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敲敲門小說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敲敲門小說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敲敲門小說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敲敲門小說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許榮哲 × 小說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坐牢十五年的賭約】 今晚要分享的短篇,是契訶夫的短篇作品〈打賭〉。 如篇名,故事要從一場賭約說起。一位銀行家和年輕的律師,打了個「坐牢十五年」的賭。他原先以為律師不可能熬下來,然而...... 來看看這場看似荒謬的打賭,最終會如何吧。 - 打賭 / 契訶夫 一個黑沉沉的秋夜。老銀...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談重點: 一、一般來說「控制者」的內在,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二、如果發現自己就是控制者,也想改變,第一步可以怎麼做? 三、對「控制者」來說,更長遠的根本解決之道是什麼?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

敲敲門小說 在 書閣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6:42:10

#來點小說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閱讀越多書越發現,創作者們創意仿佛是無限的,有好多奇妙的點子,此書又是一個很有趣的新奇小品。啊,還是我特別容易被感召?:) 此書講的是一群擁有超能力的人的故事,在那個世界有超能力很正常,有些超能力甚至沒什麼用處,一樣得乖乖打卡上下班。在這其中...

敲敲門小說 在 Fang-Wei Lin 林部長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9 00:34:47

/ Mettnau 下篇 / 上一篇 #Mettnau "沒腦"療養勝地跟大家提到我們來到湖邊的碼頭, 而這裡又看到什麼好玩的東西呢? 這篇一起來介紹給大家。     畫家角落Malerwinkel:這個字大家真的非常需要認識。德國地大,撇除那些極度有名的景點,也還是有需多不是國際有名可是當地極度...

敲敲門小說 在 拾光影劇評論工作室|維維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8-11 19:56:37

2020.07.17(五) 《我的天才女友》進修筆記 🎬分鏡精選及原著小說文本對照 ⠀ S2 EP1 best cut △莉拉坐在飯店的浴缸邊緣,盯著自己手上的婚戒 △斯岱方諾走到廁所門外 ⠀ 斯岱方諾:「莉拉?你在做準備嗎?」 ⠀ △莉拉盯著門外,在毛玻璃的阻隔下變得猙獰的斯岱方諾(全景) ⠀ 斯...

  • 敲敲門小說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3 19:00:56
    有 74 人按讚

    【坐牢十五年的賭約】
     
    今晚要分享的短篇,是契訶夫的短篇作品〈打賭〉。
     
    如篇名,故事要從一場賭約說起。一位銀行家和年輕的律師,打了個「坐牢十五年」的賭。他原先以為律師不可能熬下來,然而......
     
    來看看這場看似荒謬的打賭,最終會如何吧。
    -

    打賭 / 契訶夫
     
    一個黑沉沉的秋夜。老銀行家在他的書房裡踱來踱去,回想起十五年前也是在秋天他舉行過的一次晚會。在這次晚會上,來了許多有識之士,談了不少有趣的話題。他們順便談起了死刑。客人們中間有不少學者和新聞記者,大多數人對死刑持否定態度。他們認為這種刑罰已經過時,不適用於信奉基督教的國家,而且不合乎道德。照這些人的看法,死刑應當一律改為無期徒刑。
     
    「我不同意你們的觀點,」主人銀行家說,「我既沒有品嘗過死刑的滋味,也沒有體驗過無期徒刑的磨難,不過如果可以主觀評定的話,那麼我以為死刑比無期徒刑更合乎道德,更人道。死刑把人一下子處死,而無期徒刑卻慢慢地把人處死。究竟哪一個劊子手更人道?是那個幾分鐘內處死您的人,還是在許多年間把您慢慢折磨死的人?」
     
    「兩種刑罰同樣不道德,」有個客人說,「因為它們的目的是一致的──奪去人的生命。國家不是上帝。它沒有權利奪去它即使日後有心歸還卻無法歸還的生命。」
     
    客人中間有一個二十五歲的年輕律師。別人問他的看法時,他說:
     
    「不論死刑還是無期徒刑都是不道德的,不過如果要我在死刑和無期徒刑中作一選擇,那麼我當然選擇後者。活著總比死了好。」
     
    這下熱烈的爭論開始了。銀行家當時年輕氣盛,一時興起,一拳捶到桌上,對著年輕的律師嚷道:
     
