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數據科學研究所出路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數據科學研究所出路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數據科學研究所出路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數據科學研究所出路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數據分析師也要會? 政治學門與視覺溝通的設計概念如何幫了我 ==== 前些日子,老闆突然發現我會做類似資訊圖的東西,用來解釋數據庫的開發流程、遭遇困難、成果,非常有用。 由於客戶方的C level人員過去一兩年出現大幅調動,來了一個科技業過去的高管,覺得數據取得是自然簡單的事情,也不明白過去幾年...

數據科學研究所出路 在 樂擎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07:20:32

回了要兩天問題了 整理出幾點常見考生迷思 1.XX系OO系誰好誰壞? 請問蘋果跟橘子誰好誰壞? 你如果會覺得答不出來,科系好壞亦然 科系問題從來只有適合或不適合你,沒有必然好壞可言 2.地名大學是不是都比較差? 台灣大學也是地名大學呀,所以台大比較差? 地名大學與否跟學校好壞無關 ...

  • 數據科學研究所出路 在 洞見國際事務評論-Insight Po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22 01:07:32
    有 65 人按讚

    數據分析師也要會?
    政治學門與視覺溝通的設計概念如何幫了我
    ====
    前些日子,老闆突然發現我會做類似資訊圖的東西,用來解釋數據庫的開發流程、遭遇困難、成果,非常有用。

    由於客戶方的C level人員過去一兩年出現大幅調動,來了一個科技業過去的高管,覺得數據取得是自然簡單的事情,也不明白過去幾年我們克服的挑戰。

    原本我們預想,客戶方跟我們合作多年的對口,會知道我們工作的複雜與困難程度,但實際上他們理解的範圍還是有限。就像盲人摸象,客戶方隨著與象的接觸範圍越小,看到的東西越局部。

    只有我們是把整頭象生出來的人,才能明白裡裡外外的全貌。

    於是當我用繪圖軟體把這些流程圖視覺化出來以後,用圖像、數字來說故事,成果竟然出乎意料。

    一方面是在客戶方的高管方面大受好評,更有利於我們爭取更多資源,二方面是客戶方與我們對口的單位,也更好強化他們自己的重要性,爭取資源也更容易。

    對我個人而言,這次視覺化溝通的過程,相當於我個人職涯至今的成果展與紀錄,更有效地展示工作成效與付出程度。直接間接,也促成了我在疫情期間,一次逆勢的8%加薪。我的團隊的重要性,也被所有客戶、己方公司所看重。

    如果要總結,上述環節,實際上都跟數據分析、數據庫規劃的工作,沒有直接相關。更像是對公共關係管理、部門本位主義與資源爭奪的理解,還有視覺化溝通概念的發揮。

    ====
    政治與視覺溝通:讓人有感的,才算你的功勞
    ====

    不要說數據分析師的工作,聽起來跟政治學科、圖像設計等一點關係都沒有。政治學科跟圖像設計到底有什麼關係,也是啟人疑竇。

    但人生跟職涯就是存在這麼多有趣的巧合。每個人的經歷,最後往往變成一套武學路術,在你冒險的路上,面對不同的怪物,可以隨時拿出不同的工具來應對。

    如果我用當前政壇社群小編盛行的狀況來解釋,大家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這一切會串在一起。

    在上面提到的事件當中,最大的挑戰在於: 工作型態屬於基礎建設,或者防患未然的角色,通常很難展現工作表現的成果。

    不管是工程師開發單位,或者是數據提供的單位,人們更多的印象是你出錯的時候,而不是預防了多少問題的發生。

    因為沒發生的問題,不會被注意到;被注意到的,都是出大包的時候。(現在是在講台鐵嗎?)

