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寂寞不打烊》在相遇前成為更好的自己 (7.8/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巴黎寂寞不打烊》是一部法國愛情劇情電影,故事講述巴黎的三十歲男女雷米和梅蘭妮兩人作為鄰居多年,卻從來都不認識彼此,他們以為在現今網路通訊發達的時代中交朋友是很容易的事,但...
《#巴黎寂寞不打烊》在相遇前成為更好的自己 (7.8/10)
⠀
#主頁部落格有圖文好讀版 @looryfilmnotes
⠀
《巴黎寂寞不打烊》是一部法國愛情劇情電影,故事講述巴黎的三十歲男女雷米和梅蘭妮兩人作為鄰居多年,卻從來都不認識彼此,他們以為在現今網路通訊發達的時代中交朋友是很容易的事,但最終內心孤獨與壓力引發的睡眠障礙,還是讓他們求助心理醫師,期盼能更認識自我,在愛情世界中勇往直前。
長期身處於擁擠繁忙的都市叢林中,我們是否都被緊湊的生活步調與無所不在的壓力給逼得喘不過氣,逐漸失去那個原先懷抱理想、樂觀看待每件事物的自己?開始把一件稀鬆平常的小事給放大檢視?並且想起過去多年來塵封在內心之中的陰影?《巴黎寂寞不打烊》表面看似為一對男女之間在都市裡找到彼此的浪漫愛情故事,不過電影事實上卻透過他們兩人日常生活與心理狀態,來講述現代社會人們都可能碰上的問題。
在1996年以《尋找一隻貓》獲得柏林影展費比西影評人獎的導演塞德里克柯拉皮許,一直以來都擅長利用平靜卻也不失趣味與想像力的敘事角度,通過對一個地區人們生活樣貌的描繪來突顯電影本身的主題,而如同《尋找一隻貓》片中女主角為了尋找走失的貓咪,跳脫原本生活圈以另一種方式看見巴黎的其他面貌,這次《巴黎寂寞不打烊》也以這座在人們普遍印象中帶有濃厚的浪漫風情,但如今可能因為現代科技影響而變樣的城市作為舞台,讓我們看見它對身處其中角色心理狀態的影響。
⠀
《巴黎寂寞不打烊》把故事聚焦在兩位明明住在隔壁,卻不認識且從未講過話的男女主角雷米和梅蘭妮身上,電影從開場之後就利用對他們生活現狀的描寫呈現內心存在的心理壓力,無論是擔心被自己取代的工作困境,或者被交付重要任務時缺乏信心而產生的焦慮,都在孤獨與對自身逃避所造成的睡眠障礙中,讓這兩個迷失在都市叢林裡的靈魂,因為展開心理治療而有了相見的機會。
作為一部愛情電影,《巴黎寂寞不打烊》沒有太多角色彼此之間的相處互動,而是幾乎把所有篇幅都放在個人的情感描寫,在心理治療引發自我探索的過程中,帶著我們看見各種造成他們情緒低落的原因,並從原本試圖從社群網站與交友軟體中找到生活樂趣與溫暖,到逐漸找回、了解和面對那個最真實的自己,《巴黎寂寞不打烊》沒有刻意營造的浪漫氛圍,卻包含著相當飽滿豐富的情感,雖不至於到感動人心,但確實溫暖療癒且帶給我相當強烈的共鳴。
⠀
《巴黎寂寞不打烊》能入圍金馬奇幻影展「非一般愛情」單元不是沒有原因,電影最有趣的地方就在於片中男女主角兩人無數次的擦身而過,無論是兩人搭同一班地鐵下班、隔著一到牆獨自在面對鐵軌的陽台上喝酒、查看社交網站上的附近交友對象、到同一家商店購物,甚至是梅蘭妮撿到雷米走失的貓咪,還有最後雷米的心理醫生要退休而介紹梅蘭妮的心理醫生給他,他們都沒有因為這些以往愛情電影裡常見的「契機」而相遇,雖然這可能讓觀眾摸不著頭緒,不過看到最後我們才會發現原來這就是導演的真正用意。
