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發準備英文考試心得的94我
今年真的是從頭到11月都讓英文考試伴隨著我過每天、從托福考到GRE,坦白說是個有些疲乏的過程哈哈
其實考這種考試應該是要乾脆俐落一些,托福那時候寒假搞定,但GRE是三下才開始,兩份實習、經營頻道、準備申請文件什麼的,讓準備考試的過程變得很冗長,也是我覺得稍稍可...
🎄聖誕節發準備英文考試心得的94我
今年真的是從頭到11月都讓英文考試伴隨著我過每天、從托福考到GRE,坦白說是個有些疲乏的過程哈哈
其實考這種考試應該是要乾脆俐落一些,托福那時候寒假搞定,但GRE是三下才開始,兩份實習、經營頻道、準備申請文件什麼的,讓準備考試的過程變得很冗長,也是我覺得稍稍可惜的地方,但同時間也很不想放掉手上任何一件事情
現在回頭看還是很值得的一段時光,畢竟真的算是好好面對唸英文這件事情,也包括實習都是看英文資料、用英文網站什麼的,覺得這件事情對我來說距離已經不會太遙遠,如果未來真的有機會出國,英文是遲早要面對的~這也是少數讓我覺得念書很有收穫的一次啦XD
很多學弟妹、朋友有私訊問準備英文考試、申請學校的問題,先跟大家說我連文件都還沒送審,實在是不覺得有力氣或是有什麼資格跟大家分享太多,不過準備過程中的心得我全都有好好記著,未來有個結果獲會做成很完整的YouTube影片、Podcast跟大家分享的~請等等我
以上,先放上在Mason準備GRE的心得,感謝Mason GRE讓我準備考試的路上壓力小很多✌
—————下為Mason GRE考試心得
[GRE高分獎學金心得] 北醫醫工大四 二戰323 升大四暑假準備 感謝Mason GRE
[考試成績] GRE二戰323 V154 Q169 AW3.5
[身份背景] 北醫醫工大四
[英文能力] 托福102
[準備時間] 2020.07-2020.11 (Mason GRE四月平日班)
為什麼想要考GRE?為什麼想出國?
因為想去美國念行銷、廣告,自己本身不是相關科系,所以會覺得即便不是所有申請的科系都硬性的規定要繳交成績,我還是想考GRE,至少在申請比較前面的學校時還可以繳交(也是因為前幾名的學校都會要繳交);會想出國是因為很想體驗在國外生活唸書的感覺,未來也有想在國外工作的打算,因此考這個考試也算是訓練英文能力
念GRE的額外收穫
最大的收穫就是覺得真的有把英文學起來,這種感覺蠻好的,加上我後來在外商精品做行銷實習,所有東西都是英文,所以其實因為這段時間的訓練,對英文真的不陌生也不會覺得害怕,真的很開心
為什麼選擇 Mason GRE?
因為上網爬文之後,真的非常非常多人推薦Mason,認識一起考托福的朋友也推薦Mason,加上考過托福我會覺得我需要的是短期的針對GRE考試的訓練,不需要重新開始打英文底子,所以會覺得Mason的課程設計真的非常適合我的需求
各科準備心得
字彙填空
我個人覺得單字真的是極度重要,不管在哪個英文考試我覺得都是!我自己一戰的時候其實是有把2000看過一次,然後填空練習也做過一輪,但老實說真的一開始學的全都忘光~~😭所以我個人會建議時間稍微急一點的,可以從1000開始看起會比較好,別像我一樣覺得看過一遍就沒問題了QQ
然後我有把填空1~6所有錯過的題目都再做過一次,因為其實很容易會錯第二次哈哈哈哈,直到第三次遇到這個題目的時候真的才會想通~所以檢討或是複習真的super重要!我自己另外也有用字卡的app,每天通勤等公車吃飯無聊我都會做幾題這樣,不無小補啦我覺得
邏輯閱讀
邏輯閱讀真的是一輩子的罩門^_^托福的時候雖然一篇文章10題,但真的有很多題答案就直接寫在文章中,但GRE的邏輯思考真的就不一樣,明明文章不長答案還可以是我第一個就刪掉的選項...我一戰的時候就是在閱讀爆掉,因為真的慌覺得自己怎麼什麼都看不懂也不太能思考,這個問題我覺得我在準備一戰的時候就有發現,就是我不太能理解為什麼每一題的答案是這樣,然後每次都有點含糊的解題,不斷刷題以為就會變好,其實只是在矇答案,這樣真的很不好!!!
