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斯卡羅netflix找不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斯卡羅netflix找不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斯卡羅netflix找不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斯卡羅netflix找不到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XXY 視覺動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劇評 #無雷《斯卡羅》Seqalu : Formosa 1867 . 感謝《斯卡羅》為臺灣歷史題材戲劇跨出了一步:但就只是一小步,僅此而已。 . 不可否認,《斯卡羅》確實是一齣很用心的電視劇,挑戰很大,野心很大,最終讓我們看到臺灣影視產業在硬體技術上的卓越成就,卻同時也凸顯了劇本和敘事能力上,...

斯卡羅netflix找不到 在 XXY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08:15:39

#劇評 #無雷《斯卡羅》Seqalu : Formosa 1867 . 感謝《斯卡羅》為臺灣歷史題材戲劇跨出了一步:但就只是一小步,僅此而已。 . 不可否認,《斯卡羅》確實是一齣很用心的電視劇,挑戰很大,野心很大,最終讓我們看到臺灣影視產業在硬體技術上的卓越成就,卻同時也凸顯了劇本和敘事能力上,軟實...

斯卡羅netflix找不到 在 Cooper 劉家成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2:02:03

!意外! 最近的公視推出的《斯卡羅》不曉得大家都看了沒,在第一集的裡面,有出現了許多我參與在裡面的畫面,不只有現『身』還有現『聲』(露出的更多場面都在留言區) 上上個禮拜的某一天,經紀人 @1984chichi 突然傳What's app訊息給我,是我去參與《斯卡羅》第一集播出的露出截圖,老實說...

  • 斯卡羅netflix找不到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3 01:05:22
    有 122 人按讚

    #劇評 #無雷《斯卡羅》Seqalu : Formosa 1867
    .

    感謝《斯卡羅》為臺灣歷史題材戲劇跨出了一步:但就只是一小步,僅此而已。
    .

    不可否認,《斯卡羅》確實是一齣很用心的電視劇,挑戰很大,野心很大,最終讓我們看到臺灣影視產業在硬體技術上的卓越成就,卻同時也凸顯了劇本和敘事能力上,軟實力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其實,有時候站在觀眾的角度想想,觀眾要的東西真的很簡單:到底好不好看、故事精不精彩罷了。
    .

    好不好看雖然很主觀,但我能確定的是,很多人想要滿足的是故事有不有趣這個基本要求,那何不努力想辦法把故事說得精彩呢?既然這是一個有關「羅妹號事件」的故事,那何不好好梳理原住民、漢人、美國人之間的人物關係?把古稱琅的地理關係好好理清楚呢?當一個完全不懂歷史的人提起興趣想來看這齣劇,卻因為原本就已經很複雜的故事,被電視劇搞得更複雜,你又怎麼可能希望讓這些人更深入了解臺灣歷史呢?
    .

    好不容易「撐」完12集的篇幅,才發現原來Netflix的1.5倍播放功能真是個好東西;現在我也開始擔憂,沒有了《斯卡羅》那我該再去哪裡找下一部能夠治療我失眠困擾的戲劇?它也讓我認識到不是我歷史知識量不夠,而是我的臺灣價值不夠,因為當人們開始批評一齣國產影視作品,面臨到的將會是創作方的情緒勒索,或是愛台輿論的壓力。但回歸到最根本的問題,如果作品真的能夠讓人投入在影像世界裡,那我可能哭喊的是怎麼才拍這樣,而不是怎麼拍成這樣。
    .

    也許是期待落空吧?從2017年聽聞《傀儡花》將要被公視改編成電視劇以來,很樂見有臺灣的創作者投入創作,甚至是有發行製作方以高規格的預算製作這個極具國際視野,又具有臺灣在地特色的影視作品。再到在一些公開場合看到被曬得超黑的温貞菱,再到本劇確定將原著《傀儡花》改名為《斯卡羅》,以加強本劇對臺灣原住民族的尊重。如今在12集播映完畢,這四年的漫長等待,最終呈現的成果確實讓人滿頭問號,難道我還要含淚說:「你盡力了」嗎?
    .

