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藝復興三巨頭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藝復興三巨頭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藝復興三巨頭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藝復興三巨頭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92的網紅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孟巖:區塊鏈是數字科技霸權之外的第三選項 孟巖 2021年1月14日 16:55 把公權力讓渡給掌握先進數字科技的寡頭,並非社會治理的更佳方式。 我並不是一個對時事政治不感興趣的人,但是在這裏從來不談,因爲我相信專業主義。走出校門二十年以來,我幹過好幾個行業,談不上有什麼成績,但深知一個道理...

文藝復興三巨頭 在 SKimmy 你的網路閨蜜♌️?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5-03 23:51:09

大藝術家會讓愛情再文藝復興💎 ——巴黎📍羅浮宮 🎨 文藝復興時期,除了最著名的三巨頭(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以外, 北境(?)的楊·范·艾克(Jan Van Eyck)也是個被稱為「油畫之父」的傳奇人物。 當年我在藝術系的課堂上,與他一見鍾情✨  楊先生是個比利時人(以文藝復興中...

  • 文藝復興三巨頭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5 11:03:21
    有 0 人按讚

    孟巖:區塊鏈是數字科技霸權之外的第三選項

    孟巖
    2021年1月14日 16:55

    把公權力讓渡給掌握先進數字科技的寡頭,並非社會治理的更佳方式。

    我並不是一個對時事政治不感興趣的人,但是在這裏從來不談,因爲我相信專業主義。走出校門二十年以來,我幹過好幾個行業,談不上有什麼成績,但深知一個道理,任何一個實踐性(而不是純學術的)領域,八成以上的「真知」從不見於文字,只能出自實踐。所以,一個人能夠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搞明白一點事情,說清楚一些話,就已經很不容易。對於那些你可能很感興趣,而且也花了很多時間看媒體、讀文獻,但並沒有長時間專業從事過的事情,往往連基本的信息都是支離破碎的,甚至是錯誤的,遑論能有什麼靠譜的見解,所以應該保持謙遜,保持距離。

    除非跟你的專業領域發生交集。

    幻覺的幻滅

    這次美國大選的亂局,國內外懂的不懂的不懂裝懂的已經很多,本來我就不懂,輪不到我們這些每天埋頭做事的人插嘴,但這幾天路轉峯會,因爲美國的互聯網科技巨頭統一行動,不但對特朗普家族統一封號,而且對於其黨羽「趕緊殺絕」,以至於過去幾年被特朗普搞得焦頭爛額的歐盟諸國也友邦驚詫了。而最令外界震驚的可能是對 Parler 的絞殺。依我看來,此事的嚴重性,甚至超過對任何個人賬戶的封殺。某些評論已經指出這件事情的諷刺意味:政府受 230 條款制約做不到的事情,在 230 保護之下的互聯網巨頭卻可以輕而易舉地對其他平臺做到。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個雙標還真是耍得漂亮。人們終於問出了早就應該問出的問題:這個世界到底是誰在統治?這個世界正在走向何方?

    當然,這次互聯網科技巨頭的統一行動,背後是有協調的。會有那麼一些「天下太平」主義者跟你說,所謂新霸崛起、權力轉移之說,純屬杞人憂天,發生的這些只是體現了美國深層政府的意志,沒有統一指揮,科技巨頭根本不會如此協調一致。因此一切並沒有脫離政治鬥爭那個軌道,那個自從《竹書記年》裏的堯舜禹時代和古羅馬格拉古兄弟遇害以來就爲我們所熟知的軌道。

    但是,大多數明眼人還是看到了不同之處:關鍵不是會不會,而是能不能。這次,國際科技巨頭們已經嚮明明白白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能力:他們平時擺出一副殊死競爭、雞飛狗跳的模樣,好像永遠都尿不到一隻壺裏,讓大家放一萬個心。但關鍵時刻聯起手來,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竟有如此大的力量!更關鍵的還不是能力問題,而是效率問題。過去的人形容政變或革命代價之低,往往用「兵不血刃」來衡量。不殺人、不流血,已經是前人能夠想到的最舒爽的方式了。今天,科技巨頭們可以用手機發出一個指令,幾分鐘之內,幾個工程師在鍵盤上敲下幾個字符,在屏幕上輕點幾下鼠標,貴爲美國總統者,瞬間社死,且殃及池魚,成本幾近於零。革命瞬間成功,同志無須努力。所以啊,二十一世紀已經過了五分之一了,還有人嘲笑「鍵盤俠」,其實這些過時的腦子只是不瞭解鍵盤的威力。這次他們明白了,一隻連接在關鍵節點上的 10 美元的水貨薄膜鍵盤,威力大過萬馬千軍。

    對 Parler 的聯合封殺宣告了中心化互聯網之上的自由主義幻覺的破滅。這是一個在內行人看來早就荒誕不經的幻覺,只是平時任你怎麼呼與號,大多數人都只會投以輕蔑的微笑。沒想到啊沒想到,華盛頓沼澤裏的大鱷魚會在這個時間、用這種方式把蓋子揭開,把妖怪放出來。人們不要指望數字時代的爬行動物能夠控制這些妖怪,他們連自己的筆記本都可以弄丟,而且恐怕老得來不及說出第三個願望,又怎麼能理解數字權力的威力?人們也不要指望華爾街能夠控制這些妖怪。如果按照現在這個模式走下去,二十年之後,華爾街只是這些科技巨頭雲服務器上的一個 APP。今天華爾街上的幾十萬人當中,只有一小部分會幸運地與科技巨頭聯姻結盟而雞犬升天,多數人的命運,你看今天的 Parler 就知道。

    而在全球的其他一些地方,我們聽到的多是幸災樂禍的喝彩,彷彿此事與己無關。這實在圖樣圖森破了。數字科技是一種新的世界性力量,它崛起的如此之快,而且還在不斷加速。多數人對此沒有清醒的認識,即使有,應對的手段也往往是過時的,效果也只能是局部的。我們對此並不陌生,當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將工商業文明託舉成一種新的世界力量的時候,東亞各國普遍採用閉關鎖國、重本抑末的對策,對內的確抑制了工商豪強集團的崛起,但卻在幾百年之後整體傾覆。

