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政治學名詞解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政治學名詞解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政治學名詞解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政治學名詞解釋產品中有1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5萬的網紅Initium Media 端傳媒,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小端網絡觀察:金球獎導演 #趙婷 和《浪跡天地》,為何上一秒是「中國驕傲」,下一秒就成「辱華」?】 趙婷憑《#浪跡天地》(Nomadland;中國大陸譯《無依之地》、台灣譯《游牧人生》)奪得美國第78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成為史上首位獲得該項殊榮的華裔女性。趙婷獲獎後,包括央視、新華社、《人民日...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路怡珍,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路3分鐘】💥💥 什麼是 #區塊練,跟 #虛擬貨幣 有關嗎?投資該謹慎還是吹下去? 每集3分鐘,每3分鐘搞懂一個不覺而厲的科技財經名詞。含3部份:🔥〈名詞快解〉:用輕鬆語言解讀晦澀的科技關鍵字,例:區塊鏈、物聯網、無人駕駛、深度學習等...。 🔥〈知識拓展〉:聊關鍵字對應人物故事&案例。 ...

政治學名詞解釋 在 鏡好聽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3 08:46:45

【#出擊事實查核大揭密】E11|傳播環境中的「逆火效應」:事實查核會助長謠言嗎? 駁斥謠言,原來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 上集我們談到了 #2020的選務謠言,這一集我們要延續來談談那些發生在你我生活情境裡的現象。你是不是曾經遇過以下狀況:明明用事實查核證明了某件事是謠言,對方卻不接受,甚至更加相...

政治學名詞解釋 在 109學測∣企鵝讀書帳×企鵝工作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52:37

《企鵝團隊成員的面試◇準備/過程/心得》 我是企鵝團隊的其中一個團員啦~ 參加中正大學某科系的面試 (如有成功錄取該學系才會公布) ps.中正該科系已經全數面試完畢 . 💖先談談事前準備的部分 ①面試前一天早點睡,要用最好的精神上戰場噢 ②找同學互相模擬面試,每次練習都筆記下來需要改的地方,...

政治學名詞解釋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4-04 18:48:55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不要再把中國叫成大陸了!—「大陸」的小故事〕  「陸客」、「陸生」、「陸劇」相信一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彙,稱「中國」為「大陸」對於台灣人來說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大陸」大概也能算是台灣的特產之一了。  ▌ 為什麼會稱呼「大陸」呢?  這個名詞當然有它的歷史脈絡,...

  • 政治學名詞解釋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07 15:05:04
    有 938 人按讚

    【#小端網絡觀察:金球獎導演 #趙婷 和《浪跡天地》,為何上一秒是「中國驕傲」,下一秒就成「辱華」?】

    趙婷憑《#浪跡天地》(Nomadland;中國大陸譯《無依之地》、台灣譯《游牧人生》)奪得美國第78屆金球獎最佳導演獎,成為史上首位獲得該項殊榮的華裔女性。趙婷獲獎後,包括央視、新華社、《人民日報》及《環球時報》等多個中國官媒都發文讚揚,稱趙婷為「中國的驕傲」;然而,趙婷被網民發現過去發表過有關「中國是個充滿謊言的國家」的言論,使她在中國互聯網上開始飽受批評,被指稱為「辱華份子」。

    昨(3月5日),趙婷獲獎影片《浪跡天地》的定檔海報被豆瓣網站撤下;有媒體指出「無依之地」、「無依之地定檔」等關鍵字在微博上顯示無結果。不過,今(3月6日)端傳媒再次檢索相關話題,「#無依之地」、「#無依之地定檔」都顯示為「熱搜」,有網民持續就這部電影發表評論,不少網民表達了對電影的喜愛,但亦有大量網友批評導演的發言問題。

    趙婷於1982年在北京出生,父親是北京首都鋼鐵公司前總經理趙玉吉,繼母則是中國著名演員 #宋丹丹。趙婷早年於紐約大學修讀電影,2015年執導首部長片。《浪跡天地》是她的第三部長片作品,改編自美國記者 Jessica Bruder 於2017年發表的一部報告文學作品,由麥杜雯(Frances McDormand)領銜主演,描述美國一名失業、喪偶的女性決定離開家園,在中西部展開遊歷生活。

    趙婷在其中擔當導演、監製、編劇等角色,她表示「同理心」是她用電影說故事的秘訣,並指這部講述美國中下階層流浪者生活的作品「匯集了很多人的熱情、努力、人生故事,希望通過他們的故事你會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成為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

    《浪跡天地》於去年在威尼斯影展舉行首映,並且獲頒金獅獎。受疫情影響,電影於今年1月才在美國公映,原訂今年4月登上中國大銀幕;但由於豆瓣在網站上撤下電影海報,許多中國網民質疑電影是否能如期上映?