    我也很想問,《斯卡羅》沒有完全按照真實歷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若說改編歷史能夠讓故事變得更加精彩,那為什麼反而讓人看得更無法理解了呢?若說改編歷史設定,能夠讓故事變得更加深入淺出,那為什麼反而變得更沒有邏輯呢?角色莫名其妙的情緒反應、前後矛盾的對白設計,甚至是令人干擾的通譯字幕、單調又毫無起伏的口條;這已經完全破壞了觀影興致,又甭提會不會想要推薦給不熟悉臺灣歷史的觀眾了。
    .

    再問,演員演得賣力,是否能夠等於好演技?《斯卡羅》似乎給了我一直以來都很想得到的解答:那就是完全無關。每個演員的情緒幾乎只有無感和有感兩種極端:温貞菱和法比歐似乎只有皺眉頭和念臺詞兩種情緒,喜怒哀樂也只有極端值而不見情緒的層次變化;加上在媒體一直稱讚的吳慷仁,雖然為戲爆瘦,但每種語言口條完全不流暢,倒不如另外找一個熟悉這些語言的演員,而不是找一個有話題的演員硬逼著他說自己不熟悉的語言。
    .

    吳慷仁從頭到尾的瘋癲演技,反而和其他角色形成強烈對比。唯二讓人感到驚艷的似乎也只有周厚安所飾演的必麒麟(一個外國臉孔說著流利的閩南語),以及黃健瑋飾演的劉明燈(一個華人臉孔說著流利的英語)兩個角色也能夠稍微看出從冷靜逐漸變得消極、甚至偏激、執著。但整齣劇整體的演員表現就像是一場超尷尬的聯誼會,有人想要裝熟所以表現外放癲狂,有人深藏不露有內涵,但大部分的人只有耍酷冷漠,沒有火花,那就更不用說場面有多好看了。
    .

    更讓人失望的是,有人真的在意那場出火的談判後,特別安排的部落大戰嗎?我反而比較在意的是如何呈現現代化的美軍,如何被較為原始的原住民打得灰頭土臉啊!而整個故事走向也完完全全失去了講述「羅妹號事件」在臺灣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南岬之盟的口頭約定到之後影響了清朝對台施政,以及日本後來的牡丹社事件。故事反而以莫名其妙的蝶妹和李仙得做結,請問蝶妹是《斯卡羅》的重點嗎?也許是,但我真的看不出來。
    .

    或許看完《斯卡羅》後,我們該好好思考如何透過影集這種影視媒介,抓住更多觀眾的注意力;像是如何妥善安排每集的重點,如何在每集的結尾留下懸念而讓人想要接著看下一集內容,還有如何把龐大的世界觀緊扣著一個主要核心價值,而不是只把影集當作是很長篇幅創作,肆無忌憚地慢慢講故事,卻抓不到任何重點。
    .

    所以,有誰可以告訴我《斯卡羅》的重點是什麼嗎?要透過蝶妹的角色看到清朝(漢)、美國(李仙得)、外國(必麒麟)、原住民(斯卡羅酋邦)、琅(客家、閩南等)不同觀點?還是要將焦點放在斯卡羅的部落,對外來入侵者的不同態度?還是以李仙得的外交手段,來凸顯臺灣在當時的國際定位?《斯卡羅》看似內容豐富,想講的東西很多,但缺乏核心主軸讓什麼都想講一點,最後什麼都沒講到重點,而變成劇情混亂的致命傷。可能我的臺灣價值真的不夠,需要好好反省反省。
    .

    不論如何,我還是期待未來有更多有關臺灣的故事被影視化;若要實踐《斯卡羅》是年度旗艦級的大型製作,想要朝著大河劇的夢想前進,那也要每年都有如此規模和看頭的劇不斷被創作才行啊!看完《斯卡羅》我反而擔心的是,這是一齣號稱大河劇的臺灣電視劇,卻可能也是唯一的一齣;我們總是要在失敗中慢慢找到符合創作者、製作方、和觀眾之間的平衡點,產業也才能慢慢被扶植起來而開始變得健全。希望《斯卡羅》是真的第一步,而不是只有這一步。
    .
    .
    .

