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敦煌飛天音樂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敦煌飛天音樂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敦煌飛天音樂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敦煌飛天音樂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173的網紅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時事求世 21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柬埔寨皇家舞劇(2003) 許多人在旅途中,喜歡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體驗,能看個歌舞表演也不錯,但柬埔寨皇家舞劇若沒有了解背景,慢動作加上慢節奏,簡直就是急驚風遇上慢郎中,往往看了讓人呵欠連連,卻又不好意思說要離開,只好繼續假掰坐在那裏顯氣質。來到吳哥窟通常安排邊...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敦煌石窟是佛教藝術的寶庫,更被譽為「中世紀的百科全書」。2014年香港文化博物館首次與敦煌研究院合辦「敦煌 — 說不完的故事」展覽,廣受歡迎。這次我們很榮幸可以與敦煌研究院再度合作,透過數碼化保護技術的成果,結合敦煌出土文物、石窟藝術和嶄新的多媒體節目體驗,帶領觀眾深入認識敦煌文化的內容,細味佛國世...

  • 敦煌飛天音樂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5 09:43:37
    有 34 人按讚

    #時事求世 21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柬埔寨皇家舞劇(2003)

    許多人在旅途中,喜歡食衣住行育樂全方位體驗,能看個歌舞表演也不錯,但柬埔寨皇家舞劇若沒有了解背景,慢動作加上慢節奏,簡直就是急驚風遇上慢郎中,往往看了讓人呵欠連連,卻又不好意思說要離開,只好繼續假掰坐在那裏顯氣質。來到吳哥窟通常安排邊吃飯邊看表演,但餐廳表演的水準不足,再加上台下通常只自顧自的吃飯聊天,往往飯吃完了,表演還沒結束,看大家興趣缺缺招呼大家提前離開,感到大家都如釋重負的感覺,每次對表演者總覺萬分抱歉。

    要看懂皇家舞劇除了要略知《羅摩衍那》及《摩訶婆羅多》兩大印度史詩故事外,舞劇中最吸睛的角色類型:女人,她是飛天仙女Apsara。印度教的創世神話《翻攪乳海》,善神和惡神為了取得長生不老的甘露,經過千年的攪拌,甘露終於出現,就在要被惡神飲用之際,毗濕奴擔心惡神能長生不老,對眾生不利,在乳海翻騰的過程中,除了各種新生命和寶物隨之誕生,乳海濺起的浪花化成無數Apsara,飛天仙女的曼妙姿態,美麗服飾,赤裸上身,赤腳跳著誘人的舞蹈,惡神一時鬼迷心竅,忘記手中的甘露,於是善神奪回甘露,獲得長生不老。小吳哥的雕刻壁畫上,以及眾廟護城河上的欄杆,皆是在描繪這段故事。

    Apsara後來成為天庭樂師乾闥婆(Gandharva)的妻子,乾闥婆為服侍眾神之首因陀羅的樂神,負責為眾神在宮殿裡演奏音樂,Apsara隨丈夫在天界中伴舞,也算夫唱婦隨,適才適所,因此皇家舞劇其實概念有點像酬神劇,是跳給神明看的。但說實在話,就算都了解以上所述,要從頭到尾看完也是極大的修行,一不小心就會涅槃,畢竟人不是神,難怪看得如此厭世。Apsara傳入中國成為飛天,敦煌莫高窟的洞窟壁畫裡,幾乎都有飛天,成為敦煌藝術的重要特色。

    Apsara除了活生生在你面前以舞劇出現外,最精采的就是透過浮雕,精華在小吳哥,估算總共約1800個,像跟你玩捉迷藏一樣,隨時都有不經意的驚喜,而且姿態、神情、裝扮、髮型有異有同,要一一將她們拍照紀錄也是浩大工程。

