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祿慶長之役ptt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祿慶長之役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祿慶長之役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祿慶長之役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帝國榮耀:萬曆朝鮮戰爭|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話說一聽到中日之戰,一定有人跟打了雞血一樣的好奇和亢奮。這是一個比較老的話題,但是估計很多人除了甲午戰爭和二戰抗日戰爭以外,知之甚少。中國和日本正經打了四次,分別是唐朝和日本的白江口之戰、明朝和日本的萬曆朝鮮戰爭、清朝和日本的甲午戰爭以及我們俗話說的...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5的網紅三寶爸Kuni日語-PAPA走摳摳買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片倉景綱,初代小十郎。米澤地方八幡神社神官片倉景重之子,同母異父姊有片倉喜多。與伊達成實、茂庭綱元被共同讚譽為伊達三傑。自幼受其異父姊片倉喜多薰陶教育,初為伊達輝宗徒小姓,後受伊達家重臣遠藤基信推舉擔任伊達政宗近習,並負責教育少主政宗。同時亦在伊達氏的外交事務方面活躍。曾先後擔任大森、佐沼及亘理城主...

文祿慶長之役 在 歷史|历史|中國歷史|古人生活|諺語新知|動漫知史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25 21:57:45

萬曆朝鮮戰爭的意義 | 知史現場 中國歷朝與周邊建立的重要宗藩關係中,朝鮮應列第一,經歷新羅、高麗、朝鮮時代,自隋唐以來就臣服中華,發展出主導的「事大」原則;可是,與中原王朝隔海為鄰的日本卻是另一個異例——雖然日本統一之前之後,與中原大國有各種層級的遣使朝貢交往,但一直未曾真正服為藩屬,唐以來還與...

  • 文祿慶長之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5 14:00:00
    有 461 人按讚

    帝國榮耀:萬曆朝鮮戰爭|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話說一聽到中日之戰,一定有人跟打了雞血一樣的好奇和亢奮。這是一個比較老的話題,但是估計很多人除了甲午戰爭和二戰抗日戰爭以外,知之甚少。中國和日本正經打了四次,分別是唐朝和日本的白江口之戰、明朝和日本的萬曆朝鮮戰爭、清朝和日本的甲午戰爭以及我們俗話說的抗日戰爭。

    這四次戰爭,以漢族政權為主導的三戰全勝,其中最輝煌的就是明神宗萬曆年間的朝鮮之役,朝鮮叫「壬辰倭亂」,日本叫「文祿慶長之役」,但無論三方誰的歷史記載,結局都是中國帶著打醬油的朝鮮贏了。這次戰爭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明帝國和幾乎是最強大的日本之間的戰役,同時還是兩個海軍實力最強大的國家的一場惡鬥。韓國前幾年拍了個電影,叫《鳴梁海戰》便是其中的一個小的戰役,為什麼要拍這個呢,因為這場戰爭中,只有鳴梁海戰算是他們打的,雖然小,但值得歌頌。造出了一種「我們很厲害」的感覺。

    這場戰役的基本情況和歷次日本入侵朝鮮的動機都是驚人的相似,都是想以朝鮮作為跳板入侵中國,不過日本人的反射弧還算比較長,從唐朝到明朝老實了900多年,從明朝到甲午戰爭又老實了將近300年。戰爭打了7年,中間各種談判議和拖沓,最後以權臣豐臣秀吉病死遺言撤軍結束。

    豐臣秀吉統一日本後,就向朝鮮提出假道伐明的要求,朝鮮肯定予以拒絕啊,心想我這國家都是明朝幫我們建立的,還讓我們讓路給你打我的宗主國。然後朝鮮就果斷挨揍了,一個月的時間,朝鮮三都八道盡失。那麼朝鮮有幾個都幾個道呢?答案是悲哀的,只有三個都八個道。