    到底從「中國驕傲」到「辱華」,短短的數天發生了什麼?端傳媒爬梳近日中國網絡輿論,點出兩個讓趙婷飽受批評的關鍵句詞:

    📍「我在中國長大,那是個充滿謊言的國家」

    2013年,趙婷接受美國電影雜誌《電影製作人》(Filmmaker)採訪時表示,「我在中國長大,那是個充滿謊言的國家,你會覺得你永遠也逃不出那裡。有很多我在小時候吸收的資訊,最後發覺都是假的,從此養成我叛逆的性格。我突然去英國讀書,並重新學習中國歷史。在文理學院攻讀政治學,讓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的。用資訊武裝自己,接著再質疑這個資訊」。有媒體發現這段訪問已被《電影製作人》刪除、並查詢原因,但《電影製作人》並未回應。

    趙婷過去這段發言被翻出後,引起部分中國網民的不滿,並呼籲抵制《浪跡天地》在中國的上映。有網民稱,「必須形成一種氣候:反華仇華的藝術家在這片土地上無法賺錢,被抵制被唾棄」、「對事不對人,誰反華誰找死」,也有網民批評稱「身為國人當然知道我國不是十全十美,你可以選擇建設它提升它,但是如果你逃跑甚至反身就是攻擊詆毀,我只能解釋為叛徒行徑,這種行徑比侵略者更卑鄙可恥」。

    有名微博用戶稱,「說實話一開始對導演佩服得五體投地,在國外取得如此高的藝術成就屬實不易。這會兒終於明白了,原來除了藝術成分還有恨國的政治成分在裡面。所以二鬼子們別再說藝術無國界了,藝術家們的國界可清楚得很。當然片子我還沒看,看完一定好好打分,看看究竟是實至名歸,還是政治加成」。

    部分網友指出,最不能接受的是趙婷聲稱自己在英國能夠學到什麼是真的,「第一次看到趙婷說這裡充滿了謊言我完全同意,哪個國家不是和充滿謊言呢。但看到後面講在別處能學到真正的歷史我就…?這個世界上真的會有中立的信息嗎?否認這裡充滿謊言和相信別處就是真實,難道不是同一種天真?」

    更有網友質疑,「英國啥真實?BBC嗎?大英博物館搶來的別國的文物倒是真是的!」有網友因此認為趙婷認可的,是英國在殖民帝國時期的「勝利者書寫歷史」。

    但也並非所有網民都不認同趙婷的發言,有網民指「一個充滿謊言的地方沒什麼不對吧。說實話也是辱華嗎?」、「中國對於『辱華』這個專有名詞用的越來越順手了。自信就不用去管別人的嘴。不僅干涉了人權,還顯得心虛。趙婷本人和她的成功本來就和中國文化沒半點關係」;還有網民在昨日微博下架相關話題時留言表示,「我甚至都不知趙婷說了什麼,但這裡的所做所為都證明她說的是對的」。

    📍「終究美國是我現在的國家」

    另一個造成趙婷引起中國輿論譁然的原因,則是國籍問題。趙婷去年接受澳洲媒體採訪時表示「終究美國是我現在的國家」,引起中國網民的不滿。中國官媒們在報導中稱趙婷為「中國女導演」、「中國的驕傲」,「#趙婷中國第一位金球獎最佳女導演」的話題還在微博上累積超過3400萬的閱覽量。如今有不少網民表示,應將「中國導演」的說法改為「華裔導演」,就其國籍大舉爭論。

    有網民留言稱,「你是說那個拍了一部揭露資產階級剝削工人階級、導致工人被迫流浪片子的、然後獲得資本主義美狗思想火炬金球獎頒獎的華裔導演?美狗確實不行了,一點意識形態工作都做不好,還給罵自己的人頒獎,亡國不遠了。」

    也有網民稱,「一個說中國是充滿謊言之地的美國人為了賺錢買通稿死命吹自己是中國導演,翻車太正常了,畢竟中國現在已經不盛產跪族冤大頭了。」

    目前,有不少網友在微博上給趙婷「洗白」,「人家百度,還有官方海報都寫了國籍中國,承認中國有優秀女導演很難嗎?」,「別人國籍是中國,只是在好萊塢發展,華人驕傲。」

    也有網民認為沒有必要爭論國籍,「不知道在國籍這方面有什麼好爭論的,福克斯影業官方都說了是中國…算了…退一萬步來講別人是與不是和你本人關係有那麼大嗎?喜歡就恭喜,不喜歡不看就行了…」

    不過,也有網友提出,中國人不必因趙婷的國籍而感到驕傲,「別管她的國籍是哪的,她的教育在美國、電影班底是美國、電影故事還是美國,你可以為女性導演驕傲,但沒必要因為她的中國國籍,或者華裔身份驕傲。」

