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住民標籤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住民標籤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住民標籤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住民標籤化產品中有7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林靜儀醫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聊一下語言這件事。 1. 忘記首次受邀到 公視台語台 台灣新眼界 是什麼時候了。 錄影要講台語?有什麼難的?是我母語啊。 結果大概到節目後半段,發現這個母語我運用得並不熟練,講話前還要先在腦袋裡順過,簡直跟開會用英語發表一樣的不自然。 說是母語,結果正式運用時,好像變成第二外語。 後來只要...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ttps://reurl.cc/ObDyXR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paypal.me/MrHistoryBro 或[email protected] 加入會員~抗黃標...

新住民標籤化 在 楊俊瀚Hank Ya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16 13:11:49

【撕下標籤,看見都市原住民】 想起自己小時候的回憶,其實自己也是在都市長大到小學四年級才回到花蓮讀書,在花蓮成長的過程接觸了很多部落的事物,我才意識到原來自己的文化和傳統是多麼具有意義。 在之後求學的路上慢慢的遇到越來越多不同族群,像原住民(其他族別)、閩南人、客家人和新住民,也結識了很多的朋友...

新住民標籤化 在 夏宇童Arie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3-29 14:09:23

今天以小鳥之姿飛回內容力 跟正在參與謎團小說獎 的參賽者們分享 疑辦案x凌宇出版的作品 「血色芙蓉」 主要是聊聊閱讀的心得感想 及當時參加疑辦案馬拉松劇本大賽的創作分享 (其中的斜槓編劇 是疑案辦 @ohsir.tw 孵化而成的 🐣 還有我的學長們 阿維導演@wei847 跟肯尼導演 😊😊) 「血...

新住民標籤化 在 廖郁賢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1-02 12:40:50

週末分享期待的雲林Gay Pride. #30歲秘密的那個生日願望🎁 #想辦一場雲林的彩虹嘉年華屬於我們土地的完全自由 #對咱不確定的未來更愛有一個目標 #完全的自由 2018年議員上任前自己去了Castro ㄧ趟,卡斯楚街一般在英文常被稱做「The Castro」位於加州舊金山市的一個區,短短...

  • 新住民標籤化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7 22:05:59
    有 9,225 人按讚

    聊一下語言這件事。

    1. 忘記首次受邀到 公視台語台 台灣新眼界 是什麼時候了。

    錄影要講台語?有什麼難的?是我母語啊。

    結果大概到節目後半段,發現這個母語我運用得並不熟練,講話前還要先在腦袋裡順過,簡直跟開會用英語發表一樣的不自然。

    說是母語,結果正式運用時,好像變成第二外語。

    後來只要時間允許,我會盡量配合台語台的通告,讓自己可以用母語受訪、用母語表達意見、用母語說明政策、用母語解釋疫情,我認為是我這個沒有機會接受母語教育的所謂六年級生,必須補起來的功課。

    2. 在台派社團活動時,台語是慣用語言,很多前輩發現我能夠用台語與大家交流,常常會給我很多鼓勵和肯定。但是其實我相當慚愧,在這個多元民族的國家,我連最基本的客語都不會講、新住民姐妹的招呼語不會講,更遑論許多種的原住民語。

    常常很多「國際交流大使」的大學生會「表演」原住民舞蹈來凸顯「台灣」的獨特,或是我們在國家的宣傳影片、重要活動上總不忘呈現原住民文化,但是我心裡總是覺得抱歉,我們連區別不同族的服裝、語言,都無法。(至少我們這一代從小沒有學過)

    所謂「母語」,台灣才剛剛開始沒有多久,談霸權還遠著呢。 #只有華語獨霸

    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除非全台語的戲劇,否則許多戲劇中,多數台語腔調的演員,或是設定為講台語的角色,常常在劇情設定上屬於中下階層,或是比較粗暴、不體貼、缺乏知識。

    這是很久很久以來的刻板印象,甚至可能來自獨尊「國語」、講台語會被罰的年代。

    所以之前斯卡羅一劇讓我特別感動的,是不同族群文化之間顯少主與副、正與邪、優與劣的刻板劃分; #不同語言使用者沒有優劣之別。

    拜託🙏以後戲劇不要再設定「講台語的粗俗、沒知識」了,尤其每次看到演壞人、演黑道、演出身地方喬事情政治人物的,都設定為講台語,演好人、演知識份子、演高層或好的政治人物都設定為華語,我覺得心很痛。

    台語很美,原住民語很美,客語很美;語言本身不應該被刻板標籤。

    也拜託不要再刻意用自以為的「台灣國語」來演出,真的要顯示出台語、客語出身的角色,請仔細去講究他們所來自的地區; #宜蘭腔南投腔海口腔通通不一樣 ,不是你們自以為的那種「台灣國語」。😔

    4. 其實一開始知道 3Qi.tw 陳柏惟 今天質詢要 #使用立院首次建置的通譯,我是很開心的。可惜大概未事先與部長溝通,產生誤會。

    我一直記得某一年去瑞士,參訪瑞士聯邦國會,導覽的國會官員告訴我們,瑞士是聯邦政府,26個邦有四種不同的主要語言,即使其中有一、二個語言使用者比例非常少,在國會開會時,依然同時使用四種語言,來自不同邦的國會議員,會使用自己邦的主要語言,其他人必須尊重,如果聽不懂,會有翻譯。

