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新北市主管法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北市主管法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北市主管法規產品中有4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SV 科學歌唱 / 音樂學院,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強力徵才-櫃檯人員 /美編』 🎉歡迎大家來加入SV這個大家庭~ 【關於SV科學歌唱】 從2015年開始,SV科學歌唱因為研究發聲科學而開始,剛開始幾乎年年營收2倍成長,如今在YouTube頻道有28萬訂閱,並且於西門有一家76坪店面,內涵展演廳、錄音室、個人教室、辦公室。目前有兩個主要的事業體,...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4的網紅桃園市議員簡智翔,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9/22)】 睽違數月,在這次休會期間台灣經歷了防疫升級階段,從三級警戒回到二級,除了感謝所有醫護團隊以及各單位的努力,讓我們可以回到議場中向市長與各位局處首長討論市政議題之外,用心防疫之餘,智翔以及團隊持續盤點、追蹤各種市政問題,為更好的桃園來努力。 按照慣例,...
「新北市主管法規」的推薦目錄
- 關於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貳拾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Sarah | 律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Campfire 營火部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SV 科學歌唱 / 音樂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桃園市議員 簡智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李建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貳拾貳)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17 17:16:26
20210824 用一整天整理好思緒 台灣的法盲警察 我不會是最後一個受害者 文章很長 沒耐心的可以直接略過 如果可以麻煩各位分享出去 - 新北市中和分局員山派出所員警林宗昱,攔查我的普重車輛,起頭就指本人車上的強化車台為變更車體,本人指教員警解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8條內容,員警反覆跳針安裝強...
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Sarah | 律師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18 20:51:22
#微健身 終於等到健身房重新開放了,回歸重訓的第一堂課,值得紀念!居家了兩個月,雖然每天多少在家有運動,但在沒有重量的情況下,都只能勉強維持而已,想要增加運動強度及增加肌肉還是得上健身房🥺 —————————-以下文長———————————— 這兩週中央宣佈微解封,有限度地在三級警戒下適度放...
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Campfire 營火部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09:53:18
台灣的政策目標是山域、水域全面開放(來源法務部公告),所以目前執行上,山域開放了,國家賠償法也修正了,自然公物不負賠償責任(來源法務部),不過在水域上,釣魚上,其實還是很封閉,原因如下: 法規上:發展觀光條例36條給予地方政府限制水域的權力,同法60條給予罰款的權力。 情理上:為了避免有人死傷控告政...
-
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9-22 18:03:16【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9/22)】
睽違數月,在這次休會期間台灣經歷了防疫升級階段,從三級警戒回到二級,除了感謝所有醫護團隊以及各單位的努力,讓我們可以回到議場中向市長與各位局處首長討論市政議題之外,用心防疫之餘,智翔以及團隊持續盤點、追蹤各種市政問題,為更好的桃園來努力。
按照慣例,定期會的第一天,我們逐項盤點本會期要討論的題目。
#東門溪流域裝設觀測井
