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散佈圖判讀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散佈圖判讀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散佈圖判讀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臨床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令人頭痛的數字, 看圖簡單極了! 【看懂醫學文獻:什麼是漏斗圖 (funnel plot)】 絕大多數的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 都會免費附送這張圖,但卻很少人提到它,因為一知半解甚至根本看不懂,相信我,你可以看懂醫學文獻的 (握拳)。 統合分析 = 一種統計分析方...
散佈圖判讀 在 臨床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令人頭痛的數字,
看圖簡單極了!
【看懂醫學文獻:什麼是漏斗圖 (funnel plot)】
絕大多數的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 都會免費附送這張圖,但卻很少人提到它,因為一知半解甚至根本看不懂,相信我,你可以看懂醫學文獻的 (握拳)。
統合分析 = 一種統計分析方法,用於合併多個類似研究的結果。
漏斗圖的功能是偵測發表偏誤 (publication bias)
發表偏誤 = 因為沒有納入所有相關研究,導致的系統性誤差。
為什麼會沒有納入呢?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根本沒有發表",有太多原因導致一篇研究結果沒有被發表,研究者統計,第一名是..."懶",研究者因為太忙了、經費不足、結果不漂亮等原因,把研究結果放在抽屜裡,永不見天日。
就像FB一樣,為什麼都是炫耀文跟閃光文呢 (怒)? 這也是一種發表性偏誤。
看懂漏斗圖的步驟:
(1) 搞懂橫軸、縱軸:
橫軸:勝算比 (odds ratio) 或風險比 (risk ratio),兩種治療 (藥物或其他治療) 效果比值,這張圖中,如果某研究結果的勝算比是0.7,代表治療組相較於對照組,可以降低30%的"勝算"。
縱軸:標準誤 (standard error),代表單一研究結果 (估計值) 的精確度,樣本數目越大,標準誤將會越小,因此,越上面的研究 (就是圖中的點),代表標準誤越小 (等於樣本數目越大)。
(2) 瞭解假設:理論上,漏斗圖 (他是一種散佈圖 scatter plot) 應該是對稱的,如果不對稱,可能有問題。
附註:事實上,漏斗圖不對稱的原因非常多,發表偏誤只是其中之一。
(3) 如何判讀:不成文的規定,當研究數目 (每個小點) 少於10個,原則上不畫漏斗圖,超過10個,請認真用肉眼判斷是否對稱。
是的!! 用肉眼,這也是漏斗圖遭受批評的地方,研究者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找研究生 (最普遍的白老鼠) 判斷漏斗圖是否對稱,一致性非常差阿!!
除了用上天的恩賜外,也可以利用迴歸 (regression) 檢定的方式,常見的例如Egger's test,檢定發表性偏誤是否存在。
你也看得懂醫學文獻的,我保證。
參考資料:BMJ 2011;343:d4002. http://www.bmj.com/content/343/bmj.d4002
散佈圖判讀 在 NEJS -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Stupi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看懂醫學文獻:什麼是漏斗圖 (funnel plot)】
絕大多數的統合分析 (meta-analysis) 都會免費附送這張圖,但卻很少人提到它,因為一知半解甚至根本看不懂,相信我,你可以看懂醫學文獻的 (握拳)。
統合分析 = 一種統計分析方法,用於合併多個類似研究的結果。
漏斗圖的功能是偵測發表偏誤 (publication bias)
發表偏誤 = 因為沒有納入所有相關研究,導致的系統性誤差。
為什麼會沒有納入呢? 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根本沒有發表",有太多原因導致一篇研究結果沒有被發表,研究者統計,第一名是..."懶",研究者因為太忙了、經費不足、結果不漂亮等原因,把研究結果放在抽屜裡,永不見天日。
就像FB一樣,為什麼都是炫耀文跟閃光文呢 (怒)? 這也是一種發表性偏誤。
看懂漏斗圖的步驟:
(1) 搞懂橫軸、縱軸:
橫軸:勝算比 (odds ratio) 或風險比 (risk ratio),兩種治療 (藥物或其他治療) 效果比值,這張圖中,如果某研究結果的勝算比是0.7,代表治療組相較於對照組,可以降低30%的"勝算"。
縱軸:標準誤 (standard error),代表單一研究結果 (估計值) 的精確度,樣本數目越大,標準誤將會越小,因此,越上面的研究 (就是圖中的點),代表標準誤越小 (等於樣本數目越大)。
(2) 瞭解假設:理論上,漏斗圖 (他是一種散佈圖 scatter plot) 應該是對稱的,如果不對稱,可能有問題。
附註:事實上,漏斗圖不對稱的原因非常多,發表偏誤只是其中之一。
(3) 如何判讀:不成文的規定,當研究數目 (每個小點) 少於10個,原則上不畫漏斗圖,超過10個,請認真用肉眼判斷是否對稱。
是的!! 用肉眼,這也是漏斗圖遭受批評的地方,研究者做了一個很有趣的實驗,找研究生 (最普遍的白老鼠) 判斷漏斗圖是否對稱,一致性非常差阿!!
除了用上天的恩賜外,也可以利用迴歸 (regression) 檢定的方式,常見的例如Egger's test,檢定發表性偏誤是否存在。
你也看得懂醫學文獻的,我保證。
參考資料:BMJ 2011;343:d4002. http://www.bmj.com/content/343/bmj.d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