    「這話不對!我用兩百萬打賭,您在監牢裡坐不了五年!」
     
    「如果這話當真,」律師回答說,「那我也打賭,我不是坐五年,而是十五年。」
     
    「十五年?行!」銀行家喊道,「諸位先生,我下兩百萬賭注。」
     
    「我同意!您下兩百萬賭注,我用我的自由作賭注!」律師說。
     
    就這樣,這個野蠻而荒唐的打賭算成立了!銀行家當時到底有幾百萬家財,連他自己也說不清,他嬌生慣養,輕浮魯莽,打完賭興高采烈。吃晚飯的時候,他取笑律師說:
     
    「年輕人,清醒清醒吧,現在為時不晚。對我來說兩百萬是小事一樁,而您卻在冒險,會喪失您一生中最美好的三、四年時光。我說三、四年,因為您不可能坐得比這更久。不幸的人,您也不要忘了,自願受監禁比強迫坐牢要難熬得多。您有權利隨時出去享受自由──這種想法會使您在監牢中的生活痛苦不堪。我可憐您!」
     
    此刻銀行家在書房裡踱來踱去,想起這件往事,不禁問自己:
     
    「何苦打這種賭呢?律師白白浪費了十五年大好光陰,我損失了兩百萬,這有什麼好處呢?這能否向人們證明,死刑比無期徒刑壞些或者好些?不能,不能。荒唐,毫無意義!在我這方面,完全是因為飽食終日,一時心血來潮,在律師方面,則純粹是貪圖錢財……」
     
    隨後銀行家回想起上述晚會後的事。當時決定,律師必須搬到銀行家後花園裡的一間小屋裡住,在最嚴格的監視下過完他的監禁生活。規定在十五年間他無權跨出門檻、看見活人、聽見人聲。允許他有一樣樂器,可以讀書、寫信、喝酒和抽菸。跟外界的聯繫,根據契約,他只能通過一個為此特設的小窗口進行,而且不許說話。他需要的東西,如書、樂譜、酒等等,他可以寫在紙條上,要多少給多少,但只能通過窗口。契約規定了種種條款和細節,保證監禁做到嚴格的隔離,規定律師必須坐滿十五年,即從一八七0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時起至一八八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十二時止。律師一方任何違反契約的企圖,哪怕在規定期限之前早走兩分鐘,即可解除銀行家支付他兩百萬的義務。
     
    在監禁的第一年,根據律師的簡短便條來看,他又孤獨又煩悶,痛苦不堪。不論白天,還是夜晚,從他的小屋裡經常傳出鋼琴的聲音!他拒絕喝酒抽菸。他寫道:酒激起欲望,而欲望是囚徒的頭號敵人。再說,沒有比喝著美酒卻見不著人更煩悶的了。菸則熏壞他房間裡的空氣。第一年,律師索要的都是內容輕鬆的讀物:情節複雜的愛情小說、偵探小說、神話故事、喜劇等等。
     
    第二年,小屋裡不再有樂曲聲,律師的紙條上只要求古典作品。第五年又傳出樂曲聲,囚徒要求送酒去。那些從小窗口監視他的人說,整整這一年他只顧吃飯,喝酒,躺在床上,哈欠連連,憤憤不平地自言自語。他不讀書。有時夜裡爬起來寫東西,寫得很久,一到清晨又把寫好的東西統統撕碎。他們不止一次聽到他在哭泣。
     
    第六年的下半年,囚徒熱衷於研究語言、哲學和歷史。他如饑似渴地研究這些學問,弄得銀行家都來不及訂購到他所要的書。在後來的四年間,經他的要求,總計買了六百冊書。在律師陶醉於閱讀期間,銀行家還收到他的這樣一封信:
     
    親愛的典獄長:
    我用六種文字給您寫信。請將信交有關專家審閱。如果他們找不出一個錯誤,那麼我請求您讓人在花園裡放一槍。槍聲將告訴我,我的努力沒有付諸東流。各國歷代的天才儘管所操的語言不同,然而他們的心中都燃燒著同樣熱烈的激情。啊,但願您能知道,由於我能瞭解他們,現在我的內心體驗到多麼巨大的幸福!
     
    囚徒的願望實現了。銀行家吩咐人在花園裡放了兩槍。
     
    十年之後,律師一動不動地坐在桌旁,唯讀一本《福音書》。銀行家覺得奇怪,既然他在囚年裡能讀完六百本深奧的著作,這麼一本好懂的、不厚的書怎麼要讀上一年工夫呢?讀完《福音書》,他接著讀宗教史和神學著作。
     
    在監禁的最後兩年,囚徒不加選擇,讀了很多的書。有時他研究自然科學,有時要求拜倫和莎士比亞的作品。他的一些紙條上往往要求同時給他送化學書、醫學書、長篇小說、某篇哲學論文,或者神學著作。他看書就好像他落水後在海中漂浮,為了救自己的命,急不可待地抓起沉船的碎片,或抓住另一塊浮木!
     