東門溪-南崁溪的污染事件,在5月至7月間成為桃園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當時智翔也利用假日時間循線追查污染源,但東門溪從後站途經市區一帶,皆被地上建物以及道路覆蓋,直到朝陽公園處才能觀測河川狀態,造成難以判斷污染源來自何處。
對此智翔建議,可在東門溪上方開觀測井,平時覆蓋透明孔蓋,便可就近觀測河水在不同段落的變化,縮小追查範圍,讓主管機關可以盡早鎖定污染源頭。
#逕流廢水計畫書審查流程
而南崁溪污染一案,連帶延伸出營建廢水的問題,由於環保局最初研判黃褐色廢水為工地排放,恰好鄰近東門溪-南崁溪一帶的小檜溪重劃區正大興土木。
按法規,建案得通過逕流廢水污染削減計畫書,其設有「65.54立法公尺沉砂池」才能動工,但對於此項目的稽查,卻常常每抓必中,法規形同虛設,智翔認為儘管日前南崁溪的污染在證據上與該工地建案無直接關係,仍該加強稽查的力道,不要讓建商一時的方便,使南崁溪「水清魚現」的願景成為空談。
#桃園市立殯儀館周遭空污管理
同樣是環保議題,桃園殯儀館除了焚化遺體,尚有庫錢、金紙銀紙,以及逢中元節慶統一焚燒的紙錢,會集中在焚化爐焚燒,不同於焚化遺體具有空氣污染處理的設備,焚燒紙錢的金爐有著燃燒不完全、沒有空污處理等潛在的問題,在資料蒐集時,鄰近校園內的空氣品質監測也有瞬間達標亮燈的紀錄,該如何來改善?我們在本會期仍需民政局、環保局來集思廣益。
#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
智翔曾在第二會期提過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的想法,如今也有看到桃園各區有不同實踐的案例,但以桃園區為例,運動空間仍然缺乏,是否能請桃園市府再次盤點社區的需求,以利下一階段的空間開放能更加完善。
以及過去曾提到,校園場館、活動中心、游泳池等租借社區民眾,或以委外營運方式;假日及夜間時段開放等具體措施,期望在新的會期中,能與相關局處做充分討論。
#公托公幼增設
截至去年,桃園2-5歲幼兒就讀公幼的占比為24.07%,連續三年成長幅度有限,距離行政院規劃的4成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而盤點各行政區的候補人數比例,可見中壢區與八德區皆突破三成;公托方面,桃園市0-2歲人口數大於台北市與高雄市,但托嬰中心數量卻不及,且在桃園區、龜山區、蘆竹區的候補人數皆突破百人。
公幼與公托的量能不足是現況,但公共化服務的背後更多是資源分配的問題,過去我們倡議過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等解方,新的會期,期待與教育局、社會局再次探討這題,如何成為堅實的後盾,為桃園的年輕家長減輕育兒負擔。
#日間照顧服務據點評估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市截至去年十月底,日照據點的收托比例僅69.4%,屬成效偏低,而運用戶籍資料畫出需求人口的熱區圖來比對可發現,八德、大溪、復興、龜山等區的據點明顯偏離需求人口,如何讓需求人口願意來使用日照服務據點,降低移動的成本可能是關鍵,往後會再請教社會局對此的看法。
#大有梯田公園瓶頸打通
上個會期有質詢過大有梯田公園的交通瓶頸問題,當時智翔是提案是否可做道路的打通,並重新規劃周邊動線,進度方面本會期會持續來追蹤。
#中油煉油廠遷廠
最後則是中油煉油廠的遷廠議題,距離最後一次小組會議已三年半過去;去年國土計畫的會議也已一年多,中油是否有新的覓地規劃?或是都市計畫的變更有沒有新的進度,除了先請市府提供遷廠進度資料外,這個會期智翔將繼續請教相關的局處首長。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uKIpWsK4UU8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
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0-03-23 20:00:10【智翔的議會質詢-農業局(3/23)】
#樹保會會議記錄與名單
根據農委會在2016年發布的《森林之外樹木普查方法及受保護樹木認定標準》第二條載明,直轄市主管機關可認定並公告某些樹木為受保護樹木,其中第五項至第十一項,是較為主觀認定的標準,因此才有樹保會開會來審議,樹木是否納為受保護樹木。
但桃園市樹保會的會議記錄,從來沒有公開過,包括委員的發言,根據何種資料來判定樹木是否受保護與否,都沒有做揭露,市民僅能依靠農業局不定期上網更新受保護樹木的名冊,與台北市、新北市有完整的會議記錄相比,資訊相當的不流通。
因此智翔今天就質疑,農業局將樹保會的會議記錄公開上網,究竟有什麼困難之處? 農業局也僅提到由於涉及一些利害關係,如要索取可以私下提供,但農業局的態度就表明像這樣的樹保會,完全就是一種閉門會議,不僅無法讓市民了解,樹保會是否有納入當地居民或公民團體的意見,甚至若是連樹保委員都無法為自己的發言負責的話,那這樣形同「黑箱」的做法,是處理公眾事務的態度嗎? 市民會信任樹保會所作出的決議嗎?