    硅基文明大趨勢不可阻擋

    就數字科技本身而言,現在還處於一個很早期的階段,大約相當於發現新大陸之後兩百年、也就是 1700 年左右的時期:財富已經奔湧,但國王還是國王。歷史的來看,今天這個時代的算力密度還太低,能量供給還太少,連接速度還太慢,算法還太弱,碳基靈長類動物的低水平干預還太多。不過,感謝摩爾定律,數字科技給社會帶來的衝擊與顛覆,可用不着等上幾百年。在「一百億人口」和「十萬億智能設備」這兩個目標中,後者可能更快實現。假以時日,這個世界上的資源主要由智能機器消耗,生產和消費主要由智能機器完成,戰鬥和執法主要由智能機器執行,並且開始出現爲數上千萬的、能夠進行腦機互聯的、經過基因改造、能健康生活兩百年、被尤瓦爾·赫拉利稱爲「智神(Homo Deus)」的新物種。到那個時候,人的社會地位主要取決於跟智能機器的親疏。這種變革,無論我們多麼保守,都不可能幻想它僅僅只影響經濟,而不會溢出到其他領域,不會重構人與人的關係,不會改造社會的秩序和結構,不會重新定義全球地緣政治。所以,既然五月花號登陸新英格蘭,結果並不只是克隆了一個英格蘭,那麼馬斯克上火星,不管他自己的初衷如何,難道只會是給人類克隆一個新的居住地?我這般年紀的中年人,只要稍微注意保重身體,便很有機會活着見證太陽系新數字羅馬帝國的誕生。三體,可能不是科幻小說,而是稍加隱喻的預言。

    我想說的是,不管你怎麼看待我開的這些腦洞,也不論你個人情感上支持還是反對這樣的趨勢,世界走向數字化硅基文明的趨勢是不可阻擋的,特朗普集團的互聯網社會性死亡只是這一大趨勢碾壓過後留下的一堆刺眼的路邊枯骨。

    數字公權力的寡頭化不是好事

    趨勢不可變,但是路徑不止一條。我們要考慮的,只不過是在這個大趨勢下,我們有沒有更好的路徑選擇。

    現在的路徑是什麼?就是少數幾個在市場化競爭當中獲勝的全球數字科技寡頭,在未經授權也不受有效監督的情況下,掌握龐大的公共權力,並以運營私營企業的方式來運用這種權力。按照現在這條路徑走下去,新的數字科技寡頭要麼通過沖突、要麼通過潛移默化的改變,遲早會成爲這個世界真正的統治者。一些國家通過傳統方式,或許能夠在幾十年的時間裏對內壓抑這種力量的成長,但是這種壓抑不可能長久,只能是暫時的、局部的,並且日積月累,會因爲抑制了創新力量而導致整體性的落後甚至傾覆。

    我們是否應該爲新霸權的崛起而歡呼?既然人類自古以來一直生活在一個金字塔體系之下,絕大多數人不是在這個霸權之下,便是在那個霸權之下,或許對於塔尖的更換大可採取一種袖手旁觀的態度,甚至應該歡迎和讚美這種改變?或者,嚴肅一點說,把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公權力讓渡給掌握先進數字科技的寡頭,是否是社會治理的更佳方式?

    有三個原因使作爲普通人的我對此表示質疑。

    第一是對這種新公共權力的來源不信任。現代社會公共權力的來源是有一整套觀念和制度體系的,這套體系與市場體系是不同的。雖然也有一些優秀企業家轉型爲優秀政治家的先例,但整體而言,市場競爭並不是選拔優秀公務人員的有效機制,更不是合理的授權機制。換句話說,一個私營科技企業主,因爲在市場競爭中獲勝,便獲得了巨大的公共事務權力,這個權力的來源是不合理、不健康的。

    第二是對這種新公共權力的運行過程不信任。數字科技寡頭權力的高效率、低成本、強效果,與其決策執行的任意性、不透明性和不受監督結合起來,不單普通人毫無還手之力,就算是傳統秩序中的強者也只能甘拜下風。就像這次封殺特朗普和 Parler 事件所展現出來的,這些寡頭在運用權力的時候,其效率是如此之高,效果是如此之好,遇到的反抗如此之虛弱無力。寡頭們對於其不同行爲和主張之間內在的自相矛盾毫不在意,甚至懶得對外解釋,平時一言九鼎的政治領袖們只能隔着大西洋嘟囔幾句「有問題」,此岸或彼岸的所有機制對它們基本上產生不了任何監督和約束效力。如果你懷疑絕對的權力是否一定產生絕對的腐敗,那麼二十一世紀就給了你一個最新的驗證機會。只不過,試驗失敗的代價將會極其沉重,因爲不久之後,隨着人工智能、新一代無線通訊、物聯網和機器人的水到渠成的發展,科技寡頭消滅對手的能力,可就不止限於互聯網虛擬空間了。那時候,我們中大多數人能夠想到的最佳人生,可能就是暫時坐穩數字奴隸。

    第三是是新權力崛起過程中與舊權力的衝突,會不可避免的將大量普通民衆捲入其中,改變很多人的命運。這個問題極爲現實,現實到正在好幾個地方以不同方式發生。正因爲如此現實,所以此處略去不表。

    請不要誤會我,我並不是不歡迎硅基數字文明的崛起。如果一定要在人羣中劃分左中右,我肯定屬於「降臨派」。只不過,正如之前所說,我認爲趨勢不可避免,但路徑還是可以選擇。確實存在另外的道路。這裏指的「另外的道路」,並不是讓某些國人沾沾自喜、自信滿滿的「最近的事件表明全世界只有我們纔能有效應對和切實防範」的道路。坦率的說,我並不欣賞這第二條道路。隨着民主黨上臺,擁立有功的數字科技寡頭們將獲得怎樣的回報和縱容,我們且拭目以待。但一個不祥的預感是,如果他們和我們各自沿着現在這條路子走下去,已經過去的 2018 年可能是中國與全球數字科技頂峯最接近的時點,未來的差距可能會越拉越大。

