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難唸德文- 上篇 /
人家都說中文很困難, 因為筆劃很複雜。不過, 我覺得最困難的是正確的發音。抑揚頓挫和注音符號的五個聲都對說話時候的表達有很大的影響。
.
那天我在和家教學生上對話的時候問她, 我們這個小鎮大概有多少人? 她回答我有 " 四十碗" 這麼多。
.
她當然是要說四十萬, 好啦...
/ 最難唸德文- 上篇 /
人家都說中文很困難, 因為筆劃很複雜。不過, 我覺得最困難的是正確的發音。抑揚頓挫和注音符號的五個聲都對說話時候的表達有很大的影響。
.
那天我在和家教學生上對話的時候問她, 我們這個小鎮大概有多少人? 她回答我有 " 四十碗" 這麼多。
.
她當然是要說四十萬, 好啦好啦不要太苛求。(但其實這數字也不對, 我們只有四萬人, 可是在德國沒有萬這個單位, 只有 " 四十 千" 也因此這整個回答就是要再解釋一次)。
.
從這裡開始, 三聲和四聲的差別就一直出現在我們的對話裡, 倒可以是跌倒, 或者是倒水, 但兩個聲音一有差別, 意思也就不同。
.
這些, 是我覺得中文困難的地方。
.
.
反過來看德文我簡直要笑翻, 常常看 #德文小教室 然後噴飯笑出來的各位就知道, 其實要"唸"德文 一點也不困難呀!! .
今天這一篇要來介紹我覺得最難唸的德文字。
.
*p.s. 先說明一下: 我不是德文系的, 和德國老公交談用英文, 和小孩用中文, 德文上課過六個月, 在德國住 12 年, 德文小教室學的教的全部都是我生活中遇到的,也全部都有和先生確定過發音之類* 。
.
在寫出那些我覺得很難唸的字之後, 發現下面這些安慰人心的幾點:
1. 很長的字只要拆開來就很好唸。
2. 有很多 R 這種自內心深處吐痰出來的發音也不是最困難的。
3. 看起來很複雜的拼字其實都不難。
4. 會注音就可以解決許多德文的發音。
.
.
舉例 1. 母語英文的人都很害怕這些很長的字, 例如: Sonntagnachmittagsfernsehlutschbonbon
(星期天下午看電視棒棒糖)。
.
第一眼你一定會覺得這是什麼鬼, 可是如果你也只有初級, 一定可以唸得出來。拆開來它就只是:
Sonntag nachnittags fernseh lutsch bonbon。
.
再用中文字寫出來給大家唸: 容他哥 那喝米他個撕 飛恩ㄖㄟ 爐去 繃繃。
.
猜測他的意思或許還需要更多的想像力: 這是形容星期天下午像吃棒棒糖那樣不間斷看電視。吃很久, 看很久。
(到底星期天下午的電視有什麼好看的我也不曉得....)。
.
舉例2. R 這個音是 ㄏ, 加上旁邊帶一個接痰的小缸。遇到R 大概只有要預備吐痰讓人覺得尷尬, 疫情時期還不能太用力發音免得大家中獎, 除此之外, 它的殺傷力一點也不大。
.
舉例 3. 看起來很複雜的拼字, 例如 tsch 這四個字母。一次拼這麼長是要嚇誰?! 但這個唸法其實就是 " 去 "。Ch 的發音也讓很多人煩惱, 如 -chen, 可不能用英文發音唸出"陳" 這個音, 這比較類似故意在 "很" 這個注音中間加上一個 " 一" 的音那樣。用台語大概就是 " 掀開" 的那個 "掀" (請記起來因為下面的例子會用到) 。
.
你們看看, 會台語會注音就打遍全天下了呀 ~~~ (才怪, 這些用在法文還有英文超沒效)。
.
我的小姑第一個教我的德文字是 Vogelgezwitscher, 原本她很希望看到饒舌的囧樣, 沒想到在下我用注音打破一片幻想(對你真的很愛幻想) 。 .
