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敘事治療書推薦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敘事治療書推薦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敘事治療書推薦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敘事治療書推薦產品中有3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心理師你好,我想請問你在進行諮商、心理治療時,背後有沒有特別使用哪個學派的方法,或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理念呢?然後,你是怎麼決定要使用這個學派而不是別的呢?」 . 在某場辦給高中生的助人工作體驗營裡,有位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看到這個問題時,您會怎麼回答呢? . 根據2014年台師大心輔系兼任教授林家...

敘事治療書推薦 在 伊格|Egoyan Zheng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2:17:09

生命根本不是從你誕生那一刻開始的,它是從你發現這世上居然還有另一個人完全了解你的孤寂那一刻,才突然開始的...... 伊格言最新科幻長篇|《零度分離》|台灣麥田、中國中信 2021年5月 兩岸同步出版 ───── 一份賽博時代的罪案調查報告 23世紀「生物朋克」啓示錄 華語科幻星雲獎得主,「科幻...

敘事治療書推薦 在 畫說有一天 / 閱讀隨筆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4:56:30

你有沒有好奇,甚至細探過家族史中可能會有的秘密? 那些看似稍微遙遠了,卻也近到能從你祖父母輩打聽到的歷史:台灣共產黨、日治時期、二二八事件、白色恐佈,還有偽滿洲國,這些拼圖如何在不同人的記憶、不同政治立場的課本中散落或隱身,都透過這本小說搭起一幕幕連貫的戲,主角們皆是時代下的過客,而參與其中的觀眾或...

敘事治療書推薦 在 鄧善庭|發瘋心理師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18:50:55

今天來談談#情緒 。 / 大家有看過#腦筋急轉彎 嗎?如果有,應該就對情緒的「擬人化」不陌生。 #情緒外化 是後現代主義中的#敘事治療 的技巧之一唷! / 這個技巧目的是希望人們對自己更有掌控感、且對改變提升自信心。 👉向右滑看看怎麼做 / 🔅舉例: 1️⃣每次只要碰到上台報告、面試等時候,就會焦慮...

  • 敘事治療書推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6 15:14:24
    有 534 人按讚

    🙋「心理師你好,我想請問你在進行諮商、心理治療時,背後有沒有特別使用哪個學派的方法,或有一套屬於自己的理念呢?然後,你是怎麼決定要使用這個學派而不是別的呢?」
    .
    在某場辦給高中生的助人工作體驗營裡,有位學生提出了這個問題。看到這個問題時,您會怎麼回答呢?
    .
    根據2014年台師大心輔系兼任教授林家興的調查,在325筆以諮商心理師為樣本的調查中,心理師在治療中使用的治療學派,以「折衷或整合學派」最多,次之為「心理分析或心理動力」、「個人中心」、「認知/認知行為或理情治療」、「焦點解決短期治療學派」、「敘事治療學派」。
    .
    治療學派百百種,到底新手助人者可以怎麼去構思自己在助人這條路上的核心架構呢?不少資深前輩都同意,在心理師發展的過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理念,依據經驗來精進微調,並慢慢整合出一套自己的治療理念,雖然不容易,卻是個必要的專業任務。這一次專欄,我想提出幾個方向,供新手夥伴在這條路上思考。
    .
    【本集大綱】
    1. 還是學生時,就記得把這個提問放心中
    2. 閱讀是最省錢的自我投資策略
    3. 一個人讀,不如大家一起讀
    4. 慢慢微調出一套自己的治療理念
    5. 工商服務:接納與承諾治療推薦書單
    .
    ============================
    ◼️閱讀全文◼️ https://reurl.cc/Krpvxm
    ============================
    .
    【新手心理師求生指南・連載中】
    .
    1. 挑戰,一個接著一個:專欄起源、同儕團體與邀請
    https://reurl.cc/1o2zWW

    2. 新手心理師的求職焦慮
    https://reurl.cc/4348MK

    3. Back to Basic:基本諮商技巧的刻意練習
    https://reurl.cc/73elAd

    4. 從摸索到打造:治療學派與理念
    https://reurl.cc/Krpvxm

  • 敘事治療書推薦 在 小金魚的人生實驗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2 00:09:39
    有 108 人按讚

