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嘉年華 - 商圈職人製造所
又一次我們參加了「商圈嘉年華 - 商圈職人製造所」的活動
這次來到有台北後花園之稱的貓空商圈
對於貓空的印象大概就是看夜景吧
但這次透過貓空在地達人張教授的帶領下
我們對貓空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不瞞大家說我現在打字的手還在微微的顫抖著
為什麼呢?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
商圈嘉年華 - 商圈職人製造所
又一次我們參加了「商圈嘉年華 - 商圈職人製造所」的活動
這次來到有台北後花園之稱的貓空商圈
對於貓空的印象大概就是看夜景吧
但這次透過貓空在地達人張教授的帶領下
我們對貓空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不瞞大家說我現在打字的手還在微微的顫抖著
為什麼呢?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當天到了貓空
我們先在纜車站附近簡單用餐
看到菜單有許多以茶入菜的特色佳餚
就可以猜想到本次的貓空深度之旅應該跟茶脫不了關係
第一站我們先到杏花林茶坊坐下來喝杯茶
好好的聊聊關於貓空的發展史
茶坊主人欣柔貼心的在炎熱的盛暑為我們準備了一壺香柚鹹金桔冰茶
為我們今日的品茗揭開了舒心的第一步
可想而知...沒多少時間便被我們一家喝個精光(笑)
我們正在分享鹹甜回香的好滋味時
茶坊主人拿出茶坊特有的單人沖泡壼及我們一家最喜歡的木柵鐵觀音
特殊的設計讓愛喝茶的乳絲一個人也能自己操作
茶杯裡的鯉魚
也讓第一次品茗的乳絲在過程中增添了一份趣味
除了傳統的煮茶、品茗
欣柔也準備了新世代最愛的手搖飲品
讓乳絲現場用手搖杯享受搖茶的樂趣
沖好的熱茶 加入蜂蜜與冰塊
現場搖了一杯他人生中的第一杯鐵觀音紅茶
果然是Bartender的兒子哈哈哈哈哈
一口喝下去~透心涼
清香撲鼻 回甘的滋味 讓我到現在都很懷念
喝完茶後的茶凍DIY也非常有趣
乳絲享用自己做的茶凍非常的滿足
笑意全寫在臉上
非常推薦大家可以預約茶凍DIY和泡茶的行程
接著張教授帶著我們一家往山上爬
到了杏花林休閒農場
路途中遇到了正在手工釀造醬油的爺爺奶奶
跟我們講解了手工純釀造的醬油製作過程
還順手從旁邊的瓜棚上
摘了幾顆山苦瓜給我們當伴手禮帶回家
隨後我們慢慢的往文星茶園移動
一踏進文星茶園
背包才剛放下
園主林天賜大哥馬上將斗笠跟茶簍遞給我們
看到滿滿的獎牌說明了這家茶園不簡單啊!
從種茶、養茶到製茶都下足了功夫
林大哥馬上關心我們需不需要休息
就知道等等有場硬仗要打
我們先到茶林中採茶
雖然頭頂著大太陽
但是山上的涼風還有茶樹傳來的陣陣茶香
讓人感到非常涼爽舒心
林大哥說製成一斤茶大約需要八到十斤的茶菁
於是我們努力的採摘
採摘了一會兒天色漸暗 我們就先進屋
秤看看我們到底採了多少的茶菁
結果竟然只有少少的三百多公克
別說一斤了
了不起只能製出一壺茶的量
大哥開玩笑的說如果請我們來採茶他還要付便當錢 賠慘了😂
經歷了採茶的辛苦 真心覺得累啊🥵
好在林大哥前一天正好有一批將要完成萎凋及發酵的茶菁
正當我們以為可以好好休息的時候
林大哥拿出了兩個超大的竹篩替我們示範揉茶的訣竅
於是我們便一邊揉茶 一邊聽著講解
學習製茶和了解文星茶園發展的歷史
每回揉茶都需用著全身的巧勁下壓搓揉
否則可是揉不出茶液的
待兩雙手上沾滿了黃綠色的茶液時
已經不知不覺揉了一個小時
我們一家全身冒汗+鐵手
林大哥見天色已暗只好放過我們這些新手😂
我們將揉好的茶菁靜置
吹著晚風泡起了茶 閒聊到天黑
離開前林大哥還貼心的交待我們
若想要完成屬於自己的茶葉
這些半成品帶回家後該如何烘乾保存