看到國外影評說《巴黎寂寞不打烊》是巴黎版的《西雅圖夜未眠》,但我倒認為它更像 2003 年由金城武、梁詠琪主演的都會單身男女愛情電影《向左走.向右走》,只不過《巴黎寂寞不打烊》並不是全然的浪漫取向,反而是利用這段故事告訴我們在愛情世界與人生中應該抱持的態度,怎樣的人才最值得擁有幸福?如何在不傷害自己與伴侶的前提之下,跟珍愛之人維持一段健康且穩定的感情關係?或許就是《巴黎寂寞不打烊》把故事聚焦在城市孤獨、心理治療與探索自我的主要原因。
我們希望自己能夠幸福,而在現在這個人與人之間逐漸疏離的網路時代,我們能夠從社交軟體上快速且無後顧之憂地獲得當下短暫的快樂,但《巴黎寂寞不打烊》也針對這種交友型態提出疑問,這真的是我們想要、是我們內心真正在尋找嚮往的嗎?電影帶著我們看見身處於大城市中的孤獨與無助,但同時也透過雜貨商店老闆對待客人、關心他們買的商品的互動過程,展現出人們彼此交流所具有的溫度,儘管表面看來他只是在推銷自己的商品,但卻也讓人感受到自己被別人給關心重視。
在《巴黎寂寞不打烊》電影後段,導演利用作為醫療研究員的女主角梅蘭妮成果發表,把片中角色的自我封閉比喻為癌症,有時心靈上的痛苦,不是只用外界強硬手段的化療就能消除,從內部以自身細胞對抗病症的免疫療法也是另一種不會造成太多副作用的方法。到頭來,比起朝著負面方向思考,讓自己生活在罪惡感之中,我們更必須正視自身過去並張開雙手擁抱現在,跟別人分享我們覺得不能分享的東西,多愛自己一點,因為如果不愛自己的話,那又怎麼能去愛人呢?
整體而言,我喜歡片中對於角色內心困境的描寫,好像從銀幕上看見了另一個自己,從獨自生活到最終走出封閉的小空間,看見這個城市美好的另一面,然而如同英文片名《Someone, somewhere》直譯為「某人某處」,《巴黎寂寞不打烊》直到結束前一刻才讓雷米和梅蘭妮兩位主角碰到彼此那樣,或許孤獨的我們都不必著急,因為在遇見那個對的人之前,我們都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Deuxmoi #Someonesomewhere #CédricKlapisch #FrancoisCivil #AnaGirardot #CamilleCottin #電影 #影評 #法國電影 #如履影評 @dj.movie
敘事研究與心理治療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常常有這些感受嗎?
☑️到何處總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能快速感知他人情緒,尤其是憤怒
☑️在意別人眼光與評價
☑️不習慣展露脆弱與不安,總笑臉迎人
☑️努力變得傑出好換取認同
☑️覺得大家很正常,自己卻很怪異
這些感受是否似曾相識?你將在書中看見自己的影子,也將在那一瞬間明白──原來,我並非異常,原來,我是這樣走過來的⋯⋯我並不孤單。
不論重大挫折、意外事故、父母離異、同儕霸凌、不當體罰,甚至是家暴、性侵⋯⋯全球有超過75%的人都曾面臨過至少一項「童年逆境」。
不論事件大小,都將在年幼的心靈刻下印記,而這些印記並非亟需掩蓋或隱藏的瘡疤。相反的,它所激盪出的「復原力」,將使你成為更堅韌、更不凡的人。
══════════════════
《非凡韌性》 ➡️ https://pse.is/HGRFN
推薦序 圓神出版.書是活的
══════════════════
#變強有時候是不得不的選擇,#儘管代價是滿身傷痕
之於你,「活下去」是什麼意思?
