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回應內地網友的留言,不奢望會得到支持,只希望能摒除誤會,得到諒解。
你說對香港的逆權事件表示遺憾,本来是可以用更文明的方式解決的。
文明的方法解決就是二百萬人和平上街遊行反對惡法,但政府漠視民意不願撤回,更以警察與黑社會合作無差別攻擊市民,以嚇退和檢控提出訴求的示威者,因為政府的一意孤行造成...
我在回應內地網友的留言,不奢望會得到支持,只希望能摒除誤會,得到諒解。
你說對香港的逆權事件表示遺憾,本来是可以用更文明的方式解決的。
文明的方法解決就是二百萬人和平上街遊行反對惡法,但政府漠視民意不願撤回,更以警察與黑社會合作無差別攻擊市民,以嚇退和檢控提出訴求的示威者,因為政府的一意孤行造成數以百計的人命傷亡,不是一句表示遺憾就能視若無睹,願你能除了官方媒體外多看不同媒體的報導多作思考才下定論。
沒錯這個世界沒有制度是絕對公平的,因為有人治的影響,但每個人在面對制度的不公是有權利作出控訴和反抗,對政府失去信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當建築違規食水有鉛而沒有官員和大陸建築商需要負責,當特區首長涉嫌貪污5000萬而不能展開調查,當政府罔顧民意要用「一萬億」興建人工島以進行貪污及利益輸送,當興建元朗行人天橋造價要17.85億超越跨海的汀九橋,難道以上種種不公都不能成為人民走上街頭抗爭的理由嗎?
如果政府願意聆聽民意保持廉潔,社會的衝突與撕裂會每況升級嗎?沒有人會願意無事白幹大熱天時走上街頭抗爭,冒著受傷、被檢控入獄的風險,願你不要在被紅色媒體抹黑下以偏見的雙眼去看待示威者,他們大部分是以自己前途與性命作賭注在追求公平和公義的年輕人,他們在反抗的正正就是政府與警方的不文明。
政府在官方回應條例上使用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字眼聲明條例已「暫緩」及「壽終正寢」而一直迴避使用立法會議事規則指定、具有法律效力的字眼「撤回」,這樣政府可以在未來隨時發起二讀即日通過逃犯條例,巿民繼續不合作運動是由於對政府的不信任和反對警方濫用暴力、警黑合作行使私刑。
在立法會議事規則中,未實施的條例也可以「撤回」,代表條例在將來重啟的話,需要重新開始由公眾諮詢及立法會一讀二讀才能通過,而此次逃犯條例沒有經過正式公眾諮詢便草率推行。
如果你有留意信用中國頒布的社會信用體系所涵蓋的內容,就會發現這不是單單限制了商業行為上失信的「破產」,事實上你有信心中國政府推行信用體系不會被濫用來限制人民的自由嗎?你有信心中國政府高官與人民一樣需要受到信用體系的監管嗎?連在香港亦已出現政府高官貪污/警方犯法濫用暴力卻不需要受到法律制裁的情況,更莫論大陸能在信用體系中平等地處分犯事的官員,而不是利用信用體系限制人民控訴政府的權利。
香港電視媒體RTHK報導過社會信用體系在2020年就會在中國全國推行,亦已廣泛安裝人面辨識系統以方便監控人民,是否子虛烏有幾個月後便知。至於高官貪污和濫用職權,不少媒體報導毒奶粉事件、毒疫苗事件中,不少上訪舉報的受害家屬都已被噤聲、監控、監禁和政治逼害,而負責官員則安然無恙不用受罰,甚至升官發財,亦報導過四川豆腐渣工程在重建後仍是豆腐渣災款被貪,如果法律只是一紙條文只適用於人民,執法不公而官員卻有特權能獨善其身置身事外,那麼公義又怎能得到彰顯呢?國家又怎能得到人民的愛戴和信任呢?