    這種情形在公家單位、國營事業單位,也同樣嚴重。嚴重到公共行政學門必須有一門學問專門在衡量評估這類單位的成效。但儘管如此,民意與輿論通常一點也不在意。

    我曾經短暫服務於某機密單位,在一次徹夜繃緊神經,避免了一次國際衝突之後,在自助餐店聽到民眾對著電視新聞嘲諷怒罵。其中不可說的無奈,印象非常深刻。

    ====
    政治學門教我的事(之一): 溝通套路
    ====
    不知道大家對丁守中這位政治人物印象如何,我想在網路上不見得特別正面。但作為一個國安專業的立委或者學者,他在一門台大政研所的課程當中,給了我非常多的啟發。

    美國的國防部、中情局、蘭德研究所,其實很常出研究報告。這些研究報告的目的,除了有檢討組織營運效率、分析當前國際情勢的目的之外,用來跟國會溝通、要預算,也是關鍵用途。

    那些報告或者預算書,真是用汗牛充棟可以形容,從政策溝通的角度來說,大家常聽到的媒體摘要後報導「中國軍力報告書」之類的東西,才是比較好的公關方式。但實際上報告或者預算書,可以看到的眉角更加龐大。

    當時課堂中,一堂課要看的預算書或者報告書,印出來就跟字典一樣厚。但如果了解套路,是可以快速掌握重點,以及看出問題所在的。

    最常出現的套路,就是:闡述問題、發現困難、提供解方、列出需求。

    在一學期十幾堂課的過程中,不管主題是國土安全、國際危機、防災準備,都會走過這些套路。在往後的職場當中,儘管我們的溝通不需要寫一本字典,但所有套路仍然相同。

    丁守中也許已經退出政壇,但如果看看現在立委網紅化的現象,動不動就直接對預算進行等比例「統刪」,究竟有多少立委真的能看完看懂預算書,並針對問題進行討論?我其實不確定有多少選民在意這件事就是了。

    ====
    政治學門教我的事情(之二): 部門本位主義
    ====
    我離政治學研究已經遙遠,學術定義不見得講得精確。但在過往經驗中,公部門的部門資源爭奪,在私部門其實也到處可見。

    在很多情況裡,業務部門跟行銷部門是競爭資源最激烈的兩個單位。道理很簡單,因為業務部門會認為生意都是自己拉來的,行銷部門則認為是行銷策略奏效所致。

    隨著所在產業不同,業務部門跟行銷部門講話大聲的程度會互有消長。例如To B的產業業務部門就比行銷部門重要 (一般來說)。

    有資源爭奪的地方就有政治。因為在非市場競爭的環境裡,權力才是控制資源分配的關鍵。

    那麼接下來就要看到底是誰在掌握權力。在我今天談的例子當中,業務部門發了自己的分析報告,去跟財務部門爭取預算,這當中當然完全忽略行銷部門的努力成果。

    財務部門就是這當中掌握資源分配權力的單位,而業務部門則是行銷部門的資源競爭對手。搞清楚這層關係,並弄清楚自己站在哪一邊,才能決定你後面怎麼做才是對的。

    於是數據方面的人才,就在這個時候變得非常重要。但我遇到過的多數數據分析人才,對於上述的這種權力關係並沒有概念。

    「看數字說話」的本質並不是科學,而是一種溝通藝術。很多純資料科學訓練出身的人,往往很執著於什麼是「事實」。但實際上事實有很多面向,在都是正確的情況下,你要挑你所屬團隊有利的版本講。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當你被埋在數據當中的時候,我在業界看到的很多人 (包含自己),都曾出現見樹不見林的狀況。

    ====
    視覺化溝通的重要
    ====
    人是視覺化的動物,所以如果這篇文章你看到這邊,表示你對我提的話題捧場,我謝謝你。

    與其寫一本字典,不如用一張圖。但這肯定會「去脈絡化」,省去太多細節跟背景,有可能讓人錯誤理解或者解讀。

    但如果你回顧我前面講的: 就算是事實,也會有很多個版本。那你就能理解,人的資訊掌握跟理解能力本就有限,你要提供的是「你覺得對方需要知道的事實」。

    除此之外,一律簡化甚至省略。

    這是為什麼「社群小編治國」會這麼討人厭的原因。但還好我不是在公部門,私部門最重要的溝通就是講求效率。不挑重點難不成你在幫老闆上課嗎?

