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政治的概念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政治的概念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政治的概念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政治的概念產品中有1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龍貓大王通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歷史是一條長河,這種形容,代表歷史有上中下游,有固定的流向,後浪推動著前浪,不久後自己也變成前浪。中國有一條長河、日本也有、羅馬也有,如果我們要了解歷史,當然得溯本逐源、從頭開始,一路曳舟而下。 . 這是學校教妳的歷史,也許是讓妳遠離歷史的原因:每個國家的長河悠久漫長,要怎麼把這麼長的距離積累,塞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6萬的網紅HistoryBr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https://p.ecpay.com.tw/C12D4 (綠界) 糧草小額贊助連結,您的支持是我們努力的動力! (安全隱密可靠:信用卡、ATM、網路ATM、超商) PAYPAL糧草贊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MrHistoryBro 或KHMrHi...

政治的概念 在 Banana Bro 蕉哥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6-03 14:43:03

【遊擊隊】⁠ ⁠ 前兩天提到西班牙人民對抗拿破崙的遊擊戰,根據Carl Schmit的說法,遊擊戰是有它的合理性,因為一切也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也印證了政治在國家管治層面上的至高性。⁠ ⁠ 遊擊隊在政治哲學上有一定的重要性,談到政治不得不談遊擊隊。政治是分辨敵人、打擊敵人的工作,一個國家的首要政...

政治的概念 在 Banana Bro 蕉哥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6-03 14:43:03

【政治的定義】⁠ ⁠ 《政治的概念》的作者是來自20世紀初、德國的Carl Schmitt,這本書在政治領域絕對可以稱得上為經典,接下來我將嘗試解讀當中的觀點。⁠ ⁠ 政治是甚麼?如果說經濟是區分貧與富,藝術是區分美與醜,道德是區分善與惡,那麼政治就是區分敵人與朋友。要區分敵我,就需要不斷打壓你的敵...

  • 政治的概念 在 龍貓大王通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0 19:55:28
    有 220 人按讚

    歷史是一條長河,這種形容,代表歷史有上中下游,有固定的流向,後浪推動著前浪,不久後自己也變成前浪。中國有一條長河、日本也有、羅馬也有,如果我們要了解歷史,當然得溯本逐源、從頭開始,一路曳舟而下。
    .
    這是學校教妳的歷史,也許是讓妳遠離歷史的原因:每個國家的長河悠久漫長,要怎麼把這麼長的距離積累,塞進妳已經被生活折磨的疲累小腦子裡呢?如今在網路上發個文,很容易就被人冠上「你得有國際觀」的臭名,問題是,誰有那麼多時間培養國際觀呢?那可等同於要熟悉多個國家的歷史、還得有地緣政治的概念、理解這塊廣域土地上的共通價值觀才行。除非你是被戰爭耽誤的歷史宅楊威利,否則培養國際觀似乎只能靠多多出國來土法煉鋼。
    .
    出國旅遊也只能培養薄薄一層的國際觀,而到底什麼是國際觀呢?如何有系統地培養呢?感謝臺灣商務,他們將長河串連在一起了:由日本歷史書籍大腕「山川出版社」出版的《歷史的轉換期》全 11 冊,已由臺灣商務在台開始發行。簡單說,《歷史的轉換期》不教妳夏商周春秋戰國到明清,它告訴妳世界歷史的 11 個「轉變時刻」,在這關鍵的 11 個年頭,世界不同國家都出現了類似、甚至相同的奇妙轉變。
    .
    這不是順著歷史長河而下婉婉介紹的歷史書,這是站在天空,向世界各國的歷史淵源揮出一記橫刀,告訴你西元前 220 年的羅馬帝國,與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如何在他們不知道彼此存在的情況下,距離 8 千公里的兩個文化,都在試圖建立一個能長治久安的帝國管理體系。
    .
    合久必分,《歷史的轉換期》第二冊,是介紹西元 378 年:這時統一的大帝國羅馬已經面臨崩壞,而維持長久統一狀態的漢帝國也已消亡,是什麼讓地球上兩個巨大的帝國同樣步向黃昏?《歷史的轉換期》站在歷史的轉捩點,告訴你這場異變前的許多微小徵兆,與長時間默默積累的變質與劣化。你也許不會因為《300壯士》而愛上希臘羅馬史(但我是),可是你能從《歷史的轉換期》的第一二冊,見到羅馬的日出與日落,至少能讓你理解羅馬歷史上的偉大光榮與悲哀。
    .
    當然,你能同時在書中讀到,中國在面對這些變化時的相同相異發展,為什麼中國能夠長時間維持政治上的統一?難道只是秦始皇的「治亂世用重刑」?對羅馬與秦這樣幅員廣大的帝國來說,他們又該如何處理邊疆地區的動亂?羅馬帝國如何處理伊比利半島的原住民反叛?《歷史的轉換期》都收集了大量的史料,以淺顯易懂的文字解釋給你聽——你不需要是歷史系科班也看得懂。
    .
    現在《歷史的轉換期》第一冊《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以及第二冊《崩解的古代帝國秩序》都已經上市,後續九本將會陸續出版。《歷史的轉換期》以歷史重點時刻作為基準介紹,除非你同時深諳東西方歷史,否則沒辦法做出像《歷史的轉換期》這麼紮實的比較與論述,推薦給各位~
    .
    ☆你可以在這裡買到這本書:
    博客來:
    https://bit.ly/36N983P
    https://bit.ly/3xVBQLK
    三民:
    https://bit.ly/3xW82im
    https://bit.ly/3rkZZJj
    城邦讀書花園:
    https://bit.ly/2UZhRx4
    https://bit.ly/3xREh1T
    momo:
    https://bit.ly/36N9qrr
    https://bit.ly/3hPbhSN
    誠品:
    https://bit.ly/3x1Ucd3
    https://bit.ly/3xWbB83
    讀墨:
    https://bit.ly/3hQGZPJ
    https://bit.ly/3y5zeeF
    .
    ☆感謝臺灣商務贈書,請按照以下這三個步驟操作,我將會從完成步驟的朋友中,抽出2位朋友送你第一冊《帝國與世界史的誕生》!
      .
    1.在【龍貓大王通信】粉絲頁按讚
    2.分享本則活動貼文至您的動態時報(權限設為公開)
    3.在本則活動按讚並留言回答:「我最想了解歷史上哪一年發生的事?」
     .
    活動從現在到7/22(四)20:00為止,之後我將會抽出2位幸運的朋友!