請農業局儘早公開樹保會會議記錄,不要再拿空泛利害關係或是法規理由來規避公開透明的問題。
#修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
接著也是樹木相關的問題,近來由於火車站前即將施工,站前圓環的榕樹移植成為焦點,目前也找到適合的地方移植,根據這個案例,智翔想提出建議,為避免各區綠覆率增減,移植樹木應就近移植,盡量以原行政區做優先考量,朝一區一樹木銀行的目標邁進,如此也可以避免運送過程中,因距離拉長增加難度,而過度的修剪樹冠。
因此也要請農業局幫忙修正我們樹保自治條例的第八條,希望能儘早將移植樹木的原則法制化。
《桃園市樹木保護自治條例》:
https://law.tycg.gov.tw/NewsContent.aspx?id=1952 -
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李建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1-16 17:59:15有鑑於42%的小學生都會到鄰近公園的兒童遊具嬉戲,卻年年出意外,衛福部訂定「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要求「兒童遊戲場設施設置者,在該設施開放使用前,應檢具相關資料陳報該管兒童遊戲場主管機關備查」,北市府為配合法規一次次向媒體喊話將編列預算,力求2020年全數翻新合格。台北市議員李建昌卻接獲民眾陳情,社區遊具無人管!
李建昌於接獲陳情,內湖區行善路25巷有廢棄的兒童遊具,查看google map的街景圖可以發現2015年遊具就被視為危險不宜遊戲的場所,好心人士用塑膠繩拉起封鎖線,避免不知情的孩童遊玩受傷,時至今日現場封鎖線消失,但遊具的危險依舊,該遊具的基座多有鏽蝕,讓兒童攀爬的鐵網焊接處也已鬆脫。孩童溜滑梯時稍有不慎就會被鏽蝕的木頭扶手刺傷。對此,都發局、建管處卻不管不顧,依衛福部「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第四條規範第十一項規定「其他場域附設兒童遊戲場之主管機關,為各場域之主管機關。」所以都發局必須針對國宅遊具進行安全檢核、建管處則需針對社區遊具進行檢核!
直到今年8月李建昌書面質詢後,都發局10月9日才派員部分修繕,10月18日李建昌服務團隊到現場查看發現什麼表面確實都修好了,卻獨獨漏了兒童攀爬的鐵往鬆脫的焊接處,還有遊具內部的鏽蝕處!李建昌質疑都發局是否只做表面工夫?
事實上,「兒童遊戲場設施安全管理規範」針對兒童遊戲場及遊具的安全性有制式的檢核指標,目前公園處、教育局也都依這些指標擴充檢核表,內容不管是針對遊戲場的空間或是遊具本身的安全穩定性都有細項的檢核指標。相較之下,都發局、建管處現在使用的清查表單極其粗糙,就只看「是否設置遊具」、「有無損毀」。
李建昌說,照目前建管處的時程安排看來根本沒有能力承接所有遊具的安全檢核工作,都發局應該編列預算統一辦理,加緊腳步才可能達成柯市府2020年遊具全數翻新合格的承諾!
另外李建昌表示,如果社區遊具毀損嚴重需要換新,則應該把共融式遊具納入考量。過去社會局推動共融式遊戲場最困難的就是找場地,如果民間單位願意,那麼特別針對社區對外的開放空間,社會局應協助建管處、都發局進行場地評估與改善,增加共融式遊具的普及率。
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SV 科學歌唱 / 音樂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強力徵才-櫃檯人員 /美編』
🎉歡迎大家來加入SV這個大家庭~
【關於SV科學歌唱】
從2015年開始,SV科學歌唱因為研究發聲科學而開始,剛開始幾乎年年營收2倍成長,如今在YouTube頻道有28萬訂閱,並且於西門有一家76坪店面,內涵展演廳、錄音室、個人教室、辦公室。目前有兩個主要的事業體,分別是「音樂教育」以及「電子商務」。
※音樂教育:主力為歌唱教學,為目前台灣規模前二名的唱歌教學機構,超過 6000位學員在SV學習過,平均滿意度高達91.4分。訓練過眾多藝人以及經紀公司練習生包含五月天的必應創造以及周杰倫的杰威爾音樂。另外還附有吉他、錄混音、鍵盤、編曲、beatbox、阿卡貝拉等教學。
※電子商務:主力為販賣錄音相關設備。
【Slogan】
※追求音樂夢想很辛苦,我們不會為了讓學員來消費而欺騙他很容易。我們唯一信念就是「SV讓你的夢想更清晰」,讓學員更清楚的知道怎麼走。
以下是我們的企業核心價值:
→誠實:給予客人最適合的方案 ,如果他不需要買就誠實的告訴他吧!