我個人在準備二戰的方式就是把之前講義裡面的每一題,我都要解釋四個錯的選項是錯在哪裡、跟文章本身哪裡抵觸還是完全不合邏輯,以及對的答案是否能呼應到文章的哪個句子,每一題都有點拆解成五題的感覺,然後不斷重複,最後我覺得就會在練習之中發現你開始很快能看出選項的問題以及真正的答案,我覺得很神奇,但真的是這樣做久了自然而然會培養出來的能力
寫作(AW)
其實我蠻認真練寫作的哈哈,因為有看到網路上說申請傳院可能要注意一下作文分數,加上我本來就很愛寫文章,我那時候幾乎兩天練一篇,然後大概練了有快30篇,結果一戰4.0,二戰退到3.5嗚嗚,其實我覺得練作文沒有別得方法,就是多寫,因為我覺得以考試的取向來說,訓練應變能力是重點,所以我覺得你寫文章的架構基礎有,剩下就靠不斷練習讓你在遇到各種題目的時候都可以快速應對,我自己是開頭很愛用in this constantly changing world,if的句型等等,個人覺得每段的開頭最難,詳細舉例最簡單,可以多蒐集好的開頭句!!!
數學
數學的話不難,就差在細心以及確定搞懂每個數學名詞解釋就好了,有幾類題型要特別注意
1.....more than.....問你成長幾%:這種分子一定是差距,但分母真的很容易搞錯要放前者還是後者,請注意
2.圖表題:如果標題或是名詞出現*符號,題目一定會有地方特別解釋,記得看清楚,有可能是單位上有做變化或是代表不同年份等等
數學單位符號 在 思瑩老師的幸福教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0
寒假時辦了場把自己累歪的特教研習,
感謝講師群和工作人員們一起努力,
還沒有好好整理大家的回饋。
大家一起「忘情地共備」真的很迷人,
經過這幾年的學習,
發現我還蠻會辦有效研習的。
希望能一起改變教育現場,
讓餘生更美好。
MSJ special idea X 特教老師的好點子
你的超時空書院
小魚老師的師樂園
---
《中庄國小特殊教育教師專業成長社群十二國民基本教育特殊教育課程之「漢字向前走」暨高雄市特殊教育輔導團(身心障礙組)自我增能研習》
辦理時間:1/27.28
地點:正興國小
1.印象最深刻的三個畫面
*共備討論,學習單,美感
*洪孟君老師的漢字向前走,大家認真共備,和彰化特教師的互動
*1、孟君老師介紹的甲骨文畫。2、詩妮老師學習單的製作策略。3、好吃的便當及小點心。
*大家踴躍討論及發言、學習單範本
*漢字圖文、學習單美編、教學規劃藍圖。
*共備發表、講師教案發表、鐵盒便當
*1.密碼解密學習單字2學習單和簡報的配色還有一魚多吃的設計,3.小組討論學習策略
*1.每個特教夥伴在共備時的笑容!好努力的大家,真的應該被好好的支持與對待,這麼認真的一群人,要的是更多的理解和支援,「一起走」一定能走得更長更遠!
2.MSJ三位老師跟高雄經驗互動時的精采表情XD,一樣都是一群想用心在孩子身上,在夥伴身上挖到寶藏藏不住的喜悅,遇到有志一同的夥伴同樣熱血沸騰的神情!
