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教堂內部結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教堂內部結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教堂內部結構產品中有8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Vienna 聖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最重要的教堂,有著色彩繽紛的磁磚屋頂外,其高聳的哥德式南塔更是維也納天際線的主宰之一。這座將近820歲的古老教堂經歷過維也納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更見證了哈布斯堡皇朝乃至於奧地利的興衰。 ...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滿地可/蒙特利爾聖母院Notre-Dame Basilica始建於1672年,1708年進行首次擴建,在1772年的大規模擴建中建造了側面的2座鐘樓,隨著信徒的增多,1734年聖母院再次擴建,建造了連接教堂主體和兩側鐘樓的環廊。1822年為避免當時的教區被劃分,滿地可穌爾比斯會決定建造新的大教堂,1...
「教堂內部結構」的推薦目錄
- 關於教堂內部結構 在 Cheng Kai-Hsiang/鄭開翔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教堂內部結構 在 Hello Amig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教堂內部結構 在 尋覓香港古蹟之旅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堂內部結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堂內部結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教堂內部結構 在 Mimi Bla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堂內部結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堂內部結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教堂內部結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教堂內部結構 在 Cheng Kai-Hsiang/鄭開翔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09:05:18
基督教在屏東最早的教會是里港教會,昔稱「阿里港」,早在1871年阿猴城(屏東市)的會友便會到里港聽道,後來教友希望可以在市區設立另一個聚會所,同年,宣教師李庥牧師同意在阿猴城街上陳姓教友的米店中設立福音堂(今復興路)。 期間歷經多次搬遷,直至1914年(民國3年)吳希榮牧師就任,著手籌辦新建禮拜堂...
教堂內部結構 在 Hello Amigo!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1 12:58:02
#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大火 身為一個曾經造訪的旅人, 我們能分享的只是一張拍過的照片, 一些屬於自己的回憶、與遺憾; 但對於巴黎,對於居住在那裡的居民, 燒毀的,是他們的精神與驕傲。 / #以下文章來源為BBC 巴黎聖母院 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 這座...
教堂內部結構 在 尋覓香港古蹟之旅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1 16:40:31
【#古蹟要聞:聖母院火警 濃煙滾滾火焰沖天 教堂尖頂坍塌】 法國著名景點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當地時間周一(15日)下午發生大火,濃濃黑煙直衝天際,遠在數公里亦能看到煙霧瀰漫,大批消防員趕到現場搶救。 火勢到入夜仍未救熄,現場有400名消防員加緊灌救。教堂標誌性的尖...