    #斯卡羅 #seqaluformosa1867

    #電影 #影評 #filmcritics #movie #review #影集 #電視劇 #drama #tvseries

  • 斯卡羅netflix找不到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21 10:45:09
    有 7,128 人按讚

    台灣文創的活路,不要堵死它!--斯卡羅被盗版

    公視斯卡羅開播,朋友寄來PTT上盗版的影片連結,立刻被我制止,不了解文創產業的人,不知道那些盗版賊對台灣的鉅大傷害,所以我決定來寫這篇文章。

    從前我花了很多錢來製作台灣原住民的神話故事,上映後,馬上盗版就在網路上出現,全體公司上下員工的心血,一夕之間全部付之東流,能告嗎?那些盗版的伺服器都在國外,告也告不成,只能心裡淌血的在盗版下方留言拜託他們撤架,但即已上網,便制止不了快速的盗播。

    中國也很可惡,蔡志忠和我合作諸子百家的動畫版,來跟我談中國版權,然後全部再製作盗版,在書局裡,正版是擺了出來,可是盗版就在下方,請問你會買較貴的正版還是便宜許多的盗版?
    不過兩者比起來,中國還會跟你談版權,台灣人卻以盗版沾沾自喜,誰比較可惡?最後是錢都燒完了,我也無力再製作台灣人的故事。

    從前想賣台灣的影音文創商品,必須到全世界去談,而且還是一個個國家談,我歐洲繞了好幾國,了解台灣的文創產業真是太艱辛了,什麼時候才能個個談成才能賣到至少成本收回來?回國後,許多文創業者向政府建議成立國家影音平台,概念類似現在火紅的Netfix這件事情直到最近才由中央社籌辦,跟當時的提議,二十幾年已經過去了,相信盗版賊也已經搞死了很多文創業者。

    公視近年來在陳郁秀董事長的帶領下,拍出許多膾炙人口的影片,我請教他們內部的人,要拍出有水準的作品來,成本都高過許多民間電視很的製作費很多很多,其中,聽說花費鉅資拍攝而成的「俗女養成記」在Neflix上播出,收視大好,終於收回成本,還繼續賺錢中,如此至少能跟金主做個交待了,有票房保證,才能再募得下一部好片的資金。

    Neflix對我們台灣這種小國幫助很大,文創業者要開拍影音動畫等,從此不必再一個個國家去談,不必再一家家電影、電視公司去談,它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平台,只消跟他們公司談,從此不會行銷只會拍片製作的文創公司終於可以看到了𥌓光。

    訂閱Neflix一個月才三、四百塊台幣,影片多到看不完,一家人還可以好幾人都擁有獨立的戶頭,不受其他人影響,也可以裝到MOD或Apple上看,大抵一家四口人,平均每人花個幾十元,就可以幫助像斯卡羅這種台灣的文創產業。

    扁政府時代謝志偉當新聞局長,想做一支動畫影片,宣揚台灣進入聯合國,找我去幫忙,我說不必找我動手啦,新聞局經費被在野的國民黨全數凍結,你也沒錢做,不如你再去找多一點經費,然後由新聞局辦場比賽發給奬金,請民間自行創作,先上YouTUbe來比觀看人數為第一輪,第二輪再請專家來評審,最後用新聞局之名,給得獎的文創業光榮之名,結果來了三百多支影片,在YouTube上宣傳一陣子,隔年再辦,更高達四、五百支,我雖然一毛錢也沒賺到,但賺到的卻是看見民間的活力,這種活力不要因為沾沾自喜看免錢的盗版賊所消滅,咱們至少不要助紂為虐!

    PTT上的盗版(讀者回報:PTT有管制了,太好了)但如果公視要提告,大概也告不成,伺服器藏在國外,尤其是賊窩中國境內,去哪裡告?不像YouTube那樣嚴謹,連拍攝時收入現場音樂也算違反著作權!

