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藝復興時期服裝特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藝復興時期服裝特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藝復興時期服裝特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藝復興時期服裝特色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向老大師取經】 你或許不認為時尚是藝術的一部份,卻不能否認時尚對人們精神世界的影響! 「老大師」,是西方藝術史上用來描繪14至18世紀藝術家的專家詞彙,主要涵蓋早期文藝復興至浪漫主義時期,但有時現代人也會用它來形容19世紀,或是早於14世紀的藝術家,表達對那些藝術家的成就的尊崇。 老大師們的...

  • 文藝復興時期服裝特色 在 BeautiMode創意生活風格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20 22:30:00
    有 19 人按讚

    【向老大師取經】

    你或許不認為時尚是藝術的一部份,卻不能否認時尚對人們精神世界的影響!

    「老大師」,是西方藝術史上用來描繪14至18世紀藝術家的專家詞彙,主要涵蓋早期文藝復興至浪漫主義時期,但有時現代人也會用它來形容19世紀,或是早於14世紀的藝術家,表達對那些藝術家的成就的尊崇。

    老大師們的作品,經常是時尚設計師創作靈感的來源,比方說~

    #人間樂園躍上時裝
    15世紀荷蘭藝術家博斯是Valentino創意總監Pierpaolo Piccioli格外推崇的大師之一。

    博斯最知名的作品《人間樂園》三聯畫,以傳統懸掛在教堂祭壇上的祭壇畫形式呈現,但雖然描繪的是宗教題材,但卻與傳統形式大相徑庭,因為他在畫中展現了許多四處橫飛的超自然生物,而且非常大膽地描繪人類的歡愉沉淪與黑暗煉獄。

    2017春夏系列中,Pierpaolo Piccioli將中世紀晚期的人文主義與1970年代的龐克美學相結合,與英國設計師Zandra Rhodes合作,將博斯畫中的超自然形象,以刺繡和印花的形式,展現在飄逸的服裝上,早期文藝復興荷蘭藝術家慣用的蘋果綠、淡粉紅、與知更鳥蛋藍(robin egg blue,就是Tiffany藍)更是本系列服裝的最大特色之一。

    同樣從博斯的《人間樂園》尋找靈感的,還有Gucci的2018年春夏系列與西班牙藝術家Ignasi Monreal合作,創作了一系列數位作品。

    被認為是改造了20世紀女性時尚的重要推手之一的Balenciaga,則是最受這位文藝復興藝術家影響最深!>>https://bit.ly/3BifoP8

    #BeautiMode #時尚 #藝術 #Valentino #Gucci #Balenciaga

  • 文藝復興時期服裝特色 在 A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10-25 18:35:52
    有 25 人按讚


    [為週日直播作的準備] [習畫雜談]
    最近看了以文藝復興時期為背景、主角以女性身分(當時的社會氛圍是對此有歧視的)想達成畫家夢想的一部漫畫作品《ARTE》,其中描述到主角要為客戶畫肖像畫時的經過。古代畫家需要親自走訪客戶家中,與對象進行談話,瞭解客戶的需求,並且透過自己的觀察發掘客戶的個人特色和魅力。

    此後,還需要畫數份素描做為初稿來進行挑選,確認構圖後,為了更增添肖像畫的豐富和襯托客戶,還需要花功夫去研究合適的服裝、首飾,自行設計穿搭造型,當一切都研究完畢後,才開始完稿作品。

    這一切對比現代創作者,似乎是沒有什麼差別呢,更方便的是我們有網路,所以在整理資料上要簡單許多。加上商業市場對於效率上的要求,親身前往瞭解和觀察的時間成本都被期待能大量節約,溝通改使用各種通訊軟體,不用出門就能取得共識。雖然都是文明帶給現代創作者的恩惠,但似乎也少了一點能帶來感動的成分。

    古代的「繁瑣與限制」,某部份還是讓我感到心馳神往的,在資訊與技術能輕易取得的現代,如何提升藝術中的感性層次和創意,應是不可避的課題。至少以肖像畫來說,個人還是希望能和對象有機會多做交流,把握住人與人之間的認識,將過程中所感受到的附加在技巧上,來為作品多添上人味啊。

    本週日要來接著畫 #上班不要看 之 #麻希姊姊 ,希望一切順利,呼~持續準備中~

  • 文藝復興時期服裝特色 在 謝金魚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8-08-14 22:09:45
    有 126 人按讚


    #魚泡泡 超美!