    也許還有第三條路線。

    區塊鏈:第三選項

    這次 Parler 被封之後,一些聽我介紹過區塊鏈與去中心化互聯網的朋友就給我發了消息,說一下子就明白了去中心化互聯網的意義。但其實,我覺得他們並不是真的明白。

    目前全球的區塊鏈技術社區正在構建一個去中心化的互聯網技術棧,區塊鏈在其中扮演核心的角色。這個新的互聯網技術宅在存儲層、計算層、互聯層和應用層都基於區塊鏈的範式、或者乾脆直接用區塊鏈來開發。人們把這種新的互聯網叫做去中心化互聯網,或者開放互聯網,或者 Web 3.0。在這個新的互聯網技術棧還很稚嫩。嫩到什麼程度呢?性能低下,存儲不可靠,價格昂貴,而且使用起來非常麻煩。但它有它的力量。在它上面開發的應用,刪不掉、封不了、藏不住、改不動,只會規規矩矩、不折不扣按照既定方針辦。如果 Parler 基於這種技術構建,那麼就不存在被關電閘、拔網線的風險。

    數字資產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就是這種力量的最初展示。在過去的一年中,全球數字資產的規模增長了三倍多,而 DeFi 的規模增長了三十多倍。但是這些應用從某種意義上加深了人們對區塊鏈的誤解,比如把區塊鏈視爲爲一個絕對自由主義的、對抗一切監管的異類。

    但其實,區塊鏈真正的本質只有一點,就是「照章辦事」。

    2016 年,IBM 觀察到一個名叫「以太坊」的新的區塊鏈項目的崛起,於是派了一個叫 Henning Diedrich 的聯絡員與以太坊核心團隊接觸,負責瞭解以太坊的特點。當時 IBM 內部對於區塊鏈的認識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在機構間共享數據和流程、創造信任以降低交易摩擦,二是設備民主。這些看法不可謂不深刻,但是這位聯絡員去研究了以太坊之後,帶回來一個不同的結論,他把以太坊描述爲「一旦部署了程序,就確保準確執行」的公共計算機,「確定性」是以太坊最大的特點。後來他的報告略加潤色之後公開出版,恰好在我離開 IBM 之前讀到,是早期對我認識區塊鏈產生決定性作用的兩三本書之一。

    我想換一個方式表述 Henning Diedrich 的結論:區塊鏈是目前唯一能夠確保規則得到剛性執行的計算網絡。理解了這一點,我所說的「第三條路線」也就清楚了。

    確實有可能基於區塊鏈的思想和技術構造新的互聯網,它安全、強壯、可靠,最重要的是具有規則剛性。區塊鏈可以在進一步激發企業家精神的同時,有效地限制數字科技寡頭公器私用和暗箱操作。作爲唯一擁有立法權的人類組織,政府可以通過區塊鏈實施更加高效的社會治理,對於這樣的基礎設施應該是歡迎和積極推動,而不是視如畏途。民衆則能夠得到規則的保護,享有免於被徇私打擊的恐懼。至於真正的企業家和創新者,他們失去的只是攫取和濫用權力的惡毒誘惑,得到的卻是一個輕輕朗朗的市場和無需破壞規則自相殘殺的健康的競爭環境。也許更重要的是,區塊鏈的規則剛性會迫使政府、公衆和企業坐在一起,認真的討論人類要給必將到來的硅基時代建立什麼樣的元規則,從而促進新的治理機制的產生和成熟。也許只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人類才能作爲一個整體避免《黑客帝國》和《終結者》所預告的命運。

    當下而言,我絲毫看不出世界可能轉向第三路線的可能性。總體上,人類還是點頭哈腰地沿着第一路線狂奔而去,只有我們這些少數的異類,在區塊鏈和 DeFi 的道路上不知道搞什麼東西,不被人理解。但我希望這次的事件能夠提醒人們注意這個問題,注意到這第三條道路的存在。特別是那些有影響力和決策資源的人,你們在天基物聯網、全自動武器和武裝機器人到來之前,還有幾年時間思考和做出不同的選擇。之後,可能也只能向普通人一樣,考慮何時、以何種方式向科技霸權屈膝投降。瞭解一下區塊鏈吧,不要被「去中心化」的文字遊戲嚇得踟躕不前,畢竟,對中心威脅最大的,不是去中心,而是下一個中心。

    資料來源:https://www.chainnews.com/zh-hant/articles/124856336082.htm

  • 文藝復興三巨頭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2-28 14:12:51
    有 1,219 人按讚

    「今年參加了1400場視訊會議,沒有交到一個朋友」

    疫情對AI行業所帶來的最大影響,是什麼?
    今年最令人興奮的AI新技術、新應用,有哪些?
    甚至未來10年、20年,AI發展的方向,又該何去何從?

    針對這幾點,前陣子做了個有點意思的 MEET2021 年度對話,也在這裡分享,原文來自「量子位」微信公眾號:
    ……

    站在2020年,如此不平凡一年的歲末,AI業界有太多諸如上述的問題急需回答。

    要點
    • 疫情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加快了資料化,加速了線上化和AI化。
    • 疫情是巨大的災難,同時也極大推動了AI的進一步落地,這一年可能相當於三年的進程。
    • 最讓人振奮的黑科技,是AlphaFold和GPT-3,後者對行業更具有潛在的顛覆力量。
    • AI給社會帶來最大的價值,肯定不是黑科技。
    • 擁抱AI是大家最大的機會,而且越早擁抱AI,就會擁有更大的競爭力。
    • 大陸的新基建會進一步推動AI新經濟,這會是一個新的時代,一次新的文藝復興。
    • AI從業者們需要記得:權力越大,責任越大。

    ▎疫情加速AI化,一年相當於三年

    李根:再次感謝開復老師來幫我們總結這一年,與往年相比,今年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李開復:今年的工作節奏改變了,我一共參加了1400次線上會議,非常有效率,進行了特別多的開會和演講。但是1400次這樣的會議,沒有讓我交到一個朋友。所以我覺得線上會議雖然帶來了效率,但是還是要回歸面對面的本質交流。

    李根:但受疫情影響的這個過程,也是線上化被加速的過程?