    老銀行家回憶這些事後想道:
     
    「明天十二點他就要獲得自由。按契約我應當付他兩百萬。如果我付清帳款,我就徹底破產了,一切都完了……」
     
    十五年前,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個一百萬,如今卻害怕問自己:他的財產多還是債務多?交易所裡全憑僥倖的賭博、冒險的投機買賣,直到老年都改不了的急躁脾氣,漸漸地使他的事業一落千丈。這個無所畏懼、過分自信的、傲慢的富翁,現在變成一個中產的銀行家,證券的一起一落總讓他膽戰心驚。
     
    「該詛咒的打賭!」老人嘟噥著,絕望地抱住頭,「這個人怎麼不死呢?他還只有四十歲。不久他會拿走我最後的錢,然後結婚,享受生活的樂趣,搞證券投機。我呢,變成了乞丐,只能嫉妒地看著他,每天聽他那句表白:『多虧您,我才得到幸福,讓我來幫助您。』不,這太過分了!擺脫破產和恥辱的唯一辦法,就是這個人的死!」
     
    時鐘敲了三下。銀行家側耳細聽:房子裡的人都睡了,只聽見窗外的樹木凍得嗚嗚作響。他竭力不弄出響聲,從保險櫃裡取出十五年來從未用過的房門鑰匙,穿上大衣,走出房去。
     
    花園裡又黑又冷。下著雨。潮濕而刺骨的寒風呼嘯著颳過花園,不容樹木安靜。銀行家集中注意力,仍然看不見土地,看不見白色雕像,看不見那座小屋,看不見樹木。他摸到小屋附近,叫了兩次看守人。沒人回答。顯然,看門人躲風雨去了,此刻正睡在廚房裡或者花房裡。
     
    「如果我有足夠的勇氣實現我的意圖,」老人想,「那麼嫌疑首先會落在看門人身上。」
     
    他在黑暗中摸索著臺階和門,進了小屋的前室,隨後摸黑進了不大的過道,劃了一根火柴。這裡一個人也沒有。有一張床,但床上沒有被子,角落裡有個黑糊糊的鐵爐。囚徒房門上的封條完整無缺。
     
    火柴熄滅了,老人心慌得渾身發抖,摸到小窗口往裡張望。
     
    囚徒室內點著一支昏黃的蠟燭。他本人坐在桌前。從這裡只能看到他的背、頭髮和兩條胳膊。在桌子上,在兩個圈椅裡,在桌子旁的地毯上,到處放著攤開的書。
     
    五分鐘過去了,囚徒始終沒有動一下。十五年的監禁教會了他靜坐不動。銀行家彎起一個手指敲敲小窗,囚徒對此毫無反應。這時銀行家才小心翼翼地撕去封條,把鑰匙插進鎖孔裡。生銹的鎖一聲悶響,房門吱嘎一聲開了。銀行家預料會立即發出驚叫聲和腳步聲,可是過去了兩三分鐘,門裡卻像原先一樣寂靜。他決定走進房間裡。
     
    桌子後面一動不動坐著一個沒有人樣的人。這是一具皮包骨頭的骷髏,一頭長長的女人那樣的鬈髮,鬍子亂蓬蓬的。他的臉呈土黃色,臉頰凹陷,背部狹長,胳膊又細又瘦,一隻手托著長髮蓬亂的頭,那模樣看上去真叫人驚嚇。他的頭髮早已灰白,瞧他那張像老人般枯瘦的臉,誰也不會相信他只有四十歲。他入睡了……桌子上,在他垂下的頭前有一張紙,上面寫著密密麻麻的字。
     
    「可憐的人!」銀行家想到,「他睡著了,大概正夢見那兩百萬呢!只要我抱起這個半死不活的人,把他扔到床上,用枕頭悶住他的頭,稍稍壓一下,那麼事後連最仔細的醫檢也找不出橫死的跡象。不過,讓我先來看看他寫了什麼……」
     
    銀行家拿起桌上的紙,讀到下面的文字:
     
    明天十二點我將獲得自由,獲得跟人交往的權利。不過,在我離開這個房間、見到太陽之前,我認為有必要對您說幾句話。憑著清白的良心,面對注視我的上帝,我向您聲明:我蔑視自由、生命、健康,蔑視你們書裡稱之為人間幸福的一切。
     