帶著愉快的心情和滿滿的茶葉
我們坐著下山的公車慢慢的搖回家
我以為一上公車乳絲馬上就會倒頭大睡
沒想到他還與我分享今天採茶、製茶的心得
還約我回家一起享用茶凍 一起烘茶
說真的我們家就在木柵
到貓空騎車不用半個小時
一直以來我以為貓空就是看夜景的地方
沒想到也是個可以讓一家大小從早玩到晚的地方
更沒想到活潑好動的乳絲
能夠靜下來享受採茶、製茶的過程
揉到都鐵手了還是全情投入在揉茶的過程中
貓空文史資源豐富
由週邊的優人神鼓山上劇場、表演36房及政治大學構成了藝術三角洲
形成貓空特有的文化旅遊路線
再加上親山近水
漫步於樟樹、樟湖及指南空親山步道間
可以觀察到許多北臺灣中低海拔的生態資源
如木賊、斯文豪氏大蝸牛、斯文豪氏青蛙還有攀木蜥蝪等等
搭著觀光纜車到山上
沿途可見鐵觀音茶園及創意茶坊林立
除了品茗賞景外
還可以體驗植物敲拓染及藍染手作等等
雖然現在疫情趨緩
但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假日除了帶小孩子往市區人擠人外
推薦大家到台北的後花園親近一下大自然
順便泡壺茶享受一下慢活的生活
真的很不錯
這次接受台北市商業處的邀請來體驗精彩的貓空商圈
看到貓空有趣、專業的一面,想看到更多商圈職人的話
也可以關注10月16-18日
台北市商業處-我是商Ya人
#2020台北商圈嘉年華 活動
現場也會有各種手作、親子體驗
把全台北市商圈都邀請到花博公園長廊廣場
讓你一次玩個夠喔!
#商圈職人製造所
#2020台北商圈嘉年華 #貓空商圈 #臺北市商業處 #杏花林茶坊
#文星茶園 #親子體驗
IG: @sunsun_tpe
FB:台北市商業處-我是商 Ya 人
敲拓染心得 在 最愛小乳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商圈嘉年華 - 商圈職人製造所
又一次我們參加了「商圈嘉年華 - 商圈職人製造所」的活動
這次來到有台北後花園之稱的貓空商圈
對於貓空的印象大概就是看夜景吧
但這次透過貓空在地達人張教授的帶領下
我們對貓空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不瞞大家說我現在打字的手還在微微的顫抖著
為什麼呢?
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當天到了貓空
我們先在纜車站附近簡單用餐
看到菜單有許多以茶入菜的特色佳餚
就可以猜想到本次的貓空深度之旅應該跟茶脫不了關係
第一站我們先到杏花林茶坊坐下來喝杯茶
好好的聊聊關於貓空的發展史
茶坊主人欣柔貼心的在炎熱的盛暑為我們準備了一壺香柚鹹金桔冰茶
為我們今日的品茗揭開了舒心的第一步
可想而知...沒多少時間便被我們一家喝個精光(笑)
我們正在分享鹹甜回香的好滋味時
茶坊主人拿出茶坊特有的單人沖泡壼及我們一家最喜歡的木柵鐵觀音
特殊的設計讓愛喝茶的乳絲一個人也能自己操作
茶杯裡的鯉魚
也讓第一次品茗的乳絲在過程中增添了一份趣味
除了傳統的煮茶、品茗
欣柔也準備了新世代最愛的手搖飲品
讓乳絲現場用手搖杯享受搖茶的樂趣
沖好的熱茶 加入蜂蜜與冰塊
現場搖了一杯他人生中的第一杯鐵觀音紅茶
果然是Bartender的兒子哈哈哈哈哈
一口喝下去~透心涼
清香撲鼻 回甘的滋味 讓我到現在都很懷念
喝完茶後的茶凍DIY也非常有趣
乳絲享用自己做的茶凍非常的滿足
笑意全寫在臉上
非常推薦大家可以預約茶凍DIY和泡茶的行程
接著張教授帶著我們一家往山上爬
到了杏花林休閒農場
路途中遇到了正在手工釀造醬油的爺爺奶奶
跟我們講解了手工純釀造的醬油製作過程
還順手從旁邊的瓜棚上
摘了幾顆山苦瓜給我們當伴手禮帶回家
隨後我們慢慢的往文星茶園移動
一踏進文星茶園
背包才剛放下
園主林天賜大哥馬上將斗笠跟茶簍遞給我們
看到滿滿的獎牌說明了這家茶園不簡單啊!
