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分享東吳大學法律系林三欽教授《扭曲的正義》推薦文與反饋意見。 摘: 「書中有二處特別推薦給大家 ─p 161 以下談警方騙票的詳細分析,以及p 174以下她辦騙票案的經過 ─P 205 以下,派出所副所長違法下命逮捕、員警集體抗命案。原來這幾位抗命員警中,有部分曾上過忻穎的課,受她所講述堅守正義法治...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60的網紅李黎哈哈LilyHah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訪談系列] ft. 雲科大科法所王服清老師 第一次和老師拍片也就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其實一開始很擔心怕自己表現不佳,但可能都有在德國待過一段時間,和老師聊得很起勁,因為很有共鳴😀其實老師在慕尼黑大學攻讀博士的七年是壓力很大的,但他都還是克服了,從訪談的過程當中發現,王老師想要當學著的心是很堅定的,...

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 在 DSE英文摘星專家 • 港大法律系畢業 • 前名校英辯隊教練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25 19:32:40

【鍾意英文•但唔識考試】同好多同學一樣,本身好留意外國流行文化,好鐘意睇外國劇嘅Kasy一直都唔識喺DSE考試制度下發揮。直到S.6有一次交文,仲尼sir教佢點樣喺writing突顯自己長處,Kasy終於開竅。經過不斷嘅交文同feedback改進後,Kasy最後喺2019 DSE Paper 2 一...

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 在 陳宥丞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2 11:03:44

《 謝謝33 33團隊謝謝你 》 今天是21年來最後一次的工作會議!一樣的市民陳情和法律問題會報討論。不一樣的是,像少林足球劇情,前輩同事也一起回來團圓了。 #12歲時 ,我得到人生第一台腳踏車,是用33過年紅包買的。當年的小屁孩,熱衷政治到每次學校外競選宣傳車經過,都會豎起耳朵聽是不是熟悉的...

  • 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 在 我的紫袍夢-3年9月的檢察官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20 06:05:19
    有 344 人按讚

    分享東吳大學法律系林三欽教授《扭曲的正義》推薦文與反饋意見。
    摘:
    「書中有二處特別推薦給大家
    ─p 161 以下談警方騙票的詳細分析,以及p 174以下她辦騙票案的經過
    ─P 205 以下,派出所副所長違法下命逮捕、員警集體抗命案。原來這幾位抗命員警中,有部分曾上過忻穎的課,受她所講述堅守正義法治的觀點所感召,因而決定不服從違法的命令
    忻穎對於依法辦案這件事的用心,實在令人感動、佩服!

    我在佩服忻穎之餘
    另一方面,我願意給與我國檢警體制一些體諒空間
    因為,所有的理想都必須考量現實情勢
    理想之所以為理想,就是因為他無法立刻被做到
    必須經過奮鬥、經過觀念傳遞、內化

    她常說:辭職治百病(這句話甚至是粉專抽書通關密語)
    其實,她雖離職,但懸念不斷
    又,這句話我並不十分贊同
    我認為,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理想的XX體制,除非你沒有理想
    換言之,我們一直都處在追求理想的路上
    忻穎是辭職,但未離開
    以另個角度身份,與體制內的同仁繼續奮鬥

    在追求檢察、警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
    忻穎的書可以發揮參考的作用
    相信忻穎的書是愛之深、責之切的呼喚
    絕非全盤否定體制內多數用心同仁的努力」

    「我很樂意推薦法律學系同學、關心我國檢察體制的民眾閱讀這本書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流暢易讀的法普書」

    ------

    以下為作者臉書的回應/對話:http://bit.ly/2NzerOt

    看完老師的貼文,想起當年大學歲月到進入實務工作最後失望離開的那段路程,心中其實無限感慨。再回應老師的分享文如下:

    我本來的生涯規劃就是2年司法官訓練+任檢察官滿3年即辭職,書中的序言也開宗明義直接講明,所以本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其實,如果不是萬般無奈,誰又真的想「辭職治百病」?
    「辭職治百病」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其一,還真的「治百病」。我在檢察官任期中,慢性胃炎、胃食道逆流、因胃食道逆流侵蝕聲帶導致聲帶腫瘤(曾經長達近兩個月無法說話,也無法開庭)、慣性頭痛、慢性蕁麻疹發錯頻率頻仍、因為長時間熬夜與壓力導致月經失調......
    辭職後,悉數不藥而癒。我是說真的,全部都好了——我如今很少頭痛、也幾乎不用投胃潰瘍的藥物了,以上所有身體上的問題全部消失。