  • 政治的概念 在 神學是粉紅色的秋 theologia autumnitas rosea est - 陳韋安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17 10:03:08
    有 239 人按讚

    〈不割蓆的神學反省〉

    作者:陳韋安

    #五千字長文慎入

    「不割蓆」,乃是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重要口號。

    汲取了2014年佔領運動「和理非」與「勇武」之間內鬥的慘痛教訓,香港人明白同盟合作對整體運動的重要性。因此,反送中運動出現「不割蓆」的口號。或者,我們當中不少人也曾經歷過香港人團結的力量:一百萬人大遊行、二百萬人大遊行、圍城人鏈等等。

    本文不是要為「不割蓆」寫上任何神學根據。相反,我嘗試從基督教神學的角度分析「不割蓆」這概念,從而反思它的政治效能,並提出一個更值得推崇的神學政治社會學概念。

    I. 「盟友」與「不割蓆」

    先從卡爾·施米特(Carl Schmitt)說起。德國政治思想家卡爾·施米特在《政治的概念》(Der Begriff des Politischen) 一文定義「政治」一詞:「政治的特殊區分,就是政治行動與動機指向的,是一種「明辨敵友」的過程」(Die spezifisch politisch Unterscheidung, auf welche sich die politischen Handlungen und Motive zurückführen lassen, ist die Unterscheidung von Freund und Feind)。這政治概念清楚明顯反映在過去半年香港的政治運動之中——無論是警察或抗爭者、政府與羣衆、藍店與黃店,敵人與盟友之間的界線是非常明顯的。

    因此,在這「明辨敵友」的過程中,「不割蓆」成了政治運動的重要基礎。因為它有助穩固政治陣營的力量,也是政治過程(die Politische)的根本。不過,隨着抗爭運動的發展,意見分歧是無可避免的——分歧可以是對暴力的認受程度、可以是抗爭路線的不同、可以是對黃色經濟圈的理解。任何議題都可以出現分歧。雖然有人提出「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多元說法,但隨着抗爭運動失去了它的動力(momentum),起初的團結力量開始逐漸減退,再而衰,三而竭——政治盟友之間也開始出現分歧。「割,還是不割?」This is the question。

    誠然,「盟友」與「不割蓆」似乎是雞與蛋的問題。在政治過程中,究竟兩個人是基於「盟友」而「不割蓆」,還是因着「不割蓆」而成為「盟友」呢?我的看法是前者。「不割蓆」從來都是一個盟友間的政治共識。假若施米特的看法正確——政治就是「反對敵人」與「支持盟友」的過程的話,「不割蓆」其實是「支持盟友」的取向。「不割蓆」成為了政治共同體的嚴守原則:無條件,也無需理據,總之就是不割。「核爆都唔割」正是這道理:因為我們是「手足」,因此「核爆都唔割」。

