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教育學程學分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教育學程學分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教育學程學分費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金老ㄕ的教學日誌,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看到這張表格,我看到有人驚呼:「22歲不是出來當實習老師的年紀嗎?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實習老師的時候就喪失熱情了?」 說真的,就別提我出來當實習老師了,早在大學還在修教育學程,我面對教育心理學、學校行政、行動研究......這一類的課程,我無一例外地以「我就廢」的心態學習,因為我覺得這些學科真是很理論...
教育學程學分費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看到這張表格,我看到有人驚呼:「22歲不是出來當實習老師的年紀嗎?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實習老師的時候就喪失熱情了?」
說真的,就別提我出來當實習老師了,早在大學還在修教育學程,我面對教育心理學、學校行政、行動研究......這一類的課程,我無一例外地以「我就廢」的心態學習,因為我覺得這些學科真是很理論,很脫離現實的內容。
而我到了現場後發現,我錯了......最起碼有些學校為了拚帳面成績,是會「鼓勵」老師寫行動研究的教案,我也被「鼓勵」地投過稿,果然年輕人就是 Too young too simple,不知道真實社會的運轉機制。
說回來,少子化以及爆難考的正式教師考試,讓我在教育學程時期就一直在懷疑要不要走這條路,要不是我學分費花下去,而且已經修了超越一半的學分,我是時常想著放棄。在這種情況下,所謂的熱情,大概就好像很久以前一個洗髮精廣告的經典台詞:「很久沒見過了!」
時至30多歲,你說我還有沒有熱情呢?其實我時常情緒低落,但萬幸我總能重燃熱血,這其中一個最主要的關鍵秘訣就是......
.
.
.
.
.
.
明天就是發薪日!喔喔喔喔喔喔!錢呀!好熱血!好激勵人呀!
(p.s 給我更多錢,我更容易重燃熱情喔。)
教育學程學分費 在 致理科技大學:致理人,自己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8 學年度進修部 #大專校院弱勢學生助學計畫說明會】
本校配合教育部「公私立大專校院弱勢助學計畫」,針對中低收入家庭(全家年收入低於 70 萬 元)之學生給予就學補助,為進一步協助弱勢學生順利就學,請符合資格之進修部同學踴躍參與 弱勢學生助學說明會。
⚠️本補助為一學年申請一次,上學期申請(上學期須完成註冊手續),下學期補助。
申請資格如下👇
有戶籍登記之中華民國國民且就讀國內大專校院具有學籍(不包括七年一貫制前三年、五專
前三年、 空中大學、學士後第二專長學位學程、研究所在職專班及社會救助法第 5 條第 3 項第 7 款 對 象 ),於修業年限內之學生,且無下列情事之一者:
🔼家庭年所得逾 70 萬元
家庭年所得,指最近一次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最近一年度綜合所得稅家戶綜合所得總額。
🔼家庭應計列人口之利息所得合計逾 2 萬元
家戶年利息所得,指最近一次經稅捐稽徵機關核定之最近一年度綜合所得稅家戶利息所得總 額。利息所得來自優惠存款且存款本金未逾 100 萬元者,得檢附相關佐證資料。
🔼家庭應計列人口合計擁有不動產價值合計超過 650 萬元
不動產價值,依計畫每年送請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查核之全國財產稅總歸戶價值為準。但下
列土地或房屋之價值,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認定者得扣除:詳細資訊請參考申須知。
🔼前一學期學業成績平均低於 60 分
新生及轉學生除外,另論文撰寫階段學生如因前一學期未修習課程致無學業成績可採計,得以最近一學期學業成績計算。
⚠️家庭年所得(包括分離課稅所得)、利息及不動產總額,應計列人口之計算方式如下: (1)學生未婚者: A.未成年者與其法定代理人合計。 B.已成年者與其父母合計。 (2)學生已婚者:與其配偶合計。 (3)學生離婚或配偶死亡者:為其本人之所得總額。