3.孟君老師信手捻來都是國學常識,總能輕輕鬆鬆轉換這些艱澀的內容成為平易近人、孩子可掌握可吸收的學習重點,真的很令人佩服!
4.思瑩、美杏和其他工作夥伴忙進忙出認真的神情,真的很感謝它們願意不藏私,把自己的體悟和經驗分享給大家,相較可以好好坐在位子上專心聆聽課程的我們,真的是辛苦了!愛你們~
*共備時間,漢字源流,
*太多
*辛苦的承辦老師,冰山的想法,唯美的ppt
*六書分享、學習單分享、共備討論
*專業的講師,熱情的夥伴,忘情的共備
*漢字向前走的象形文字顯現、學習單換標頭變清爽的畫面、學習問題是一座冰山的畫面
*大家集思廣益想想教程和教材、講師備課的用心、結合學生喜好的教材分享
*孟君老師的漢字介紹、學習問題描述的冰山圖、課程共備的海報呈現
*利用便利貼討論、美好餘生、甲骨文創作圖
*課程博覽會/學習單教材分享/六書文字
*1.孟君老師部首意義教學
2.詩妮老師美感美編
3.美杏老師實際操練
*漢字、學習單分享、共備討論
*六書識字練習、各式各樣精美又能達到教學目的的學習單、第二天下午的共備
*大家專注聽講,講師無私分享,學員研討熱烈
*甲骨文、教材分享、便當
*美感教材和學習單、MSJ三人的合作、美好餘生
2.主要的學習與收穫
*更聚焦學生問題及介入策略
*更清楚整個脈絡
*對於特生的需求更知道如何設計出適合他們的教材教法
*結構化的編輯教材、學習單和教具
*發現學習問題、推估可能致因,導入有效的學習策略與方法,進而設計出適性的學習單,增進孩子的學習與成長。
*集中共備精華、省去摸索設計教材的時間與困擾。
*1.學習單的編排設計可以有更多活潑的想法 2.版面排列上有新的認識
*1.雖然都是知道的概念,但透過老師帶領實作分享,實際操作,真的很快看到自己設計教學的盲點,非常感謝!
2.學習單的設計原則概念太精彩,一語點破大家設計思維的問題,很感謝MSJ老師分享這麼多精彩的學習單和設計理念,真的收穫滿滿!
字形的教學
*太多
*特教現場實作方法
*共備討論,從學前概念跨足至國小課程,雖然很燒腦,但收穫滿滿,也透過討論讓我原本困擾的注音符號教學有更不同的想法,原來文字的教學可以透過部件教學,聲調的部分可以透過聲韻覺識培養能力。
*問題解決策略
*1.覺得自己好像變成漢仔,看得懂較多象形文字 2.學習到美編學習單的功力與運用其他不同軟體製作教材
*有新的思維和方向,透過共備,讓教學不孤單不技窮,學生也能有不同的學習歷程
*學習單設計要點及實際操作
*教材與學習單的一魚多吃!可以教學、做成教具、上課檢核、回家練習、家長同儕檢核、評鑑資料分類清楚!
*擴增見聞
*1.可以更精準,有效地解決問題
2.與各位大師學習學習
*1.學習單的迷思與製作(學習單VS作業單);2.課程教材的編寫
好的共備可以讓我們餘生更美好:)
*針對學生學習問題,小組研討對策歷程
*漢字演變、教材編輯、有策略的語文教學、共備
*教材設計脈絡+美感
3.其他意見(欣賞、感謝、建議、疑惑)
*共備果真火花四射
*感謝,感動,充實
*謝謝主辦方辦了這場收穫滿滿的研習
*感謝老師們無私分享多年的經驗
*非常崇拜各位講師的專業與用心,感謝主辦單位與協辦人員的辛勞,感恩。
*很精彩的兩天分享
*謝謝優秀的講師分享,給予更多的想法和火花
*1.聽完語文課程含金量太高XD,不知道MSJ老師有沒有對數學課程也有琢磨~之後也可以來辦一下兩天的數學衝刺班XD
2.然後數學國語辦完,就可以請美杏來辦特需的分享了!XDDDD(學習策略的融入、社會技巧教學....)