    圖:紐約時報報導、網友留言截圖

    用你選擇的媒體,決定你看見的世界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輿論觀察 #金球獎 #辱華 #中國

  • 政治學名詞解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14 12:13:26
    有 1,140 人按讚

    【萬磁王福音——關於被壓迫者的故事】

    「有趣的是大家總是解讀出比我原本放進去的還要多很多的新意涵。」剛剛過世的漫威之父Stan Lee曾在受訪時表示。

    無論上個月底(按:本文完成於2018年11月)美國發生猶太會堂遭人開槍掃射的史上最嚴重反猶太事件,或是這個月台灣宗教界發起的反婚姻平權公投爭論,我們仍會下意識地在新聞畫面之間隱約見到Stan Lee創造出來的某個漫畫人物的飄渺身影:

    「這世界上根本不會有一個包容的國度。根本不會有和平的機會。在這裡不會有,在那些僅因和掌權者長得不一樣就男女老幼慘遭滅族的地方也更不會有。」1963年就出現在X-Men漫畫中的反派人物萬磁王(Magneto),半世紀後仍在我們耳邊散播他那個仍舊非常應景的被壓迫者福音。

    21世紀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性傾向歧視的受害者仍然忍不住懷疑:萬一萬磁王是對的怎麼辦?


    ▇ 不斷打磨翻新的萬磁王

    Stan Lee和Jack Kirby在1963年創造X-Men漫畫時的動機原本很單純,就是懶得再編造超級蜘蛛咬人或其他各種違反實驗室安全守則的意外來解釋超能力的來源,所以才會一口氣創造一群與生俱來就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

    作為一個猶太人、愛國的二戰退伍老兵、身處社會激烈對抗的1960年代、正在一個剛剛經歷保守政治勢力公審圍剿的漫畫產業工作,Stan Lee的這些背景仍然有意或無意地滲透進X-Men的蛛絲馬跡裡。

    接下來半世紀,新的編劇、漫畫家、編輯、電影創作者和新的讀者、觀眾輪番上陣,把這些蛛絲馬跡擴散成為更自由派、反法西斯、反種族主義、反性別霸權的觀點。他們的新觀點讓X-Men日漸承載美國社會中各種少數族群的情感經驗——黑人、猶太人、LGBT性少數讀者開始能在這些生下來就與眾不同的超級英雄中找到情感投射所在。

    漫畫研究者Ramzi Fawaz用政治學名詞「基進民主Radical Democracy」來解釋這種漫畫經過無止盡的連載、作者的更迭而不斷打磨、翻新觀點的歷程。

    以萬磁王為例,一開始在1963年的漫畫登場時是個單純的反派人物。1975年接手漫畫編劇工作的Chris Claremont開始把他和當年讀者共同經歷過的1960年代黑人民權運動經驗摻入X-Men中,此外萬磁王的二戰集中營童年創傷也是在這個時候被加進入。起初還曾設定他是吉卜賽人(納粹同樣在集中營中關押並屠殺了大量吉卜賽人),後來又改弦易轍改為猶太人。

    多年後電影導演Bryan Singer則為了誘引Ian McKellen答應演出萬磁王角色,形容他要演的角色是「同志平權運動中兩個理念對立的領導人之一。」支持平權運動的Ian McKellen立刻興沖沖地戴上頭盔和紅色披風向劇組報到。

    至此,萬磁王集合美國黑人、猶太人、LGBT性少數三位一體的敘事脈絡算是終於到齊。


    ▇ 變種人矯正治療

    「你說要我治好你的兒子,但突變不是一種病啊!」電影《X-Men 2 X戰警2》中X教授(Professor X)對William Stryker上校這麼說。

    編劇Chris Claremont最早在漫畫中創造Stryker這個角色時,他已經從軍隊退伍成為福音派牧師。牧師角色的靈感來源是惡名昭彰的福音派電視傳教人Jerry Falwell。Falwell曾帶領信眾在佛州和加州參與所謂「護兒行動(Save Our Children)」,成功以公投推翻地方政府實施的禁止性傾向歧視法令。他在演說中向群眾警告:「這些同性戀光看你一眼就足以殺死你!」

    漫畫中他發現自己的兒子是變種人之後就在羞愧和憤怒中手刃親生兒子和妻子。電影中他祈求X教授治療他的兒子不成,索性利用兒子和X教授的超能力試圖滅絕所有變種人。

    「治療」的議題在《X-Men : The Last Stand X戰警:最後戰役》中變成故事主軸。「這太荒謬了。你不可能治療『變種人』這個身份。什麼時候這變成是一種疾病了?」暴風女Storm說。