    其二,是理想層面的問題。其實只是明白人與體制的糾葛,然而,不願繼續在體制中浮沉,終至滅頂。

    或許我可以舉以下例子來說明一下:

    1.我在初任檢察官第一年也曾經想過放棄出國的夢想,留在體制內奮鬥。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讓我深深體會,體制內改革幾乎不可能。
    更重要的是,曾經參與檢改、一生沒有升官的大學姊告訴我,如今檢改的訴求,#和20年前一模一樣--這意味著檢察體系二十年來始終如一,而且越形惡化。

    2.我曾經因為根本不是我失職的問題而闖過監察院(付保護管束人脫逃,監察院找檢察官去「調查」,奇怪你們怎麼不調查監獄的假釋制度?)但監察院挑不到骨頭,安全下庄,問題就是澎湖台北來回跑、浪費時間,影響辦案情緒與品質。

    3.我曾經因為檢改「樹大招風」而被「高層」特交廉調單位找麻煩,然而廉調機關找不到我的違失,整不到我,於是高層又要求新北檢寫報告,製造我的主任麻煩。

    4.我依法辦案,然而一份起訴書被來來回回退兩次,我直接找檢察長談,並且揚言「反正我就要辭職了,我不在乎破壞什麼關係」,最後起訴書送出,一二審均有罪判決定讞。

    這樣的環境,如果不是辭職治百病,在更自由的空間裡去思考過去的問題,那我不知道還能怎麼辦了。

    老師說我「似乎天生是個擔任檢仔的料」,我倒認為,沒有誰是天賦異稟特別適合當檢仔的,反而是因為不曾抱有在檢察體系的升官慾望,所以才能對於官場上的權力無所畏懼。
    我在這本書的後記中提到:我始終志不在那條檢方的道路上,所以不曾痴狂。
    「辭職治百病」,是最深層的無奈,但也是在體系裡載浮載沉,幾經衡量後,理想戰勝了現實,不願意和體制妥節,唯一的出路。
    所以我在本書序中直言「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化成了絕望,不想讓自己的靈魂在體系中載浮載沉直至被淹沒,只能轉身離開」。

    外國法律人幾乎不太可能在德國檢察署實習,不過最近我有和一位德國學者打算合作一個「檢警關係」的研究,我負責的工作是整理台灣的判決,至於制度比較這部份我們還在討論中。
    我們在討論的過程中,該學者抱怨德國檢察體系「封閉」,不好研究。
    不過,和台灣不同的是,德國許多刑事法學者,在擔任教職之前,有擔任過法官/檢察官/律師的資歷。另外,德國的國家考試制度,通過一試後必須先在司法機關實習後,再考二試,例如抱怨「德國檢察體系封閉」的這位學者,本身就在地檢署實習過。

    不過,就在他抱怨完畢後......
    德國柏林Oberstaatsanwalt(首席檢察官,相當於檢察長) Ralph Knispel今年3月1日(很巧的跟我這本在同一個月出版)新書"Rechtsstaat am Ende: Ein Oberstaatsanwalt schlägt Alarm"(剛出版所以還沒有中譯版,我暫譯書名為:法治國走向盡頭:一位檢察長的警鐘)

    這本書的簡介內容大肆批判司法和警察體系,以及偵查手法落伍、鑑定資源不足等,並批評「法治國家要走向盡頭」。
    我想,這位檢察長大概沒有看過台灣的現狀,如果跟台灣比較(連一台不卡紙的印表機都租不起),應該就沒什麼好抱怨了,比下有餘嘛!

    但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寫這本書的人,是德國的Oberstaatsanwalt。
    我想請問 #全台灣各地檢察長有誰敢寫這樣的一本書?

