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數位人文計畫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數位人文計畫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數位人文計畫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數位人文計畫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科教館GO好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科教館數位人文計畫《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多樣性:發酵、科學、微生物》系列講座專文 以「發酵文化」出發,邀請不同專業領域的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對談,探索其如何交織於地方自然環境條件、農作型態與飲食文化。 🍚「米」在台灣飲食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我們常吃的米食與從米發酵的食物,是如何將人們、歷史、...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的網紅林郁晉,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3 陳嘉壬 -------------------- 藝術家簡介 -------------------- 近年創作以當代攝影為主,其影像作品無論是經由數位後製或是直接攝影的手法,在畫面裡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不是那些可見的影像,相反地是透...

數位人文計畫 在 4Gamers編輯部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2-03 15:47:06

知名原創桌遊《台北大空襲》,講述二戰台灣遭受空襲的歷史,製作團隊迷走工作坊正式宣布,即將推出《台北大空襲 -The Game-》,預定 2022 年在 STEAM 平台發表。⁣ ⁣ 《台北大空襲 -The Game-》是由迷走工作坊、曾參與過《最終幻想15》(Final Fantasy XV)手遊與...

數位人文計畫 在 Gina✨壞妞幫 | Vegan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03 19:01:12

2021新年新計畫✨分享給你們,也順便提醒我自己。很簡單大家一起做做看💗 1️⃣新台幣支持蔬食 每個蔬食產品、蔬食餐廳的銷量 都影響著蔬食整體市場發展 新產品問世更是需要消費者實際給予支持 不好吃可以提供廠商意見回饋 好吃更要回購並大力分享出去 一起讓台灣的蔬食環境更進步! 2️⃣落實使用環保餐...

數位人文計畫 在 游智傑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12-04 15:12:49

近年來,抗戰時期所留存下的老兵人口數目急劇下降,許多伯伯逐一離世,這象徵著抗戰一代的結束、更代表的這段歷史記憶的凋零。如何與時間賽跑、保存這段曾發生的獨特歷史,是個刻不容緩的議題!《國造計畫》透過紀錄老兵口述歷史、復刻戰時文物,以另一種形式保存這段記憶。 「在無人延續、又沒有記錄保存的情況下,這些...

  • 數位人文計畫 在 科教館GO好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07 19:20:00
    有 38 人按讚

    科教館數位人文計畫《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多樣性:發酵、科學、微生物》系列講座專文

    以「發酵文化」出發,邀請不同專業領域的研究者與實務工作者對談,探索其如何交織於地方自然環境條件、農作型態與飲食文化。

    🍚「米」在台灣飲食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我們常吃的米食與從米發酵的食物,是如何將人們、歷史、自然相互連結起來呢?

    《從種子開始,米與人如何共同演化?》
    👉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5226

    🍺 微醺時刻大家有好奇過富有綿密泡沫與各種層次麥香的香醇啤酒,到底是怎麼釀的呢?幕後功臣是工廠、釀酒師,還是酵母?

    《說到釀酒,酵母比釀酒師更重要?》
    👉 https://pansci.asia/archives/203538

    🌾想到原住民飲食,除小米酒以外其實還有很多利用小米發酵所製作出的原住民特色食物,一起來探索如何透過微生物的奧妙醞釀出獨一無二好滋味。

    《一起「吃」出連結!如何發酵出獨特的食文化?》👉 https://pansci.asia/archives/187303

    108數位人文計畫「看得見與看不見得多樣性:發酵、科學、微生物」為108年11月至110年1月由科教館以及台大合作之計畫。透過舉辦講座、設計即辦理多元課程、影片拍攝和特輯專頁等管道,讓學生、參與者以及觀眾了解科學存在於日常生活各個角落。

    本計畫由泛科學協助製作特輯專頁,從原料的多樣性、發酵的多樣性、以及社會的多樣性三個角度來探討科學,讓讀者從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作物和產品,包括飯糰、啤酒、紅酒、起司和米來認識其中的科學知識。

    透過講座紀實文章來探索發酵的不同層面,讓我們用自然與科學和生活產生更多連結,讓好事們一起發酵吧!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多樣性:發酵、科學、微生物」特輯專頁
    https://pansci.asia/archives/issues/fermentation-diversity

  • 數位人文計畫 在 林良爺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19 09:05:02
    有 64 人按讚


    深具人文特色沉浸式現代文學虛擬實境VR 首屆XR創星金點大賞亮眼!

