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明6文化勝利條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明6文化勝利條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明6文化勝利條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明6文化勝利條件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古代流放犯人一般發配到哪裡?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陆棄 在古代,流放、發配或曰流配,是一種僅次於死刑的刑罰。最有名的流放犯人,《水滸傳》中的林沖與武松、宋江,都曾受過流放發配之苦。有一齣戲劇《蘇三起解》,也是唱的蘇三被流放的故事。這種長達幾千年的刑罰制度,其實也經歷了許多變遷。 古代著...

文明6文化勝利條件 在 4Gamers編輯部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21 13:31:04

繼上週送出享譽全球的神作《GTA5》之後,Epic Games 這週再度送出一款同樣備受讚譽的神作,《文明帝國 6》(Civilization VI),現在只要登入 Epic Games 帳號進入商店頁面即可領取遊戲,並永久保存這款精神時光屋大作。⁣ ⁣ 《文明帝國 6》是 2016 年 Firax...

  • 文明6文化勝利條件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17 19:15:00
    有 281 人按讚

    古代流放犯人一般發配到哪裡?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陆棄
        
    在古代,流放、發配或曰流配,是一種僅次於死刑的刑罰。最有名的流放犯人,《水滸傳》中的林沖與武松、宋江,都曾受過流放發配之苦。有一齣戲劇《蘇三起解》,也是唱的蘇三被流放的故事。這種長達幾千年的刑罰制度,其實也經歷了許多變遷。

    古代著名的六大發配地
      
    流放,看著並沒有那麼痛苦,但實際是是僅次於死刑的一種刑罰。古代交通不發達,流放意味著長途跋涉;犯人身上帶著枷鎖,行動不便,痛苦難當;流放一般是偏遠之地,流放原則是「南人發北,北人發南」,南人流放到北邊,北人流放到南邊,故意讓犯人水土不服;流放地生活條件惡劣,吃不上,喝不上,住不好,醫療條件幾近於無,許多人熬不到徒刑期滿,就無奈見上帝去了。
      
    中國有落葉歸根的傳統,讓犯人死在異地他鄉,也是對犯人的一種懲罰。
      
    早在三皇五帝時代,流放之刑就已經有了,歷史上記載的流放故事有很多。史載「流共工於幽州」,幽州就是現在的北京一帶,在遠古時期是荒涼之地,共工就被發配到這個地方。「仲舒下吏,夏侯囚執,眭孟誅戮,李尋流放,此學者之大戒也」,西漢的大儒李尋被流放敦煌郡。

    古代有著名的六大發配流放地:
      
    其一,湖北的房陵,曾流放過兩位皇帝、十位王爺、一位駙馬和一位丞相,是最有名的流放地;
      
    其二,海南的崖州,包括唐朝宰相李德裕、北宋大詩人蘇東坡、宋朝宰相丁謂、大學士胡詮、元朝宰相王世熙在內的至少十五位名相、賢臣、學士被發配至此生活;
      
    其三,廣東的潮州,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曾流放至此,這個地方的瘴江因為韓愈大名改為韓江;
    其四,黑龍江寧古塔,包括明朝兵部尚書張縉彥在內的明清兩朝數萬大臣曾流放至此;
      
    其五,貴州的黔州,唐朝名相長孫無忌、唐高宗太子梁王李忠、唐太子李承乾等名流皆流放至此。
      
    其六,河北的滄州,因為《水滸傳》林沖發配滄州而聞名。

    流放的犯人為什麼不跑
      
    看《水滸傳》,我們看到被發配的宋江、林沖、武松、朱仝等人雖然武藝高強,但並沒有逃跑,本來他們都有機會跑的。宋江被救上山寨,但還是堅持去服役;林沖被魯智深救下,也要堅持去滄州。武松到了孟州城,後又再次被發配,去梁山是因為發配途中被蔣門神安排的人刺殺,才不得已殺人逃命。那麼問題來了,流放的犯人為什麼不跑?