對多數人來說,這是種誇飾。一種加油打氣、互相勉勵,一起撐過上班或生活的日子。
不過,「活下去」有時正如它字面上的意義那般,是生命遭逢威脅時,人類的身心努力在做的事。面對威脅,被啟動的「活下去模式」改變了身心狀態,造成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相較其他生物,人類是少數很晚獨立的物種。我們稱十八歲為「成年」。反觀其他生物,長頸鹿在出生後沒多久就能站立甚至行走;幾個小時後就能奔跑好逃離捕食者。剛出生的嬰兒就連自己「抬頭」都有困難,更別提得花上數個月才能做到的爬行、坐立、步行、跑步。
在生命初期,脆弱的嬰幼兒無法獨自生存,相當仰賴照顧者的協助。無數心理學研究發現,照顧者(無論是雙親或親戚)提供的照顧品質,不但決定了嬰幼兒生命能否延續,更決定了嬰幼兒長大之後的身心狀態。
溫暖、支持且穩定的教養風格加上足夠的營養、睡眠與良性環境刺激,使得「家」成為了讓嬰幼兒安心成長的避風港。在面對生存威脅或挑戰時,家是一個可以獲得安慰與修復的場域,讓嬰幼兒逐漸成長並適應社會。
但許多時候,家反而成為了嬰幼兒生存的主要威脅來源。
「童年逆境經驗」研究發現,主要照顧者的不當教養,包含咒罵、羞辱、肢體傷害、性騷擾或性侵害、缺乏情緒支持、忽視、棄養,這樣不穩定的成長環境,對嬰幼兒來說都是巨大的威脅。同時,主要照顧者自身狀態的不穩定,好比離婚、入獄、罹患精神疾病、物質成癮等,也都會對發展中的嬰幼兒造成威脅。為了生存,嬰幼兒不得不長期開啟「活下來模式」,試著透過這樣的策略,熬過充滿威脅的生存環境。
只是,這種「先活下來再說」的策略雖然讓生命延續了,卻也讓人付出許多代價。如探討童年逆境的經典書籍《深井效應》一書所指出的,童年逆境之下長大者,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中風、糖尿病等機率,都是常人的許多倍。除了生理疾病受童年逆境經驗影響之外,個人心理狀態亦無法倖免。許多人因而發展出如焦慮、憂鬱、注意力不足或過動、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心理疾患。
看似悲觀的結論,其實只道出了故事的一部分。本書作者發現,百分之七十五的社會傑出人士,其童年都曾受貧窮、家庭破碎、疾病等逆境的折磨。
逆境不但不可預期,更不受個人控制。面對逆境,以「凡人」之姿活著是不太可能的。在沒有選擇的狀況下,這些人只能成為「超凡之子」,發展出各式各樣的生存策略與心理防衛機制。
這些策略運作極佳,因此,身為外人的我們看見的是這些傑出人士光鮮亮麗、超凡、成熟的一面,不一定能發現當事人正或曾承受著怎樣巨大的生存壓力。更不一定有機會深入他們的內心,理解他們的傑出是怎樣的犧牲換得的。
某種程度,這些超凡之子正驗證了尼采說過的話:「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只是,看在心理學家眼裡,這句話其實沒有說完。更精確地說:「凡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也必在我身上留下傷痕。」
曾經保護許多超凡之子走過逆境的生存策略,在脫離童年逆境之後,仍不合時宜地緊緊跟著他們,成為人生的阻礙。有人不願或不敢相信愛情、時常處在情緒麻木的狀態、投入酒精或物質的世界、自我孤立、過度犧牲奉獻⋯⋯許多超凡之子甚至沒有意識到這樣的傷痕與童年經驗的關係。
閱讀本書,內心是滿滿的不捨,捨不得這些主角們得在童年時經歷那樣的遭遇。為了求生而變得超凡,不但無法選擇,更是滿身傷痕換來的。故事說到這,似乎又落入了難過的結局。
但真正完整的故事,其實才剛開始。就在一位位負傷的超凡之子,願意試著理解自己所負之傷的那一刻起。這樣的過程,不斷交錯出現在本書裡。身為心理治療師的作者陪伴了許多超凡之子,一起扛起龐大的痛苦情緒,試著面對與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在諮商室裡,超凡之子時而沉默、時而哭泣、時而憤怒。當我們正視生命的重量時,會發現它往往是沉重的,更何況是要面對讓人如此不堪的童年逆境經驗。
但正如他們過去面對童年逆境時所鼓起的勇氣一樣,許多長大之後的超凡之子再次選擇面對。在一次次諮商歷程中,正視生命在倖存之後的傷口。
與多數人想像不同,心理諮商其實不總是舒服的。在治療室中,我們要面對的負面情緒總是多於歡笑。身為心理師,我對每位願意前來接受治療的案主是滿滿的敬佩。畢竟,逃避與不面對其實是更容易的事情。
本書不只適合推薦給曾有過童年逆境經驗的讀者,更適合每一位希望面對真實的自己,進而從中找到自身力量的伙伴。對書裡提到的主角們來說,超凡其實是不得不的選擇。但身為讀者的我們,若能借鏡這些超凡之子故事,在作者的敘事中,看見他們選擇再次面對自身恐懼的勇氣,也許在未來面對屬於各自的人生逆境之時,將更有機會從中找到更強大的自己。
——
在婚姻平權議題熱度很高的這陣子,本書正呼應著這樣的議題。許多性傾向與主流不同的人,都曾在成長、就學,乃至於就業的過程中,遭遇到許多所謂「社會主流」/「正常人」不需要遭遇的壓力與歧視。
逆境常常是一種詛咒,但在本書中,詛咒有時可以變成祝福,端視於我們如何理解與調適這樣的生命經驗。
希望台灣這個社會能夠愈來愈成熟,包容更多的多元性,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用自己的樣子,自在地生活與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讓台灣這塊土地更好。
══════════════════
『延伸閱讀』
認識童年逆境經驗必讀的幾本好書
══════════════════
《非凡韌性》
https://pse.is/HGRFN
《深井效應》
https://pse.is/H2Y63
《童年會傷人》
https://pse.is/HMM9Z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
https://pse.is/GCDQ2
敘事研究與心理治療 在 臨床心理師的腦中小劇場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腦中小劇場 《魂囚西門》映後場 無論面對的是人或鬼,處理的都是遺憾】
首先,身為臨床心理師,我得說我非常喜歡《 魂囚西門 Green Door》這齣劇。
為什麼?
