也加快,算是進入較穩定的狀態,但需要篩檢人數確實在增加,明日外籍移工還會再次篩檢。

    針對苗栗縣長徐耀昌要求全縣移工不得外出,台灣移工聯盟(MENT)和台灣人權促進會皆發出聲明,認為此規定明顯侵犯移工人身自由;台權會更擔憂,目前苗栗縣內從事長照服務的社福移工有7,383人,如不能外出,單獨照護長者和失能者的移工根本無法協助採買生活必需品,將嚴重衝擊這些需要長照服務的家庭。而苗栗縣的在地團體也發起連署要求縣府勿歧視移工,應儘快收回禁足令。

    昨日記者會,媒體亦多次詢問指揮中心,苗栗縣府此舉是否有法源依據,今日內政部次長陳宗彥終於回應,苗栗縣應回歸到全國三級警戒標準來執行,且提醒全國有雇用外籍員工的公司及工廠,移工族群在各行各業支撐台灣的產業、照顧台灣的家庭需求,在警戒期間應保護他們而非歧視。

    日前新北亦有移工群聚感染發生,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已訪畢50人以上移工宿舍共109家,其中有30家未安排同住移工工作場所分流,22家未落實紀錄移工外出資訊,9家未落實門禁和量測體溫等宿舍管理,市府已限其3日內改善,否則處30萬罰鍰或停工。

    ■社區感染階段不禁止企業自行快篩,診所和居家快篩陸續規劃中

    今日行政院長蘇貞昌率相關部會首長再赴立法院報告「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第3次追加預算案」編製經過(含疫苗採購狀況及施打計畫),立委質詢重點仍聚焦在開放快篩和疫苗進度。

    昨日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質疑政府被動等待廠商申請居家快篩試劑,今日同黨立委陳椒華再度質詢,國內目前已有生產快篩試劑廠商,能否開放民眾自行購買篩檢。陳時中回應,國內廠商目前可以生產也能販賣,但現有國產快篩試劑都是供醫事人員使用,而不是個人;下午記者會中他也強調,在社區感染階段,快篩是重要的推動方向,無論企業、個人或診所,只要是合適的產品都不會禁止,食藥署也已請廠商若有產品都可以儘快提報。

    針對規劃中的診所快篩,陳時中表示不會特別要求和限制,快篩試劑只要是醫事人員就可以使用,重點是把通報流程做完整、系統登錄確實,若篩出陽性要確實的隔離和處置。指揮中心也說明,目前全台有166個篩檢單位,經過獎勵和擴充,平日每天可篩檢47,848件,如果量能全開則可達8萬件,相對於之前的2.7萬件已經增加許多。

    ■陳時中否認「3+11」為最大破口;國產疫苗有國際認證風險,但會努力爭取

    國民黨立委賴士葆今日質詢,機組員檢疫「3+11」的決策是不是這次疫情破口的主要因素?陳時中否認稱「不是」「原因還尚待查驗」。 陳時中也強調,「3+11」是去年施行一年的政策,今年1月1日加強管理,管理做好到一定程度後,加上篩檢9,000多人後,就恢復到去年12月的規定,但加上需要採檢陰性的規定,所以其實比去年還嚴格。

    國民黨立委萬美玲繼續追問稱,大家都認為,華航諾富特的染疫事件是這次疫情爆發的最大元兇,也就是「3+11」是疫情的最大破口。陳時中仍否認,他並強調,(本土確診的)相關病毒株到目前還是英國病毒株,是這樣的高傳播力造成現在的社區傳播。而「3+11」是回到去年的政策,而且是比去年更嚴格的,並沒有更鬆。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質詢時指出,歐盟成員國預計7月要推出歐盟數位新冠證明,若台灣民眾施打國產疫苗,是否有不被國際認證的風險,對此陳時中坦言「當然有」,但會為國產疫苗努力爭取,也會提醒民眾可能面對的狀況。此外,陳時中也說明不同的疫苗都有列出目標施打群,如果民眾同時列在多種疫苗的目標群體內,就可以選擇廠牌。