    主要原因有六:
      
    第一,流放時戴著枷鎖,且被解差看管,不容易跑。像武松那樣戴著枷鎖還能殺瞭解差的人,畢竟少之又少;
      
    第二,從宋朝開始,被發配的人,臉上要刺上金印,即便是跑了,這個金印就是標記,會被朝廷全國通緝,跑了還是會被抓回來;
      
    第三,跑了再被抓回來,後果很嚴重。最嚴重的會被「斬立決」的。本來不是死罪,卻因逃跑被殺,付出的代價太大了;
      
    第四,如果被發配途中帶著女眷,就更不容易跑了,如果因為跑了連累家人,就更得不償失了;
      
    第五,如果逃跑,遇到赦免,不在赦免範圍內,得不償失。《唐律疏議》規定:「行程之內逃亡,雖遇恩赦,不合放免」。
      

    第六,逃跑的追捕時期太長,跑到天涯海角,也會遭到全國通緝,大清律例規定對於流放逃跑者,追捕期限到七十歲為止。古人活到七十的是稀少的,跟終生追捕差不多。除非像武松、林沖那樣被逼上梁山,與朝廷決裂。但那會付出血的代價。被抓到後要殺頭的。
      
    綜上所述,古人遭遇流放之刑,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不跑,等待朝廷大赦。古人大赦的機遇挺多的。新皇帝繼位、當朝皇帝生日、太子降生、太后生日、戰爭勝利等等,只要皇帝高興,都可以大赦天下。這樣就可以提前結束流放之刑了。

    名人被發配,千古佳句留
      
    流放,其實是勞動改造的一種。並不是流放到發配地,什麼活也不乾。但對於一些官員來說,他們被流放了,正可以發揮他們的智慧,為當地的百姓謀些福利。或者留下千古佳句,為中華文明史上增添豐富的精神食糧。
      
    歷史上被流放的名人舉不勝舉,戰國時期的楚大夫屈原,因為被流放,而寫出偉大的愛國主義詩篇《離騷》、《天問》,「史聖」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曾寫道:「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至今流傳,「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是屈原對被流放的回答。
      
    唐朝名相李德裕,因為被流放海南,而有「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佳句;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因為諫阻皇帝奉迎佛骨,而被流放,名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脫口而出,瘴江因之改名韓江;「詞聖」蘇東坡被流放,「東坡肉」至今仍是人們愛吃的一道菜。明朝兵部尚書張縉彥在清朝被發配寧古塔,其組織的「七子詩會」成為黑龍江省第一個詩社,其寫的散文集《意外集》成為黑龍江第一部散文集。
      
    《水滸傳》中,許多英雄好漢被逼上梁山,是從流放開始的,林沖流放途中,演繹出野豬林的故事,打虎英雄武松在流放途中,打殺解差,才有了「血濺鴛鴦樓」,逼上梁山;宋江被流放江州,才有題反詩,劫法場的故事存在。
      
    流放成為一種文化,成為中國的一種特色。充分證明瞭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道理。許多被流放者,因為被流放到蠻夷之地,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一樣,客觀上促進了當地的文化、經濟的發展。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 文明6文化勝利條件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7-19 14:00:02
    有 608 人按讚

    秦始皇統一中國的代價:22次戰役斬首181萬|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秦國自孝公時,在法家思想指導下,從農戰兩個方面革新內政,爭霸中國,經過幾代君主的努力,終於以武力統一中國。在兼併過程中,普遍存在斬首現象,秦漢之際一致認為秦國是崇尚詐力的虎狼之國,魯仲連更明確提出秦是棄禮義尚首功之國。對於秦國的斬首現象,清代史家梁玉繩作過一定研究,統計出秦國有記載的斬首數量是166.8萬人,認為「史所缺略不書者尚不知凡幾,從古殺人之多,未有如無道秦者也」。王玉哲先生認為秦國斬首數量在170萬左右。學者們的統計的數據略有不同。本文力圖針對秦國斬首現象作一考察。

    在前工業時代,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口數量決定一個國家的張大程度,掠奪人口是戰爭的目的之一。軍隊是一個國家人口的精華部分,擊敗敵軍,將戰俘轉化為本國的軍隊和奴隸是古代戰爭的常規做法。秦國違背常規,實行軍功爵制度,將斬首數量作為調動士氣、衡量軍功和獲得富貴的標準,使秦國成為一架效率極高的斬首機器,加快了兼併六國的進程。

    一、秦國斬首的原因考察

    戰國七國中何以只有秦國崇尚斬首,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強烈的帝王意識,軍功爵制度和尚利尚勇的民風。

