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文創產業成功案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文創產業成功案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文創產業成功案例產品中有15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5,471的網紅郭清華,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天馬電台活化使用】 天馬電台徹用至今一直是清華長期關注以及努力的議題,更於會議中多次向市府建議,應思考安南區民眾的需求去做規劃,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三個精神為「舊有設備與建築活用」、「空間開放」以及「融入滯洪」;今日電台部分腹地(約1.9公頃)配合新設海東D2抽水站,將變更為「公園兼滯洪池用地」透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500的網紅林佳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文化部長龍應台,林佳龍表示,文化部這次所提出的專案報告「影音產業未來5年計畫」,就是空洞化、口號化!整本報告看不到文化部的願景跟視野,也沒有未來預算的目標,以及國外成功的案例,是在虛應故事,應付立法院;另外,針對藝術銀行所編列之7000萬預算僅有5成用於購買藝術...
文創產業成功案例 在 STACIE CHEN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12-14 17:18:26
#處長的日常 #想想未來的雲林 #雲林創意設計中心 #YCDC設計改變雲林 #20年後你對雲林的想像 《雲林回青趣味濃─打造時尚風土品牌》論壇活動 雲林的轉型需要時間,需要契機,需要有共生共識的一群人,去年就任後,真心覺得不只是雲林要改變,整個縣府公部門的思維革新更是首當其衝,尤其是所謂的 #...
-
文創產業成功案例 在 林佳龍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3-04-25 17:26:31立法委員林佳龍今天在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文化部長龍應台,林佳龍表示,文化部這次所提出的專案報告「影音產業未來5年計畫」,就是空洞化、口號化!整本報告看不到文化部的願景跟視野,也沒有未來預算的目標,以及國外成功的案例,是在虛應故事,應付立法院;另外,針對藝術銀行所編列之7000萬預算僅有5成用於購買藝術品,行政管銷費用過高,林佳龍也在委員會提案通過,藝術銀行預算至少要有六成用在購買藝術品,落實藝術銀行的成立宗旨!
林佳龍詢問龍應台,這一年多來的部長任期做了什麼最引以為傲的事情,龍應台回說是組織改造,林佳龍當場痛批文化部,並表示應多做真正「文化」的事!
林佳龍提出具體預算檢驗文化部,他表示,102年度文化部預算編列163.4億元,此為新聞局及研考會併入之後的預算總額,若以同樣基礎比較,比101年度增加7.7億元,成長了4.97%,事實上,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102年度的預算,與101年度相同基礎下的預算明顯減少,101年度編列15億7,733萬8千元,102年度僅編列14億4,112萬4千元,減少了1億3,621萬4千元。再觀察各項工作計畫,幾項大的旗艦計畫均遭大幅刪減,如「推動電視內容產業旗艦計畫」從101年度的8億9,585萬元,驟減至102年度僅剩7,884萬元,減少了8億元之多(91%),幾乎整個計畫都不用做了;「電影產業旗艦計畫」也從上年度4.4億降為3.6億,減少8,357萬元(18%);「流行音樂產業發展行動計畫」從4.6億減為3.7億、也少了9,446萬元(19.5%)。
林佳龍強調,影視音樂業務從新聞局移撥到文化部後,遭到嚴重預算排擠效應,就連培育影視及流行音樂創作人才、活絡本土電視產業拍製環境、獎勵廣電產業海外行銷文創產品、推動全國景點協拍、辦理促進國片人口倍增、輔助民間參與國際影展、協助國片海內外發行、辦理流行音樂人才培訓、鼓勵及培植創作型樂團、扶植表演空間發展及輔助音樂跨產業界合作等等各項計畫,都被大幅縮減經費,他指出,今天的專案報告是講未來五年的願景,國片復甦的跡象是民間的努力,我們看不到文化部的願景跟資源投入,這一切都只是空談!
另外,針對國內重要表演場地「新舞台」傳出可能因為被迫「熄燈」關門,引起表演藝術界高度關注,林佳龍說,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都說,希望文化部可以想想辦法,因為去年整修時,文化部也補助了2000萬,要求文化部盡力協助,不要讓國內重要的表演場地消失。
林佳龍表示,明天將與陳學聖委員共同舉辦藝術銀行公聽會,由於去年立法院一毛錢未刪,讓文化部通過7000萬的預算辦理藝術銀行,但當他看到3月25日文化部發的新聞稿後嚇了一跳,只有50%的預算實際花在購買藝術品,藝文界的人士都知道,公共藝術的行政管銷費用,都會控制在總經費的15%以內,他質疑文化部要花這麼多錢,而在4月2日行文給文化部,索取文化部所謂3500萬用在庫房硬體設施、網站架設與人力經費等細項,等了近兩個禮拜,居然收到一個跟新聞稿幾乎一模一樣的東西,林佳龍表示根據行政程序法及行政資訊公開辦法,行政機關的資訊若未涉及國家機密,應依法主動公開,更何況是這種有爭議的預算,他隨後在4月16日重新發文索取,至今未獲得任何回應,文化部根本是迴避立法院監督,傲慢的文化部在藐視國會!
