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敏使朗副作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敏使朗副作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敏使朗副作用產品中有2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0828紐約時報 *【基地組織與ISIS威脅揮之不去,美國反恐難題再現】 即便在塔利班還沒有重新掌權之時,阿富汗將成為恐怖組織的溫床就已經是讓反恐專家們寢食難安的噩夢,特別是基地組織(Al Qaeda)和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簡稱ISIS)。週四,ISIS在喀布爾製造了兩起爆炸,導...
敏使朗副作用 在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0 21:37:22
#自己動手脫毛其實好簡單 @beautybynonohk no!no! 專利脫毛技術是市面上唯一使用Pulsed Thermicon®熱脈衝傳播技術,透過熱能頭的傳熱線向毛髮輸出溫和熱力,把毛髮碳化,從而去除毛髮✅ 相比一般剃毛拔毛方法,不會造成毛髮倒生/毛髮變粗/ 毛孔變大/ 毛囊炎等等副作用 ...
敏使朗副作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828紐約時報
*【基地組織與ISIS威脅揮之不去,美國反恐難題再現】
即便在塔利班還沒有重新掌權之時,阿富汗將成為恐怖組織的溫床就已經是讓反恐專家們寢食難安的噩夢,特別是基地組織(Al Qaeda)和伊斯蘭國(Islamic State,簡稱ISIS)。週四,ISIS在喀布爾製造了兩起爆炸,導致數十人死亡,其中包括13名美國軍人,這讓人們更加擔憂這場噩夢會迅速成為現實。
https://cn.nytimes.com/world/20210827/afghanistan-isis-qaeda/
*【阿富汗局勢實時更新】
#美國軍方宣布自喀布爾機場遇襲導致13名美國軍人和多達170人死亡後,在阿富汗展開首次報復性打擊,美國官員警告美國人恐有安全威脅離開機場。美國中央司令部發言人Bill Urban上尉聲明中說:“美國軍隊今天對一名 ISIS-K 策劃者進行了超視距反恐行動。
#美國官員表示,美軍在喀布爾摧毀了機場外的最後一個中央情報前哨基地,旨在確保沒有任何設備或信息落入塔利班手中。
#英國官員停止接受阿富汗盟友新撤離的請求,並開始準備在美國設定的8月 31日撤軍截止日期之前,讓約1,000名英國軍隊和文職官員撤離。
#阿富汗前政府官員說,塔利班武裝分子繼續尋找他們,讓喀布爾居民引起恐懼。
#由於機場被封鎖,阿富汗難民湧入巴基斯坦。正常情況下,大約有 4,000 至 8,000 人越過那裡的邊界。據巴基斯坦官員和部落領導人稱,自從塔利班佔領喀布爾以來,進入巴基斯坦的阿富汗人數量增加了三倍。他們擔心喀布爾機場的襲擊會促使更多人轉而使用過境點。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7/world/afghanistan-taliban-biden-news
*【當美軍搜查阿富汗人時,人群中的一名炸彈手進入】
在喀布爾機場外造成數十人死亡的襲擊事件中,包括13名美國軍人在內,官員們仍在拼湊一系列事件。一大群人爭先恐後地想進入國際機場,他們聚集在Abbey Gate,這是一條由海軍陸戰隊和其他服務人員把守的主要入口。部隊知道他們可能成為攻擊的目標;就在前一天,美國國務院警告說,機場的三個大門處有“可信”的威脅。在不到兩周的時間裡,5000多名美國士兵幫助疏散了10多萬人。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7/us/politics/marines-kabul-airport-attack.html
*【拜登在變異病毒蔓延之際加快了加強劑的施打速度】
白宮淡化了總統的言論,稱政府沒有改變最初的提議,即在第二次注射八個月後對大多數接種疫苗的成年人進行第三次注射。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7/us/vaccine-booster-shots-biden.html
*【提交給拜登總統的病毒溯源報告沒有確切的結論】