因為它很屌,它幫鬼做心理治療!而我只能替厭世鬼或中二鬼做心理治療。
在幾個月前,當我獲知這齣劇的主角是臨床心理師,而且還是由老蕭主演時,內心十分激動,畢竟以往這類角色都只能在不太重要的時刻講幾句理所當然的廢話,等著被主角挖苦,再不然就是無厘頭跟病人發生關係然後被拋棄。我不知道哪種比較慘,但這次不一樣,臨床心理師成為劇碼的絕對主體,首開先河,於是我試著按捺心底的澎湃,對著電腦螢幕閉眼握拳,接著女兒就跑來安慰我,原因是我的表情有點像牙痛。
然而,當首波文宣現身,主打「心理師幫鬼魂做心理治療」時,那份欣喜之情瞬間退燒,只剩一個問號,那就是「我們的專業,真的有需要靠『替鬼做心理治療』這種設定,才能被大家看見嗎?」事後證明,這個設定還真的可行。
緊接著在某次業界聚會中,意外得知饒家榮臨床心理師( PSYence 心•空間, 心理師的旅行手札)將擔任本劇的心理顧問後,我的期待值又再度回升。上回「誰先愛上他的」的劇組,找了黃龍杰心理師擔任顧問,萬芳一角於焉產生可信度,因此這一回我沒有理由失去信心。就在歷經幾輪忐忑起伏之後,我在首映當晚打開了電視,與老婆相倚,一起看鬼如何被治療。
結果發現,重點根本不在鬼身上。
因為不管是人是鬼,臨床心理師處理的,都是遺憾,而遺憾一向是人鬼的交集。
這齣劇不若一般職人劇,並非一集一案,而是用六集的篇幅,將三案進行到底。三條故事線貫穿戲肉,彼此雖然沒有交集,但三個案例都對心理師本身產生影響,引發了後續效應。這樣的敘事結構凸顯了一個優勢,就是能將「懸念」保持到最後一刻。
坦白說,我曾經試想(只是隨便想想),倘若把《人生障礙劇樂部》照本宣科搬上螢幕會怎麼樣?很簡單,它就會是一組下場有點淒慘的對照組。
怎麼說?因為它太乖了。
當然,這不是說如果每一集都沒事加個心理師上班前淋浴的鏡頭就會比較刺激(而且誰想看哪),而是相對而言,倘若一集一案,劇情推動便顯得相對單調,人物間的連動也只會在四十五分鐘內作用,懸念無法蔓延,對於一齣六集的迷你懸疑劇而言,這種蔓延感非常重要,而導演也深諳此道。
因此,《魂囚西門》的四條故事線都有其懸念,其中包括三條明線與一條暗線。
故事一:
一場暗夜火拼後,黑幫二把手臨死前與一陌生女子相遇,而後女子居然出現附身症狀,她究竟是「解離型人格疾患」(小劇場第43場),還是真遭鬼魂附體?
故事二:
魂魄游離人間的老婦,心中掛念的始終是初戀情人,以及那句從未說出口的三個字,然而對方早已葬身火窟,心意灰飛煙滅。心理師如何幫魂魄進行催眠,帶她重回創傷現場,找出當年的答案?
