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化部藝術 補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化部藝術 補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化部藝術 補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化部藝術產品中有7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唱自己的合唱曲X作曲家黃俊達 #合唱音樂群像 線上收聽由此去:http://www.goodnews.org.tw/content.php?id=1654498 作曲家黃俊達官網 http://huangchunda.thisistap.com/ ||每次上台總是牽腸掛肚,雙眼看著指揮翩翩飛...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前記者會 此次記者會於09/30下午二點,犇亞會議中心舉辦,本集節目收錄有: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 #梁永斐先生致詞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王瑞棋先生致詞 ART TAIPEI 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執行長 #王焜生先生介紹展會...

文化部藝術 在 台北 台南 美食 旅遊|Claire食旅記事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9 13:28:10

#水光鹽 🏠台中市西區中興街92號 ☎️(04)2302-9988 每個細節都是如此迷人的店家。 -- 水光鹽的命名和宗教有些關係,光和鹽是上帝對每位基督徒的期許。而延伸至餐廳經營中心思想:水能滋潤解渴;光帶來溫暖;鹽則是讓菜餚更加有滋有味。 -- 半畝塘團隊設計出人文與環境完美結合的高雅環境,入...

文化部藝術 在 Su Mis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5-11 16:30:40

ihategoodbye∞今日與明日SU MISU個展∞10/29-10/30・゚・。・゚゚・*:.。 ♥ ・゚・。゚+゚・*獲文化部藝術新秀發表補助・゚・。 ゚+゚・* -------------- 只有兩天的展覽。 此為繼高雄及台中聯展後的SU MISU影像個展,兩日更顯示稍縱即逝的時間軸,在...

  • 文化部藝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3 18:39:51
    有 21 人按讚

    唱自己的合唱曲X作曲家黃俊達
    #合唱音樂群像

    線上收聽由此去:http://www.goodnews.org.tw/content.php?id=1654498

    作曲家黃俊達官網
    http://huangchunda.thisistap.com/

    ||每次上台總是牽腸掛肚,雙眼看著指揮翩翩飛舞,不小心激動雙眼模糊
    ⋯⋯加入了合唱團後,我從此耽誤。||

    在一個午夜夢迴的時分,學生時代認識的合唱友人傳來一則合唱團演出影像,一群人正唱著上述的歌詞,那首歌叫「那天一個衝動我加入合唱團」,寫實又貼切的歌詞,讓我陷入過往青春期總與「合唱音樂」為伍的深刻記憶,一看作曲者:「這不是寫了不少合唱曲的黃俊達嗎?」於是我們便把黃俊達找來節目現場。

    從小就在YAMAHA學習鋼琴的黃俊達,一路彈到大學,高中大學接觸到合唱團,曾動了個想要唱合唱的念頭,然而總是被團員給發現:「咦,你會彈琴?那你來當伴奏。」大學時代起初唸的是理工科,但熱愛音樂的心不斷地蠢蠢欲動,促使黃俊達作出轉系轉學的決定,後續進入師大音樂系,正式開啟了作曲學習之路。

    2013年黃俊達獲得文化部藝術新秀得主,多年來不斷開啟創作視野,「每天我都會花好幾個小時讀譜、讀書、解析各個作曲家的特色,這還不包括每天要練琴…」憑著一股執著的信念與無悔的投入,黃俊達慢慢走出了自己的一條路,其作品橫跨電影電視與劇場配樂、管弦樂、聲樂、合唱作品等,風格多元,令人驚艷,請和我們一起來聽聽本地中生代作曲家的創作故事,以及其所推薦歌曲的創作故事。

    本集播出曲目:
    #歌聲交會時:張士超你昨天晚上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裡了/上海彩虹室內合唱團
    #好好聽唱片行:魔法之島 / Voces8合唱團
    #樂人相談室
    Buan /民和國中濁岸合唱團
    撒謊的信徒/台中室內合唱團
    走進庶民的說書人/拉縴人男聲合唱團
    那天一個衝動我加入合唱團/台大合唱團
    寶貝/中山女高校友合唱團
    鵲橋仙/鹽湖城華人合唱團