根據提交給白宮的報告的部分解密,美國情報機構無法確定冠狀病毒大流行是實驗室意外洩漏的結果,還是來自自然界。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表示,因沒有中國的更多合作或新的信息來源,所以不太可能得出結論。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7/us/politics/covid-origin-lab-leak.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佛羅里達州法院駁回了州長Ron DeSantis禁止戴口罩的努力。
#根據英國的一項大型新研究,感染高傳染性 Delta 變體的人住院的可能性是感染 Alpha 變體的人的兩倍。該研究於週五發表在《柳葉刀傳染病》上,對英格蘭 40,000 多例冠狀病毒感染進行了分析。它增加了證據表明 Delta 可能比其他變體引起更嚴重的疾病。
#拜登建議可以在接種疫苗後八個月內注射加強針。
#美國網球公開賽將要求球迷提供疫苗接種證明。
#白宮說,美國有一半的青少年至少接種了一劑冠狀病毒疫苗。
#迄今為止發表的關於某些疫苗接種後副作用的最大研究發現,人們在接受阿斯特捷利康或輝瑞 BioNTech 注射後發生血栓的風險略高於正常水平。但研究發現,在感染冠狀病毒的人群中,發生相同凝血條件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且時間更長。
#加拿大授權為12歲及以上的人接種 Moderna 疫苗。
#美國高度傳染性的 Delta 變體,造成許多地區的兒童醫院面臨崩潰,在大量病毒傳播的地方,兒童還沒有資格接種疫苗。與大流行期間的任何其他時間相比,傳播現在面臨更高的感染風險。
#緬甸軍政府發言人佐敏敦將軍表示,緬甸將為羅興亞人接種冠狀病毒疫苗。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8/27/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type=styln-live-updates&label=coronavirus%20updates&index=0
*【Ida增強為颶風,路易斯安那州要求居民疏散】
氣象預報員說,熱帶風暴Ida週五在向美國墨西哥灣海岸進發的途中增強為颶風,預計將在周日,在Katrina颶風16周年災難紀念日當天,以威脅生命的4級風暴登陸。
https://www.nytimes.com/article/tropical-storm-ida-hurricane.html
*【拜登在會見貝內特時誓言與以色列建立“不可動搖的夥伴關係“】
拜登總統週五與以色列總理貝內特的首次會晤,他強調,與中東的長期盟友密切合作仍是未來重點。但兩位領導人在政策上有顯著的分歧。貝內特在會面前幾天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他反對美國恢復與伊朗核協議,並將擴大拜登反對的約旦河西岸定居點。拜登則堅持美國會確保伊朗永遠不發展核武器的承諾。
https://www.nytimes.com/2021/08/27/us/politics/biden-naftali-bennett-meeting.html
敏使朗副作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新加坡聯合早報》3/21
*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五(3月19日)會後對記者說,美國通過此次會談,對新疆、台灣和香港等問題向中國表達了美方的深切關注。布林肯表示對中國的「防禦性反應」並不感到意外。
他指出,雙方也討論共同關心的問題,包括朝鮮、伊朗、阿富汗和氣候變化。他說,在這些問題上,「兩國利益是相連的」。
布林肯也說:「對於經濟、貿易和科技,我們告訴中方,我們正在審視這些問題,與國會、盟友和夥伴國家密切磋商。」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說:「我們原要在一系列課題上展開強硬與直接的會談,而會議確實如此……我們頭腦清醒地來,頭腦清醒地離開,我們將回到華盛頓盤點我們的現狀。」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波特週五說,美國外交官在阿拉斯加與中國外交官進行了「嚴肅的討論」,美國不會讓對方的「表演」分散美國表達原則以及與中國進行艱難對話的注意力。