文明重啟官方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甚麼鄭和之後再無下西洋?(一)|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鄭和下西洋是具有標誌意義的事件,也是一個極富爭議的話題。
大家都知道,明朝在當時擁有世界最強大艦隊的帝國,曾以巨大的熱情擁抱海洋。從1405年開始,鄭和在29年中先後七次下西洋,之後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漸終止,在鄭和最後一次航行回到國內(1435年)之後80年,葡萄牙人來到了澳門,原來行駛著三保船的海洋已經被歐洲人控制了。鄭和率領的明朝海軍在艦隊規模、航海技術和組織協調水平諸方面都是當時的最高水平。這是史學界公認的事實。但是為甚麼鄭和之後再無鄭和?為甚麼以巨大的熱情擁抱海洋的國家最後卻退縮起來而錯失了一個新的文明時代?
看法很多。舉兩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一是王賡武先生提出來的,他認為,之所以終止航行是因為鄭和太成功了,「他的海軍滿載榮譽勝利歸來,並確認帝國沒有來自海上的威脅」,因此「鄭和與他的隨從也可以說失去了繼續遠航的意義」(《王賡武自選集》:〈永樂年間中國的海上世界〉)。由於不再擔心來自海上的威脅,明朝帝國的安全戰略便轉向北方。
二是中國航海史研究會提出的,他們認為明朝帝國出於財政上的考慮,停止了海上遠航。在明朝帝國內部,從一開始就存在著對遠航的不同意見。這是一項投入很大的事業,據統計,永樂年間,新建和改建約二千艘海船,每艘寶船造價約五六千銀兩,船上裝載的各種賞賜物品花費很大。到了明朝憲宗年間時,又打算下西洋,憲宗皇帝下令索取鄭和下西洋的檔案資料,但是這些材料卻被車駕郎中劉大夏藏匿起來,這位敢於抗上的官員的理由是:「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切諫者也。舊案雖存,亦當毀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無哉!」這位官員竟敢直指下西洋為「弊政」,可見內部反對之激烈。(以上摘編自張劍荊發表於《文史博覽》的文章)
接下來,我們要給大家分享一篇從新的角度分析這個問題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鄭和下西洋終止的真正原因〉:杜車别,《大明王朝是被誰幹掉的》,世界知識出版社,2017年)
鄭和下西洋停止的傳統解釋是因其耗費國力太大,得不償失。眾口一詞,幾成定論,但事實是否如此呢?
萬明在《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一書中對此的分析卻表明,這種傳統說法並不不符合事實。鄭和下西洋所進行的官營海外貿易使明王朝獲得高額利潤,以胡椒為例:
將原產地價格、明前期鈔、銀的比價和胡椒在中國的官方價格及其與輸入蘇木折賞、折俸用途製成表格,洪武年間,明廷對海外各國朝貢附進貨物胡椒一項的給價,是原產地的20倍⋯⋯永樂五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後,每斤胡椒在中國的市價是原產地的10倍。⋯⋯更有甚者,宣德九年,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後⋯⋯每斤胡椒100貫的折合比價大量折俸。⋯⋯統治者獲得了令人咋舌的高額利潤。
許多事實都表明,鄭和下西洋不但沒造成國家財政困難,相反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萬明在該書中引用王世貞說:「所奉獻及互市採取未名之寶,以巨萬計。」尹守衡說:「所至國王納款朝貢,採取未名之寶以巨萬計。」
鄭和七下西洋並未使國庫空虛,相反,在下西洋最頻繁的永樂時期,據記載,情況是「百姓充實,府藏衍溢」。停止下西洋後,國家財政反倒捉襟見肘。嚴從簡說:「又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矣裕。」
明英宗天順二年(1458年),司禮監太監福安上奏:
永樂、宣德間雲南、福建、浙江產有銀礦之所,悉令採辦煎銷,上納京庫,此誠國家大利。近年或採或止,國用不足。請如舊制,各遣內外官員開場煎辦。又永樂、宣德間屢下西洋收買黃金、珍珠、寶石諸物,今停止三十餘年,府藏虛竭。
宣德五年四月工部尚書黃福說:
永樂間,雖營建北京,南征交趾,北伐沙漠,而供給未嘗乏絕。近年以來,無大營造、征伐之費,當有數年之積,而倉糧每歲僅足,設有水旱之災,徵調之用,將何以給之?
