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大用地是什麼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大用地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大用地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大用地是什麼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822的網紅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活出你的原廠設定,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置頂自介文】 大家好!我是蘇予昕心理師~😃 有鑒於搭上原廠列車🚄的人數越來越多,每天的私訊詢問也逐漸增加,是時候用一篇簡單的文章,協助新朋友快速地了解我們。 以下整理了幾個常見的QA,有興趣的夥伴就看下去吧! Q:#最近蘇心理師的公開活動是? A:籌備中☺️ Q:#請問蘇...

  • 文大用地是什麼 在 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活出你的原廠設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7-06 21:30:51
    有 482 人按讚

    【#置頂自介文】

    大家好!我是蘇予昕心理師~😃

    有鑒於搭上原廠列車🚄的人數越來越多,每天的私訊詢問也逐漸增加,是時候用一篇簡單的文章,協助新朋友快速地了解我們。

    以下整理了幾個常見的QA,有興趣的夥伴就看下去吧!


    Q:#最近蘇心理師的公開活動是?
    A:籌備中☺️


    Q:#請問蘇心理師有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呢?
    A:我們提供個人/伴侶諮商、企業與公開演講、各類對談與主持、網路/報章專欄、以及節目訪問等。(合作方案沒有設限,只要夠有趣,都歡迎來讓我挑戰💪🏻)


    Q:#請問如何預約演講或諮商?#想了解費用地點~
    A:歡迎私訊粉絲頁,V編會盡快回覆,為您詳細解說和預約。


    Q:#請問什麼樣的人適合諮商?
    A:對我而言,其實每個人都適合,端看你探索自己、面對自己的「意願」有多高,有多渴望恢復完整、自由的狀態。

    當然,目前處於困惑、茫然、痛苦階段的朋友會更適合,那也是因為痛苦讓意願更強烈而已。畢竟,生命的苦正是驅使我們踏上英雄之旅的原動力!

    (p.s.精神恍惚、妄想、幻想、無法對話的朋友建議先前往身心科就診,或雙管齊下,會有更好的療效。)


    Q:#請問要如何成為心理師?#可以分享你的心路歷程嗎?
    A:話要是說到底,目屎就揮莫離啊(浮誇)!這是一段有點長的故事,找機會再來好好聊。先簡短分享給想成為心理師的朋友,我在這條路上經歷過的六個階段~

    階段一,準備考取研究所(因為我非本科系畢業,故有去補習班上課);階段二,就讀研究所;階段三,投履歷找實習單位(通常都沒有薪水,為期一年半到兩年);階段四,寫論文(啊啊啊啊啊,會很想尖叫的一個階段…);階段五,準備考國考(啊啊啊啊啊,繼續尖叫的階段);階段六,考取後開始應徵工作。

    現在回想起來,我真的非常享受這趟旅程,每天學習大量新知,也一邊更認識自己,簡直摸蛤仔兼洗褲。當然辛苦、茫然的時刻不會少,就看各位對心理、對人的興趣夠不夠澎湃,足以支撐自己度過了!


    Q:#請問寫這本書的動機是什麼呢?
    A:這世界上最讓我興奮的事,就是看見人們開始卸下盔甲、舊框架,發現生命的無限可能,進而越活越自由、越活越像自己。這本書裡的每一句話,包含諮商個案的每一秒鐘,都是基於這個信念進行的🤍


    Q:#哪些地方可以找到蘇心理師?
    A:臉書粉絲頁(就是這兒),instagram(帳號: the.original.you),YouTube(蘇予昕諮商心理師),歡迎大家加入~而我需要靜心與休息的特質,讓我不一定能經常更新、創作,但每一次的分享,都是我完全順從當下的純粹意願,才能傳遞出最高能量的作品給大家。


    感謝你們的鼓勵與肯定🙏🏻也希望我們不只是網友,期待與各位相會的時刻~

    (如有其他疑問也歡迎留言,我們會不定期更新)


    -----------------------------------------------
    📣《#活出你的原廠設定》六刷熱讀中📣
    博客來|https://reurl.cc/4gkbqR