對話結束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向中國媒體形容,此次會談是「坦率、具建設性和有益的」,但雙方仍存在一些重要分歧。楊潔篪強調:「中國將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中國的發展壯大是不可阻擋的。這次雙方的溝通是為了貫徹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通話所達成的共識。我們希望雙方在各領域加強溝通、交流和對話。」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說,中方抱著誠意來對話,「因為對話總比對抗好,但對話須本著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精神進行。」他表示,中方對發展兩國關係持明確、一貫的態度。「希望美方也能相向而行,特別是要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在此基礎上,中方對中美繼續對話的大門始終敞開。」
中美高層坦率表達歧見 會談結束未達任何共識 https://www.zaobao.com/special/report/politic/sino-us/story20210321-113287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拜登政府不會調整川普強硬對華政策】彭博社分析指出,這次充滿火藥味的中美高層對話顯示,拜登政府不會對前任的強硬對華政策做出重大調整。
分析人士指出,川普時代打出「美國優先」的口號,拜登的外交政策則要滿足美國中產階級的需求,但華府外交政策走向不會因為換了總統而突然打住。
* 香港民眾接種冠病疫苗,過去24小時共有12宗送院個案,其中10宗已經出院,一宗留院觀察,一宗未經診療,自行離開醫院。
約有1萬5000名市民,在19家社區疫苗接種中心接種第一劑復必泰疫苗。
香港又有12人接種疫苗後送院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321-113294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與其他疫苗一樣,有些人在接種後可能會出現輕微副作用,如疲勞、肌肉酸痛或頭痛。這些副作用通常會在幾天內消失,這也是我們的身體建立對冠病病毒免疫力的一部分反應。
嚴重的過敏反應(例如呼吸困難、臉部、喉嚨、眼睛或嘴唇腫脹)則非常罕見。
Q1.接種冠病疫苗有哪些常見的副作用?
常見的副作用有注射部位發紅或腫脹,疲勞,發燒等。這是身體對接種疫苗的正常反應,代表你的身體正在對冠病病毒建立免疫力。副作用通常幾天內就會消退。
如果你出現發燒等副作用,可服用一兩片撲熱息痛。如果副作用持續或惡化,或發燒持續超過48小時,請立刻看醫生。
接種冠病疫苗後 一定會頭痛發燒?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10321-113206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等候生產商提供額外資料 科興疫苗在新加坡尚未獲批】首批中國科興控股生物技術公司生產的冠病疫苗上個月運抵新加坡,但目前還沒獲當局批准使用。新加坡衛生科學局昨天透露:「我們已向生產商要求額外數據,以評估疫苗的品質、安全和效能,看它是否能在‘大流行病特別採用程序’下,達到獲臨時批准的標準。我們還在等待公司提交數據。」
一旦獲得批准,科興疫苗將成為在新加坡接種的第三款疫苗,目前已開始接種的兩款疫苗為輝瑞和莫德納疫苗。
* 【緬鎮壓行動升級民眾外逃 泰準備好接收難民】緬甸安全部隊對反政變示威者的鎮壓行動持續升級,軍警昨天在一個城鎮槍殺了至少八人。時局日益血腥引發恐慌,人們紛紛要從情況最吃緊混亂的商都仰光逃離。鄰國泰國表示,已經為難民湧入做好準備。
早些時候,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說,數周來死於軍方鎮壓的人數已上升到至少224人,有超過2000人被逮捕。
* 【敏昂萊參加亞細安防長視訊會議】緬甸官方電視台:緬甸軍政府領導人敏昂萊週四(18日)與亞細安成員國國防部長舉行了視訊會議。這是自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以來,敏昂萊首次參加國際會議。
另據路透社,印尼國民軍司令哈迪在亞細安防長會議上發言時,對緬甸局勢表達關注。媒體試圖徵求緬甸軍方的回應,但該國軍方發言人沒有接聽電話。
