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新人期多久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新人期多久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新人期多久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新人期多久產品中有3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終於要來分享這個月入手的書籍,《沙丘》這六本一字排開真的氣勢十足,而且還有很多值得介紹的好書。另外,也偷偷預告一下,思考過後,這裡即將重新展開「每月推薦書單」的單元,不同於過去在月初公佈的一次一本,我將會精心挑選當月五本自己相當喜愛的作品,並稍做介紹,希望也能做為大家選購書籍時的參考之一。應該可以把...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茜茜與人夫謙 Chien&Chi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生兒哄睡#正確哄睡觀念 #新手爸媽必看 之前茜茜與人夫謙分享了「如何訓練寶寶睡過夜」的影片之後,不少媽媽知道了如何讓寶寶睡過夜,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哄睡寶寶,每次哄睡就跟戰鬥一樣,心情比寶寶還浮躁🥴 還沒看過「訓練寶寶睡過夜」的影片可以看這邊:https://ababa.tw/2fgTO/yt2...

新人期多久 在 我是美美|Relx、行銷企劃總監、互宣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6 07:45:09

Part 3. 最後帶你走進月入6位數! - 3. 持續引流,客戶更新 魚塘經常要換水, 社群經常要換新的客戶! 如果你的朋友圈基數大, 但是和你預期的諮詢量和交易量不一樣, 那你就該好好審思多久沒有更新客戶了, 「不要只守著自己的三分領域,只做熟人的生意不會長久」 - 如果你的上家只教你賣熟人, ...

新人期多久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10:15:16

#F代碼的襲擊 #成為一位憂鬱症患者 #過來人的真實紀錄 #心態的調適 F321,一個像數學公式般的代碼蓋在紙上。這是中度憂鬱症的代碼。病名代碼由F開頭,搞得好像我的人生學分得到F一樣。該死。咒罵著「F***!」的我走出了精神科大門。 就診之前,我煩惱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拖再拖,拖到再也不能拖了才...

新人期多久 在 次郎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8:47:35

次郎精選百部輕小說 #013 -​ 《偵探已經,死了。》 作者:二語十/插畫:うみぼうず 第15屆MF文庫J輕小說新人獎最優秀獎、店員最愛輕小說大獎2020文庫部門第1位、《這本輕小說真厲害!2021》文庫部門第4位,說實在商業炒作氣息濃厚,在宣發力度上也沒少過,幾乎是把職業作家、編輯部、書店、...

  • 新人期多久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1:10:25
    有 1,815 人按讚