    李開復:這是疫情帶來的最大的影響——加快了資料化、線上化和AI化。AI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海量的資料,可以催化更多新的應用。
    比如線上會議,我們並不見得那麼容易區分視訊會議中的那個人,是不是真人。所以有時候線上講座或者網路不穩定的時候,我們會選擇錄製,而且錄製一次,也可以用很多次。由此延伸,以後線上上,比如你做推銷,做客服,甚至做電視節目,其實都是可以用虛擬人來替代的。我們現在還無法造出一個讓你分不出來的3D虛擬人,但是在視頻裡完全可以。DeepFake不是一個向善的應用,但是把它的技術應用在建設性、有益的方向,我覺得可以帶來特別多的應用。而且有了資料,各行各業就可以評估哪些工作或者流程,可以進一步數位化。數位化以後,重複性的工作就可以被AI取代了。

    此外,除了社交距離縮短,可以發現機器人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比如,我們去餐館時,會有機器人送餐到客人那裡。很多機器人產品遍佈很廣,無論是倉庫、工廠,甚至我住的公寓裡面,每次最後配送都是機器人了。在美國情況也很相近。美國以前也沒有支付寶,也沒有美團,現在都開始有了。所以總結起來,我覺得新冠疫情是巨大的災難,但與此同時,也極大推動了AI的進一步落地,帶來數位化、IT化,帶來AI化,可能這一年相當於過去的三年。

    ▎AI最大的經濟價值並非“黑科技”

    李根:今年依然有令人興奮的技術進展?

    李開復:今年最讓人振奮的技術是DeepMind的AlphaFold,還有OpenAI的GPT-3。其中,我認為可能對行業更有潛在顛覆力量的是GPT-3。不見得說是用它生成小說什麼的,而是用特別大的海量、自然語言資料,訓練一個預訓練模型,這個模型是可以應用到很多新領域,比如說寫詩、做對話,或者是寫小說等等。而且這個新技術一推出,其他公司很快就採用了,比如說搜尋引擎,因為這個技術已經能提高了好幾點的精確度;此外,OCR在提升,客服也在提升,微軟小冰也在繼續提升對話精確度。

    所以我覺得這種預訓練語言模型,它可能帶來的就是一次性訓練一個巨大的模型,然後快速產生AI應用。當然,也存在很多的問題:
    • 它做一個模型要花1200萬美金,一般的創業公司該怎麼辦?教授學者該怎麼辦?
    • 此外,訓練一個模型就要燒掉好多能量,這對於我們節能的未來又怎麼辦?
    • 還有,巨頭會不會產生壟斷,只有巨頭公司等才能做這麼巨大的模型。

    當然,GPT-3本身還沒有驗證足夠多的商業價值,但毋庸置疑這是一個最大的科技創新。不過我想強調的是,AI給社會帶來最大的價值,或者帶來最大的經濟價值,肯定不是這種黑科技。黑科技會有很多,我們也在繼續投機器人等項目。但是,我覺得今天AI的技術已步入成熟,可以被傳統公司擁抱。比如剛成為AI獨角獸的創新奇智,就可以看到AI給傳統行業,無論是製造、健康、醫療、零售、金融、保險、物流等等,都可以帶來立竿見影的巨大效果。所以今天我在這裡呼籲一下,擁抱AI是大家最大的機會,而且越早擁抱AI,就會擁有更大的競爭力;越晚擁抱AI,生存的空間可能會被進一步壓縮。

    李根:怎麼樣才能大家擁抱AI?

    李開復:還是要有資料,說了這麼多打雞血的話,但是務實的來說,是不是今年傳統公司擁抱AI就會帶來價值?大部分是不會的。
    因為AI是要吃資料的,所以就要求公司擁有海量的、結構化的、有標注的,達成商業目標的脫敏精確資料,而且最好是只有你有,別人沒有的,那你的機會就來了。

    什麼樣的公司有呢?比如說銀行、保險公司天然就有,金融領域的資料必須要符合要求。而有些領域就會難一點,比如說做工業製造等等,需要先把你的工業製造替換成機械臂、替換成無人叉車,可能要放很多的感測器,才能瞭解機器出了什麼問題。所以對有些公司是很容易的,但一些公司卻是很難的。如果今天你有資料,趕快想怎麼去應用;如果你沒有資料,快想想怎麼把資料累積出來。
    新基建推動AI新經濟

    李根:剛才都在談這一年,而新基建被認為會奠定下一個十年的發展?

    李開復:我們回顧中國人工智慧奇跡般地崛起之路,可以發現其中的創業者、移動互聯網、資料,還有大陸優秀高校培養的高科技人才,這些是最重要的。但其實,還有非常英明的政策。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在很多國家都有討論,例如美國,奧巴馬政府當時大力支持了一個新能源的公司結果沒有做成,受到了很多的垢病。
    而中國就有很鮮明的對比,大陸的科技政策整體來說應該是讓民間、業界做他們擅長的事情,用市場經濟來競爭,而政府幫助他們做民間做不了的事情。比如說我們AI的崛起,很大的程度是因為各地有政府引導基金支持,這樣可以選擇性的去做LP,幫助早期的AI產業能夠創立起來。

    另外,“新基建”政策的落實也是非常大的利好。新基建除了5G和大資料中心,還有IoT、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多方面的落實,利好的政策會進一步的拉動中國經濟進一步地往數位化、智慧化方向轉型升級。所以,當政府把上述的事情做成並且形成一個平臺,讓創業公司以及大公司能用到,我覺得這就是非常明智的。

    當然,新基建裡AI涵蓋的範圍有多大,一些新技術是否有機會納入?可能值得進一步探討。比如類似GPT-3等需要大量資源去做訓練,才能進一步推動起來的潛力新技術等。我們發現AI的訓練越來越貴了,已經不是一個教授團隊和創業公司可以承受的。對於這樣存在類似潛在爆發性成長的技術,是否能有機會能從更高的維度推動,值得期待。

    李根:您最近也旗幟鮮明提出了“AI新經濟”,所以是時候用這個新概念來定義這個時代了嗎?