    【傾聽音樂】
    佳音電台FM90.9 週一至週五 am10:05首播(週二至週六am01:00重播)
    羅東電台FM90.3 週一至週五 pm08:05首播
    桃園GoGo Radio FM104.3週一至週五 pm08:05首播
    全球線上收聽:http://www.goodnews.org.tw/goodnews.php
    手機及行動平台,請連結 app.goodnews.org.tw
    或下載 Hinet廣播app

  • 文化部藝術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07:47:39
    有 1,042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818)
    歸處何方

    在我父輩的親屬中,交往較多的就是五叔李剛了。名叫李剛的人很多,五叔不是那個2010年以「我爸是李剛」的特權,在交通肇事逃逸案中所指的李剛,也不是曾任香港中聯辦副主任、其後因被指「涉嫌嚴重違紀」而被免職的李剛。五叔原名李存溢,1925年出生,15歲那年從香港奔赴延安參加中共革命。在延安進入魯迅文學藝術院主修大提琴,後來成為作曲家和指揮家,49年後在北京參加建立國家級的歌劇舞劇院,擔任行政領導工作,經歷所有的政治運動,包括受到殘酷鬥爭、虐待的文革。文革後擔任文化部藝術局局長,多次帶藝術團體到香港和外國,在文化部12年後退休。

    1972年文革期間,他被打為「黑幫」在幹校勞動,我獲邀到北京參加國慶,我提出想見五叔的要求,於是當局把他從邊遠調回北京見面。1980年中國改革開放後,五叔多次來港,我們見面頗多。1997年他退休後,經我聯繫,在香港出版了一本回憶錄《歸處何方》。2006年我到北京在他家留連幾天。2007年1月五叔在北京病逝。

    在他寫的回憶錄中,講到1943年在延安的「搶救運動」,他認為這場運動是由中央社會部長康生發起的。運動使不少熱血青年一夜之間成了「國民黨特務」,而他的三姐、即我的三姑姐李慧蓮被關押一年多失去自由,被輪番拷問,最後不得不被迫承認自己是「特務」,運動高潮過後,與弟弟重見,二人抱頭痛哭。不久,三姑姐就病倒了,一年後離世,死時不足25歲。

    從中共建政後,就不斷以運動治國來看,把「搶救運動」推到康生頭上,可能是五叔「為尊者諱」而已。他的回憶錄接著就談到了1949年後不斷發動的「階級鬥爭」運動。大致上說,1957年反右運動之後,所有的黨外知識人就鴉雀無聲了;1959年彭德懷上書毛澤東指出大躍進的問題和弊病,被毛發起「反右傾運動」批鬥彭德懷,牽連大批人,由此而黨內也鴉雀無聲了;到了文革在全民掀起互相揭發互相鬥爭的運動,也就使全國人民都鴉雀無聲了。五叔在回憶錄中指出,歷次運動對知識分子、文學家藝術家衝擊最大的,除了文革,要算反右派鬥爭。他說他作為歌劇舞劇院的領導之一,深感未能保護無辜的藝術家而不安。他特別提到五十年代自美回國的歌唱家張權,在反右中受到的傷害。他沒有仔細講這位歌唱家的遭遇,但提到她劃為右派後,被下放多年,晚年回到北京,住房問題也一直不能解決。她1993年去世,遺願是要在北京天主教堂做追思彌撒,並葬在天主教墓地。

    前文談到的林秉寧,董建義,都是籍籍無名的右派分子,而鼎鼎大名的右派知識人當中,我直接認識並且作過訪談的,有三個人:電影劇本《苦戀》的作者白樺,1956年發表「干預生活」的作品的劉賓雁,和香港《文匯報》創辦人徐鑄成。上世紀八十年代跟這三人所作的長篇訪談,使我對中共國的認識,有很大的提升。

    白樺在《苦戀》中寫一個歸國畫家凌晨光在中國的悲慘遭遇,他在厄運連連之後,還反對女兒隨男友出國,於是他女兒問他:「您苦苦地戀著這個國家,但是這個國家愛您嗎?」凌晨光無言以對。白樺原名陳佑華,1930年出生,1947年即17歲就參加了解放軍,成為軍中作家,1958年被打成右派,開除了軍籍。1964年重回軍隊。白樺被打成右派的原因,是他15歲就左傾,17歲就參軍,自認為出身「純潔」,不同於來自舊體制的人,他有資格真誠地、不會被人懷疑地說話。白樺在1979年獲平反後,仍然揭露政治生活中問題的初心仍然不變,1979年發表《苦戀》,1981受到批判,成為文革後第一個被批判的作家,批判矛頭直指他劇本中「這個國家愛你嗎」這句話。我訪問他時,他仍然認為他的遭遇只是因為中共的政治生活處於不正常狀態,若正常就不會遇到這些事。但實際上他的遭遇,是在專權體制下正常不過的事。