→專業:持續學習以追求提供最專業的服務。
→效率:不斷的優化工作流程,用最短的時間完成任務。
我們是一家有發展空間的新創公司,公司小所以必須什麼都學並且身兼多職。期盼你能加入我們,只要你願意學,就有機會獲得更大的舞台。
由於處在疫情期間,雖然實體課程受到重創,但是危機就是轉機──我們只花了2週讓電子商務的營業額成長三倍。所以我們需要招募對於銷售有興趣的門市客服專員,並且具備基礎的美編能力能夠上架商品!
─
【工作內容】
1. 商品介紹以及客服。
2. 商品訂單處理。
3. 上架商品(使用軟體:Adobe Illustrator、Photoshop)。
4. 協助音教部客服。
5. 主管交派事項。
6. 公司每週日公休,其餘休假日需與同事協調排班。
─
【公司福利】
1. 所有音樂課程享7折優惠,線上課程免費看。
2. 商品享接近成本的員工價。
3. 三節獎金。
4. 績效獎金。
5. 員工旅遊補助。
6. 勞健保及退休金依照勞基法規定。
7. 休假天數按照週休二日以及國定假日。
【月薪】 28,000元 ~ 35,000元
上班地點:台北市中正區桃源街1號3樓
如有興趣應徵,請寄履歷至
sciencevocalstudio@gmail.com
合適者將於3天數內主動聯繫,不合適者將不另行通知
PS.照片為今年的春酒,大家一起煮火鍋唱歌~
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桃園市議員 簡智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智翔的議會質詢-市長施政報告(9/22)】
睽違數月,在這次休會期間台灣經歷了防疫升級階段,從三級警戒回到二級,除了感謝所有醫護團隊以及各單位的努力,讓我們可以回到議場中向市長與各位局處首長討論市政議題之外,用心防疫之餘,智翔以及團隊持續盤點、追蹤各種市政問題,為更好的桃園來努力。
按照慣例,定期會的第一天,我們逐項盤點本會期要討論的題目。
#東門溪流域裝設觀測井
東門溪-南崁溪的污染事件,在5月至7月間成為桃園人最關心的話題之一,當時智翔也利用假日時間循線追查污染源,但東門溪從後站途經市區一帶,皆被地上建物以及道路覆蓋,直到朝陽公園處才能觀測河川狀態,造成難以判斷污染源來自何處。
對此智翔建議,可在東門溪上方開觀測井,平時覆蓋透明孔蓋,便可就近觀測河水在不同段落的變化,縮小追查範圍,讓主管機關可以盡早鎖定污染源頭。
#逕流廢水計畫書審查流程
而南崁溪污染一案,連帶延伸出營建廢水的問題,由於環保局最初研判黃褐色廢水為工地排放,恰好鄰近東門溪-南崁溪一帶的小檜溪重劃區正大興土木。
按法規,建案得通過逕流廢水污染削減計畫書,其設有「65.54立法公尺沉砂池」才能動工,但對於此項目的稽查,卻常常每抓必中,法規形同虛設,智翔認為儘管日前南崁溪的污染在證據上與該工地建案無直接關係,仍該加強稽查的力道,不要讓建商一時的方便,使南崁溪「水清魚現」的願景成為空談。
#桃園市立殯儀館周遭空污管理
同樣是環保議題,桃園殯儀館除了焚化遺體,尚有庫錢、金紙銀紙,以及逢中元節慶統一焚燒的紙錢,會集中在焚化爐焚燒,不同於焚化遺體具有空氣污染處理的設備,焚燒紙錢的金爐有著燃燒不完全、沒有空污處理等潛在的問題,在資料蒐集時,鄰近校園內的空氣品質監測也有瞬間達標亮燈的紀錄,該如何來改善?我們在本會期仍需民政局、環保局來集思廣益。
#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
智翔曾在第二會期提過校園運動空間社區化的想法,如今也有看到桃園各區有不同實踐的案例,但以桃園區為例,運動空間仍然缺乏,是否能請桃園市府再次盤點社區的需求,以利下一階段的空間開放能更加完善。
以及過去曾提到,校園場館、活動中心、游泳池等租借社區民眾,或以委外營運方式;假日及夜間時段開放等具體措施,期望在新的會期中,能與相關局處做充分討論。
#公托公幼增設
截至去年,桃園2-5歲幼兒就讀公幼的占比為24.07%,連續三年成長幅度有限,距離行政院規劃的4成目標仍有一大段距離,而盤點各行政區的候補人數比例,可見中壢區與八德區皆突破三成;公托方面,桃園市0-2歲人口數大於台北市與高雄市,但托嬰中心數量卻不及,且在桃園區、龜山區、蘆竹區的候補人數皆突破百人。
公幼與公托的量能不足是現況,但公共化服務的背後更多是資源分配的問題,過去我們倡議過公共設施多目標使用、活化校園閒置空間等解方,新的會期,期待與教育局、社會局再次探討這題,如何成為堅實的後盾,為桃園的年輕家長減輕育兒負擔。
