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文化衝擊例子台灣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文化衝擊例子台灣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 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 對我來說一直是個相當有趣的題目,今天終於下定決心...
文化衝擊例子台灣 在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4:02:30
收到耳環的時候想起來 @iioozzz 文案寫了一句 Your wings flutter in the breeze. Flutter 拍動 腦中馬上浮現「蝴蝶效應」 大家應該不陌生 其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 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 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像是這對小小耳環 讓我聯想到蝴蝶效應 啟發...
文化認同(Cultural Identity) 對我來說一直是個相當有趣的題目,今天終於下定決心
,要來好好寫寫我所知道、和我所遇到的文化認同。
其實這個問題困擾我相當的久了--從我高中出國以後開始,就面臨了文化認同的危機,
嚴格算起的話,其實在國中的時候就已經有跡可循。
我似乎對台灣從來沒有過強烈的認同感,或者說,我並沒有深切的感受到這塊土地、以及
這土地上的人們跟我的共鳴。
然而這對我愛不愛台灣、覺不覺得我是台灣人並沒有衝突。事實上,我覺得我比大多數人
更愛台灣,也更能感受台灣人代表的涵義。
我記得國中的時候每周都要升旗,在走廊上我總是努力的唱著國歌,看著國旗慢慢的往空
中升去。我試圖從中找尋一絲絲我對於這個國家的熱情,但是,我找不到,我只知道在眼
前飄揚的,是我的國家的國旗。我身邊的同學也沒有展現這種熱情,他們只是笑著、鬧著
,任憑升旗典禮成為上學途中的遲到緩衝期。那時候,我們都太年輕了。
高一結束,我到美國交換了一年。在國外,我一次次的告訴人們:我從台灣來。是的,是
台灣,不是泰國。我在文化嘉年華的時候上台介紹自己的國家、介紹台灣的文化。在無數
個文化交流的場合,我一次一次感受到了:我從台灣來,我是個台灣人。
儘管我有這樣的感受,很大一部分原因,卻似乎是來自交換學生之間不成熟的文化交流,
刻意強調出身、強調差異。台灣在國際上是相對弱勢的,於是在一次次說出:我來自台灣
!的過程中,我學會替自己的國家辯護、站在國家的立場發言,我說的話代表全部的台灣
人。於是很自然的,我產生了一種對台灣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有些悲哀:認同了台灣,
就必須一個人面對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西方人對亞洲人的整體觀感。我很努力,我也知
道我所做的一切,在這些人的心目中將會影響他們對台灣的印象,可能只有一年,也可能
是一輩子--我好像背負著某種無形的壓力。我認識到了自己是個台灣人,卻並不以此為
傲。
另一個我不能否認的情緒,是當我在美國待了幾個月以後,人生中第一次感到的舒暢自在
。似乎我對這兒的生活方式更加認同,似乎我的人生在這兒會更加快樂。一個人在美國的
街道散步,我有種安心的感覺,就像是一個長久流浪的旅行者回到了他的家鄉,我似乎從
來就沒有離開過。
一直到一個多月以後,我才接受美國人無時無刻都會唱國歌這件事。每周扶輪社都會舉行
例會,例會第一個項目就是全體肅立,向國旗宣誓、唱國歌。學校的周會、大型比賽、音
樂會,一切一切,都以歌頌星條旗開始。我的內心產生了某種激盪:明明是由各個不同民
族組成的國家,唱國歌的時候卻每個人都如此投入,表情莊嚴肅穆,唱完之後,都會露出
驕傲的微笑。這對我是種震撼,因為在我的經驗裡,我的國家沒有人認真唱國歌。