故事三:
當心理師面向會談室的鏡子,出現的竟不是自己的映像,而是一名來自十八年後的少女。少女臉上帶有血漬,疑已車禍身亡,然少女卻渾然不覺。她手腕有數道割痕,童年記憶時隱時現,是否因經歷「重大創傷」導致失憶(小劇場第32場)?而她是否為邊緣型人格障礙(小劇場第26.27場)?與心理師又有何連結?
故事四:
臨床心理師魏松言原本在美國執業,因為一次輕忽導致病患自盡,歷經官司纏訟後返台,從此過著與鬼同行的日子。這部分是故事的暗線,他的真實來歷,與其他人千絲萬縷的關係,都留待最後一集揭曉。
當這四條線揉摻在一起之後,關於陰陽兩界的辯證也開始有趣起來,包括「這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鬼?」。然而令人欣慰的一點在於,劇中的心理師並沒有否定這件事,而是「如果真的有鬼,那我也想了解它發生了什麼事?」這個概念成了一個公平的起點,奠定了本劇的基調,那就是無論人鬼,一視同仁。
「鬼神是為了活人才存在,活人若不需要鬼神,鬼神就不會出現。」
這句話,可是說全劇最重要的台詞,直接點題不囉嗦。也因為這個設定,拔升了劇情的能見度與行銷的制高點,但卻沒讓故事淪為鄉野傳奇,反而在科學的框架下(故事一的合理見解),重新檢視了「鬼魂」與「心魔」的關聯。我想這除了歸功原著作者的巧思,四位編劇們翔實的情蒐,最重要的,還有專業顧問饒心理師的進駐,提升了整個設定的可信度。本劇有四個特點,讓身為同業的我,看的是心有戚戚焉:
一、突顯臨床心理師的執業 / 開業困境:
一開場就是心理師過度自信導致案主傷亡的案例,接著出現顧自爭執而聽不進任何建議的夫妻檔,還有嫌公定價位(一小時兩千元)過高的案主,最後是門可羅雀的候診區,而心理師甚至還得參考廟公的建言,完全就是窮得只剩下治療所。當然,華服美景削弱了寫實感,讓心理師們產生了嚴重的嫉妒心態(我也想要一間啊),但卻能讓一般觀眾更好入口,畢竟精緻的美術,通常是帶入故事的絕佳過道。
二、治療技巧更具彈性:
幾乎沒有一板一眼拿著記錄本的場景,因為若真要這樣拍,就算彭于晏來演也沒救。一般治療現場,療程進展通常是極其緩慢的,這部份若如實呈現,那作用只有一個,就是訓練觀眾的快轉敏銳度,就像當年我的指導教授只想快轉我的治療逐字稿,各位,連專業的都頂不住了,更遑論一般觀眾。因此,有關治療的會談技巧,包括探詢、同理、澄清、總結,以及面質等技能,都經過了適度的調校與檢視,然後十分合理地鑲嵌在劇情對白裡,毫不生硬,關於這一點,我想饒家榮心理師居功厥偉。
另外,劇中還出現羅夏克墨漬測驗(Rorschach inkblot test)以及催眠治療,若要細究施測步驟,當然可以挑刺挑到天荒地老,譬如墨漬測驗的詢問應該要分為兩個階段,催眠指導語太過簡短,卻乏放鬆技巧等,但本劇並不是拍教學示範影帶(劇組已細心變造過墨漬測驗圖片,以避免版權問題,老蕭的催眠手勢也是有板有眼),這些工具在劇中更像是某種載體,觀眾只要能知道它們的作用為何,如何拿來推進劇情即可。倘若這是一篇科學期刊,那大家就可以跟文山伯一樣拿挑來虱目魚刺,但如果是一齣懸疑推理劇,那就跳過有關衡鑑工具的課程吧,連心理師都不想回首研究所的日子,更何況是無辜的觀眾。
三、學院派與現場的衝撞:
相信帶過實習生的資深心理師都能體會,身邊領著一個初出茅廬,脫口就是死硬學術名詞,遇見每個案例就要將理論套進治療現場,卻怎樣都行不通的實習生是什麼感覺。本劇由鄭宜農飾演這個尚未入世的實習心理師,作用除了傳遞心理學知識,也證明了若把教科書當成指引的輿圖,一定會在現實世界撞牆,因為世界的轉角是由人心決定,而人心比腦回還迂迴。
四、自我療癒的議題︰
關於心理師自身的心魔,是本劇最大的懸念,謎底雖然尚未揭曉,但絕對是個繞不過的重要議題。如何在療癒他人的過程中,也順勢填補心中的洞,一直是心理師不能說的秘密,也是讓這個角色變得立體的關鍵。原著中的主角比較類似精神科醫師,主要是用來過場,帶出其他角色的故事。因此我很感謝導演和劇組做出了更動,幫心理師的背景砌出厚度,直視脆弱,成為內心也有破洞的血肉凡胎。
