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文化大學畢業門檻學分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化大學畢業門檻學分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化大學畢業門檻學分產品中有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80的網紅泓宇 onstag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修業期滿,准予畢業。」 畢業的會場沒有驪歌響起,因為身邊的人滿腦子盡是對未來的無限想像與迷惘,期待著縱身一躍的好奇但也不確定下一秒會迎來阿拉丁的魔毯帶我們高飛遠走,抑或被地心引力壓住,迎接無止盡的黑暗深淵。 剛上大學的自己,期待能夠透過大學四年學習大眾傳播與社會關懷的理論,成為一個很有故事也懂...
文化大學畢業門檻學分 在 泓宇 onstag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修業期滿,准予畢業。」
畢業的會場沒有驪歌響起,因為身邊的人滿腦子盡是對未來的無限想像與迷惘,期待著縱身一躍的好奇但也不確定下一秒會迎來阿拉丁的魔毯帶我們高飛遠走,抑或被地心引力壓住,迎接無止盡的黑暗深淵。
剛上大學的自己,期待能夠透過大學四年學習大眾傳播與社會關懷的理論,成為一個很有故事也懂得說故事的文字記者。後來伯樂大學堂與各種迎新,對新生活的憧憬開始無限膨脹,接下了系上班代的職務,應徵了台北樂府的指揮,加入師大青年社,加入北友會,加入系學會視聽部,後來更是衝了一波啦啦隊。
無限的想像卻開始迎來了生活爆炸的起點。時間沒了,與身邊朋友建立連結的機會沒了,生活充滿壓力,漸忘初衷,在此同時也慢慢認知到系上課程能帶給我的實際上真的並不多;沒有批評誰的好壞,只有坦承自己適不適合。
隨著台北樂府的年度公演落幕,很快的升上了大二,和相合、翔恩創了斑馬線樂團,並且依然繼續衝活動:宿營、帶啦啦隊、當系遊的活動股長,但過程中也因為和誰起了衝突,開始產生了人際關係的劇變。因為少了大一的用心經營友情,到了大二班上漸漸開始有了各自的交友圈時,我從自認為的小太陽,頓時成了宇宙的寂靜中心;宇宙正在擴張,萬物都離我而去。
大二下,我系上最景仰最精神依靠的葉子老師離開了社教系,他的離去其實真的很影響我,因為我不知道自己還能在這個系上學到什麼大眾傳播的東西。大二的我很孤獨,依然選擇靠活動來當暫時麻痺自己的酒精,但也同時因為木箱鼓玩出心得,生活重心漸漸偏向斑馬線
大三的我開始留長頭髮,決心把自己打扮成為更嚮往的模樣,但也渴望向他人展現自己變得不一樣了。經營了樂團的粉絲專頁、買了自己的木箱鼓、接了朋友的樂手邀約,然後偶爾聽著樂團的專場,想像所謂樂團的文化脈絡,到底和我從小接觸的古典音樂差在哪裡;從創作、練習到演出,都在思考,都在亂想。
大三下,我嘗試和克里夫一起辦了首次以個人名義的專場,也在因緣際會之下和新成立的娛樂公司簽約,組了樂團進修了爵士鼓。我收到身邊無數朋友的祝福和鼓勵,當時的我覺得我像娃娃機中的一個小娃,未來被突如其來的貴人接引走了。我對未來充滿無限希望,覺得自己是萬中選一的,特別的人。
大四。我的傲慢和活動接不完的壞習慣終於讓我嘗盡苦頭,我不夠成熟地和公司老闆與同事合作,最後造成了自己一無所有的局面。於是告別了正在起飛的公司,告別了斑馬線,大四上前半的自己並不好,因為小娃兒在被送出洞口的途中,爪子鬆脫了,我重新掉回迷惘的坑中,重新思考著未來。
大四上後半。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的甄試放榜了,我勉強的從備取2當中成為了未來的師大表藝碩士生,並且在聖誕節當晚,收到B1樂團的入團邀請。同時在師韻獎中得到了1冠1亞的成績,認識了好厲害的吉他演奏家董杰安老師。我把留了將近2年半的頭髮剪去,只願它能在我燦爛的時刻永存。
大四下,我成為了存在和響地二個音樂教室的爵士鼓老師,同時開始經營自己的 onstage 品牌,我邀請了金勳替我錄了木箱鼓 cover 影片,成效遠超乎我想像,我也在系上辦了節奏工作坊、和柏韶合辦了專場。一步一腳印,我重新地調整自己的步伐,深怕自己再犯過去的任何錯誤,深怕再受到讓我害怕的人際關係傷害
「修業期滿,准予畢業。」
學分修過128,修過所有學校要求的門檻早已不足為奇,真正的畢業,要畢得內心踏實,身上的這套學士服方能穿得心安理得。
修業期滿,如今站在社教系畢典的台上說著5分鐘的畢業生代表致詞,所有一言難盡的話,所有沒和誰說開的話,所有錯過的機會或友情或愛情,經由系主任的撥穗儀式,從右撥到左,終將成為回憶,或許是讓未來的自己處事更謹慎的回憶,或許是未來更願意留些溫柔給自己的回憶,或許是感慨的回憶,或許是微笑的,如今的自己被准予畢業了。
感謝攝影 / 杜唯瑄
文化大學畢業門檻學分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臺大特色課程系列報導【醫學院物理治療學系課程變革(六年制)】