    好萊塢名編劇Joss Whedon 在2004年為X-Men漫畫加入了一個絕妙的元素——「解藥」。這個可以徹底消滅變種基因、讓變種人恢復「正常」的解藥替這個社群帶來了一次認同危機。飾演萬磁王的Ian McKellen說:「作為一個同性戀者會有很多人覺得你應該要接受治療以便恢復成一個正常人,我覺得這個說法就好像說某個人應該因為膚色不同而接受治療一樣令人作噁。」

    現實世界中由基督教團體推動的「走出埃及運動」則企圖透過勸導、祈禱以及其他治療方法「治療」同性戀者。耶穌說愛你的鄰人,但他的信徒這種近乎迫害的「愛」令人難以消受。性傾向治療在美國超過四十幾個州仍然合法。台灣的衛福部剛剛於今年2月在宗教團體抗議聲中發佈命令禁止,香港和中國醫療衛生主管機關則尚未明確表態。


    ▇ 兩個平權的夢

    「治療」的議題正是X-Men兩位核心人物X教授和萬磁王理念之爭的關鍵議題。X教授認為變種人和非變種人是平等的,應該努力找出和平共存的方法。但壓迫者跟被壓迫者共存,通常是被壓迫者必須做出必要的改變才能共存,「走出埃及運動」鼓吹的就是這個邏輯。

    而萬磁王的主張是:明明變種人才是更高等的生物,沒有道理繼續忍受人類的暴力欺壓。如果可以用暴力阻止暴力,為何不?

    以下這些幾乎同時發生的社會事件和漫畫之間的平行線可能是巧合,也可能不是:關於血統壓迫的《X戰警》漫畫推出於Martin Luther King Jr.金恩博士的伯明罕抗爭和「我有一個夢」演說的同一年,以黑人超級英雄為主角的《Black Panther 黑豹》則推出於激進黑人民權團體「黑豹黨」成立的同一年。

    另外一個巧合是X這個字母。同屬激進黑人民權團體的「伊斯蘭國度NOI(Nation of Islam)」要求成員用字母X來取代他們原本的姓氏,因為原本的姓氏經常根本屬於他們祖先的白人奴隸主。NOI的創辦人Malcolm X的X就是這麼來的。

    「如果你能為我找到一個非暴力的種族歧視者,以及一個非暴力的種族隔離主義者,我就願意變成非暴力的人。在你教會這些混蛋什麼是非暴力之前,別來教我什麼是非暴力。」Malcom X曾說。

    毫無疑問地他正是萬磁王的原型人物。在X教授跟金恩博士有一個和平共存的夢的時候,萬磁王和Malcom X有另外一個目標一樣但手段激進很多的夢。

    21世紀萬磁王的這個激進論點變成了一種網路迷因(Meme),叫做「萬磁王是對的(Magneto was right)」。還有粉絲成立了以此為名的網站,在裡頭辯證:歷史告訴我們從來沒有哪個種族比較優勢、哪個種族比較次等的問題,只有輸家跟贏家,存活者跟消亡者而已。他認為漫畫編劇Chris Claremont會把黑人民權議題放進漫畫裡,正是因為黑人抗爭者贏了,黑人民權運動用血和膽識和電視傳播力量重塑了美國的種族權力結構。所以金剛狼角色的創作者Gerry Conway才會說「漫畫是被社會帶領前進,漫畫從來沒有帶領社會前進。」


    ▇ Never Again永不再現!

    X教授:「殺戮不會帶給你和平。」
    萬磁王:「和平從來都不是選項。我的命運曾讓那些所謂奉命行事的人任意擺佈。不要再讓它發生了(Never Again)!」

    據說《X-Men : First Class X戰警:第一戰》這場戲在以色列戲院中引發觀眾席的喧騰。不僅因為這段對話隱含了對以色列的批判,還因為Never Again是一句對猶太人來說意義重大的句子。

    在萬磁王於1962年古巴危機中說出這句話之前,1943年被希特勒用鐵絲網包圍的華沙猶太起義事件也用了同一句標語。1968年正統派拉比Meir Kahane成立的激進組織「猶太保衛聯盟JDL(Jewish Defense League)」還把這句話印在宣傳手冊封面上,配上猶太兒童在納粹槍口下高舉雙手的照片。這句話因此在猶太人社群中開始廣泛流行。

    「Never again這句誓言並不意味著它(大屠殺)真的不會再發生。這麼認為就太荒唐了。它的真意是如果再發生一次,這次一定不會像上次那樣。上次猶太人就像乖巧的綿羊一樣被屠宰。」Meir Kahane說。

