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文化大學俄文系畢業門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化大學俄文系畢業門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化大學俄文系畢業門檻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Fan-Chiang Yi 范姜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歡迎大家來聽小提琴家吳孟平教授與鋼琴家簡美玲教授的精湛迷人演出! 【音樂家的最愛~我的歌曲集】 2019年11月09日(六) 19:30 高雄市音樂館 (已結束) 2019年11月17日(日) 14:30 臺北國家演奏廳 【曲目】 E. W. Korngold: Suite f...
文化大學俄文系畢業門檻 在 Fan-Chiang Yi 范姜毅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歡迎大家來聽小提琴家吳孟平教授與鋼琴家簡美玲教授的精湛迷人演出!
【音樂家的最愛~我的歌曲集】
2019年11月09日(六) 19:30 高雄市音樂館 (已結束)
2019年11月17日(日) 14:30 臺北國家演奏廳
【曲目】
E. W. Korngold: Suite from "Much Ado about Nothing" , Op. 11
康果爾德:《無事生非》組曲,作品11
R. R. Bennett: "Hexapoda" ~ Five Studies in Jitteroptera
班奈特:《昆蟲》,五首吉特巴舞風習作
C. Scott: Suite "Tallahassee"
斯科特:《塔拉哈西》組曲
K. Weill: Suite from "Threepenny Opera"
懷爾:《三文錢歌劇》組曲
G. Gershwin: Suite from Opera "Porgy and Bess"
蓋希文:歌劇《波吉與貝絲》組曲
【演出人員】
小提琴/吳孟平
吳孟平為國內首位、亦為目前唯一一位獲得德國柏林“漢斯·艾斯勒”國立高等音樂學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最高演奏文憑Konzertexamen》畢業的台灣小提琴家,曾獲已故二十世紀匈牙利小提琴大師 Tibor Varga 讚譽「具有嫻熟的技巧、溫暖的音色、清晰而富音樂性的構思…」。吳孟平1992年留學德國將近八年,2000年返國後,先後任職東海大學音樂系客座專任助理教授(2000-2003年)、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講師(2003-2004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代課講師(2003-2005年),並同時擔任台灣絃樂團常任首席(2000-2004年),2006年任職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至今。2002-2009年參與台北和信治癌中心音樂志工的行列,為該院規劃服務性質的午餐音樂會定期演出。2009年9月於高師大音樂系籌組成立《高師大室內樂團》(Camerata NKNU),即獲日本九州【未來工房】之邀請,以整團支出全額贊助之禮遇,於2010年2月中旬至日本九州進行為期一週的訪問演出。