    不過,我認為,這種建基於政治盟友的「不割蓆」仍然是脆弱的——因為它完全建基於「盟友」的概念。當「不割蓆」建基於盟友身份,它的成效也完全建基於盟友身份。一旦彼此不再是政治盟友,「不割蓆」就不再是必然的政治選項:「黃絲」與「熱狗」之間就是如此。只要辨清彼此不是政治盟友,「不割蓆」就不存在。借用新約中文和合本聖經的說法,這就是所謂「結黨」。派系分裂重新定義「敵人」與「盟友」的身份,黨爭更催化「反對敵人」與「黨友團結」的力量。

    寫到這裏,心裡有點感嘆——記起「中國人是一盤散沙」這句話。我想,假若香港人不太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話,我們就需要在「團結」這事情上,不太像中國人。在此,我認為,香港人的政治團結,只靠「不割蓆」是撐不住的。

    為甚麼?「不割蓆」是一個否定概念。 不割蓆是「無為」。沒有行動。然而,基督教倫理從來都不是沒有行動。好比孔子《論語》與耶穌登山寶訓之間的差距。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一種無為倫理。無為倫理最好的結果只是沒有任何(不好的)行動。不過,耶穌的教導卻不只如此:「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太7:12)。耶穌教導門徒要主動的締造善行。因此,前者是被動的否定,後者卻是主動的愛。

    II. Solidarity

    所以,基督教倫理要求的團結超越被動的「不割蓆」,而是擁有更深層次的 Solidarity(容讓我先不給予中文翻譯)。從字義的角度來看,solidarity 源於法文 solidarité,以及拉丁語的 solidum 或 solidus,有堅固之意。不過,solidarity 卻比較難找到中文的對應詞彙,雖然大部分人將 solidarity 翻譯為「團結」。

    不過,中國人的「團結」概念與 solidarity 所描述的不太一樣。中國人的團結是怎樣的意思?或許我們小時候耳熟能詳的比喻給予我們暗示:一雙筷子易折,十雙筷子就不易斷。這是中國人對「團結」的理解。筷子的比喻告訴我們怎樣的團結觀呢?它強調羣衆的聚集、羣衆的總和、羣衆的巨大。不過,這比喻卻似乎忽略了羣體的內在關係,也沒有闡明羣體內在的相互行動。事實上,無論是中文詞彙的「團」或「結」,它都只強調一種比較靜態的羣體狀況,彼此之間可以沒有任何實質瓜葛——極其量只是「不割蓆」的無為,或「兄弟爬山各自努力」的分工。

    西方社會所提倡的 solidarity 卻不僅如此。事實上,solidarity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社會學用詞,solidarity 的團結精神可以翻譯為「社會連帶」、「社會團結」、或「休戚相關」。它強調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互相守望與幫助。或者,我們可以從法國猶太裔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說起。涂爾幹於十九世紀末寫了一部社會學的經典《社會分工論》(De la division du travail social)。solidarité 在他的論述中是一個描述性概念,它描述社會不同時代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精神——機械團結(Solidarité mécanique)與有機團結(Solidarité organique):

    A. 機械團結是基於社會的同質性(homogeneity)。機械團結傾向出現於古代社會或小型社會。由於傳統社會中個人意識與社會意識不可分割,社會上的個體離不開社會的整體,導致個人的宗教、生活方式、思維都比較一致,因此比較容易導致「機械連帶」。

    B. 有機團結卻描述較大規模的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相互依賴的集體意識。涂爾幹認為,當社會發展到某個規模,機械團結就會被有機團結所取代,人在社會上不可能獨自生存,社會上的人需要藉着社會上的分工(division of labor)來,從而發展出像人體器官一般的團結性。

    因此,西方社會的團結觀非常強調社會羣體內的互動與互助。不過,正如先前所說,涂爾幹對社會團結的概念只是一種描述性概念。問題是:如何促使社會導致如此美好的團結精神呢?這卻是問題的核心。回看過去香港的抗爭運動,甚至香港社會的政治撕裂,究竟社會如何孕育出一種政治性或社會性的連帶精神?正如前文強調,基督教的倫理從來都不是被動、無為的。因此,如何能夠超越被動、空泛、無為的「不割蓆」,從而實踐出一套有力、有效、主動的社會團結——這正是基督教倫理必要思考的政治神學課題。