從種茶、養茶到製茶都下足了功夫
林大哥馬上關心我們需不需要休息
就知道等等有場硬仗要打
我們先到茶林中採茶
雖然頭頂著大太陽
但是山上的涼風還有茶樹傳來的陣陣茶香
讓人感到非常涼爽舒心
林大哥說製成一斤茶大約需要八到十斤的茶菁
於是我們努力的採摘
採摘了一會兒天色漸暗 我們就先進屋
秤看看我們到底採了多少的茶菁
結果竟然只有少少的三百多公克
別說一斤了
了不起只能製出一壺茶的量
大哥開玩笑的說如果請我們來採茶他還要付便當錢 賠慘了😂
經歷了採茶的辛苦 真心覺得累啊🥵
好在林大哥前一天正好有一批將要完成萎凋及發酵的茶菁
正當我們以為可以好好休息的時候
林大哥拿出了兩個超大的竹篩替我們示範揉茶的訣竅
於是我們便一邊揉茶 一邊聽著講解
學習製茶和了解文星茶園發展的歷史
每回揉茶都需用著全身的巧勁下壓搓揉
否則可是揉不出茶液的
待兩雙手上沾滿了黃綠色的茶液時
已經不知不覺揉了一個小時
我們一家全身冒汗+鐵手
林大哥見天色已暗只好放過我們這些新手😂
我們將揉好的茶菁靜置
吹著晚風泡起了茶 閒聊到天黑
離開前林大哥還貼心的交待我們
若想要完成屬於自己的茶葉
這些半成品帶回家後該如何烘乾保存
帶著愉快的心情和滿滿的茶葉
我們坐著下山的公車慢慢的搖回家
我以為一上公車乳絲馬上就會倒頭大睡
沒想到他還與我分享今天採茶、製茶的心得
還約我回家一起享用茶凍 一起烘茶
說真的我們家就在木柵
到貓空騎車不用半個小時
一直以來我以為貓空就是看夜景的地方
沒想到也是個可以讓一家大小從早玩到晚的地方
更沒想到活潑好動的乳絲
能夠靜下來享受採茶、製茶的過程
揉到都鐵手了還是全情投入在揉茶的過程中
貓空文史資源豐富
由週邊的優人神鼓山上劇場、表演36房及政治大學構成了藝術三角洲
形成貓空特有的文化旅遊路線
再加上親山近水
漫步於樟樹、樟湖及指南空親山步道間
可以觀察到許多北臺灣中低海拔的生態資源
如木賊、斯文豪氏大蝸牛、斯文豪氏青蛙還有攀木蜥蝪等等
搭著觀光纜車到山上
沿途可見鐵觀音茶園及創意茶坊林立
除了品茗賞景外
還可以體驗植物敲拓染及藍染手作等等
雖然現在疫情趨緩
但仍然不可掉以輕心
假日除了帶小孩子往市區人擠人外
推薦大家到台北的後花園親近一下大自然
順便泡壺茶享受一下慢活的生活
真的很不錯
這次接受台北市商業處的邀請來體驗精彩的貓空商圈
看到貓空有趣、專業的一面,想看到更多商圈職人的話
也可以關注10月16-18日
台北市商業處-我是商Ya人
#2020台北商圈嘉年華 活動
現場也會有各種手作、親子體驗
把全台北市商圈都邀請到花博公園長廊廣場
讓你一次玩個夠喔!
#商圈職人製造所
#2020 台北商圈嘉年華 #貓空商圈 #臺北市商業處 #杏花林茶坊
#文星茶園 #親子體驗
FB:台北市商業處-我是商Ya人
敲拓染心得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忘了有沒有分享過,
覺得很重要,
所以一定要給大家看一下~
希望台灣未來的苦難就在今天結束⋯
HI~各位好!過完耶誕節,就快要年底了,2018年就快要過去了,由於工作關係常在高雄港跑,我較能貼近台灣進出口實際狀況,而實際上從九月份後,台灣的進出口很明顯開始降溫,證實了貿易戰的實際衝擊將逐步影響台灣,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大浪非常之大,明年景氣之慘,影響範圍之深,由於靠中國崛起快速賺輕鬆錢的作法,已經持續了二三十年,雞蛋全放在中共這籃子裡,風險集中的代價是閃不掉的,大家恐怕心底要很有準備。
有時候回想自己經歷的,其實很多現在發生的事,在二十年前就有人給過忠告,當時我剛踏了實驗室儀器的行業,一開始接觸中部各大學的實驗室,才了解到所謂 #國科會研究經費,也就是當年國民黨拿來修理柯p那新聞,才略懂其中那不為人知的運作方式,那是制度設計造成的問題,不過裏頭另有龐大的產業利益與綁樁手法,當然那是後話,跟主題無關。
(開始進入正題)
由於那時老闆也要我另外跑產業,於是大概在2000年後,正逢彰濱工業區有了電鍍專區設立,當時台灣正面臨產業,需要升級技術與汰換老舊產線,但受中國崛起磁吸,台商大舉西進影響,只要把老舊產線搬進中國,西進毛利就有200%起跳,有快速容易的錢能賺,誰願意傻呼呼地去產業升級?