    沒人真正看過仙女穿什麼,若看過就變成董永了(邪惡笑),所以浮雕上仙女服飾其實反映出的正是那個時代的穿著,元代周達觀《真臘風土記》中記載吳哥王朝的服飾:自國主以下,男女皆椎髻,袒裼,止以布圍腰。人惟國主可打純花布。頭戴金冠子,如金剛頭上所戴者。或有時不戴冠,但以線穿香花,如茉莉之類,周匝於髻間。頂上戴大珍珠三斤許。手足及諸指上皆帶金鐲、指展,上皆嵌猫兒眼睛石….大抵一布纏腰之外,不論男女皆露出胸酥,椎䯻跣足。雖國主之妻,亦只如此。文字對照雕刻,完整呈現。我2003年第一次去吳哥窟,總能和她四目交會,但隨之走紅之後,要多看她一眼總是遊人如織,干擾太多,再也無法互訴情衷。

    柬埔寨皇家舞劇以其優美手勢和迷人服裝而聞名,千年來伴隨皇家儀式和紀念活動,每位舞者扮演神聖和象徵性的角色,都擁有獨特的色彩、服裝、妝容和面具,透過手勢和姿勢,喚起不同的情感,劇目延續了與高棉人起源相關的傳說。在紅高棉的專制統治下,皇家舞劇幾乎毀滅消失,許多舞蹈大師和音樂家面臨斷層,在列入非物質遺產後,試圖重拾昔日輝煌,但仍面臨諸多困難。

    有興趣可看一小段介紹的影片:
    https://youtu.be/Je1WY9O4bkU

  • 敦煌飛天音樂 在 哪裡好吃哪裡去:神秘的水原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1-21 00:40:01
    有 0 人按讚

    【繪動敦煌】穿越千年藝術,重現仙女飛天! 你能想像當有著千年歷史的敦煌藝術,碰上極現代的數位動畫工具和3D特效軟 體,將擦出什麼樣的火花?【繪動敦煌】首度結合了英國、台灣和大陸的跨國製作團隊,運用各種數位科技技術和軟體,將原本靜態的敦煌壁畫故事內容、飛天仙女 舞者、唐朝宮廷樂師…等,透過數位技術與音樂的整合,讓民眾親身體會到活生生的敦煌故事與音樂享受!同時,在這次展覽中,你還可以親眼看到首度來台的仿唐畫手法,將藍寶石、硃砂、硫磺、青銅綠...等貴重礦物著色於絲絹之上,呈現貴重的經典畫作。 本次展覽有六大特色,不看可惜: 一、將敦煌莫高窟原寸比例的壁畫以 3D 動畫製作,結合數位音樂讓唐代的宮廷樂師及胡玄舞孃復活! 二、隨手一揮,畫軸上的飛天仙女為您翩翩起舞…… 三、藻井萬花筒呈現出不同石窟對上天祈福的美麗故事。 四、在佛陀面前祈願互動,就會得到即時的祈願手印祝福。 五、展覽會場內的大型虛擬實境 3D 劇場,隨時都有精彩的演出。 六、仿唐畫手法,將藍寶石、硃砂、硫磺、青銅綠...等貴重礦物著色於絲絹之上,呈現貴重經典畫作。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趁著週末假日、農曆年假...為自己和家人安排場藝術之旅,一起回到古敦煌,感受千年藝術的驚艷與震撼。 展覽日期:2011/12/24~2012/3/11 展覽地點:松山文化創意園區4、5號倉庫 (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開放時間:每日09:00~18:00 (17:30以後現場停止售票與入場)、除夕休館 展覽官網: 官方粉絲團:

    https://mshw.info/mshw/?p=2813

  • 敦煌飛天音樂 在 韻霏Anita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7:11:16
    有 2,571 人按讚


    很多人問我敦煌是什麼
    我覺得它是一個美又神聖的代表。
    .
    敦煌飛天是以舞蹈、歌聲、舞姿、音樂、鮮花來供養諸佛。
    .
    以上從維基百科上看來
    祝大家有美好的星期天❤️
    #飛天敦煌 #霏天 #韻霏 #琴二棚 #熱騰騰搶先看 #這造型我超愛