    III. 羣體的自私

    承上文,西方社會學的社會團結(Solidarity)強調彼此連帶、互相守望、互補不足的羣體力量。這團結精神在政治上往往產生巨大的力量——它可以叫某政治選舉候選人獲勝、柏林圍牆倒下、二百萬人上街、促成黃色經濟圈等等;不過,它也可以醞釀出可怕的文化大革命、滅絕猶太人、或者 721事件。

    因此,俗世的政治團結成為了威權政治首要操控的力量。這力量能夠推翻政權,也能維護政權。因此,無論是政治個人崇拜還是政治宣傳(propaganda),政權通過各種不同手段,操控人民的力量成為一種維護政權的團結力量。誠然,人民力量(power of people)一直都在,只需要政治團結把它釋放出來——能夠被操控的政治團結成了維護政權穩定的最大支持;相反,被釋放的政治團結卻能導致革命!

    其中,最能夠促進政治團結的手段,乃是共同的敵人(common enemy)。這是不變的政治格言:「敵人的敵人是我的朋友」(The enemy of my enemy is my friend )。所以,俗世的政治團結,往往是一種內聚性的團結力量——與其說是「團結」,倒不如說是「共敵」。民族主義(nationalism)就是一個典型例子。民族主義本來強調民族內在的團結精神,不過,當它成為仇恨其他民族的排外力量時,它的團結就成為了可怕、無處不在的毀滅勢力。因此,為了維護國家穩定,威權政治不斷在社會製造敵人(無論是外國勢力抑或批鬥對象),或者建立羣體的民族或國家榮耀與自豪感。

    正如開首所提及,政治(die Politische)乃分辨友敵的過程。因此,俗世的政治團結——無論是不割蓆精神、黃色經濟圈、罷買國產貨等等——其實都是不斷鞏固內在政治團結,不斷製造政治敵人的過程。兩者不斷循環。

    一個很有趣的發現:中文和合本所翻譯的「結黨」(ἐριθεία),原文其實解作「自私」。譬如說,保羅在腓立比書中勸勉腓立比羣體「凡事不可結黨」,經文本來應譯作「不可自私自利」。不過,和合本的翻譯卻巧妙地強調了整個羣體的自私現象。因此,無論是結黨、黨爭、派系鬥爭抑或民族主義——各種類型的政治團結,其實都成為了保羅批判的對象——我稱之為「羣體的自私」(ἐριθεία)。

    「羣體的自私」也是「羣體的團結」。

    任何俗世的政治團結,假如它的力量只是基於對外敵的仇恨,抑或建基於羣體某種內在的同一性,這種團結精神最終只會導致出兩個後果:一、要麼這團結力量因羣體內成員間的意見不一遭到瓦解;二、要麼它演變成為一種極度可怕的排外力量——羣體團結所產生的彼此連帶、互相守望、互補不足,最後成為基於羣體利益的「羣體自私」。 我強調,羣體自私乃人類最可怕的自私!因它不只是欠缺愛心的無為,它更可造成極具破壞力的毀滅力量——卻以「團結互助」的虛假外貌來造成極度可怕的惡果。

    IV. 基督教的團結精神

    其實,與其說西方的「社會團結」(Solidarity)是社會學概念,倒不如說它源自植根西方社會的基督教精神。或者,我們可以先從「天主教社會訓導」(Catholic social teaching)說起。所謂「天主教社會訓導」,就是天主教會在這一百年來,從1891年歷任教宗針對各時代社會問題而頒佈的通諭及公函的統稱(例如資本主義、消費主義、世界大戰、軍備競賽等等)。

    簡單來說,天主教社會訓導有四大原則:人權原則、公益原則、團結原則以及互補原則。其中「團結原則」就是我們所講的社會團結。不過,有時候天主教的 Solidarity 被翻譯做「共濟」。但是,共濟的「濟」會讓我們產生錯覺,讓人以為它只是與賙濟或慈善有關。其實,天主教的社會團結不只強調對貧窮人的幫助,它更深層次地表達出基督信仰最重要的社會觀念——人人皆兄弟。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87年頒佈《社會事務關懷》通諭(Sollicitudo rei socialis)如此寫道:「當每個社會中的社會成員視對方為真正的人時,『團結』才能有效的實現。」因此,基督教團結的起始點乃是人類最根本的共同點——人的價值。作為人,沒有一個人可以忽視另一人的價值。這是基督教團結精神的核心。