    光是這一點,我想就足以窺探兩國檢察體系的文化區別了。

    ------

    《#扭曲的正義:檢察官面對的殘酷真相,走向崩潰的檢警與媒體》 (2021年3月4日正式上市,3月9日二刷,3月18日三刷!)
    聯經 | https://linkingunitas.com/L184634
    博客來 | https://linkingunitas.com/B184634
    金石堂 | https://linkingunitas.com/K184634
    誠品 | https://linkingunitas.com/E184634
    Readmoo讀墨| https://bit.ly/3t2sg7g
    Kobo| http://bit.ly/3bS0oeT
    ★ 電子書獨家收錄﹕〈作者辭呈〉、博客來獨家加值〈檢察官人生百態十三景〉

  • 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 在 陳宥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0-19 21:43:53
    有 87 人按讚

    《 謝謝33 33團隊謝謝你 》

    今天是21年來最後一次的工作會議!一樣的市民陳情和法律問題會報討論。不一樣的是,像少林足球劇情,前輩同事也一起回來團圓了。

    #12歲時 ,我得到人生第一台腳踏車,是用33過年紅包買的。當年的小屁孩,熱衷政治到每次學校外競選宣傳車經過,都會豎起耳朵聽是不是熟悉的聲音,假日總愛衝去競選總部報到,聯絡簿週記都是33選舉心得(老師辛苦了)還會跟大人們打call in節目,也出席各種場合造勢,更瘋的是腳踏車上都是33旗幟。

    #20歲時,大學考上法律系,每個暑假主動請求到33律師事務所實習,從一封雙掛號信都不會寄的青澀少年,被幾位前輩訓練到畢業後能書寫簡單狀紙的小法務助理。

    #退伍後,正值連任議員選戰,33先請我回去幫忙,直到她在車上問我連任成功留下當助理嗎?開始了新的人生挑戰。前輩們從電話應對、餐桌禮儀、社交技巧帶著我,不厭其煩的教我會勘服務、協調爭議和處理人民陳情。跌倒了,他們會幫我出氣;不懂的,他們都會給我幫助;專長辦活動的,他們也完全放手讓我去衝,總之,我是非常幸運和無後顧之憂的。

    #工作這10年,我們一起打過很多硬仗,也盡力在紛擾的政治叢林努力保持初衷。從鋼鐵人到帶病參選,最後重返榮耀,我們一起看過北海道雪景、長灘島的夕陽、上海的繁華和大啖各地美食⋯⋯每次員工旅遊都是最開心的時候。

    #33歲了,從沒想過老闆33會接下全新的挑戰,大家雖然不捨,卻很支持她的決定。未來,33團隊,或許有機會再合體作戰,但過去21年的種種,即便是每一次的爭吵和誤會,也都會是最特別的回憶。

    謝謝這幾十年來前輩同事的包容
    謝謝大家給珊珊團隊服務的機會
    謝謝能待在無可取代的政治團隊

    最後
    因為我們不完美
    更需要謝謝支持過我們的朋友
    這份團隊的政治文化
    #理性問政 #紮實服務
    #共存共榮 #消弭對立
    33團隊會在不同地方 繼續堅持下去

    #黃珊珊副市長 #黃珊珊議員服務團隊

  • 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 在 謝佩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6-09 13:12:25
    有 139 人按讚


    #演講
    #台大

    看到臉書提醒才發現,去年此時我受學生會的邀請,回台大和學弟妹分享我的學思歷程、在哈佛打怪的文化衝擊🤔😎😅,和三天三夜也講不完的聯合國三年所見所聞😉🎈🤗,而這一切奇幻之旅的開始,都來自於這座我心中永遠最美麗的校園 💖💖💖

    #NTU #台大學生會 #台大學生會外務部
    #哈佛 #Harvard
    #聯合國 #UN
    #英文演講 #學姐

    https://www.facebook.com/2021438431420943/posts/2181338985430886/

    【#青年講堂二】正式開講!
    就在 6/8 晚上,一起來聽聽全英文進行的
    💡「進入名校的我們,然後呢?」

    👉🏼現在就手刀報名! https://goo.gl/forms/VtkIszpXDyvpLmz52

    這次外務部特邀皆自台大畢業、並且各自踏上精彩道路的兩位優秀學姊——前 #吐瓦魯聯合國外交官 的謝佩芬、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 儲備幹部的周嘉葳,兩人將先後分享進入台灣第一學府後,當初對於未來的想望及出路的種種想法,並對照如今的成就,給予對未來迷惘抑或是想更深入了解的學子們分享與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者資訊
    謝佩芬
    自台大法律系畢業後,攻讀 #哈佛大學 公共政策碩士、法學碩士,曾任吐瓦魯聯合國常駐外交官,為紐約哲學星期五共同創辦人以及換日線專欄作家。