⚠️注意事項:
🔼同一教育階段所就讀之相當年級(學期)已領有助學金者,不得重複申領。 2、本項補助範圍包含學分學雜費,但不包含延長修業年限、重修及補修等就學費用。 3、已申請教育部各類學雜費減免及政府其他助學措施者(如下),不得再申請本計畫助學金。
「人事行政總處公教人員子女教育補助費、法務部被害人子女就學補助、法務部受刑人子女就學補助、臺北市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費用補助、新北市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費用補助、勞動部失業勞工子女就學補助、衛生福利部社會及家庭署單親培力計畫學費、學雜費及學分費補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漁民子女就學獎助學金、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榮民子女就學補助等」
⭐️說明會日期時間:108 年 9 月 12 日(星期四)晚上 7:05 分至 7:55 分。
⭐️說明會地點:綜合教學大樓一樓表演廳。
⭐️如果有疑問者,歡迎您至進修部總務組詢問,電話:2257-6167 轉 1375。
#致理科技大學 #補助計畫說明會
教育學程學分費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感謝政大教育系學姊的熱情分享👍🏼
我目前以公費生的身份就讀政大教育。對於未來有志當老師的人,教育類科的公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公費生未來不需要通過教甄,實習完後直接分發到指定的縣市服務。所以基本上是確定一畢業就有工作。但是公費生在學時有很多條件要達成:必須四年畢業(修完所有指定的認證)、每年七十二小時的義務服務、成績必須達到全系前30%(或是學期總平均需達80分以上)、在畢業前必須通過教學演示。而公費生在分發之後,也必須在該分發地待滿簽約年數(我是四年,離島要到六年,之後的法令好像會修改成五年)這之間不能夠辦理留職停薪或是申請調職,要扎扎實實地做好做滿應有的年數。
我知道很多上不了政大其他科系的人,會想要進政大教育當作跳板,但現實是,因為有太多人把這裡當跳板了,所以真的跳出去的人少之又少。在文學類科,要拿到85分以上的成績不是件難事,所以大家的平均成績普遍都很高。我大一上學期的平均成績是87.5分,在系上的排名是27名(全部63名),每位學生都是只有零點幾分的差距。而要以這個排名申請雙主修或是轉系根本不可能。此外,轉系也是充滿變數的一條路,我有一位同學經濟系的課拿98分,每堂經濟系的課都有去上,在系上的排名也很高,大一的時候還是轉系失敗。痛苦地熬到大二才轉成功。所以在教育系,能轉系成功的人都是菁英中的菁英。
政大教育系的活動非常多,要能專心唸書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所以如果真的對教育完全沒興趣,建議不要踏入政大教育比較好。
而讀教育系未來的出路不一定要當老師,我們系的教育行政也是滿有名的,未來考國考進入公家機關工作,成為公務員也是一條出路。另外,我們系開設了推廣實驗學校中心,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實驗教育的相關內容,對於未來不想在體制內教書的老師志願者,也是個滿不錯的選擇。
還有,讀教育系有個優點,是在修教育學程的時候不用額外繳學分費。以一位教育系的學生和一位英文系的學生,都以成為英文教師為目標為例。要有英文教師的資格,必須修習師資認證和英文師資認證課程。教育系的學生在大一下的時候可以申請師資生,並且通過英文輔系的考試,這樣就變成一位有英文輔系的師資生。師資生在修師資認證的課程不需要額外繳交學分費,而且可以用系上開的課程直接抵學程的學分,這樣系上的畢業學分拿到了、師資認證的學分也拿到了。英文系的學生,要申請成為師培生(師培生也包括申請師資生沒上的教育系學生),師培生在選課上會與教育系的學生不同,是師培中心額外開課,上師培課程要額外繳交學分費。而一學分的費用大概是1000多元,累積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這是讀教育系的其中一個好處:只要成為師資生,在修師資認證課程時,不用繳交將近萬元的學分費。
對於教育系的分享大概到這邊😊
再次感謝學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