-
教堂內部結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7-06-14 18:13:48滿地可/蒙特利爾聖母院Notre-Dame Basilica始建於1672年,1708年進行首次擴建,在1772年的大規模擴建中建造了側面的2座鐘樓,隨著信徒的增多,1734年聖母院再次擴建,建造了連接教堂主體和兩側鐘樓的環廊。1822年為避免當時的教區被劃分,滿地可穌爾比斯會決定建造新的大教堂,1824年由紐約建築師James O'Donnell重新設計的聖母院開始修建,新的滿地可聖母院在1829年建成後成為當時北美地區最大的宗教建築,James O'Donnell甚至由新教改信羅馬天主教,以求死後葬入這座親手設計的宏偉建築。滿地可有不同規模的教堂450多座,走在滿地可街頭各種教堂隨處可見,因此滿地可有“百座鐘樓的城市”一說,又被稱為“尖塔之城”。北美最為重要的天主教教堂滿地可聖母院就位於舊城區,緊鄰滿地可中國城,聖羅倫斯河,與老港(Old Port)歷史建築群。對面既是滿地可市政廳。雖然與巴黎聖母院(Notre-Dame)同名,但在建築風格與哥德式的巴黎聖母院有所區別,滿地可聖母院的新哥特風格更多表現在裝飾效果而非建築結構上,聖母院內的多層圓弧形尖頂、拱廊、玫瑰窗和鐘樓尖頂都是吸收了哥特式建築元素的傑作。滿地可聖母院的玻璃窗上繪有彩色的聖經故事和350多年的教區歷史,以胡桃木和金葉裝飾的牆壁上有精緻的彩色雕刻和繪畫,整個教堂內部主要以深藍、天藍、紅、銀和金的色調裝飾,頂部還有用金滔製成的星星。聖母院中還有從17世紀到20世紀的繪畫和雕塑等宗教藝術品。滿地可聖母院後的小禮拜堂建於1888年,1891年正式開放,純木建造的禮拜堂是為舉行婚禮和宗教會議而建的,可容納1000人。1978年禮拜堂遭遇火災後進行重建時,雕刻家Charles Daudelin創作了禮拜堂祭壇後面的一組青銅雕刻,32塊青銅板上雕出了世人經歷各種塵世磨難走向天堂榮光的朝聖之途。蒙特利爾聖母院西側鐘樓上的大鐘是北美最大的鐘之一。聖母院中由7000個小管組成的管風琴共有97個音栓,由4個鍵盤和1個腳踏板控制,管風琴演奏時常會在廣播中播放,十分知名。
尼亞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源自印第安語,意為「雷神之水」。加國華人也稱之謂「拉格科」)是由三座位於北美洲五大湖區尼亞加拉河上瀑布的總稱,平均流量2,407立方公尺/秒,與伊瓜蘇瀑布、維多利亞瀑布並稱為世界三大跨國瀑布。尼亞加拉大瀑布以美麗的景色,巨大的水利發電能力和極具挑戰性的環境保護工程而聞名於世,是非常受遊客歡迎的旅遊景點。
加拿大廣播公司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是加拿大國營的廣播公司,亦是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廣播業者,開播於1936年9月6日。旗下擁有全國性的電視和電台網絡。。1945年開辦國際廣播,1952年開辦電視,1966年用NTSC制式播出彩色電視。公司對議會負責,經費由議會審查批准,總經理由政府任命。1968年加拿大廣播法規定,該公司應向全國播出以加拿大內容為主的英語和法語的廣播電視節目,並滿足不同地理區域公眾的需要。1987年,該公司英語和法語電視網共有電視臺34座,轉播台 591座,另有部分私營電視臺和轉播台播出該公司的電視節目。2套電視網分別覆蓋英語、法語居民區的99%。中波廣播網和調頻廣播網分別有廣播電臺36座和28座,轉播台294座和236座,部分私營廣播電臺和轉播台也參加這2 個廣播網。此外還有使用愛斯基摩等語言廣播的地區性廣播電視節目。國際廣播使用12種語言,每天廣播23小時。 -
教堂內部結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6-07-15 00:56:34新加坡政府為了彰顯光榮傳統、精神及戰力,同時讓民眾能進一步認識本國空軍,特別在樟宜(Changi)空軍基地成立第一座空軍博物館,並於一九八八年九月一日對外開放。隨著展示內容的不斷增加,星國軍方自一九九○年起在Paya Lebar空軍基地旁擴大新建一座專門的空軍博物館,並自一九九一年九月正式開館。空軍博物館的建築物採挑高設計,一樓開放空間作為戶外裝備展示區,二樓則分為八個室內展示區。