    周嘉葳 (Vivian Chou)
    畢業於台大財金系,參與台大模擬聯合國、全球集思論壇、禮賓學生等,亦曾至 #美商高盛證券交易室 實習,現為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儲備幹部。

    #演講卡司超精彩 #聽聽別人怎麼過 #自己也會有想法
    #手刀報名連結再給你一次
    https://goo.gl/forms/VtkIszpXDyvpLmz52

  • 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 在 李黎哈哈LilyHaha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6-24 20:00:14

    [訪談系列] ft. 雲科大科法所王服清老師
    第一次和老師拍片也就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其實一開始很擔心怕自己表現不佳,但可能都有在德國待過一段時間,和老師聊得很起勁,因為很有共鳴😀其實老師在慕尼黑大學攻讀博士的七年是壓力很大的,但他都還是克服了,從訪談的過程當中發現,王老師想要當學著的心是很堅定的,除了自己的目標之外,更可以發現到他是一個扎扎實實的孝子,為了讓自己務農賣菜的父母親以他為光榮,這一路再多的困難都挺過來了。另外老師也談到,想到德國留學很重要的幾個點,就是需要有熱情並且喜歡德國的文化,否則就是自己在異鄉排擠自己,如果想知道更多管於老師在慕尼黑大學攻讀法學博士的過程,就繼續看下去吧📷

    ▷▶︎ 幫助你更快的找到問題
    -------------------------
    🙇‍♂️ 老師為什麼想到德國念書?
    🔍 在那個年代怎麼找指導老師?
    🇩🇪 德文怎麼學習?
    💪 在德國讀博士的挑戰?

    ▷▶︎ More LILYHAHA
    ----------------------
    ▪︎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ly.hahahahana/
    ▪︎ Email: [email protected]
    (更多留學諮詢、合作,請來信)

    ▷▶︎ About LILYHAHA
    ---------------------
    留學不在只是夢想,過去在準備德國留學的路上,資源總是相對英美少的很多,因此希望透過YouTube這個平台,來分享更多在歐洲的留學&工作經驗給大家,想到德國工作?想到德國念碩士?但卻沒有什麼方向,都可以跟我聊聊喔!

    ▷▶︎ 留學德國申請祕訣-免費資源
    ----------------------------------------
    ▪︎ 底下留言告訴我你的eamil,即可領取申請祕訣喔!
    ▪︎ 私訊預約免費留學諮詢30分鐘

    ▷▶︎ 這些影片會讓你對德國有更多了解
    -------------------------------------
    ⇢德國留學&生活
    ▪︎ 德國亞洲超市:https://youtu.be/B2xAXR5in8E
    ▪︎ 德國一天需要多少德文:https://youtu.be/qsmiffED25Y
    ▪︎ 德國外食花費:https://youtu.be/DDH8coykU3A
    ▪︎ 德國大學排名:https://youtu.be/9XWqweyKowo

    ⇢德國留學訪談
    ▪︎ 高中申請學士(慕尼黑大學)https://youtu.be/rL3eG-X3NfQ
    ▪︎ 德國碩士獎學金(慕尼黑工大)https://youtu.be/HvS2e6WjZzo
    ▪︎ 瑞士博士申請(蘇黎世聯邦理工)https://youtu.be/nT0HYE1Ctn0
    ▪︎ 瑞士碩士申請(洛桑聯邦理工)https://youtu.be/ATmVnNDhHTE
    ▪︎ 德國科大碩士(Hochschule Esslingen) https://youtu.be/gdIAPx4gmbE

    ⇢德國工作&實習
    ▪︎ 德國互惠生:https://youtu.be/x2Zysm7-0yk
    ▪︎ 德國畢業賺多少:https://youtu.be/FzBh5MRSuO4
    ▪︎ 德國實習&打工經驗:https://youtu.be/81CnfYIXJMA
    ▪︎ 德國軟體工程師:https://youtu.be/mY1K17nUzGU
    ▪︎ 瑞士Google工程師:https://youtu.be/7ly1ZCUldss

    ▷▶︎ key words 關鍵字
    ----------------------
    李黎哈哈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德國留學 歐洲留學 德國工作 德國實習 德國生活 歐洲生活 德國簽證 留學申請 留學心得