    李開復:對,雖然很正面的描述,但是時候了,我最近在《紐約時報》寫了一篇專欄文章,裡面談到的就是說剛才講的疫情促進了資料化、IT化、AI化。疫情推動了各行業的數據化,其實一個隱憂就是“工作被資料化”了,可以被外包或者AI取代。當我們有這麼多機器人的時候,它也會取代很多藍領的工作,白領其實也是一樣的,很多後臺、BPO的工作,在做檔處理的,或者是做客服的,這些工作都會被挑戰。有些人會說我們要把技術發展的慢一點,但這些絕對不符合實際,因為沒有技術是會慢下來的。

    AI新經濟一方面我們要擁抱這些技術進步,讓它儘快觸達每一個角落。但同時,它所帶來失業的問題,我們需要有一些針對性的應對措施。所以我的文章主要談的就是,怎麼樣能夠快速地讓社會認知,繁複的、無技巧的重複性的工作將會消失,然後如何重新訓練這一批人,幫助他們快找到新的方向,去做更有價值也更擅長的事情。與此同時,大家就能花寶貴的時間在我們更有價值、更熱愛的事情,比如藝術、公益等創意和決策類的工作,或者是多和親友相處,結交認識新朋友等等。

    這將發揮人類的光芒,我把他稱為一個新的文藝復興,讓人可以再一次找到意義——人為什麼而存在?

    ▎全球化依然是必然之路,中國大陸軟體將占世界半壁江山

    李根:上一次文藝復興伴隨著第一次全球化開端,但這幾年全球化進程似乎受阻?中國創業者想做80億人的生意,但事實證明很難。

    李開復:全球化是必然之路,很多“美國至上”的人說中國是沒有創新的,只有中國人用中國的軟體,但是我們在座的每一位都知道,中國大陸過去10年發生了巨大了改變,這句話在今天是完全錯誤。因為中國的創新從TikTok到華為,到小米,到美團,還有很多創新的公司,包括我們AI四小龍,這些都是美國沒有的。所以我們應該非常的自豪,今天中國的創新至少在IT、AI的領域是有機會彎道超車的。有一些地方美國更強,技術更深,但是我們的商業化做得更快。在這種前提之下,我們自然也必然會走向全球。

    我們怎麼樣走向全球呢?這裡我還要比較務實的說一下,其實很多國家的使用習慣和語言文化是有巨大差別的。如果今天要把中國所有好的產品都推到歐美,這其實不現實,因為歐美的使用習慣已經固化了。他們用的那一套無論是To C還是To B都很難去改變,但是我覺得其他的國家和地區,例如從東南亞到“一帶一路”所有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中東、非洲、南美等,這些國家的用戶其實更像我們的年輕用戶。而且,他們使用美國產品的習慣還沒有固化,與此同時,美國公司不太重視這些市場,但是這些國家的經濟,我們認為未來都會起來的。

    所以你剛剛說的“走向80億”,我覺得不現實,但是走向60億是可以的,應該是世界GDP的1/4,人口的3/4。我們的創業者是願意走出去的,所以我覺得出海會變得非常重要。我們的軟體出口、技術出口,人工智慧出口,這些一定會發生。在我寫的《AI·新世界》出版的時候我就說過,在10年之內,中國將占世界軟體的半壁江山。當時很多人也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樂觀的預測,但是現在看來我們正在往這個方向去做,而且當時還沒有看到TikTok這樣的產品。但是我們要謹慎,不是說歐美這些國家還是相當牛,而是TikTok在歐美的成功,不是那麼容易複製的。
    “+AI”會在各個行業開花結果

    李根:剛才開復老師談到現在技術創業越來越難,您還會投技術公司嗎?

    李開復:當然投技術公司,我剛剛講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們投資的策略,我講了那麼多對機器人看好,我講了對大語言模型特別看好,還會投的。只是說我們不能夠期待像過去出來那麼多,創新工場在過去的4年,我們的AI領域一共出了7家AI獨角獸;未來4年的小目標,先定個3家AI獨角獸公司吧。

    李根:但AI深入傳統行業已是趨勢?最近創新工場還投了“農業”領域的公司,這是以前很難看到的。

    李開復:你指的是極飛科技吧?但極飛不能按農業來定義,極飛科技的產品是很高科技的無人機和自動駕駛,場景是把農業工業化。
    工業製造和農業生產大有不同,比如你想做智慧製造,用AI來做機器人,或者做一個iPhone,做衣服,做鞋子,場景不同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農業播種或者施肥等場景較容易標準化。比如棉花田、稻田等,較容易批量化大規模作業。

    不但大陸是這樣,國外也是如此。目前,農業市場AI滲透率只有大約5%,我們對極飛本身不但非常認可,而且也認為這是非常好的國際化的產品。因為農業場景比如播種子等,在全球幾乎通用,沒有太多語言的障礙。

    李根:可以解決80億人的吃飯問題。
    李開復:是。(笑)

    李根:剛才談論的都是傳統領域“+AI”的話題,不妨讓我們更發散一些,請您談談以下幾個領域可以如何“+AI”?比如今年最受關注的“線上教育”。

    李開復:線上教育中國做的是非常好,互動化很強,而且是孩子真的很喜歡。但是一些課程,尤其是小朋友的,用一些卡通人物AI或許更有效果。我們可以想像,未來會是一些可愛的卡通人物作為孩子的老師,甚至可能有一些同學是虛擬同學。有氛圍,也更高效。
    這種情況下,不但你的成本更低,而且小朋友考試分數更高,也提高了學習興趣。所以“+AI”後的人機互動模式,不僅可以降本提效,還能提升孩子趣味性。

    李根:這個領域聽起來對開復老師挑戰不是很大,我們出一個難的,我們說一個雞尾酒如何“+AI”?

    李開復:其實雞尾酒肯定是機器調得比人好,因為雞尾酒有不同的成分,機器可以算得更准。但是,我們要考慮的是,如果去酒吧喝酒,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要有一個非常善解人意的酒保來跟你聊天。所以我覺得以後酒保跟你聊一聊就可以了,酒還是要機器來做,歸根結底,機器調酒師替代不了人之間的交流和陪伴。

    ▎找對象也能“+AI”,媒婆AI知道誰最適合你

    李根:不知道在酒吧,能不能順便把找對象的問題,用“+AI”的方式解決了?
    李開復:這可能會在下一代成真——不過不是我的下一代,我的下一代已經有對象了。你們的下一代找對象,可能會跟今天傳統的方式完全不同。就像今天美團比你更知道你想吃什麼,攜程比你更知道你想去哪裡,今日頭條更知道你想看什麼,未來你的媒婆AI一定知道誰最適合你。

    每一個人這一輩子找對象,可能就是周圍認識的人裡面找,無論怎麼算都是幾萬人,最多幾十萬人。但是,以後AI可能會更瞭解你,瞭解你是什麼人,瞭解你會喜歡什麼物件,它幫你推薦的人,一定比你自己找的人,或者朋友幫你推薦的人更靠譜,更合適。也就是說,你選擇的範圍可能不是從幾萬人裡面選一個,可能是在80億人中幫你選。

    當然,最後的選擇權在你手裡,今天你靠朋友幫你推薦5個對象你選一個;未來AI幫你推薦的5個對象,會來自於80億人,會更貼近於你的需求。所以你們孩子的未來,一定會更幸福!