吳孟平畢業於德國德特摩爾特國立高等音樂學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Detmold),求學期間師事享譽全球的Beaux Arts Trio美藝三重奏成員、韓裔美籍小提琴家金永旭(Young Uck Kim),同時隨金永旭及中提琴名家今井信子(Nobuko Imai)研習室內樂,並擔任金永旭教學助理4年半之久。在學期間曾受德特摩爾特室內樂團(Detmolder Kammerorchester)邀請,由創團指揮匈牙利小提琴大師Tibor Varga欽點擔任客席首席合作演出,之後並獲大師主動來函致意提供親筆推薦。吳孟平於1996年獲藝術家演奏文憑畢業後,仍隨金永旭及Tibor Varga大師之高足Lukas David學習,期間於1996年7月應德國國際Hitzacker作曲比賽邀請,首演義大利作曲家Massimo Lauricella得獎作品;9月獲德國Kloster Frenswegen基金會提供全額獎學金參加國際Niedersachsen室內樂研習營。
接著於1997年2月通過甄試進入德國柏林“漢斯·艾斯勒”國立高等音樂學院(Staatliche 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深造、並獲得該校基金會提供獎學金攻讀《最高演奏文憑Konzertexamen》。初期師事名師Eberhard Feltz(俄國小提琴大師Mikhail Vaiman之高足),隨後成為舉世聞名的德國小提琴家Antje Weithaas門生。1998年獲選台北國家音樂廳甄選《樂壇新秀》於台北國家演奏廳舉行獨奏會。1999年獲選與Hanns Eisler音樂院交響樂團演奏Dmitri Schostakowitsch第2號小提琴協奏曲擔任獨奏,於6月在柏林Konzerthaus音樂廳演出,隨後於7月舉行畢業獨奏會,並獲《最高演奏文憑Konzertexamen》畢業。
吳孟平於國內外求學期間,曾參加許多大師班接受過多位小提琴名家的指導,如Thomas Brandis、Mauricio Fuks、Eberhard Feltz、Wolfgang Marschner、Regis Pasquier、Victor Pikaisen、William Preucil和胡乃元等。在國內曾師事游文良、李純仁、Vladimir Tsypin和曹元聲老師。就讀國立藝術學院(現名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時期師事簡名彥、蘇正途和宗緒嫻教授。留德期間曾任德國慕尼黑室內樂團及德國Detmold室內樂團客席團員,國內求學期間亦曾任台北愛樂室內樂團團員及聯合實驗管絃樂團(NSO前身)固定協演團員。此外亦定期應邀擔任國內重要比賽及評鑑評審,如奇美藝術獎、行政院文建會人才庫培訓計畫、台灣絃樂團小提琴比賽、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高雄市交響樂團等等。
吳孟平應雅砌錄音公司邀請、鋼琴家簡美玲參與錄製的首張《吳孟平。 巴爾托克小提琴演奏專輯》CD(2008年4月製作發行),入圍第20屆金曲獎古典音樂類「最佳演奏」及「最佳專輯」獎項。此外應台南奇美文化基金會之邀請錄製21首《小提琴小品集Ⅵ》CD(2009年3月發行)。
此外,吳孟平於教學上亦不遺餘力,培養出眾多後進赴海外留學深造不計其數,其中錄取德國各大音樂院者,至今已逾三十位以上,之中又有六位錄取高門檻的柏林“漢斯·艾斯勒”音樂學院(Hochschule für Musik “Hanns Eisler” Berlin)以及柏林藝術大學(Universität der Künste Berlin)等。這些優秀的人才,無論之後任職於德國職業樂團、或返國任教於大專院校等,於各自的領域皆頗有成就。
吳孟平近年來演出的固定合作搭檔為鋼琴家簡美玲(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專任副教授)和葉孟儒(文化大學音樂系專任教授)。目前使用的小提琴為法國製琴名家Frédéric Chaudière 2014年(Stradivari Model)及2015年(Guarneri del Gesu Model)製作。
鋼琴/簡美玲