*謝謝大家提供的識字教學
*感謝大家
*非常喜歡這樣的特教研習,喜歡動手做。謝謝主揪思瑩老師和所有承辦人員,很久沒有聽到這麼清新的特教研習活動。太酷了。
*感謝主辦單位讓我能參與這樣的研習!
*感謝承辦團隊
*這是一場很棒的研習,對於製作教材有具體提升的功效。
*非常感謝能有機會參與,受益良多
*感謝思瑩老師的籌劃,孟君、詩妮、郡儀、玉真、美杏講師們無私的分享,讓我對教材的設計及製作有了不同面向的思考,這二天的課程很精實,腦細胞耗費許多,但是也收穫良多,很喜歡大家一起腦力激盪共備的過程
*非常貼近教學現場而且十分實用。
*感謝遠道而來的彰化教師群不藏私的分享,謝謝承辦學校的供應。
*謝謝各位老師的分享,我很需要共備的社群,努力的讓自己的餘生更美好。
*謝謝思瑩告訴我這麼棒的研習,如果將來還有記得揪我。你們大家辛苦了。
*超棒的分享
*非常謝謝有這麼用心的老師願意分享,有很大很大的收穫!
*欣賞在場老師發揮專業,表現教學熱忱。感謝工作坊成員及輔導團人員細心安排這場研習,收穫滿滿,認真的老師最美最有智慧。
*欣賞講師們帶來豐富的學習內容
*主辦超用心,邀請到實務經驗豐富的講師,不塑便當好吃又環保
4. 如果可能,您想如何運用今日研習所學?請具體分享一種可能或改變。
*IEP的目標撰寫
*更清楚有效設定學生學習目標及其需求,設計更實用的學習單和教材,讓學生們的認知與能力更強大
*運用多元的軟體,在製作學習單上能更有規劃的排版及美感。
*將目前的學習單更簡化
*運用課程中所提供的資源,改進學習單的編排與運用。
*改變並且嘗試讓小孩學習新的學習方式
*國語識字教學上試著解構,帶學生去克服書寫障礙
*學習單的設計原則和概念真的有讓我醍醐灌頂的感覺,真的就是那一點的不一樣,更精準的能針對個案需求去設計個別化的教案。實際執行後,也產出滿滿的想法。
例如:以前在針對讀寫困難的孩子,用的策略可能都大同小異,但當天實際操作後,自己也發現,讀寫困難的問題還是有差異的。培養識字的字感,跟提取國字,書寫時的策略有連結但也有差異。所以應該更精準的在提取困難的孩子上,嘗試確認他在提取國字時的優勢管道,例如:將國字部件意義化?還是他是會記不住部件的位置?還是形音義的連結有困難,找到問題並從優勢出發。
以前自己在培養字感和訓練書寫上並沒有這麼確實去釐清,但現在回頭看,有些活動就只能培養識字的字感,但對提取困難的孩子,在關鍵提取時仍會有它的困難,要如何將他連結,精準的針對個案問題去處理,是這次很大的收穫!