戶外展示區主要展出新加坡空軍(RSAF)已除役的軍用機、武器裝備等實體,包括星國空軍建軍初期接收的塞斯納(Cessna)172K型螺旋槳飛機、T-33A型教練機,早期作為戰鬥主力的獵人式(Hunter)F.74S型戰機,以及SF260MS型螺旋槳教練機,BAC167型打擊王(Strikemaster)Mk84式教練機及該型機配備的毒蛇(Viper)渦輪噴射發動機,A-4S型天鷹式(Skyhawk)攻擊機及該型機配備的J65型渦輪噴射發動機, TA-4S型雙座教練機的機首段,由星國自行改良、換裝F4040型渦輪扇噴射發動機的TA-4SU型超級天鷹式(Super Skyhawk)雙座教練機。此外,還有BT106型螺旋槳靶機,T53-L-11D型螺旋槳發動機,ACR430型雷達,作為早期地面防空主力的偵探犬(Bloodhound)MkⅡ型防空飛彈,以及SA316B型雲雀三式(Alouette Ⅲ)直升機,AS550A2型小狐式(Fennec)直升機,UH-1B型直升機,斥候式(Scout)、Mastiff無人飛行載具等。至於在室內展示區方面,第一展區主題為新加坡空軍簡介,首先帶領參觀民眾由新加坡防空司令部(SADC)至今,空軍的建軍歷程,並以時間軸搭配星國空軍配備的各項武器裝備小比例模型展出。第八展區則是主題展區,主要以新加坡空軍的核心價值為主軸,定期更換展出的內容。新加坡空軍博物館位於Paya Lebar空軍基地旁,離星國熱鬧的市中心區並不遠,有機會到新加坡旅遊的軍事迷,別忘了抽空前往參觀,雖然館區並不太大,但透過館內珍貴的圖片、模型、實體等展示,一定會有豐富的收穫。
自1819年萊佛士登陸新加坡、管轄該地區,1824年新加坡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這裏就開始陸續建造大大小小的教堂。雖然新加坡很小,但是有多達266座教堂。這些教堂不僅是英國人建造的,也有華人教堂、泰米爾人教堂、亞美尼亞人教堂,所以也使得這些教堂的建築風格迥異,例如哥特式風格、新古典主義風格、中西mix風格。這些教堂都集中在CBD地區,也是新加坡最早的殖民區,喜歡建築、或者喜歡教堂的朋友可以前往探訪一下。聖約瑟教堂由葡萄牙傳教會興建於1851年到1853年,1906年坍塌後重建,到1912年完成。2006年9月4日至11月12日,該教堂為新加坡雙年展場地之一。聖若瑟堂是拉丁十字結構,內部有美麗的彩繪玻璃窗。來訪這裏的最佳時候是耶穌受難日。這一天,為紀念耶穌受難,新加坡天主教徒們盛大的遊行隊伍會從教堂處通過。地址:143 Victoria Street, Singapore
樟宜監獄Changi Prison是一座位於新加坡東部樟宜地區的監獄。監獄始建於1936年,為當時的英國海峽殖民地政府建立。新加坡之戰中,新加坡被日本占領,這座監獄被日軍用於關押俘虜。監獄裏的囚犯所建. 這裏提供錄音當導遊,很多錄音是由過去的那些犯人自己講述的。館內有一個互動式視頻展示屏,通過展示屏,可以瞭解1942年新加坡被入侵、以及之後新加坡人民組成聯盟起來反抗的歷史。從這裏開始,答錄機導遊會帶你順時針遊覽一遍這個博物館,主要是把重點放在介紹新加坡殖民地時期的情況。答錄機導遊一共會介紹25個地方,參觀的盡頭是博物館花園的一個禮堂,以前那裏是一個監獄。 -
教堂內部結構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5-11-19 08:00:00聖保羅座堂(St Paul's Cathedral)是英國聖公會倫敦教區的主教座堂,即眾人常稱的「聖保羅大教堂」,為僅次梵諦岡聖彼得教堂的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亦為英國最大的教堂。聖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後經多次毀壞、重建,在17世紀末由雷恩(Sir Christopher Wren)一人獨立完成教堂的設計和建築,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1675-1710年),也成為西方世界中唯一的一座在建築設計師有生之年完成的大教堂。聖保羅大教堂最為著名的標誌性建構─穹頂(大圓頂)。大教堂西面正向,即是大門入口,由宏偉的科林斯列柱撐起人字山牆,山牆上雕刻著聖保羅到大馬士革 (今敘利亞首都) 傳教的事蹟,山牆頂尖處立著聖保羅的石雕像。教堂正面建築的兩端,則有一對鐘樓相互呼應。教堂的正門前面有22級臺階。臺階下的小廣場上有座建於1712年的安妮女王雕像。從南邊看聖保羅大教堂,除了圓頂與布拉曼帖(Bramante)的聖彼埃托洛教堂(St.Pietro)相像之外,整個建築完全反映出義大利和法國當時巴洛克風格,整體建築顯得氣勢莊嚴。宏偉壯觀的建築與前方纖細柔美的小花形成對比趣味。