    也就是說,一個月的時間,朝鮮就不幸亡國了。在冷兵器時代,無論是攻擊方式還是糧草供應和推進速度,想做到一個月就亡國,其實也是很不容易的。

    但幸運的是,國王跑了。

    帝制時代,皇帝和國王是國家的象徵,只要沒死,那麼復國有望,朝鮮國王李昖一路狼狽逃到中朝邊界求救。明神宗為此召開了御前會議,最後決定出兵幫助朝鮮。日本進攻朝鮮可以說是傾巢出動,官方記載兵力達15~20萬人,第一階段打了三年,明朝派出的是剛剛結束萬曆三大征之寧夏之役、未來的太子太保、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李如松,率領的部隊都是九邊精銳和戚家軍,總兵力在4萬人左右。最著名的平壤之戰結束後,日軍被陣斬一千多人,傷亡在萬人以上,而明軍損失只有區區數百人。

    幾年打下來,日軍基本被打回原地。

    停戰誰都樂意,於是就歇了,兩年不到,日本人又請求再戰,這個要求得到了明國董事長神宗皇帝的批准。又打了一年多,由於火炮、造船等科技和戰鬥力差距太大,日軍始終在挨打,傷亡數字一直保持在明軍的10倍以上,豐臣秀吉活活急死了,日軍只能撤軍。其間有個著名的露梁海戰,堪稱16世紀世界歷史最大規模的海戰,參戰三方有兩方都是世界頂級海軍選手,共有1000多艘船參加戰鬥,最後日軍慘敗而歸。

    最後,1592-1598年,七年抗日援朝戰爭徹底結束,豐臣秀吉政權倒台,迎來了德川幕府時代,日本近三百年不敢窺伺中原。戰爭結束後,朝鮮自然復國了,這場戰爭朝鮮無疑是最大受益方,擺脫了亡國之痛。明亡後,朝鮮肅宗時期為了報答明朝的再造之恩,建立了「大報壇」,立明神宗排位於內,感恩明朝對朝鮮的復國恩情,後來又加上了明太祖和明毅宗(崇禎)排位,前者是賜國之恩,後者是亡國之痛——去國之思。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文祿慶長之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22 19:30:00
    有 729 人按讚

    萬曆朝鮮戰爭的意義 | 知史現場

    中國歷朝與周邊建立的重要宗藩關係中,朝鮮應列第一,經歷新羅、高麗、朝鮮時代,自隋唐以來就臣服中華,發展出主導的「事大」原則;可是,與中原王朝隔海為鄰的日本卻是另一個異例——雖然日本統一之前之後,與中原大國有各種層級的遣使朝貢交往,但一直未曾真正服為藩屬,唐以來還與中國爆發五次直接正面戰爭,四次都牽涉朝鮮半島或以半島為戰場,其中以明朝萬曆時與日本的「萬曆朝鮮之役」規模最大,亦饒富意義。

    明成祖即位,朝鮮太宗即遣使朝貢。永樂十六年,明成祖遣使封朝鮮國王。《明史》稱「朝鮮,箕子所封國也」,而當時明朝「已遷北都,朝鮮益近,而事大之禮益恭,朝廷亦待以加禮,他國不敢望也」。

    此時,自「唐羅之戰」後積極向中國學習的日本,由豐臣秀吉統一,雄心勃勃,竟然規劃通過征服朝鮮,入主中國,稱霸亞洲。萬曆十三年(1585),豐臣秀吉受命為為「 關白 」(攝政),又兼太政大臣。史家記述:統一了日本的豐臣秀吉,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突然起兵入侵朝鮮,但「師出無名」,當時背後似乎有日本商人統治的貿易港口大阪府商人的煽動。他們曾是日本內戰中豐臣秀吉方面槍支火藥的供應商,和平後希望引發戰爭繼續發財。

    另一個角度分析指出,這時日本社會隨著莊園經濟的瓦解,商業資本發展迅速。長期戰爭後統一的日本,軍人需要財源安置,而商人積極要求開闢海外市場,豐臣秀吉為了滿足他們的貪欲,策劃侵略鄰國朝鮮。