    跟劉和徐訪談的啟示,後文再講。

    五叔和三姑姐李慧蓮1943年回歸延安,1950年代我的同級同學和其後許多香港工人回歸祖國參加建設,五叔講到的張權從美國回歸,哈佛醫學博士董建義的回歸,白樺筆下的畫家凌晨光的回歸,還有千千萬萬我們不知道的回歸,他們都是一個個具體的人,不是一堆數字,開始時或者都有一段蜜月期,隨後的遭遇是不同程度的大同小異。1997年香港的回歸,不僅是土地的回歸,而且是幾百萬香港市民向共產黨領導的祖國的回歸,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回歸。24年的變遷,現在和未來的變化,前人的殷鑑正如五叔回憶錄的書名所示:歸處何方。(51)

    圖1,1972年訪京,與五叔五嬸和他們的女兒在他任職的中國歌劇舞劇院門前。

    圖2,1987年12月白樺訪港,後立者是香港影人韓培珠。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文化部藝術 在 洪孟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06 14:28:28
    有 962 人按讚

    「#街舞老師淪人球? 文化部、教育部體育署互踢皮球!?」線上記者會

    時間:110、07、06(二) 下午14:30(立法委員洪孟楷 臉書直播)

    出席名單: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 副司長吳宜璇 專門委員賴世哲
    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產業及企劃組科長 張儒民
    全民組輔導組 科長 王力恆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科長 黃耀滄
    勞動關係司謝韋晟 專員
    勞工保險局:副局長 蕭宗慶
    普通事故給付組組長 劉秀玲

    立法委員:洪孟楷、林奕華、陳玉珍、蔣萬安

    中華民國街舞運動協會理事長 沈智慧
    街舞老師:林宇禾(阿幫老師)、黃惠鈴(Lingo)、徐立剛(阿剛)、陳裕琦(Angic)、范若筠(飯粒)、鄭皓議、凌維志、黃宇麟(Phill)、劉宗翰(A pia)

    文化部藝文4.0紓困即將 #在7月12日截止,全台街舞老師卻陸續陳情,去年向文化部申請紓困順利通過,今年卻被回覆街舞屬運動類別,應改由向教育部體育署申請,但詢問體育署卻又得到街舞為文化部管轄,就因為文化部、教育部體育署互推皮球,導致街舞老師淪為「紓困人球」!

    去年國際奧會宣布,#2024巴黎奧運將新增霹靂舞為比賽項目,這對全台街舞從業人員是是多大的鼓舞,但受疫情影響,全台各地街舞相關產業活動已經停擺,沒想到去年上被文化部認定是文化藝術表演的街舞,今年卻被文化部退件要求改向教育部體育署申請,但街舞老師詢問體育署的結果,又推說街舞(霹靂舞)還未納為體育項目,又把球丟回文化部,為協助街舞從業人員順利申請紓困,邀集相關部會共謀解決之道。

    另外對於街舞界藝文紓困申請所遭遇退件相關問題,尤其是同樣面臨因投保工會而被勞保局勾稽問題,也請勞動部、勞保局說明如何能取消勾稽以利相關受影響民眾順利向其他部會申請紓困,以保障其應有權益!

  • 文化部藝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4-13 22:50:57

    本集主題: #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前記者會

      此次記者會於09/30下午二點,犇亞會議中心舉辦,本集節目收錄有:
    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司長 #梁永斐先生致詞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理事長 #王瑞棋先生致詞

