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字流變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字流變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字流變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字流變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65的網紅看書的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日常書評] 《#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國立臺灣文學館編,國立臺灣文學館,2021.1。 . 年假期間,想推薦一本可以輕鬆購入、輕鬆閱讀、輕鬆吸收的臺灣文學史——《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 讓臺灣文學的養分向下滲透紮根,甚至能夠進入中小學的國民教育,是關心臺灣文學發...

 同時也有369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online/tk04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

文字流變 在 Birdy Nio FS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3:59:28

依賴著生活創作似乎變成了一種習慣。 把想說的在字裡行間輕輕的描述,說不出的於是放進風景裡,用照片,影片,若是看不見的,或許就用幾個和弦,然後讓情感在每個時刻都能立體。 你都會記得嗎? 這些,或是那些? 雖然放在記憶體裡的照片,其實幾乎不會拿出來看,老實說也不知道存在裡面要幹嘛,就只是覺得先留...

文字流變 在 Valentine Wu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2:26:17

⭕️第413次專注,持咒經行思惟《慈悲三昧水懺》,水懺,又稱之為慈悲水懺法、慈悲道場水懺、慈悲三昧水懺,為根據印度大乘「佛名懺悔經典」於唐末五代時期所製成的禮懺文本,收錄於大正藏諸宗部。《別譯雜阿含經》中,佛陀將善法譬喻為法水,表示身心具足受戒、懺悔之法,《水懺》取水的淨除之意,契接懺悔法門的修行精...

文字流變 在 LeedsMayi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24 17:18:55

中秋連假結束,開工了!早上八點半,梅姨我已經送好小孩在咖啡店裏吃完早餐開始工作囉!今日工事之一是準備新雅思班級的課外讀物。準備好動腦了嗎? 若雅思作文考,「為何有人不打疫苗?要如何才能提高施打率呢?」250字,你會怎麼寫?(你放心啦,不會考這題啦,雅思不會碰觸敏感的話題) 你的本文段 (body...

  • 文字流變 在 看書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11 13:45:08
    有 7 人按讚

    [#日常書評]

    《#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國立臺灣文學館編,國立臺灣文學館,2021.1。
    .
    年假期間,想推薦一本可以輕鬆購入、輕鬆閱讀、輕鬆吸收的臺灣文學史——《文青養成指南:臺灣文學史基本教材》。

    讓臺灣文學的養分向下滲透紮根,甚至能夠進入中小學的國民教育,是關心臺灣文學發展的人們近年來努力的方向。若是經歷過國立編譯館時期的人,看到模擬「高級中學 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副標題,應該會會心一笑。

    看似輕鬆,背後的著力卻是深刻的研究實力與用心。《文青養成指南》是國立臺灣文學館「文學力:書寫LÁN臺灣」常設展的延伸專書,結合邱貴芬教授主持的「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文學史研究成果所編成的「簡明臺灣文學史」。全書分成11個主題,用流暢易讀的文字分述各階段的文學發展與代表作家,並用大18開本、多層次的封面裝幀、可攤平閱讀的裸背穿線裝訂,佐以彩印的文學館藏品圖錄和作品摘文成書。

    全書橫跨台灣史上各個時期,從口傳文學、臺灣古典文學、白話字與台語文學,日治時期「漢文新文學」、戰爭時期的文學,反共文學及其同時代的伏流,美新處與現代主義,鄉土文學與「回歸現實」浪潮,大眾文學的發展,解嚴前後的議題爆炸,1990年代以後的臺灣文學。讀者可以勾勒出一片臺灣文學星圖,涵納各時代、各文類、各族群、各性別、各語言、各議題、各種文學風格。

    由於對日治時期之前的臺灣文學史相對陌生,讀來最有收穫的地方,一是原住民族口傳文學中的神話、口頭傳說、民間故事和歌謠諺語。二是臺灣古典文學從明鄭、清領到日治時期蓬勃發展的歷史。此外,由於去年開始接觸台語(漢字、羅馬字)課程,「從教會到社會:白話字與台語文學之路」這一章,也讓我初步了解白話字、漢字書寫的台語文字流變。特別是這一節還介紹了「歌仔冊」——記錄「唸歌」歌詞的文本。這種說唱藝術來自民間,也影響了日治時期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而台語文學的發展雖被壓制,仍有點點星火在民間傳承,在解嚴後迸發出來。

    從日治時期到戰後國民政府來台灣,各種文學觀念的衝撞、重整,新文體的發展、書寫語言的激辯,潛流其下的是對文學思潮、臺灣文學、臺灣主體意識的辯證。臺灣古典詩中出現了飛機、大砲等「現代」事物,「新文學」開始萌芽,「臺灣文學」是什麼,該以什麼形式的語言書寫、該書寫什麼樣的內容,知識分子迫切地吸收新知,也反省舊有的觀念。

    一頁一頁翻讀,「文明開化的夢與傷」、「空襲警報下的歌」、「窒息年代的游擊戰」、「囚室裡僅有的窗口」⋯⋯經歷日本殖民、度過最長的三十八年戒嚴體制,這些歷史無論重讀幾次,總讓人嘆服臺灣作家克服重重壓制,竄出勃勃生機的創造力。80年代本土意識愈發抬頭,以至解嚴後的百花盛放、眾聲喧嘩,亦展現作家們立基於臺灣經驗,從殊異的面向思考與臺灣相關的議題,並以不同的文學形式再現。除了純文學,書中也將大眾文學放置在文學史的脈絡當中。恐怖、科幻、推理、武俠、愛情這些在出版市場頗受歡迎的類型小說,也有細緻的梳理。

    當然,11個章節無法窮盡臺灣文學史的豐富命題,必然有所取捨。囿於篇幅,有些作家只能以排排坐點名的方式出現。若以文類來看,敘述上還是偏重小說史和詩史,散文和戲劇相對較少。1990年代以後的文學史分期,由於以「後殖民」、「新本土」命名,文學表現主要在小說領域,詩與散文的討論在此缺席。

    但是,它確實是一冊精要的入門說明手冊,除了可以按圖索驥上「臺灣文學虛擬博物館」看推薦書單,也可以在書店、圖書館搜尋作家作品來讀。它更歡迎不滿足的讀者,對臺灣文學、臺灣文學史有更多的閱讀、討論和補完。如同臺灣文學經由無數作家、學者不斷地寫作、辯證,有了如今的階段性成果,它也並非鐵板一塊,而容許搖晃、挪移、碰撞和顛覆,永遠能有新框架詮釋,永遠能用新眼光描敘和想像。

    我很喜歡「後話」中以臺灣這塊島嶼的地質生成為喻,描述臺灣文學的累積成果:
    .
    「如同岩層一般,堆疊累積起來的文學史中,有著星星般閃耀的礦石。那是臺灣人的生活、情感、夢想與才華。

    新的浪潮還會繼續來,繼續改變文學史的地貌,沉澱下新的礦物。新的作家寫下新的作品,但他們也都將持續傳承這座島嶼的文學意志。他們時時回顧,將過去轉化為未來的養分。

    文學平時是安靜的,但只要每一代人都繼續把心血貫注到文字中,我們永遠都能期待下一次的板塊運動,下一次的火山噴發。」
    .
    以此作為開春閱讀,我想是再適合不過的新年讀物了。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