    在奧許維茲集中營裡必須爬過父母的屍體求生的萬磁王,就是變種人版的Meir Kahane拉比。萬磁王的JDL就是他集合變種人組成的「邪惡變種人兄弟會Brotherhood of Evil Mutants」(電影從來沒用過這個荒謬的團名,因為世界上到底有哪個創辦人會覺得我們的社團名稱要放「邪惡」一詞?)。

    就像萬磁王從來不畏於以暴力先發制人,Kahane的JDL成員以暗殺手法鎖定了他們心目中猶太敵人,比如反猶太主義者、新納粹、蘇聯人、阿拉伯人等等。18件有猶太人涉入的恐怖主義活動中JDL成員就佔了15件。

    1994年一名JDL的成員闖入約旦河西岸猶太教聖城希伯崙的清真寺中持槍掃射,造成29名巴勒斯坦人當場死亡,基本上就是上個月發生在美國的猶太會堂慘案的翻版。萬磁王是對的嗎?歷史給我們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


    ▇ 1990年萬磁王之死

    納粹大屠殺是整個20世紀地球上的所有人一起經歷的重大創傷,最後這個創傷帶來的恐懼心理和精神壓力還進一步成為整個猶太民族精神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還出現了所謂大屠殺神學——

    歷史學者和宗教思想家Irving Greenberg拉比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提問:「當奧許維茲集中營事件發生時,上帝在哪裡?」他公開反對JDL的暴力手段,認為在挫折感中用盡所有力氣排除那些擋在我們路上的人只會讓猶太人的處境更加惡化。猶太人應該代替上帝負起責任修復這個世界,或者換句X教授的話:「別放棄對他們的希望!」

    令人雞皮疙瘩的是這位猶太版的X教授本人2003年投書猶太報紙The Forward,親自回顧了他和被比作萬磁王的Meir Kahane之間亦敵亦友的親密關係,對讀者來說簡直就像電影畫面一樣鮮明而怵目驚心:

    「就像X教授和萬磁王一樣,Meir Kahane和我從一開始就是非常親密的朋友。中學時代我們就是同學,還一起加入社團表演我們一起寫作的橋段。當時我們都意識到猶太歷史正在經歷一次重大的變化(雖然我得承認我確實不記得我們當年有像後來那樣那麼聚焦在大屠殺議題的重要性上)。我們經常辯論,尤其經常針對1940年代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動用武力的議題上辯論。」

    他回顧到一段完全可以放進《X戰警》電影的情節:「1972年我在紐約城市學院教書的時候,我的學生因為在超級娛樂經紀人Sol Hurok辦公室放置炸彈而被逮捕,他們的犯案動機是要懲罰他贊助蘇聯藝人在美國的巡迴演出。那枚炸彈殺死了一名秘書。我和那名學生對談的過程中,發現他的作為很顯然是受到Meir Kahane的啟發,甚至明確指稱我的這位老友鼓勵他們的炸彈計畫,即便後來FBI始終沒有辦法證明他的涉入。後來有一次我遇到Kahane,我當面指控他對於那個秘書之死很可能有責任,他的辯解是『Never Again永不再現』的完整意思是『Never Again at all costs 不計任何代價確保它永不再現』——而代價包含了使用武力和暴力。」

    1990年11月Kahane在紐約對猶太人演說,催促猶太人儘速移民到以色列以策安全,因為美國隨時會發生反猶太種族屠殺。當天稍晚他在曼哈頓的旅館遭阿拉伯槍手暗殺。

    詭異的是這名槍手後來被證實與賓拉登的蓋達組織有所關聯,使得這位萬磁王的原型人物很可能是蓋達組織的第一位受害者。11年後蓋達組織攻擊了紐約世貿大樓,萬磁王的被壓迫者福音——「Never Again永不再現」實際上變成了一場永劫回歸、沒有終點的惡夢。


    ————————————

    [ 後記 ] X教授的報紙投書補遺

    這篇文章的搜集資料過程中最令人激動的一刻,是發現被比為猶太版X教授的Irving Greenberg拉比本人投書猶太報紙The Forward的文章。他用文中充滿感傷的細節回顧他和被比作萬磁王的激進派猶太拉比Meir Kahane之間亦敵亦友的親密關係。

    節譯如下:

    Greenberg描繪了曾就暴力與和平路線之爭與他的好友公開辯論的經歷——

    「他呼籲把阿拉伯人口強制遷徙到以色列西岸。我記得他的說法是用卡車把那些人聚集起來——不分男女老幼——然後通通丟包在西岸的約旦。現場記者問他說萬一他們拒絕配合怎麼辦,Kahane回答說:他們要是反抗的話我們就開槍。」

    「我把他當時那些可怕的話語念給他聽,衷心希望那是記者曲解之下的產物。他的回答是語帶嘲弄地說他百分之百支持那些發言內容,而只有多愁善感的左派蠢蛋會反對這些話。他說這些話的時候,他那群年輕、幼稚的支持者開始在台下瘋狂鼓譟拍手,刺激他做出更激烈的演出。」