    ART TAIPEI 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執行長 #王焜生先生介紹展會亮點

      會後還專訪 #王瑞棋理事長,關於這屆藝術博覽會的更多特色與亮點,還有如何讓一般社會大眾能走入展場後,能夠更了解和認識藝術品。還有訪問到做這次形象廣告影片的日向映畫 #王康子瑋導演,如何用識別系統出發,變成一部動畫結合「知名音樂家」 #櫻井弘二 的音樂,變成不同以往的形象廣告影片。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邁入第22屆,除承接前人所留下的珍貴經驗外,也不斷地思考突破,為亞洲打造出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級藝術博覽會。今年的展會將雲集來自全球20個國家、168間畫廊,超過3000件精彩作品。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除一如以往的強大台灣本地畫廊陣容外,更進一步吸引了38間來自香港、印尼、義大利、日本、中國大陸、俄羅斯、新加坡、韓國、泰國、美國、越南等地之藝廊首度參展。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也同時獲選為交通部觀光局2015年國際級活動之一,並再度勇奪La Vie台灣文化創意產業100大獎年度文創會展獎,向世界行銷台灣文化實力。

      今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選擇以傳承與跨界為主軸,不再將「展出」侷限於展位框架之中,而是藉由聲音、影像、空間設計等元素共同為ART TAIPEI 2015形塑嶄新意象,期待每位參與者從踏進展場的那一刻起,即能親身體驗藝術的無處不在。除有國際建築團隊無有設計共同主持人劉冠宏與王治國所規劃的全新展館,展現新的空間人文概念,打造全新觀賞經驗;理式設計李孟杰以黑色為基底,與四個冷色調的高彩度色塊組合,呼應今年四大展區的主視覺外,尚邀請到為台灣音樂締造多項里程碑的知名日籍音樂人櫻井弘二及日向映畫王康子瑋導演參與形象影片製作,於展前記者會進行全球首播,呼應藝術跨界主軸。

      為了能夠多角度呈現亞洲豐富的藝術風貌及深度,ART TAIPEI 2015的展場首度擴大至貿易中心的全數展廳,並將總計達2萬3,450平方公尺的展示空間精心規劃為規模更甚以往的「藝術畫廊展區」、特別展出近三年創作或未曾在台灣展出之作的「新作首映」、以新媒體創作為主軸之「藝術前線」、一展當今世代創作觀點、規劃有國外具潛力年輕藝術家個展的「新秀登場」、文化部支持的「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並有多件大型公共藝術作品交錯點綴展場,塑造出獨一無二的藝術空間新景觀。於為期四天的「ART TAIPEI 201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中,台灣畫廊與世界其他地區的頂尖畫廊一同展出,同時配合期間舉辦之藝術講座與藝術論壇,引領參與者深入探究亞洲藝術新風向。

    粉絲頁: ART TAIPEI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期:10/30-11/02
    地點:世貿一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 文化部藝術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12-20 13:30:31

    《享世樂園》是翁銘邦橫跨繪畫、攝影、後攝影、數位藝術與劇場概念等領域的系列作品。從事繪畫與攝影創作的翁銘邦表示,山水畫在他的創作中佔了相當大的份量,如〈盛夏行旅圖〉,即是由范寬的〈谿山行旅圖〉轉化而得。

    翁銘邦自言此系列是以繪畫為靈魂的影像創作。其中可見得中國山水畫的多點透視、立軸構圖,同時又有華麗繽紛的色彩、台灣的風土人情地景,匯合古今,持續逼向數位攝影的極限。

    他的全景觀畫面,無意於收攬或探討人類的當代處境與整體文明,純粹是畫面上豐富性與趣味性的考量。至今完成9幅作品的《享世樂園》,翁銘邦企圖以畫面、作品的連續性,打造一個無盡綿延的視覺世界。

    對翁銘邦而言,《享世樂園》系列是他內在的個人風景,是對棲地宛如樂園的再現,加入自身的思維、觀照,乃形成無比奇幻、夢想的幸福樣貌,具備著正面的想像。

    此外,翁銘邦也認為,《享世樂園》系列的萌發,一部份起源於女兒的誕生。因為女兒喜歡至樂園遊玩,所以也造就他更能帶著愉快、豐饒的目光,塑造出一幅幅充滿歡樂假日時光的攝影作品。


    小檔案

    翁銘邦,1970 年生於臺灣臺北,英國東倫敦大學藝術創作博士,1995~2004年間旅居英國倫敦與伯明罕等地,現職為中國文化大學傳播學院專任副教授,專注於新媒體影像創作、研究與教學,居住並工作於臺北。