    終於要來分享這個月入手的書籍,《沙丘》這六本一字排開真的氣勢十足,而且還有很多值得介紹的好書。另外,也偷偷預告一下,思考過後,這裡即將重新展開「每月推薦書單」的單元,不同於過去在月初公佈的一次一本,我將會精心挑選當月五本自己相當喜愛的作品,並稍做介紹,希望也能做為大家選購書籍時的參考之一。應該可以把每月固定有的這篇當作初選名單,月底的新單元當作第二階段決選名單之類(自己說
    ⠀⠀⠀⠀⠀
    ⠀⠀⠀⠀⠀
    先來看,早已介紹過的《#沙丘》六部曲,括《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沙丘之子》、《沙丘:神帝》、《沙丘:異端》與《沙丘:聖殿》等六本,取材自美國作家法蘭克赫伯特赫伯特擔任記者時研究海岸沙丘的資料,1965 到 1985 年間歷經六年醞釀構思、二十多次退稿才順利出版,是史上公認最偉大也最暢銷的科幻小說,赫伯特從沒沒無聞到異軍突起,克勤克儉堅持寫作,悉心建構出完整的沙丘宇宙,成為 20 世紀舉足輕重的重要作家之一。內容精彩地融合了科學事實、文學小說、環境保護主義與政治,走出和常見科幻小說頗為不同的新路,一舉獲得了雨果獎和第一屆星雲獎,為科幻小說界最宏大的一部史詩打下基礎。
    ⠀⠀⠀⠀⠀
    是枝裕和的《#與希林攜手同行》則是一封無法寄出的情書,2007 年到 2018 年過世的十二年間,是枝與希林合作拍攝了六部電影、二部廣告、一集電視紀錄片,並在《SWITCH》雜誌進行六場「導演 VS. 演員」的深入訪談:以演戲為核心,輻射出相關的人事物,由希林半世紀的從影生涯,道出日本近五十年的影視文化、演藝生態、藝人功過及幕後祕辛。希林過世後,是枝無法停止思念這位母親,「能將希林談論演出的言論以書籍的形式保留下來,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於是,他以雜誌對談內容為基底,翻閱十多年來的行事曆和拍攝日誌,回想兩人的日常互動與希林在拍攝現場的一言一行,融入自己的閱讀思考,在她逝世週年前夕,完成《與希林攜手同行》。
    ⠀⠀⠀⠀⠀
    《英倫情人》的作者麥可翁達傑睽違七年的新作《#戰時燈火》也在本月問世,一部戰火下因祕密而青春破碎的哀歌,隱藏著一群神祕英雄的黑色寓言故事。1945 年,戰爭剛結束。十四歲少年納桑尼的父母卻在此刻離開英國遠赴海外,離開他們,將他和姊姊獨自留在倫敦,交給一個可能是罪犯,名為「飛蛾」的男人照顧。之後經常有一群古怪的陌生人到家裡來。每個人看上去都有祕密,似乎都與他們的母親有著某種關係。多年後,28 歲的納桑尼對於母親當年的不告而別還是耿耿於懷,於是他決心重新挖掘真相。主角拼湊著宛如當年燈火管制下的破碎記憶,拒絕成為一個沒有過去的人,回憶成為最堅固的人生防禦,作者無疑是編織回憶的藝術家。文學寫出了事物的複雜性,翁達傑將複雜寫出了美。
    ⠀⠀⠀⠀⠀
    此本《#無法平靜的夜晚》則出自布克國際獎史上最年輕得主,2020 年英國布克國際獎公佈時,媒體一片嘩然,因為獲獎者瑪麗珂.盧卡絲.萊納菲爾德不但過去沒寫過小說,且年僅 28 歲,從世界各地 124 部入圍作品中脫穎而出,其中不乏知名作家,評審卻選擇了荷蘭新人萊納菲爾德初試啼聲的第一部小說。故事從一個十歲孩子的口吻,純真又大膽地描述一場失去親人後的成長故事。整個悲劇發生一個保守的基督教農家,主角賈絲為了擔心心愛的兔子被當作聖誕晚餐,默默祈禱哥哥代替兔子死去,不料哥哥真的在溜冰時遭遇不測,從此這個家庭成員越來越古怪,父親自殘、母親厭食、主角和另一個哥哥以及妹妹越來越讓人憂心。萊納菲爾德曾出版過談及死亡主題的詩集,用字新穎情感深刻,早就拿過詩歌獎,這部小說濃厚的個人色彩在出版後大受討論,並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荷蘭第三個入圍布克國際獎的作家,且成功拿下大獎,成為該獎項史上最年輕的得主。
    ⠀⠀⠀⠀⠀
    《#靈魂穿越手稿》的討論度也相當高,書中書、謎中謎、本書有如文字版桌遊,從書信到懸疑解謎到奇幻浪漫的類型翻轉,就來自於法國作家亞歷斯蘭德金。巴黎高級書籍裝幀師收到一份散發詭異謎樣氣息的散裝書稿,委託他照頁次順序裝訂,唯一條件:不准閱讀內容。客戶是愛書成癡的神祕男爵夫人,收藏珍本名書舉世罕見,尤其專精詩人波特萊爾的作品。沒多久,男爵夫人意外身亡,且沒有對書稿留下隻字片語。裝幀師忍不住和妻子輪流捧讀,發現整本書簡直難以言喻,乍看是三部獨立故事,但男爵夫人卻又留下另一套閱讀順序,再成另一個故事。這本書究竟是浪漫派惡德詩人波特萊爾的最終作品;還是巴黎淪陷前夕流亡作家班雅明遭遇的驚悚謀殺故事;抑或是,奇幻魔法海島上,一名追尋百年、永生不死的魔法師告白?
    ⠀⠀⠀⠀⠀