    公部門應該如何合理地使用社群小編,這是另外一個議題,我們可以好好反思。以後有機會再跟大家聊。

    拉回來。

    我在大學的時候,就對網頁設計、視覺排版很有興趣,雖然從來不是科班,也不能稱自己有什麼美感,但當時花了非常多時間跟金錢在學這些設計的東西。 (我非常感謝父母當時對我的支持,畢竟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這些教育投資都像丟到水裡一樣)

    聊視覺設計有更專業的人可以聊,我這邊講的是一般人為什麼應該學設計概念。

    實際上有一些專業的設計師本身也不會畫圖,他們的長才是在視覺的配置與規劃。而對於一般人來說,了解這些視覺溝通的概念,會對你設計簡報、辦公室溝通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你的工作需要跟設計師溝通,了解這些更有助於你理解自己需要什麼,還有設計師夠不夠專業。

    ====
    結語
    ====
    其實今天是不知不覺寫了這麼多。如果你看到這邊,我感謝你的耐心跟興趣。

    如果這篇文章有什麼出發點,或者寫作的原因,就是想回應高中大學時期,我們常有對特定學門的刻板印象。好像學什麼學門對未來職場有沒有用,甚至高中參加什麼社團對未來升學有沒有幫助。

    其實我離學校已經很遠,但我可以很肯定地說,哪一門學問對人生的用處,不見得是當下馬上想像得到的。

    同時,如果你因為你身處哪一個學門,就自我設限,不去接觸其他的東西,那麼你就自我實現了人們對該學門的刻板印象。

    我是個數學很爛的人,我念了七年的政治學門,兩年的經濟學門。我現在是一個數據分析師,然後我的工作當中需要使用程式語言。

    但當我要往上爬的時候,我發現真正讓我向上推進的臨門一腳,竟然是很久以前,看似無關的一門課,或者一個興趣。

    不過最後,我不想讓這篇文章聽起來很cheesy。因為如果你在數據分析相關的求職履歷中說,我精通部門權力鬥爭、通曉視覺溝通藝術,你比較大的可能性是連一通電話都不會收到。

    所以應該是說,如果你熱愛一門學問或興趣,不要猶豫去追求,但面對現實的需要,你則不應該因為現在所處的領域而自我設限。念政治系不是讓你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也不用很擔心一直想說要為了未來出路轉系之類的。

    但如果你待在這些社會人文學門,卻自我設限不去涉獵其他領域的東西,這才是造成職場生存危機的主因。個人經驗分享,希望對於在求職的、在學的,或者在思考轉職的人,都有一點點幫助。

    作者/李厚穎,目前於紐約擔任廣告行銷數據分析經理,也是洞見的小編本人。

  • 數據科學研究所出路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15 07:00:38
    有 6,302 人按讚

    《文茜的世界周報》

    【剛過去的7月,記錄了全球第三熱的7月,過去五年裡,一共出現史上最熱的三個7月。近日,位於加拿大北極圈內最後一副完整的冰架「米爾恩冰架」(Milne Ice Shelf)證實已經坍塌。在7月底的短短兩天內,那副冰架有超過40%的面積消失,速度驚人。科學家表示,「米爾恩冰架」本來是地球上,剩下最大塊完整的冰架,但這也是因為全球受到氣候暖化影響,許多地區都創下高溫紀錄。加拿大北極圈今年夏季的溫度,比過去30年的平均溫度高了攝氏5度。過去30年,北極暖化的速度是全球增速的兩倍。在氣候條件改變時,生活在北極的遊牧民族也受到影響,像是俄羅斯的涅涅茨人,他們靠著養馴鹿為生,尋找生活的地方。但因為河川結冰的速度延後,且冰層比以前薄,他們改變了遷徒的路線和方式。而馴鹿則因為凍雨讓雪地結冰更加堅硬,牠們挖不到冰下面的苔蘚可吃,情況下惡化下去,北極的馴鹿都會餓死。在西伯利亞,曾經有超過一百萬隻馴鹿。從最新的情況來看,只剩下三.四十萬左右。】