    #下午看書隨記 #2021年上半年被書名耽誤第一名

    Lori Gottlieb I love your book so much!!!​

    omg,一個下午看書、吃晚餐、洗個澡竟然就到了現在!!!真的是時光飛逝歲月如梭如同白駒過隙(真的是夠了,但我國小都這麼寫)​

    下午看的一本書(還沒看完),叫做《#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原文: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欸等等,我懂我懂,你看的這個書名,是不是就覺得「come on,又是心靈雞湯,要我正向面對自己心裡的感受之類的,我才不要......」。​

    蛤,你沒有這麼想喔,好吧,那是我這麼想。​
    畢竟有段時間看太多心靈雞湯文了,我好怕啊XDDD​
    但是,今天推薦這本書的人是 葉揚,是葉揚啊,你們知道葉揚嗎?那你們知道他的兒子羅比嗎?不知道的話,我認真覺得可以追蹤,因爲,#葉揚每個禮拜發在臉書的週記是我的心靈糧食,有多心靈糧食?就是那種如果沒有看到的話,我還會直接搜尋她的粉絲團確認是不是我被演算法給蒙蔽了(就是這麼狂熱)​

    #如果說再狂熱一點就是去年葉揚出書我買了兩本因為我想要兩個紀念品都有​
    #如果葉揚你有看到的話​
    #我不是變態​


    言歸正傳,因為葉揚推薦,我想,是不是我錯失了一本好書,而且因為最近看得書都......嗚嗚嗚,不符合我的口味,因此我急需一本書啊(你們懂那種感覺嗎?不懂的話沒關係,我會自己保存這樣的感覺XDDD)​

    於是,我馬上下單Kobo電子書,我保持著那種 #如果被葉揚騙我也可以接受的心情 看了這本書,結果我一看就是三個小時(而且還沒看完,只看了1/3),喜歡到,晚餐直接叫uber eats,而且還要搞一個段落才吃飯。​


    簡單來說,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心理師,這本書是第一人稱的口吻來描述,書本裡面是兩條故事線,一條是本書的作者看心理師(是的,#心理師也是需要看心理師),另外一個條線則是圍繞她的病人與作者的故事。​

    上次看這樣兩條線並進而且好看的書是《#小腳與西服》,講的是徐志摩第一任妻子張幼儀的故事,同時以敘事者張幼儀的姪孫女張邦梅的故事來輔佐,我只能說,好看到爆炸,至今我覺得推薦的他傳第一名。(自傳第一名是《#富蘭克林》,好了,但我們不要再無限蔓延了,會說不完)​


    再度回來《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這本書,這本書超級 #黑色幽默,我就是喜歡那種用很冷的口吻帶點嘲諷的口吻說很嚴肅的事情,(最近看的另外一本也是黑色幽默的書是《#疫後大未來》,同樣大推),我舉幾個例子給你聽聽看:​

    ① (心理師敘述男友與她分手時)我的心理師朋友聽到這部分時,馬上將他診斷為「#逃避型人格」;我的非心理師朋友聽到這部分時,則馬上將他診斷為「#混蛋」。​
    #你們懂我的笑點嗎

    ② 病人要時一再沈溺於這種精打細算(這裡說的是人們會有一種「要不是xxx,我就xxx了」的心態),我有時會對他們說:「如果王后有蛋蛋,就能當國王了。」​
    #這句話我喜歡到我還去找到了原文​
    “If the queen had balls, she’d be the king.”​

    ③ 心理治療有時會帶出奇怪反應,因為它某種層面像色情刊物。心理治療跟色情刊物都有「赤裸」的面向,都有刺激的潛質,也都有數百萬名使用者,而其中大多數是秘密使用。​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其他的以段落難以說明,但是通篇讀起來真的是滿滿黑色幽默) ​


    同時,裡面沒有說教,這本書與我最喜歡的《#魅力學》以及《#七週遇見對的人》、《#從負債兩千萬到心想事成的每一天》有很多可以相呼應的地方,我各舉一個例子給大家看看:​

    ① #關於失去​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改變和失去息息相關。人不可能既要改變又不失去,這說明為什麼經常有人口口聲聲說要改變,到頭來卻始終原地踏步。​

    我看到句話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七週遇見對的人》的練習中,我們花了一整週的是時間(也就是7個lesson)來說明 #接納損失。​

    例如,《七週遇見對的人》說:​
    ☑ 生活中的每一個收穫,代表了其他方面的損失,沒有失去某些東西,我們的生活根本不會向前發展。​
    ☑ 我們在人生中獲得最重要的技能,可能就是 #好好回應損失和失望的能力。​
    ☑ 你的「#舊我」必須死亡,「#新我」才能誕生,創造的第一步總是破壞。​


