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故意領失業補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故意領失業補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故意領失業補助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疫情經濟| 聽說最近台灣政府發放的補助金也是一個爭論的議題,有人覺得根本不應該發放,是政黨擄獲人心的政策,也有人覺得金額太少,根本幫不上什麼忙。說真的,在疫情時期執政,我相信不管是哪一個政黨都會被罵翻,因為人們永遠不滿意。 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法國這一年多來的情況吧,然後我們再來想想政府該不該發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溫馨提醒:文長慎入,但很重要! 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失能人口數已破百萬,照顧者有65%是失能者的家人,#評估至少有231萬人因照護而影響到工作,而失能者親屬的就業比例,也從原本的41%下降到32%,相當於有9%的上班族為了照護家人而辭職。 據統計,#照顧一位失能者走完生命...
-
故意領失業補助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09 14:55:11💛溫馨提醒:文長慎入,但很重要!
台灣在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失能人口數已破百萬,照顧者有65%是失能者的家人,#評估至少有231萬人因照護而影響到工作,而失能者親屬的就業比例,也從原本的41%下降到32%,相當於有9%的上班族為了照護家人而辭職。
據統計,#照顧一位失能者走完生命全程的費用需要將近500萬元。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身心失能者的負擔,政府修法個人綜所稅特別扣除額的部分,增訂了「長期照顧特別扣除」,符合資格者,一年最多可以有12萬元的長照扣除額,受益人數推估有42萬餘人。
然而,台灣需要被照顧者眾,長照扣除額排富門檻的20%稅率限制,#將多數長照家庭皆排除在外。
我認為該項政策立意良善,但若我國長照服務能全面含括失能者被照顧的需求,#也就不需要再透過長照特別扣除額來減輕家庭的照顧負擔。
行政院列出的排富條款,將稅率限制訂為20%,也僅涵蓋了約5.5%的納稅人口,年所得淨額逾121萬者皆排除在外,我認為太嚴格了,政府應將稅率限制從原本的20%提高到30%,把這10%級距中的4.21萬人也納入適用對象,#受益者便會超過46萬人,約半數的長照家庭都能因此受惠。
此外,多納這10%級距的人數,#預估減少的稅損也只有約10億元,在過去5年皆超徵的狀況下,不至於造成稅基過度流失,卻能使民眾對該項政策更有感,我認為是值得的。
除了財政後援,全面性長照服務的提供也很重要。目前長照2.0的補助多以居家式和社區式服務為主,#缺乏對於機構式服務的補助,導致長照機構的資源不足且佈建不均,「排隊五年等不到床位」、「有錢也找不到長照機構的床」等說法四起。
弔詭的是,即使衛福部推估現在的長照住宿式機構缺口超過5萬張床,還有88個鄉鎮市區未設立或供不應求,#但國內住宿式機構的佔床率也僅有85%,究竟是城鄉資源分布不均?還是住宿式機構品質參差?還有待衛福部查清、解決。
此外,政府也應盡快清查閒置的公共設施空間,評估設置綜合式服務長照機構的可行性,並參考日本居家護理師的先驅秋山正子所開設的「生活保健室」,#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小規模多機能整合型服務中心,針對門診以上、在宅未滿的社區長照個案,提供免費的諮詢服務,並藉由聚集長輩成為日常串門子的地方,發揮預防保健的功能,實現在地老化。
在長照人力方面,居家照顧服務員和「照老闆」雖然因為薪資待遇提高與政府鼓勵創業而快速增加,但不夠全面的制度與管控,#卻也可能產生了許多弊端,像是勞動合作社設立的照服單位無法透過勞基法監測時數、勞工故意失業再從事照服工作以領最高10.8萬元的就業獎勵津貼等等,這也都需要政府再去徹查與改善。
此外,大部分的治療師白天都在醫院或診所上班,#僅一部分有接觸到長照業務的治療師會在下班後到個案家中進行居家復能的服務,社區的長照人力嚴重不足。
這都凸顯出了社區長照專業服務的血汗,還有夜間服務是服務者需求抑或是服務者需求等問題。
我再一次呼籲政府,#只有當長照單位的勞動條件比醫院好時,才會有人願意到長照領域服務,否則訓練出再多的照護人員或是醫護人員,最後還是都不願意「下場」。
💥建議
✔長照特別扣除額應提高排富稅收至30%。
✔護理人員為整合醫療與生活照顧最適合的專業人力。
✔協助護理人員成立、經營「社區保健站」。
💥提案
✔研擬除了稅制補貼外紓解長照負擔的方案。
✔提升住宿式機構「好床數及佔床率」的具體方案。
✔徹查居服申報、濫用失業勞工就業獎勵津貼的可能弊端。
✔改善居家專業服務的勞動條件與促進社區化的發展。
#質詢
#長期照顧
故意領失業補助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經濟|