    暢銷小說《#來自星星的奇蹟》當時第一眼看到就覺得一定要讀,故事敘述一名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鳥類學家喬,母親罹癌過世後,瘋狂投入工作,試圖忘記孤獨和痛苦。後來診斷出乳癌,與男友分手,這才發現大自然與鳥,彷彿是陪著她度過剩餘人生的緩刑。她前往一座偏僻小鎮繼續研究,一天,在後院遇見自稱來自西翠亞星球的高智商小女孩珥莎,星星女孩說自己必須來地球見證五個奇蹟,才能取得家鄉的博士學位。這段期間,兩人一同觀察靛藍彩鵐築巢,將螢火蟲散在黑夜裡形成星座圖案,喬發現珥莎所在之地彷彿充滿了魔法,而奇蹟也一個個降臨。但喬愈來愈困惑,為什麼遇見珥莎之後好事接連不斷?為什麼珥莎晚上總會消失?為什麼她在紙上畫了一座墳墓,上頭卻寫著「我愛妳,對不起」?這個看似不到十歲的高智商女孩身上,到底藏著什麼祕密?
    ⠀⠀⠀⠀⠀
    日前特別介紹過的《#深入絕境:戰地記者瑪麗.柯爾文的生與死》,是此排唯一一本傳記。瑪麗柯爾文為歐美家喻戶曉的偉大戰地記者,她曾隻身訪問利比亞狂人「瘋狗」格達費,也在以巴衝突的硝煙中與阿拉法特會面,還獲贈珍珠。她走訪戰地,無懼砲火,關注殘破世界裡珍貴的一絲人性。即使她在轟炸中瞎了左眼、左耳失聰,但仍止不住她凝視真實、報導真相的熱情,之後更以「獨眼」的女俠形象深深烙印在多數人的記憶當中。在世人眼中,她是勇者,是英雄,是戰爭的證人,是一位堅毅而反叛的女性;在這本傳記中,讀者更能看到,她也是有血有肉、時而脆弱、時而迷惘的個人。她因為性別而受到不同的眼光和待遇,也和所有人一樣,會恐懼、會掙扎,僅有平凡的肉身,但她不曾因此卻步,直到死亡都仍體現人性與人道的精神。
    ⠀⠀⠀⠀⠀
    身為日本移民下一代的美國作家大塚茱麗,改編自其家族史的《#天皇蒙塵》也非常值得一讀,關於日裔美國人集中營的故事。1941 年 12月 7 日,日軍空襲太平洋歐胡島的珍珠港,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也是日裔美國人噩夢的開始。美國西岸超過十一萬名日本人與日裔美國人被視為國家的敵人,不分性別、年齡皆送到各地拘留營(但日裔美國人認為這就是集中營),圈禁超過三年,直到二戰結束才返回家園。這就是《天皇蒙塵》故事的背景,她以母親小時的親身經歷為本,寫出這個既詩意又殘酷,簡練卻充滿細節的獨特作品,2002 年出版就備受各界好評,也獲得文學獎項,提醒世人這個發生在美國的違反人權事件不該被遺忘,美國一直到 1988 年雷根政府時期,也就是超過四十年後才對日裔美國人進行補償。
    ⠀⠀⠀⠀⠀
    還有一本,是即將到來的公視時代劇《#茶金》的小說,1949 年,全臺灣最大茶葉出口商的獨生女張薏心,原本應招贅一個男人,接管她的人生與父親吉桑的龐大事業。為了證明自己的價值,她介入債臺高築的家族事業,在一個沒有「女商人」的時代,學習談判、妥協、忍辱、抉擇,穿梭在以男人為主的商場上,以行動證明自己的能耐和本事,在一場場「茶葉商戰」中,帶領著搖搖欲墜的公司尋找生路。一個無法代表家族在宗祠上香的客家女兒,歷經退婚、倒債和詭譎難測的政商算計,如何靠著不服輸的意志和精準的判斷,贏得父親的信任,並將臺灣特有的膨風茶推向世界舞臺?
    ⠀⠀⠀⠀⠀
    必須推的還有這本 CD 書《#樂讀普希金》,是音樂與文學的交流,也是頂尖音樂家的合作,由四位卓越音樂家與作者在台港兩地演出,長達五年以上的解說音樂會計畫。收錄的樂曲不只具代表性且悅耳動聽,更包含最高難度的重磅經典。《尤金奧涅金》的〈塔蒂雅娜寫信場景〉與《鮑利斯郭多諾夫》的〈郭多諾夫駕崩場景〉,向來被視為女高音與男低音曲目中的頂冠名作,聲樂名家林慈音的清麗美聲與羅俊穎的醇厚嗓音,各自為角色投注真實、豐富且深刻的情感,和亦為指揮家的鋼琴家許惠品,共同打造出刻骨銘心的戲劇場面。他們在《黑桃皇后》與《阿列可》等著名詠嘆調中,也有淋漓盡致且面面俱到的精彩演唱。曾任國家交響樂團首席的小提琴名家李宜錦,不只以弓弦歌唱出情韻綿長的〈連斯基詠嘆調〉,更毅然挑戰極其刁鑽艱深、至今錄音版本仍屈指可數的炫技奇作《金雞音樂會幻想曲》,亮麗佳績令人讚嘆。長達七萬字以上的解說不只介紹普希金、討論如何詮釋普希金、比較音樂改編版與原作的異同,每曲也有精細分析,包括歌詞翻譯、演奏演唱技法與音樂設計詳解,讓讀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最後一部,則是韓國國民詩人羅泰柱最受歡迎詩選集《#像看花一樣看著你》,不但是韓劇《男朋友》劇中定情書,更收羅年輕讀者喜愛的羅泰柱詩作 115 首,相當適合當作睡前讀物。羅泰柱在小學任教 40 餘年,與孩子每天的一來一往,讓他的文字始終真誠,充滿溫暖的人生智慧。最有名的〈草花〉一詩曾獲選為韓國全民最愛的一首詩,收進國小及國中教材,深受讀者的愛戴。羅泰柱2007年離開教職後,重病被醫生宣告不治後痊癒,他重新感受到人生的珍貴與無常,進而在家鄉創建草花文學館,並開辦多項文學獎鼓勵創作人,成為韓國文壇一束溫暖曙光。
    ⠀⠀⠀⠀⠀
    ⠀⠀⠀⠀⠀
    ⠀⠀⠀⠀⠀
    (以上文字節錄自出版社書介。)