永樂年間下西洋,不僅國庫充實,且貧窮百姓按照命令轉賣貨物,也有許多人因此致富。黃福則用鮮明的事實作了一個對比,永樂時營建北京、北征蒙古、南討安南並未造成國家財政困難,而宣德五年,國家無大費,每年的財政卻只剛夠使用。黃福雖未直接建議再下西洋,但僅兩個月後,明宣宗就令鄭和重啟下西洋,未必不是受此觸動。
從這些也能看出,所謂下西洋造成國家財政困難之說經不起推敲。萬明在該書中還列舉了下西洋所帶來的其他巨大好處,比如:
鄭和下西洋不但沒有造成明朝的財政危機,還起到了補救國家鈔法危機的作用。
鄭和遠航使得海外物品大量輸入,這些物品由奢侈品向日用品的轉化過程加速進行,輸入品的價格理所當然是在下降中。胡椒的大量輸入中國,使得其市場價格一再下跌。而直到兩個世紀之後,西方才出現了類似的現象。晚近兩個世紀,17世紀初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把來自海外的大量胡椒配給股東,帶來市場價格的低落,而英國皇家也曾因積存胡椒太多而感到棘手。這說明伴隨海外貿易而來的衝擊,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歐洲,都是同樣出現的。
鄭和下西洋近三十年的遠航不僅將中國商品遠銷海外,開拓了海外市場,而且也擴大了海外商品在中國的銷售市場,刺激了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在海外各國「必資華物」而「慕貢猶農望歲」,而中國則「夷百貨皆中國不可缺者,夷必欲售,中國必欲得之」。
下西洋也同時刺激了國內民間手工業的迅速發展。下西洋船隊攜往海外數量驚人的物品中採自民間的比例加大,對民間手工業的興起有著重要意義。而大量國內手工業產品的銷往海外,又不可能不刺激國內商品經濟的發展及市場的繁榮。
明代廣東著名的冶鐵中心佛山,明初那裡只是「孤村鑄鐵」,永樂以後得到長足發展。「番舶始集,諸貨寶南北巨輸,此佛山為樞紐,商務益盛」⋯⋯宣德四年爐戶已「多建鑄造爐房」,火光沖天。
可見,鄭和七下西洋於公於私,無論對國家中央政府還是對下層手工業者和貧民,在經濟上都有莫大好處,那為甚麼最後卻在一片反對聲中不得不終止呢?這就牽涉到明代文官集團的性質—通過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文官集團,代表的恰恰是部分商人資本家集團的利益。
海外貿易是一塊巨大的肥肉,明代商業階級對這塊肥肉垂涎欲滴。但從永樂開始下西洋,海外貿易產生的超額利潤完全壟斷在國家手中,商人資本家們心裡如火燒爪撓一般,看得眼熱卻可望而不可即。憑藉他們的實力,無法和國家組織的超級大船隊進行商業競爭。
作為商人資本家的利益代言人,文官集團自然意圖終止這種國家壟斷的海外貿易,更何況下西洋活動還最直接地觸犯了他們的經濟利益,比如用胡椒代發薪俸。明成祖生前,他們也知道無法蒙蔽皇帝終止鄭和航海,明成祖死後,他們就群起發動輿論攻勢,全力醜化下西洋活動,將其說得一無是處。這些文官炮製的輿論,甚至到現在還發揮效力,被當作貶低鄭和航海的論據。
後繼的明朝皇帝處在文官集團包圍中,在日積月累、長年不斷的信息轟炸之下,就真認為下西洋勞民傷財,有害無益。只有少數文官和太監以及後代一些文人在無意中才洩露了真相。
有這麼一則故事,不少人耳熟能詳。明憲宗希望重現下西洋壯舉,於是下詔索要檔案資料。但劉大夏等文官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態,竭力醜化下西洋為大弊政,劉大夏還把相關檔案藏匿起來(這則故事的許多版本中,說是劉大夏銷毀了鄭和航海的檔案資料,這是不對的,真正銷毀鄭和檔案的應是清朝乾隆),還自詡是為民請命的壯舉。再下西洋一事終於作罷。
耐人尋味的是,劉大夏為何要把檔案藏起來?按通常理解,似乎是因為看不到當年檔案就沒有技術下西洋,皇帝也只好罷休。但這解釋不通,真下決心,技術不是問題。鄭和航海時,也並沒有之前的一個鄭和航海檔案可以依賴,不照樣進行下去了嗎?