聽說最近台灣政府發放的補助金也是一個爭論的議題,有人覺得根本不應該發放,是政黨擄獲人心的政策,也有人覺得金額太少,根本幫不上什麼忙。說真的,在疫情時期執政,我相信不管是哪一個政黨都會被罵翻,因為人們永遠不滿意。
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法國這一年多來的情況吧,然後我們再來想想政府該不該發錢,該發多少錢。
法國去年第一次宣布封城,各行各業還有人民都很錯愕。當然,誰也沒封過城,法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就沒有過宵禁了。政府當時緊急宣布各種失業補助金,就連像我們這種自由業者,只要當月收入比2019年同期收入少50%,也可以獲得1500歐。
這個消息頒佈後,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因為像我們這種自由業者與公司行號每年繳納的稅金、社會福利金都非常高昂,而且帳單如果不繳的話,罰款連帶催帳公司的費用會越滾越大。所以我常常覺得自己是在為國家工作,因為最後落入口袋的可用收入很少,大概不到40%。
大家每年繳那麼多錢,當然社會福利很好,健保、小孩學費、懷孕生產津貼、保姆育兒津貼、失業補助⋯⋯等等。但這疫情的非常時期不工作能拿1500歐,高於法國最低薪資,這也讓許多人發現有機可乘,開始各種「反正我不用工作就可以領錢」的態度。第一次解封後,我曾經在某家珍奶店前聽到一個中國人教他的朋友怎麼做帳好跟法國政府領錢。當然這麼做的也有法國人,我們有個朋友這一年多來每個月都故意做帳領政府補助,然後爽爽的不工作去度假。
法國政府的每個月1500歐補助,到了去年秋天第二次封城的時候,更調高至一個月一萬歐。同樣道理,只要你當月收入比2019年少50%以上就可以獲得差額的補助,這個補助不用還,也不用另外付稅。補助就這樣一直到今年六月解封,其他還有各種大型企業的紓困,最有名的就是大錢坑法航的紓困方案。
聽起來法國經濟好像很慘,去年一整年真的蠻慘的,除了生產製造或航空核電,法國還是觀光、餐飲、展會等大國,真的是突然間全部停擺。不過在疫情間,從今年第一季開始,我們就感覺經濟又慢慢好轉,各行各業都在想新的對應策略。這樣的情況到了第二季就更明顯,可以強烈感受到大家在拼經濟的氣氛,而經濟情況的確也開始回溫。
在法國今年經濟回溫的過程中,幕後有一個很重要的推手,就是法國政府再次出現的撒錢計畫。當然,這個撒錢計畫是一般民眾用不到的,而是經濟部為了鼓勵小型企業在疫情中繼續發展而發放的數位補助經費。
這個數位補助經費是讓小型公司往數位化發展,只要公司員工低於11人,今年第一季和第二季做的線上廣告宣傳、架設網站⋯⋯等,可以獲得最少450歐的補助金。這個政策鼓勵小公司在疫情中發展線上銷售或服務,到現在第二季尾,也可以看到一些成效。
法國的情況大概如此,這次疫情讓我看到法國很不一樣的地方,像很快就到處可以戳鼻子、還有讓我無敵驚訝的疫苗施打動線與效率,到最近的經濟快速復甦等等,真的是富有的強國無疑!
下圖:昨天po的是前菜,今天附上主菜和甜點。這間餐廳中午的前菜加主菜才20歐元,真的是太便宜!
故意領失業補助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請開放讓勞工可以自己申請薪資補助
#如果你是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有遇到無法申辦紓困補助的問題,歡迎把狀況留言給我。
紓困預算4.0,目前協商進程已經進行到一半。這次各部會所提出來的紓困補助方案,受到了許多挑戰,包括預算編列是否實際、能否精準補貼等等,在這兩個禮拜中,時代力量看到了相當多的問題與疏漏。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經濟部商業服務業的補貼方案中,勞工居然要透過雇主申請,才能領取到薪資補貼。
最近我接到非常多百貨公司櫃哥、櫃姐的投訴,表示業績下滑,被迫休假,薪水減少,但卻沒有補貼方案可以申請,
為什麼?
因為他們是受聘於專櫃的品牌公司,而不是百貨公司。雖然百貨公司業績蕭條,但品牌公司不一定會想要去申辦經濟部的紓困補助。然而,偏偏 #商業服務業勞工的薪資補助必須透過業者申請,只要品牌公司不申請員工薪資補助,櫃哥櫃姐們就完全無法獲得紓困補貼。
這是何其荒謬的事情!
然而,櫃哥櫃姐可能是求職條件相對較好的勞工,絕大多數受到疫情衝擊的服務業勞工,舉凡美容美髮、餐飲、娛樂休閒等等,最大的特色:
✅店家規模小
✅兼職員工眾多
✅技術門檻不高,弱勢民眾打工首選
✅受到衝擊的容忍力低。
不同於去年,絕大多數是外銷為主的製造業及航空業,今年多半是 #內需型服務業 受到影響。
兼職、臨時人員,甚至無給職親人擔任員工的比例極高,因為入行門檻低,所以是很多弱勢民眾的打工首選,在疫情衝擊之下,許多人都被迫放無薪假,甚至被直接通知明天不用來了。
今天黨團協商的時候,時代力量提出,應該要由商業服務業勞工可以直接向經濟部申辦薪資補助,而不需要透過企業,避免企業擺爛,故意不申請。
柯建銘反問:「有補助,企業怎麼可能不去申請?」
這種話就是不食人間煙火。
擺爛的企業主,大家看得還不夠多嗎?雇主不給薪、不通報無薪假、不申請紓困補助、不資遣員工,搞得勞工連失業給付都領不到,這種例子多得是。
昨天我詢問經濟部好幾個問題,經濟部的答案都令人搖頭:
★如果遇上刻意不替勞工申辦薪資補貼的雇主,經濟部有其他的管道,能夠提供給勞工申請嗎?