過去幾年,台灣的迷你劇集有了長足的質感躍升,從《麻醉風暴》(抱歉第二季不算)、《通靈少女》到《魂囚西門》,一幫年輕導演們守住了台灣電視工業的顏面,扛起了半邊天,包括本片的導演 謝庭菡 (Lingo Hsieh)。身為本劇的核心,謝導展現出對場面調度的沉穩力道,以及對細節的堅持,技術面的成熟度已無庸置疑,運鏡佈景特效配樂全都端得上檯面,細膩的片頭動畫更令人稱道。劇本也沒有馬虎,脈絡結構滿佈懸念,演員演技更是全員在線(老蕭意外沉穩,喜感渾然天成,喜翔兩場戲氣壓全場,藍葦華台客硬漢,謝盈萱最過分,頂著女配角的順位直奔女主角獎座,還意外捧紅一個叫沈金發的男人),只要不爛尾(拜託不要),絕對是年度精品一枚。
因此,這並不是一部反映臨床心理師治療現場的職人劇,倘若抱持著這樣的觀影期待,就等於把它擺放上砧板,任由讓專家拿放大鏡檢視糾錯。畢竟沒幾個臨床心理師能在西門搞個如此古色古香的治療所,也沒辦法把機絲做得這麼有質感,還能有閒情逸致在大半夜泡茶研究案例,大家通常都累得要命,還得四處接演講和政府計畫案才能維生,巴特!這是一齣劇,需要一點幻想空間,需要精緻的場景與派頭,才能讓觀眾過渡到情節裡頭。因此若能轉換心態,把它當成一部以心理治療為背景的懸疑推理劇,目的是推廣這份職業,讓普羅大眾能以更通俗的形式來了解心理師的作用,以及心理治療的核心精神,那麼你會得到一次很不賴的觀影經驗。
我想,在周末的夜晚,同樣是坐在沙發上,比起當心理師,我更寧願當一名觀眾。因此,請丟掉手中的放大鏡,換上觀眾的眼鏡,好好享受一齣劇吧。
最後,小劇場還是感謝饒家榮心理師,這段時間辛苦了你。再次感謝劇組,讓臨床心理師能夠被看見。
注意!本周末大結局囉,還沒追上的讀者們,趕緊手起刀落,一次滿血補齊吧!
#魂囚西門
#臨床心理師
敘事研究與心理治療 在 幽樹的療癒客棧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說出你的故事,可以帶給彼此力量》
#說出生命故事本身就可以帶來療癒
#歡迎分享這篇故事給身邊的人們
性平公投議題進入最後倒數,無論是異性戀或同性戀,有越來越多人說出了自己生命故事,在故事裡不只是單純描述事件,訴說情感,也提到了這些生命經驗帶給自己的意義,我想到心理治療裡有句話這麼說:「說出你心中最底層的生命故事,你將會意外發現,這個故事不單單只是傷痛,故事,可以帶給另外一群人療癒。」
很多當事人走進諮商室,可以侃侃而談自己目前生活中的困擾,然而當我邀請他們說說跟這個困擾有關的回憶時,他們會交叉雙手、閉上嘴巴,看著我說:「這些都過去了,沒什麼好講的。」
有些對於蛻變遊戲或家族系統排列有興趣的伙伴,也會私訊我:「請問蛻變或排列可以單人進行嗎?我不想讓大家知道我發生什麼事情!」雖然蛻變遊戲跟排列,確實都可以單人進行,但我仍建議他們可以嘗試報名工作坊,跟其他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生命經驗,「因為讓我們最痛苦的,不是在故事中我們曾經受傷,而是我們認為故事裡的自己非常丟臉。」
這種羞愧感讓我們受到過去經驗的再次撞擊。
《故事,可以是安穩承接生命的地基》
有些伙伴告訴我:「看你的文章,感受很特別,因為經常是看著你分享的生命經驗,想到我自己。」其實這種寫作風格,起源於我其中一位恩師Mali,在我還是研究生的時候,有一段人生非常黑暗的時期,是靠著閱讀她的部落格,才能勉強支撐過去的。
老師在文章中很細膩的分享,她如何運用自己的靈性觀點與兩個孩子互動,她也不吝分享與先生的關係衝突,更酷的是,先生跟孩子也都會看她寫出來的這些文章!當時我也正在學習敘事治療、書寫自我敘說論文,從Mali的文章中,我充分感受到「真實說出生命故事」可以替自己與讀者,帶來多麼豐沛的療癒力量!