    國圖「印象太陽VR」獲大獎 他還來不及親睹……

    記者 沁諠/台北 報導

    國家圖書館以館藏林良先生手稿及經典名篇製作之VR作品「印象太陽VR」,參加由國發會指導之全國第一屆「XR創星金點大賞」,榮獲消費體驗類(B2C Awards)之文化藝術應用類(Arts & Culture)大獎!本次「XR創星金點大賞」參賽者眾,國圖於激烈競爭中脱颖而出,打敗其他商業及文教團隊,獲得評審團高度肯定,榮獲大獎,實屬不易。

    曾淑賢館長表示,「印象太陽VR」為國圖導入大學研發能量,並與中學結合開發之文學作品VR。該計畫獲教育部「辦理補助社教機構之數位人文計畫」支持,與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以及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共同合作;以林良先生《小太陽》書中2篇經典文章〈一間房的家〉及〈小太陽〉為文本,精選國圖特藏之林良先生繪畫與手稿原件,運用最新VR技術,開發出一套深具人文特色的沉浸式現代文學虛擬實境VR,讓民眾能以探訪者身份走入林良先生作品的虛擬實境中,看作家在生活起居與居家育兒間展現的溫婉生命情調,「印象太陽VR」並同時設計一套教案,使VR作品能運用於教學現場,引領青年學子走入作家豐富的意象世界裡,體會文學閱讀新風貌,實踐翻轉教育的可能。

    本支VR的製作過程中獲得林良先生的大力支持,提供製作團隊諸多文學時空背景及場景的口述歷史描述,使本支VR在場景的設計上能如實呈現當年那「一間房的家」場景;可惜VR完成後林良先生還來不及親自體驗即離開人世,是團隊最大的遺憾。

    國圖用心製作之「印象太陽VR」一推出即大獲好評,並於臺灣閱讀節等各閱讀活動上積極推廣,目前除於該館4樓數位體驗區提供實體VR體驗外,另將之製成360影片,可供Mobile VR裝置播放,並歡迎社教相關機構來函索取VR安裝光碟,多元運用推廣。

    「印象太陽VR」360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dhppLBLKw
    教育雲:教育大市集(提供教案下載) https://market.cloud.edu.tw/

    圖一:榮獲第一屆「XR創星金點大賞」B2C消費體驗類最佳XR文化藝術應用類大獎
    圖二:典禮現場以AR擴增實境方式進行頒獎,由國圖特藏組呂姿玲主任代表領獎
    圖三:「XR創星金點大賞」頒獎典禮因應疫情,採線上頒獎典禮,以AR擴增實境+現場直播,利用3D AR虛實整合方式揭曉獎項
    圖四:印象太陽VR作品主視覺1
    圖五:印象太陽VR作品主視覺2
    圖六:印象太陽VR作品主視覺3「一間房的家」場景
    圖七:印象太陽VR作品主視覺4「一間房的家」場景
    圖八:國圖典藏之林良先生手稿

  • 數位人文計畫 在 林良爺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17 02:23:31
    有 78 人按讚


    國家圖書館「印象太陽VR」榮獲第一屆「XR創星金點大賞」大獎

    本館以館藏林良先生手稿及經典名篇製作之VR作品「印象太陽VR」,參加由國發會指導之全國第一屆「XR創星金點大賞」,榮獲消費體驗類(B2C Awards)之文化藝術應用類(Arts & Culture)大獎!本次「XR創星金點大賞」參賽者眾,本館於激烈競爭中脱颖而出,打敗其他商業及文教團隊,獲得評審團高度肯定,榮獲大獎,實屬不易。