→經濟部:我們會找勞動部查核有無違法事實,依勞動法令裁處。
這個答案簡直答非所問,你查核到雇主違法了,罰款是進國庫,勞工一樣沒有辦法獲得紓困!
★如果薪資補助申請下來了,雇主故意侵占補助,或是要求薪資回捐,勞工可以怎麼半?
→經濟部:我們會追回補助。
哈囉,補助你追回了,很好,替國庫省錢,但是受害勞工可以再申請嗎?還是沒辦法啊!
★為什麼其他部會都有開放勞工可以直接申辦現金補貼,舉例來說,文化部所管轄的藝文工作者,無論有無勞保,只要提出收入受衝擊的證明即可申辦紓困,為什麼經濟部沒有這樣的管道?
→經濟部:經濟部只對口企業,不對口勞工。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流動性很高,他們如果離職到其他行業,就不是經濟部的管轄範圍。
電話一談到這邊,我徹底爆氣了。
你經濟部明明知道,服務業的勞工,最弱勢、受衝擊容忍力低、兼職打工居多, #就是這波疫情中最需要紓困的勞工!
經濟部堅持部會本位,省卻了行政成本,代價卻是最弱勢、最底層勞工的生計!
根據2020年主計總處的統計,製造業的勞工,部分工時(兼職)比例只有1.8%,相對於服務業,服務勞工的人數比製造業勞工多了六倍,其中,「住宿及餐飲業」的兼職勞工比例,高達20%;「教育業」兼職勞工比例17%;「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兼職勞工比例也有7%。
綁定雇主才能申請的薪資補助,絕對是這次紓困4.0中,最大的漏洞!
歷經今天激烈的黨團協商攻防之後,經濟部終於同意,願意針對受政府停業,或是疫情衝擊無法內用的餐飲業,會同勞動部檢討及評估,是否能夠直接現金補貼受害勞工。
#請經濟部給商業服務業勞工一條活路,開放讓他們可以直接申請薪資補貼,而不需要透過雇主申辦。
#如果你是商業服務業的勞工,有遇到無法申辦紓困補助的問題,歡迎把狀況留言給我。之後我們會跟經濟部及勞動部開會,非常需要知道大家所面臨的困境。
【延伸補充】
經濟部認為,勞動部或衛福部可以提供協助,但事實上,這些所謂的「協助」,必須建立在雇主和勞工進行合法協商,例如勞動部的「安心就業計畫」或「充電再出發計畫」,唯有雇主依法申報減班休息的勞工才能申請。
除了經濟部之外,交通部、文化部、衛福部、教育部的員工薪資補貼,其實也有類似的架構問題,只有部分勞工可以申請直接現金補貼。因此,時力黨團強烈要求,請行政院全盤檢討,員工薪資補貼綁定雇主申請的紓困模式。
這在執行上恐怕會有嚴重漏洞,請趁現在還有機會,儘快開放受雇勞工也能依據實際工作和收入減損證明,直接申請薪資補貼。
故意領失業補助 在 婦產科 沈煌彬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土地公介紹來的患者】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
海扶刀中心主任 沈煌彬醫師
出家門唸書工作之後,母親總不忘叮嚀我,不管在哪裡,都要去附近的土地公那裡拜拜。在林口長庚實習的那兩年,我都會去後門榕樹下的土地公廟上香,那兩年的值班生活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順」。
四年前,某一天下午,我來到了竹山紫南宮,跟土地公介紹我現在的工作內容,可以幫我介紹病人嗎?我剛離開廟宇,一位住在基隆的患者透過FB跟我聯絡上,她在北海岸某個知名墓園當管理員,她剛跟墓園的土地公上完香,她的FB就跳出我的名字,她也立刻跟我聯絡。
很多北部的醫師她都看過了,答案就是切除子宮。她每一個月至少會痛20天,父母對她很不諒解,認定她就是偷懶,故意找藉口不上工,沒多久連墓園管理員這種涼缺,也被開除了。
幫她安排了海扶刀治療,經痛也減輕了七八成,但是身體也是很虛,我開了一張長篇診斷證明,讓她可以跟某個單位請領失業補助,她很感激我是世界上少數相信她不是懶惰蟲的人。那時候「異位寧」剛進來台灣,我建議她開始服用。經過幾個月,她開始上班,順利找到代課老師的工作。
目前她服用異位寧已經超過兩年了,沒特別副作用,今天她告訴我她在林口找到了一個月薪超過四萬的新工作,也準備要結婚了。我建議她要不要改到林口長庚追蹤就好,她跟我說她還要繼續來台中中山。還準備來這裡產檢。
謝謝土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