#日間照顧服務據點評估
根據審計報告指出,桃園市截至去年十月底,日照據點的收托比例僅69.4%,屬成效偏低,而運用戶籍資料畫出需求人口的熱區圖來比對可發現,八德、大溪、復興、龜山等區的據點明顯偏離需求人口,如何讓需求人口願意來使用日照服務據點,降低移動的成本可能是關鍵,往後會再請教社會局對此的看法。
#大有梯田公園瓶頸打通
上個會期有質詢過大有梯田公園的交通瓶頸問題,當時智翔是提案是否可做道路的打通,並重新規劃周邊動線,進度方面本會期會持續來追蹤。
#中油煉油廠遷廠
最後則是中油煉油廠的遷廠議題,距離最後一次小組會議已三年半過去;去年國土計畫的會議也已一年多,中油是否有新的覓地規劃?或是都市計畫的變更有沒有新的進度,除了先請市府提供遷廠進度資料外,這個會期智翔將繼續請教相關的局處首長。
🎞完整質詢影片請看:
https://youtu.be/uKIpWsK4UU8
🎞youtube頻道請搜尋:桃園市議員簡智翔
新北市主管法規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桃園市中壢區傳出一起家暴毆打女童致死案。40歲謝姓男子疑因3歲女兒不聽話、說謊等,竟用「不求人」、甩巴掌方式,毆打女童直至全身瘀青,謝男6日凌晨發現女兒呼吸發生異樣,隨即送醫急救,但到院前已無生命徵象。
■女友竟認為正常管教
警方清晨6點左右接獲醫院通報,隨即到醫院帶回謝男偵訊。警方調查,謝男與其同住女友在醫院時情緒相當鎮定,一語不發。警訊時謝男供稱,兩天前因為女兒不聽話、說謊等行為加以管教,並強調「僅動手1、2次而已,沒想到會這麼嚴重」。被列為關係人的謝男女友,認為只是「正常管教」,所以沒有勸阻[1]。
■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兒虐案通報中,約有4成都是不當管教造成。專家建議,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且應注意自身情緒,可先深呼吸再跟孩子講道理。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簡任視察林春燕表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在2016年曾有一個全球的調查,發現2到4歲的幼童中,有75%受到經常性的暴力管教,呼籲國際政府能立法禁止體罰。林春燕簡任說,台灣的教育單位很早就有相關立法,禁止教育單位體罰學生,但在家長端,並沒有類似的立法。家長也普遍認為,孩子就是要管教才能避免做錯事。
但根據統計,保護司受理的兒虐案中,有約4成都是不當管教。林春燕簡任表示,家長的出發點是教養,但當孩子做錯事,家長可能一時情緒激昂,力道就失控。不當管教的方式包含甩巴掌、用水管、棍子等工具打小孩,可能造成孩子嚴重的身心靈創傷。
保護司建議,「教」孩子不應是「教訓」孩子,「教」是溫和堅定的溝通;「教訓」可能只是家長情緒的發洩。家長在面對孩子做錯事、需要給予教導時,應先深呼吸、平撫自身情緒,再好好處理孩子的問題。
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林奕萱醫師表示,根據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學會的資料,體罰可能造成孩子自尊低落、容易害怕家長或照顧者,也會認為「打人是被允許的行為」,有較高風險會霸凌其他小孩、有攻擊行為,或造成人格發展的一些狀況,如可能偷竊、虐待動物等,也可能比較容易憂鬱或焦躁[2]。
■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
若把兒童虐待界定視為從黑到白的光譜,屬於「黑色」的兒童虐待案例,像是家庭內的亂倫、照顧者吸毒酗酒無法戒斷、長期毆打孩子成重傷和致死等狀況。此類加害人多是患有精神或心理上疾病,需要專業協助治療,而所觸犯的犯罪行為則須負法律責任,認定為兒童虐待是無庸置疑的。
而光譜上灰色地帶通常是家長的「動機」不是加害兒童,發生的狀況往往是面對孩子難以掌控的脫序行為,因為缺乏育兒知能,加上情緒失控,導致責罰失手形成孩子身心上的傷害,其傷害程度符合兒虐指標,若結果是符合兒童虐待指標,沒有灰色地帶,但何以兒保單位要考量「動機」,而認為是不當管教?
