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敘述性統計分析問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敘述性統計分析問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敘述性統計分析問卷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4萬的網紅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每天整理國際疫情的 derekhsu 也被列入名單 derekhsu:『恭喜恭喜,我竟然也被當成中共同路人之一了,這應該算是一個榮譽嗎?是不是該換用了十幾年的暱稱了?我們來對於這種垃圾報告沒有打算看看,覺得不關我的事,結果想不到我居然列名榜單之上。 於是我就想看看這些研究到底是什麼東東,不看就好,...
敘述性統計分析問卷 在 PTT Gossiping 批踢踢八卦板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每天整理國際疫情的 derekhsu 也被列入名單
derekhsu:『恭喜恭喜,我竟然也被當成中共同路人之一了,這應該算是一個榮譽嗎?是不是該換用了十幾年的暱稱了?我們來對於這種垃圾報告沒有打算看看,覺得不關我的事,結果想不到我居然列名榜單之上。
於是我就想看看這些研究到底是什麼東東,不看就好,看了反而笑死,#這是什麼碩士作業等級的報告?所謂的文字雲、文字連結這些非監督式文字探勘跑出來的東西,都是簡單的工具就可以跑出來的,而且 #只要有作過文字探勘或輿情分析的人都知道這種研究的關鍵在於字典的選擇。
這裡面的研究使用了「COVID-19字典」,最好玩的是,#竟然沒有任何reference說這些字典是怎麼挑出來的。
通作這種字典有三種方法,#專家法、#統計法 跟 #參照法,專家法就是請一群訓練有素的專家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統計法則是利用一群有關的文章作關鍵字分析或是詞、文章向量訓練,然後再計算文章概念相似度,在挑出文章,參照法則是根據其他的研究列出字典。
我是想要看看這篇作者是誰,還有他是哪間研究所或博士畢業的,怎麼會覺得這樣的文章做出來解釋就覺得沾沾自喜開心得很,跟某些自稱認知作戰專家的政治學教授差不多,你基本的東西作不好,做出來的東西就是垃圾了啊。
還有後面有提到「刺激情緒的『情緒渲染』」在內,要知道的是,這叫做 #文章情緒分析,要說人家文章有在情緒渲染,有做完情緒分析嗎?文章內傳達的情緒,這是可以透過資料科學的方式作分析的,很多品牌會根據Twitter來作分析,這篇研究純粹也是用喊的。
說實在的,#這些NLP基本功沒作,#那剩下來的東西只有五個字,就是「#看圖說故事」。
「看圖說故事」的研究可多了,我每天貼的疫情統計大概也就是看圖說故事,不過我可沒有領研究經費,你給我一百萬去研究數據,我也可以生出來一篇圖文並茂的統計分析。
我再來看看我被歸類在哪些領域,我被列在「讚揚中國防疫措施」「排他性敘述/給我上海復星BNT」跟「抨擊國產/國內相關措施」這三點裡面。
要說我立場是這樣,這倒是沒錯的。但幹你老師綠共現在不是在抄中國防疫措施嗎?
入境驗三次,屏東封村普篩打疫苗,那個不是中國在幹過的?
給我上海復星BNT這就更是廢話了,BNT是目前世界上效果最好的疫苗之一,而且他可以打年輕人,上海復星是BNT大中華區唯一代理商,更誇張的是人家還不是代理,人家還是投資方跟研發單位,我們買的BNT可能就有5%, 3%的中國成份疫苗在內。什麼疫苗都要就是不要BNT,這政府沒有病是什麼?至於抨擊國產/國內相關措施,這更是他媽的廢話,我說要入境普篩現在有沒有?
一堆人在批評台北的相關措施,那台北就不算國內了嗎?另外,國產疫苗的處理過程好壞有眼睛的人應該都很清楚,不用我再多說什麼,我還有不只一次支持研發國產疫苗,甚至還幫國產疫苗說過話,我反對的是目前國產疫苗的過程。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1947532.A.A92.html
還有這篇文章去下定義「幫忙帶風向」跟「針砭時事」的定義作得非常之爛,因為 #他沒有作帳號的背景分析,除了IP之外,就 #驟下結論說這些帳號是在幫中共洗地,這是更是 #完全沒有遵守研究中立性的立場。甚至也不用繼續作資料探勘,你簡單查一下這些人的過去發文紀錄就知道,這些人的角度是什麼?