這個字的意思是 " 鳥啼 "。(你看看, 教外國人第一個就用這個如此無重要性的字?! 怎不教我如何買豬腳吃?! ) 唸法: 佛哥哥疵V 雀 (V 請用英文字母唸出來)。各位, 難嗎?! .
.
舉例 4. 注音還有一個幫助就是遇到德國那些有多兩點的字母可以順利唸出來。Ü 就是 ㄩ, Ä 就是 ㄝ, Ö 就是 ㄜ。
.
在參考眾多歪果仁的十大困難德文字時, 許多英文母語者就提到遇到字母加上兩點他們就卡關的問題。這些人若要來學中文還要注意 ㄓㄔㄕㄗㄘㄙ, 肯定會將自己變成天線寶寶。我們會注音就完全不受影響。淡定。
.
.
.
.
.
而我覺得最難唸的德文字到底有哪些? 下一篇再來看唷~~ 爆字數了呀!! .
.
.
.
#圖文不符
#最難唸德文字
#德文小教室
#比利時
#路燈
#ihavethisthingwithlamps
#brussels
#architecturebeauty
#belgium
#streetlamp
#cityscape
#citytravel
#visitbrussels
數字單位注音 在 大V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預覽連結:https://gbf.tw/hctrm
這個新品限量優惠還滿意嗎?6/25早上九點預覽連結轉下單!我來分享順利搶購的小秘訣✨
摩拳擦掌,九點鐘暫時不做朋友五分鐘😆
以往九點夥伴們搶購新品首賣超值優惠都會超塞車,#主要是卡在信用卡結帳的步驟,為了避免大家重複下單跟焦慮買不到的心,我們先來看流程圖沙盤演練💪
1⃣️複習大V一月直播瞭解上半年新品之前的品項:https://reurl.cc/AkyRVp
2⃣️今晚十點我會直播新品跟讓你們發問QA
3⃣️看好今天預覽品項的團購表單位子
4⃣️八點五十五分上線準備
5⃣️注意Step3可能會被卡住❗️請先截圖不急著馬上付款,24hr付款訂單即可生效,休息一下下午或是晚上再來買單
6⃣️確認信系統量大無法馬上發不要焦慮,耐心等待一下。
7⃣️下單成功的kidsread 大富翁,再來明天的文給我分享你買了什麼吧,誰是快手就要揭曉啦😆
🌟大V新品首賣最優惠🌟
⚠️延伸教材是「電子檔」請自行下載使用或是到時候破喉嚨揪團一起印。
📌「有延伸教材」Skip through the seasons:https://bigv.com.tw/barefoot-2/
著重在觀察力的繪本,跟著繪本從1月Skip到12月,裡面的人事物在做什麼呢?
符合我0-3AMI培訓老師的繪本要求,與現實生活相關,圖片不過分童趣,保留真實度,除了雪台灣比較少看到外,其他的場景都很常見喔!
📌「有延伸教材」What’s the Time, Mr. Wolf?
See You Later, Alligator.
https://bigv.com.tw/barefoot/
Kidsread首度推出的手指偶書,讓書從2D平面一躍而上,成為屬於你跟孩子的迷你劇場!
What’s the Time, Mr. Wolf?談論的是時間與日程。
See You Later, Alligator.則是拖拉不願意幫忙的Alligator,最後會發生什麼事呢?