    從創造的角度來看,人的本質已經包含了人類的一體性以及人類的「共人性」(Mitmenschlichkeit)。所謂「共人性」,就是人作為受造物最根本的狀態——人從來都不是獨自一人,而是互相合作、互相補足的「人們」。作為「上帝的形象」(imago Dei),人類成為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的主體,但主體性卻不導致個人主義,而是相反,它暗示了人類在社會多元處境下互相合作、互相補足、互相連結的狀態。正如《社會事務關懷》通諭寫道:「全球『團結』的基本條件是自主和自由的自我抉擇......但是,『團結』同時也要求隨時準備接受為整個世界的團體的益處而作的必要犧牲。」

    這正點出了基督教團結精神與世俗政治團結的不同之處。

    基督教的團結精神不是建基於任何意識形態——無論是民族主義、共產主義、黃絲、藍絲、共同假想敵,甚至基督教本身,都不是人與人連結的基礎。不過,無疑,以上所列舉的意識形態都容易地把人團結在一起:因為我們是「黃絲」,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因為我們有共同敵人,因為我們是基督徒,所以我們要團結。但是,這其實是世俗的團結精神。它雖然是團結,卻同時破壞了人類整體的一體性,破壞人類最根本、基礎的團結。正如我在前文章所說,俗世意識形態下的團結精神只會生出仇恨的排他主義——民族的排他主義、政見的排他主義、宗教的排他主義等。

    相反,基督教團結精神回到人類最普遍的共同點——人類本身。「人人皆兄弟」。作為上帝的創造,我們,人類,在社會上必需與另一個人連結,彼此補足、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共同生活、休慼相關。明顯地,如此的團結精神與俗世政治的團結非常不同,甚至,它遠超我們對「團結」的理解,因它提倡社會羣體的仁愛(love)、手足情(brotherhood)、寬容(Tolerenz)、階級消除等等。它是一種動態、主動的團結精神。它沒有被世上任何意識形態所支配,相反,卻是世上任何社會美善的基礎。

    因此,沒有基督教的團結精神,任何團結只會淪為另一種政治鬥爭。

  • 政治的概念 在 朱智德 立委參選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1-08 00:50:17
    有 15 人按讚

    #醫療大麻合法化

    「大麻醫療有很多療法,包括CBD、THC,但是現在台灣完全不給進。它能應對的症狀不只包含大家常講的憂鬱症、焦慮症,其實還包含了青光眼、阿茲海默症、頭暈,甚至很常用在治療食慾不振或嘔吐的問題,這就對某些化療病患有很大幫助。

    最重要是的小朋友的難治型癲癇,在吃很多藥都沒有用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靠大麻萃取物的藥物去處理。注意,我說的是用「大麻的衍生藥物」去繼續處理這些事情。再來,遊說這些藥品的開放,當然是嚴格控管下的開放。還有CBD,其實CBD根本都不是毒品!就是supplment(補給品),到處都買得到的東西,為什麼在台灣會有那麼多問題?

    我抱著這些想法去遊說綠黨,綠黨就說他們會想想看。我記得我還帶了一罐CBD酊劑跟一個hemp(麻)的繩子,繩子還是是在台灣的大創買的。這就是大麻兩個重要的作物:一個是CBD,另一個就是紡織。我講了一個小時。這是十月底的事。一個星期後,上面簡訊給我說,請妳再來會議室,那次是約吃飯。吃了兩次飯之後,又收到簡訊說,我們剛剛開完會,決定徵召妳當這次的不分區立委,讓妳推動大麻合法化。我當下的反應是:「What!?」

    所以這次綠黨給我的機會,就是讓我用遊說和陳抗以外的途徑來推動議題。

    去年四月二十號辦了一個三百人的小小遊行,我們說是台灣第一次的420 pride。有一點像gay pride,弄了一個小小舞台,其實很有趣。雖說遊說是一條路,但是對於普通群眾來講,這個遊行很像一群stoner出來說「Give me some weed」、「我要抽大麻」、「Pot is good」。其實並不是這樣啊。

    從政治的角度來講,如果被提名不分區立委候選人就能成為政治人物的話,那或許「政治人物」給大眾呈現出來的就是和上述那些刻板印象中「stoner」所不一樣的形象。這兩種形象,不論是給社會的印象還是能夠深入討論議題的程度,都是不同層級的,這就是我為什麼決定從政的原因——同樣是綠色政治的概念,藉由從政這條手段,引起社會的討論。如果我們進到了國會,我們會通盤檢討——不只是大麻,毒品政策都一律需要檢討。這個其實是更大的目標,但因為實在太多,我沒辦法寫在公報上面,所以就是簡約地說:醫療用大麻合法化。」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