    ② #關於他人是你的鏡子​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心理師像為病人捧著一面鏡子,但仔細想想,病人何嘗不也為心理師捧著一面鏡子呢?每一天,病人都為我們開啟我們必須為自己思考的問題。如果他們能透過我們的回饋更認識自己,我們當然也能藉由他們的想法更看清自己。​

    我馬上想到的是《從負債2000萬到心想事成》的每一天,有一段它說:​
    #那些酸言酸語其實代表你內心的恐懼。​

    說的其實就是,他人往往是你的鏡子,你會在意的,會思考的,會有反應的,其實是自己給自己的,而不是他人給你的。這也是在經營自媒體的時候,一個很好的反思點,我後來就一直在思考過去的反應跟我自己自身的關係。​


    ③ #慈悲之心​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白痴慈悲」用心呵護別人的感受,甚至在對方需要當頭棒喝時,也不給他一棒。這種慈悲比坦承指出問題有害得多,但我們長對自己這樣做。與「白痴慈悲」相反的是「智慧慈悲」,這種慈悲在付出關心的同時,也不吝於在必要時扔下一顆愛的真相炸彈。​

    《魅力學》花了很多篇幅談論慈悲之心(compassion),包含了 #感恩與欣賞、#善意與慈悲、#自我慈悲,尤其是在最後一個,講得是「我們是否可以關心且善待自己,尤其是最艱苦的時刻」。​

    而對照《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你就會發現,其實我們可以把慈悲分成 #對自己 與 #對別人,如果是對自己我們用的是《魅力學》的方式,如果是對他人,我們可以用的是《也許你該找人聊聊》的部分。​


    讀書最快樂的部分是讓不同的書,在同一個相關的概念中互相引用,並且,擴種你對於一個概念的了解。​


    好啦,這篇文章寫太長了(?),這只是下午看完了之後,我心中澎湃的想法(我還只看了1/3),但是我不得不寫(上一次看這心理類型的書籍有同樣的感覺是看《#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也是好看到我馬上寫心得,又扯遠了)。​

    anyway,我必須說,不要被這本書的名字產生了偏見,哈哈哈,這是我最近看過最好看的書了。​

    大家去買吧!​



    謝謝行路​出版了這本書
    謝謝Kobo​電子書讓我可以秒看這本書

    ▍相關連結
    ☑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博客來購買連結:https://ibestfun.net/2qBlc?uid1=facebook
    ☑ 《也許你該找個人聊聊》kobo購買連結:
    https://www.kobo.com/tw/zh/ebook/y9kyqaa7xzazngbppkwjuq


    #其他文章提到的書籍博客來購買連結
    ☑ 《小腳與西服》:https://greenmall.info/2qBnd?uid1=facebook
    ☑ 《富蘭克林》:
    https://whitehippo.net/2qBns?uid1=facebook
    ☑ 《疫後大未來》:
    https://easyfun.biz/2qBoO?uid1=facebook
    ☑ 《從負債2000萬到心想事成的每一天》:https://dreamstore.info/2qBqX?uid1=facebook
    ☑ 《魅力學》:
    https://shopsquare.co/2qBrZ?uid1=facebook
    ☑ 《七週遇見對的人》:
    https://ibanana.biz/2qBrj?uid1=facebook
    ☑ 《你不爽,為什麼不明說》:
    https://ibanana.biz/2qBul?uid1=facebook


    #小金魚的讀書心得 #欸等等我是不是很多都忘記寫讀書心得 #阿賀
    ☑ 《小腳與西服》:
    https://goldfishblog.tw/reflection-bound-feet-and-western-dress/
    ☑《富蘭克林》:
    https://goldfishblog.tw/the-autobiography-of-benjamin-franklin/
    ☑ 《七週遇見對人》:
    https://goldfishblog.tw/7-weeks-to-attracting-the-love-of-your-life/

  • 敘事治療書推薦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6-07 05:00:32
    有 291 人按讚