關鍵不在於技術,而在其他原因。那麼,真正的原因是甚麼呢?
(二之一,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文明重啟官方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大家一起來反共復清啊!!!
#腳底板的字都給我ㄎ起來
昨天轉了〈今天,我被台湾彻底激怒了〉這篇文章,其實我是真的能感受到這位作者是真心的傷心。想了想,只嘲諷好像也不好,我想就以「為什麼台灣人排斥中國」為軸,列幾件我記得的事情吧。
1.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台灣「光復」之時,台灣的氣氛確實是雀躍能夠回到「祖國懷抱」的。當時滿街都是中華民國國旗,人們也急切地開始學「國語」。
2.一九四六年,台灣社會開始出現對「外省人」不滿的聲音。首先,是政府不斷把米糧等民生物資輸往中國,造成台灣物價飛漲,民間生活品質並未因戰爭結束而提升。
3.其次,由於「外省人」用人唯親的習性,在政府部門、公務系統大量安插自己的人馬,排斥學歷更好、能力更佳的台灣知識分子,複製了殖民統治結構,引起普遍的不滿。
4.而在日常生活層次,台灣人開始發現「外省人」缺乏教養、不文明的一面。他們識字率比台灣人更低,大多數人沒有見過水龍頭等現代設備,對他人的文化亦無尊重之心,時常發生穿皮鞋踩上榻榻米之類的生活摩擦。
5.接收台灣的「外省人」缺乏某些現代治理知識,因此造成檢疫等公共衛生機制失效。本來已在台灣絕跡的瘧疾等疾病再次大流行。
6.在接收台灣一年後,政府強制禁止了台灣人已經熟習的日語,要求全面改為「國語」。日本殖民政府花了42年的推廣,才強制台灣改變語言,國民政府只花了一年。大批知識分子如律師、作家等因為語言猝然改換,即使有更好的學歷、能力都難以謀職,整個世代的精英瞬間噤聲。
7.在上述種種混亂下,一九四七年爆發了「二二八事件」。這起政府人員公然槍殺民眾導致的全島抗暴行動,最終遭到了軍事鎮壓,在「三月清鄉」中誘殺、暗殺、逮捕、謀殺了大批知識分子、社會精英。
8.一九四九年五月,政府在台灣發布戒嚴令。號稱自己屬於民主自由陣營的中華民國,在台灣進行了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
9.一九四九年底,國民政府迫遷來台,帶來大批流亡移民,再次加重台灣的社會、經濟負擔。
10.一九五O年,國民政府重啟徵用公務員的「高普考」。由於「高普考」採取「省區定額錄取制」,並且會對眷村子弟等身分加分,因此在一九五O到一九九二這四十二年間,佔全人口數13%的外省人獲得了96%的公務員職位。而識字率更高、受過日本近代化教育、佔全人口數87%的台灣人僅有4%的職位。
11.在整個二十世紀下半葉,外省人在台灣獲得的資源比例始終超過其人口比例數倍,比如媒體圈、演藝圈、藝文圈,且在越高層、越重要的位置越顯著。時至今日,國民黨仍以外省人為政治主體。
12.一九五O年代,韓戰爆發。在美軍協防的態勢下,國民政府終於站穩腳跟,可以對內清算了——因此開啟了數十年的白色恐怖時代。
13.在這段時間內,台灣人沒有言論、集會、結社自由,秘密逮捕、告密檢舉之風盛行。光是在大專院校,一年就會布建5000名線人。
14.「台灣」成為歧視、禁忌詞彙。外省人以流亡移民之姿推崇自身所剩無幾的文化資本,將聽台灣歌、看台灣戲曲(如布袋戲)貶為低俗文化。同時,若以「台灣」為名進行文化活動(甚至不是政治活動),便會被視為有叛亂意圖。
15.白色恐怖時代的各種慘案族繁不及備載,請自行搜尋「林義雄」跟「陳文成」。
16.同一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先是「大躍進」,餓死四千萬人。
17.數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又有「文化大革命」,社會信任崩壞殆盡,文明蕩然無存。
