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教師甄試是什麼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教師甄試是什麼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教師甄試是什麼產品中有6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IC 之音 FM97.5,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直擊職場菜鳥血淚史┃專訪:內壢高中英文老師兼任教學組長 周允心📍 周允心夢想成為老師,於是她努力考教師甄試。但沒想到考到後卻被轉為行政職?從老師變身為教學組長,面對龐大的工作量,她如何適應?當情緒湧現,淚水已在眼眶中打轉該怎麼辦?歡迎收聽本集《NGU俱樂部》,聽入職兩年的菜鳥心聲! ...
教師甄試是什麼 在 河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08:32:59
𓎖 #河的小故事 #害怕墜落 今天的文章我想了很久要不要發,字句也很斟酌,看完的大家說不定會覺得「天哪河河好自私」、「也太草莓了吧」。 但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每個人都只是很努力地活在這世界上,我們的選擇不同,也只是因為我們重視的、珍視的東西不一樣。 𓎖 我還記得媽媽剛復發的那段日子,在學校面對...
教師甄試是什麼 在 雯雯 | Evelyn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9:19:09
. 大學念特殊教育,和幼教不一樣,不過不管什麼教,幼教、特教、普教,畢業後都要面對一件事:實習,俗稱大五,所以我把空服員放入我的實現清單,但眼下我仍想要先完成實習並考取教師證照,為自己增加一條後路,很貪心的一個人(現在倒是懷念以前貪心忙碌有目標的自己)(但老師真的很辛苦拜託我不想走回頭路)(祈求疫情...
教師甄試是什麼 在 Belle ꕤ 美學育兒提案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08:35:35
【#BnW的愛情故事】 / 大家都很好奇我跟Willie是怎麼認識的?其實我們是高中同班同學啦! - 很多人聽到這裡都會驚呼:「天啊!你們在一起很久耶。」其實沒有,我們高中才沒有交往呢,就只是單純的同班同學而已,而且還很不熟,是彼此大學畢業出了社會以後,我們才在ㄧ起的。Willie跟我甚至不是同個大...
教師甄試是什麼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直擊職場菜鳥血淚史┃專訪:內壢高中英文老師兼任教學組長 周允心📍
周允心夢想成為老師,於是她努力考教師甄試。但沒想到考到後卻被轉為行政職?從老師變身為教學組長,面對龐大的工作量,她如何適應?當情緒湧現,淚水已在眼眶中打轉該怎麼辦?歡迎收聽本集《NGU俱樂部》,聽入職兩年的菜鳥心聲!
【本節目由盟立集團贊助播出】
#IC之音 #NGU俱樂部 #黎源悅 #高媺翔 #周允心 #內壢高中英文老師 #教學組組長 #職場菜鳥心聲
教師甄試是什麼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昨天,我結束這一年的教師甄試。
先說結果,我原先服務的學校願意續聘我,所以工作有著落了(好ㄟ,握拳)!
但以過程來說,今年教甄卻是挺炸裂的。
今年我報考五間學校,其中有兩間最後獲得備取的成績(但在教甄中的結果論,備取跟沒上那是幾乎沒缺別的),另外三間則是連備取的邊都沒摸著。也就是說,我今年考試的命中率是0%,這樣的狀況,實在讓我擔心而且挺有陰影......
不過今年考試,也並非全然沒有突破。
有一間正式教師的考試,首先我竟然通過了第一關的筆試,往年我幾乎都死在筆試上(而且筆試成績還極差無比,曾有滿分100我只拿30多分的難堪經驗)。這或許是因為我已經是第三年投入(高中)正式教師考試,對於會出的題型,算是有見識了。
(但高中出的題目,於我而言,很看運氣。首先它是申論題,這本來就要看自己所寫是否符合主考官的觀感;另外,題型中很容易出現歷史名詞解釋,有些名詞我是根本不知道它的內容,那就只能自爆了。)
之後,那間學校讓試教成為第二關,面試是最後一關。而我拿到試教題目,那是臉都綠了,因為那既非我的專業,還是我認為課本編的很不知所云的部分,所以只能臨場應變的教......而之後我竟然通過了。
所以我可謂關關難過,然後......最後一關沒過。我最終還是拿到備取的成績,而我前面說過,備取幾乎等同於落榜(在這個職缺嚴重缺少的年代,我實在很難想像有老師會放棄正式教師考試的正取機會),所以我還是落榜,但我覺得自己在這當中,盡力了,雖有些可惜但對於這拚盡全力卻沒有遺憾。
其實這幾年,少子化加上新課綱後的課堂時數調整,歷史缺變得越來越稀少,這代表競爭越來越激烈。去年我是考取幾乎是最後一間有職缺的學校。今年,則是在眾多戰敗下,突然被服務學校通知可以續聘。
工作雖有著落,讓我暫時安心,可說真的,我更多的感觸是:總算又多活過了一年......我真是從教職生活,變成了教職生存。
面對這每年的不穩定以及折磨,我無數次想到電影「一代宗師」中,葉問曾說過:「在我40歲之前,未曾見過什麼高山,沒想到人生最難翻越的,是生活。」
那時是抗戰期間,葉問因為沒有跟日本人合作,失了家產、沒有工作,在缺衣少食的窘境中,他的女兒因營養卻乏而過世。儘管身負武學、心懷志向,但現實的生活並不會因此而特別開眼,結果是那麼的無可轉折。
我也會想,我熱愛歷史乃至持續研究歷史那又如何?我對歷史教學有疑問並且有心摸索又如何?我依舊過著沒保障的日子,那有用心跟沒用心,豈有差別?