🌟Kidsread上半年新鮮貨🌟
📌「有延伸教材」JY Sight Word Readers:https://bigv.com.tw/sight-word-readers/
JYSW絕對是除了大V首賣新品之外,強力推薦的一品,如果你家月齡適合或是預算足夠,現在就能買起來。
Sight word 裡最常見的50個字精選而成,最適合剛開始閱讀起步的孩子,透過多元化的設計把不遵照發音規則的單字有系統的整理起來,學習省力!全面化的教材設計一網打盡不需要額外自製。
不過我還是提供蒙特梭利詞性表讓大家加工,貼在隨書附上的單字小卡上,將詞性的規則淺移默化到孩子心裡。
📌「有延伸教材」My First Discoveries 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三輯:https://bigv.com.tw/kidsread-discovery/
人稱嘰嘰咕咕咚的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三輯來啦!買過這套書的伙伴都會愛上,透過膠片書設計讓孩子清楚感受到頁面上的差異,中文劇場版音檔生動有趣,配樂考究。
切換成英文模式隨點隨讀,就算只是點圖片都會依照圖片細節唸出對應單字音檔,陪孩子一路長大。
📌Fly Guy and Buzz:https://bigv.com.tw/fly-guy-and-buzz/
有時候噁噁的(?)無俚頭的Fly Guy and Buzz來啦,這套書是橋梁書中前輩大推的書目,搞笑幽默的內容戳中孩子笑點,輕鬆逗趣的好選擇。
📌「有延伸教材」ㄅㄆㄇ故事王國:https://bigv.com.tw/kidsread-story
大家都知道我很在意孩子的英文,其實我中文也沒有放過!在限動晒跟亮亮的注音練習時常有人問我怎麼帶的。
其實我就很輕鬆的跟著Kidsread步調走(笑)先從唱學兒歌唱唱跳跳,再跟著商店街一間間的掌握注音符號,接下來就是現在的注音王國練習拼音(也能搭配拼音機器人)
📌JY Books 親子互動英文繪本:https://bigv.com.tw/jybook-2/
JY Books有超多繪本,大家挑選自已喜歡的主題就可以了,文章內我都會放影片給大家參考畫面與音檔。
這套書涵蓋了字母顏色形狀數字數量形容詞跟基礎單字,其中的Dear Zoo是我跟好亮從小就共讀的繪本,現在出了點讀版真好!
📌與狗店長樂讀詩 第四輯:https://bigv.com.tw/smohouse/
一直不能理解為什麼需要背弟子規或是其它詩詞,直到我認識亮亮學校的其中一位老師,深談之後才暸解老師的用心,就像蒙特梭利提過的,0-6歲的孩子是不加以分別的全然吸收,透過有趣的共學共玩累積孩子的中文力!
透過硬頁操作書推拉功能,讓孩子跟書玩在一起,改編過的故事貼近現實,孩子就算不懂詩詞內容也玩的很開心。
🌟Kidsread 全品項🌟
【英文 】
#喜歡律動旋律的
-加拿大唱學英文兒歌 Kiboomers:https://bigv.com.tw/kidsread-2/
#英文啟蒙入門 (0-2Y)
-四語字典 (適合幼寶):https://bigv.com.tw/kidsread-5/
-DK my first word book(真實圖解字典,適合從小到大的實用工具書):https://bigv.com.tw/myfirstwordbook-kidsread/
-KIDsREAD Phonics Cards:https://bigv.com.tw/phonicscards/
-「有延伸教材」Talk and play:https://bigv.com.tw/talkplay/
-JY Books 繪本 Stage 1,2:https://bigv.com.tw/jybook/
-「有延伸教材」Skip through the seasons:https://bigv.com.tw/barefoot-2/
-「有延伸教材」What’s the Time, Mr. Wolf?
See You Later, Alligator.