*會去產出學習單
*共備學了很多,學到很多不同的教學點子
*冰山,我覺得很適合拿來和普通班老師共議個案。
*備課的規劃藍圖曲線也對我很有幫助。
*在學前嘗試提供象形文字培養幼兒的字感
*應用在教學現場的策略
*會試著將學習單做出更目標性的設計,一定會換標頭。
*會調整教材,和加入新元素,讓幼生學的更有趣、動機
*因任教特教班,學生以中重度障礙為主,識字學習緩慢且易遺忘,計畫在下學期教學及學習單設計中加入字體結構表,協助孩子透過觀察國字部件,動手練習部件分解與組合,幫助記憶
*對於學生需求及介入策略的參考脈絡調整,製作學習單上清楚名列策略名稱。
*設計教材和學習單時,能依照今日研習的編教材原則去聚焦學生學習需求
*我想把網紅部件及雪娥老師的課程結合,想運用在低中年級
學習單與教材的編寫
*和教學夥伴分享收穫並且練習
*運用所學的教學策略,設計課程,符應現在任教學生的學習問題,期待對學生的學習有所助益。
*教材設計
*運用其它軟體設計教材
數學單位符號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微冷 #冷語言 PRIME PRIME
某日某科宅忽然頓悟。為什麼數學符號加了一撇 A′ B′ x′ p′ f′(x) 要念成某某 prime?(在英國也念成某某 dash,且不在本文討論。)
我們給讀者A一個答錯的機會。讀者A:「因為…喔喔喔,那個符號叫做 prime?所以兩撇念 prime prime,三撇念 prime prime prime。或者念作 double 或 triple prime 以此類推。」
這個回答不錯,但不是最好ㄉ。在於其實等同於說「那是規定」而並沒回答到什麼。先提一事,雖然普通 ASCII 鍵盤上的符號有限,日常打字時經常是撇號(apostrophe, 用於字母省略如 don't)、右單引號和 prime 全部混同。不過其實專業排版應使用各自的符號。
再從字彙來想,prime 會想到什麼?primate 靈長類,是來自於人類很自豪是最好的種族,所以自名/自鳴 prime,乃「第一」之意。英語說 prime real estate 表示該建案(物件)在精華地段炙手可熱,也是好棒棒的意思。這麼說,某機器生物名曰 Optimus Prime 也就類似「好棒棒」的意思XD。英文片語 In one's prime 的意思是正當盛年:表示那人正在他人生最健康、快樂、活躍、有產力的年華。
再來些字吧:primitive, primordial, primeval 太古的原始的最早的。然後 prime 質數,「質」什麼?其實是取質數不可再分解,(在考慮乘法的時候)有種最原初的感覺。
所以,欸等等,所以 f′ 的意思該不會也是「第一個 f」吧。一點都沒錯,而且 f′′ 原本的念法應該是 f second,f′′′ 應念 f tierce。就是【法文】的第一、第二、第三。
四撇的 f′′′′ 又可寫作 f⁽⁴⁾ 或 fᶦᵛ 念作 f quatrième,表示第四個 f ——的導函數,也就是微分四次的意思。原來這套寫法出自於法國數學界的3L(就像流星花園有 F4,法國科學院也有 3L)中的大L拉格朗日,如圖中的這位長者。
當我們把 f′ f′′ f′′′ f′′′′ 如圖這樣擺在一起時,心裡的小小格式塔神經元就亮了起來......給我等一下!難道說,拉格朗日其實不是在撇撇撇,而只是「在符號的右上角寫羅馬數字 I、II、III 」這樣嗎。
* 我賭是,但我不是數學史家,有待強者的投入考據囉(還是說這其實是數學史家的常識就不得而知)。
法國數學的輝煌在英語帝國制霸之前,因為如果按照牛頓流數法的記號,微分是在符號上方加點點點,但在此戰場,是歐洲的微積分記號系統勝出,一統了迷因池。
當英語系國家閱讀發達的法文翻譯的數學教材和教學時,多半不會想到 prime, second, tierce,而就如讀者A那樣想當然耳覺得「應該是那一撇叫做 prime 吧」因而 prime prime prime 不完,產生了迷因的變種,aka 誤會惹 #不曉得誰規定的。後來在幾何方面,符號加個 prime 號用來代表由該符號導出的新的幾何物件,再導出新的就再加更多撇撇,以應對字母用完的困境 XD
