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政府數位發展部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政府數位發展部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政府數位發展部產品中有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iThome,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本周重點新聞彙整 ⭐ 玉山金要靠數位品牌e.Fingo統整旗下數位服務 ⭐ 政府數位發展部未來工作方向大公開 ⭐ Exchange Server零時差漏洞災情,可能比微軟想像中嚴重 ⭐ 微軟將RPA軟體整合到Win 10 ⭐ Google Workspace 3月15日起不支援IE11 ⭐ 日本雅虎...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590的網紅林俊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週交通委員會與司法委員會聯席審查數位發展部成立的相關法案,並且通過委員會初審。若順利三讀通過,這將是近年來政府組織改造的最大變動,台灣將擁有一個專責數位相關事務的部會,為數位時代的台灣擘畫藍圖。 數位發展部除了規劃未來外,也應該要解決現有業務分散造成的各式問題,例如現在5G產業相關業務分屬交通部...
政府數位發展部 在 Lee YenHui 李妍慧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1-14 04:32:05
開心😃認識巧慧委員, 錄影完得空,有機會跟她請教中央政府組織改造跟數位發展部架構的問題。 委員專業又親切,女性政治人物的模範!😍 #民視 #台灣向前行...
-
政府數位發展部 在 林俊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5-06 19:00:58本週交通委員會與司法委員會聯席審查數位發展部成立的相關法案,並且通過委員會初審。若順利三讀通過,這將是近年來政府組織改造的最大變動,台灣將擁有一個專責數位相關事務的部會,為數位時代的台灣擘畫藍圖。
數位發展部除了規劃未來外,也應該要解決現有業務分散造成的各式問題,例如現在5G產業相關業務分屬交通部、經濟部及NCC,未來將統一由數位發展部負責。但在組織改造的過程中,過去我一直關心的網路廣告權責問題卻沒有一併得到解決,而NCC的理由是要等數位發展部成立後才可以送出《數位通訊傳播法》,一拖就是好幾年。
去年全球廣告市場上,數位廣告已經正式超越傳統廣告,投放在網路上的廣告將成為人們接受商品資訊的最大來源,各國也相繼推出法令開始監管,但台灣在這方面的法規卻近乎空白,放任各種令人厭惡的運彩賭博廣告在社群平台上播送,網路彷彿成為法外之地。
現在數位發展部即將成立,NCC也沒有再推卸責任的理由,我要求主委一定要在今年底前將《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送出,發揮監理機關的功能,莫再以一句「業者自律」放任亂象發生。
政府數位發展部 在 iThom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本周重點新聞彙整
⭐ 玉山金要靠數位品牌e.Fingo統整旗下數位服務
⭐ 政府數位發展部未來工作方向大公開
⭐ Exchange Server零時差漏洞災情,可能比微軟想像中嚴重
⭐ 微軟將RPA軟體整合到Win 10
⭐ Google Workspace 3月15日起不支援IE11
⭐ 日本雅虎與Line正式整併,金融科技是發展重點之一
⭐ 微軟發表結合硬體與服務的邊緣AI運算平臺
https://www.ithome.com.tw/news/143007
政府數位發展部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社論
電子捕獸夾來了:數位發展部跟你想的不一樣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小檔案 資料來源/NCC
蔡政府正在規畫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新職能,方案之一是改制成「數位發展部」,納入行政院及各部會資安單位,成為資訊、電信、網路、資安、傳播五領域的管理部門。「數位發展」聽起來名稱堂皇,但究其脈絡,重要職能其實是為了加強對數位的管理與控制,發展的成份稀薄。深一層看,此舉剝奪了NCC的獨立性,使它變成行政院可支使的工具。
NCC是行政院的獨立機關,負責通信及傳播、電視等事業的管理,是仿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而設。定位為獨立機關,即在避免政治力的干擾,維持超然獨立運作。NCC成立十四年來,難謂成效卓著,亦無法免於政治染指,但至少形式上是個獨立機關。如今蔡政府要將它改制成「數位發展部」,一是文不對題,二是別有用心,三是藉機擴權,令人難以苟同。
首先,談文不對題:台灣的數位發展近年顯得緩慢,主要癥結在於主政者缺乏遠見,相關的國發會、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等也未擔起相應的發展和服務責任。因此,我們的電子支付至今依然破碎支離,防疫期間政府僅開發了一款口罩領取程式,便即洋洋得意;端午連假各地塞爆,交通部長則厚顏用「高速公路1968」反怪百姓活該。重點在,NCC如今連監理通訊、電視發照問題都已焦頭爛額,它哪有餘力去掌管國家數位發展大業?以NCC為主體去成立數位發展部,絕對是搞錯了對象,弄錯了方向。
其次,別有用心:數位發展部雖標榜「發展」,但從它已知的架構看,真正目的是為了管控。除了NCC原有職權,其他將納入的單位都是各部會的資安人員;以民進黨政府的特性,資安無非旨在控管言論,防止政府資訊外洩,並更易於監控、恐嚇持不同意見的民眾,哪裡是為了資訊更透明或擴大服務民眾。簡言之,在蔡政府眼中,有些媒體或網民都是難馴之獸,所以NCC必須扮演「馴獸師」的角色。如今獨立運作的馴獸師常常失職,所以政府要收歸中央統一管理,往後必然大肆設置更聰明而機巧的「電子捕獸夾」,以便揪出那些不馴的媒體或民眾。
第三,伺機擴權:通信及傳播產業關係民眾的言論自由至鉅,由獨立機關負責處理,至少可以避免行政權任意侵害。一旦NCC改組為「行政機關」,情況即大大不同,行政院長或其他黨政要員動輒可以逕自透過行政權力插手干預電信或傳播媒體。如此一來,人民的言論自由就算不被即刻扼殺,也將面臨恐嚇打壓的不測。去年蔡政府大修國安五法,一一對準反對者的咽喉;一旦數位發展部成立,人民的網路、通訊及言論自由勢必籠罩在「資安」的天網之下,無所遁逃。
這些分析,並非無的放矢。一年多來,行政院長蘇貞昌多次公開干預NCC運作,人們記憶猶新。去年三月他嚴詞批NCC對假消息毫無作為,「誰都管不到它,它也什麼都不管。」迫使當時的主委詹婷怡憤而掛冠。當時引發蘇揆震怒的「假消息」,是選舉時一則「文旦倒水庫」的傳言;試問,這種坊間傳聞,NCC過問得完嗎?另一次,是今年三月NCC通過台數科集團頻道變更,並同意其成立新聞台;未料此事引發蘇揆大怒要求收回決議,NCC果然自打嘴巴在一周後收回成命。究其原因,是台數科董座與林佳龍交情匪淺,蘇揆不願其他派系掌握媒體影響力。試想,蘇揆如此粗霸地介入,NCC又自甘墮落地聽命,未來數位發展部能成就什麼大事?
台灣的確需要推進數位發展,但絕不是以目前蔡政府的思維架構進行,更不是改造NCC就能達成。蔡政府如果有心數位發展,不妨參考一下最近將成立的「鴻海研究院」,它的組織聚焦在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量子計算和資安五大面向,眼界都比蔡政府數位發展部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