北藝大專任鋼琴副教授簡美玲,於德國科隆音樂院獲得演奏文憑(Konzertexamen),旅德期間,除了積極參與校內演出活動,並應邀至各地舉辦獨奏會及室內樂演出,獲得極高的評價。三次獲得德國下薩克森州舉辦之國際室內樂夏令營獎學金,於大提琴大師班中擔任專屬伴奏( Klaus Storck , Stanislav Apolin , Raphael Wallfisch , Claus Kanngiesser )及受邀於德國 Iserlohn 舉辦之“ Peter Damm ”法國號國際大賽中擔任指定伴奏。1998年至2001年受聘為科隆音樂院及杜伊斯堡音樂院器樂伴奏。國外音樂家來台演出合作的對象包括小提琴家Christophe Boulier、 Liviu Prunaru、寧峰、黃濱,大提琴家Stanislav Apolin、Klaus Storck、Reiner Ginzel及低音管家Jesse Read。
【主辦單位】
六藝音樂有限公司、六藝樂集
【購票優惠方式】
▓ 即日起至10月31日止,購票享早鳥優惠8折
▓ 學生購票享8折優惠
▓ 身心障礙者(另可一人陪同)憑證購票5折
文化大學俄文系畢業門檻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中天的夢想驛站》 Love Life News
【巴塞爾鐘錶珠寶展唯一獲邀台灣珠寶藝術家 白手起家傳奇 老兵之子幼年溪邊撿石 如今珠寶行銷世界 挪學琴費用買賣玉石 國中玉市擺攤做生意 創業多舛起步看似順遂 納莉風災全滅頂 一夕破產從零開始 寶石獵人奔走蠻荒礦區 礦區僻遠盜匪橫行 刀尖槍下死裡求生遊走 親訪50多國礦區掌握礦脈 最瘋狂珠寶商人 傳奇寶石獵人 立志打造台灣百年珠寶品牌】
我們今年親臨巴塞爾鐘錶珠寶展採訪,最主要的原因是今年有一個台灣人獲邀,也是唯一獲邀的華人,他的名字叫李承倫,他成長於苗栗頭份鄉下的小孩,立志在台灣打造台灣百年珠寶品牌。帶您看他傳奇的故事。
巴塞爾鐘錶珠寶展,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朝拜聖殿,全球品牌展現設計實力,與時尚潮流的星光大道,也是走向世界拓展市場的媒介。今年1300多家參展商,台灣只有一家通過推薦審核,有資格與各國一線品牌同台亮相。
李承倫說,「這次我們的重頭戲就是這個78.59克拉的深彩黃鑽,跟那個藍鑽17.89克拉,非常漂亮,淡彩藍鑽。另外這件丹泉石,產在坦尚尼亞,198.65克拉的水滴型,非常大一個,我們店裏頭的”鐵達尼號”,就是這一個心形的四十克拉摩根石,天然的產在巴西1373克拉,也是目前已知全世界最大的摩根石。這個呢,5.14克拉,緬甸無燒的鴿血紅,從台灣把這些珠寶保險運送過來,光這些運費就一兩百萬台幣,保險費跟運費,再加上這個攤位的費用是非常高的,它一個攤位(3公尺乘3公尺)是10萬美金,再加上布置這些費用,常常一個攤位,你可能要花20萬到30萬美金。」
「其實歐洲有水準非常有水準的客人,就是一線二線的品牌,或是一些歐洲的老珠寶店,他們要找非常特殊的東西,那這些人其實剛好符合我們現在做的東西。我們在台灣做了很多這種單件的一件藝術品,我們叫藝術珠寶,所以我們就毅然決然地,三年前來參加這邊的展覽」
李承倫沒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和全世界買家做生意,把寶石賣到紐約。他是苗栗頭份的鄉下小孩「老兵之子」,童年喜歡在中港溪畔撿石頭,國小開始彈琴,家人希望他能成為安穩的音樂老師。但他把父親辛苦攢下來的學琴費用,瞞著家人拿去買賣玉石。
「沒想到(音樂)老師家旁邊就是玉市,我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從那邊買,國中二年級的時候就開始在那邊擺,擺到我一直上大學。玉市就是龍蛇雜處、三教九流,有真的、有假的、有仿的、有很貴的、有塑膠的,所以十幾歲的小孩,天天都在玉市混,原來寶石是這麼有趣,所以讓我開啟了寶石的世界。」