https://bigv.com.tw/barefoot/
-Pictory Eric Carle 系列:https://bigv.com.tw/pictory/
-Goomies:https://bigv.com.tw/kidsread-6/
-魔法語音桌遊:https://bigv.com.tw/kidsread-3/
-魔法語音拼圖:https://bigv.com.tw/kidsread-3/
#稍微有點英文FU的孩子
-「有延伸教材」JPR:https://bigv.com.tw/kidsread-4/
-cranky bear and his friends:https://bigv.com.tw/kidsread_book/
-「有延伸教材」JY Sight Word Readers:https://bigv.com.tw/sight-word-readers/
#進階英文
-迪士尼系列:見直播1小時16分處開始介紹:https://pse.is/QS4DT
喜歡動手做的(有點難找, 建議中班以上)
-美國Highlights系列:https://bigv.com.tw/highlights/
https://bigv.com.tw/highlights2/
-Fly Guy and Buzz:https://bigv.com.tw/fly-guy-and-buzz/
#灌溉科普的種子
-「有延伸教材」new baby animals (0-2Y):https://bigv.com.tw/kidsread_newbabyanimals/
-「有延伸教材」my first discoveries :
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一輯:https://bigv.com.tw/kidsread_discovery/
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二輯:https://bigv.com.tw/kidsread_discovery-2/
英文探索小百科第三輯:https://bigv.com.tw/kidsread-discovery/
【中文 】
#培養飽讀詩書
- 《與狗店長樂讀詩》:https://bigv.com.tw/smohouse/
#想學注音符號
-唱學兒歌:
-ㄅㄆㄇ商店街:https://bigv.com.tw/chinese/
-小康軒機器人:https://bigv.com.tw/chinese/
-「有延伸教材」ㄅㄆㄇ故事王國:https://bigv.com.tw/kidsread-story
#想要中文故事+音樂
-溫馨的提卡音樂家族:https://bigv.com.tw/kidsread-7/
【術科 】
#培養音樂氣質
-迪士尼經典電影專輯
-睡前音樂Jazz for Kids- Calm and Soothing Lullabies
#對中國典故有興趣
--十二生肖:https://reurl.cc/mqn2v1
#童話故事
-MINI POPS 立體童話劇場 點讀版:https://bigv.com.tw/classicstory/
數字單位注音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懶太太 ]
一打三 居家日記 day 30
難得我可以連續寫那麼多天,苦悶的時候,就是靠寫這個發洩!
今天特別的是:
第一次開四十分鐘的車,一打三去上早療課!
認知課的單位分流上課,老師從潭子調回到大里,整個課表都重排,只剩平日上午,為了讓毛毛學習不要中斷太久,我決定自己開車帶三隻出門。
前一天跟他們預告要早起上課,無奈速度再怎麼快,也無法控制小嬰兒喝奶的速度。
催著兩隻吃早餐,她們踏出家門後,馬上開掃地機器人,這樣才完成出門的全部步驟。
她們很習慣坐車,也知道現在因為肺炎的關係,無法隨意下來,小的更是一上車就睡,目前還不用擔心。
好不容易到教室,老師考量到我的狀況,讓兩個女孩先進去,我帶小的慢慢來。單位消毒做得很徹底,除了一層只有一個小朋友上課外,小朋友上完課後,老師都要花時間消毒後,才會再上課,所以不用擔心。
毛毛太久沒上課,表現還不錯,但看到弟弟就會開始分心。包包認真地陪在旁邊,乖乖則是會翻身,在地墊上一直翻一直趴~_~
老師提醒我先不用急著先學寫注音符號,要先學會認讀注音;另外若要記國字,可以先從兩三個常用語詞開始,等毛毛確定會了(五次裡面可以全對四次)再把熟的字卡抽掉,換新的字卡,舊的字卡則是時不時練習。
對天使兒來說,學東西要到精熟,毛毛若不複習,很容易就忘記之前學到的東西,像這陣子我還是持續讓他對1-10熟悉,但是請她拿圖卡,竟然忘記數字7長甚麼樣子,我就好難過,想說已經學那麼久了,為什麼會忘記呢?其他數字都記得,為啥就會忘記7呢?
看來我真的要每天陪她練習啊! T_T
回到家又是忙亂,幸好有昨晚的咖哩飯,快速微波解決。
在這種時期,一趟出門,就讓我好累啊!😭😭😭
數字單位注音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上看到有人轉PTT,說看輕小說對小孩好不好,然後朋友說這跟讀書習慣有關...總之很多意見。我想講的是別的,那就是從這些人的回應,以及留言與討論中,可以發現什麼?
嗯,就階級啊 XD
我下面提的東西,請讀者先記得,全部都是「統計」,不是個案。請不要拿「我家就不是這樣」來講,畢竟再怎樣,扣掉看過的資料,我個人碰到的學生案例就是千個以上,跟我講個案可以打破通則,這個..............