    首先,秦國歷代君主具有強烈的帝王意識

    秦國僻處中國西部的落後地區,西周末年畜牧業仍是其主要經濟活動。遊牧文明崇尚武力,故秦國多勇士,馬匹又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商周王室積極利用秦的強項以鞏固自己的統治。早在舜時,秦之先祖大費負責為舜調馴鳥獸。三代時期至少七人以才力善御和養馬服務於商周王室。身為家臣的秦人很難參與到商周貴族社會生活的核心層面,對禮樂儀式和文物充滿神秘和嚮往。他們嚮往文明,但認識到的僅是禮樂文明的外在形式。由於秦人主要為王室提供娛樂和軍事的服務,秦人理解不了權力地位需要品行和功德的累積。平王東遷,秦襄公因護駕送有功才獲得了諸侯的地位,由家臣上升為貴族,「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終於可以體驗嚮往已久的禮樂儀式,可以和貴族們平等交往了。春秋時期,王室衰微,稱霸為主成為很多諸侯的政治追求,秦穆公更是躍躍欲試。他以挺進中原為目標。但其計畫因崤之戰而被晉阻擋,只稱霸西戎。東方六國以夷狄之國待之,對其持敵對防範的態勢。穆公後秦國內政的混亂到獻公告一段落。秦國兼併天下的大業於獻公時期啟動。其子孝公對「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深以為恥,效祖(穆公)法父(獻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國力大增,奠定了秦國兼併六國的政策和制度基礎。以後的歷代秦君,均以稱王為目標,秦惠文君在為君14年改稱為王,秦武王曾言:「寡人欲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88年自封為帝,秦始皇自稱始皇帝,封禪泰山,巡行全國,刻石立碑。

    秦國歷代的統治者對成為帝王充滿渴望,迫不及待,毫無顧慮,只求效率。秦孝公對商鞅提出的帝王霸強的四種不同方案只對強國之術感興趣。任用商鞅實行以法家思想為指導的改革,奠定秦國吞併天下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農戰成為秦國政治的核心。

    第二,軍功爵制的推行

    爵位起於三代,西周統治者根據血緣親疏,軍功大小和部族勢力強弱等條件來授予爵位而分享亡商的勝利果實,維護新的統治秩序。但西周的分封是一次性的授爵,分封之後便是世襲繼承。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征伐先後由諸侯、大夫、家臣而出。這些新興力量需要新制度調動社會資源為已所用。所以,春秋以後,按軍功貢獻授爵日益代替世襲制,獎勵軍功成為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共同內容。

    李悝在魏國變法,「食有勞而祿有功」,吳起在楚國的變法,「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絕減百吏之祿秩」,燕國有「公子無功不當封」的制度。秦國實行的軍功爵制最系統最具體最可操作,基本特徵如下:軍功爵位有20等,授爵和增爵一級的一般條件是斬首一個。不同爵位佔有相應數量的土地、宅地、賦稅、奴隸,在公共活動中享有相應的飲食標準。

    爵位還可以用來為自己或家人贖罪贖身等。這樣士兵一斬首一富貴(土地財富權利)三者形成了一個循環。秦國的軍功爵制授爵的唯一標準是士兵斬首的數量,佔有土地奴隸,獲得賞賜,贖罪贖身都和爵位有直接關聯。爵位成為富貴權力的核心,生活所有的一切都附著在爵位上,而獲得爵位的唯一條件是斬首數量,這樣軍隊的戰爭熱情便被調動起來。秦國軍功爵制度配套政策完備。

    軍功爵制的目的是壟斷人們的改善政治經濟地位的手段,如果獲利多途,軍功爵制度的作用就會被消解。秦國在經濟上重農抑商,要想致富必須依賴土地,要獲得土地必須去上戰場上斬敵之首以換取爵位。

    秦國建立了以十伍為單位的戶籍制度,實行連坐讓國民互相監督;焚燒詩書以愚昧國民。而齊國文化和商業發達,趙國盛行盜墓和娛樂業,秦國則不存在這些消解軍功爵製作用的問題。秦國的相關政策為軍功爵制構成堅實的支持,不會因其他的漏洞脫空。

    第三,重農尚武華戎雜糅的民風

    秦國地處西陲,本為遊牧之國,穆公稱霸西戎,增加了少數民族文化在秦國的成分。因此秦國的文化雜糅華戎。重農尚武,民風質樸彪悍。核心地區在並渭谷地,好稼穡植五穀,農業發達,民風樸質無華,不崇文禮。秦國版圖廣闊,很多地區戎狄之風濃厚。

    「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以秦尚農好武樸質無華之民風,加之以嚴格的管理,形成驚人的組織力量。

     荀子說:「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口,古之吏也。人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人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日: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

