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教育程度不佳英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教育程度不佳英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教育程度不佳英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教育程度不佳英文產品中有3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我願意等》 晚上八點了,我還被困在公司的突發事件裡。手機顯示,我有一通未接來電。是大女兒新的安親班老師打來的。 看我沒有回應,老師在家庭群組裡留下訊息,爸爸媽媽,孩子在上英文課時哭了。想要和您們聊一聊狀況。 我心底一沉,莫名覺得煩躁。過去的經驗告訴我,說是關懷性質的聊一聊,最後都會變成極度高...

教育程度不佳英文 在 仙弟的潮流英文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11 08:51:06

#仙弟潮流字卡⁣ #仙弟合作 📍【CP值很高的英文怎麼說?】⁣ ⁣ 我們常說什麼什麼東西CP值很高,這個CP值的英文是Cost-performance ratio,也就是性價比,是蠻專業的名詞。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個專有名詞,會顯的非常奇怪與不自然。所以今天就來告訴大家,「CP值很高」的英文要怎...

  • 教育程度不佳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4-09 00:46:57
    有 3,884 人按讚

    《我願意等》

    晚上八點了,我還被困在公司的突發事件裡。手機顯示,我有一通未接來電。是大女兒新的安親班老師打來的。

    看我沒有回應,老師在家庭群組裡留下訊息,爸爸媽媽,孩子在上英文課時哭了。想要和您們聊一聊狀況。

    我心底一沉,莫名覺得煩躁。過去的經驗告訴我,說是關懷性質的聊一聊,最後都會變成極度高壓的責任歸屬場面:媽媽,某某某已經會寫超過5句以上的英文短文,然後誰誰誰進度超前到四年級的程度。您的孩子這樣,我們也盡力了,我們不知道她為什麼哭。哦,對了,我們真的沒有罵她,別的孩子也都不會這樣,說哭就哭。

    而我總是強壓怒火與疑惑,盡可能地向對方道歉,啊,不好意思,可能是我們平常疏忽了。我們是想讓孩子開心學習就好,沒給太多壓力。給您添麻煩了,我們會再好好開導她的。

    聽我這麼一說,更牽扯出老師一番苦口婆心的教誨,唉呀媽媽,您不可以這樣想,現在和從前不一樣了,孩子就是要超前要求,提早準備,將來……。

    在沒聽完將來究竟會怎樣光宗耀祖之前,我再次為自己的失職,導致孩子表現不佳而道歉,然後直接掛上電話。

    我覺得憤怒,現在和從前有什麼不同?教育的目的還是沒變啊,一昧追求齊頭式的平等,還更強調了領先群倫的迫切性。

    我覺得疑惑,孩子會哭,難道不能多問問原因嗎?用一句妳也不知道為什麼,別的孩子都不會這樣,就把所有責任切割乾淨。教育的範疇,就只負責陪公子寫作業,然後打發回家嗎?

    我也對自己沒有勇氣跟對方拒理力爭,而感到失望和沮喪。我為什麼要道歉呢?孩子學習落後,是一件必須低聲下氣的事嗎?

    原本我以為,今晚的聊一聊,八九不離十,會是差不多的局面。

    結果卻大出我們意料之外,老師處理的方式極其溫柔,對於投射者小孩十分受用,迫不及待寫出來分享。

    老師先替我們還原了整體過程,由於女兒是新加入的孩子,可能需要一些時間,重新習慣體制內英文學習的基礎與教學的方式,最近,課程剛好也進入比較艱深的階段,「我有預期孩子會感受陌生與挫折,但每個孩子展現的方式不同,而Callie又是相對內隱的孩子,所以特別留心觀察她的反應。」

    我喜歡老師的用字,不強調內向,而形容內隱,情緒不易對外展現,但只要對人與環境累積起信任,隱密的世界就會逐漸對外開放。這代表了老師對於每個孩子的差異,有十足的尊重,也有純然的欣賞。