文:簡盟月、曹昭懿
臺灣物理治療發展已超越半世紀,研究、教學與服務水準在亞洲首屈一指。然而隨著社會人口結構改變與健康行為與環境相關疾病增加,物理治療服務已從醫療場域,擴展至健康中心、運動場邊、特殊教育機構、長期照護居家、社區或機構等。物理治療師養成教育所需涵蓋之主題、內容與深度均大量增加,世界先進國家已將物理治療養成教育由傳統四年制提昇為六或七年制;美國物理治療學會甚至已經宣示將於2020年全面以物理治療臨床博士 (Doctor of Physical Therapy, DPT)為物理治療執業之基本教育門檻。本校有鑒於國際醫學教育變革趨勢,並期維持亞洲地區物理治療教育的領先水準,自105學年度開始六年制物理治療專業養成教育,培養物理治療學士(DPT),以提供國民更佳之健康照護。
課程設計以強化物理治療師之學術實證與臨床獨立執業能力為目標,以協助我國未來物理治療基礎教育與國際趨勢接軌,培養具備篩檢、判斷、臨床決策與有效治療能力之物理治療師,提昇國內健康服務品質。畢業生需具備下列四大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分別為專業能力(Professional skills)、專業倫理(Ethics)、專業當責、自主與倡導(Accountability, autonomy and advocacy)以及跨領域溝通的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能力(Relationship)。基於此,六年制課程除了將原有四年制課程列入選修之新興觀念與必要養成教育內容改為必修外,更為提昇自主執業與團隊溝通能力而加強臨床推理及實證醫學能力,以及增加與其他專業人員溝通能力;再輔以臨床影像以及臨床營養學以增加諮詢、轉介與跨領域溝通協調之能力,進而提供個案最佳的運動訓練策略。此外,六年制課程亦加強醫療法規與倫理之訓練,規劃培養有能力推廣居家、社區、運動、特教等場域之當責的物理治療師,並增加個案管理與專業行銷概念。在課程設計實務方面,六年制物理治療養成教育預計新增提供學生:1. 標準化與個人化跨校選課;2. 整合型學習,包括知識與經驗結合、以病例個案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跨領域互動模式、加強多元的臨床推理能力;3. 型塑文化與專業認同及國際實習。另一重要特色是增設進階核心專業選修模組,學生可在四大專業選修課程模組選擇至少兩項、共至少12學分,或依據個人興趣專長與未來專業發展所需自行設計與配套,包括研究、運動與健康促進、生命發展與長期照護與專業發展與管理模組。
六年制重要課程變革則包括進階核心專業課程中逐年增加物理治療各專科疾病功能鑑別診斷、疾病物理治療與預防、醫學影像判讀、臨床藥物學、臨床營養學、實證物理治療、個案管理、急救課程等等。依據核心能力分列重要新增課程請參※表1。實習科目將於第三年起分科逐步進行,並於實習結束時安排臨床技能檢定考試(OSCE)以落實物理治療相關臨床技能之精進與學習。專業實習安排於第五學年,讓學生完成基本物理治療臨床訓練。第六年則安排進階物理治療實習及整合/進階物理治療專業課程,進行老人長期照護、社區型物理治療、運動物理治療(包括競技項目)等專業訓練與實習,並加入商業管理課程,為能達到獨立開業奠基。此外,提供海外實習特色選修,學生可申請於與本系簽署MOU之姐妹學校/系進行約四至六周海外實習,以增進學生國際觀,比較物理治療於不同國家之臨床現況、觀察接觸國外先進之服務模式如個案直接就診(direct access)、遠距復健(tele-rehabilitation)、社區復健等模式。
本校是亞洲第一所施行六年制物理治療教育大學,變革的課程將培養更兼具專業素養與能力的物理治療人才,繼續邁向「華人頂尖、世界一流」的目標,成為亞洲地區具影響力之物理治療人才培育中心。
文化大學畢業門檻學分 在 小樹文策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年初去東京的時候,拜訪了ITI日語組,現在在東京大手企業任職的小耿。我們在他住的share house客廳聊天,剛好曼嘉出來拿牛奶喝。我愛亂搭訕人的個性這時候又爆發,跟曼嘉聊了起來。發現他大學參加熱舞社的她,竟然也認識我以前系上的好朋友白晅,感覺世界真小。
聊一聊發現她的經歷很有趣,在銀座新創的IT新創公司做網站總監,而且才26歲。最吸引人的,是超冷門科系出身的她因為興趣,在大學修了很多種語言跟課程,用了5年修了畢業門檻兩倍的256學分,從人文、經濟等課程都包含其中。
曼嘉跟我分享了很多日本職場的文化,讓原本是個動漫臭宅的我,對日本有了真實而恐怖的印象。比如職場霸凌這件事情在日本是個常態了,日本的壓抑真的讓人喘不過氣呢。
隔了半年再訪問她,寫成這篇文章,我覺得對很多年輕人或許能帶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