    而瑞士的學童,幼稚園和國小時,是學習自己當地的地方語言和地理、歷史,待中學之後,才開始學習整個國家的地理、歷史及該邦主要通用語言。

    語言是用來溝通的,應該使用大家方便溝通的語言,沒錯;但是使用母語應該是自然的,我們到此時依然需要爭論母語的使用時機、使用權限、使用範圍,甚至需要特別練習才能夠流暢使用母語(不同族群的母語均包括在內),我覺得是一件很悲傷的事情。

    這些依然是殖民統治的傷痕。

    我們一起繼續努力修復它。

    (照片來自台灣新眼界截圖)

  • 新住民標籤化 在 薛呈懿 Hsueh ChengYi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10 20:47:45
    有 48 人按讚

    文化局在8月底為宜蘭新住民二代的國中、小學生舉辦「走、讀、寫在我們的家鄉」活動,
    希望藉由文學教育,讓小朋友們可以用腳理解宜蘭,進而用文字創作。
     
    #第二梯次預計在10月中旬開始報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這週錄音時小幫手問我,
    為什麼還要用「 #新移民二代」來稱呼這些人呢?🤔
    可能父母輩因為成長歷程還保有原本的國家認同,
    但 #新移民小孩基本上就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了,
    跟我們的生長經驗應該不會差太多吧?🧐
     
    好奇版上的朋友們,
    有沒有人自己或親友就是新移民二代呢?
    會覺得「新移民二代」是一種 #忌諱或標籤嗎🚫?
    希望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 新住民標籤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6 19:42:02
    有 1,229 人按讚

    單親家庭不是破碎的家庭

    單親家庭是現代常見的家庭樣貌之一。目前在社會上,容易看到的不同家庭樣貌,還包括隔代教養、多元家庭、新住民家庭、弱勢家庭……更別說「偽單親」家庭的流行,「缺席的父親」是我工作過程中頻繁被提出來討論的話題。

    當我們對家庭種類的認識越深入,就不會隨意給予單親家庭「破碎」的標籤。有些單親家庭,是在大家庭裡,資源甚至比一般小家庭豐沛;有些單親家庭,則是等到孩子有適當的獨立能力,父母才離異;有些單親家庭,因為孩子少,所以能得到照顧者全心的關懷,教養方式也更一致。

    單親家庭之間的落差,其實比我們刻板印象來得大;大眾認定的傳統家庭,也未必是幸福保證。

    「因為我是單親教養,我的家現在變得平靜多了。」

    因為擺脫了經常性的衝突爭吵,有些單親教養的品質反而更好,家庭氣氛更融洽。在研究上,單親家庭的孩子通常較為獨立;如果有高品質的單親教養,還可以看到親子關係更和諧,孩子因為很能體會照顧者的辛勞,主動分擔家務,對家庭更有認同感的情況。

    相對來說,有些父母寧可長期爭吵,說是為了家庭的「完整」而堅持不離婚,卻又把責任都丟給孩子──「我是為了你而不離婚的」。我跟這種處境之下長大的孩子們互動,他們其實都期待,父母大可以各自追尋幸福,別把「不幸」的原因都歸到他們身上,成長過程中心理壓力一直很大。

    但由於文化的制約,還有對整體家庭樣貌的認識不足,很多單親父母心裡面常感愧疚,也持續處在「受害者」心態。父母不知道怎麼愛彼此,卻在孩子腦中種下仇恨,不斷對著孩子發洩對伴侶的怨懟,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礙。

    「無論你有多忙,都應該將自己作為優先事項之一;這不會自然的發生,你必須花時間照顧自己,因為無論你多努力,都無法滿足其他人對你所有的要求,但如果你讓自己精疲力盡,將無法繼續付出。意識到自己的侷限性,在必要時,對新的要求說不。」

    我相當欣賞正向教養的地方是,它強調父母優先照顧好自己,這是我認為能教養孩子自重自愛的源頭──能漸漸成為我們自己內在慈愛的父母。我們怎麼對自己的內在小孩說話,我們可能很自然地用類似的語氣對現實生活中的孩子說話。

    我身邊的朋友,就有很用心的單親父母。知道孩子在情緒上難免遭遇挑戰,所以特別主動積極,也刻意安排跟孩子的特殊時光,更是把溫和且堅定的態度當成教養心法。

    正值疫情肆虐,親子相處時間突然變多了,這本書像是救命的繩索。相當榮幸跟讀者推薦這本書,希望藉著這本書,讓全家成為一個團隊!

    .

    本文摘自《#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_單親家庭篇》/推薦序/洪仲清
    傾聽孩子的訊息密碼,增進信任關係,建立愛與歸屬感的環境
    .
    作者:簡.尼爾森, 謝瑞爾.艾爾文, 卡洛.德爾澤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特別想分享這本書,讓版面上有需要的朋友作參考。

    這本書破除不少單親家庭的迷思,因為我們都能理解,像是在雙親爭吵不斷的家庭中長大,沒有比較好。而且正向教養系列的書,對於所有父母師長,都有相當大的參考價值,但又能應用在特定族群。

    「本書的三位作者都曾經當過單親媽媽。」

    這本書能給出的同理,跟其他書籍會有些不一樣。其中又有應用甚廣的工具與技巧,這支持給得也很紮實。

    祝願您,不管有沒有孩子,能從正向教養開始整理我們內在父母與內在小孩的互動,那正是教養的伊始!

    .

    在這篇文章下方留言會贈書,請記得分享此文章到個人臉書版面,並設成公開。出版社會以官方粉絲團抽三位留言分享並公開的朋友贈書、寄送(不包含國外地區),三天後由出版社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