    「我在問答練習時問了大家幾個問題,Callie的反應的確不那麼流暢。當下並沒有異狀,但過了一會兒,孩子便開始啜泣。」

    聽到這,我的胃開始翻攪,全身血液有凍結的fu。我替自己的孩子難為情,卻不覺得抱歉,因為數十年前,我自己就是那個,落後的遲緩的顯得笨拙的學生。哭,是出自於無能為力,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跟不上。於是哭。哭了却再次凸顯窩囊。

    「我讓孩子哭了一會兒,告訴孩子說,妳願意跟我說,自己哪裡傷心嗎?沒關係,妳慢慢來,等妳哭好了,去洗手檯把鼻涕眼淚擦一擦,老師和同學,都會等妳說出來。」

    「因為,妳一個人傷心,我們全班也不會有辦法開心上課的。請妳告訴我們,哪裡讓妳難過,好嗎?我們再一起想辦法。」

    這個方法對孩子有效,孩子說,好像全班都會,只有她不會,覺得自己很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所以哭了。

    沒錯,我心裡震動了一下,小時候,我就是這麼想的。先生說,聽到這,連他這個大男人都想哭了,一方面重新發現,自己孩子如此脆弱易感,跟自己如出一轍,另方面,也動容於老師的細心引導。

    「我告訴孩子說,謝謝妳讓我知道,還有,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喔。」於是,老師帶著全班再次複習了孩子不熟悉的地方,在隨後的練習中,孩子很快地抓到了訣竅,找到一點點覺得自己厲害的地方,露出了笑容。

    「所以,Callie,妳要知道,哭,無法解決所有的事情。懂得表達自己的感受,是很重要的,我們都會等妳。找到問題,共同努力,然後再繼續。」最後,老師如此為今晚的事件做下總結。

    我真希望,自己在孩提時代,也獲得過如此邀請,如此等待,如此接納,但幸好,我的孩子得到了。得到了宣洩自身感受、表白需求痛點的正確邀請,便不會習於壓抑,或是把焦點過份投射在不相干的人事物,以逃避面對心底的匱乏恐懼。

    我感謝老師願意釋出「盡情」的空間,讓孩子哭個過癮,空白的薦骨,很難自我節制,停損點是,「我讓孩子知道,大家在等,世界上永遠有別人,人和人之間,是互相影響牽動的。」,也適當指引孩子,離開這個空間,「去洗手檯把自己整理一下。」讓孩子冷卻,丟掉不屬於她的情緒和壓力,以乾淨的狀態回來。

    我知道,老師沒有聽過人類圖,而她的教育,充滿了智慧,也傳達了教化的力量,聽起來恬淡,卻如此宏偉,「我不覺得,唸書是唯一的出路。教孩子做一個自信的、自重的、自愛的人,陪伴他們走自己的路,才是我認為寶貴的。」

    寫到這,不禁流下淚來,老師好像完全沒意識到自己做了一個多美的示範,反而謙卑地向我們致意,謝謝我們願意認同她的理念,她相信,孩子終會走向自己的路,而且越走越穩,時間早晚而已。

    在此之前,只要告訴孩子,我在這裡,我願意等。

  • 教育程度不佳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02 14:14:26
    有 1,576 人按讚

    「兩人是否合適,端賴雙方生命階段的種種是否合拍」

    從指導教授和研究生的關係可以看出來,兩人關係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

    我在McGill讀碩士班的時候,指導教授是放生型的,幾次我在社工學院的走廊看到他,他就轉身往後跑,寫e-mail給他,他也不太回。幾次下來我於是抓狂,去找碩士學程的負責教授說我要換指導教授。

    沒多久,我的指導教授拿了行事曆認真的跟我約時間,承諾會和我見面。

    接著發生的事情是我的論文他只看了一次吧?他就說很好,要送外審。我超不能接受的,跟他說你一定要再幫我修改,如果外審不過,我就完蛋了。指導教授也生氣的回我說,跟妳說可以就是可以,要不然妳是要怎樣?無可奈何之下,我以碩士論文被送上屠宰場的心情,害怕的等著結果。