印尼在這場危機中扮演一主導角色,但由該國發起在本月初召開亞細安特別會議以討論緬甸政變及當前局勢,並沒有取得任何突破。
緬甸軍方對反政變示威者的鎮壓行動持續升級,政治犯援助協會說,數周來死於緬甸軍方暴力鎮壓的人數已上升到至少224人。
* 【法國15男女挑戰住洞穴40天 探索與世隔絕對人體影響】冠病疫情期間,許多國家為阻斷疫情而不得不封城。法國則有15名男女在不帶手機和手電筒的情況下跑到山洞里生活40天,目的是探索長期沒有時間觀念的與世隔絕對人體的影響。
上個星期天(14日)起,這15名介於27至50歲的男女就住進了法國南部比利牛斯山區的一個洞穴,他們的職業背景各不相同,當中有科學家、心理學家、醫生、護士、珠寶商和數學教師等。所有人都須戴上傳感器,他們的腦電波、脈搏、心率、體溫等數據會傳輸給洞穴外的30名科學家。研究成果可能用於阿茲海默症,因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第一個症狀就是時間感的喪失。
這項極限挑戰歷時40天,至4月22日結束。挑戰項目負責人克洛特進入洞穴前告訴記者,他們在山洞里建立了三個獨立的居住空間,一個用來睡覺、一個用來活動,另一個則用來進行地形及動植物研究。
* 【倫敦近萬人遊行 反對疫情嚴格管控】近萬人在英國倫敦市中心週六(3月20日)舉行反對疫情嚴格管控的抗議遊行,並與警察發生衝突,33人被捕。
據報道,參加遊行的人基本都沒戴口罩,他們呼喊著「自由」、「摘下你的口罩」等口號。
事發前,倫敦警方通過社交媒體警告,倫敦仍處於疫情危機中,集會是非法的,且將導致病毒擴散。
* 【美國社會開始關注亞裔遭仇視攻擊事件】六名亞裔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按摩院槍擊案中遭槍殺後,美國社會開始關注亞裔在冠病大流行期間受到更多仇恨攻擊的問題,亞裔人士也對自身安全提高警惕。
一名居住在麻州劍橋市的亞裔母親說,她與兩歲和四歲的女兒討論了種族和仇恨犯罪的情況。「我們開始談論如果在街上遭到襲擊應該如何逃生。這難道是跟一個兩歲的孩子該有的正常對話?」這名母親說,她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被教導要遵循「模範少數族裔」的觀念,但她認為,避免引人注意是「沒有人關注針對我們的犯罪的原因」。
敏使朗副作用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319紐約時報
*【美國警方稱,殺害亞裔被告槍手曾到過他所針對的按摩店】
Robert Aaron Long在亞特蘭大地區襲擊兩個按摩水療中心的顧客,他自稱是性癮症患者,曾兩度到過槍擊的按摩中心,但未說明是否進行過按摩以外的服務。週五,拜登總統和副總統賀錦麗將將在亞特蘭大會見亞裔代表,討論近來對於亞裔社區的攻擊和威脅。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us/robert-aaron-long-atlanta-spa-shooting.html
*【在喬治亞州槍擊事件後,亞裔美國人要求對偏見採取嚴肅的行動】
在恐懼,悲傷和痛苦中,亞特蘭大地區的槍擊事件,使該地長期以來,未能解決反亞洲歧視問題浮上檯面,引起了眾怒。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us/asian-bias-atlanta-shooting.html
*【美國將向墨西哥和加拿大貸款提供數百萬劑AZ疫苗】
美國白宮週四表示,美國計畫向墨西哥和加拿大輸送數百萬劑阿斯特捷利康疫苗,這是疫苗外交的一個顯著步驟,就在拜登政府正悄悄向墨西哥施壓,以遏制移民湧入邊境之際。白宮新聞秘書薩琪表示,美國正計畫與墨西哥和加拿大分別分享250萬劑和150萬劑AZ疫苗,並補充說,該計畫“尚未最終確定,但這是我們的目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world/americas/usa-mexico-vaccine-coronavirus.html
*【歐洲藥品監管機構稱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是安全的】