    《#致富心態》贈書一本,參加辦法請見部落格文末
    兩個月前,我踏進南紡誠品書局閒逛的時候,映入眼簾的就是堆滿第一排書架、「股癌 Podcast 主委五星吹捧」的理財書籍《致富心態》。這麼狂的廣告方抓住了我的目光,估狗了一下主委大力推薦的原因,以及Goodreads書評網站4.4星的超高分表現,當天不二話馬上把這本買了回家。
    部落格圖文版 https://readingoutpost.com/psychology-of-money/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致富心態》的作者是《華爾街日報》和熱門財經網站「The Motley Fool」的知名專欄作家摩根.豪瑟(Morgan Housel),他認為人們總是用理解知識的方式在思考和學習金錢觀,而不是用理解心智與行為模式的方式去學習投資理財。他希望透過這本書,幫我們看透投資的本質、認識自己的偏見和誤解、做出更好的理財決策。

    書中不談枯燥的走勢圖、技術線、損益表,作者把核心拉回我們對於「金錢」和「財富」看法的本身,他善用引人入勝、一則又一則的短篇理財故事,引導我們重新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去擺脫我們一直以來對投資抱持的誤解。讀這本書,不但能整頓你的「錢」,還能梳理你的「心」。

    我認為這本書非常值得一讀,作者引用的故事都充滿了寓意,加上他洗鍊的文筆和妙趣橫生的敘事方式,讓整本書讀起來充滿趣味的同時,又帶給我思考上的衝擊和紮實的收穫。整本書涵蓋了18種主題的章節,加上2章彙總和作者個人經驗分享,構成了這本一旦開始讀就放不下手的精采著作。以下是我整理的一張圖看懂18個重點,以及書中的一些橋段帶給我的啟發。
    .
    1. 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 你的理財經歷可能只占全世界理財經歷的0.00000001%,但你八成是用這些經歷在看世界。
    2. 運氣與風險 – 它們都是實際出現的狀況,而且在生活中出現的每一項結果都是由外力導致,而不是由個人努力導致。
    3. 貪得無厭 – 最佳做法就是知道何時適可而止,不再甘冒可能傷害它們的風險,當你得到滿足時要有所自覺。
    4. 讓人混淆的複利 – 當複利不合乎直覺時,我們經常忽視它的潛力。你永遠無法習慣事情可用多快的速度成長。
    5. 致富與守財 – 高明的投資術不必然與做好決策有關,而是與持續不讓事情出錯有關。
    6. 長尾效應 – 長尾驅動一切,少數企業囊括絕大多數的報酬。你大可以搞砸一半的機會,最終仍可以大賺一筆。
    7. 自由 – 只要你想要,你就有能力在你想要的時間、與你想要的人做你想要的事。這樣的能力是無價之寶,也是金錢付給你最高的紅利。
    8. 超跑車主的謬論 – 沒有人會像你一樣對自己的身家念茲在茲。謙卑、慷慨與同理心,會比馬力超強的名貴車款帶來更多的尊重。
    9. 財富其實是你看不到的資產 – 財富真正的價值在於提供你各種選項、彈性和未來的增值,財富是還沒轉化成手中實物的金融資產。
    10. 存錢 – 累積財富與你的收入或投資報酬無關,但與你的儲蓄率息息相關。你唯一可以控制的要素會產生最重要的事,多好啊!
    11. 合理勝過理性 – 在制定財務決策時,不要只著眼在表現出絕對理性的態度,只要表現出相當的合理就好。合理比理性更加合適。
    12. 意外!– 這次不一樣?我們能從意外事件中學到的正確教訓,就是我們的世界總是讓人出乎意料。
    13. 預留犯錯空間 – 實際上,每項計畫最重要的部分是,對你的計畫做出計畫,而不是按照計畫做事。
    14. 你會改變 – 長期規劃比表面上看起來更加困難,因為每個人的目標和慾望會隨著時間而改變。
    15.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 每個事物都有價格,但是價格沒有全部寫在標籤上。找出價格,然後付清。
    16. 你和我 – 每個投資人有著不同的目標和規劃,心裡也都有自己的理性價格,但人們經常無知地從玩另一種遊戲的玩家那裡得到線索。
    17. 悲觀主義的魅力 – 期待諸事不順,反倒是讓人在事情沒那麼不順時感到驚喜的最好方式。諷刺的是,這就是我們樂觀的原因。
    18. 當你相信任何事情 – 故事才是經濟中最強大的力量,它們是讓部分實體經濟運轉的燃料 ,或是阻礙我們發揮能力的煞車器。
    .
    【什麼是金錢的實質價值?】
    .
    書中讓我很有感觸的是關於金錢和自由的討論。作者認為最有價值的財富,是有能力每一早醒來時說:「今天我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這攸關我們對自己生活幸福感的感受,也是金錢最重要的實質價值,那就是「賦予你掌控時間的能力」。為了得到這種能力,持續地儲蓄和投資才有了意義,讓你在未來擁有對時間的掌控、對生活的從容。