  • 新人期多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4 13:47:01
    有 846 人按讚

    |藍天白雲·大草原 #擎天崗 #全家親旅行

    人多地方不能去,走向自然最愜意(伸懶腰~

    前陣子工作在家帶小孩,當下不覺得有體力超支的感覺,直到工作結束,準備好好休息幾天,卻沒有真正放鬆的感覺。

    喜歡用盡全力奔跑的感覺,但跑到筋疲力盡這件事,卻是個人的性格本能。這樣根深柢固的性格,與成長過程有很大的關聯。(如果您也跟我一樣,常常用力過頭,推薦好友們看 #過度努力 這本書。)🤣
    ·
    在工作時期,就發生過 #自律神經失調 這件事。

    那時被賦予一個新人講課的機會,不知道是想要盡善盡美的自我期許過高,還是很怕自己做不好的壓力使然。

    在某一天上班日,發現自己不能說話了。

    卡得緊緊的喉嚨,嚥個口水都不太順,我那時要跟主管報告事務,只能用喉頭勉強擠出「嗯嗯,啊啊。」的聲音,跟主管兩人面面相覷得嚇壞了。

    只好比手畫腳表明立馬去看急診,還記得走出百貨公司門口,整個人超茫然的,搭上計程車去北醫,我打開手機記事本,打上「請帶我去北醫急診室」然後指指自己的喉嚨,表示不能說話。

    開車是個五十幾歲的運將,安靜半晌,他打破沈默說道「阿妹啊,妳是怎麼不舒服嗎?年紀輕輕,身體要顧好耶!」然後,看看後照鏡。「我年輕的時候,也很有抱負,在工地做監工,常常做到很晚,為了賺錢喔,加班什麼我都衝第一啦!」

    我抬頭看著後照鏡,他誠懇以眼神傳達關心。

    「但後來沒多久厚,我常常覺得人不爽快!胸口會悶會痛喔!去檢查你知道醫生說什麼嗎? 說我這是淋巴癌啦!」聽到這個病徵,我吃驚的看著前頭的司機「那時候啊,要治療什麼的,常跑醫院,我老婆要顧小孩,也要照顧我,忙到常常在家裡大哭,我工作也沒辦法去了,待在家裡不知道日子怎麼過,後來,控制住病情了,好一點了我就改出來開車,這樣比較好,要是有什麼不舒服喔!我就直接開去醫院。」