於是經歷了無數個這樣的場合以後,我開口唱美國的國歌,也對星條旗宣示效忠。看著我
身邊各式各樣的人和我做著同樣的事情,似乎我完全的融入了。在這片土地上,多元文化
彼此互相包容共存,彼此效忠同一個國旗,共享美國人的稱號。對那時的我來說,我並不
覺得奇怪,反而是有如找到了棲身之地一般的自在愉快。
然而,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個美國人--儘管對我來說,我並不認為出生地就該永久決定一
個人的國籍、或是他必須對某個國家宣示效忠。在那個時候,我也沒有時間繼續思考這個
問題,因為我遇到了新的麻煩。
在去美國之前,我決心要做出改變,我想要變得開朗、健談、有趣。來美國不久,接觸到
了交換學生群--很明顯的南美洲的學生最符合這些特質。我想要認識他們,於是率先出
擊,打入了他們的圈圈,不久之後,一些歐洲人又加入了我們的團體,一群人就總是一起
出遊、一起活動。我身邊的人沒有一個亞洲人--他們全是歐洲、美洲、澳洲來的,而亞
洲人卻自成一塊,總是講著彼此熟悉的語言,私底下也膩在一起。在這樣的圈圈裡,有時
大家會說:那些亞洲人啊,真糟糕!你跟他們不一樣!我跟他們一起冷眼旁觀這些亞洲人
,覺得自己的確不一樣,內心卻總是不自禁的會有異樣的感受:這些人....其實我跟他們
一樣,都是亞洲人啊!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繼續待在這個讓我更為自在的圈圈裡,卻總又隱隱感到不自在。我和
幾個亞洲人仍然保持親密朋友的關係,他們卻告訴我,他們無法融入我的圈圈。我試圖做
些什麼,但是似乎徒勞無功,有些差異無法被弭平,有些想法總是有人不能接受。我一方
面過著自在的日子,一方面又頗為苦惱。我的認同感出現了危機,而我不知如何是好。或
許那時候,我們還是太年輕了,對於文化的包容和理解,也都還沒有足夠的認識。
事實或許是,即使到了現在,我仍然無法替當初的自己找出一個答案。在問題都被理清之
前,時間的洪流用更快的速度繼續奔流下去,把我帶往另一個難以脫離的漩渦。
很快的,我回國了。
高中這個環境已經變得陌生,我發現自己和身邊的人格格不入。去到美國,沒有任何文化
衝擊的我,回到台灣卻面臨了反文化衝擊。我重新檢視這個我出生、長大的地方,試圖尋
找他和我的某種連結,然而,返鄉的情緒,卻不遠遠如美國給我感應的強烈。
我很恐慌。幸運的是,我卻在扶輪社歸國交換學生會裡發現了跟我相同的一群人。他們有
些和我一樣,正在經歷痛苦的反文化衝擊;有的卻已經回國數年,他們顯得平凡,卻又以
過來人的身分給我們建議,讓我們重新學習接納這塊土地。
交換學生會的工作包含了接待外籍交換學生,於是我繼續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交換學生,
只是地方從美國的豔陽下,轉到了台北時常飄著雨的天空。領著他們在台北的街頭遊走、
周末在某個人的家裡,一同廝混過一個晚上,我共同分享了他們交換學生的熱情,也藉由
他們的眼睛,重新認識這個城市。我發現了我從未發現的美,我發現這個城市原來是如此
的生意盎然;我像是一個外來者,時時被這個城市驚喜;帶著一群外國人在熟悉的大街小
巷穿梭,我感到自己的心,又重新回到了這塊土地。高二的一年,是我交換學生的第二年
:我跟著一群外國人,交換到了台灣,找到了這塊土地的美。
與此同時,我漸漸的融入了我的同學,但是我的心裡始終知道,我已經不太一樣了。我加
入了交換學生會,我身邊親密的朋友都做過交換學生。那時的我們相信,只有有過共同經
驗的我們,才能彼此了解。我們和外國學生密集接觸,我們以文化使節自認,在平常和同
學相處的時候,卻又好像疏離的變成了外國人。
我也持續接到外國學生的抱怨:台灣人好無聊....台灣人一直在補習....我們無法融入。
除了安慰,我也努力破除這種印象,心裡卻不自禁的感到同意。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就
只能從交換學生的夥伴身上尋求慰藉。
升上大學,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在外文系中,我認識了跟我一樣的人--我們有類似的