18.一九八七年,解嚴了。但威權體制還要過四、五年才會徹底消散。
19.解嚴之後,「外省人」與台灣人之間的對立漸漸消散。理論上,台灣人也許可以開始不討厭中國了。但就在一九八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北京發生軍隊屠殺平民的慘劇。屠殺發生的當天晚上,台灣有一群人正準備隔海開電話連線晚會,為北京民眾加油打氣,隔天就看到屠殺新聞。(你應該慶幸那時候沒有直播)
20.一九九四年,「千島湖事件」發生。二十四名台灣旅客在浙江旅遊,遭遇搶劫,活活被燒死在船艙裡。事後,中國官方認為此事甚小,輕忽處理,甚至拒絕死者家屬檢視遺體和查看驗屍報告,引起喧然大波。此事嚴重衝擊兩岸關係,許多民眾意識到中國政府對待人命的態度與台灣有巨大鴻溝。根據當年的民意調查,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例首次超過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
21.一九九六年,台灣首次舉辦總統選舉。就在選舉期間,中國使用武力威嚇,在基隆、高雄外海各射了一枚飛彈,甚至謠傳將進攻外島。台灣進入「槍彈合一」戒備狀態。
22.此後,「文攻武嚇」成為台灣民眾對中國人的主要印象。
23.一九九九年,台灣發生「九二一大地震」。中國阻止各國派遣救援隊、捐輸物資金錢給台灣,要求一切救助必須經由中國轉手。
24.二OO三年,中國隱匿疫情爆發SARS,台灣受到波及。在台灣提出參加WHO的需求時,中國外交官沙祖康在鏡頭前說:「誰理你們,早給拒絕了。」
25.二OO八年,即使有「九二一大地震」的前例,台灣依然在中國「汶川大地震」之後,捐款88億台幣。其中20億是行政院官方捐助,那時候的總統,嗯,是民進黨的陳水扁。
26.同年十一月,代表中國的海協會長陳雲林訪台。所到之處,警察強力排除所有抗議、排除國旗,儼然巡視領地,引爆了「野草莓運動」。
27.二O一四年,馬英九政府急進推行「服貿」,欲加速中台經濟整合,爆發「三一八運動」。
28.二O一六年,蔡英文政府上台。從這一年開始至今,中國多次派軍機、軍艦繞台,連武漢肺炎疫情延燒也不懈怠。中國網路大量出現「留島不留人」、「核平台灣」等言論。
29.二O一八年,習近平稱帝。
30.二O二O年,中國政府再次隱匿疫情。武漢肺炎爆發,因而波及台灣,SARS事件重演。
先列草草30件就好。送給所有可能也「被台灣徹底激怒」的中國朋友,就請你們稍微換位思考一下:若把上面所有「台灣」換成「中國」,把「中國」換成隨便一個國家,你們會怎麼想?在台灣人的歷史經驗裡,自稱中國人的人如此「戰功彪炳」,你希望我們怎麼看待「中國」?
所以,不要再問我們為什麼不想當中國人了,這個問題請問你們自己。
文明重啟官方 在 華人民主書院 New School for Democrac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蔡英文:在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基礎上可考慮"蔡習會"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大選中成功獲得連任後,日前接受媒體專訪,當被問及有關“蔡習會”的意願時,蔡英文表示,只要在“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基礎上,任何型態的兩岸互動都可以考慮。
蔡英文贏得連任勝選那一夜,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個字,作為兩岸重啟互動關鍵。她20日接受立場偏綠的台灣三立電視台專訪,主持人廖筱君提到,很多人認為習近平是她的“超級助選員”,未來怎麼面對跟中國之間的關系?