因此願意留在台灣發展的老闆其實寥寥可數,但即使留在台灣,當時政府也忙著藍綠內鬥,不重視規劃產業發展,那時候的我,並不曉得在每個拜訪客戶行程裡,其實也置身在歷史洪流中,以現在結果看來,當年願意深耕台灣的老闆,其實都是智慧甚高,因為在那個困頓的大時代,在同行都西進,錢跟二奶馬上到手的年代,每每回想起拜訪過的每一張堅持原則的臉孔,其實還是感動莫名。
有一次拜訪一個電鍍廠老闆,他剛跟銀行借款投資了整套幾乎全自動化的電鍍設備,現在看來當然沒什麼,但二十年前的那一套,幾乎賭上了他的全部財產,他聽完我的介紹後,很老實地跟我說,他目前真的沒能力再升級,但這資訊很重要,他會慎重考慮。
正事談完了.於是我們就開始泡茶聊天(業務生活就是這樣),我好奇問他為何不去對岸考察設廠,願意留在台灣?(當年很流行考察團,名為考察實為酒女團),那老闆聽了之後,點了一根菸,然後悠悠的說:「我去過幾次,看了看決定還是回到台灣。」(我問他為何?)
他抽了一口繼續說:「我這整套設備,連廠長總共二十個人,就能管好流程,但年輕人你知道嗎?」
「六年前,我第一次到大陸考察時,是省委書記招待的,他們先好酒好肉的招待考察團老闆們一番,接著帶我們去農村裡看未來的工業區,指著一大片的土溝農村,對我們說未來就在這搞!一大片田阿!我們看了就問,那這些老百姓怎麼辦?有房有田的,能成嗎?
你猜怎麼著?那些官馬上拍胸補保證說,哥您別擔心,甭管他們!我們到時自然有辦法掃掉,只要您來給設廠,土地與人手都不是問題,有啥要求盡管提出,我們來給您辦。
然後接著,他們問我們設廠需要招幾個工?同行有的說50各,有的說80各,我廠小不用那麼多,我說30個就很夠用了,結果他們說這樣好了,我給你派150各農民工,夠你用的吧!?至於同行,他們說要派400各工給他,聽到餵飽這一大幫子人的嘴,當時我們都面面相覷,心底打了退堂鼓。
接著考察到了晚上,官員帶我們都上酒店續攤談生意,酒足飯飽後大家自然敞開聊,官員又拍胸保證要我們有問題盡管提,於是有個同行提到配給的人太多了,怕是養不活~你猜猜官員怎麼說?
他說啊!我們這些農民工都很蠢,你就盡管拿去使,你們搞電鍍的對吧!?我告訴你們,電鍍加工要一槽一槽的輪吊,是吧!?在台灣你們都用滑軌跟天車,在我這甭管那些,我叫那些農民工,砍兩隻大竹子從中間穿過去,一左一右一邊派十個人,就叫他們像抬轎子一樣,把東西抬過去泡藥水,泡完再抬去下一區泡,這就不就能成了嗎?你就這樣給他們日夜扛,他們有工可做就樂了,有碗飯吃就不嫌了,別怕!」
(我其實跟你一樣,當場聽完後只能瞠目結舌)
那老闆又抽了一口菸繼續說: 「你也知道電鍍的藥水有多毒,而且又加溫,在台灣要叫員工站在槽子旁邊這樣燻,燻久了肯定要出大毛病,可在中國很多已經投資的同行去了就是這樣搞,反正有人關照,一籃子加工料,少的五六十公斤,多的上百公斤都有,竹子用久折了壓下來,把員工腳砸瘸了,免賠!