在一波的疫情席捲歐洲之際,歐洲最高藥品監管機構表示,阿斯特捷利康疫苗是安全的,希望減輕人們對作為抗冠狀病毒武器庫重要武器的疫苗可能產生副作用的擔憂,並促使十多個國家恢復使用該疫苗。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world/europe/astrazeneca-vaccine-europe.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隨著越來越多的州擴大接受冠狀病毒疫苗的資格,美國每日施打疫苗的速度穩步增加,目前的速度比前一周提高了12%。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歐洲針對Covid-19的疫苗接種水平太低,無法減緩冠狀病毒的傳播。該機構報告說,感染已連續三週上升,該地區死於該病的人數比一年前多。
#紐約州改變疫苗接種手續流程,繼兩個簡化預約流程的志願者網站NYCVaccineList和TurboVax之後,市議會一致通過一項法案,要求該市開發一個單一、統一的疫苗預約網站。
#法國宣布對包括巴黎在內的多個地區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封鎖。
#拜登的1.9兆美元救濟計劃將提供數十億加強原住民的醫療保健。拜登總統和國會民主黨人提出超過310億美元的聯邦援助,用於為美洲印第安人幫助原住民度過難關。
#首爾市政府週三表示,在外國工人感染激增後,該市將要求數十萬外國人進行檢查。官員們說,僱用至少一名外國人的公司,從星期三起有15天的時間,必須將其勞工送去測試,否則將面臨最高200萬韓元(約1,700美元)的罰款。這一宣布引起了憤怒,外交官和韓國政界人士呼籲撤銷該命令。
#丹麥一項大型研究中報告說,從Covid-19中恢復的大多數人都至少六個月不受病毒感染。
#愛荷華州近一年來首次報告,該州的任何長期照護機構都沒有冠毒疫情爆發。
#亞裔美國人議員周四警告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在針對亞洲社區的歧視和暴力急劇增加的情況下,該國已達到“危機點”。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國會就此問題舉行了第一次聽證會。他們描述了整個亞裔美國人社區的恐懼和創傷,並認為對亞裔美國人的襲擊增加是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引發的反華信息增加的直接結果。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3/18/world/covid-19-coronavirus
*【首次會談雙方相互指責,為美中外交定下了衝突的基調】
拜登政府與中國高級外交官舉行首次面對面會晤之前,美國官員們預測討論不會順利進行。他們是對的:傳統的幾分鐘的問候和言論開始融化了一個多小時的公開口頭辯論,證實了地緣政治對手之間預期的對抗性氣氛。美國官員說,為期兩天的會談將繼續進行,但立即指責中國代表團違反了敏感話題的討論形式,中國最高外交官楊潔篪指責美國對談判採取“屈尊”的態度,並表示美國代表團無權指責北京侵犯人權或就民主的優點進行談話。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us/politics/china-blinken-sullivan.html
*【拜登與習近平謹慎博弈,美國新對華政策現雛形】
拜登總統正在籌畫對中國政策的急劇轉變,重點是在世界各地召集盟友,對抗北京的脅迫性外交,並確保中國不會在關鍵技術上獲得永久優勢。乍看上去,它似乎採納了川普政府的大部分觀點:世界上最大的兩個大國正危險地轉向對抗,這與歐巴馬時代的基調明顯不同。
https://cn.nytimes.com/usa/20210318/us-china-relations/
*【自由主義者對拜登的外交決策越來越不耐煩】
在《華爾街日報》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前總統川普女婿兼中東問題顧問庫許納稱贊拜登總統“做了正確的事情”,並“稱伊朗是虛張聲勢”。拒絕做出新的讓步以引誘德黑蘭參加關於恢復川普政府放棄的核協議的談判。庫許納先生本來可能是好意,但他的背書使拜登的外交問題更加複雜,因為激怒了自由派盟友,這些盟友對拜登感到失望,因為至今他對伊朗的核外交沒有明確的進展。
https://www.nytimes.com/2021/03/18/us/politics/biden-foreign-policy-decisions-liberal-reacti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