蔡英文認為,台灣人這一次透過選票集結傳達出一個很大的聲音:“我們不能接受一國兩制,台灣現在就是民主自由的社會,每一個人都很習慣這樣的方式,也不願意這種民主社會裡自由的生活方式被改變。期待中國方面可以仔細聆聽這一次台灣人民想表達的訊息,他們在考慮相關政策時能注意到這是蠻強烈的訊息。”
主持人廖筱君:“如果有機會蔡習會,總統你會願意嗎?”
蔡英文:“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確實就是我們希望在這個基礎之上,來促成兩岸的互動,那任何型態的互動,我們都可以來考慮。”
蔡英文:和平、穩定是處理兩岸關系最高原則
談及兩岸關系,蔡英文重申,“和平、穩定是我們處理兩岸關系上的最高原則”,我們也必須要讓自己有足夠的防衛能力,有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才能確保和平,而國防就是確保和平穩定的任務。
至於如果中國侵犯台灣,台灣能否自保?蔡英文說,她對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有足夠信心,但還是要繼續強化,不會停止在某一個時間點。最重要的是,維持和平是最重要的使命。
就有關“蔡習會”可能性的評估,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21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認為,這在當前是個“假議題”。
張五岳:“蔡總統當然還是表達她一貫的立場,因為她是民選的總統,獲得台灣高度民意支持下剛完成連任,因此在有關於主權、和平、民主、對等議題上,當然不可能有退卻跟松動。但是大陸方面在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問題前提下,也不容易有任何松動的可能。兩岸領導人要不要見面的問題,首先必須要針對兩岸關系的本質,也就是定位的問題。到底能不能尋求到一個不管叫共識或諒解,如果兩岸關系的本質、兩岸關系的定位,兩岸雙方的領導人不可能尋求到一個妥協、諒解或者默契,當然就不存在兩岸領導人會面這個假議題。”
張五岳指出,現在的情況和2015年“馬習會”有很大不同,“馬習會”是奠基於2008至2015年7年之間,兩岸官方互動良好,海基、海協有對話,以及美中之間沒有大國博奕競爭。當前兩岸關系中斷,美中之間大國博奕鬥爭矛盾,除非兩岸雙方領導人有重大新思維、新作為,否則“蔡習會”這議題不宜過度一廂情願。
蔡英文上任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表示,“沒有需要再次宣布自己為獨立國家,因為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了,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對蔡英文明確表達不會宣布台獨,對對岸是否釋放善意?張五岳認為,對岸應不會這麼解讀。張五岳指出,兩岸最大問題是中國大陸低估台灣民眾,包含主流民意要求中華民國主權、和平、民主的決心;而台灣則低估中國大陸對民族主義、愛國主義、一中反台獨、和平統一的目標的堅決。
張五岳:北京對台重點首要滿足內部需求 不在台灣感受
張五岳分析,中國大陸當然知道很多作法,像是打壓外交空間、軍機軍艦繞台施壓、不給台灣參加WHA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空間,多數台灣民眾都不會認可,但是大陸為什麼這麼做?