    果然碩士論文通過了,我本應該要感謝我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的,可是我們對彼此吼叫過,關係甚為緊張。當時我正要申請博士班,我心裡想,完了完了,他會不會在審查會議上挾怨擋我?如果他擋我的話,我就沒辦法留在McGill唸博士,得舉家遷到另一個地方了。

    當時我的孩子法文才上手,他們已經跟著我流浪,換了好幾個學校,曾經表達過是不是能夠終結這樣的流浪。如果得離開魁北克省,他們又得重新到英語區學英文,我心裡感到焦慮,很怕因為我跟指導教授吵架,害我的孩子得付出代價。

    所幸我拿到了博士班的入學許可和豐厚的獎學金,博士學程的負責教授說是我的碩士班教授強烈推薦,這個結果讓我的亞洲腦袋有些震撼,即使我們關係不佳,他還是公平的為我爭取與辯護。

    博士班的時候,我連英文都講不清楚,當紅的老師們當然不會要我這樣的累贅,除非我答應做他們手上正在做的題目。寫論文和談戀愛ㄧ樣,不愛是沒辦法談下去的,我實在沒有辦法做他人之所愛。我不斷的尋找指導教授,最後是剛拿到博士的Lucy接受了我。

    如往常求學的習慣,我追著Lucy跑,Lucy也相對的回應我,如同牽著我的手般,教我怎樣寫論文,一個字一個字改,這一改,我博士論文寫了六年,而我現在能夠輕易用文字表達我內心的意念,大多是來自這六年的磨練。

    可能是我當時已經有工作了,沒有經濟上的壓力,對於老師來來去去的修改,我很順服,也很喜歡。但聽說別的學生覺得她很嚴,我乍聽之下感到不可思議,怎麼會有人不喜歡我的Lucy呢?

    後來想起來的確有些跡象顯示她是嚴格的老師,只是剛好我是那種已經準備好要被改的人,所以不覺得跟老師不合。

    首先是她會跟我要我的論文草稿去給別人看,意思是,人家英文不是母語的人都可以寫成這樣了,不要告訴我你做不到。

    還有一次是我暑假回加拿大跟老師討論論文。我帶了一盒甜甜圈給老師吃,其實是我自己想吃。

    老師很辛苦的在黑板上寫我的論文架構,我在下面一邊聽老師整理一邊吃。老師很生氣的說,喂!你怎麼不抄下來?我趕快把手擦一擦,拿起手機「喀喳」把黑板的影像照下來。我的指導教授愣了一下,大笑起來,叫好多人進來看我手機上的照片。

    當時是2003年,台灣的智慧型手機已經很流行,學生上課不用抄筆記,直接用手機拍黑板。而加拿大當時的手機還沒那麼先進與流行,學生上課時還不會這麼做,我這個行為瞬間在院裏爆紅。

    雖然是個趣事,但從老師的種種反應可以看出來,她是相當嚴格的。

    我的兩位指導教授風格迥異,隨著研究生的心理狀態,師生合拍的程度也不一樣,產生的結果也不一樣。

    沒有好,也沒有壞。

    這樣的生命經歷讓我很難二分法的說哪種教育或教養方式最好,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兩人是否合適,端賴雙方生命階段的種種是否合拍才能夠下定論。

    #碩士生已經被我改十次還沒跑那真是合拍了
    #以前用手機相機現在用錄音幫學生修改論文

    ~郭葉珍的《和自己,相愛不相礙》~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723qf8r
    三采 https://tinyurl.com/yc4h6mm5
    誠品 https://bit.ly/2KcE4CO
    讀冊 https://bit.ly/2WjC9ip
    MOMO https://bit.ly/3mhXvHy
    電子書
    Google Play: https://tinyurl.com/yb5gehfa
    Readmoo: https://tinyurl.com/y9zlse28
    角川: https://tinyurl.com/y7x6tr7o
    KOBO: https://tinyurl.com/yaw27pby
    博客來: https://tinyurl.com/ya78zwyc
    Pubu: https://tinyurl.com/ybzzvo4q
    MyBook: https://tinyurl.com/ya2yx4lu
    HYREAD: https://tinyurl.com/y9c43vds
    Amazon: https://tinyurl.com/yd8mdzsz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博客來2020年親子教養排行榜第六名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 教育程度不佳英文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09 09:49:49
    有 1,870 人按讚