    具體來說,當你累積了一小筆財富,意味著生病可以請幾天假,而不用擔心耗光積蓄;當你擁有更多一點財富,意味著你不擔心被裁員,因為在下一次的工作機會來臨前,你還有充足的資金和時間來準備;當你擁有更多的財富,你甚至可以在你「想要」的時間退休,而不是在「必要」的時間才能退休。

    就像作者指出,金錢可以帶來的最高紅利是時間,我自己生活中也有個小故事與之共鳴。我女友最近買了掃地機器人還有自動洗碗機,起初我覺得有點浪費錢,心想自己掃、自己洗不就好了。但是後來使用之後我才大為改觀,這些高科技產品幫我們代勞,所釋放出來的時間,讓我們有更多的時光相處。

    漸漸地,我開始理解到金錢可以換取時間的概念,只要在財務負擔的範圍裡,任何可以節省時間、保留更多精力的消費物品,我會開始審慎地評估,而不再是以前總是節儉和抗拒的心態。如同作者所說:「更加掌控自己的時間與選項,正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一種貨幣。」除了用金錢可以買到奢侈品之外,懂得用金錢兌換更多時間的想法,可能是更有價值的用錢方式。
    .
    【這個作者令我欣賞的地方】
    .
    閱讀這本書的精彩過程,讓我的好奇心不斷提高,到底作者本身是怎麼理財的呢?很慶幸的是,在這本書的尾聲,作者用了兩個篇章進行彙整,最後吐露自己的投資方式。他先引用了醫學院教授肯.莫瑞寫的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醫師的死亡方式〉,顯示了醫師為自己選擇結束生命的方式,和他們推薦給病人的療法步一樣。

    莫瑞提到醫師面對自己的死亡方式,通常會選擇得到比較少的治療。「他們終其一生為其他人抵抗死亡,自己在面對相同課題時反倒氣定神閒。他們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也明白有什麼選擇。不過他們走得很安詳。」醫師可能請盡全力治療癌症病患,卻會為自己選擇安寧療護。

    身為在金融業、媒體界打滾這麼多年的理財專家,作者本身是怎麼選擇的呢?他沒有興趣追求最高報酬或拿自己的資產進行槓桿操作來過最奢華的生活。他只是想要每天醒來時,知道家人和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做任何事。他的每個財決策都圍繞著這個目標。

    他保持兩成的現金在身邊支應任何意外和風險狀況,他把剩餘的錢都投入被動式指數型基金,同時最大化退休帳戶、持續儲蓄兒女的大學帳戶。他說自己樂觀看待這個世界創造實質經濟成長的能力,而且深具信心,未來30年這股成長力道會讓他的投資收益。

    他不仰賴挑選正確產業,或是賭下一次經濟漲跌的時機,而是高儲蓄率、耐心、認定全球經濟會在未來幾十年持續成長的樂觀心態。他說:「要是你無須冒著試圖超越市場的額外風險就可以達成所有目標,嘗試這樣做的意義何在?我承擔得起當不成全世界最頂尖的投資人,但承受不了成為最糟糕的投資人。」看透金錢的本質,懂得謙卑以對,這就是他值得我們學習的「致富心態」。
    .
    【後記:處理財富之前先處理內心】
    .
    《致富心態》不只是一本傳統的理財書,透過書中充滿寓意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致富之道往往跟邏輯和聰明才智沒有絕對關係,更多的重點反而在於自己內心的安定、謙卑和耐心。

    投資理財不只需要理性,更要處理好我們內心感性的那一面。當我們追逐市場大眾的情緒,很可能會做出追高殺低的舉動。當我們以為努力投入就一定有收穫,很可能會過度自信和無視風險。當我們越想要獲得超額報酬,很可能等著我們的是超額虧損。

    回過頭看,原來致富指的不只是金錢上的富足,更是心靈上的富足。作者引用知名財經作家納西姆塔雷伯的解釋:「真正的成功就是退出一場永無止境的競爭,調整自己的活動,但求心靈平靜。」書中的投資智慧不是我們一出生就會的「常理」,有時候聽起來反而還很「反智」,但是仔細咀嚼、思考之後,你會發現另一種財務觀點的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