還有人因為重心不穩,而摔進去槽子裡死掉的,在那邊完全不用付什麼責任,出事塞點錢,官員會幫你搞定,叫家屬來罵一頓,威脅東西被砸壞了要賠錢,扣了工資後揮揮手,叫家人抬回家找塊地埋,太恐怖了。
再舉例電鍍廢水好了,工業區旁就是農用溝渠,我問過官員,廢水有沒有合格廠商能處理?那書記聽了大笑起來,說在咱們這沒標準的,廢水牽條管子,直接往溝裡灌就好了,反正水一冲就看不見了。
我的天啊!我想起來都怕,那些都重金屬阿!全都進了一旁的稻田菜園裡,河流旁還有婦人拿著孩子衣服在洗衣,整個河道仔細一看沉底的石頭,都染的綠綠黃黃的,積著一層黃褐色的土,你想想那些食物,最後不是都進了自己的肚裡嗎?
這麼多年來的招商考察時.這些我每次都提,地方官不是不知道,但我看了六年,都沒改變進步過,所以我的結論是,#共產黨根本不在乎老百姓的命,他們只想趕快招商,自己趕緊發達起來,那種發展卻都是用健康換來的,在那種環境下,沒人能幸免於難,每個人都得吃那些毒,都一起承擔那些汙染,可是錢買不回健康,多少同行過去十年內身體就敗掉了,所以我下定決心不過去了。」
當時,我聽到這些故事後,那震撼至今仍然極深,而且最重要的是,其實一路在跑客戶的過程中,幾乎每一個大老闆,都告訴我同一句話~#在中國賺到的錢是假的
於是,我就趁機跟他請教,為何在中國賺到的錢是假的?
他聽了笑了一下說:「你在台灣長大,沒見識過共產黨的厲害,很多人會以為就過去賺錢,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共產黨已經改革開放,管不著你對吧?
但其實,在中國你賺到的錢,根本是拿不出來的,因為共產黨不讓你拿出來,像我們在台灣,如果出口到美國,會收到的貨款是美金吧?在咱們這,能用買美金去換任何外幣。
但在中國做生意,共產黨有一套叫 #強制結匯 的規矩,也就是說他 #不允許你持有美金與任何外幣,你只要收到美金,就是一定要賣給共產黨,然後拿美金兌換不值錢的人民幣,而且兌換的成數比例,還是是政府規定的,那你怎麼曉得,#他們會不會亂印鈔票?拿草紙印一印跟你換美金,以前國民黨也用過了,四萬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我又不是白痴。
(多年後,那老闆的預感成真,中共的確狂印鈔票)
所以,辛苦賺的錢,說穿了只能在中國裡面消費,很多同行滿口袋錢,不是天天上酒家就是包小老婆,工廠交給合夥的中國廠長去管,管久了就一定會出亂子,像我們要買設備原料,而那些賣設備原料的,官員會明白告訴你,要去找誰採購才買的到,這水夠深夠黑吧?我看了六年,這些都是同行失敗的例子。
年輕人啊!在中國要發財,不要做生意了!要當官才對,當官的每個都這樣撈錢,我過去設廠只是給他們利用而已,賺的錢看的到,匯不出來給老婆孩子,要地下匯兌又被那些當官的撥一層皮,而且還留黑底,哪一天你沒利用價值了,不把你踢一邊去或抓進去?
這是我看了六年的心得,共產黨官員為了招商能講得天花亂墜,但你只要冷靜想想,這根本只是一個夢,哪一天那些官跟你說中國人的命值錢了,又或者伸手要跟你收汙染費,你要哪邊搬去?這將來一定要出大問題。」
(看看之後一帶一路的操作手法,讓小國面臨經濟破產,這手法如出一轍)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那些話言猶在耳,而其實不只一位老闆這樣提點我,儘管當時起步艱辛,但這些老闆們,因為扎穩馬步,蹲下練了基本功,最後靠扎實的技術與產業轉型,不少人開拓了歐美路線的客戶,身家逐漸積累豐厚了起來,現在各個都數億甚至數十億的家產,而孩子們也都用無遠弗屆的網路,在世界各地做生意,不需要擔心政府翻臉無情,#人治社會畢竟跟法治社會沒得比。
而過去把產線全搬去對岸的老闆們,則是在酒色財氣下漸漸失去了健康,又或者不耐對岸官員長期敲詐勒索,最後空手而回,失去了財富與家庭關係。
回想起二十年前,老闆們的私下經驗與建言,又看到今天剛上任的市長,靠創造「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提倡 #賺快速簡單錢 的概念被選民買單,就可以知道過去二三十年來,台灣人其實受這種觀念影響極深,但只要仔細關心後續在選小內閣時,那種分贓的吃相就知道,兩岸的一些官員在某種程度上,根本遙相呼應。
所謂的發大財,發的永遠是官的口袋,人家靠一碗滷肉飯就贏得你的認同,但中國的豬瘟一駕到,你連吃一碗正常滷肉飯的幸福都保不住,#付出代價的永遠是人民,共產黨要人民吃死豬肉,說沒毒照樣能吃,台灣居然有不少人附和?那你怎麼不機票買好,過去吃好吃滿吃上十年?