    Photo: 尼可拉斯
    #最近都標不到人😭😭😭😭

  • 敦煌飛天音樂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9-07 08:00:00

    敦煌石窟是佛教藝術的寶庫,更被譽為「中世紀的百科全書」。2014年香港文化博物館首次與敦煌研究院合辦「敦煌 — 說不完的故事」展覽,廣受歡迎。這次我們很榮幸可以與敦煌研究院再度合作,透過數碼化保護技術的成果,結合敦煌出土文物、石窟藝術和嶄新的多媒體節目體驗,帶領觀眾深入認識敦煌文化的內容,細味佛國世界和平凡眾生的故事。科技在文物保育方面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敦煌研究院在數碼影像紀錄、三維信息提取、虛擬現實重現,以至透過互聯網和多媒體節目作推廣方面,都是內地博物館界的先驅,而且取得了顯著成績。是次展覽有超過100組展品,透過西魏時期極具代表性的285窟、以數碼技術展現的虛擬洞窟和莫高窟第61窟「五臺山圖」壁畫、文物文獻、多媒體互動裝置及影音節目等,全方位介紹敦煌的歷史和藝術內容。展覽期間,本館將於一樓聚賢廳展出敦煌音樂文化相關的展品。
    莫高窟第285窟位於九層樓以北,西魏開鑿,中唐、宋、西夏、元重修,窟內北壁有西魏的大統四年、五年(即公元538、539年)發願文題記,說明此窟建於此時。它是莫高窟最早有紀年的洞窟,也是早期內容最豐​​富的洞窟。窟形呈平面方形,覆斗形頂,西壁開3個圓券龕,南北壁各開4禪窟。前室西壁門上為第286窟、門北為第287窟,甬道和前室壁畫為五代重繪。西壁主龕內塑坐佛一身,脅侍菩薩兩身,兩側龕塑結跏坐禪僧像。北壁四禪窟內畫有禪僧像;窟頂四披繪飛天、雷神、飛廉、朱雀、烏獲、開明、伏羲、女媧等,邊沿畫山居禪僧像35身;西壁龕外畫供養菩薩、諸天、神將、力士;南北壁壁畫上下分段,各段分組,各自內容獨立,但又有總體佈局:上部畫伎樂飛天12身,奏樂或散花,飄逸多姿,氣韻生動;下方一橫幅故事畫《五百強盜成佛》,畫有戰爭、受審施刑、剃度等場面,為我們提供了古代兵器、刑法、建築、服飾等形象資料;中部畫佛本生故事和因緣故事;下部畫藥叉。北壁上部畫說法圖八鋪,每鋪下方有願文和供養人,中部畫佛和菩薩。東壁門兩側畫觀無量壽佛,下畫供養人,並有願文榜題。所繪人物身體修長,俊秀,眉目疏朗傳神。繪畫技法上是西域藝術風格與中原藝術風格相結合,題材上包含了中國與印度的傳統神靈。因此窟開鑿於東陽王元榮任瓜州刺史之時,史載元榮曾在莫高窟造一大窟,故有專家認為此窟為東陽王窟。整個洞窟畫面紛繁複雜,但卻統一在“禪修”這一主題當中。
    第61窟又名“文殊堂”。建於五代947~951年間,元重修,窟主曹元忠。覆斗形頂下方四角龕內,畫四大天王像,為五代洞窟的特征。東壁以及南北壁東側下方分別繪回鶻公 主、於闐公主、曹氏女供養人像。主室中心佛壇為背屏式馬蹄形佛壇,背屏上僅殘存主尊文殊所騎獅子像尾。此窟最有代表性的壁畫是西壁的巨幅五台山圖,這是敦 煌壁畫中規模最大的山水人物圖,也是最大的全景式歷史地圖。此圖長13米,高3.6米,畫中詳細描繪了東起河北正定,西至山西太原,方圓五百裡的山川地形 及社會風情。圖中所繪城郭、寺廟、樓台、亭閣、佛塔、草廬、橋梁等各類建築一百七十多處,是十分珍貴的古代建築史料。
    博物館為參觀人士提供免費的導賞服務。除特別註明外,導賞服務毋須預約,歡迎到指定的集合地點即場參加。每團人數約20人,先到先得。有關惡劣天氣的緊急安排,請按此參閱詳情。如有任何查詢,歡迎致電2180 8180。
    下午12時45分至1時45分及下午3時15分至4時15分(每日,博物館休館日除外)
    下午12時45分至1時45分、下午3時15分至4時15分及下午4時30分至5時30分(逢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