    聽著聽著,我就掉下眼淚,不知是深表認同,還是覺得自己也差不多一樣沒在顧慮身體。

    運將大哥看我在默默在低下頭擦眼淚,連忙道歉解釋說,「阿妹啊,歹勢啦!我不是在嚇妳喔,我是想說,有時候做事情不是什麼都要用盡全力啦!這樣喔!身體負荷不了,要做什麼都不行了耶!再來家人會很辛苦啦,這樣不是很好啊。」

    我聽了點點頭,表示認同。
    ·
    這幾天,讓自己在工作中暫時離線,照顧小孩之餘,想著從以前到現在,答應過自己幾次,要好好珍惜健康。

    喜歡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啦!哈哈!就是因為太喜歡,所以不知不覺就卯足全力。

    (醫生和我說,若是腦袋常處於在起跑狀態,就是一種壓力累積,只是輕微壓力不容易察覺。)

    「妳應該是那種,家人都會鼓勵你衝啊、加油、要努力,妳就從得到肯定,覺得很開心的人吧。」下車前,運將大哥說「我也是啊!沒有事事順心,妳才有機會停下來,看看到處的風景啦!像我喔,每天都在看來來去去的行人,或是跟乘客聊天啦!身體好很多捏!」
    ·
    對啊,都離開上班職場了。

    生活可以安排得很彈性,怎麼不轉個角度看看人生風景哩!#講給自己聽 如果你也與我一樣愛忙碌,總是有辦法把自己塞得很滿!

    就去大自然裡走走吧!這是我試過鬆開緊繃發條,最有效也最舒服的方式!
    ·
    對了,如果 #自律神經失調 症狀不影響生活,我的醫生不建議吃藥,他會建議先從調整與改變生活的壓力源,多分配點時間來放空放鬆。😌

    ·
    上週,小孩沒上課的平日,全家來擎天崗散步,山上輕爽微涼,陽光下,走著走著~身心都暖和起來,像是曬棉被般一掃陰鬱的舒服輕快。

    我們走到坡頂,坐在草坪上,彷彿融入自然的一部分,靜靜地感受著,遠方的白雲綣動,風吹草動,白鷺飛過,學著牛兒躺在草地上,慵懶地享受午後和煦的太陽浴。

    ·
    最近勞累讓好友們擔心了,我會逐步調整好身體狀況,適時的給自己放鬆,沒問題的😉

  • 新人期多久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0 10:00:08
    有 527 人按讚

    #F代碼的襲擊 #成為一位憂鬱症患者
    #過來人的真實紀錄 #心態的調適

    F321,一個像數學公式般的代碼蓋在紙上。這是中度憂鬱症的代碼。病名代碼由F開頭,搞得好像我的人生學分得到F一樣。該死。咒罵著「F***!」的我走出了精神科大門。

    就診之前,我煩惱了很長一段時間,一拖再拖,拖到再也不能拖了才不情不願地,用我的腳親自踏上前往醫院之路。因為我實在是太害怕了。

    「滴哩哩哩,滴哩哩哩!」早上七點刺耳的鬧鐘聲響起,整晚大失眠的我根本不需要鬧鐘好不好。「啊,好不想上班,不對,是好害怕上班。直接……消失在這塊土地上怎麼樣?這樣會輕鬆一點吧?」極端的想法叩叩地敲打我的心房,我小聲嘟囔,怕被人聽到我的真實心聲。

    「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

    自從我踏進職場以來,我不是沒有過辛苦的時期。人怎麼可能沒有討厭上班的時候,我偶爾甚至還想辭職轉行,或是移民海外,不過這次不一樣。這種極端的想法,是史無前例的,我覺得自己正面對一個「強敵」。

    我在外出採訪的時候,看到公司來電會被嚇到;我要非常努力專注,才能寫出一篇短短三行的報導;交稿的時候總是忐忑不安,「一定會罵我,說我寫得很爛吧。」;我擔心漏接上司的抱怨電話,十秒就確認一次有沒有未接來電或是工作相關訊息。

    不僅如此,我的自信心也跌到了谷底,過去即使再辛苦,我也從未喪失自信,如今我卻覺得自己無比渺小。每次向上司呈交報告,明明沒做錯什麼心情卻無比沮喪,就像搭超高速電梯幾秒內墜落到地下一百樓,或者說是像落水的人不停吃水。我被前所未有的心情嚴重衝擊,既恐慌又恐懼,所以腦中時時做好面對最壞情況的打算。