    上次的雜談閒聊到哪?產業的樣子,這周來談教育業。

    認識我的人,尤其是後輩,記得的應該都曉得,我常說經驗很寶貴,多跟現場的人請教,職場的前輩請益,態度低一點,絕對有幫助。

    我其實是學人的,因為前輩跟學長當年也是這樣,越謙遜的跟人請教,知道的人才會想教你。想想現在我也是,來一個態度不佳的小鬼,要我把狀況都教他,誰要理啊。

    後來比較常碰教育業,就對實況與偏見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偏見指的是,你一定見過有人,認為老師就是那個樣子,死守著退休金,什麼都不會,誤人子弟怎樣的。但實況跟這相差甚遠,多數老師都很清楚教育現場的狀況,沒有不想改革,也沒多少死守舊教材的想法,會有這麼大的落差,這十多年的感想是。

    第一,大多數人沒有進入學校,不知道老師對外人跟自己人,講話的內容通常不一樣,尤其是技術性細節,沒幾個人會對外講。這點在其他行業也是一樣的,多數人不會對不懂的外人講太多,會講太多的自己常常也…呃,怪怪的。

    第二,有偏見的往往是有創傷,或是見過受創傷的人,或根本是自己有點被害妄想,或或或者是正好認識幾個老師,剛好都那副德性,就以為所有老師都如此。但這是比例問題,像我跑過10間學校,前後遇過的老師上百個,統計上來說渾球有但不多,可是萬一你遇到的就是那個渾球,就會覺得全部都是。

    第三,系統性問題往往大過個人努力,不是不知道要改變,更不是不願意改變,而是你改變不了,只好在自己努力範圍內,儘量幫助個別學生。系統性問題指的是,教育界的派系問題,哪個人當到局處長,誰在哪些位子,要推什麼政策,最後都是政治問題。

    簡單說就是,跟其他產業沒有區別,只是教育大家都經濟過,以為自己很懂產生的錯覺,太多人有類似經歷共鳴的誤差。

    我幾乎每間學校,都會遇到1、2個大學長姊,現在不少已經退了,你只要誠心詢問,全意的請教問題的本質,都會跟你講。人家人生經驗很豐富,你是真心還是假意,可是一清二楚,會講到哪裡就看自己的態度。

    舉兩個例子,這數十年教改本身可以說是台師大跟北教大兩個大系統對抗的結果,雖然點火的是410運動,但這比較偏向是面對現實的反應,畢竟進入電子業興起的時代,不改也不行。但真的就只能區分這兩大陣營?完全不是,細分下去,是要看哪個教授教的,以及哪些人的徒子徒孫,進入到教育局或是教育部,還是在國教院擁有一定影響力。

    易言之,全部看個人,我運氣很好,前幾年正好遇到幾個教育界次長級的「老同學」,學長姐很直接地說,當年這些政策是哪個教授去提的,然後哪一個學長或是同學在那個位子,就執行了這相關政策,甚至更極端的,是同學想要寫論文拿博士,就把政策拿去推,自己直接拿到全國實驗數據。

    你說這是在開玩笑喔,並沒有,就是這樣,你說15年前那個扁時代的官員是渾球?也不是,再怎樣也不會這麼露骨,拿全國學生的前途開玩笑,所有可以推行的政策,都一定會經過小規模施行,確認結果可行後才拿去推。整體來說還是對學生有益,只是不見得是最有益的做法。

    差異在於,同年代如果正好有三派人,三種理論跟做法,為何是某一派的推了,其他人的難道就都是錯的?都不是,比較偏向因時制宜,有的政策考慮到未來,需要多元化人才,有的則是著眼產業界實際需求,以及台灣大多數中間程度學生的就業,而這些背後都有數據支撐。