    🎥在使用的影片拍攝剪輯器材
    攝影 i Phone 7
    https://amzn.to/3hc1sMw
    腳架 JOBE
    https://amzn.to/3dPME3X
    麥克風 RODE
    https://amzn.to/3f8ZL0t
    剪輯 FCPX
    https://amzn.to/3dQr6V8
    字幕 Arctime
    ------------------------------------------------------------------------------------
    #李黎哈哈訪談系列

  • 文化大學法律系實習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4-17 19:58:15

    本集主題:「青春,壯遊!:翻轉人生的夏日小旅行」新書介紹
       
    專訪: 史琬晴(中正大學財經法律系)
        劉錦宜(中央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內容簡介:
    啟發人生的夏日探索旅程
        
    .在雲霧繚繞的秀逸山間,都會男孩陳克威展開許多命中的第一次:一個都市聳第一次到部落、第一次在四處果園農地的環境生活、拍第一支紀錄片、第一次得紀錄片獎、第一次發現自己可以拍紀錄片。
      
    .抱著預設立場,盧業冠從屏東市區到了霧台,再往上抵達峻嶺傾斜、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佳暮。然而,進了部落不久,深受震撼,跟他們預想完全兩碼子事!
      
    .課業名列前茅的王晴瑩在台南女中三年級選志願之際,立定讀醫方向後,她著手閱讀各種關於從醫的種種相關書籍,讀到徐超斌醫師撰寫的《守護4141個心跳》,如一道閃電擊中了她的心。
      
    .改作無農藥種果樹,等待土壤變健康,要熬過前幾年幾無收成。他卻肯花整整六年的時間等待。縱使過了數年,李佳芸仍未忘記農夫昌輝說的,那片土地,是他的家,更是家族的根源,安身立命的所在,必須要好好的守護這塊地。
      
      一個夏天的時間可以做什麼?想和更多的人一起互動學習,可以報名夏令營;想要實踐自己所學的專長,可能就要參加實習計畫;想要認識不同的世界,或許就安排一趟旅行吧!但如果貪心一點,想在14天內擁有前面說的全部收穫呢?
      
    只有走進踏實又溫暖的土地,可以給你所有想要的!
      
      本書訪談12位過去九年間參與蹲點的青年,訪談蹲點的經驗對他們後來參與社會、關懷土地的行動與思維帶來哪些改變與影響。從過去(蹲點紀錄)、現在(目前所從事的事物、參與的行動)、未來(對土地的願景、嚮往),勾勒出蹲點行動在年輕世代創造的新價值。
      
    關於【蹲點‧台灣】
      中華電信基金會於2009年起推動「蹲點‧台灣」計畫,讓青年有機會走出舒適圈與土地連結,實踐所學為土地付出,從中也體驗到「教室外的課程」。同時,透過青年資源的導入,為社區帶來多元的服務,包括活動記錄、藝術彩繪、英文教學、電腦課程、皮影戲、數位行銷、靜態及動態影像創作、樂器教學、樂團指導、身體律動、社區環境美化、社區事務協助等,從多面向協助社區成長,為偏鄉社區帶來了新的刺激和啟發,為社區居民帶來新的視野和想像,也與外界世界接軌,以實際行動縮短城鄉落差。
      
      「蹲點‧台灣」從開辦以來,至今已有全台40多校80多科系超過500位學生參與,每一年,青年們用擅長的文字與影像記錄能力,和熟悉的數位3C設備,從在地觀點為社區發聲,平衡城鄉認知。同時向社會大眾、青年學子提倡運用一己之力回饋社會、用影像留下台灣珍貴文化與真摯人情之蹲點精神,也為自己的人生視野開拓更溫暖的角度。
         
    作者簡介:
    古碧玲
      現任《上下游》副刊總編輯、臺灣全民食物銀行理事長,並展開食物農業、土地議題、弱勢關懷題材的書寫。
    曾任職於多家媒體與NGO。
      
    高世威
    中華電信基金會 副執行長
      
    張嘉芳
    中華電信基金會 經理
      
    林佳儀
    「蹲點‧臺灣」專案負責人
      
    策畫簡介:中華電信基金會
      中華電信基金會成立於2006年2月,從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出發,透過長期耕耘將我們的核心理念落實到社區及部落、城市邊陲、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以基金會做為資源連結的平台,將所有「善」的事物加以重整編排,分享至有需求的據點,成為支持在地勇往直前的力量。身世》、《異質的存在》、《天藏機鋒─雨花石》、《文學帶路遊舊城》等書。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