    我的結論是,給台灣文創業者一條活路,不要幫像PTT上的資盗版傳送連結,任何盗版都不鼓勵,斯卡羅花了一億五千萬,在Netflix上播映,公視可回收成本,如果連這樣的機會咱們收看者都不給,只是想檢便宜,那以後台灣人就會慢慢看不到像斯卡羅這樣的好作品,用台語說,這叫3好加1好!

  • 斯卡羅netflix找不到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9 08:23:34
    有 147 人按讚

    譚新強:美國大選會否出現更多「十月意外」?

    今年美國總統大選本來有點沉悶,多月來民主黨候選人拜登一直保持4至8個百分點民調優勢。但因為2016年的結果太過出人意表,所以大多數人,到9月底仍不願相信民調。我當然也不敢肯定,但保持開放態度,亦願意相信科學和數據。

    據一些民調公司解釋,今年調查方法汲取2016年經驗,已有所修正和改良。主要是發現上次民調中忽略了教育水平為一個較新的重要政治取向元素,即教育水平較低的人較多支持特朗普(一點也不意外)。所以今次民調中,選擇訪問對象時,較着意平衡調查樣本人選的教育水平,避免過度偏重高教育水平的人。

    此外,上次游離票比例很高,到大選前數周,仍有20%以上的人未作出決定,而最後較多游離票投向特朗普。今次明顯不同,因為特朗普已執政近4年,成績好壞有目共睹,且言行永遠故意分裂社會(收了order?),所以現今游離票只剩約5%,且似乎傾向拜登的較多。上次選舉另一問題是希拉里缺乏人緣,結果女性、黑人和少數族裔,以至整體投票率都不夠高,加上選舉人票制度不公,所以即使普選票比特朗普多近300萬,仍輸了白宮寶座。但今次不同,美國人意會到國家前途取決於此選舉,至今提早投票者已近500萬,已比上次多數十倍,有人估計今次投票率將為百年來最高,對民主黨非常有利。亦有一說上次選舉民調,很多人講大話,不願承認是特朗普支持者。但如今他已貴為總統,歧視黑人、拉丁裔人、女性,尤其是針對中國人,儼然已成美國主流價值觀,毋須再遮遮掩掩,所以民調亦理應較準確。

    特朗普也知道選情不妙,所以不少人就預計他必將帶來一個October surprise(十月意外),企圖藉此逆轉形勢。本以為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RBG)去世正為他製造此契機,可藉此爭取保守派支持,同時大聲疾呼高達6000萬以上的郵寄票都是「假票」,企圖搞亂整個選舉制度,希望最後大選決定權落入他或可控制的最高法院。另一《美國憲法》下的極端發展方向是最後決定權落在國會(細節太複雜,暫不解釋了),但不是每議員一票,而是每州一票,而共和黨控制26個州,民主黨只控制23個,一個打和,所以最後特朗普仍能當選連任。在已完全過時的《美國憲法》下,這些陰招都是勉強合法和有可能的,但就完全違反民主精神,出發點只是特朗普和共和黨的自私心態,罔顧國家利益和安全,可帶來嚴重長遠傷害!

    抗疫政治化 特朗普中招不意外

    但後來竟出現真正「十月意外」 ,上周特朗普承認感染了COVID!初時聽到美國總統都中招,尤其他年屆74歲,加上肥胖,確有點擔心。除了他,另有20多名白宮幕僚和共和黨議員等亦先後確診。其實想清楚,特朗普的瘋狂行徑,長期反科學,故意漠視和隱瞞疫情嚴重性,更把疫情政治化,中招根本不是意外,其實只是遲早的事!記得數月前我指出過當時全球疫情最嚴重,死亡人數最多的三個國家為美國、英國和巴西,事非偶然,原因正是這三個國家的領袖都不相信科學,只懂玩弄民粹,根本無意亦無能抗疫!他們錯誤以為疫情和經濟是一個只可二揀一的選舉題,不明白中國的做法是唯一的正確做法,先盡力控制好疫情,才可逐漸恢復經濟,今年有望仍有約3%的正增長,全球罕有!