張五岳:“很清楚,大陸目前對台的重點首先滿足中國大陸內部基本需求,第二個才是重視國際社會宣示效應,第三個才是台灣民眾的認知和台灣政府的感受。所以從中共對台政策當中,它的重中之重不是放在台灣民眾怎麼感受,而是對台政策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大陸方面執政者在正當性跟合法性,及內部需求更具有可行性。”
綠委:大陸涉台系統未貼近台灣民意
民進黨立法委員劉世芳認為,2020大選結果透露出一個訊息:台灣人,包括年輕人已徹底看破“九二共識”沒辦法讓台灣跟中國維持模糊交流的空間,多數台灣人已明確不接受“一國兩制”,“九二共識”只剩下裝飾性功能。國民黨年輕人也大聲疾呼,需重新擬定支持國民黨台灣人的國族認同,以及表達對“九二共識”的不信任。
劉世芳說:“‘一國兩制’在台灣幾乎沒有市場,中國內部包括涉台系統的人在過去對台灣政局的掌握,居然是那麼地沒有貼近台灣真正的民意。中國如果再繼續閉門造車,他們自己從外面看台灣的發展,然後自己擬定政策,我覺得這個都沒辦法促成兩岸交流。對岸交流對像還是要以執政黨為主。”
學者吳瑟致:兩岸宜先從軟性議題互動累積經驗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21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也分析,兩岸之間短期內要有領導人高層次對話不是那麼容易,民眾互信基礎不夠。民進黨跟中國交流層級還沒有到中央層級的經驗,眼前需要累積更多互動,這比思考“蔡習會”更為務實。
吳瑟致呼吁,兩岸可以從比較基層、軟性的議題項目先互動累積經驗:“如果說在520(蔡英文連任就職)之前,北京可以遞出橄欖枝,比如在世衛組織觀察員讓台灣可以派員出席,我覺這可能是兩岸當中未來可以破冰的關鍵地方。”
吳瑟致認為,司法互助合作如果進一步互動也可加分。兩岸經濟合作上,面對中美貿易戰,很多台商選擇離開中國大陸市場返回台灣投資,如果大陸可提供更多便利性,讓台灣業者順利回台灣,或能增進兩岸產業流動。另外就是最近大陸爆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如果能借此試圖創造兩岸在疫情分享、疫情防護的合作,也是此時此刻重要的突破點。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夏小華台北報道 責編:許書婷、何平 網編:洪偉
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大選中成功獲得連任後,日前接受媒體專訪,當被問及有關“蔡習會”的意願時,蔡英文表示,只要在“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基礎上,任何型態的兩岸互動都可以考慮。
蔡英文贏得連任勝選那一夜,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個字,作為兩岸重啟互動關鍵。她20日接受立場偏綠的台灣三立電視台專訪,主持人廖筱君提到,很多人認為習近平是她的“超級助選員”,未來怎麼面對跟中國之間的關系?
蔡英文認為,台灣人這一次透過選票集結傳達出一個很大的聲音:“我們不能接受一國兩制,台灣現在就是民主自由的社會,每一個人都很習慣這樣的方式,也不願意這種民主社會裡自由的生活方式被改變。期待中國方面可以仔細聆聽這一次台灣人民想表達的訊息,他們在考慮相關政策時能注意到這是蠻強烈的訊息。”
主持人廖筱君:“如果有機會蔡習會,總統你會願意嗎?”
蔡英文:“和平、對等、民主、對話,這八個字確實就是我們希望在這個基礎之上,來促成兩岸的互動,那任何型態的互動,我們都可以來考慮。”
蔡英文:和平、穩定是處理兩岸關系最高原則
談及兩岸關系,蔡英文重申,“和平、穩定是我們處理兩岸關系上的最高原則”,我們也必須要讓自己有足夠的防衛能力,有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才能確保和平,而國防就是確保和平穩定的任務。
至於如果中國侵犯台灣,台灣能否自保?蔡英文說,她對台灣自我防衛能力有足夠信心,但還是要繼續強化,不會停止在某一個時間點。最重要的是,維持和平是最重要的使命。