    關於其他各國風俗的大致情況,嚴耕望先生概括說:「齊國濱海,工商發達,政治無約束,其民活潑,較富厚,富知識。魯宋梁陳地居河南大平原,以稼穡桑麻為業,其民又深濡舊文化傳統,故節儉好蓄藏,惇厚重義多君子。衛及三晉地在太行東南,大河內外,居天下之中,四方交匯,民風不純。其舊風大抵剛武尚氣,輕於走險,趙衛尤甚。楚民輕剽,悍勇而伐韌性。」

    由於民風不同,秉性各異,加之以不同的管理手段,便造成了各國軍隊戰鬥力的不同。其中秦國的民風對軍功爵制最為支持。從獲利致富的角度言,齊國靠工商魚鹽,趙國靠搶劫盜墓,賣藝王侯。魯宋梁陳地居河南大平原,以稼穡桑麻為業,其民又深濡舊文化傳統,故節儉好蓄藏,楚越南方氣候條件好,資源豐富,無凍餓之患。秦國重在農業和畜牧,農重土地,畜牧尚弓馬,商業不發達。

    比較而言,除了秦國以外,其他國家獲得生存資料致富渠道較多,唯獨秦國只能依靠農業。只要秦國政府控制住土地的分配,也就控制了國民的生存問題。秦國實行軍功爵制,以斬首數量授予爵位,以爵位分配土地。秦國國民要想佔有土地致富必須去打仗,荀子說這是非鬥無由。而在其他國家除了鬥以外還有其他手段。

    在習性上,齊國政治自由,文化發達,怯於公戰,魯宋尚儒,楚人缺乏韌性,趙人慷慨悲歌,很難有效地組織起來,在戰場殺敵斬首。而秦民質樸無華,重農尚勇,不尚文禮,追求現實利益。推行軍功爵制難度較小。秦國的軍功爵制既適合秦國重農尚武的民風,又壟斷了秦民致富的途徑,所以秦國人民將戰爭視為獲利之途,聞戰相賀,戰鬥熱情被大大激發。

    苟子在比較了各國的制度後說:「秦人其生民郟口,其使民也酷烈,劫之以口,隱之以口,忸之以慶賞,酋之以刑罰,使天下之民,所以要利於上者,非鬥無由也。口而用之,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強長久,多地以正,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故齊之技擊,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銳士。」

    各國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是秦國,而強的根源在於秦國的制度創新,將戰爭簡化為斬首數量,將社會生活簡化為爵位,使斬首成為授爵的唯一條件。這樣秦國就被制度改造成一架動力十足便於駕駛的斬首機器,通過吞噬其他國家人民的生命實現了對全國的兼併。

    二、秦國斬首統計表

    關於秦國的斬首的材料主要在史記中,公開的出版物中只有梁玉繩先生根據史記作過統計,筆者依據中華書局出版十捲標點本《史記》作出完整的秦國斬首數量統計表如下(上頁圖)

    上表囊括了在《史記》當中透露出的秦國斬首的所有信息,22個戰役斬首累計181萬人。據《史記六國年表》統計,秦國發動的戰役共有93次,由六國發動的戰爭有38次。

    71次戰役沒有透露斬首數量。目前關於秦國斬首數量記載的制度並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這71次戰役不可能不斬首。由於秦斬首數量巨大,並使斬首制度化,魯仲連才說秦是棄禮義尚首功之國,「裴因集解」引用了蜀漢文臣譙周的話:「秦用衛鞅計,制爵二十等,以戰獲首級者計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戰勝,老弱婦人皆死,計功賞至萬數。天下謂之‘上首功之國’,皆以惡之也。」

    《秦律封診式》中記載兩件事,一是士兵為爭奪首級而自相殘殺,另一個是秦國士兵割下陣亡戰友的頭顱以充戰功。這兩個案例為魯仲連和譙周的分析作了最有力的旁證。為增加斬首數量不惜自相殘殺和宰割陣亡戰友,足見秦國軍隊的斬首熱情。秦國在兼併戰爭中,斬首的實際數量遠遠超過可查的181萬,既不利於當時生產力的發展,為當時無數個家庭帶來難以彌補的身心痛苦。

    秦國以武力吞六國,實現了對全國的佔領。為美化戰爭,使秦朝合法化,秦始皇將兼併戰爭描述成從戰亂的六國中解放人民的戰爭,並在各地的刻石大肆宣揚。琅琊石刻日:「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節事以時,諸產繁殖。黔首安寧,不用兵革。六親相保,終無寇賊。」