竹南高中畢業,保送中國文化大學音樂系,大學時完成GIA(美國寶石研究院)課程,他的音樂老師「反共義士」孫天勤的夫人李天慧教授,在「珠寶傳奇」書中曾寫說,李承倫大二上提琴課時,突然身上發出「B.B.CALL的聲響」,讓她「驚訝又氣憤」,「才意識到這位學生已經在做生意」。當時有幾位同學都住在她陽明山美軍眷區宿舍裡。
「後來老師回想說,我就覺得這個孩子不知道在幹什麼,怎麼(屋子裡)突然多一個恐龍蛋,那邊又多了一個水晶洞,那邊又多了一個綠寶石,當時禮拜六擺建國玉市,禮拜天擺光華商場。其實同學都唾棄我的,你想想看,一九九幾年那時候,台灣是很富裕的,那時候同學拉的是德國琴,我拉的是大陸破琴,同學開的是進口轎車,我沒有車可以開,然後拿一塊破布跪在地上賣,所以講起來還滿感傷的。」
李承倫自己常說,音樂是他的專業,寶石是他的事業。其實他對事業的狂熱和專業,早已超過他曾經熟悉的音樂。大學畢業,美國亞歷桑納提供全額獎學金,李承倫因此前往寸草不生的沙漠地帶,攻讀音樂碩士,意外尋獲寶石事業的礦源,
「全世界最大的展覽,然後是礦石展,竟然在我唸書的那個城市。那些礦主,你沒辦法想像,他從非洲、西班牙、俄羅斯、哥倫比亞來,他們英文不行,他要找車子、他要吃食物,我們在那邊唸書的學生,自然而然知道哪邊有,我就帶他們,就變成莫逆之交了,所以接下來我就跑全世界的國家。很多人問我說,你怎麼可以認識那麼多礦區?就是那唸書的兩年。我想這個就是命運。」
命運的軌跡從來不是直線伸展,上帝安排的深意凡人無法窺探,因為認識眾多礦主,方便取得第一手原礦,學成歸國在松江路開設珠寶店,迅速起飛的事業,卻橫遭「納莉」風災滅頂。
「你們沒辦法想像的,那時候我才回來兩年,然後我太太是大著肚子,第一胎。你們有房子被淹過嗎?天花板沒有了,然後店裏頭的水淹到這裡,穢物掛在牆上,所有珠寶櫃全部堆到天花板上面,什麼都不見了。而且更恐怖的是,當時我的樂器,我努力一輩子買的,三萬多塊美金的,全部都變廢,一片一片的木材飄在那個上面。」
「完了,所有都沒了,沒地方住,當時有在音樂教室兼差,我跟音樂教室的老闆說,可不可以睡琴房?所以我的老大是在琴房裡出生的。然後我們睡覺是睡在鋼琴的下面,我想現在的年輕人或是一般的人,沒有辦法想像。」
用買賣琥珀和結婚禮金,一百萬元起家,滾成兩千萬的事業一夕破產。他痛定思痛,辭掉原本學校兼差的教職,全心投入寶石產業,以身涉險化身寶石獵人,走訪天涯海角世界五十多國,再怎麼蠻荒僻野,盜匪橫行的礦區都有他的身影。
「1998年的時候,馬達加斯加發現一個新的(紅藍寶)礦改變了全世界的生態。到機場去沒有人願意載你去,那邊三點多,還沒天黑喔,三點之後馬路上就有盜匪,就拿著槍去搶。後來我就好不容易塞了很多錢,僱了一個翻譯和一個車,在那邊市場上開始收。然後那個翻譯說,趕快上車不要再買了,他說,他們要搶你。我說好,那我們上車。窗戶搖著,窗戶外頭就這樣子在採購,非常危險。」
「半夜四點,碰碰碰碰碰碰,我就被嚇醒了,他(駕駛)說昨天晚上,所有人都到我住的地方,說昨天那個亞洲人在哪裡?說今天早上要來這邊圍你,你趕快走好不好?然後我說,好,就走。沒有用,路上還是被攔下來了。被攔下來他就找你理由,說昨天買的石頭是假鈔、你住的地方沒付錢、你少了給我,他要你錢嘛。然後我們往那個(大城市)方向去之後,再繞小路,往機場直奔,每個關口都有警察。我們就給錢說,不要說我們走了,然後從機場逃回台灣。」
台灣沒有像他這樣瘋狂的珠寶商,在最簡陋的生活環境下,探訪各種寶石的礦區。自己設計、加工、研磨、切割,還設立寶石鑑定所,成立寶石博物館。他刻意拉高門檻,對手不在台灣,立志成為國際玩家。
骨董珠寶專家亞力山德里斯說,「我不會說他野心勃勃,我認為他是一個非常熱愛挑戰的人,和他談話時也是如此。總是掌握新的訊息,我想他是走在時代的前面,他預見一些我們可能沒看到的事情。」
一年參加11場國際展,如果不是在會場,就是往礦場的路上,或者奔走於鑑定所和拍賣市場之間。稱他是珠寶獵人,李承倫更像一位逐寶石而居的遊牧者,終極目標,他說要打造一個台灣始終欠缺的百年珠寶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