    陳時中表示,絕對是希望國產疫苗成功,去年起就提供許多輔導和獎助,「但不是想成功就一定會成功,還是要靠科學數據和證據,經專家判讀才能做出符合全民健康的決定。」強調各方期待不同,但標準不會改變。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院內感染,羅一鈞:醫護人員身體不適,應給假並採檢

    針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傳出院內感染,指揮中心證實6月2日該院區急診有收治確診個案,醫護人員在插管過程中接觸到病患的嘔吐物,6月8日檢驗後確定8位醫護人員為PCR陽性,屬於急診群聚事件,自當天起暫停1週的一般急診服務,已匡列接觸者並完成環境清消。

    外傳陽明院區醫師發燒還須上班,羅一鈞表示並未接獲相關消息,會請台北市衛生局再去了解,但他強調醫護人員若發燒可請假休息,若有接觸確診者應採檢,院方不得要求醫護人員上班,以免增加院內感染風險。

    至於有陽明院區人員擔心照顧確診者的防護裝備不足,羅一鈞說明無論是三級防護(俗稱兔寶寶裝)或一般防護裝備,只要確保不接觸體液、血液和飛沫,都可以照顧確診者;更換防護裝備的區域應規劃合適空間,減少人員經過,透過其他同仁和鏡子輔助,穿脫步驟符合規定並注意清消即可。他也表示,防疫物資都在中央配發的清單中,會再跟醫院及配發單位溝通處理。

    ■好心肝診所私打疫苗不符規定,北市依法開罰200萬並取消診所疫苗施打資格

    台北市的好心肝診所傳出昨晚有一般民眾排隊施打疫苗,內部員工透露是幫診所志工接種,但雙北目前僅開放第一至三類人員施打。對此莊人祥表示,台北市政府在6月2日網站公布的名單中確有此預約診所,但並未提報給指揮中心。陳時中則回應,台北市造冊人數未接種者大約還有4萬人,因疫苗都是按照名冊人數配發,如替未列在名冊內的民眾施打,違法就要開罰。

    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表示,好心肝診所為超過千名的基金會人員和志工等不符資格的對象施打疫苗,已明確違反《傳染病防治法》,市府依法開罰新台幣200萬元,並取消其疫苗施打預約診所資格。目前台北市已將疫苗撥送的核定權限提高到衛生局副局長,市長柯文哲坦言內控有疏漏,會將案件移送政風處調查,檢討市府同仁未盡查核之責。

    (文/陳德倫;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戴淨妍;攝影/余志偉)

    #延伸閱讀
    【COVID-19國產疫苗信任危機走火關鍵──比臨床試驗更需要「解盲」的決策過程】https://bit.ly/3pyEdAZ
    【「你們、我們」思維的代價:新加坡疫情,為何因移工宿舍感染失控?】https://bit.ly/3iiIFCc
    【疫苗進行式:COVID-19全球疫苗接種即時追蹤】https://bit.ly/2TFeFX0
    【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https://bit.ly/3w3jffK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快篩 #苗栗 #群聚感染 #家戶感染 #疫苗 #接種順序 #好心肝診所

  • 新北市志工登錄中心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23 19:45:57
    有 1,852 人按讚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87例本土、校正回歸170例,6例確診個案死亡;從登錄程序簡化、擴大PCR效率與運用健保等方式減少檢驗塞車;北市防疫再緊縮,明起飲食場所僅供外帶、外送】

    台灣今(23)日新增287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其中以新北市142例最多、其次為台北市77例。本週末為疫情進入三級警戒以來的第一個假日,疫情最嚴峻的台北市與新北市宛如空城,以往人群聚集的公園與賣場人潮稀少。但根據昨日雙北地區的篩檢陽性率又分別微幅上升到8.8%與4%,因此北市府宣布明天起全北市飲食場所(包含餐廳、美食街、飲料店等)僅供外帶、外送;且除原有4間快篩站外,全市20家急救責任醫院也加入快篩行列。