    {內文}
    長年居住在亞馬爾半島上的涅涅茨人,和馴鹿是共生關係,他們不是在牧場,就是在尋找下一塊牧場的道路上。

    秋天一到,趁著月黑風高,他們小心翼翼地穿過冰凍的鄂畢河。為什麼要摸黑行動?因為氣候暖化的關係,冰層一年比一年薄,晚上的溫度更低,也會減少渡河時,冰河破裂的風險。

    (人類學家/Alexander Volkov insky)
    所有的牧民家族都沒有出路,他們不能遷徒,北方馴鹿的放牧方式,面臨著威脅,也可以說危及著他們的性命

    北極氣候暖化的速度,比科學家預估的快了兩倍,鄂畢河結冰的時間年年延後,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現在被迫改變遷徒的時間和方式,而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馴鹿的速量也正在大幅的減少。

    (Innokenty Okhlopkov/永凍層生物問題研究專家)
    在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地區,曾經有超過一百萬隻馴鹿。從最新的情況來看,只剩下三四十萬左右,這使我們特別注意到其中的問題,現在到了很急迫的時刻,我們必須知道,馴鹿群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

    生物學家表示,氣候變化和人類的干擾,是造成馴鹿數量急劇下降的原因。為了更瞭解馴鹿的遷移模式,河流是如何切斷了牠們的遷移路徑,專家們找尋目標,要在野生馴鹿身上裝追蹤器。

    (yakko keadilan/生物學家)
    這些設備可以適應Atlantic River的條件,他們都是防水的,可承受攝氏負40度至負50度的低溫

    兩位研究學者耐心等候。終於發現一頭馴鹿正在渡河,他們迅速的採取行動。這個年輕雄性的馴鹿,至少有130多公斤重,受到驚嚇力氣變得更大,專家冒著翻船的危險,將追蹤器裝在雄鹿身上,然後放牠走。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在40多隻野生馴鹿身上安裝了追蹤器,這種裝置在電池耗盡電力後,會自動脫落。

    (新聞旁白)
    每年的早些時候,馴鹿會到北方涼爽的夏季牧場。到了冬天,他們便向南邊的森林去尋找足夠的食物。而這正是與蓄養動物競爭日益激烈的地方。

    (Innokenty Okhlopkov/永凍層生物問題研究專家)
    野生馴鹿和牧放的是競爭對手,在有很多野生馴鹿的地方,是不可能放牧的,如果兩種馴鹿群放的非常困難,牠們會逃跑加入野生行列,也會出現爭食的情形

    專家根據追蹤資料,試圖解決不同群體之間的競爭,但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也是一個挑戰。在瑞典的北極地區,英加駕駛著雪地摩托車,追趕著他的馴鹿,厚重的馴鹿皮靴和覆蓋在臉上的毛帽擋住了寒風。他所在的村子,每年飼養約8000頭的馴鹿,夏季他們前往和挪威接壤的高山牧場,冬季則到更遠的東部森林,這樣的傳統世代相傳著。但現在英加很苦惱:他的馴鹿沒東西可吃。

    (牧民/英加)
    從每年的10月開始,我們有八個月是冬天,草場的狀況會越來越不好,因為下雨,雪也會變得堅硬,馴鹿聞不到冰下他們要吃的食物,如果我們找不到更好的地方讓它們吃草和覓食,那麼馴鹿就會餓死。

    秋天降雪異常早,隨之而來的是凍雨,馴鹿要吃的苔蘚,被覆蓋在厚厚的冰層下,牠們無法進食,另一方面受到採礦業和林業發展的影響,森林的面積也在減少。

    (牧民/sanna vannar)
    林業 風力水力發電在這兒,還有遊客也喜歡來,人人都想佔領馴鹿區,我們需要更靈活的遷徒方式,因為有的地方你可以在那裡找到食物,但人們卻在這裡砍伐森林,這就是問題所在