    最終,要推行下去,就得要找政治人物支持,這些結果才會化為我們檯面上看到的鬥爭,而鬥爭最後導致參與者不停地翻寫故事,故事最後都成了善惡大對決。有時候也不見得全是政爭的過程,只是結果,好比扁時代的某一些教育界人士,找上馬英九這個政治明星去推政策,但要政治人物聽,就得要講他相信的話,導致出現很好笑的現象,挺教改的人把政策修成很像聯考復辟,馬系的人不明所以去推,還真以為可以回歸聯考洗腦教育。實際上埋了一堆地雷跟陷阱,通通在蔡英文上來後炸掉,挺聯考復辟派幾乎崩潰。

    然後那個年代的大學長姊,說的都是一派輕鬆,你問他明明程度更好,為何不去走那條路?實際改革教育?

    就不願意啊,個性不適合啊,有的老師就是只想安靜教書,不想涉入政治,連個主任都不想當,最後在一間學校變成扛霸仔,新來的校長都要對老老師態度尊敬。不去當主任,往備用校長,教育界的高階事務官之路,純粹是不想,跟能力無關的在教育界多如牛毛,每一個放到教育局長的位置能力都夠,他就不想當是要他怎樣,頂多每幾年被推去當個主任兩年就好,人生教書看學生成長,快樂無比。

    我講這個的意思是,實際聽到這些故事,你會更理解為何許多的改革方案,例如我這幾年罵的翻轉,或是不大認同的多元素養,事情不是那麼單純。並不是我罵,就代表這些方案一無是處,或是全盤否決,推下去對學生一定都是好的,俗話說沒有好老師只有好學生,只要老師態度正面,學生都可以從中學到一些。

    問題是,數量、時間、比例。

    前幾年台北狂推PISA,為何講素養考題講那麼久,現在都不講了,直接變成素養教育,這當然跟潘文忠部長知道怎樣推政策的優秀手腕有關,但誰敢說這跟公行系主導無關。

    馬英九時代推PISA為何注定失敗,並不是PISA是錯的,而是PISA本身只能針對特定的學生,是一種能力指標,類似我們做性向測驗。但要拿PISA成績當作教學標準,強迫大家依靠這個標準教學,變成實際的政策就是胡搞了。

    就好比中國的PISA成績超棒,我就問過好幾個大學長姊,到底他們怎麼做到的?回答的很有趣,「作弊」。

    蛤?

    對,作弊,做法很簡單,理論上是隨機抽選抽考,實際上因為有時間差,所以學紅葉少棒隊,把該區的第一名學生集中在一起,例如你叫做王小明,但記得現在座號是5號,姓名是陳大華,給我記住不得有誤…

    一個人講,我還可以說是偏見,複數的人而且完全不同的學校,彼此沒有交集的老師,可以講同樣的狀況。他們的共同點,就是都有參加過台灣70-80年代的類似考試,都經歷過很接近的狀況,當時的國民黨教育人士靠作弊來拿好成績,方便繼續申請經費,推動既定政策來牟利。

    台灣在阿扁後就已經不可能這樣國家級作弊了,所以成績必定會掉下去,那為什麼馬時代的一些教育官員,完全相信這是台灣教育失敗的結果?

    一個大學姐跟我說原因,因為他們沒遇過,所以不相信這種國際級的還可以作弊,我們遇過所以知道。問他為何不出來反對,告訴大家實情?

    答曰:為什麼我要?再說也改變不了什麼。

    呃,想想也是,都變成政策,還有大量的利益團體介入,印教材的推補習的,一個人對抗整個產業,人家還有大量媒體跟網路公關洗,一個人是要怎樣解決。

    所以最後,這些很厲害的老經驗學長姊,就跟我5年前遇到的大學姐一樣(還跟我同一間高中),心態就跟唱空空歌的空劫半僧功一樣,開心過好每一天就好。

    只要看到學生沒有變壞,在街上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日子可過,就心滿意足。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