    ▎AI從業者也得有“希波克拉底誓言”

    李根:謝謝開復老師,今天時間也差不多了,最後再請您站在明天給一些建議吧?比如站在20年後(2041年)思考,我們該有怎樣的責任和使命?

    李開復:對於AI的工作者,我們今天都低估了AI道德帶來的一些影響。我們可能看到網上說隱私問題、公平問題,或者大公司掌握太多資料左右我們思考問題。但隨著大公司對AI資料的掌控,其實這些問題越滾動越嚴重,我們去怎麼處理?我覺得我們一定要做AI的從業者,就像醫療的從業者有一個叫做希波克拉底誓言,作為一生我要把人的生命作為最神聖的事情,我一定要捍衛。

    做AI工作者其實不是一個工程師,你要考慮到所做的每一個演算法,你的每一個貢獻都有可能造成因某一個人種或者性別帶來的不公平待遇;可能會帶來某一些人不能夠被公司雇傭;可能會造成某些人終身可能沒法往上爬;可能會造成一些醫療錯判傷害人、會造成無人駕駛撞到人。

    所以每個工程師應該有一個神聖的誓言,應該認真的去用各種工具,來確保自己做出來的軟體帶給人類的是進步,而不是帶來各種的這種不好的後果。我覺得要特別認真的看待自己的責任,With great power, comes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 我非常認可 “權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

    其實AI的工程師、AI的從業者,你們的權力是巨大的,一定要重視自己的責任。同時,確保以後的用戶得到的是幫助和福利,而不是被傷害。

    ▎One More Thing

    最後的最後,還有一個小小小環節,來一次今年的快問快答。

    李根:今年最成功的個人股票投資?
    李開復:Zoom。

    李根:今年最想推薦的一本書或者電影?
    李開復:《皇后的棋局》(The Queen’s Gambit)。

    李根:今年最有啟發的一次交流?
    李開復:跟尤瓦爾·赫拉利,《未來簡史》作者的一對一交流。

    李根:到底米其林靠譜還是黑珍珠靠譜?
    李開復:中國黑珍珠靠譜,國外還是要靠米其林。

    李根:為什麼從一開始就不看好馬斯克的2020年百萬RoboTaxi?
    李開復:馬斯克有一句名言,我認為最貼近他的個性。他說他一切預測都會成真,只是時間上別聽他的。所以我相信他會成功,只是可能會需要5年或者10年。

  • 文藝復興三巨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2-02 23:09:27
    有 3,934 人按讚

    【2020國家地理雜誌年度最佳旅行目的地新鮮出爐】今年國家地理雜誌邀請《國家地理旅行者》雜誌的17個全球編輯團隊,和國家地理遍佈全球的旅行專家一起,共同甄選2020年25個最佳目的地,創建2020最佳「下一站目的地」名單。

    https://relay.nationalgeographic.com/proxy/distribution/public/amp/travel/features/best-trips-2020

    以下為部分推薦地點介紹,我們的未來人生又有了新動力!

    *Mostar.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Bosnia and Herzegovina)

    推薦理由:波斯尼亞戰爭(1992-1995年)期間,莫斯塔爾部分地區遭到重創,這座歷史名城至今仍然帶著抹不去的傷痕。

    自《代頓和平協定》(Dayton Peace Accords)在西巴爾乾半島確立後25年,生活日漸平靜,古城區(15世紀發展起來的奧斯曼帝國的邊境小鎮)建築重建或恢復。徜徉小鎮,行人路過剛整修過的公寓樓,有時候還有布滿彈孔的建築物。

    當地畫家和國際藝術家經常會在這些廢棄的建築物外牆,塗繪彩色壁畫。

    莫斯塔爾最了不起的代表建築建於16世紀的莫斯塔爾古橋(Stari Most),它在波斯尼亞戰爭期間曾被摧毀,於2004年重建。古橋以基督教徒克羅艾西亞人為主的西城和以穆斯林波斯尼亞人為主的東城連接了起來。
    -Barbera Bosma,執行編輯,《國家地理旅行者之荷蘭》

    * 貴州省·中國·走進幾乎未被時間觸及的村莊

    推薦理由:貴州是中國最偏遠、最不為人知的省份之一,如今,作為雲計算和大數據中心,貴州西南部正成為科技崛起之處。憑借山區水源充足、氣候涼爽的有利條件,省會貴陽吸引了蘋果公司、華為和其他科技巨頭在此落戶。這些高新技術企業的到來,為貴州省的旅遊業增添了活力,傳統的少數民族村莊,如布依族、侗族和苗族越來越受遊客青睞。特別是貴州東部的村落,生活節奏慢,人們至今堅持著農耕和紡織傳統,比如從六世紀就有的紡紗、刺繡和蠟染。——陸毅,《時尚旅遊 》

    *東北地區(Tohoku).日本(Japan)

    推薦理由:從2020年夏季奧運會舉辦地東京乘火車出發,不到3小時就能到達日本東北地區,這是一處鮮為人知的日本人間仙境。東北地區由日本本州島最北端的6個縣組成,以原始森林、峽谷和火山口湖、千年寺廟和神社以及莊嚴的地方節日為特色,過去只有不到2%的國際遊客前來遊覽。陸奧海風步行道(Michinoku Coastal Trail)是太平洋沿岸的一條長步道,北起青森縣,南至福島縣,總長達1000公里。福島在2011年海嘯中被摧毀,為了增強人們對於災區重建的信心,日本環境省發起興建步道計劃,步道的建成也是福島重生的象徵。