    根據瑞典氣象和水文研究所的測量數據顯示,瑞典已經變暖了1.64攝氏度,而在阿爾卑斯山地區,變化更大,1991年至2017年的冬季平均氣溫,比1961-1990年的平均氣溫上升了3攝氏度。耶誕節來臨時,沒有馴鹿拉著雪橇,耶誕老公公該怎麼辦?這可不是一個笑話,如果再不加快減碳措施,屆時用再多的錢,都換不回正常的氣候,與可愛的馴鹿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c62ZeTQZ_g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08《文茜世界周報-歐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blL-txC4w

  • 數據科學研究所出路 在 Anita Chen 陳巧茵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06 23:43:37
    有 199 人按讚

    今日芬蘭新聞:
    芬蘭家長們連署反對復課 shorturl.at/hpJL5
    芬蘭教師們持續醞釀罷工 https://www.oaj.fi/
    赫爾辛基醫院: 兒童氣喘病患者和兒童糖尿病患者不算高危群還是可以上學 🤦🏻‍♀️ https://www.hs.fi/kaupunki/art-2000006498659.html
    芬蘭總理: 口罩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口罩短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不能在口罩短缺下建議戴口罩。https://yle.fi/uutiset/3-11337461

    Alexis Kouros是赫爾辛基時報的總編輯,同時也是公共衛生和流行病學醫學博士:

    【讓芬蘭孩子現在回去校園2星期是不負責任,沒有用而且動機錯誤】

    芬蘭政府決定從5月14日起重新開放基礎教育,直至整個學期結束,該學期於5月29號結束。該決定不會給市政當局,學校,教師或父母留下任何餘地,並且對每個人都是強制性的。高危家庭的孩子或有高風險家庭成員的孩子應出示醫生聲明,以留在家中。那些有“流感”症狀的人也可以待在家裡。

    這意味著,5月中,每個芬蘭的孩子和老師都必須重新參加11天的面對面教學。但諷刺的是,芬蘭衛生局在同一時期預測該流行病將在芬蘭達到頂峰。

    政府對重新開放設定了一些要求,強調需要與社會隔離,並為班級和飲食提供特殊安排,例如使用“其他設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並將教學內容分為不同的班次。

    這項決定令正在受到遠程教學束縛的老師和家長們感到困惑和驚訝,這是在停課24天后逐步重新開放社會的第一步。

    媒體採訪的老師,父母和學生大多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持批判和懷疑態度。任何與孩子在一起的人都可以告訴你,不可能強迫孩子遵守社會疏離規則。老師們還發現這些指示常常很可笑。 “我的學校有500名學生。設施早已充分使用。一半以上的學生也坐校車上學。我們必須按班級組織午餐課,輪流教學,安排額外的洗手。這一切都要在兩週內完成?我能說有很多人不會上學了,”薩斯瑪塔拉西爾瓦學校的校長賈里·安德森(Jari Andersson)發推文說。

    教育部長李·安德森(Li Andersson)提醒有關父母,所有決定均基於對衛生保健官員的評估,即重返學校是安全的。政府說:“國外和國內的經驗表明,兒童在傳播新的冠狀病毒方面只起了很小的作用。” 芬蘭衛生與福利研究所(THL)的衛生安全負責人Mika Salminen表示,兒童很少感染該病毒,即使那樣,通常也只會出現輕微症狀。他說,兒童將病毒傳播給成人的風險“實際上是不現實的”。

    不幸的是,這並非完全正確。在大流行開始時,有人懷疑兒童可能是超級傳播者,後來的觀察結果表明他們並未患上重病,但仍未就兒童在傳播病毒方面的作用及其對兒童的危險進行評估。健康。 關於兒童和Covid-19的科學研究很少,而且我們很多還不知道。

    英國牛津大學的安德魯·帕特斯教授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世界服務的採訪時說,儘管兒童本身患嚴重疾病的風險可能較低,“目前,我們對兒童之間或兒童與成人之間的傳播知之甚少。 ”

    實際上,有一些相反的證據。 “對兒童進行的一些研究表明,那些被發現感染的人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其傳染出去。”教授說。安德魯補充說。 “關於開設學校的問題是,何時發生這種情況,孩子們是否會對傳遞給社會的其他方面做出重大貢獻。”