而隨著中國今年經濟幾乎負成長,中國已經逐漸釋出大量失業潮,不滿情緒將在明年農曆年後報到,其實那些當初喊開放陸客的官員們也心知肚明,他們此時上任正好碰到了中國最壞的年代到來,而過往總想快速致富的台灣人,看到那些賭場、迪士尼、賽馬場、摩天輪、挖石油的政見,在還沒上任前就跳票光了,說真的也到了夢醒時分時刻。
#拋去賺快速省事錢的觀念吧!無論你在哪一個行業,你我其實都在同一條船上,受中國經濟失速頹倒,明年台灣的經濟現況,一定會很動盪,否則老共為何一直刻意拿豬瘟對台發動生化戰呢?
但大時代的到來,卻也是階級流動,財富重新打散分配的良機,最近很明顯的能觀察到,過去被華為逼到快撐不下去的幾間國際大廠,股票反而都逆勢翻紅,就知道大時代走到了跟中共政權越保持距離,越能獲利的年代,我們小老百姓唯有保持危機意識、持續思考與關心國際新聞,耐著性子去理解這大局勢,才能面對這場金融風暴的浪潮,台灣這艘船真的不能翻,也不會被老共給打翻。
#入門先站三年樁 #大家開始學紮馬
#下一篇來深刻寫美國為何拿中共直營品牌華為來開刀
敲拓染心得 在 不負責任金融研究中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梧:
有道理,符合國情。
HI~各位好!過完耶誕節,就快要年底了,2018年就快要過去了,由於工作關係常在高雄港跑,我較能貼近台灣進出口實際狀況,而實際上從九月份後,台灣的進出口很明顯開始降溫,證實了貿易戰的實際衝擊將逐步影響台灣,我可以告訴大家,這大浪非常之大,明年景氣之慘,影響範圍之深,由於靠中國崛起快速賺輕鬆錢的作法,已經持續了二三十年,雞蛋全放在中共這籃子裡,風險集中的代價是閃不掉的,大家恐怕心底要很有準備。
有時候回想自己經歷的,其實很多現在發生的事,在二十年前就有人給過忠告,當時我剛踏了實驗室儀器的行業,一開始接觸中部各大學的實驗室,才了解到所謂 #國科會研究經費,也就是當年國民黨拿來修理柯p那新聞,才略懂其中那不為人知的運作方式,那是制度設計造成的問題,不過裏頭另有龐大的產業利益與綁樁手法,當然那是後話,跟主題無關。
(開始進入正題)
由於那時老闆也要我另外跑產業,於是大概在2000年後,正逢彰濱工業區有了電鍍專區設立,當時台灣正面臨產業,需要升級技術與汰換老舊產線,但受中國崛起磁吸,台商大舉西進影響,只要把老舊產線搬進中國,西進毛利就有200%起跳,有快速容易的錢能賺,誰願意傻呼呼地去產業升級?
因此願意留在台灣發展的老闆其實寥寥可數,但即使留在台灣,當時政府也忙著藍綠內鬥,不重視規劃產業發展,那時候的我,並不曉得在每個拜訪客戶行程裡,其實也置身在歷史洪流中,以現在結果看來,當年願意深耕台灣的老闆,其實都是智慧甚高,因為在那個困頓的大時代,在同行都西進,錢跟二奶馬上到手的年代,每每回想起拜訪過的每一張堅持原則的臉孔,其實還是感動莫名。
有一次拜訪一個電鍍廠老闆,他剛跟銀行借款投資了整套幾乎全自動化的電鍍設備,現在看來當然沒什麼,但二十年前的那一套,幾乎賭上了他的全部財產,他聽完我的介紹後,很老實地跟我說,他目前真的沒能力再升級,但這資訊很重要,他會慎重考慮。
正事談完了.於是我們就開始泡茶聊天(業務生活就是這樣),我好奇問他為何不去對岸考察設廠,願意留在台灣?(當年很流行考察團,名為考察實為酒女團),那老闆聽了之後,點了一根菸,然後悠悠的說:「我去過幾次,看了看決定還是回到台灣。」(我問他為何?)