    繼昨日公布校正回歸400例後,今日又再公布170例,分別為5月16至22日這一週內,其中5月17日校正後的病例數達到441例,仍是這波疫情中病例數最高的一日。陳時中特別宣布改善措施,包括簡化登錄流程與緊急補助各檢驗機構添購高通量PCR篩檢機。

    另今增加6名死亡個案,為疫情爆發後的單日死亡人數新高,分別是案1912、案2384、案2483、案2986、案3304、案3417,為5男1女,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之間,發病日介於5月10日至20日,確診日介於5月17日至22日,死亡時間落在20日與21日兩天,其中80多歲男性案2384沒有慢性病史,17日因呼吸喘就醫3天後20日就不幸死亡。

    前疾管局長蘇益仁認為,這波疫情進入社區感染,加上萬華茶藝館相關者以老年人居多,可能本身就有一些慢性病,時間一拖長,死亡比例會比較高,而且隨著時間拉長,有些年紀較大的確診者,可能從輕症轉重症,甚至產生併發症而死亡,與英國變異株比較沒關係。

    ■新增287例本土、170例校正回歸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的287例本土個案中,138例男性、149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6日至22日,分布在新北市142例最多(板橋32例),其次是台北市77例(萬華區38例),桃園23例、屏東縣南投縣各8例、宜蘭縣6例、基隆台中與彰化各5例、台南2例、花蓮嘉義縣市新竹縣市雲林各1例,而嘉義縣、市則是在此波社區疫情爆發以來首見本土病例出現。

    校正回歸的170例中,84例男性、86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4月25日至5月22日,個案分布台北市88例最多(以萬華區48例為多),其次為新北市73例(以板橋區17例為多),彰化縣6例,宜蘭縣、新竹市及雲林縣各1例。(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合計457例個案的疫調,與萬華活動史相關161例、茶藝館相關25例、某社團相關5例、某水果商相關11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19例、關聯不明70例、疫調中66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指揮中心並公布從5月1日起的採檢陽性率,把校正回歸的個案都計入後,陽性率在5月15日5.8%最高,之後持續下降至2.1%,但在5月20日後微幅上揚,22日達到3.4%。陳時中指出,上揚的趨勢與校正回歸的數字多數與雙北有關,在分析台北市與新北市的快篩站陽性率,台北市從6.9%上升至8.8%,新北市也從2.7%上升至4%,至於其他縣市陽性率都很低,顯示風險沒有雙北來的大。(見本土病例每日採檢陽性率圖)

    ■登錄程序簡化、提升PCR效率與運用健保改善檢驗塞車狀況

    針對通報個案暴增導致檢驗流程塞車,指揮中心連兩天出現校正回歸的個案,昨天增加400例,今天也增加170例(見今日校正回歸病例圖),對此陳時中說明,經過檢視確定是系統性問題,包括登錄輸入欄位多、還要重複登打,檢驗結果需人力判定,最後才會上傳資料到指揮中心,過程有很多步驟與程序。上週發現狀況後,已經逐步簡化流程,將通報的欄位從20幾欄減少至8欄,加快填報速度,將前端檢驗時的程序簡化,此外送檢送驗的流程也同時簡化,讓確診個案可以快點拿到案號,後端的統計與疫調就不會塞車。

    也因為此波疫情爆發迅速,PCR篩檢驗量爆增,歡迎民間有檢驗能量的業者可以申請為指定機構,並補助上限500萬元購買檢驗設備,至於之前沒有申請至上限的檢驗單位,仍可以持續申請補助至500萬元,希望鼓勵檢驗單位購買自動化高通量的PCR檢驗設備,提升檢驗效率,且減少檢驗人員的負擔。陳時中強調,相信簡化流程後可以解決這次系統性的問題。

    此外這次檢討流程中,將檢驗結果加入健保的「健康存摺」功能,以方便檢測者不用等到通知就知道結果。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健保署長李伯璋示,檢驗陽性者依舊會由衛生單位立即通知,但對於檢驗陰性者,因採檢數量龐大通常要等待三天以上,甚至無法得到通知,因此這次結合健保系統,三天內就可以登錄健康存摺系統看到結果。