很長,嫌煩的可以不要看。
總之,讀書習慣最好什麼時候開始養成?理論上越早越好,從3歲開始都可以,拿童書講給他聽,越早認識注音,可以自己讀注音書最好,認識的字越多,越可以早點看其他書籍。
我個人的看法是,差不多超過小學中年級,大概10歲以後,很多習慣就會定型。這個時間點不敢說百分百,但看到的跟與學生抬槓的結果,多數有讀書習慣的人,幾乎都是小學低年級前就有看書的習慣。
或者說,擁有「看長文不會覺得煩的能力」。
千萬不要以為這很簡單可以練,研習遇過很多小學老師,要學生從看短文到長篇,練習短文(100字)到長文(600字),橫跨3-5年。國中多的是從國一開始練到國三,才有一些成果的。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越早越好,各種習慣越晚就越難養成,尤其是透過文字吸收資訊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與父母親的行為「高度相關」,所以統計結果可以表現出,學生的成績與父母親的學歷是唯一完全正相關的因素。但這個更深入研究,其實關聯的是「職業」,只是在台灣通常你的學歷與職業有高度相關,在歐美等地區,關聯性相對沒那麼高。
職業為何有關?嗯,為什麼教師的小孩,成績通常都「不會差」?說頂尖是不見得,但極少見到中小學老師的兒女,成績落到後段班,甚至需要補救教學。更實際的說,教師這個階級的子女,表現表現會比其他職業要好很多很多。
你不覺得奇怪,是因為你會想像,小孩回家問問題,爸媽就是老師,可以教可以帶,等於免費補習教育。但實際上真是這樣?
還真的是。XD
不過把職業放大,公務員子女的表現就也不差,甚至軍官的小孩也不大會,中產白領的...好像也還好。這究竟怎麼回事?
很簡單,小孩放學後,沒人盯著幾乎可以肯定都在玩,頂多作業寫寫交差(很少),但若父母親在旁邊,盯著培養其讀書習慣,那麼小孩會在各方面會比較優秀。大致上可以把這種對學習、學業有幫助的能力,可以區分為下面三項
1. 定下心的能力。可以坐在那看文字、知識性的書超過一小時不動,絕大部分沒有訓練過的小孩都做不到,這幾乎都是從小看書看習慣的結果。
2. 閱讀長文的能力。這跟定心不一樣,寫數學全部都是數字,也可以寫一小時的人,看到國文10分鐘後就躺平的例子不少。重點是,怎樣閱讀超過數百字的文章,還能擷取重點。一樣,沒有從小練,幾乎都做不到。
3. 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就是像我一樣每次都可以鬼扯幾千字,同樣要訓練,透過寫作可以整理與表達自己的想法,還是沒從小練就不行。
這邊說的練習,不是只有學校練,而是家長在家耳濡目染的結果,像是爸媽回家都在看書,上網看的都是一堆密密麻麻文字的東西,小孩較會有興趣一起學。而小孩越小,會遇到越多挫折,字看不懂、文章讀不懂、抓不到書本在講什麼,都是常態。而父母親擁有越高的學歷,比例上也較能指點出,家裡寶貝不會在哪,而且有一個最關鍵的因素:
「耐心」
多數在台灣拿到高學歷的家長,都歷經十多年痛苦的學習,至少有一定的耐性,比例上可以理解小孩課業苦痛。所以遇到小朋友提出問題,跟勞工家長相比,較願意花時間慢慢解釋清楚,就我在學校的觀察,學生表達家裡的相處狀況,會教功課、解題目、一起讀書的比例,大學以上跟高中職以下的家長,相差幾乎是10倍!!研究所跟大學比,也接近2倍以上。
為何我們有一種,有錢人好像都可以花錢補習補到好的錯覺?我可以跟你說,真的是錯覺,補習班是在這條學習道路上,幫你上「讀書經驗值buff 10%」的補師,真正讓你擁有超強技能,可以一路打怪到魔王的關鍵,往往是在新手村的「父母」,在你出去前就教了多少。