就有關“蔡習會”可能性的評估,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副教授張五岳21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認為,這在當前是個“假議題”。
張五岳:“蔡總統當然還是表達她一貫的立場,因為她是民選的總統,獲得台灣高度民意支持下剛完成連任,因此在有關於主權、和平、民主、對等議題上,當然不可能有退卻跟松動。但是大陸方面在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問題前提下,也不容易有任何松動的可能。兩岸領導人要不要見面的問題,首先必須要針對兩岸關系的本質,也就是定位的問題。到底能不能尋求到一個不管叫共識或諒解,如果兩岸關系的本質、兩岸關系的定位,兩岸雙方的領導人不可能尋求到一個妥協、諒解或者默契,當然就不存在兩岸領導人會面這個假議題。”
張五岳指出,現在的情況和2015年“馬習會”有很大不同,“馬習會”是奠基於2008至2015年7年之間,兩岸官方互動良好,海基、海協有對話,以及美中之間沒有大國博奕競爭。當前兩岸關系中斷,美中之間大國博奕鬥爭矛盾,除非兩岸雙方領導人有重大新思維、新作為,否則“蔡習會”這議題不宜過度一廂情願。
蔡英文上任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表示,“沒有需要再次宣布自己為獨立國家,因為我們已經是獨立的國家了,稱為中華民國(台灣)。”
對蔡英文明確表達不會宣布台獨,對對岸是否釋放善意?張五岳認為,對岸應不會這麼解讀。張五岳指出,兩岸最大問題是中國大陸低估台灣民眾,包含主流民意要求中華民國主權、和平、民主的決心;而台灣則低估中國大陸對民族主義、愛國主義、一中反台獨、和平統一的目標的堅決。
張五岳:北京對台重點首要滿足內部需求 不在台灣感受
張五岳分析,中國大陸當然知道很多作法,像是打壓外交空間、軍機軍艦繞台施壓、不給台灣參加WHA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空間,多數台灣民眾都不會認可,但是大陸為什麼這麼做?
張五岳:“很清楚,大陸目前對台的重點首先滿足中國大陸內部基本需求,第二個才是重視國際社會宣示效應,第三個才是台灣民眾的認知和台灣政府的感受。所以從中共對台政策當中,它的重中之重不是放在台灣民眾怎麼感受,而是對台政策該怎麼做,才能夠讓大陸方面執政者在正當性跟合法性,及內部需求更具有可行性。”
綠委:大陸涉台系統未貼近台灣民意
民進黨立法委員劉世芳認為,2020大選結果透露出一個訊息:台灣人,包括年輕人已徹底看破“九二共識”沒辦法讓台灣跟中國維持模糊交流的空間,多數台灣人已明確不接受“一國兩制”,“九二共識”只剩下裝飾性功能。國民黨年輕人也大聲疾呼,需重新擬定支持國民黨台灣人的國族認同,以及表達對“九二共識”的不信任。
劉世芳說:“‘一國兩制’在台灣幾乎沒有市場,中國內部包括涉台系統的人在過去對台灣政局的掌握,居然是那麼地沒有貼近台灣真正的民意。中國如果再繼續閉門造車,他們自己從外面看台灣的發展,然後自己擬定政策,我覺得這個都沒辦法促成兩岸交流。對岸交流對像還是要以執政黨為主。”
學者吳瑟致:兩岸宜先從軟性議題互動累積經驗
兩岸政策協會研究員吳瑟致21日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也分析,兩岸之間短期內要有領導人高層次對話不是那麼容易,民眾互信基礎不夠。民進黨跟中國交流層級還沒有到中央層級的經驗,眼前需要累積更多互動,這比思考“蔡習會”更為務實。
吳瑟致呼吁,兩岸可以從比較基層、軟性的議題項目先互動累積經驗:“如果說在520(蔡英文連任就職)之前,北京可以遞出橄欖枝,比如在世衛組織觀察員讓台灣可以派員出席,我覺這可能是兩岸當中未來可以破冰的關鍵地方。”
吳瑟致認為,司法互助合作如果進一步互動也可加分。兩岸經濟合作上,面對中美貿易戰,很多台商選擇離開中國大陸市場返回台灣投資,如果大陸可提供更多便利性,讓台灣業者順利回台灣,或能增進兩岸產業流動。另外就是最近大陸爆發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如果能借此試圖創造兩岸在疫情分享、疫情防護的合作,也是此時此刻重要的突破點。
自由亞洲電台記者夏小華台北報道 責編:許書婷、何平 網編:洪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