    日本軍隊當時已經配有葡萄牙人傳入的大炮與鉤銃長槍,將士驍勇,而且戰鬥經驗豐富。1592年豐臣秀吉調動約十八萬兵力,舟師數百艘,分為九軍,渡海在朝鮮釜山登陸,連克漢城、開城、平壤。朝鮮軍民望風皆潰,國王李昖放棄京城,逃到義州(今遼寧義縣),三個月內幾乎半島全面陷落,接連派使臣赴明朝求援。

    豐臣秀吉的表面理由是朝鮮拒絕借道,而朝鮮既然是中國的第一藩屬,明朝作為宗主國對日本的對外擴張政策不能坐視,遂決定出兵。

    明朝派副總兵祖承訓、遼東遊擊史儒率軍三千餘奔赴朝鮮,出師不利,竟然全軍覆沒,史儒戰死,祖承訓隻身逃回。朝廷震動,神宗隨即命兵部右侍郎宋應昌為經略,以提督陝西總兵李如松為東征提督,部署支援。次年一月,抵達平壤城外。平壤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日軍築設砲台。李如松指揮攻城,李如松被城上日軍炮矢擊斃坐騎,仍換馬再戰。部將吳惟忠被鉛丸擊中,也仍奮呼督戰,終於收復平壤,史稱「 平壤大捷 」。明軍與朝軍乘勝追擊,相繼攻下開城、漢城等地。日軍連戰皆敗,傷亡慘重,退到釜山一帶。

    這是東亞歷史上第一次近代武器裝備的大戰。當時援朝明軍的裝備為火器與冷兵器:火器有大將軍炮、神炮、虎蹲炮、滅虜炮、百子銃、佛郎機、三眼槍、快槍、鳥槍、火箭等;冷兵器則有鐮、鉤、刀、钂鈀、弓箭等。明軍火器之中,大炮佔有優勢,例如炮身長二尺、重量達到三十六斤的虎蹲炮,每次可發射五錢重的鉛彈一百枚,而屬於重型炮的各類佛郎機,裝配的鉛彈從十兩至一斤不等,火力遠超日軍發射二錢鉛彈的鳥銃。

    在平壤的日軍,其陸軍裝備有各類銃炮、倭刀、弓箭等。明軍在野戰時協調得法,也是致勝關鍵。

    明軍勝利之際,朝廷卻與日本和議停戰,但豐臣秀吉留駐釜山的日軍未撤。萬曆二十五年(1597)二月,豐臣秀吉又調集十四萬大軍,捲土重來。明朝再度赴朝迎戰,與朝鮮軍隊配合,連敗日軍。次年七月豐臣秀吉死去,日方軍心動搖,明朝副總兵鄧子龍和朝鮮統制使李舜臣,統領水軍於釜山南海大敗日軍,惜雙雙在海戰中陣亡。

    萬曆朝鮮戰爭,朝鮮稱「壬辰倭亂」,日本則稱「文祿・慶長之役」,兩段戰役前後持續七年,明朝勝利,史家認為對東亞歷史影響重大。一方面,明朝救援朝鮮,既盡保護藩屬的道義責任,也展示守衛半島維護自身安全的決心,但代價沉重;日本的勢力則受到抑制,豐臣秀吉也由德川家康取代。另一方面,朝鮮受戰爭破壞巨大,國力衰退。明朝與朝鮮此後都無力抗拒新興的女真勢力。

    《明史·日本傳》綜評:「秀吉死,諸倭揚帆盡歸,朝鮮患亦平。然自關白侵東國,前後七載,喪師數十萬,糜餉數百萬,中朝與朝鮮迄無勝算。至關白死,兵禍始休,諸倭亦皆退守島巢,東南稍有安枕之日矣。」明朝增兵始終不過八萬人,最終以少勝多,所以喪師數十萬之說不準確,但慘勝代價也大。半個世紀後,明朝即於內亂與外患交逼之下於1644年滅亡。