    藝展報報《紐約現場直擊》~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Costume Institute)2018年度大展「天賜美體:時尚與天主教意象」(Heavenly Bodies: Fashion and the Catholic Imagination):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服裝學院(Costume Institute,2014年已更名為安娜.溫圖爾服裝學院『Anna Wintour Costume Center』)每年從五月進行到十月的年度大展總是讓時尚迷引頸期待。

    第五度夏天特地到紐約大都會博物館觀看服裝學院特展,這回大概是最讓人震撼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

    宗教議題與政治、墮胎、槍枝、種族等類一樣敏感,但不可否認,天主教一直是形塑西方文化相當重要的一環,直到今日,仍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一部份。

    服裝設計師們在尋找靈感時,免不了擷取天主教藝術元素,例如玫瑰念珠、哥德式教堂百花窗紋飾、修士修女服、教皇聖袍,甚至文藝復興時期宗教畫等。例如2010年自殺身亡的英國天才設計師Alexander McQueen生前最後的2010年秋冬系列便挪用強烈的宗教圖像,其他如Chanel、Valentino、Dior、Dolce & Gabbana等各大品牌皆曾運用此類象徵於設計之中。

    這回的展覽主題「天賜美體:時尚與天主教意象」(Heavenly Bodies: Fashion and the Catholic Imagination),就是為了呈現時尚與中世紀天主教藝術的聯結和對話。分別在第五大道本館The Met 5thAvenue及分館修道院博物館The Met Cloisters兩館共25間展覽室同時展出,展覽面積高達6萬平方英尺,規模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歷年之最。

    大都會本館原來便有極為豐富的中世紀文物收藏,而位於曼哈頓島北方的分館:修道院博物館The Met Cloisters更是由4座年代約於12~15世紀,原址在法國、西班牙的修道院修復之後組成,其中包含三座仿中世紀園藝設計與植栽的修道院庭園,可比喧囂塵世中的一處秘境。

    展品以場地特色區分,本館主要展出東羅馬拜占庭華麗盛美的天主教意象:教皇、聖母瑪利亞、天使、牧師、神父等。分館則偏向修道院的禁慾、苦行特色,設計靈感多來自於修道院傳統,如修士、修女服,以簡潔的現代解構線條呈現。

    身處被濃濃綠蔭包圍的修道院博物館裡,常常已有恍若走進遙遠靜謐中世紀的錯覺,將這些具有天主教符徵的服飾置放於如此環境,更能創造展覽的整體氛圍。布展效果激盪精彩,除了震撼還是震撼,即便是非教徒如我,都能藉由另一角度認識天主教的傳統和故事。

    本館另外在地下室服裝學院展區還有時尚女魔頭Anna Wintour動用人脈遠從梵蒂岡借來的禮拜儀式祭衣、聖器,以及約40件教皇聖袍,年代自18世紀中到20世紀早期。其中個人最有興趣的是曾被拿破崙一世在1809~1814年之間囚禁的教皇庇護七世(Pope Pius VII)聖袍。

    時值暑假,不論本館或是修道院分館皆是人群洶湧人聲嘈雜,得大早博物館一開門便進場才能享受些許自在時光。然而因沈浸於豐富中世紀文物與壯闊動人旋律,在本館見識到了中世紀天主教會曾經創造的繁華盛景,在修道院分館領略了修道院著重沉思冥想的清簡肅穆,這依舊是一場神聖、莊嚴卻又充滿驚喜的時尚藝術盛宴!

    溫馨提醒 : 圖片較多,適合閒心靜氣時慢慢享用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攝於2018年7月

    《Copyright © 2018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轉貼》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