聖保羅大教堂平面為拉丁十字形,縱軸約156.9公尺、橫軸約69.3公尺,在十字交叉處有兩層圓形柱廊構成的高鼓座,其上的穹頂直徑約為34公尺、尖頂高度約為111公尺;建築總高108公尺,教堂的平面由精確的幾何圖形組成,佈局對稱。圓頂下的詩班席是教堂中最華麗莊嚴之處,天花板上繪畫細膩精緻。地下靈堂,設有名人英雄紀念碑,英國海軍名將納爾遜、1815年在滑鐵盧大敗拿破崙的威靈頓將軍與大教堂設計師雷恩的墳墓皆在其內。從教堂一側爬上257層階梯後,抵達距教堂大廳30公尺高的「耳語廊 (Whispering Gallery)」,俯瞰教堂內部。耳語廊在殿堂的正上方,精美鑲嵌畫之上,圍著一圈鏤空的欄杆環繞整個大廳,由於特殊設計所致,即使是輕微耳語也可以在圓頂四周產生回音。聖保羅大教堂的圓頂共有三層結構:最內層為磚頭材質,高225英呎,直徑長102英呎,負責支撐;外面還有一個圓頂蓋在內圓頂之上,而外圓頂中有一個隱藏的錐形體,其尖端讓教堂更為攀高,圓頂的結構共重65000噸,相當有份量啊!標準劇院,一個二級文物保護建築,矗立在皮卡迪利廣場(Piccadilly Circus)的南側。除了售票區,整個劇場,擁有近600個座位。 由Thomas Verity設計的劇院於1874年3月21日開幕,雖然原計劃是為它成為一個音樂廳。1883年,為了改善通風它被強制關閉,以電燈取代煤氣燈,並於隔年開放。劇院關閉於1989年,經過徹底翻新,於1992年10月重新開放。海德公園Hyde Park位於英國倫敦中心的西敏寺地區,倫敦最大的皇家庭園。該公園被九曲湖(Serpentine Lake)分為兩部分。緊鄰肯辛頓花園多認為它也是海德公園的一部分,嚴格來說是兩個公園。海德公園面積為1.4 km²,肯辛頓公園為1.1 km²,總計2.5 km²。這裡現在也是人們舉行各種政治集會和其他群眾活動的場所,有著名的「演講者之角」(Speakers' Corner)。
教堂內部結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 Vienna
聖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最重要的教堂,有著色彩繽紛的磁磚屋頂外,其高聳的哥德式南塔更是維也納天際線的主宰之一。這座將近820歲的古老教堂經歷過維也納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更見證了哈布斯堡皇朝乃至於奧地利的興衰。
在十二世紀中葉時,維也納已經是德語文化圈中的重要城市,原有的教堂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信仰需求,當局便開始興建這座敬獻給聖史蒂芬的大教堂。聖史蒂芬大教堂在西元1160年落成時其實是座羅馬式的教堂。其後經過數百年的增建與改建,才成為今日的羅馬、哥德式與巴洛克混合風格。
聖史蒂芬大教堂巨大的南塔是它最顯眼的特徵,這座高136公尺的哥德式高塔歷經65年興建,塔頂視野極佳,可以盡覽維也納市景。事實上也因為如此,南塔在歷史上兩次鄂圖曼土耳其人圍攻維也納時都曾作為瞭望塔與指揮中心。直到1955年,南塔都還作為夜間火災警戒塔,配有一名觀察員以及其生活的套房。今日的塔頂則開放給訪客登頂一覽市景,同時也販賣紀念品。不知紀念品店的工作人員是否也是每日攀爬343階樓梯上來上班。另一側的北塔本來也打算比照南塔的樣式與高度興建,但因為工程太過浩大而止於目前的高度。
聖史蒂芬大教堂色彩斑斕的磁磚馬賽克屋頂則是另一大特色。這個由二十三萬片磁磚鋪成的屋頂除了華麗之外,也極具歷史意義。南面屋頂上拼排出的是象徵哈布斯堡皇室的雙頭鷹徽,北側則是分別象徵奧地利共和國與維也納市的鷹徽,也算是記錄了奧地利的政體轉變。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屋頂在二戰空襲所引起的火災中付之一炬並倒塌,原本龐大的木架屋頂結構由於重建費用太鉅,而改用超過六百頓的鋼取代。而大教堂華麗的屋頂外牆,則在維也納居民踴躍的捐獻下完成重建。
而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內部也如其外觀一樣雄偉震撼,主要的建築風格是以哥德式為基底再加以一些後期的巴洛克式裝飾。兩排巨大的支柱撐著令人歎為觀止的屋頂衍架,柱上則有許多聖人雕像,一路指向祭壇的描述聖史蒂芬故事的畫作。由於教堂的興建的歲月漫長,也因呈現了許多藝術觀念上的轉變。例如教堂內早期的歌德藝術品,由於是為了榮耀神權,因此都是匿名的創作。到了後期文藝復興時期,人性主義逐漸高漲,也因此此時期的藝術品常可以看到藝術家本人的形象以各種形式出現。