許多慈祥有愛的父母,當孩子脫序哭鬧、無法溝通又遇到自己疲累缺乏耐心的時候,也會開玩笑地說能夠體諒兒虐父母崩潰的心理狀態了。當然若能夠用開玩笑表達自己的情緒,表示理智還能控制自己,不會對孩子作出傷害的行為,而許多容易情緒失控出手過重變成管教過當的家長,多已是本身長期深陷婚姻失和、經濟壓力或缺乏社會資源等因素所致。
孩子「脫序」的原因,可能是長期生活在不穩定的環境,如:父母「跑路」,屢換居所而缺乏安全感、日常基本照顧,如:三餐不定,營養衛生不足的疏忽造成生理上不適、情感總是被冷漠對待,如:缺乏心理上的同理慰藉而沒有存在感;或是孩子本身有特殊狀況,如:過動傾向的孩子等,孩子最後只好用「脫序」來表達需求,但父母自己已無能量和能力了解孩子的需求。
針對明顯位於「黑色」地帶的兒虐案,完善的兒童保護制度一定會評估人身安全,立刻安置受虐兒童,安排寄養家庭或育幼機構提供適當的照顧,以修復心中的創傷[3]。
■父母親應如何區分合理管教與身心虐待?
▸「管教」指的是以正向、支持的方式示範或告訴子女其應有之行為。
▸「虐待」則是以憤怒、負向的方式對待孩子。
▸「管教」是父母與子女均知道管教的原因及其行為的結果為何。
▸「虐待」則是父母單向、強制的壓迫,子女無法知悉自己為何遭受不當之對待。
▸「管教」是出於協助子女學習自我負責需要、有合理管教原則(符合兒童的年齡及身心發展)、並給予具體說明。
▸「虐待」則是出於父母自己的情緒需要、以不當的方式(如恐嚇威脅)、缺乏一致或合理的管教原則、未加說明。
▸「管教」是允許子女去練習父母所期望的行為,錯誤仍有更正的機會,所以子女可從中得到成長、學習。
▸「虐待」則是當子女有錯誤即會受到嚴苛的處罰,而讓子女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人",子女無法內化紀律,反與父母關係更為不信任與仇恨。
◉例如◉
▸(管教)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爸爸選擇帶著小明前往洗手間洗手並再次提醒飯前洗手的重要性。
▸(過當管教/虐待)為了讓5歲小明學會吃飯前要洗手的習慣,當爸爸發現小明沒有洗手就來吃飯時,剛好爸媽又因家用衝突,爸爸隨即拿棍子責打小明的手腳,並不准小明吃飯,因為他沒洗手[4]。
■親權與懲戒權的行使界線
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根據媒體日前報導,一名「虎爸」因為不滿女兒表現不佳,接連以電蚊拍、皮帶或腳踹體罰,導致女兒受傷,最後被高雄地方法院以傷害罪判處1年有期徒刑。
民法第1084條第2項和1085條規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的權利義務,甚至可以在必要範圍內懲戒子女。然而,上述的報導為民法規定帶來一個問題:「父母對子女的懲戒和教養權是否有界限?」
基於父母的親權和懲戒權,父母可以在必要範圍內處罰未成年子女,只要處罰的原因和手段是在必要限度內,就算處罰造成子女身體或精神上的痛苦,父母也可以阻卻違法。
但關鍵就在於「必要限度」,必要限度的標準,可以分成幾個層次來探究。首先是懲戒的目的,懲戒必須是為了矯正、改善子女的不當行為。而不是出於矯正目的的處罰行為,就不能認為是必要的懲戒。例如為了發洩情緒而痛罵或痛打子女,就不是必要限度的懲戒。
其次,手段的強度也必須斟酌,一方面當然是處罰手段本身不能太過激烈,例如用水果刀割傷子女、把子女倒吊起來抽打,無論如何都是太超過了,當然不屬必要限度。另一方面,手段的強度也必須與懲戒原因相結合,懲戒原因愈瑣細,允許的手段就愈輕微。講白了,就是殺雞不能用牛刀,孩子上課睡過頭以及在學校犯錯被記過,這兩種情況所允許的懲戒手段當然有所不同。
■逾越界線懲戒的法律效果
下一個問題就是,如果父母確實有逾越必要限度的懲戒行為,會帶來什麼法律效果?如果父母對子女的過當懲戒已經達到刑法可以處罰的程度,父母就不能免於刑事處罰。包括傷害、強制、妨害自由等罪,都可能是伴隨著過當懲戒而來的罪名。甚至除了體罰之外,若父母對子女的辱罵和威脅過當,也可能構成公然侮辱或恐嚇危安罪,而不能拿「管教小孩」為擋箭牌。
當然,對於子女的肉體或精神上處罰,也可能構成家暴。法院可以依聲請核發保護令,禁止父母繼續接近子女,或是採取其他保護措施。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特別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護法」(以下簡稱兒少福利法),如果父母對子女不當管教情節嚴重,依據兒少福利法第56條規定,縣市政府主管機關可以緊急保護或安置小孩。