  • 文大用地是什麼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3-27 07:15:00
    有 2,406 人按讚

    太多父母,把自己的欲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夢想,放在孩子的背上,用「孝順」操控孩子,讓別人背自己的背包。

    你必須勇敢,你必須挺起胸膛,為自己戰鬥。
    很多時候,父母不是真的需要你,他們只是不負責任而已。

    如果父母威脅著要收回感情(罵你不孝),或者冷漠對待你(跟你冷戰);這是威脅,也是手段,你要往前站一步,不要後退,不要妥協。

    取自《與家人的財務界線》

    ************************************

    各位朋友,早安:

    我在上面的短短摘文,大概能讓各位感受到作者文字的力道。這本書不只是觀念清楚,作者的文字功力,也相當值得欣賞。

    要對自己的父母設立界線,那就是同時要進行經濟與情感獨立的動作。這一關很艱難,有人到老都過不了。

    但這一關就算暫時過了,有時候付出的代價很高,有些關係確實就回不去了。只不過有些父母還是可以認清楚自己的觀念有調整的必要,另一方面也或許是父母同時也可能反過來在心理上依賴孩子,也就比較有機會重新和解,在新的健康關係中攜手前行,這會讓人很欣慰當初為自己發聲的那一步冒險。

    每次遇到這種事,我就感覺自己渺小,有時情境稍稍一變,難度就很高,不好理清楚。還好作者有能力碰這個議題,我能傾聽、能支持,但要說給個清楚指引,我也是只能搖頭嘆氣。

    以作者的觀點來說,我猜正反兩方的意見都有。各種意見我都歡迎,別落入謾罵就可以。

    還是誠心邀請大家來參與星期天晚上8點的直播,大家一起來跟作者學習。祝願您,有能力掌握愛與孝順的千古難題!

    ************************************

    不幫,就是不孝嗎?

    【文/ 李雅雯(十方)】

    二○○六年暑假,我覺得自己突然掉進一個惱人的惡夢裡。

    我和先生帶著孩子,回到婆家。在婆家的客廳裡,為了房貸的還款計畫,和公公大吵一架。

    公公的房貸已經拖了十年,他用土地抵押,在農地上蓋起七十五坪的農舍,農舍的建造與貸款,由兒子們一力承擔。

    剛開始,新婚的我們,沒有孩子,沒有壓力─ 先生還年輕,我也還在讀博士,所有的收入,左手進、右手出,沒有太多顧慮。

    二○○六年後,壓力大了起來─ 孩子出生了,奶粉、尿布、褓母費,一樣不能少;娘家發生火災,我每個月固定匯款,幫助家裡度過困難;我的博士學位進入第四年,往返台灣的次數變多,機票費用每月多支出一到兩萬元……我和先生的每月支出,突然左支右絀。

    公公不是沒有錢。他有一塊閒置的工業用地,空著擺了十年,一直沒賣。十年前,就打算賣掉這塊地,清償房貸;但不知為什麼,一拖再拖,貸款的利息,一直在付,先生既是連帶保證人,又要固定還貸;我們小夫妻沒有積蓄、沒有資產,壓力逐漸累積,終於爆發出來─他們父子大吵一架,開始冷戰。

    我記得那一天,公公咆哮著:「我養了你二十年,你這樣對嗎?」他眼珠一翻,一邊噴著鼻息,怒罵道:「我白天在紙廠,晚上再去塑膠袋工廠,照顧農地、插秧、晒稻……你就這麼跟我計較?不孝!你書讀哪裡去了!」他邊罵,邊攥緊了拳頭,我記得在那個時候,他還用厭惡的眼神,掃了我們一眼。

    「我沒有不孝,」先生竭力控制住自己,「我們負擔也重的,你知道嗎?」
    「你會有報應!」公公突然爆發了,「奉養父母,天經地義,你們有壓力?我沒有?開這種口,不孝!」

    我朝上瞪起了眼睛,臉上肌肉扭動著,像赤腳踩了火爐似的,哽咽著不哭出來。說我們不孝,這不現實。我竭力控制住自己,沉默了一會兒,結束了討論。奉養父母,天經地義;我如果不還公公的房貸,就是不孝?