    據《史記六國年表》統計由秦國發動的戰爭有93次,六國平均每個國家發動戰爭6.3次;秦國在22次戰爭中斬首數量就達181萬。戰亂死亡本由秦國造成,秦始皇卻將自己的祖先和自己給社會造成的災難加到六國頭上以作為武裝兼併合法化的理由。先秦至漢初的人們普遍認為秦國是尚詐力棄禮義的虎狼之國,可見,秦始皇通過巡遊刻石美化自己的宣傳作用並不大。武帝以後,人們認可了大一統的皇權專制形式,因而對開此政局的秦國統一全國的真正原因和手段不再深究,而是以「馬上打、馬下守」的觀點肯定秦國武力兼併的合法性。

    關於秦國統一的原因流行的觀點是:順應了人民的要求,符合人民的願望,是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如果將秦始皇的幾幅石刻所表達的思想和上面的觀點比較,就會發現流行的觀點是在按照秦始皇的思路理解問題,只不過是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劉澤華先生對此提出質疑(參見劉澤華先生的《中國王權主義》一書)。

    如果沒有間諜活動配合下的戰爭和大規模的斬首,秦國兼併六國的過程可能極為漫長。認識到戰爭和斬首的作用,會使我們對秦國勝利原因的認識更接近歷史真實。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文明6文化勝利條件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8-27 19:00:00
    有 36 人按讚

    【懸疑,是一種表達方式】
     
    這次分享的作家經驗談,是中國作家蔡駿談「懸疑」這個主題。
    就像東野圭吾所說「只要有謎團留到最後待解,就是推理小說。」,這邊的推理和懸疑,其實是一樣的意思,都代表了「懸念」這個元素對小說作品的重要性。
    底下一起來看看蔡駿的說法吧。
    -

    懸疑,是一種表達方式 / 蔡駿
     
    懸疑,不僅是一種文學的類型,同時也是一種文學的表達方式。籠統來說,幾乎所有文學作品,甚至在非虛構作品中都存在懸疑元素。
     
    首先,人物的命運就是一種懸疑。人物出場是這個樣子,但是最終會走向哪裡我們並不確定,他在小說當中的命運會落在什麼地方,讀者一開始的時候不知道,甚至於作者在動筆時也無法百分之百的保證自己筆下的人物最後會發展成什麼樣。
     
    很多不同的類型小說也都用到懸疑的表現手法。比如,金庸先生的《笑傲江湖》,開場就有一場滅門慘案;古龍的大量小說都帶有強烈的懸疑推理色彩。很多純文學作品中,你也可以看到懸疑、偵探小說的影響,比如,2006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罕帕慕克的作品《我的名字叫紅》就採用了偵探小說的結構,瑪律克斯也寫過一部作品叫《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
     
    所以我認為,懸疑既是一種文學類型也是一種文學表達的方式。
     
    從時間方面來說,世界上第一部推理小說產生在中國,《包公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推理小說,可實際上,現代推理小說源頭還是在西方,是建立在工業文明的基礎上才產生的。
     
    推理小說最早出現在英國,因為英國是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比如18世紀的哥德小說,再比如19世紀的《弗蘭肯斯坦》,是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也是一部驚悚小說。此後,美國的愛倫坡也寫過大量中短篇小說,然後是大家都知道的福爾摩斯系列以及20世紀的阿嘉莎·克莉絲蒂。這種小說形式從歐美傳到亞洲,亞洲最先開始寫推理小說的就是日本。
     
    再說中國。民國時期有個作家叫程小青,但是他的作品基本上屬於對歐美推理小說的模仿。新中國建立之後也有一些反特題材、公安題材、刑偵題材小說。不過,總體來說不成氣候。中國真正開始重視懸疑小說這個概念還是在2000年以後,這跟社會發展有關係。
     
    到底什麼是懸疑小說?我從自己的寫作開始說起。
    2000年前後,我在榕樹下寫了二三十個中短篇小說,不過,它們都不是懸疑小說。
     
    到2000年底,我跟一個網友在聊天室聊天,過程中,我跟他打賭要寫一部《午夜凶鈴》式的小說。小說的靈感來源有兩個,一是當年網上的一種病毒,在使用電腦時,螢幕上有可能突然黑屏再出現一個女鬼的畫面,病毒對電腦沒有損傷,更像是惡作劇;另一個,是前幾年看過一本書叫《日暮東陵》,主要內容是清東陵被盜。我把兩個靈感來源結合在一起,寫了自己的第一本書。這部作品是中文互聯網上的第一部長篇懸疑、驚悚小說《病毒》。
     