一個回到家,爸媽還在工廠沒回來的家庭,與另一個總是會有爸媽其中一人,陪你寫功課的家庭相比,膝蓋想也知道哪一種家庭的表現會較好。
故為何教師子女在各種白領階級中,又特別有優勢?啊不就廢話,基本上我沒見過,理工科老師的兒子考自然科會不及格,國文科老師的女兒作文都寫不好。偶而見到一個自然科老師的小孩,學校考個70 分,老爸在那煩惱,而這已經是真的天分差到很....的程度(怪上帝吧)。
哪個老師會放自己家小孩,成績一蹋糊塗卻對他說「孩子您自由吧,爸媽不在乎的。」別鬧了,全台灣為何一兩年會有這種新聞出現一次?就是因為這算「新聞」啊,大哥大姊們,這不是常態。
即便如此,我也遇過一些學長姐,小孩從小栽培,結果還是考到私立大學,氣死。但氣歸氣,私下聊聊也知道,今天若他父母親不是教師,而是一般的勞工家庭,這種砸下無數金錢心力也才私大中段的素質,會去幹嘛?
大家都很清楚,十個裡面八個都會變成PTT嘲笑的8+9,而這些小朋友能從這個底層翻身的機率,大概也是十個裡面沒有一個。其他人就是一輩子這樣,在勞工階層一生,多年後說著跟父母親一樣的話,不要自己小孩也那麼辛苦。
所以,這邊還要提一個更殘酷的事實,幾乎所有頂尖公立國中,附近學區都是中產階級的中上層?
因為,這些家庭的財務狀況,都完全可以支持,家裡只有一個人工作,另一個在家顧小孩。當一個學生回到家,就有一個高學歷的父母親(通常是媽媽)在家,馬上會幫你規劃寫作業進度、考試進度,不會的問題立刻都能得到解答。這形同你花錢請一個頂大學生全年無休在家家教。
這跟一個沒有這種待遇的家庭相比,會佔有多大優勢?別再怪補習班了,這些學區的補習班老師都超拚,一堆班主任都在過著隨時胃穿孔的日子。你把同樣的狀況拉去全校第十名考70分的學校看看,附近安親班光是可以把學生押著作業寫完,就是功德一件。
這引申出的概念就是:只有資源夠多的家庭,才能夠提供長時間的陪伴。真正讓你家小孩可以成長,成為一個有知識跟智慧處理問題的人,最重要的因素叫做:
「紀律」(原本是秩序,網友表示依照文意紀律較好,特此更正)
就跟大家都知道,培養良好運動習慣,身體才會好一樣。讀書學習也是,你沒有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訓練出強大的意志力,可以排除其他誘惑,專注在學習上。
怎麼可能會好?
#別再拿阿扁當例子了啦
#100年出現沒幾個的不能當規則
======
講這麼多,我想說的是,為何很多進步左派講教育,會講到讓人吐血。學校老師哪幾個是右派?幾乎都偏向社會主義,不然不會有人自願留下,免費幫弱勢學生做課後補救。每次有一些弱勢學生出狀況,光校內募款,隨便都可以募到幾十萬,這還不包括申請的項目。
如果學校老師,一點都不進步,充滿保守封建思想,那麼應該是自掃門前雪,怎麼會去管你家小孩死活?我是不否認有這種人,但多數學校教師都不是,其思維都相當接近社會主義。
因為看多了,不需要書呆子講經,生活經驗遇到的案例就比你田野調查多好幾倍。階級複製在學校是極端血淋淋又殘酷的,像我這種市區到郊區都待過的,更是看到心都要冷,不然無法解決問題。
提供無限教育資源,大學免學費,這些對資源匱乏的學生來說,其實幫助真的很小很小。免學費這些對誰幫助最大?大概是中產階級的中下層,因為這是錦上添花,可以多一筆錢去補習,或是讓爸媽其中一人,辭職在家顧小孩功課。但對勞工家庭來說,上大學的最大目的是脫離階級複製,讓小孩可以翻到中上層,光這筆免學費,完全不足以打破新手村劣勢。
很多人會講說大學免學費很棒,但我可以肯定免費幫助極小,為何?我剛剛講了一大串,各位都沒發現?