他抽了一口繼續說:「我這整套設備,連廠長總共二十個人,就能管好流程,但年輕人你知道嗎?」
「六年前,我第一次到大陸考察時,是省委書記招待的,他們先好酒好肉的招待考察團老闆們一番,接著帶我們去農村裡看未來的工業區,指著一大片的土溝農村,對我們說未來就在這搞!一大片田阿!我們看了就問,那這些老百姓怎麼辦?有房有田的,能成嗎?
你猜怎麼著?那些官馬上拍胸補保證說,哥您別擔心,甭管他們!我們到時自然有辦法掃掉,只要您來給設廠,土地與人手都不是問題,有啥要求盡管提出,我們來給您辦。
然後接著,他們問我們設廠需要招幾個工?同行有的說50各,有的說80各,我廠小不用那麼多,我說30個就很夠用了,結果他們說這樣好了,我給你派150各農民工,夠你用的吧!?至於同行,他們說要派400各工給他,聽到餵飽這一大幫子人的嘴,當時我們都面面相覷,心底打了退堂鼓。
接著考察到了晚上,官員帶我們都上酒店續攤談生意,酒足飯飽後大家自然敞開聊,官員又拍胸保證要我們有問題盡管提,於是有個同行提到配給的人太多了,怕是養不活~你猜猜官員怎麼說?
他說啊!我們這些農民工都很蠢,你就盡管拿去使,你們搞電鍍的對吧!?我告訴你們,電鍍加工要一槽一槽的輪吊,是吧!?在台灣你們都用滑軌跟天車,在我這甭管那些,我叫那些農民工,砍兩隻大竹子從中間穿過去,一左一右一邊派十個人,就叫他們像抬轎子一樣,把東西抬過去泡藥水,泡完再抬去下一區泡,這就不就能成了嗎?你就這樣給他們日夜扛,他們有工可做就樂了,有碗飯吃就不嫌了,別怕!」
(我其實跟你一樣,當場聽完後只能瞠目結舌)
那老闆又抽了一口菸繼續說: 「你也知道電鍍的藥水有多毒,而且又加溫,在台灣要叫員工站在槽子旁邊這樣燻,燻久了肯定要出大毛病,可在中國很多已經投資的同行去了就是這樣搞,反正有人關照,一籃子加工料,少的五六十公斤,多的上百公斤都有,竹子用久折了壓下來,把員工腳砸瘸了,免賠!
還有人因為重心不穩,而摔進去槽子裡死掉的,在那邊完全不用付什麼責任,出事塞點錢,官員會幫你搞定,叫家屬來罵一頓,威脅東西被砸壞了要賠錢,扣了工資後揮揮手,叫家人抬回家找塊地埋,太恐怖了。
再舉例電鍍廢水好了,工業區旁就是農用溝渠,我問過官員,廢水有沒有合格廠商能處理?那書記聽了大笑起來,說在咱們這沒標準的,廢水牽條管子,直接往溝裡灌就好了,反正水一冲就看不見了。
我的天啊!我想起來都怕,那些都重金屬阿!全都進了一旁的稻田菜園裡,河流旁還有婦人拿著孩子衣服在洗衣,整個河道仔細一看沉底的石頭,都染的綠綠黃黃的,積著一層黃褐色的土,你想想那些食物,最後不是都進了自己的肚裡嗎?
這麼多年來的招商考察時.這些我每次都提,地方官不是不知道,但我看了六年,都沒改變進步過,所以我的結論是,#共產黨根本不在乎老百姓的命,他們只想趕快招商,自己趕緊發達起來,那種發展卻都是用健康換來的,在那種環境下,沒人能幸免於難,每個人都得吃那些毒,都一起承擔那些汙染,可是錢買不回健康,多少同行過去十年內身體就敗掉了,所以我下定決心不過去了。」
當時,我聽到這些故事後,那震撼至今仍然極深,而且最重要的是,其實一路在跑客戶的過程中,幾乎每一個大老闆,都告訴我同一句話~#在中國賺到的錢是假的
於是,我就趁機跟他請教,為何在中國賺到的錢是假的?
他聽了笑了一下說:「你在台灣長大,沒見識過共產黨的厲害,很多人會以為就過去賺錢,經濟歸經濟政治歸政治,共產黨已經改革開放,管不著你對吧?