    十五年來,我潛心研究人間的生活。的確,我看不見天地和人們,但在你們的書裡,我喝著香醇的美酒,我唱歌,在樹林裡追逐鹿群和野豬,和女人談情說愛……由你們天才的詩人憑藉神來之筆創造出的無數美女,輕盈得猶如白雲,夜裡常常來探訪我,對我小聲講述著神奇的故事,聽得我神迷心醉。在你們的書裡,我攀登上艾爾布魯士和勃朗峰的頂巔,從那裡觀看早晨的日出,觀看如血的晚霞如何染紅了天空、海洋和林立的山峰。我站在那裡,看到在我的上空雷電如何劈開烏雲,像蛇般遊弋;我看到綠色的森林、原野、河流、湖泊、城市,聽到海妖的歌唱和牧笛的吹奏;我甚至觸摸過美麗的魔鬼的翅膀,它們飛來居然跟我談論上帝……在你們的書裡我也墜入過無底的深淵,我創造奇跡,行兇殺人,燒毀城市,宣揚新的宗教,征服了無數王國……
     
    你們的書給了我智慧。不倦的人類思想千百年來所創造的一切,如今濃縮成一團,藏在我的頭顱裡。我知道我比你們所有的人都聰明。
     
    我也蔑視你們的書,蔑視人間的各種幸福和智慧。一切都微不足道,轉瞬即逝,虛幻莫測,不足為信,有如海市蜃樓。雖然你們驕傲、聰明而美麗,然而死亡會把你們徹底消滅,就像消滅地窖裡的老鼠一樣,而你們的子孫後代,你們的歷史,你們的不朽天才,將隨著地球一起或者凍結成冰,或者燒毀。
     
    你們喪失理智,走上邪道。你們把謊言當成真理,把醜看作美,如果由於某種環境,蘋果樹和橙樹上不結果實,卻忽然長出蛤蟆和蜥蜴,或者玫瑰花發出馬的汗味,你們會感到奇怪;同樣,我對你們這些寧願捨棄天國來換取人世的人也感到奇怪。我不想瞭解你們。
     
    為了用行動向你們表明我蔑視你們賴以生活的一切,我放棄那兩百萬,雖說我曾經對它像對天堂一樣夢寐以求,可是現在我蔑視它。為了放棄這一權利,我決定在規定期限之前五個小時離開這裡,從而違反契約……
     
    銀行家讀到這裡,把紙放回桌上,在這個怪人頭上親了一下,含淚走出小屋。他一生中任何時候,哪怕在交易所輸光之後,也不曾像現在這樣深深地蔑視自己。回到家裡,他倒在床上,然而激動的眼淚使他久久不能入睡……
     
    第二大早晨,嚇白了臉的看門人跑來告訴他,說他們看到住在小屋裡的人爬出窗子,進了花園,往大門走去,後來就不知去向了。銀行家帶領僕人立即趕到小屋,證實囚徒確實跑掉了。為了杜絕無謂的流言,他取走桌上那份放棄權利的聲明,回到房間,把它鎖進保險櫃裡。

  • 敲敲門小說 在 書閣&生活隨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8 19:15:55
    有 0 人按讚

    #來點小說吧

    🕯歡迎收藏或分享,推廣閱讀需要您。🕯

    閱讀越多書越發現,創作者們創意仿佛是無限的,有好多奇妙的點子,此書又是一個很有趣的新奇小品。啊,還是我特別容易被感召?:)

    此書講的是一群擁有超能力的人的故事,在那個世界有超能力很正常,有些超能力甚至沒什麼用處,一樣得乖乖打卡上下班。在這其中蘊含了一個愛情故事:湯姆的女友「完美女」被「催眠男」催眠了,從此再也看不到湯姆。湯姆焦急的想方設法要解開這股魔咒…。

    挺有趣的設定,書中很多奇奇怪怪的超能力,如:
    「沙發男→他不用工作,會到處出現在朋友家的沙發上,有趣的是他總是有煙抽。」
    「機會先生→他會敲敲門並站在門外,但你會發現應門的人出奇的少。」

    諸如此類,令人會心一笑的設定,仔細想想身邊不乏有如此的超能力者。比如我本身就是個「遲到女」,遲到就像是地心引力般,自然發生且無法抗拒…(努力悔改中)。K則是上進男,任何事都會深入鑽研,擁有各種資源。

    在此詼諧的情節之下,也能思考自己有什麼優缺點,能成為怎樣的超能力者呢?而這樣的人生自己滿意嗎?