    對於滑雪愛好者來說,日本東北地區的降雪紀錄常會創世紀之最,這裡是理想的滑雪勝地,像Appi Kogen這樣的滑雪場,相對不那麼擁擠。

    旅遊建議:在青森市的黃金崎不老不死溫泉旅館(Koganezaki Furofushi Onsen)落腳,旅館共有70個房間,有一個可以看到日本海景的露天溫泉。

    * 國家藍道(National Blue Trail)·匈牙利(Hungary)

    推薦理由:匈牙利沒有太高的山峰(最高峰是1014公尺高的科克斯山),但國家藍道彌補了這一不足,它是徒步旅行聖地。

    藍道(匈牙利語為「Kéktúra」)從奧地利西部邊境的伊洛特科山(Irottko Mountain)一直延伸到斯洛伐克附近霍洛哈扎村(Hollohaza)的東北部,全長1100多公里。各種各樣的小徑形成了藍道的奇妙網絡,小路上會有白藍條紋標示的路標。

    國家藍道始建於1938年,被認為是歐洲第一條長距離步道,它是全長近10460公里的歐洲長途步行路線E4的一部分,始於西班牙,終於塞浦路斯(通過輪渡連接)。因此,旅客可以將藍道作為徒步穿越歐洲的起點,作為單一目的地,它絕對會為遊客提供前所未有的絕佳體驗。-Tamas Vitray,主編,《國家地理旅行者之匈牙利》

    * 泰爾奇(Telč,)·捷克(Czechia)

    推薦理由:泰爾奇,位於捷克摩拉維亞東南部,靠近波希米亞邊界,距離奧地利邊境25公里,以其獨特的泰爾奇歷史中心著稱。城中遍布富麗堂皇文藝復興時期建築,有捷克的佛羅倫斯之稱。小城建於公元14世紀中葉,曾經是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和奧地利貿易路線上的重要樞紐。在石牆和人工魚塘的保護下,泰爾奇歷史中心得以保存下來,並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

    泰爾奇廣場的建築色彩柔和,它們最初都是木制結構。1530年,一場大火將小鎮摧毀,人們用石頭復原了這些建築。參觀完廣場不妨也到泰爾奇城堡(Telč Chateau)一游。貴族 Zachariáš和妻子 Zachariáš改造後,這座哥德式城堡搖身一變成為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瑰寶。
    —Tomaš Tureček,主編,《國家地理旅行者之捷克》

    * 扎庫馬國家公園(Zakouma National Park)·查德(Chad)

    推薦理由:扎庫馬國家公園坐落在查德東南部,堪稱非洲象的樂園,園內的非洲象數量正在迅速增長,2019年有559頭,預計2024年將達到1000頭。由於乍得是世界遊客訪問量最少的國家之一,有必要將這個不為人知的非洲狩獵目的地分享出來,以確保它能獲得更多關注。之前由於偷獵猖獗,公園幾乎淪為戰場,90%的野生大象被殺。2010年,公園管理權移交給了公私合作保護組織非洲公園(African Parks),加上歐盟提供的資金支持,該地區逐漸恢復了生機。除了大量象皮動物外,這裡還生活著10000多頭水牛和大約1000只科爾多凡亞種長頸鹿,近400種鳥類,還有獵豹、美洲豹和藪貓。
    —Marina Conti,主編,《國家地理旅行者之義大利》

    * 普埃布拉(Puebla)·墨西哥(Mexico)

    推薦理由:墨西哥第四大城市普埃布拉1531年由西班牙人建造,城中遍布巴洛克式建築。普埃布拉市中心有100個街區,匯集了大量17世紀和18世紀的華麗建築,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的世界遺產。城中許多建築都裝飾著塔拉韋拉瓷磚(Talavera tiles): 絢麗奪目的迷你彩陶片將本土特色與歐洲殖民藝術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聖多明各教堂的羅薩里奧禮拜堂沐浴在金箔的光輝中,其奢華程度無可匹敵。為了開展各類藝術活動,國際巴洛克博物館於2016年開幕。第二年,該地區發生了芮氏規模7.1地震,但博物館未受影響。地震後,整個城市的基礎設施升級,新酒店開始建造。

    普埃布拉依然植根於傳統。「普埃布拉不是一個國際旅遊目的地,」西班牙普埃布拉研究所所長 Antonio Prado表示。「所以你實際上是在體驗一個真正的墨西哥城市。」

    * 卡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南非(Southern Africa),在地球最黑暗的地方數星星

    推薦理由: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國際暗天庇護所之一,佔地48500多公頃的海卡拉哈里遺產公園是世界上最黑暗的地方之一。公園位於南非和博茨瓦納之間的偏遠邊境地區,在這裡距離是用沙丘來衡量的。由於全年氣溫穩定,濕度極低,幾乎沒有光或聲污染,加上缺乏雲層覆蓋,它在SQM(天空質量流量計)評定的黑暗等級中獲得了21.9分,接近完美,該公園也因此成為了地球最佳觀星目的地之一。 你可以在園內‡Khomani San和Mier社區所轄的!Xaus Lodge留宿,使用露台上的望遠鏡觀察南十字星和其他南半球獨有的夜空景象。
    —Ana Hogas,《國家地理旅行者之羅馬尼亞》

    * 塔斯馬尼亞(Tasmania)·澳洲(Australia)前往史詩般的島嶼探險,它狂野而美麗,遙遠又熟悉

    推薦理由:塔斯馬尼亞島曾經被認為是死水一潭,現在卻成為了澳洲增長最快的旅遊目的地之一。之所以能引得各國遊客趨之若鶩,其原始自然美景功不可沒。

    正是因為地理位置偏遠(機場擴建計劃正在進行中,但國際航班仍需數年才能開通),加之50萬居民秉承的綠色精神,其本土特色才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這裡有著2000年歷史的老樹,當你長途跋涉來到此地後,會發現島上的大部分景點都近在咫尺。只需駕車4個小時就能穿越整個州。無論你身在何處,沈浸於大自然的機會永遠不會太遙遠——畢竟,該州近一半的土地都屬於國家公園。
    —《國家地理旅行之韓國》