念書不要念到呆,美國教育理論在台灣不適用,反倒是透過強迫義務教育,以及幾乎可說全世界最頂尖的教育師資素質(台灣的教師學歷平均極高),公立學校現在要再提升水準,只有小班制跟雇用更多教師。
美國有些人陷入階級複製的循環,免費上大學恐怕是推手之一,與初衷相差甚遠。我們卻看到不少人拿著美國的案例,想要台灣照辦,簡直瘋狂。
為何?不管世界何處,想要爬上中產階級,就是要取得一定的專業能力。你砸錢去大學,到底學了什麼?如果沒有學到生活技能,盡是學習各種平權概念、反歧視理想、歷史修正主義的東西,這到底可以促進社會進步什麼?你的目標是小孩進入監督這家公司有沒執行正義的單位?
「啊這不就是政委」
別在鬼扯蛋什麼這是反人文科系,你在一家製造業工廠內,強迫安插20%的反歧視監督執行職位,最後會怎樣?這個社會哪種職業比較多,需求比較大,去統計就知道,不需要砌詞詭辯。
對於藍領勞工,社會最底層的人來說,家庭崩壞恐怕是最先出現的問題,單親、家暴等等的小孩,從小就取得不到我上段說的教育資源,他沒有父母在家教育,細心指導各種學習問題。在比例上,會從這種貧困循環中跳出的,本就是資質極高的少部分,其他多數人就是陷入讀書也讀不好,工作也找不好,負面循環變成父母,繼續單親跟家暴。
而那些僥倖逃出底層的資賦優異者,其中有一大半更慘,因為他們從小就沒有家庭溫暖,所以導致自己「不相信有家庭溫暖」這種事。多數轉為相信,家庭功能可以透過政府介入取代,「反正自己的經驗就是沒爹沒娘也無所謂」。
這很糟糕,我們的案例中,會落到這種循環的比例真的很低,多數家庭都有溫暖,溫度或許有所不同,極少見到家長對子女未來漠不關心,大部分只是關心的方式不大相同罷了。而這些人又特別會放大少數的悲哀,為了達到解放所有人的目的,他們採取的手段就是:
「摧毀既有秩序」
這真的是在開玩笑,學生畢業後,多數想要的就只是平淡的生活,平淡的幸福。大多數人不要求澎湃的人生,激烈的變化,而你的改變是摧毀一切舊有的組織,選擇政府全方面介入?只因為你覺得幾個個案的幸福必須不計一切代價保障,自己的經歷代表全台灣所有家庭都沒溫暖?
拿個案來講我們更熟,每年學校多少個案要處理,但有累積到變成通則嗎?就是沒有,所以才是每年零星個案。
要拯救這些底層奈落的循環,砸錢補貼免費讀大學,或是UBI之類的恐怕是最糟糕的做法。這些人都沒有考慮到社會觀感,處在這種階級的人,非常在意社會眼光,除非你把社會解構到完全原子化,不然不考慮社會連結的提案,肯定失敗。
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教他們取得技術能力,擁有在職場上求生的能力,建築一個平凡的家庭,構築一般的人際關係,對他們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你不可能每個人都念台大,所有人都當台GG工程師,這永遠不可能。
結果,你們想複製美國的另一種循環,希望給這些人免費上大學,還有人覺得要塞進去一大堆進步教條給他們?別害人好不好。
那些都是資源不夠就做不到的,這些身在底層向上爬的努力學生,絕大多數都不會達成咖啡廳菁英的希望,大步邁向進步的一方,而幾乎都會轉頭擁抱傳統,竭力找回他們小時候最欠缺的家庭溫暖。
然後希望,自己孩子永遠不要失去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