會議結束前,林佳龍提出臨時提案,內容為「鑒於文化部辦理藝術銀行之年度預算7000萬,僅有50%確實用在購買藝術品,文化部應嚴格控管藝術銀行之行政管銷費用,提高購買藝術品的費用,至少達八成,以落實藝術銀行支成立宗旨」,經與文化部協商,文化部同意提高購買藝術品的預算至六成,林佳龍表示,雖然離期望的八成仍有落差,但至少有往這個方向努力,能夠幫助更多藝術家!
文創產業成功案例 在 郭清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天馬電台活化使用】
天馬電台徹用至今一直是清華長期關注以及努力的議題,更於會議中多次向市府建議,應思考安南區民眾的需求去做規劃,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三個精神為「舊有設備與建築活用」、「空間開放」以及「融入滯洪」;今日電台部分腹地(約1.9公頃)配合新設海東D2抽水站,將變更為「公園兼滯洪池用地」透過滯洪池規畫、景觀營造,打造出親水生態共融的遊憩區域,更能解決低窪地區的淹水,清華深表肯定與開心。
而其餘約27公頃的「創意文化專用區」清華要求市府應做完善的規劃。因天馬電台是國際上獨一無二的廣播建物,其播音覆蓋面積多年來居全世界第一,是值得極力保存的國際古蹟。清華建議市府,電台活化使用可參考水道博物館,將舊有設備以博物館形式保留展出,既有建築除了為博物館外也可以成為文化館展覽安南區各地特色文化,也能成為販賣部販售安南區農漁產品、美食料理、文創商品等,形成文化產業鏈。空地除了溶入治洪池功能,防範低窪淹水,更要加強環境整理、植物景觀規劃、增置親子互動區域與休閒遊憩設施,形塑特色都會公園。此外周末假期時,腹地也能舉辦市集以及活動,成為民眾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清華長期關心及努力期程】
100年第一次與第二次定期會:建議市府協調撤遷天馬電台,都市計畫變更可做公園或綠地開放使用。
101年第三次與第四次定期會:建議市府朝向都會公園設計規劃。
102年第五次定期會:確認電台將於103年遷移,產權回歸國有財產數,希望市府研究規劃提供土地運用方案。
103年第八次定期會:督促天馬電台遷移與後續規畫進度。
104年第一次定期會:天馬電台遷移進度延宕,希望市府盡早籌備與規劃評估。
107年第八次定期會:督促天馬電台轉型開發與招商進度。
108年自由發言: 督促天馬電台轉型開發與招商進度。
109年第三次與第四次定期會:因天馬電台長期招商未果,建議市府朝向都會公園規劃,融入滯洪功能防範低窪區淹水,形塑安南親水都會公園。
110年臨時發言:天馬電台活化使用參考成功案例水道博物館,空間開放市民形塑安南都會公園。
文創產業成功案例 在 遠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除了 #躺平 以外,中國 #年輕人 還想感受 #不孤單】
大陸已經有超過三萬家「#劇本殺」體驗館,年營業額突破百億人民幣。
這已經成為年輕人 #社交 的新選擇!
也可以算是「#寂寞 經濟」的成功案例。
劇本殺,殺什麼?你在別人的故事裡,安全的體驗、驚恐擔心和歡笑。你,並不孤單。
#華人精英 #李立亨
本論壇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
文創產業成功案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發光發熱的不是人,是能量」
憶起我興致勃勃地看著台灣奧運射箭代表隊,在2016里約奧運比賽中,屏氣凝神地在鏡頭前跟著譚雅婷小心翼翼,希望風此刻剛好小一點吧,幸運之神快來啊,千鈞一髮的下一刻居然正中紅心!再放大,啊,是紅心中的正中心啊!太不可思議了!太神了!……試想:令全台灣驚奇的這一刻,如果沒有觀眾也沒有轉播,運動競賽是否就失去了神采?事實上,最致勝關鍵的是這名選手當下非凡的身心能力,只有這個人,以及和她百萬次在家鄉練習場一樣的訓練動作,甚至沒有身體碰撞,也不屬球類運動,光是想像如果在一旁看她的日常練習不知會有多無聊。但是有了觀眾有了轉播(也有了廣告和贊助商),運動競賽竟可以同時變成一種國力的產業、主辦國的自我介紹、運動員的成就展示、老百姓向這項專業致敬的場合。有了媒體,運動賽事就是那麼熱鬧、好玩!