話說第一次公演叫做 premier 這個字是法語裡另外一個「第一」,英超足球聯賽就叫做 Premier League。Prime 和 Premier,是說有時候語言就會這樣,分裂出兩個相近的字,用法逐漸隨使用習慣而區分開來,無法互通,彷彿是迷因的 speciation 種化過程呢。←奇怪的感慨
好啦,既然都多話至此,再加開冷知識車車 PUI PUI~
你知道嗎?「分鐘」和「秒」其實也和這一串有關。
minute 一字在變成分鐘之前原本是微小的意思(到現在如果念成 /maɪˈnjuːt/ 也還是微小的意思),之所以變成分鐘,來自中世紀拉丁語 pars minuta prima:「第一個」「微小」「部分」,也就是說,計時單位小時的第一次 60 等份細分。而秒 second 則是 pars minuta secunda 也就是第二次 60 等份,細分再細分。
現在你知其所以然了。Stay safe and stay home. 我們下次見。
by 科宅
(顯然是用 powerpoint 做的圖)
數學單位符號 在 伍麗華|Saidai / Resere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金管會、銀行局等單位來到辦公室,就我所關心的族人債信困境來討論對策。
我很喜歡金管會的態度,非常真誠的積極討論,不是虛應敷衍。可是今天辦公室排了5個會議,所以每個只能有1小時的討論,偏偏加上我卡在必須趕高鐵回屏東參加永久屋政策會議,所以我只能主持半小時就要先離開。
為了讓大家後面的討論順利,離席前,我用很短的時間表達我的心情,好讓金管會明白我們到底為什麼要一起努力。
我說我很幸運。二十歲教書分發在一間客家學校,21歲結婚後,學大家買房子。學校的老師都對我很好,於是叮嚀我絕對不要傻傻的等二、三十年還完貸款。他們開始三娘教子,將我的薪水強迫做6種規劃。要求我除了每個月的還款,等過年領考績、年終,再加打會錢,要一次還大筆;沒想到,我乖乖聽從同事們的「教誨」,竟然十年就還清貸款。之後,我從他們身上又學到了許多理財之道(但我覺得夠了)。
我告訴金管會長官,其實我在二十歲以前,如同我在家人身上耳濡目染所學到的,只要有人來家裡,客人臨走前絕對不能讓他空手。有時候,我看到家裡明明就什麼都沒有,媽媽還是會東找西找,甚至裝2碗米給人帶走也成。於是,「沒有」成為一種常態,從來不知道什麼叫「累積」。
我拿起辦公室放了一本我們編的數學課本,翻到「一年級上學期認識O」這個單元,這是介紹數學概念的「沒有」就是「O」。
我說:課本畫了一隻山豬,手中的盤子有2根香蕉,小猴子說「山豬叔叔我肚子餓,可以跟您要1根香蕉嗎?」於是,盤子裡剩下1根;小猴子又問:「我可以再拿1根香蕉給我媽媽嗎?」於是,盤子裡就沒有香蕉了。這時候,老師就要引導學生「沒有」要用什麼符號表示⋯⋯
金管會大家聽得入神,我繼續說:其實,這裡面有很多價值。有的民族性認為,我一根香蕉都不應該給別人,因為想吃要自己賺;有的民族性認為,我要先留一根吃飽,剩下有餘再給人;但是我們課本上的山豬叔叔表情是有變化的,當小猴子拿走一根,山豬嘴巴笑了,當小猴子再拿走一根,山豬的眼睛笑瞇了!
助理催促我再不去坐車就來不及了,我趕緊告訴金管會:
價值的衝突中,我很幸運遇到一群同事帶著我走過還款之路,所以我更可以理解,當一個重視「分享」的民族遇上「累積」財富的資本市場,其中的障礙是可以預期的,不應該將其視為一種「可憐之人必有可惡之處」,我們必須要有正義之心,視為社會責任、政府的責任,協助失根世代走過文明衝突的混亂失序。
剛剛,簡訊傳來,金管會一位主管說我今天的一番話讓他思考了很久。我很開心,所以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