    中國史論認為,萬曆朝鮮戰爭,豐臣秀吉「假道入唐」(借道侵華)是日本擴張主義的先聲,也凸顯朝鮮半島的陸橋戰略地位。四百年後,袁世凱在擔任駐朝通商大臣期間,在上李鴻章的《朝鮮大局論》中,說:「越緬僻處海荒,朝鮮近在肘腋,北則咫尺盛京根本之地,西則控扼津煙咽喉之衝,無朝鮮則無東壁也。……故緬甸可容,越南可緩,而朝鮮斷不可失。」

  • 文祿慶長之役 在 【Sharpe Law】義大利旅遊資訊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4-27 15:04:09
    有 20 人按讚


    【Sharpe Law韓國旅遊?】

    2020年, 真是很特別的一年,
    對於香港, 乃至整個世界。

    一月底我們在香港/台灣,
    開始對大陸武漢肺炎留意及警覺,
    因為我們平日能比其他國家,
    更多地接收到大陸的資訊,
    有「好的」, 當然更多是「不好的」,
    而當中所放出的資訊何信性又幾高?

    香港疫情還沒過去 (感覺台灣方面好很多),
    我們又經歷了「原油期貨」貼錢去賣的奇聞,
    之後日日新鮮的及最影響巨大的,
    是有傳金仔變成了植物人, 甚至已經仙遊了...
    這方面亦顯示了另一種資訊不透明的問題。

    金仔生死未卜, 會否引發新一輪軍事衝突?
    「韓戰2020」? 甚至「WW3」? 我不知道...
    但我心態上已經Ready了...

    同時, 也許大家都不知道,
    對比北韓(朝鮮), 我個人是更討厭南韓的,
    金仔是天生就是「人造人19號」,
    但南韓出來見人的幾乎全部都是「真。人造人」,
    我更討厭他們的粗魯及無禮...
    (這方面, 我亦在生意層面上多次交手過)

    相片: 我曾說過如沒有人邀請是不會去南韓的,
    因此就用一張九州名護屋城相片。

    名護屋跟朝鮮半島有著說不完的歷史,
    1591年, 豐臣秀吉在此處集結全日本兵力,
    由此出發入侵朝鮮半島, 「假道入唐」,
    當時明朝出兵支援, 故我們稱為「萬曆朝鮮之役」。
    (日本稱「文祿慶長之役」)

    最後, 持續6-7年的戰爭, 因豐臣秀吉死去而終結。

    #sharpelaw #travel #travelblogger #italy #意大利 #義大利
    #日本 #旅行 #武漢肺炎 #意大利武漢肺炎 #義大利武漢肺炎
    #日本武漢肺炎 #意大利疫情 #iorestoacasa #graziecina
    ---------------------------------------------------
    我的博客網誌: http://www.sharpelawtravel.com/
    我的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essoefuturo/
    我的旅遊團隊: https://www.facebook.com/FUTUROInI/
    我的意大利皮: https://www.tunenic.com/
    我的皮革品牌: https://www.pelle-sg.com/
    我的意大利酒: https://www.vinoconte.com/
    我的旅遊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rpelaw/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喜歡意大利, 喜歡旅遊, 喜歡皮革
    歡迎大家Like & Share給更多的朋友認識。

  • 文祿慶長之役 在 三寶爸Kuni日語-PAPA走摳摳買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17 08:30:04

    片倉景綱,初代小十郎。米澤地方八幡神社神官片倉景重之子,同母異父姊有片倉喜多。與伊達成實、茂庭綱元被共同讚譽為伊達三傑。自幼受其異父姊片倉喜多薰陶教育,初為伊達輝宗徒小姓,後受伊達家重臣遠藤基信推舉擔任伊達政宗近習,並負責教育少主政宗。同時亦在伊達氏的外交事務方面活躍。曾先後擔任大森、佐沼及亘理城主,自慶長7年(1602年)後擔任白石城主。而天下人中,傳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皆對小十郎景綱有極高評價,此後,參與天正13年(1585年)的人取橋之戰、天正16年(1588年)的郡山合戰、天正17年(1589年)的摺上原之戰、天正18年(1590年)的小田原征伐、文祿2年(1593年)的文祿慶長之役、慶長5年(1600年)的關原之戰等大部份政宗參與的主要戰役,數度化解主家的危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