    #我的朋友都是超級英雄#Andrewkaufman#三采文化#翻譯文學#文學 #小說#超級英雄#黃色書刊#手寫字#鋼筆字#好書#好書推薦 #好書分享 #閱讀 #閱讀日常 #閱讀心得 #閱讀筆記 #抽獎 #博客來#誠品 #書蟲 #書單 #看書 #書摘#書摘語錄#圖書館

  • 敲敲門小說 在 SJKen的浮光掠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30 10:06:42
    有 0 人按讚


    2020臺北文學.閱影展焦點影人專題:一窺日本前衛電影大師寺山修司的創作美學

    https://500times.udn.com/wtimes/story/12672/4799937

    2020臺北文學.閱影展

    日期|9/4 至 9/17

    地點|台北之家光點電影院

    售票場次請至2020臺北文學.閱影展官網或官方粉絲專頁查詢

    http://literature.festival.taipei/2020/film-schedule.html

    疫情之下如期開展的2020臺北文學.閱影展,有別於以往的抒情溫柔,特別選映多部以文學影像手法提出社會觀察、末日反思的藝術佳片,並規劃日本前衛電影大師寺山修司的人物專題,希望藉由這些精彩作品的觀摩,以更符合時代脈動與開創精神的策展方向,帶出更深刻的當代省思。

    電影大師寺山修司無疑是上世紀60至70年代、日本反叛文化浪潮中最具代表性的指標人物。身兼詩人、小說家、劇作家、舞台劇及電影導演多重身分的他,攝影機不僅只是影像書寫的鋼筆,更是射穿成見與迷思的機關槍,每一格膠卷都以極具前衛風格的影像美學,大膽挑釁、前衛批判,全面而徹底地實踐了創作的各種可能,將視覺、肉體、音樂與詩熔冶為挑戰傳統的革命宣言。

    寺山修司:明日在何方 Where Is Tomorrow, Shuji Terayama
    相原英雄 AIHARA Hideo|2017|Japan|DCP|Color & B&W|100min|輔12

    09/04(五) 19:30
    09/09(三) 20:55
    09/13(日) 17:30

    1975年4月19日星期六,發生了一連串的意外。

    有人在公眾澡堂,自顧自地演起戲來了,一個被放在港口的箱子,裡頭裝了觀眾……。三百輛摩托車橫行無阻地湧入東京杉並區,街上有一名木乃伊男,引領著群眾前往國宅公寓到處敲門。頓時,街頭陷入一片混亂,記者蜂湧而至。警方擔心演變成暴動,出動大批人馬,欲逮捕策劃活動的劇團團員,卻又導致看戲觀眾心生不滿,進而變成民眾與警方的對峙,衝突一觸即發。

    這全是寺山修司執導的街頭舞台劇《敲門》中出現的內容。寺山認為,大家應該「用戲劇敲敲封閉已久的人心之門,讓自己的思想產生變革」。因而策劃在杉並區內三十個地點,同時上演近似於游擊戰的街頭舞台劇,激烈的內容,引發觀眾瘋狂,更因為事先沒有申請許可,而被警方要求停止演出。然而,警察、記者的出現,其實都在寺山的算計之內,因為人們一旦進入了這個空間,無論其真實身分為何,都會化身成「演員」,其所作所為,也只會是「戲劇」的一部分。寺山真正的用意是,希望打破「真實」與「戲劇」的界線,讓人們在「戲劇」的空間,出現「思想」上的變革,進而回到「真實」的世界,去引發「革命」。

    究竟寺山修司為何對「思想革命」如此執著?當年參與此劇的工作人員,在事隔四十年後,又是如何面對自己所做的一切?導演以街頭舞台劇《敲門》當作引子,採訪多位天井桟敷的前團員,以及寺山童年、學生時代的親戚、好友,試圖從最根本挖掘,這位從不迎合體制的怪胎、最愛挑釁觀眾的無政府主義者,一路走來、不斷轉變的心路歷程。

    相原英雄 AIHARA Hideo
    1954年生於日本東京。高中時期因受到寺山修司的實驗電影啟發,開始拍攝獨立電影。1973年執導之電影《冥想之森》,便是與天井桟敷的演員們合作的作品,並獲得「讀賣新聞社」頒發大獎,以及大島渚導演的高度讚賞。大學畢業後,進入電視圈,監製多部影像作品。1991年成立「PLANET ENTERTAINMENT股份有限公司」,持續與海內外等多位影像工作者合作,製作不同類型的影視作品。因熱愛寺山修司,故親自執導本片,希望藉由電影回顧寺山修司在執導街頭劇《敲門》過程中的內心轉折。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