網軍會在股板發消息嗎?(幹你面板雙貓害我賠十幾萬) https://www.pttweb.cc/bbs/Stock/M.1626394403.A.85F
網軍會分享松島楓開微博的消息嗎?是不是因為微博要說我是中共同路人? https://www.pttweb.cc/bbs/japanavgirls/M.1625998753.A.194
網軍會分享東奧熱身賽嗎? https://www.pttweb.cc/bbs/NBA_Film/M.1625972483.A.39E
網軍會酸韓導酸到上自由時報嗎?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33113
甚至還說因為這兩篇我是疫苗乞丐的發明人?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2146762.A.A76.html
拜託,這篇文章才7推耶,7推帶什麼風向?我何德何能7推就能帶風向,綠共還不請我當網軍頭子?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2181977.A.CB1.html
還有這篇,拜託,這篇也才16推,而且這兩篇都不是發文,只是回文,更好笑的是,#我這篇是在幫政府解釋以色列為什麼可以取得那麼多疫苗我們取得不了,#我是在幫政府說話,這作者是文盲嗎?#我是叫人不要事後諸葛耶?黑人問號。
#簡單來說啦,#這作者是半桶水,#而且很懶,#希望他是沒有領政府經費而是個人義務作這種研究的。』
Re: [討論] 國防安全研究院 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 https://disp.cc/b/163-dQvn
前情提要 laptic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74475356023448
osalucard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74418136029170
COCOCCC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74320616038922
Induction 1.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74187979385519
Induction 2.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74218949382422
DCSHK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74167766054207
CavendishJr https://www.facebook.com/PttGossiping/posts/2374128309391486
#認知作戰 #林瑋豐事件 #三級警戒 #新冠肺炎 #武漢肺炎 #COVID19 #COVID2019
敘述性統計分析問卷 在 你運動對了嗎?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原來幸福是這麼一回事!
以下是一則網路上的小故事,不論真實與否,都值得我們深思:
1988年4月,
霍華德金森24歲,
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系博士。
他畢業論文的課題是《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
為了完成這一課題,
他向市民隨機派發出了一萬份問卷。
卷中,有詳細的個人資料登記,還有五個選項:
A非常幸福。B幸福。C一般。D痛苦。E非常痛苦。
歷時兩個多月,
他最終收回了五千二百餘張有效問卷。
經過統計,僅僅只有121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
接下來,霍華德金森對這121人做了詳細地調查分析。
他發現,
這121人當中有50人,是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
他們的幸福感主要來源於事業的成功。
而另外的71人,
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婦,
有的是賣菜的農民,
有的是公司裡的小職員,
還有的甚至是領取救濟金的流浪漢。
這些職業平凡生涯黯淡的人,
為什麼也會擁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通過與這些人的多次接觸交流,
霍華德金森發現,
這些人雖然職業多樣性格迥然,
但是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
那就是他們都對物質沒有太多的要求。
他們平淡自守、安貧樂道,
很能享受柴米油鹽的尋常生活。
這樣的調查結果讓霍華德金森很受啟發。
於是,他得出了這樣的論文總結: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
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
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
如果你是平凡人,
你可以通過修煉內心、減少欲望來獲得幸福。
如果你是傑出者,
你可以通過進取拼搏,獲得事業的成功,
進而,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
他的導師看了他的論文後,十分欣賞,
批了一個大大的「優」!
畢業後,霍華德金森留校任教。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
如今,霍華德金森也由當年的意氣青年
成長為美國一位知名終身教授。
他把那121人的聯繫方式又找了出來,
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
對他們又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回饋回來了。
當年那71名平凡者,
除了兩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調查表。
這些年來,
這69人的生活雖然發生了許多變化
(他們有的已經躋身於成功人士的行列;
有的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
也有的人由於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
但是他們的選項都沒變,
仍然覺得自己「非常幸福」。
而那50名成功者的選項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僅有9人事業一帆風順,
仍然堅持的當年的選擇——非常幸福。
23人選擇了「一般」。
有16人因為事業受挫、或破產、或降職,
選擇了「痛苦」。
另有2人選擇了「非常痛苦」。
看著這樣的調查結果,
霍華德金森陷入了深思。
一連數日,霍華德金森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
兩週後,霍華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碼》為題
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在論文中,
霍華德金森詳細敘述了這兩次問卷調查的過程與結果。
論文結尾,他總結說:
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
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
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
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
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無數讀者讀了這篇論文之後,都紛紛驚呼:
「霍華德金森破譯了幸福的密碼!」
這篇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華盛頓郵報》一天之內六次加印!
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
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
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
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
其實,快樂是由自己的心決定的!而且追求長久的快樂也比短暫的快樂更有意義。
只是,要讓自己的心一直都站在"快樂的這一邊",並不容易。
首先,我們要時時認知到:"我有權決定自己的快樂!"。"我也要為自己的快不快樂負責!"