    曾淑賢館長表示,「印象太陽VR」為本館導入大學研發能量,並與中學結合開發之文學作品VR。該計畫獲教育部「辦理補助社教機構之數位人文計畫」支持,與台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以及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共同合作;以林良先生《小太陽》書中2篇經典文章〈一間房的家〉及〈小太陽〉為文本,精選國圖特藏之林良先生繪畫與手稿原件,運用最新VR技術,開發出一套深具人文特色的沉浸式現代文學虛擬實境VR,讓民眾能以探訪者身份走入林良先生作品的虛擬實境中,看作家在生活起居與居家育兒間展現的溫婉生命情調,「印象太陽VR」並同時設計一套教案,使VR作品能運用於教學現場,引領青年學子走入作家豐富的意象世界裡,體會文學閱讀新風貌,實踐翻轉教育的可能。

    本支VR的製作過程中獲得林良先生的大力支持,提供製作團隊諸多文學時空背景及場景的口述歷史描述,使VR在場景的設計上能如實呈現當年「一間房的家」場景;可惜VR完成後林良先生還來不及親自體驗即離開人世,是團隊最大的遺憾。

    本館用心製作之「印象太陽VR」一推出即大獲好評,並於臺灣閱讀節等各閱讀活動上積極推廣,目前除於館內4樓數位體驗區提供實體VR體驗外,另將之製成360影片,可供Mobile VR裝置播放,並歡迎社教相關機構來函索取VR安裝光碟,多元運用推廣。

    「印象太陽VR」360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RdhppLBLKw
    教育雲:教育大市集(提供教案下載) https://market.cloud.edu.tw/

  • 數位人文計畫 在 林郁晉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8-06 19:01:36

    MoCA Video【籠罩下的巨大哀愁】藝術家訪談 Part.3 陳嘉壬

    --------------------
    藝術家簡介
    --------------------
    近年創作以當代攝影為主,其影像作品無論是經由數位後製或是直接攝影的手法,在畫面裡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不是那些可見的影像,相反地是透過那些不在場的人、事、物去擾動原本靜逸的影像,缺席意味著一種訊息的遺失,也正是這項特點讓影像不再完全臣服於符號框架下的閱讀,也正是這種缺遺,讓影像的詩意迸現,從而不再是一種再現式的反照現實,藉由攝影可將想像具體化,這種具體化的超現實或許可被視為是一種真實概念的擴延。

    作品曾於2012年利物浦雙年展(城市聯盟單元)展出,亦曾受邀於巴黎、里昂、羅馬、布達佩斯等地展出。他的攝影創作多與城市生活相關,透過直接攝影或是數位後製的方式來揭露現代都市人的生活處境。


    --------------------
    作品介紹
    --------------------
    「甜水」是陳嘉壬在印尼駐村創作後,回台的成果發表,在駐村期間主要鎖定在探訪流經城市的河川以及近郊河域的生活模態,陳嘉壬擇取了幾件錄像以及攝影裝置展現自己對於當地某種人文景觀的觀察。 展名「甜水」的概念來自於每日外食時,所點的飲料無論是茶品或是果汁,若無特別交代,店家必定給予數大茶匙的砂糖或是冰糖,而這樣甜膩而過飽和的飲品,似乎間接反映了一種農產品以及生活需求間的關係,那麼的邏輯是否也可對應上人對於周遭環境的態度? 甜水的另一層想法在部分的影像畫面處理上,陳嘉壬以一種恬適或是美化的手法來呈現某些景象的反差,猶如中國以「糖水片」來貶抑某種唯美俗氣的攝影表現。而在「甜水」的英譯想像上,陳嘉壬選擇了sweetwater一詞來代用,sweetwater意為相對於海水的自然水源,這裡似也回返到這個創作計畫的初衷。


    -----------------------------------------------------------------------------------------------------------------------


    【籠罩下的巨大哀愁 The great sorrow under the shroud】

    日期 Date|2021/08/7-09/12
    地點 Location|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藝術家|Artist
    王鼎曄 Wang Ding-Yeh
    吳柏賢 Wu Bo-Sian
    陳嘉壬 Chen Chia-jen
    黃彥超 Huan Yen-Chiao
    黃淑蓮 Wong Shu-Lian
    蔡傑 Tsai Jie
    鄭爾褀 Zheng Er-Qi
    鍾知庭 Chung Chih-Ting