同樣的,當麥克風遞給最後贏得勝利喜極而泣的素人歌手時,會不會有一群年輕人也在電視機前心想:「我也要站上我自己的舞台發光發熱」?會這樣直接聯想的原因,是因為每次戲劇系入學考時,總有幾位考生會在面試時提到動機:「我將來想要在舞台上發光發熱」,甚至好些考生是一邊發抖一邊說這句經典台詞。我在想,歌唱選秀節目除了讓觀眾聽好聲音之外,是否也讓我們投射自己就是闖關者,是否餵養我們一種辛勤練習努力耕耘練歌的幻覺,或是可以評斷好壞選角的權利?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夢想」這兩個字,開始住在電視裡、網路裡,「夢想」這兩個字對我而言,開始變得一點都不困難(因為他們會去做)更沒有想像力(而且還有下一季)以至於在文創商品間、鼓勵青年創業種種文案裡,每每嗅到「夢想」的姿態時,我像是電腦當機一樣麻木不仁。
並不是所有戲劇系的人畢了業都服事劇場,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表演,於是我面對必修的基礎表演課程,就把它當作一門通識術科在教授。然而有些對表演充滿期待的學生,在一年級時還是會告訴我“我對上台有恐懼”。雖然這本來就是我的工作,想方設法讓「表演學」彰顯其本質,讓演員無所畏懼站在台上。但有時候我們在課堂上做個小練習(比方很簡單的重複對話練習或在空間裡集體遊走),事後,也會有人直接下課問我「老師你覺得我剛剛那個練習做得如何」,我對他說,表演練習有時候只是為了體驗,不需要給評價,他們又會心存懷疑地心裡不踏實(似乎他們做了我就有義務給分給評價)。
在他們腦中的交友網路連結,那世界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而敏感,但肉身本體本人,卻遲鈍得無法動彈。這個網路世代有另一種價值正在格式化,要他們不分心實在太難了!而劇場的定義也因為科技生活的新型態,也正在從事各種跨界與轉型,大學導師們也要額外的去處理學生手機沾黏問題或是即時上傳的癮症。他們有太多太多的資訊需要消化之外,別人的眼光是最大的壓力,太多成功案例太多厲害的想法太多人在我前面了太多的障礙太不公平太難了啦……他們該靜下心來長大的很多時候,都拿去焦慮掉了,上初級表演課就會很看得很清楚,一般資質的學生困在別人的眼光裡最嚴重,想展現自我卻容易逃避。面對面是表演藝術中最基本的能力,被看,需要很健全的心理素質。可能光是站在台上呈現三分鐘,他們腦袋裡已經根植了歌唱選秀節目或“才藝表演”的概念。網紅的崛起也讓學生誤以為,鏡頭前那樣日常能量的表演也可以成立重點是要有梗不無聊,LINE、IG或FB的活動突破時空無限蔓延的資訊頻繁來往,一人一平台,使得他們的身心比較難放鬆在現場,大家可以在網路上看各種東西說任何話跟陌生人約炮……。學生在某堂課大量身體活動後反應:「老師我覺得很爽,很舒壓」,我常揣想他們口中的「舒壓」二字。我必須要對學生釐清,媒體上網紅的背後有著其商業動機,有時候我們要十分耕耘不問收穫,然而,當所有人都在打卡、所有人都希望分享自己的精彩時,“不能無聊”的時間壓力或“覺得自己太無聊乾脆躲起來不做不說當然也就不會錯”的逃避心態、“我不能浪費時間!要是這個做不好,就換吧!”的棄保概念,這類無形中的評價、壓力,已經過度炫染開來。
我們正面臨的是「我其實越想要表現好,我就越緊張沒法做好」這種表演舞台下的心理問題,我們正處在影集《黑鏡》系列裡扮演要角,我手邊也偶能翻到像《與石頭交談》詩裡的世界。不談選擇,不談安靜,真正能發光發熱的應該不是明星,也不是夢想,應該是一種能量。專注而持續一些練習幾乎是練功(像那無聊的射擊練習)狀態,或是像唱歌這般與自體的肉身共鳴存有著。夢想需要先剛強有力且勇敢的去實踐自愛,夢想是要堅守著,對遙遠那方的注視。 (原載於《文訊》4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