    「這一刻我大感震驚並覺得全身毛骨悚然。我立刻提醒他說這些話聽起來像是出自一個大屠殺的腳本裡。他反而以猶太大屠殺的議題推演至他口中猶太人的天賦權力來作結,並贏得他的支持者如雷的掌聲。就像我當時在辯論會上說的:聽到一個猶太人的領袖以大屠殺為名說出這些不道德的、邪惡的計畫時,我心裡只想像一個送葬者那樣哭濕我的衣裳。那次辯論之後,我就發誓此生不再與他同台。我們的友誼自此告終。」

    「他忽略了普世不變的真理、我們對其他人的道德義務以及我們應有的自我節制,任由他的洞察力推向理性的邊緣,而把大屠殺扭曲成為侵犯別人的力量來源。他低估了猶太人民忍受挫折、苦難而不失去道德方向感的偉大能力,他低估猶太人堅守希望直到贏得真正和平的擇善固執。」

    這篇文情並茂的投書真的讓人眼眶泛淚、激動不已。X戰警中的萬磁王和X教授是否也經歷這一切?萬磁王在某個平行宇宙中是否也和Kahane拉比一樣在激進的演說中遭狙殺?X教授是否也和Greenberg拉比一樣對於中學老友的陌路/末路感到無限唏噓.......


    #有一種取消文化是取消一整個族群
    #HappyValentinesDay
    #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重貼

    (原載於端傳媒並經部分改寫:https://theinitium.com/)

  • 政治學名詞解釋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08 08:21:11
    有 999 人按讚

    【拜登政府「重回」一中政策?】​

    最近有很多評論指出,拜登政府上台之後,美國「回復到」一中政策, 有些人說這是對台灣的降級。而在中國方面,官方媒體也不斷講說,希望美國「返回」一中政策,意即是認為川普時期已經推翻了一中政策。​

    其實這樣的說法可能有不少誤會,因為,美國的「一中政策」已經講了四十年了,一直都是美國對兩岸政策的最核心元素。而且最重要的是,「一中政策」(One-China Policy)跟中國講的「一中原則」(One-China Principle)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 參考閱讀:​
    認識「一中政策」與「戰略模糊」​
    https://reurl.cc/MZNE34
    什麼是一中政策?一中原則?我們該怎麼看?​
    https://reurl.cc/9ZpqNd​

    要認識美國的一中政策之前,必須先從「一中原則」講起,「原則」跟「政策」很不一樣。​


    ▍中國的一中原則​

    中共說的一中原則是很明確的三段論:1、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2、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3、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

    美國的「一中政策」看待一中原則:美國只承認前兩點(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共代表中國),但是對於第三點「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只有說「認識到」(acknowledge)中國的立場,但是並沒有「承認」(recognize)。甚至,在中美建交後,當時的副國務卿克里斯多福(Warren Christopher)還曾經在國會聽證會上發言:「美國認知到但是並沒有承認中國認為台灣屬於其領土的立場」。簡單來說,就是美國知道中國有這樣的立場,但對於這個立場並不表態。​

    對於台灣的法理地位,美國在公報中的立場都是說要由「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自己用和平方式解決」,但一直以來都沒有把話說死。這其實也可以說是所謂「戰略模糊」當中的一部份。​

    那台灣的政黨是如何看待中國的一中原則呢?​

    中國國民黨的一中原則:1、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2、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合法政府;3、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份。另外,還通常會搭配「九二共識,各自表述」,意即陸方(注意喔,非「中國」)說陸方的一中原則,我們說我們的。​

    台灣目前執政的民進黨不承認一中原則,尤其否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


    ▍美國的一中政策​

    大約從1980年代起,美國政府官員便開始用「一中政策」這個詞彙,來概括美方對於美中臺三方關係之政策。之所以說「概括」,是因為美國的一中政策刻意保持策略性模糊,讓行政部門得以視美國當下的國家利益,在解釋與操作上保有彈性。簡單來說,這個「政策」涵蓋了一系列對台灣與中國的政策綱領、與中國簽訂的外交公報、國內法律,像是對台美關係最重要的台灣關係法。​

    一般來說美方提到一中政策的時候,常常都會提及:台灣關係法、美中三公報、六項保證等等。而自從2016年,六項保證經由國會透過決議案的形式而成為成文「立法」(legislation)之後,被提到的頻率也愈來愈多。​