    影片拍攝與製作 Film production | Shane 影像工作室
    音樂製作 Music production | 黃柏諺 PKG
    動畫製作 Animation production | 羅悅慈 Lo Rax
    設計 Design|蔡傑 Tsai Jie
    翻譯 Translation | 黃文 Huang Wen

    策展人|Curator
    林郁晉 Lin Yu-Chin

    協同策展 | Co-curator
    黃鼎鈞 Huang Ding-Jun

    感謝贊助|Sponsors
    厭世會社The Misanthrope Society
    果拾 Pick Up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台北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掀牆藝術聚落 Open Wide
    打開藝術工作站 OCAC
    嘖嘖 Zeczec
    張喬翔 Shane
    陳小乖
    劉柏承

  • 數位人文計畫 在 A- KI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11-07 20:18:49

    【《#將Fusion》時代尖端的傳統文化】
    超越想像 把不可能化為可能
    世代合一,視野領先,跨域革新
    貫穿古今,超越前衛,實踐極限

    【#禾一文化傳承舞團】
    秉持【創新融「禾」,「將」心獨具】精神,種植文化的喬木,開墾視野的沃土。以獨具舞姿氣勢,引人爬上新時代文化的高峰。

    2020 後新冠時代來臨,全球進入 #跨域時代。
    由「#中國科技大學」打造「動態表演藝術X數位媒體科技」實驗創作計畫,並邀請「#禾一文化傳承舞團」家將街舞創始人: A-King張益彰老師參與錄製

    #表演藝術 ‖ 家將陣頭X流行街舞;
    #3D動畫 ‖ 容積動態X動作捕捉。
    ---------------------------------------------------------------------
    【數位科技轉譯,擴充藝術創意】

    全球僅六座、亞洲第二座 #4DViews 機台,360度捕捉舞者身段,應用在VR/AR/XR等沉浸式內容,#保存台灣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製作 #國內首支 「#家將街舞4D影片」

    虛實交疊,串聯各類感官,
    重新喚起人們對傳統文化與生活的共鳴,
    文化匯流裡,一覽藝術氣韻與科技精密技術。
    迸出新火花、開創新道路、創立新趨勢,
    令人享受新奇且震撼的視覺饗宴!

    ---------------------------------------------------------------------
    【突破技術限制,只願保存文化】

    「只要我們擁有同一種文化,不論甚麼技術,
    我們都能歌頌同一片土地上的精神!」

    此作品被賦予 #時代意義與使命。
    帶出前所未有的新價值觀,
    讓科技、藝術、人文素養間取得平衡,
    達成整合創作的聯繫、溝通與融合。

    期能為台灣表演藝術的保存典藏、展示推廣、
    傳承弘揚等加值應用,創作探索更多可能性。

    展出單位 : 中國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
    幕後紀錄:https://reurl.cc/Z7g2Al
    禾一文化傳承舞團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hoyidancecrew
    🔆禾一文化傳承舞團徵選團員報名🔆
    https://forms.gle/8KuE6j8SdfCxcUdt9

  • 數位人文計畫 在 National Palace Museum國立故宮博物院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7-03 13:54:59

    璀璨任務─尋找故宮絕品瑰寶
    在8K流光下的人文新感動

    ✳️時間:2020年6月29日(週一) 14:00~15:30
    ✳️與談人士:
    行政院科技會報 張文櫻 主任
    國立故宮博物院 吳密察 院長
    國立故宮博物院 余佩瑾 副院長
    典藏雜誌社 簡秀枝 社長
    夏普總社 王建二 常務董事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 郭珊珊副董事長

    ※※※※※※※※※※
    故宮掌握人文科技發展契機,多年來的國家數位典藏計畫努力下,成果已漸展現,近年更透過公開資料及多樣化科技,將國寶分享給大家。
    最近,故宮更加入國寶8K影片拍攝,這一次的數位人文圓桌論壇,我們透過與臺灣產官學研翹楚的對話,一同探討數位科技將帶給人類文明的驚喜與改變,以及利用8K數位科技尋找自己的人文新感動。
    敬請欣賞。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