    陳時中也補充,雖然陽性一定會儘速通知並採取隔離等措施,但對於檢驗陰性因為數量太多現階段做不到即時電話通知,但可以想像檢驗者一定非常擔心,因此及早知道是陰性也很重要,這次特別透過既有的健保系統,民眾只要登入自己的健康存摺,三天內就可以知道陰性結果。

    ■柯文哲呼籲中央公布「校正回歸」計算方式

    陳時中也對「校正回歸」再解釋,他說要把確診數量回歸,是為了是把「真實面」顯露出來,總量一樣在,總數也不會變,要讓大家看清楚發生的時間,才能更明白疫情的走向。

    但柯文哲在北市召開的記者會中提出質疑,一般受感染者病毒在體內的潛伏期為2到7天,在發病之後前往篩檢的時間因人而異,接受篩檢之後又還需要3到5天的時間,確認確診之後才會公布。柯文哲表示,中央公布確診案例的數字是反應兩個禮拜前的狀況,並非發布當天的確診數量。

    因此,柯文哲在記者會上向中央喊話,呼籲中央公布校正回歸的數字以及方法,讓民眾可以理解校正回歸的計算方式以及數字來源。他指出,等待PCR檢測的時間過長,所以台北市會逐步在快篩的階段就做出是否需要隔離的決定,不再讓受檢驗者回家等待PCR的檢驗出爐後,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隔離。

    ■雙北疫情仍緊繃,北市明日禁止飲食內用、20家急救責任醫院加入快篩

    柯文哲指出,因為台北市的疫情並沒有出現趨緩的狀態,因此決定全市的飲食店跟飲料店在24日開始,全面禁止內用,只能外送或外帶。另外,台北市12個行政區的20家急救責任醫院將在明日加入快篩的行列,每天早上8點到晚上8點進行快篩服務。北市府在今天上午宣布,在青草園快篩站執勤的三總醫護人員另有任務,因此從今日開始,青草園快篩站停止快篩服務。

    侯友宜則在今天的防疫記者會上表示,新北市跟台北市萬華區有連接的區域需要加強防疫,除了上午已經設立的板橋與中和兩區的熱區防疫中心之外,將會在明(24)日於三重、新莊兩地加設熱區防疫中心。侯友宜也表示,板橋音樂公園與雙和醫院成立機動篩檢站,三軍總醫院人員也會加入板橋機動篩檢站的工作行列。

    柯文哲指出,台北市繼續徵求旅館加入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的行列,目前總共有4間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已經有500床以上的總床數。柯文哲也強調,加強版專責防疫旅館就是台灣版的「方艙醫院」,目的就是接收快篩與PCR陽性但輕症的確診者,讓確診者不用回到社區,導致病毒在社區擴散。

    ■空出醫院量能,1,093名確診者入住加強版集中檢疫所

    由於確診數每日至少增加200例以上,其中超過6成都是無症狀或輕症,指揮中心公布收治輕症或無症狀確診者的加強版集中檢疫所收治人數,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王必勝說明,截至今日中午為止,已經收住1,093人,其中新北市最多有721名,台北市340名,其他縣市則有32名。

    加強版集中檢驗所目前還有977間可以收住快篩陽性以及確診病患,未來3天還可以增加828間房,目前仍在場勘建置中的有11處1,000間房,陳時中強調,醫院空出病房後,加速開設專責病房與成立專責醫院,明天會開啟第一批,第二批預定週五或週六就可以開啟,將用來收治重症病患。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這次感染者有比較多的中高年齡層,加上有一些慢性疾病,造成的嚴重程度與之前不太一樣,從4月15日以後個案,60歲以上占37%,出現嚴重肺炎或呼吸衰竭症狀的有9.7%;細部分析,60歲以上有18%出現重症,相較於全部3,860本土個案,嚴重肺炎6.2%、呼吸衰竭或已經呼吸衰竭2.6%,都來得高,目前使用呼吸器有66例,使用葉克膜有2例。