教堂內部在二戰時的轟炸與火災時也遭受到了損害,教堂兩側的彩繪玻璃於此時毀壞,因此除了祭壇後方的彩繪玻璃外,現在看到的都是相對平淡的馬賽克玻璃。但其實在當時為了因應轟炸,許多預防破壞的措施已被採用,例如能夠拆下的木作就拆下運往安全處保存,運不走的藝術品如佈道壇石雕等,則在周圍蓋起保護性的磚牆。
由於座落在維也納熱鬧的格拉本大街 (Graben) 旁,即便聖史蒂芬大教堂的部分外觀似乎長年都有鷹架架設進行維護,仍是許多旅人造訪維也納必訪的景點。因此除了在外面拍照之外,也推薦進入參觀和登塔飽覽維也納市區美景。
更多我的旅行照片請參考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ilhelmchangphotography/
教堂內部結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歷史傷痕之地 蓋起「天使之翼」》
「天使之翼」是紐約市的交通樞紐之一,位於911倒塌的雙子星塔重建區。
這個位於美國紐約世貿中心的交通樞紐地鐵站,從外形看,宛如一隻展翅欲飛的鳥,等待著探索藍天;又如天使之翼灑落人間。
設計靈感來自一幅兒童放飛鴿子的畫作,西班牙設計師Santiago Calatrava從中看見了曲線的動態美、嚮往自由的夢想以及孩子放飛鴿子所寄託的祝福。
由於這座交通樞紐建於「911事件」後的重建區,因此潔白純淨的羽翼又象徵著白鴿,代表希望與和平。
建築物純白、高雅、潔淨,與周遭的硬長方塊摩天大樓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僅在這枯燥的城市建築「方格」中增添動態之美,純淨的白色更為人們在經歷恐怖攻擊事件後,每次目睹,自然而生心靈上的慰藉。
外觀彷佛只是一個大型公共藝術雕塑,走入地下,人們踏入寬廣宏大的空間,立即被宏偉的建築吸引、震撼。它如一座不分宗教色彩的教堂或者寺廟,下班搭地鐵的人,會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欣賞建築缐條和光交錯盛景。
車站內部,除了玻璃鑲嵌外,全以白色佈滿整個場域,猶如一座莊嚴聖潔的教堂或是朝聖的寺廟,祈禱著和平。
樞紐連接的每一條地鐵,建築師希望它代表充滿溫暖、安全的回家之路。
夜晚燈亮時,骨白飛翔鴿子,與城市燈光融合反射。
這個城市每一天都有不同際遇的人,或痛,或苦。建築師説:希望這對「天使之翼」即使遠眺,也能夠撫平那些創傷。
建築師聖地亞哥·卡拉特拉瓦,1951年生於西班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師之一。
他所塑造的建築形式大膽、前衛;奇特,卻流露自由曲線、流動形態、及秩序之美。
他獨特的風格也被人稱為「新結構主義」,他的作品具有錯綜複雜的接頭,桿和纜繩。
因此他也被人們譽為,「世界上有那麼多建築大師,唯有他,能讓建築「飛」起來!
影片:https://youtu.be/q7JCdSAgQ_4
教堂內部結構 在 Mimi Blac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基督教在屏東最早的教會是里港教會,昔稱「阿里港」,早在1871年阿猴城(屏東市)的教友便會到里港聽道,後來教友希望可以在市區設立另一個聚會所,同年,宣教師李庥牧師同意在阿猴城街上陳姓教友的米店中設立福音堂(今復興路)。
期間歷經多次搬遷,直至1914年(民國3年)吳希榮牧師就任,著手籌辦新建禮拜堂,並奉獻自家家族在楠仔樹腳約1200坪土地(現址),直至1921年(民國10年)建成,早期地方居民稱「楠仔樹腳教會」。建造時以英國教堂之設計圖1:1建造完成,外觀仿哥德式建築,尖形屋頂,三分式立面結構,在沒有音響的年代,講台下更埋設了六個大水缸增加台上講道的共鳴。
教堂的後方在2013年(民國102年)設立楠仔樹腳聖經博物館,內部收藏了最大本的華文「手抄本聖經」(由一百多位信徒共同抄寫),完整的盲人聖經,以及世界約4千種不同語言的聖經,為全台首座以聖經為主題的博物館。(參觀需預約)
在屏東生活這麼多年,經過這間教堂無數次,雖對他也有好奇,但教堂所散發的莊嚴氣息,往往讓我這個「非教友」不敢任意接近,只能遠遠欣賞,總覺得入內拍照會打擾了園區的清幽。直到有次隨著社大老師帶領,才發現教堂旁還有一個「日本護國寺洗水池」,原來日治時期教堂的對面曾是「日本護國寺」,這個石造的洗水池是供信眾入內參拜前淨身(洗手、漱口)用,製造於1880年(大正13年),為護國寺住持戰後返國前,送給教會許有才牧師的紀念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