    回家路上,公公的話,像跑馬燈似的,繞在我的大腦裡。壓力底下,我的思路變得異常清晰。我開始思考著,斟酌著,一路上琢磨著整個道理:父母與子女之間,似乎不應有著「我年輕時養你,等我老了,你應當還我」的關係;你要知道,有「借」有「還」,那叫「借貸」;不「借」不「還」,那才叫「愛」。

    ***

    「愛」是什麼?

    「愛」像「禮物」─ 「禮物」是為了慶祝你的存在,為了讓你開心,在乎你、珍惜你,為了替你做點什麼,沒有任何目的,送你的東西─ 這是無條件的給予,無條件地付出,不期待你「還」回來。

    只有「債」才需要還,而且「連本帶利」地還;「愛」是不用還的,因為愛會「滿出來」,能「給出去」,用也用不完。

    父母與子女之間,沒有「債」,只有「愛」─ 這種「愛」是自然的、沒有壓力的,不需要承諾,卻一定會升起的─這是「感激」,也是「信任」。

    如果有任何人,拿我接受的「禮物」,要求我償還「債務」;那不是我該接受的,那不是我該服從的;我不應有愧疚感,那是他對「愛」的誤解;那是他對「父母與子女關係」的誤解,我必須送走,我必須擺脫,不感到焦慮,不感到困惑。

    經過這麼多年,我才體會到,在父母與子女的金錢糾紛上,「孝順」是個完美的藉口 ─ 太多父母,把自己的欲望、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夢想,放在孩子的背上,用「孝順」操控孩子,讓別人背自己的背包。

    你必須勇敢,你必須挺起胸膛,為自己戰鬥。
    很多時候,父母不是真的需要你,他們只是不負責任而已。

    你要記住,真的遇到類似我的情境時,你必須分辨什麼你能給,什麼你不能給;如果父母威脅著要收回感情(罵你不孝),或者冷漠對待你(跟你冷戰);這是威脅,也是手段,你要往前站一步,不要後退,不要妥協。

    這個世界上,永遠、永遠、永遠、永遠,都會有人愛你。
    如果給你生命的人,讓你不快樂了,讓你背負了壓力,你永遠還能從很多關係裡,得到快樂、得到給予跟愛,不要退縮,不要放棄。

    跟自己站在一起。

    .

    以上文字取自
    與家人的財務界線:富媽媽教你釐清家人的金援課題,妥善管理親情的金錢漏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9952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 文大用地是什麼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6-27 08:00:00
    有 1,200 人按讚


    昨天看了一下經濟部的『工廠管理輔導法修正』發文,大概了解一下修法邏輯我就分享了,餐廳打烊後立刻衝去看『玩具總動員4』,超級好看大家快進戲院看。

    一起床才看到臉友一些不同意見,有的反對的有道理,但很多卻是對法案有誤解,我花了一些時間了解,但畢竟我不是專家也不是立委,我僅能就我查到的分享,一樣歡迎大家補充,但那種「不把工廠拆光就是政府無能」的民粹就不要來浪費彼此的時間。

    開始囉,要罵要酸的等看完再說。

    1、『環保是道德至上的議題與選擇』
    我跟大家一樣也希望吃素環保救地球,台灣的違章是幾十年累積下來的歷史共業,我今天要幫這些納入法規監督的工廠說話,本來就是站在逆風挨打的位置,但我從不看風向說話的,所以我這次還是站在讓這些工廠合法才能有效監督這邊。

    2、『違章工廠不等同它們全部非法』
    這些工廠就是原先「位址」不合法,但還是得符合消防法規、環保法規、得報稅⋯⋯等,跟大家認為的合法工廠負擔一樣的成本跟義務責任,但有人一定會抱怨「合法工廠的地是花錢買或跟政府租的,這樣是變向懲罰合法工廠!」
    其實違章工廠的地也是花錢買來的,如果是竊佔國有或私人土地,大家覺得政府和地主會放過工廠老闆嗎?!而真的竊佔國有土地的廠房,所佔的農地多為台糖土地,政府現在就是要跟他們收費了。