    愚昧的英國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和巴西總統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已先後感染COVID,約翰遜更幾乎冇命,現在終輪到特朗普,真的難兄難弟。特朗普一世好運,即使中招,似乎不算太嚴重,入院3日已回白宮。此舉當然不智,病毒仍未清除,病情可隨時反覆。特朗普更故意逞強,當眾除下口罩,繼續罔顧他人健康!

    不少亞洲人甚至美國人,都懷疑今次感染,如陳水扁中槍案,或是一場自編、自導、自演的戲。不清楚真相,但20多人中招,似乎編製此劇的難度甚高!陳水扁「中槍」,不論真假,但確有助扭轉選情,最後成功連任。約翰遜中招亦最少得到人民短暫同情。但今次特朗普中招,似乎只製造出嚴重反效果,人民不止不同情他,他們反感到更恐懼,因為他們終看清楚特朗普的真面目,自私兼毫無悔意,將繼續極危險政策,更多美國人將因此而死亡!

    最新民調顯示拜登領先優勢增至超過10%,在佛羅里達、亞利桑那、北卡羅來納、賓夕法尼亞、密歇根和威斯康星等6個關鍵搖擺州份,民調中拜登亦拉闊領先優勢至4%至6%。如拜登以高票當選,特朗普就未必能找到不服輸藉口,亦即減少憲法危機,為好事。

    憧憬中美雙管齊下 ESG板塊升幅驚人

    連股市都有反應。首先9月出現約10%調整,部分可解釋為對拜登加稅建議的合理反應,但近日高盛已改口說即使出現「blue sweep」,即民主黨在白宮和國會兩院大獲全勝,仍對股市有利,股市亦開始反彈。強弱板塊亦出現符合拜登政策的一些輪動。FAANG等龍頭科技股仍在高位徘徊,但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出了一個反壟斷報告,構成短期陰影。市場亦擔心拜登抗疫和綠色基建等計劃再擴闊財赤,或將導致息口上升。近日升得最急的是ESG板塊,尤其太陽能和部分電動車,因為相信拜登將努力對抗氣候變化問題。當然這亦是中國「十四五計劃」的其中一個重點,雙管齊下,升幅更驚人。有人形容很多基金的ESG投資方法,初時必先買入大量Tesla,然後才慢慢研究較細小的個別再生能源、電動車和儲能公司。Tesla市值4000多億美元,每日成交量超過400億美元,只要10%資金流入其他ESG細分板塊,即可把這些公司炒高數倍!

    巿場未必永遠是對的,但它代表數千萬投資者的集體信息和智慧,一定有參考價值。現距離11月3日已不到一個月,如特朗普跟共和黨要扭轉局勢,已愈加困難,除非再出現另一個更重要的「十月意外」……

    侵吹噓股市表現失效 再打壓中國難助選情

    再吹噓股市表現已失效,因為受惠的人太少,主要只是top 0.1%的富人,CARES 2.0刺激方案又未能通過,數千萬中低下層人民,隨時陷入財困。他必會再搞種族仇恨,在上次辯論會,名義上指摘白人至上種族主義,但竟變成開口指令Proud Boys等極右白人暴力團體(如看過照片,真不明白他們驕傲什麼?夠蠢、夠窮、夠無知?易名Sad Boys更適合),「Stand Back and Stand By」即準備好槍械裝備,候命行動!此舉可釀成接近內戰的大量街頭暴力,把美國和平選舉的優良傳統摧毀,淪為非洲、拉美般落後國家的暴力和腐敗選舉,但應不會幫到特朗普拉到票。他亦可能再搞中國,在科技、金融等範疇發招,例如再打壓中芯國際(0981),企圖阻撓螞蟻集團IPO等,但亦對選情幫助不大。

    最要小心的兩個「十月意外」,一是故意挑起軍事糾紛,可以是伊朗,但更危險的當然是中國。如萬一出事,美國人必出現「Rally 'round the flag effect」(表現愛國),或真的會支持現任總統。國務卿職責本應是以外交手段推進和平,但蓬佩奧反而到處宣揚極危險且充滿誤導的仇中言論。感覺上,國防部長埃斯珀(Mark Esper),反而較有正義感和擔心跟中方擦槍走火。早前他已表態不會再讓特朗普把軍方政治化,亦曾跟中國軍方直接通話,增加溝通,避免誤會。