    ■指揮中心協調地方政府招募志工人手加入社區採檢站,減緩地方醫療院所負擔

    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今(23)日上午在全國防疫會議會後記者會中表示,地方政府設立社區採檢站的人力,將由地方政府與全聯會(中華民國護理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耳鼻喉科醫學會等單位協調招募志工,讓原本在醫療院所的人力可以保存,不需要配置多餘的人員到社區採檢站。

    指揮中心協調了22縣市的副首長協助,若各地方醫護人員跟確診者接觸、被匡列為需隔離者時,醫療人員可以入住防疫旅館。地方政府若發現有仍在等待檢驗結果人員失聯,可以啟動警政協尋機制,防範疫情擴散。

    ■澄清1則假訊息,澄清調查局並沒有蒐集網上對「校正回歸」不滿者的資訊

    副指揮官陳宗彥指出,網路上盛傳政府利用簡訊實聯制來蒐集民眾的資訊是不實訊息。陳宗彥強調,這個系統只會記錄當時手機的所在位置,並且在28天之後,將相關紀錄消除。另外,陳宗彥也在回答記者問題時指出,網路傳言調查局在網路上蒐集對「校正回歸」有疑慮民眾的資料,這也是不實訊息,調查局在今日上午發出新聞稿澄清,這個消息為假訊息。

    ■慎重考慮使用快篩輔助判定確診

    台北市4個快篩站在22日總共有1,299人進行快篩,陽性率是8.5%。中興快篩站358人中有24人呈現陽性反應;和平快篩站323人中有27人檢出陽性;剝皮寮快篩站408人中,檢測出28人;青草園快篩站檢測了210人,有31人呈現陽性反應。柯文哲強調,上週全國人民自動自發封城的效果,要到下週才會出現。

    柯文哲認為目前通報個案多,堅持使用PCR來判定確診在公衛角度上有點不切實際,建議改變策略,加入快篩當作另一種判定確診的工具。對此,陳時中明確表示,加入快篩當作確診工具,已慎重考慮,會先分析用途與用法,最容易造成誤解的偽陽性部分該怎麼處理,也將會同衛福部的昆陽實驗室針對快篩試劑做一些平行試驗,哪一種的效果最好,加上健保也有準備,未來基層也能做,建立快速的資訊系統,等指引訂好後就可以開放。

    陳時中進一步強調,快篩試劑不管是進口或是國產只要效果好都會給予獎勵,目前所了解,國內廠商的快篩試劑有相當足夠的數量,未來將作為判定確診的輔助策略。

    ■三級警戒持續中,下週為重要觀察期

    對於目前疫情的研判,張上淳則是分析,升到三級警示後,民眾間比較少接觸,就是希望傳播鍊不要增加,但潛伏期通常是7天,如果7天後的發病數下降,顯示目前的防疫措施有幫助,但若本土病例數持續增加,顯示社區裡面還有個案沒被及時隔開,這是有破口的現象。

    陳時中表示目前全國都是三級警戒中,未來將注意篩檢陽性率、確診個案數的變化與分布情況,感染來源的收斂等,這些都是疫情警戒升級或降級重要的參考,而且疫情發展迅速,因此下週將是重要的觀察期,未來疫情趨勢才可以稍微預測與觀察。

    (文/嚴文廷、楊智強;設計與資料整理/黃禹禛、何柏均;攝影/余志偉、鄭宇辰、蘇威銘)

    #延伸閱讀
    【斷鏈的防疫線──確診者家人、醫護接觸者自力救濟下的防疫滑坡效應】https://bit.ly/2RzUNDW
    【守住醫院、才能守住更多人:雙北疫情外溢全台,社區聯防如何儘速補位】https://bit.ly/3uZVaWG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社區篩檢站 #集中檢疫所 #熱區防疫中心 #假訊息 #快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