    休士頓聖湯瑪斯大學(University of St. Thomas)的葉耀元以及拉馬波學院(Ramapo College of New Jersey)的Dean Chen兩位政治學者,統計所有歐巴馬時期和川普時期白宮的聲明顯示:兩屆白宮正式提到一中政策的次數分別是,歐巴馬20次(前四年7次,後四年13次)與川普6次(四年);而在內容方面,歐巴馬時期提到一中政策時,約有七成比例提到三公報(前四年較高,後四年下降一些),五成五的比例提到台灣關係法;川普時期白宮提到台灣關係法的比例有六成七(4次),三公報比例降到五成(3次)。我們可以看到,川普時期提台灣關係法比三公報的比例更高。但不管如何,這些元素都還是會被提到,也一直以來都是美國的正式政策。​


    ▍一中政策突破?​

    先前美國官方從來沒有談過台灣的法律地位問題,也沒有談台灣與中國的關係,大多是講說要和平解決問題而已。但在川普時期有個特色是,許多行政部門的報告當中(例:印太戰略報告)都會明示與暗示地講說台灣是一個「國家」,和其他國家並列一起談。從這方面來看,美方對台灣法律地位的看法的確是在緩步地前進。​

    過去四十年來,一中政策最大的突破點莫過於前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去年11月12日接受修伊特秀(Hugh Hewitt Show)訪問時說道:「台灣非中國一部分,過去35年美國兩黨政府所遵循的政策也承認這件事。美國對台承諾跨越黨派,兩黨都了解台灣是民主典範。」​

    🌐 訪問全文:https://reurl.cc/4ypzoD​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務院和白宮的「正式聲明」當中,仍然都還是嚴謹且用字小心。舉個例子來說,川普時期國務院也曾經講過很多次敦促北京和「台灣民選代表」對話,而不是直接稱台灣政府(2020年至少就講過兩次,在二月份和八月份)。​

    蓬佩奧本人也親自回應過戰略模糊的辯論(2020年10月21日):「美國不會改變對台政策。也就是說,美國不會明確表明承認台灣的獨立地位,也不會明確講說如果中共侵略台灣的時候,美國一定會出兵捍衛台海和平,戰略模糊政策仍然會繼續維持。」​

    國務院最具代表性、也最全面地談台美關係的一場演講,是在2020年8月31日的時候,時任國務院亞太助卿史達偉(David Stilwell)在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發言。他回顧了近期美國和台灣關係的升溫進展,表示這與美國對台灣長期以來的政策立場一致,沒有超越一中政策。另外他特別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與中共的「一中原則」不同,美國對台灣主權不持立場。​

    🌐 官方演說全文:https://reurl.cc/mq3Ov7​
    🌐 AIT中文版:https://reurl.cc/pmMNxb​

    讓我們看一下他講的原文:​

    /// ​

    近四十年來,美國的政策一直以1979年「台灣關係法」、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三個聯合公報以及雷根總統於1982年向台北提出的「六項保證」為指南 …… (以下解釋六保證,略)​

    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實行「一中政策」,這與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完全不同。北京的「一個中國原則」主張中國共產黨對台灣擁有主權,而美國對台灣主權問題不採取立場。​

    美國的根本意願是,如同北京所承諾的,以海峽兩岸人民都能夠接受的方式和平解決台灣問題,而不進行脅迫。同時,美國與台北保持廣泛、密切且友好的非正式關係,包括根據「台灣關係法」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的承諾。​

    我們沒有對這些長期政策作出任何改變。我們正在做的只是對我們與台灣的接觸做出一些重要的更新,以便更好地反映這些政策,並應對不斷變化的情況。這些調整雖然顯著,但仍在我們的「一中政策」範圍之內。​

    ///​

    簡單來說,美國的一中政策大框架一直都很穩固,但在這個大框架底下,行政部門隨時會調整與台灣的關係,不影響到雙邊關係的進展。​


    ▍小結​

    台美關係當中有很多元素是長期延續下來的傳統,這些名詞雖然常常聽起來很像,但內涵卻大不相同,尤其是美國、台灣、中國的立場也都不盡相同。我們自然需要去理解這些差異,才不會輕易去擔心說美國對台灣降級之類的。​

    看到這邊我們應該能了解,「一中政策」是一個美方一直以來不斷使用的名詞,所以自然不會因為今天講了「一中政策」,就代表美中或者美台關係將有所改變。即使在川普政府時期,「一中政策」仍然是對台灣和對中國政策的核心,而且內容就是包括一法、三公報、六保證這些元素。現在有些人講說美國要「回復一中政策」,其實是有點誤解了美國的立場,因為一中政策從來沒有改變過!因此,如果我們要觀察美國的對中與對台政策變化,一中政策是否「被提起」,本身並不是一個好的指標,實際還有很多更細微的眉角(例:如果有提到六項保證,則可以視為對台灣更友善)。​