    近來作品屢獲國內與國際影像藝術獎項(如 Chromatic Awards 2017 數位後製類首獎,International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2015~2016 數位後製類銀獎,Fine Art Photography Awards 2015 數位特效類銅獎,首屆英國 Lumen Prize 國際數位藝術獎優選與2014高雄美術獎特別獎等)及展覽等殊榮,且曾應邀發表於倫敦、伯明罕、牛津、布里斯托、紐約、洛杉磯、巴黎、巴塞爾、阿姆斯特丹、莫斯科、台拉維夫、香港、上海、吉隆坡、澳洲、阿根廷、拉脫維亞及歐美等主要城市,並典藏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文化部藝術銀行、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英國倫敦攝影家協會、英國皇家攝影學會等。

    2018年受邀為法國巴黎國際知名 YellowKorner當代美術攝影藝廊藝術家,作品陸續在該藝廊各國主要城市的據點展出;並於 2019 年獲英國倫敦ArtLink Creatives國際藝術策展顧問公司之邀成為ArtLink的代理藝術家,以及美國加州Daylighted國際藝 術策展平台的藝術家等。

    @一影像

  • 文化部藝術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6-14 14:05:28

    《消逝的肖像》系列堪稱是劉芸怡的代表作,而且持續不斷地變化,從東德城鎮的廢棄樓房,到金門的洋樓乃至於碉堡,其關注的面向也有著層層的演繹,不只是單純的記錄,而是還原美學的呈現、歷史意識的體悟、失落時光的深情凝望。
    赴德就學前,劉芸怡做了一個奇異的夢。她夢見原來居住的房間後頭,另外還有一個空間,她毫無恐懼的前往探訪,發現裡面有門,門後是更多的通道,她越來越深入,進入地下迷宮也似,那是一個原始的空間,彷彿回到母體一般。
    劉芸怡自言,後來看見廢墟,都會直接連結到回到原始空間的這個夢。
    對她來說,建築物如同人軀殼的延伸,而無名的廢墟則近似封存時光的盒子,能夠見證許多事,除去一般人生活的痕跡,潛意識的流動,還有戰亂的陰影,與歷史、文明的記憶,種種凡此。
    劉芸怡也提到,過往歐洲有幫死者做面具的傳統――他們會翻模死者的臉,以便留下存在的證明以及紀念。她認為,攝影其實也就是在做一樣的事,拍下來的人事物,絕不會是永久的,照片不過是時間的切片。
    唯消逝不等於不存在,那終歸是生命再自然不過的真實狀態。
    而金門所保留的戰爭時期的完整景觀,劉芸怡認為是由於長久的戒嚴,導致金門停滯在過往的時光,跟東德的城市頗為相似,儼然平行的對照。不只如此,她尚且發現金門植物的種植,與戰略位置密切相關,譬如鄭成功進入金門,大量砍伐,導致金門光禿禿一片,抑或是日後國民黨軍隊進駐,為戰爭需求,乃種植可以當作阻絕、防禦型武器的植物,如瓊麻、仙人掌、九重葛等。
    一旦建築物被棄置,這些廢墟就逐漸會被大自然的力量反噬。她在金門拍攝時,就常看到植物花草遍佈整個建物、進一步造成破壞的景象,甚至有屋子裡面直接長出一棵樹。劉芸怡表示,這會讓她重新省思文明與自然的微妙關係。

    小檔案
    劉芸怡出生於台中,2005 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2010 德國 Burg Giebichenstein  藝術學院碩士畢業(Diplom 學位),2014 德國 Burg Giebichenstein 藝術學院藝術家最高文憑(Meisterschülerin)。 2011-18於德國柏林貝塔寧藝術村、耶拿、Schwalenberg、土耳其伊斯坦堡、台北國際藝術村、高雄駁二藝術特區以及台南蕭壠文化園區等地駐村。2013 獲世安美學獎:造型藝術類。2015獲台南新藝獎。2016獲桃源創作獎入選。作品並獲文化部藝術銀行購藏以及國立台灣美術館青年藝術家作品典藏。
    個展計有《歷史造景》、《消逝的肖像》、《遺落之島》、《歷史塵埃》、《城市幽靈》、《渡境》等,展場遍及世界各地,如台北、新竹、台南、台中、桃園、高雄、廈門及德國的柏林、柯尼希施泰因、哈雷、耶拿等地。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