背景,有一樣的文化認同問題;與此同時,我也認識了許多跟我不一樣的人。
我身邊突然多了一群留過學,或是有國際經驗的朋友,而有趣的是,在大家的眼中,這些
人似乎被分成了三類:
一類是小時候住在國外、學生時期常常出國,卻完全感覺不出來的。另一類是感覺得出有
國際交流經驗的,他們可能在生活習慣、想法上有些小小的不同;他們常常被大家拿來開
玩笑,或是在有語言問題時投靠依附。最後一類,則是在外型上、想法上和生活習慣上都
有明顯差異、被當作外國人對待的一群。
進入大學不久,我就發現身邊第三類朋友的存在。台大裡有為數不少的僑生、外文系中更
是不乏外交官子女,因為生活習慣的相近,漸漸的我們就走在一起,也漸漸的發現我們在
同學們眼中的定位。我們試圖融入,卻發現語言中心的外國人更好相處,我們試圖打破藩
籬,卻發現有些印象有些感覺很難磨滅,有些想法有些誤解很難溝通。我們因此沮喪、困
惑。
然而我卻更加沮喪,更加困惑。因為我覺得我在台灣成長,我的國際經驗卻讓我更了解、
也更喜愛這塊土地。我不應該不被接納,我的想法也不應該有難以解釋的不同。
長久的觀察、無數的溝通和思考,終於讓同樣身為台灣人的我,正視台灣人的一個問題:
台灣人的文化包容力,實在太小太小。台灣是一個吸收了美國、日本以及其他許多文化的
國家,台灣也有自己低調卻真實的台灣文化,在這樣一個文化多元的島嶼上,台灣人卻始
終無法真正接納不同的文化、也無法真正包容不同的人。
或許也是因為殖民文化的影響,台灣人似乎普遍存有”文化優越”的情結:崇尚美、日文
化,對於東南亞、南美或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卻以歧視的眼光、不平等的口吻評論看待。
有趣的是,台灣甚至沒有屬於自己的強勢文化,在這樣的情形下,於是硬性提升了”台客
”的次文化,做為台灣文化代言的指標。
我會深切的感受到這樣的不同,除了不時聽到朋友和長輩,談起家裡東南亞傭人時的異樣
語調,也因為身邊突然多了這樣的人。
這個朋友是我童年最為要好的玩伴,在我國小的時候,他因為父親的工作舉家搬遷泰國,
一直到大學,才又全家回國,他則以僑生的身分考進了台大。進了台大不久,他也面臨到
同樣的文化認同問題:他認為自己是個台灣人,他的同學們卻不這麼想。由於語言能力的
差異,他在學業方面達不到同儕的程度,漸漸的就和同學們有了距離。然而,卻是因為去
了大三的畢業旅行,讓他對同學感到徹底的失望。
這是一次去泰國的畢業旅行。旅行中的一天,我的朋友被他的一個同學詢問:你是僑生吧
,你會講泰文吧?他說,會。他看到那個同學的臉上,浮現出了異樣的表情,接著就沒有
再說話。我的朋友嚴重的被傷害了,從此他對大多數的台灣人感到失望,也開始認真考慮
自己文化認同的問題。
我從來沒有想過,類型相似的文化認同,在本質上可能是如此的不同。留學西方產生的文
化認同,和長住東南亞產生的文化認同差異,不都是因為文化優越感造成的嗎?
文化優越感不同於文化優秀感,而要消除文化優越感,只能藉由學習文化包容。文化包容
的首要,就是即使在不了解該文化的前提下,也能以尊重的心態面對。並不是黑人都是暴
力份子、都會偷搶拐騙,並不是法國人都不洗澡,也並不是日本女生都....!只有學習包
容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人,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只有真正有文化包容力的人,
才能悠遊徜徉於各個文化之間,真切欣賞、並感激每種文化的不同。
或許是長久以來文化上的不確定感,或許是不穩定的國際地位;或許有些想法已經太過根
深,有些習慣已經太過蒂固,但是文化包容的狹隘心態一日不改、問題一日不除,台灣就
註定無法在文化上更進一步。
P.S. ”老外”和”阿兜啊”真的不是什麼好的文化包容力示範,請記者們改過來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204.238
※ 編輯: UNLOADED 來自: 123.204.204.238 (01/30 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