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績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績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績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績效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7萬的網紅經濟日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儘管近期台股大跌,新光創新科技、統一黑馬等淨值卻逆勢再衝上新高,顯示經理人優異的選股能力與嚴謹的風險控管,是帶動基金績效亮眼的關鍵。 #台股 #基金 #會員專屬...

  • 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績效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8 23:00:14
    有 16 人按讚

    儘管近期台股大跌,新光創新科技、統一黑馬等淨值卻逆勢再衝上新高,顯示經理人優異的選股能力與嚴謹的風險控管,是帶動基金績效亮眼的關鍵。

    #台股 #基金 #會員專屬

  • 新光創新科技基金績效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01-19 08:28:32
    有 469 人按讚

    這是2017表現最差的10支台股基金跟ETF。這個表格有一個特別的地方,我們從倒數第十名,也就是”保德信第一”逐行往下看。績效從10%、9%、7%一路下滑。

    然後在”新光創新科技基金”與”富邦臺灣加權單日反向一倍ETF”之間產生了一個很大的落差,報酬率從5%,突然往下跳到-17%。一下往下掉22%。

    槓桿與反向ETF發行後,該國基金排名表會產生一個很特別的現象。

    假如沒有反向ETF的存在,像新光創新科技基金一年5.1%的報酬,落後大盤14%,大概可說是”主動投資的極限”。就是說,就算是選股再差,運氣再不好,一年落後大盤14%,大概就到谷底了。

    但反向ETF可能直接製造出一個更可怕的谷底,在上漲近20%的年度,直接帶來負十幾趴報酬。

    也就是說,比起選股錯誤可能帶來更可怕後果的投資行為,是擇時進出。在上漲的市場中,利用反向ETF,想要”做空”市場,結果是帶來虧損。這是嚴重的後果。

    但這可能也是主動經理人的”救贖”。也就是說,這些名次倒數的主動型基金,可以不用擔心自己是最後一名,或倒數第二,這種難堪的排名。三支反向ETF直接把最後三名直接包辦了。

    績效再爛,也爛不過反向ETF。

    但這個事情也有另外一面。另一面就是,在台股下跌的年度,反向ETF可能帶來正報酬。在下跌的市場中,主動型基金假如能少虧就算擊敗市場了。但反向ETF可能會直接帶來正報酬,讓主動型基金全部望塵莫及。
    (反向ETF在下跌的市場,也可能帶來負報酬。)

    而這個事情對基金經理人的心理也可能會產生某種衝擊。想想看,假如你是後十名列表中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你會怎麼想?

    你努力了半天,拿到遠遠落後市場的報酬,受投資人責難,在公司內部也不太好受。你要承擔這些績效數字的後果。

    但那些反向ETF呢? 他們的經理人似乎沒有責任啊! 這個ETF的名字就明白告訴投資人,這是”反向”的東西。投資人是自己認為市場會下跌,才去買這些反向ETF。負報酬的責任,在投資人自己身上。

    努力了半天,拿到落後市場的報酬,然後被投資人責難。
    或是,直接提供反向與槓桿ETF,讓投資人利用自己的判斷與直覺來選標的。盈虧自負。

    何者心理負擔比較小?

    而且,怎樣賺的錢比較多?

    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有718億的資產,每年1%的經理費。讓投資人自己去賭,然後收7億的管理費,這不是很好嗎?

    我認為這對資產管理業界是一種負面的心理壓力。他們等於同時受到兩種ETF的擠壓。第一種ETF就是單純追蹤市場指數的ETF,它們的長期績效會證明主動經理人長期很難勝過市場。

    另一種ETF則是反向與槓桿ETF,它們會讓主動型基金業者發現,與其選股失敗被投資人責難,不如發行槓反工具,讓投資人自己去賭。

    雖然我比較贊同用指數化投資工具參與市場,但希望國內的主動經理人與資產管理業者可以挺過這些槓反ETF所帶來的壓力,不要一味跟著發行這種短線擇時工具。因為這些東西,長久下來,恐怕很難帶給投資人實際的好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