    對內方面,最重要變數是候選人會否臨時換馬。如特朗普宣稱病情惡化,不能參選甚至馬上辭職,必令選舉墮入憲法危機!上次辯論拜登站在同台近兩小時,也有被感染風險,幸而暫時無事。但如他也中招,選情更趨複雜。

    兩黨都有權換候選人,但會否需要延期選舉?憲法上非常困難,即使在內戰和兩次大戰中都未試過。理論上可以,決定權在國會,但仍有1月20日的總統就任死線。再說一次,《美國憲法》已極陳舊和僵化,非常脆弱,且所有弱點和漏洞都已曝光,但又無法彌補。相信所有國家的憲法都有漏洞,但美國是世界一哥,它的興衰影響全人類。我正向一位耶魯權威憲法教授請教,如有重要新資料,未來再跟大家分享。

    有人甚至提出陰謀論,特朗普或將借故退選,讓彭斯上陣,藉此換來特赦。這想法有一定吸引力,早年我也提出過。特朗普的冒起是一件極不尋常的事,以億萬富豪包裝(真假不太重要)的政治素人,竟戲劇性一舉成功入主白宮,打破所有政治傳統和智慧。如他的結局太平凡,只按傳統接受選舉結果,和平讓出白宮,雖符合國家利益,但就反而有點反高潮。加上如他落選,大堆法律問題,包括逃稅、貪腐和妨礙司法公正等,都或將接踵而來,甚至牽連到家人。所以如明知選舉必輸,退選換來特赦,也未償不划算。

    但我現在認為此可能性不高。一來特朗普明顯有病態自戀和自大狂(很多精神病專家早有此判斷),不易接受選情落後的事實,仍堅稱所有民調都是假的。二來美國雖看似一個極喜歡法律訴訟的國家,大家可能以為特朗普下場將類似很多亞洲前領導人,下台後馬上變成階下囚!但以我跟美國政商最高階層多年的交往經驗,相信即使特朗普落選,離任後或將面對一些民事訴訟,甚至輕微刑事檢控,但最後坐牢的機會不大。

    頂層利益千絲萬縷 未必追究特朗普罪行

    雖然近年美國社會和政壇都嚴重兩極化,多次親耳聽過拜登慨嘆昔日兩黨即使有政見分歧,但仍有為國家利益而合作的風度,現在已不再可能。但以我觀察,East Coast Establishment仍健在,兩黨關係雖今非昔比,但很多兩黨人士仍有深厚私人交情和「舊校呔」關係。特朗普本不算這個圈的中堅分子,但當上總統後當然自動成為核心人物。我觀察到在美國頂層,法律也不外乎人情,再加上千絲萬縷的國家和私人利益考慮,所以未必會落力追究特朗普的所有罪行。

    以殿堂級記者伍德沃德(Bob Woodward)為例,已寫過兩本有關特朗普的書,負評居多,第二本的結論甚至是「He is the wrong man for the job」!但這兩本書主要只批評特朗普的無能和性格缺陷,但跟他早年披露水門事件的刑事調查手法,截然不同。水門事件雖嚴重,但始終只關乎兩黨之爭,並不牽涉外國勢力。當年兩個30歲不到年輕記者,初生之犢不畏虎,根本不知天高地厚,只想打老虎,想成名,結果真的一炮而紅!最後可說伸張正義,但亦令美國蒙醜,加上泥足深陷越戰,美國墮入迷失十年,直至列根上台後才逐漸重振雄風。

    特朗普的情况更複雜和嚴重很多,近日《紐約時報》披露他的稅務檔案,不交稅事小,私人欠下4億多美元債務事大。美國公職人員的背景調查例必包括私人財務,正因擔心如欠下巨款,可被債主要脅和利用。

    今日的伍德沃德已非吳下阿蒙,已是Establishment的中流砥柱,非常清楚法律公義和國家利益的應有平衡和取捨。

    (中環資產持有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Tesla及中芯國際的財務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