    3、『把工廠拆了農地也不能耕種』
    灌了水泥的土地就無法再農用了,這是非常不幸不可逆的結果,所以唯一能避免悲劇的手段就是立法嚴格管控,現在要蓋工廠一切照規定走,想偷蓋就直接拆。

    4、『違章工廠納入法律監管,不合環保法規不改善就勒令停業拆除。」
    政府只給他們合法經營權,但如果他們做不合法的事情照樣開罰,現在讓這些工廠攤在陽光下,有良心的業主就會珍惜機會,把所有器材設備完全符合政府規定,該花的成本他們跑不掉,相關產業還能從工廠業者賺一筆,政府同時增加稅收。

    納管才能避免他們偷偷摸摸地做非法的事,這邏輯就像擄人勒索唯一死刑,看起來很正義但卻造成歹徒往往選擇撕票,反正都是死幹嘛留活口;原本的違章工廠的心態會變成反正自己不合法,那多做一件非法的事情好像也沒差。

    5、『違章工廠納管才是保障合法工廠』
    有人覺得這些工廠一合法就會和原本合法的工廠競爭,可是如果本來就是產業的競爭者,納管前就在競爭了!
    大家可以想像中国工廠為什麼成本低,就是因為中国以寬鬆法規或直接漠視違法才能壓低成本增加競爭力;不合法的工廠在壓低成本上就是比合法工廠有優勢。
    現在納管一併得遵守法規,民眾檢舉、政府開罰才找得到人,業主跑都跑不掉。
    即便現在政府立法納管,一定也有不肖業者存僥倖心理想矇混過去,請大家踴躍向政府檢舉——這次法案修正反而加速淘汰不肖廠商,保障合法和想合法的優良廠商。

    6、『看到工廠就覺得是污染』:
    我跟大家一樣也滿想回到農業社會,更嚮往回到採集生活的人類文明;一方面希望政府創造就業拼經濟,但又不希望有工廠?!你們不知道国民党的總統候選人郭台銘就是全世界最大代工廠老闆嗎?這就像希望經濟好投他,但卻不准鴻海蓋工廠的矛盾。(不過鴻海工廠都不在台灣不是因為果凍關心台灣環境,是因為台灣人力貴,環評嚴格而已。)
    假設這幾萬家工廠不就地納管,請問得把它們搬去哪裡?台灣有這麼多工業用土地嗎?納管讓它們自然被市場淘汰才是解套。

    7、『工廠百百款不是每家都是台積電』:
    有的是做簡單手工有的是中高污染,「中高污染」的工廠得立即改善,不改不遷廠到工業區就是斷水斷電勒令停業,現在立院三讀通過更具強制性的法律,你們還覺得是修惡嗎?

    8、『叫工廠的規模可能只有數名員工』
    這種小規模的違章工廠可能跑去工業區說要申請廠房用地嗎?應該會被笑然後攆出去吧⋯⋯他們做的就是自己找地蓋。大家想像的是工廠蓋在田中央,四周圍繞著稻田,但實際上要車輛進出運輸貨物,我們看到的多是蓋在產業道路上,附近圍繞著綠油油的田。我懂很多人看到工廠就不舒服,但現在就是要解決。

    9、『幾萬家違章工廠照顧為數眾多的員工,一位員工背後至少一個家庭。』
    政府不想辦法讓這些在土地使用上不合原先法規,但其他都符合規定的工廠解套,一味強制拆除,那這些從工廠游離出來或嚴重被拋棄的人,他們的生計怎麼辦?
    再者大家最愛歌頌的——台灣中小企業創造台灣經濟奇蹟——有多大程度就是這幾萬家工廠貢獻來的?!

    我們只以自己的經驗和直覺上判斷,很多是情感層面上過不去,那叫做感性。
    模範生有教育我們:「不要讓你的感性勝過理性。」

    經濟部 我這樣解釋有錯誤嗎?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