    大家可以看到我的第一部懸疑小說的形成因素。第一,確實是受國外懸疑小說的影響;第二,《病毒》的故事發生在彼時當下,電腦病毒跟互聯網相關——2000年前後,電腦、互聯網開始深刻改變生活;第三,就是中國傳統文化,墓葬、皇權、盜墓,以及很多中國傳統故事。這個小說是2001年春天寫完的,網上很多人喜歡,第二年就出版了。
     
    再往後我又寫了很多懸疑小說,但直到2004年左右才確認懸疑小說的概念——中國的懸疑小說和日本的推理小說、歐美的犯罪小說不太一樣。日本推理小說包含的概念遠遠超出推理小說的範疇,奇幻、科幻等其他類型都被算進去,但是在中文語境裡,「推理」有非常明確的定義,是根據一些已知線索、條件慢慢得出結論。歐美有很多犯罪小說。傳統推理、偵探小說當然可以被犯罪小說囊括,可是,有些小說中不涉及犯罪怎麼辦?
     
    所以,我認為,懸疑、驚悚、推理、偵探、歌德等,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充滿懸念,故事開頭就拋出來一個懸念,然後整個小說情節都是圍繞著拋出來的懸念進行,最終解答懸念。
     
    到07、08年的時候,懸疑小說終於成了氣候,很多讀者開始知道中國本土有懸疑小說,同時也有大量國外作品引進。
     
    回想當年促成我動筆寫懸疑小說的賭約,懸疑也許就是我們經常在不經意間改變了別人的命運或者被別人改變了命運。生命有無數偶然性,偶然性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才是所謂懸疑,這就是人生的未知。
     
    寫懸疑小說或者在一般作品當中設置懸疑,就是在尋找人生的未知,任何人都無法非常準確預判明天,預判未來,生命永遠存在著各種不安全感、不可知性,我們可知的是一切的生活規律到底能不能實現,至於結果到底會怎麼樣誰都不知道。
     
    在2011年,我出了一本書叫《謀殺似水年華》。從這部作品開始,我關注的重點轉向社會問題。《謀殺似水年華》中我選擇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問題,就是當下中國的城鄉二元對立,很多農村來的打工者無法在城市當中立足,他們數量又非常龐大,形成了不容忽視的社會鴻溝,《謀殺似水年華》核心就是講述這樣一個社會鴻溝。
     
    今年7月,我在《上海文學》上發表一篇文章,不是小說而是一篇文章。在文章中我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學觀念——文學產生的根源有一部分來自於恐懼。我們的祖先在非常脆弱的環境當中用講故事的方式來抵抗對黑暗和未知的恐懼。文學就是我們用來對抗恐懼的一種武器。其實,現實社會當中,我們同樣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對情感的恐懼,害怕失業,害怕一事無成,但是,寫作就是來對抗這種恐懼的。
     
    但這意味著,首先作者可能要作出某些犧牲,犧牲作為日常人的一些快樂去直面恐懼,但直面恐懼的過程中又會收穫另一些快樂。其次,文學是由個人創作的,但文學又是集體的。人類有一種集體無意識,這種集體無意識是來自於埋藏在我們基因當中的一些東西,比如,很多人都怕黑,且無法改變。文學要去發現、發掘集體無意識。
     
    卡夫卡經常寫人的恐懼,在《變形記》中人變成了大甲蟲,這是一種恐懼,但恐懼的不是變成大甲蟲而是周圍那些人對他的態度。海明威也有恐懼,他的恐懼是衰老,《老人與海》中他戰勝恐懼,他能夠跟海洋鬥爭,跟鯊魚鬥爭,最後以一個勝利者的姿態回來,「一個男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但是,最終他選擇用結束自己生命的方式來對抗這個恐懼。
     
    當然,還有更強烈的恐懼是關於生命的。死後世界是絕對的未知,因此人類揣測死後的世界,並且產生了大量的宗教,大量的恐懼。同時也產生了大量的文學和藝術,當然也產生了懸疑小說、懸疑文學,最終留給世界那麼多驚心動魄的作品。
     
    最後,希望大家在寫作的路上,能從文學裡找到人生中更重要的一些價值與意義。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