不過,在一次我K教科書預備考試時,看到某段歷史,然後去查資料,然後了解以前不熟悉的人事物,然後想著我可以怎麼讓學生去認識這部分......我發現,我很快樂。
我這路途,未必順遂,可我也在這路途上,見到我期待的風景,甚至經歷我未曾想過之事。如同我那落榜的正式教師考試,我是不足,但這教職生活在某些時候卻讓我活得淋漓盡致。
如今,我還有幸,能在我喜歡的道路行走,那且行且珍惜,並且懷著期待吧。
何況除了生活的艱難,教職對我還有一個更大的體悟,那這就是我無數次跟大家分享的另一段「一代宗師」的台詞:
「憑一口氣,點一盞燈。 要知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燈,就有人。」
我所追求的是歷史中的樂趣及價值,我思考的是教學的意義及可能性,而新的學年,我仍在,而且我依舊持行。
教師甄試是什麼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話說,本人辦過眾多抽書活動,基本上,我都會把書稿盡可能地看完,之後才會決定是否舉辦抽書。畢竟我總要看一下書的特性,還有它的內容含金量,這應該是再基本不過的事。
但是這次是個例外,今天我要推薦的書,我完全沒翻過。
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其一,我最近忙著教師甄試找工作,沒時間看書。其二,這本書不用看也知道......內容很讚!
無論在哪個時代,醫學都會是所有學問中的重中之重,原因無他,這跟人體的生命長度及品質息息相關。
而所有學問,在從無到有的探索中,總會有著錯誤、荒謬、衝突,只不過醫學上的錯誤、荒謬、衝突往往更觸動人,因為......那都是以人命為代價呀!
舉個例,在沒有抗生素消滅細菌的年代,受傷後如果出現發炎潰爛的狀況該怎麼辦?答案就是......截肢。
對,不要懷疑,因為一個小指頭受傷,導致人命完蛋的例子在古代實在太常見。像是日本戰國時代的猛將─本多忠勝,這位在電玩造型甚至被人描繪成鋼彈的老兄,號稱一生作戰從未受過傷,但結果有次他在雕刻木頭時,不小心割傷手指,然後就身體出狀況,結果就掛了。
所以因為小指受傷,因此變成砍斷一隻手臂,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好死不如賴活嘛。但這除了殘廢之外,又引發另一個議題......怎麼麻醉?
可不是每個人都是魔關羽,動外科手術時只要用下棋就能屏蔽痛覺(那怕下棋對象是黑嘉嘉那都是沒辦法的)。麻醉至今都是一門高風險的技術,麻醉少了,可能一刀下去,患者直接痛醒;可麻醉多了......應該就直接完蛋,那也不用動手術了。所以在古代,有人會用酒當作麻醉劑,這都算可以理解的範圍,我有聽說過谷人曾實施固體麻醉,那何謂固體麻醉?那就是,先用槌子把患者擊暈,之後再進行切除手術,先不管這方法的麻醉效果如何,因為無論是誰都無法確定掛掉的患者是死於失血過多,還是死於撞擊。
當然如果麻醉那麼麻煩,古人的想法也很簡單......那就不麻醉了。於是就會出現外科手術與綑綁play結合的狀況,那情景比奪魂鋸還恐怖。
雖然上述內容現在看來都是遺憾以及荒謬,但如今的學問,沒有任何一門不是從冤枉路上累積而來。這也突顯歷史的價值,其一,是透過了解過去而了解現在的形成;其二,是透過了解過去,而旁推出當時的時代背景,進而更加了解同一時代下的形勢(像是古人為何短命,當你看到古代醫療,你都要佩服那些古代人瑞究竟生命力有多頑強)。
所以即便我還沒看《中世紀的身體: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但這本書要討論的主題就已經深深吸引我了。
重點是,本書還附有大量圖片,這對非醫學背景的人來說,無疑是認識醫學的重要媒介。畢竟專有名詞不認識,那就靠圖片理解陌生的知識了。
那接下來就進入主題,抽書啦!
若對本書有興趣的朋友,請完成以下動作:
1.
按讚及公開分享本篇文章
2.
在底下留言「我想認識中世紀的身體」,並跟我分享:如果你會想精通一個科別的醫學呢?(例如:腸胃科、骨科、獸醫......)
就有機會將本書帶回家。
我們將在一周後抽出2位幸運的朋友,大家不妨來試試手氣吧。
購書可往此處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3568?sloc=main&fbclid=IwAR0bexr3_RJZI-MWHRB31Y1Gps60YbnI2jaqN89-5lh8iZVoR7HL0cAbEhs
#中世紀的身體_從黑暗時代人類對身體的認識_解讀千年文明大歷史
#時報出版
#千萬別說你什麼都沒有_你還有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