其次,我們要細細觀察:"我的甚麼心讓自己不快樂了?"
然後,我們要一直不停地調整那些讓自己不快樂的心(思維的慣性或自我的固執),讓這些心一一站到"快樂的這一邊"。
這是一門比賺錢或功成名就更重要的功課,值得我們用力盡心去修習!
但是我們要先謙卑地當個"好學生",然後找到一位"好老師",跟著"好老師"一步一步走向長久的快樂與幸福!
當一個謙卑的"好學生"不是變成一個沒有想法的人,
恰恰相反,一個好學生更要有很敏銳、很理智的"想法"(思維的方法),用這正確的思維方法,才能找到"好老師",
也才能分辨出:甚麼是"好知識"(善知識)?什麼是對的方向?
你說是嗎?
這些道理不是我獨創的,而是我學習"廣論"的體悟,與大家分享,(你們可以google一下甚麼是"廣論")
祝福大家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快樂幸福!
敘述性統計分析問卷 在 冰如劍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出社會之後,我深深了解到一件事,那就是社會的殘酷跟現實,但是比起這些,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一個道理,那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快樂,而快樂並不來自於你賺多少錢,獲得多大的權利或地位,僅止在於二字,知足。
以下轉貼自美國一位哲學系博士。
原來幸福是這麼一回事
1988年4月,霍華德金森24歲,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哲學系博士。他畢業論文的課題是《人的幸福感取決於什麼》。
為了完成這一課題,他向市民隨機派發出了一萬份問卷。
卷中,有詳細的個人資料登記,還有五個選項:
A非常幸福。B幸福。C一般。D痛苦。E非常痛苦。
歷時兩個多月,他最終收回了五千二百餘張有效問卷。
經過統計,僅僅只有121人認為自己非常幸福。
接下來,霍華德金森對這121人做了詳細地調查分析。
他發現,這121人當中有50人,是這座城市的成功人士,他們的幸福感主要來源於事業的成功。
而另外的71人,有的是普通的家庭主婦,有的是賣菜的農民,有的是公司裡的小職員,還有的甚至是領取救濟金的流浪漢。這些職業平凡生涯黯淡的人,為什麼也會擁有如此高的幸福感呢?
通過與這些人的多次接觸交流,霍華德金森發現,這些人雖然職業多樣性格迥然,但是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對物質沒有太多的要求。
他們平淡自守、安貧樂道,很能享受柴米油鹽的尋常生活。
這樣的調查結果讓霍華德金森很受啟發。
於是,他得出了這樣的論文總結: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幸福。
一種是淡泊寧靜的平凡人,一種是功成名就的傑出者。
如果你是平凡人,你可以通過修煉內心、減少欲望來獲得幸福。
如果你是傑出者,你可以通過進取拼搏,獲得事業的成功,進而,獲得更高層次的幸福。
他的導師看了他的論文後,十分欣賞,批了一個大大的「優」!
畢業後,霍華德金森留校任教。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如今,霍華德金森也由當年的意氣青年
成長為美國一位知名終身教授。他把那121人的聯繫方式又找了出來,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對他們又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回饋回來了。
當年那71名平凡者,除了兩人去世以外,共收回69份調查表。
這些年來,這69人的生活雖然發生了許多變化(他們有的已經躋身於成功人士的行列;有的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也有的人由於疾病和意外,生活十分拮据)。
但是他們的選項都沒變,仍然覺得自己「非常幸福」。而那50名成功者的選項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僅有9人事業一帆風順,仍然堅持的當年的選擇——非常幸福。
23人選擇了「一般」。有16人因為事業受挫、或破產、或降職,
選擇了「痛苦」。另有2人選擇了「非常痛苦」。
看著這樣的調查結果,霍華德金森陷入了深思。
一連數日,霍華德金森都沉浸在自己的思緒當中。
兩週後,霍華德金森以《幸福的密碼》為題在《華盛頓郵報》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在論文中,霍華德金森詳細敘述了這兩次問卷調查的過程與結果。
論文結尾,他總結說: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
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無數讀者讀了這篇論文之後,都紛紛驚呼:「霍華德金森破譯了幸福的密碼!」
這篇文章,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華盛頓郵報》一天之內六次加印!
所有靠物質支撐的幸福感,都不能持久,都會隨著物質的離去而離去。
只有心靈的淡定寧靜,繼而產生的身心愉悅,才是幸福的真正源泉。
讀完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心裡馬上浮現了四個字,無欲則剛,不過我相信每個人閱讀的觀點都不同,或許這篇文章對你們一樣有所啟發,也許沒有,但是我真誠的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在某些方面幫助到各位一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