    我覺得再這樣下去真的會完蛋,於是開始上網搜尋精神科相關資訊。資訊是找到了,可是一想到就醫,我就覺得茫然。我憑感覺隨便挑了一家醫院,調整好呼吸節奏後撥出醫院電話。等待電話接通的時候,我的心臟撲通亂跳,就像剛進公司的新人打電話給上司一樣,超緊張。

    在這四天內,「去」和「不去」兩種念頭在我腦海中交戰不休。我試圖自欺欺人,告訴自己症狀好了很多,不去醫院好像也沒關係,但不安感總是毫不留情地衝擊我的心。

    #今天去精神科

    就診的日子到來,我的鞋底就像被膠帶黏住一樣,無法輕易邁出腳步。要被送往屠宰場的畜牲們也是這種心情嗎?我感到無比淒涼,但我明明還沒被確診,也許我根本沒事。

    「我瘋了嗎?」
    「一定要去醫院嗎?」
    「乾脆回家吧?」

    十分鐘的步行路程,十分鐘的心亂如麻。我到了醫院,發現這裡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我原本以為醫院裡會坐滿一大堆眼神渙散的患者,現在看來,只有「看起來很正常」的患者。患者年齡層滿廣的,且有男有女。

    「金正源先生,請進!」終於輪我進診間,主治醫生是一個看起來和我差不多年紀的男人。

    「今天為什麼會來這裡?」問題短歸短,但是很難回答。「我為什麼會來?我想知道自己有沒有瘋。」我超想這樣回答,終究開不了口。毫無顧忌地向素昧平生的人吐露心聲,不是我的一貫風格,如果可以,我甚至想掉頭走人,不過我又能如何?人都到這裡了。

    我花了十五分鐘大概描述了自己的近況,一邊講一邊突然莫名「哽咽」起來。我非常感謝用真摯眼神誠心誠意傾聽我說話的醫生。雖說「因為是工作,不得不在患者身上放心思」,不過我的感謝與醫生的誠意無關,單是專心聽我說話這件事,就夠讓我感動了。

    通過檢查和分析諮商結果,醫生確定我罹患中度憂鬱症──介於輕鬱症和重鬱症之間。

    #精神科的藥

    「我開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給你,先服用一陣子看看。」

    就診的第一天,我本來抱著僥倖的心態,打算接受心理諮商就好,不吃藥。不過醫生以溫柔卻不失堅定的態度開藥給我,沒人愛吃藥,再說,更沒人會愛吃「精神科的藥」吧。

    「接受藥物治療之後,等狀態好起來,我們就正式開始心理諮商,你現在這種狀態,就算做了諮商也沒有多大效果。」

    醫生把人的身體、心理和想法三者之間的關係畫在白紙上,認真說明了好一陣子。

    「我……要吃多久的藥?」

    「抗憂鬱劑起碼要吃六個月以上,抗不安劑視情況而定,會慢慢地減輕藥量。」

    醫生對數百名、數千名患者都說過一樣的話,就像是一個教書教了幾十年,把書本背得滾瓜爛熟的老師一樣,一口氣解釋了為什麼不能一次大幅減藥的原因。這是由於如果藥吃到一半,病情有了好轉就馬上大幅減藥,有可能會復發,他也不忘告訴我藥物的副作用。

    「抗憂鬱劑和抗不安劑不一樣,不會立刻見效,至少要吃兩三個禮拜才行。下次我會稍微增加藥量。」

    結束看診的我走出診間等候,沒過多久,護士就叫了我的名字,給了我處方箋。

    「我真的變成精神科患者了。」

    拿完藥走出醫院的我雙腳瞬間發軟。我靠在走廊牆上,稍微喘了口氣,實在沒力氣搭公車回家,於是叫了計程車。在車上,我兩手緊抓藥袋,打給了妻子。

    「老婆,醫生說我是憂鬱症。」從此我和憂鬱症展開了非自願同居生活。
    --
    📖 本文摘自《那一天,憂鬱症找上了我》,作者金正源的第一本書,就是關於自己親身體驗的憂鬱症。高中時期決心成為改變世界的記者,如今領悟到連改變自己都很難。閱讀更多: https://reurl.cc/vg3Ajk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