    話說回來,我們除了可以去了解美國行政部門的看法之外(中國的看法就是不斷講說台灣是中國的,並且逼迫世界上的其他人一起講,很好理解),台灣人們其實還需要自己問自己:那台灣人怎麼看一中政策和一中原則?​

    過去每次大選,「九二共識、一中原則」都會被不斷拿出來討論。大家可以接受「台灣是中國一部份」這樣的一中原則嗎?又,我們該如何看待美國對台灣的定位,以及該如何促使這樣的定位向前進呢?​


    🧧 觀測站春酒小handout 活動資訊 🧋​
    〔活動時間〕:台灣時間2月16日晚上8點​
    〔進行方式〕:線上視訊登入(連結會在邀請函中附上)​
    〔報名截止〕:台灣時間2月9日​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ycJWxVRqsbUSM8md9

    這次的春酒hangout除了跟大家聊一下我們組織運作狀況、參加台美相關公共事務的心得,也會有一個時段讓大家來問一下台美關係當中的一些關鍵議題喔!在報名截止之前加入小額贊助的朋友們都可以來報名參加,期待與大家相見!​


    ✨ 觀測站推特:https://twitter.com/ustaiwanwatch​
    ✨ 贊助觀測站:https://ustaiwanwatch.soci.vip/

  • 政治學名詞解釋 在 路怡珍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8-10-12 13:33:39

    💥💥【#小路3分鐘】💥💥 什麼是 #區塊練,跟 #虛擬貨幣 有關嗎?投資該謹慎還是吹下去?

    每集3分鐘,每3分鐘搞懂一個不覺而厲的科技財經名詞。含3部份:🔥〈名詞快解〉:用輕鬆語言解讀晦澀的科技關鍵字,例:區塊鏈、物聯網、無人駕駛、深度學習等...。
    🔥〈知識拓展〉:聊關鍵字對應人物故事&案例。
    🔥〈小路觀點〉:時事剖析與獨到觀點。

    ❣用軟的方式說硬的科技名詞。
    ❣希望做到有質感的知識分享
    ❣追求短平快的觀看體驗。
    以科技為主題,每期解釋一個財經向的科技熱門概念,用生動通俗的方式,3分鐘帶你瞭解一個生硬晦澀的科技名詞。

    ✔歷年作品&官方網站:www.catelu.com
    ✔歡迎關注粉絲頁:🔎 主播 路怡珍
    #路怡珍 #小路3分鐘

    #雙語主持 #科技主播 #財經主播

    |路怡珍|新聞主播、雙語主持人
    奠基於知識,加上科技、媒體背景,路怡珍擁有優秀的跨領域整合能力。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專長科技商業趨勢與國際外交領域,是台灣電視圈第一名英語專訪Google全球總裁Eric Schmidt的女主播。多次英語主持華人圈重量級CEO與政界領袖專訪,包括孫正義、李開復、李安與唐鳳等。曾擔任東森財經晚間新聞主播、TVBS和YahooTV節目主持人,現於風傳媒和飛碟電台主持固定節目,同時製作主持自媒體節目小路問路《Ask the Expert》

    #YahooTV #風傳媒 #東森 #TVBS #小路三分鐘#精華片段 #新聞 #網路直播

  • 政治學名詞解釋 在 路怡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9-16 22:05:37

    旅行時帶著輕薄短小的翻譯機省時省力!市場上最酷的兩款翻譯機IU和ili,是即時語音翻譯機,隨身攜帶,也可以支援學習中文、英文、韓文等日常生活對話翻譯。但是哪一個使用起來比較自然,售價便宜,同時好用輕鬆呢?這一集殘酷開箱直接實測給你看隨身翻譯機的終極PK。

    ❣用軟的方式說硬的科技名詞。
    ❣希望做到有質感的知識分享,❣追求短平快的觀看體驗。
    以科技為主題,每期解釋一個財經向的科技熱門概念
    ✔歷年作品&官方網站:www.catelu.com
    ✔歡迎關注粉絲頁:🔎 主播 路怡珍
    #路怡珍 #殘酷開箱

    #雙語主持 #科技主播 #財經主播

    |路怡珍|新聞主播、雙語主持人
    奠基於知識,加上科技、媒體背景,路怡珍擁有優秀的跨領域整合能力。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專長科技商業趨勢與國際外交領域,是台灣電視圈第一名英語專訪Google全球總裁Eric Schmidt的女主播。多次英語主持華人圈重量級CEO與政界領袖專訪,包括孫正義、李開復、李安與唐鳳等。曾擔任東森財經晚間新聞主播、TVBS和YahooTV節目主持人,現於風傳媒和飛碟電台主持固定節目,同時製作主持自媒體節目小路問路《Ask the Expert》

    #YahooTV #風傳媒 #東森 #TVBS #小路三分鐘#精華片段 #新聞 #網路直播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