    * 阿斯圖里亞斯(Asturias)·西班牙(Spain)享受伊比利亞半島的雪山風光,體驗當地風土人情

    推薦理由:阿斯圖里亞斯是西班牙的一個自治區,位於比斯開灣(Bay of Biscay)沿岸,這裡的山坡鬱鬱蔥蔥,野生沼澤地星羅棋布,海灘秀麗迷人。「在西班牙的其他地方,你很難找到一個如此多元化的地區。它就像一個完整的國家,」Jose Antelo說道,他是巴塞羅那的一名空中交通管制員,每年都會來阿斯圖里亞斯三到四次,品嘗當地的地道美食,比如卡伯瑞勒斯奶酪(Cabrales cheese)和蘋果酒(從高處倒入玻璃杯中,這樣做是為了製造氣泡,增添風味)。

    阿斯圖里亞斯省首府奧維耶多的是一個緊湊型城市,約有22萬人口,與吉洪僅隔著一個郊區。奧維耶多有馳名於世的博物館,而吉洪有著秀美的海灘。城市之旅結束後,不妨前往歐羅巴山國家公園(Picos de Europa National Park),那裡有直入雲霄的山峰和成群的羊群。山巔之上,樹木遠去,視野開闊,一片片棉花球般的雲彩徬彿觸手可及。

    * 門多薩省(Mendoza Province).阿根廷( Argentina)

    為何要即日動身:喝一杯濃烈的馬貝克葡萄酒,體會那種回味悠長的感覺

    推薦理由:阿根廷的門多薩省風景如畫,這裡是世界最好的馬貝克葡萄酒產區,古老的酒窖隱藏在白雪皚皚的安第斯山脈腳下,你可以遊覽葡萄園,暢飲美酒,享受獨一無二的味覺體驗。

    充足的陽光、極度乾燥的氣候和較高的海拔(某些葡萄園海拔接近1200米)滋養著馬貝克和其他葡萄品種,如特濃情、赤霞珠和梅洛。該省的三個主要葡萄酒產區——邁普(Maipú)、路冉得庫約(Lujan de Cuyo0和烏科山谷(Uco Valley)——分布在阿根廷40號國家公路(世界上最長的高速公路之一)沿線,距首府門多薩市只有120公里。

    16世紀,西班牙人將葡萄引進了這裡,一些釀酒廠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當地人熱情好客,他們對釀酒充滿熱忱,這也是門多薩有別於其他葡萄酒之都的特色之一。

    * 堪察加半島(Kamchatka Peninsula)·俄羅斯(Russia)

    推薦理由:堪察加半島廣闊綿長,全長近1250公里,一直延伸至日本和阿留申群島之間的海域,是環太平洋火山帶的一部分,與俄羅斯其他地區間沒有任何公路相連。由於該地區火山密度大,地熱特徵和野生動物多樣性突出,半島的六個獨立區域被列入堪察加半島火山群世界遺產地。

    作為未開發的原始之地,直到最近幾年,才有熱情的冒險家登上半島。這裡的野生動物隨處可見,比如棕熊。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是半島的門戶,現在,正在進行建造機場。旅行途中最好帶上探險裝備,56度線(56th Parallel)和勘察堪查加(Kamchatka)公司會提供種類繁多的旅行項目:火山徒步旅行、觀熊旅行、直升機滑雪、漂流,以及探訪苔原馴鹿營地和間歇泉谷。
    —Ivan Vasin,主編,《國家地理旅行之俄羅斯》

    * 帕爾馬(Parma),義大利(Italy),享受多重感官盛宴

    推薦理由:提起帕爾馬,你可能會想到有「奶酪之王」之稱的帕瑪森乾酪(特指名為Parmigiano Reggiano的帕瑪森乾酪),威爾第的歌劇,以及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畫家柯勒喬的傑作《聖母升天》。

    但帕爾馬對世界的饋贈遠不止這些,周邊艾米利亞-羅馬涅地區(Emilia-Romagna)出產大量受原產地名稱保護制度的食物,如帕爾馬火腿、摩德納的香醋和蘭姆布魯斯科汽泡酒。帕爾馬還被評為義大利2020年文化之都,當地計劃舉辦若干慶祝活動,包括拉比托•德拉•馬松迷宮(Labirinto della Masone),號稱世界上最大的竹制迷宮,還有龐大的帕拉左•德拉•皮爾塔宮(Palazzo della piltta),這是一座未完工的16世紀建築群,帕爾馬首屈一指的國家美術館(Galleria Nazionale)就坐落在此。

    * 加那利群島(Canary Islands)·西班牙(Spain)到世界盡頭看一看

    推薦理由:耶羅島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西端的島嶼,不同於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其他島嶼。加那利群島通常以陽光沙灘聞名於世。作為群島中面積最小(270平方公里)、最年輕的島嶼,它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生物圈保護區,還是全球地質公園,現在成為西班牙戲劇的拍攝地。耶羅島生態系統極具多樣性,從茂盛的草地到崎嶇的海岸懸崖和月球表面般的地形。島上的步道縱橫交錯,有些通往壯闊的大西洋景觀。南部斜坡上覆蓋著當地特有的卡納里亞松樹林。在埃爾薩納爾西部,開闊的山坡上生長著數百年歷史的杜松樹,隨風扭曲成奇特的形狀。耶羅島南部海岸,La Restinga-Mar de las Calmas海洋保護區海水清澈,被認為是歐洲最好的潛水目的地之一。
    —Josan Ruiz,《國家地理旅行之西班牙》

    * 大格洛克納阿爾卑斯高山公路(Grossglockner High Alpine Road),奧地利(Austria)駕車欣賞過去只有登山者才能看到的風景

    推薦理由:大格洛克納阿爾卑斯高山公路的設計,是為了讓暢行其間的遊客可以大飽眼福,感覺不虛此行。這條山口收費公路於1935年竣工,全長48公里,途經中歐最大的自然保護區之一的陶恩山國家公園( Hohe Tauern National Park),沿途有36個U型彎道。

    駕車者可以在沿路欣賞壯美的高山景觀,此前只有登山者才有機會到達這裡。公路以奧地利最高峰大格洛克納峰(Grossglockner)命名,自北向南穿越薩爾茨堡(Salzburg)、蒂羅爾(Tyrol)和卡琳塔(Carintha)等省,途中有多個觀景點和若干小徑。

    你還可以到歷史悠久的Edelweisshutte酒店享用一頓悠閒午餐,酒店建於1935年,在這裡可以盡覽37座山峰和19座冰川。
    —《國家地理旅行之德國》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