但其實,在中國你賺到的錢,根本是拿不出來的,因為共產黨不讓你拿出來,像我們在台灣,如果出口到美國,會收到的貨款是美金吧?在咱們這,能用買美金去換任何外幣。
但在中國做生意,共產黨有一套叫 #強制結匯 的規矩,也就是說他 #不允許你持有美金與任何外幣,你只要收到美金,就是一定要賣給共產黨,然後拿美金兌換不值錢的人民幣,而且兌換的成數比例,還是是政府規定的,那你怎麼曉得,#他們會不會亂印鈔票?拿草紙印一印跟你換美金,以前國民黨也用過了,四萬舊台幣換一元新台幣,我又不是白痴。
(多年後,那老闆的預感成真,中共的確狂印鈔票)
所以,辛苦賺的錢,說穿了只能在中國裡面消費,很多同行滿口袋錢,不是天天上酒家就是包小老婆,工廠交給合夥的中國廠長去管,管久了就一定會出亂子,像我們要買設備原料,而那些賣設備原料的,官員會明白告訴你,要去找誰採購才買的到,這水夠深夠黑吧?我看了六年,這些都是同行失敗的例子。
年輕人啊!在中國要發財,不要做生意了!要當官才對,當官的每個都這樣撈錢,我過去設廠只是給他們利用而已,賺的錢看的到,匯不出來給老婆孩子,要地下匯兌又被那些當官的撥一層皮,而且還留黑底,哪一天你沒利用價值了,不把你踢一邊去或抓進去?
這是我看了六年的心得,共產黨官員為了招商能講得天花亂墜,但你只要冷靜想想,這根本只是一個夢,哪一天那些官跟你說中國人的命值錢了,又或者伸手要跟你收汙染費,你要哪邊搬去?這將來一定要出大問題。」
(看看之後一帶一路的操作手法,讓小國面臨經濟破產,這手法如出一轍)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年那些話言猶在耳,而其實不只一位老闆這樣提點我,儘管當時起步艱辛,但這些老闆們,因為扎穩馬步,蹲下練了基本功,最後靠扎實的技術與產業轉型,不少人開拓了歐美路線的客戶,身家逐漸積累豐厚了起來,現在各個都數億甚至數十億的家產,而孩子們也都用無遠弗屆的網路,在世界各地做生意,不需要擔心政府翻臉無情,#人治社會畢竟跟法治社會沒得比。
而過去把產線全搬去對岸的老闆們,則是在酒色財氣下漸漸失去了健康,又或者不耐對岸官員長期敲詐勒索,最後空手而回,失去了財富與家庭關係。
回想起二十年前,老闆們的私下經驗與建言,又看到今天剛上任的市長,靠創造「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提倡 #賺快速簡單錢 的概念被選民買單,就可以知道過去二三十年來,台灣人其實受這種觀念影響極深,但只要仔細關心後續在選小內閣時,那種分贓的吃相就知道,兩岸的一些官員在某種程度上,根本遙相呼應。
所謂的發大財,發的永遠是官的口袋,人家靠一碗滷肉飯就贏得你的認同,但中國的豬瘟一駕到,你連吃一碗正常滷肉飯的幸福都保不住,#付出代價的永遠是人民,共產黨要人民吃死豬肉,說沒毒照樣能吃,台灣居然有不少人附和?那你怎麼不機票買好,過去吃好吃滿吃上十年?
而隨著中國今年經濟幾乎負成長,中國已經逐漸釋出大量失業潮,不滿情緒將在明年農曆年後報到,其實那些當初喊開放陸客的官員們也心知肚明,他們此時上任正好碰到了中國最壞的年代到來,而過往總想快速致富的台灣人,看到那些賭場、迪士尼、賽馬場、摩天輪、挖石油的政見,在還沒上任前就跳票光了,說真的也到了夢醒時分時刻。
#拋去賺快速省事錢的觀念吧!無論你在哪一個行業,你我其實都在同一條船上,受中國經濟失速頹倒,明年台灣的經濟現況,一定會很動盪,否則老共為何一直刻意拿豬瘟對台發動生化戰呢?
但大時代的到來,卻也是階級流動,財富重新打散分配的良機,最近很明顯的能觀察到,過去被華為逼到快撐不下去的幾間國際大廠,股票反而都逆勢翻紅,就知道大時代走到了跟中共政權越保持距離,越能獲利的年代,我們小老百姓唯有保持危機意識、持續思考與關心國際新聞,耐著性子去理解這大局勢,才能面對這場金融風暴的浪潮,台灣這艘船真的不能翻,也不會被老共給打翻。
#入門先站三年樁 #大家開始學紮馬
#下一篇來深刻寫美國為何拿中共直營品牌華為來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