    儘管兒童很少有成年人患有Covid-19的嚴重肺炎,但懷疑還有其他疾病是由兒童Sars-CoV-2病毒引起的。兒童出現的症狀從腎衰竭和血管發炎到川崎綜合徵不等,困擾著全世界的兒科醫生。儘管這些病例很少見,但它們是嚴重的跡象,表明該病毒在兒童中的行為可能完全不同,並具有我們尚不知道的長期影響。許多差異似乎是基於與成年人(尤其是成年人)相比,幼兒的免疫系統運作方式的巨大差異,而不是基於病毒的感染率或傳播性。

    兩項新的研究增加了兒童可以傳播冠狀病毒的證據,數據表明,如果學校重新開放,病例可能激增。在發表在科學上的一項研究中,一組研究小組對來自中國兩個城市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發現即使兒童對病毒的易感性是成年人的三分之一。但是,由於孩子們在學校中的接觸機會是成年人的三倍,因此被感染的風險是成年人的三倍,這幾乎使孩子的感染風險均勻。研究得出結論,保持學校關閉可以減少40-60%的感染傳播。

    由德國著名病毒學家克里斯蒂安·德羅斯滕(Christian Drosten)博士進行的第二項研究比較了接受測試的兒童和成年人,發現進行陽性港口檢測並散發與成年人一樣多的病毒的兒童因此具有與成年人一樣的傳染性。研究發現,無症狀兒童的病毒載量高於有症狀的兒童或成年人。有些甚至具有“高濃度病毒”。

    即使這只是兩項研究,我們還需要更多的明確答案,“基於一些未經調查的觀念就要學校復課,那將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哥倫比亞大學的流行病學家杰弗裡·沙曼(Jeffrey Shaman)告訴《紐約時報》

    另一個問題是,學校由許多成年人,老師,管理員,廚師,護士,心理學家和其他工作人員組成,孩子們必須使用公共或學校交通工具上下學。就在最近,赫爾辛基市18個幼稚園中有24人確診。

    對於這麼多成年人來說,在一個短暫而無用的為期11天的“恢復正常”劇場中扮演演員的危險,真的值得嗎?

    當局用於重新開放學校的另一個論點是兒童保護案件報告的減少,由於老師缺乏和學生聯繫而減少發現兒童虐待案件。虐待和虐待兒童是芬蘭的一個嚴重問題,每年報告的案件超過10萬例,僅去年一年就有18 500名兒童被安置在收容所和寄養家庭中。可以肯定的是,托兒所和學校積極參與了這些案件的報告,但是社會必須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來解決這一問題,並解決造成貧困,失業以及精神健康和藥物濫用問題的根本原因。學校也不應該充當兒童虐待的主要警務機構,

    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解決此問題,但是其中不包括重新開放學校11天,使超過56萬的學生及其家庭遭受冠狀病毒感染的風險。

    馬林政府在沒有令人信服的退出戰略的情況下徘徊不休。關閉期造成芬蘭每週損失超過10億歐元,但並未有效地用於測試和追踪病例並控制這一流行病。現在,我們已經全面撤回了已失效和危險的“群體豁免權”選擇,儘管這種選擇經常被否認,但似乎是當局從一開始就擁有的唯一“戰略”。

    令人遺憾的是,這種選擇不是基於知識和科學,而是僅因為它是政府毫無準備的唯一出路。不幸的是,處理如此大規模的危機所需要的緊迫感缺失了。

    我們不應將芬蘭與其他國家的最壞情況進行比較。芬蘭人口少而散,病毒到來較晚,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如果及時有效地加以利用,可能會完全控制這一流行病。

    關閉不是治愈方法,而只是一個暫停按鈕。在這段寶貴的時間裡,應該發生很多事情來改變防疫策略,但是不幸的是,我們在進入關閉後就毫無防備地退出了。

    社會不可能永遠關閉,政府被迫試水,但是學校並不是最好的開始。兒童不應成為首先要犧牲的白老鼠。

    #赫爾辛基18個幼稚園24人確診
    #芬蘭教師要求教師工會訴訟政府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