甚至如果經過主管機關評估後,認為孩子不適合繼續在原來的家庭裡生活,可以依據兒少福利法第71條,請求法院宣告停止父母的親權,如此一來,父母對子女就完全沒有保護教養或懲戒的權利[5]。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最初有什麼徵兆?背後又有什麼原因?
關於「兒虐」我們不斷地探究與反思,姑且不論兒虐事件背後的脈絡與原因,許多涉及毆打、羞辱、甚至殺子自殺等兒虐行為的家長,往往具有某些傳統的不當教養觀念,諸如把孩子視為自己的附屬品,或認為「孩子是我生的,我想怎樣教就怎樣教!」、「孩子不聽話就要打」、「我只是恨鐵不成鋼,罵你是為你好」等種種的觀念下,不小心便頻頻以「愛」為名,合理化自己的情緒化打、罵行為,以「教養」為名,施行「恐嚇脅迫」教育。
兒虐是從何時開始的?也許最初只是家長偶發的情緒化教養行為,久而久之,它逐漸演變成一種慣性的過當教養方式,這些教養行為對孩子內心造成的傷害與陰影將隨著他的成長不斷累積,而我們更懼怕的是,當家長不當的教養行為演變得愈發嚴重,最後會否失手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
■根絕兒虐悲劇,從推翻不當教養觀念開始
我們相信,若要終結兒虐的發生,得從源頭做起,例如:近幾年「兒福聯盟」的橘絲帶兒保運動,開始嘗試與家長探討親子教養議題,並推動「不打不罵」的溫柔教養主張。提醒家長打罵教育對孩子造成的傷害與內心陰影,鼓勵家長們應多以尊重、傾聽、陪伴的方式,逐漸建立起與孩子理性溝通的良好互動關係,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個體,覺察並處理自己的情緒後,再和孩子進行理性的溝通,以及若不小心做出懊悔的教養行為時,能勇於向孩子認錯等等教養觀念。
讓孩子理解父母也是凡人,偶爾也會犯錯,但能勇於認錯,做為最好的身教典範。讓孩子理解你尊重他的想法,也很努力想與他溝通,因為你愛他,所以願意好好跟他說[6]。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中時新聞網)「狠父不求人怒毆 打死3歲女童」: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10807000405-260106?chdtv
[2](TVBS 新聞)「4成兒虐案是不當管教 專家:教養小孩應避免體罰」:https://news.tvbs.com.tw/life/1124374
[3]「不當管教與兒童虐待的界線在哪?」:https://www.cgmh.org.tw/cgmn/cgmn_file/1803011.pdf
[4](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區分管教與虐待」:https://www.dvp.ntpc.gov.tw/home.jsp?id=4fae2e3470ce3aca
[5](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當父母逾越親權和懲戒權的行使界線,可能帶來哪些法律後果?」: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16783
[6](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從兒虐談到教養】我們能做些什麼,來挽救無辜的孩子?:https://orange.children.org.tw/news/news_detail/123
➤➤照片
(關鍵評論)「《溫和且堅定的正向教養》:孩子不當行為背後的四大錯誤信念」: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338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兒虐 #兒童虐待 #不當教養 #不當管教
衛生福利部保護服務司 / 兒福聯盟─孩子的守護者 / 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