很感謝生命中,有像是Mali這樣的老師,用他自己的生命故事,滋養著廣大讀者,最特別的是,他很少在文章裡建議讀者該怎麼做,而我每次看完文章,卻可以彷彿跟隨著文字,走入自己內心最深最黑暗的角落,把一絲光亮送進去,讓自己感到溫暖。
我的文字風格,有很大一部份真的是深受恩師影響來的。
《說出我的故事,陪伴你找回自己》
「真實」這兩個字,在現代社會裡其實越來越少出現了,多數人都活在「角色」裡,深怕一旦離開角色,就會被人嘲笑、唾棄、甚至攻擊,我身為心理師,這幾年有時難免會問自己:「我可以分享自己的生命到什麼程度?」隨著專業年資逐漸增加,陪伴的當事人生命困境越來越沈重、教導的學生越來越多.....
人都有「偶像包袱」,其實我也會,所以有時候,要提筆寫下自己內心深處的幽微,比當年還是個沒沒無名的新手心理師時,困難度增加了好幾倍呢!
可是我一直很相信,如果我自己無法去面對生命中最感到不堪的事情,那麼我在晤談室裡,恐怕也無法真的陪著當事人去看看那些覺得羞愧、恐懼的事情了!如果我能用文字分享面對自己的過程,或許對於那些覺得「說出過去不能改變的事情,到底有何意義」的人來説,可以有另外一種看待自己生命的角度吧?
《訴說自己的生命,將可以帶來現身的力量》
在文章的結尾,我想分享最近正在閱讀的反烏托邦小說「暗黑之心」三部曲,這篇文章的插圖,其實就是翻拍電影中最後的場景:女主角Ruby將手浸入橘色的油漆裡,抹在自己的額頭上,台下所有跟她一樣具有不同超能力的兒童們,也紛紛舉起自己的手,上頭抹著屬於自己「顏色」的油漆。
「暗黑之心」的故事裡,擁有不同超能力的兒童,被成人們以不同顏色分類,對大人來説,這群超能兒童是帶來恐懼的代表,是需要被研究甚至抹殺的存在,Ruby因為擁有極為罕見的「心控能力」,是最被大人們恐懼的「橘印者」,但最糟糕的不是身旁的人怕她,最痛的是,連她自己都怕自己失控時,會傷害到別人。
是的,她曾經因為自己活著而感到羞愧。
在電影的最後,當她願意高舉手臂時,我流下了眼淚,其實我想到的是我自己,那個曾經在人群中想把自己藏起來,曾經被朋友形容「毫無存在感」的人,那個在排列場上,對方居然覺得看我很像在看「一個沒有生命的招牌」的人。
有時候我確實會問自己:「身為心理師,我在部落格的自我揭露是否太多了?」、「在個案眼中,我是否會是個被傷痛束縛住而無法提供專業服務的心理師?」然而每當我想起Mali老師,想到幾位用生命陪伴生命的恩師,想到過去在療癒客棧收到的私下回饋,想到Ruby高舉的手。
我忽然又可以開始動筆了。
《開始說自己的故事吧,因為這可以帶來生命的完整》
我有時候可以感覺到,如同我一次次面對部落格文章開頭時的艱難,當事人一次次回到會談室裡找我,也是倍感艱難的,透過這份不容易,我也重新提醒自己,每個來到會談室裡,坐下來開口的當事人,或許都已經卯足全力了。
如同我一次次透過文章整理自己、訴說自己,透過這種方式給出陪伴,如果你/妳也開始能在生活中開始找到人訴說自己的生命,改變或許將會慢慢發生,甚至你可能會很意外的發現,原來每個人心中,都藏有這樣一份對自己的羞愧、罪惡、無助、脆弱.....
當我們能與另外一個人的脆弱相遇,在脆弱與脆弱之中彼此靠近,心的裂縫就可以有療癒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