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政府出版品購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政府出版品購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政府出版品購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政府出版品購買產品中有16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媽媽說紅茶是鹹的】— 研究指出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 「民啊!這紅茶怎麼是鹹的?」88歲林吳金枝罹患失智症,剛開始忘東忘西,行為變得異常,把醬油當成紅茶喝,重複買鍋子,還幻想媳婦是老公的小三;她的兒子林進民用手機紀錄陪伴母親的艱辛血淚史,並將10年累計1000個小時濃縮成1小時紀錄片。 ...

政府出版品購買 在 李明璁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11:02:30

. 和團隊一起默默策劃,編製了一本像海一般、波光粼粼的書,不只書衣封面閃亮著絶美藍銀,內頁每一則文章、詩篇,每一張照片、繪圖,都溢散著大海的氣味。 感謝屏東縣政府文化處,精彩撰文的十三位作家、老師,以及長期合作的最強攝影夥伴邱大花。 能把一本委製的政府出版品,做好做滿到這個程度,我沒有懸念,抬頭...

政府出版品購買 在 欸那個女孩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10 09:11:15

#200731 今天來點微正經小宣導✨ 相信大家都會想把自己打理得美美香香的 但妳真的能知道對於每天塗抹在身體上、 與肌膚親密接觸的產品 成分是安全的嗎? . ✅為加強正確購用化粧品知識傳遞 衛福部食藥署於108年底編印 「粧玩美一起GO 觀念迷思齊解析」手冊 以阿喵大使的日常粧知識漫畫 來傳遞正確...

  • 政府出版品購買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0 07:30:11
    有 79 人按讚

    【媽媽說紅茶是鹹的】— 研究指出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
    「民啊!這紅茶怎麼是鹹的?」88歲林吳金枝罹患失智症,剛開始忘東忘西,行為變得異常,把醬油當成紅茶喝,重複買鍋子,還幻想媳婦是老公的小三;她的兒子林進民用手機紀錄陪伴母親的艱辛血淚史,並將10年累計1000個小時濃縮成1小時紀錄片。
     
    ■紀錄失智10年血淚
    紀錄片主角林吳金枝的兒子林進民分享他紀錄、陪伴失智母親10年甘苦。林進民說,當初紀錄媽媽生活點滴只是想留做紀念,沒想到拍了10年,早在10年前媽媽就出現失智症狀,例如媽媽常重複買東西,鍋子、刷子買一堆,忘了煮過很多飯,四處藏東西、找東西,找不到就說別人偷走。
     
    林進民表示,有一次在家裡聽到媽媽喊說「民啊!這紅茶怎麼是鹹的?」他楞了一下跑去看,媽媽竟站在冰箱旁喝醬油。還有一次他載媽媽去菜市場,先讓媽媽在雜貨店前下車,他停好車返回,竟聽到媽媽向別人說:「哪個司機很好,載我來,還給我1000元。」哪時候他才驚覺媽媽可能失智了。
     
    紀錄片導演陳姜瑾也說,拍片前並不清楚失智症,看了林進民哪麼多紀錄影片,內容包括阿嬤生病初期,到她後來臥病,而當她開始拍攝時,阿嬤已空白的一張紙,拍了紀錄片後,她發現失智症還是很難懂,人生也很難懂,看起來很平淡的生活,卻很珍貴[1]。
     
    ■從Fiction(小說)到Non-Fiction(記實文學)
    59歲的松浦晉也一位作家,擅長報導太空科技新聞。始料未及的是,松浦人生的轉折不是尖端科學,而是在照護失智的母親後因「男性照護先鋒」之名,引發日本社會熱烈討論。
     
    在日本,由兒子照護年長父母,松浦晉也並非先例。但他以身為兒子的男性視角,記錄與母親的失智症搏鬥2年零6個月的經緯並公開出書《媽媽,對不起。獨身中年大叔的照護奮鬥記》(母さん、ごめん!50代独身男の介護奮闘記)於2017年出版,迄今在照護福祉學、高齡化社會等類型中仍榜上有名。
     
    松浦透露寫書的契機是,2015年2月確認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後,為了延後在刊物寫專欄的日期,他坦白地告知編輯部。「那就寫你照護母親的事吧。會受歡迎的唷,」編輯建議。
     
    母親失智,攪亂了天色常藍的生活。「對我來說,照護生活就是與壓力抗戰,」松浦低聲坦承。59歲的松浦未婚,是長男。2004年父親罹癌去世後,家裡只有他與母親同住。弟弟離家自立,妹妹遠嫁德國。
     
    松浦向來以工作為重心,對母親的健康狀況感覺遲鈍,也不關心照護的議題。直到發現母親的行為舉止違反常理,例如講話語無倫次、時空感錯亂、胡亂購買電視購物頻道上的商品、帳戶存款顯著減少、家裡雜亂無章⋯⋯,才知道母親失智的程度已達「需照護1級」(日本分需支援1.2和需照護1.2.3.4.5級),也就是排泄和入浴都需借助他人之手。
     
    失智是條不歸路,患者的情況每況愈下。松浦從此墜入沒有盡頭的暗黑世界。
     
    與母親的衝突隨症狀升高。有一天,身心俱疲的他從外返家,迎面所見的是廚房裡撒滿一地的冷凍食品,以及母親永不歇止的怨懟。怒火中燒,他情不自禁地舉起手來,重重地打了母親一巴掌。「居然打你媽,你這個不肖子!」母親緊握雙拳朝他衝去,全力反擊。
     
    那晚,松浦徹底崩潰了,懊悔與無力感如浪濤般幾乎將他吞噬。母親照護床腳下那深深的壓痕和地毯上的尿漬,交替著出現在朦朧的夢境裡。一帆風順的人生早不見蹤影,置身在看不到岸邊的現實,讓他覺醒到初嚐敗仗的根源是對失智症無知,他禁不住淚流滿頰[2]。
     
    ■台灣步入高齡化國家,失智長照成為重要課題
    台灣目前已正式步入高齡化國家,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成長,有關失智症的議題也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目前全球失智症人口近5千萬人,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在台灣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人是失智者。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失智症個案管理師呂念諭說,失智非單純老化或記憶減退,也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而是一種腦部功能受損所造成的「疾病症候群」,其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工作能力、基本自我照顧及獨立生活能力。
     
    呂念諭指出,較常見的失智症大致分為兩類,「退化性」及「血管性」,但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又稱為混合型),該病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病程上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退化的時間也不一定,有個別差異[3]。
     
    ■《刺胳針》[6]除了天生基因遺傳,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罹患失智症的比率也會越來越高;然而將高收入國家(high income countries)與中低收入國家(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相比較後可以發現,高收入國家的高齡人口失智的情況低於中低收入的國家,也就是說,年齡這項危險因子確實可以透過適當的方式來降低罹患失智症的可能。
     
    目前已經較為普遍認可的失智症危險因子有九項,包括:教育層度低、高血壓、聽力障礙、抽菸、肥胖、憂鬱、缺乏運動、糖尿病與低社交生活。今年的建議中特別增加了三個危險因子:過度的飲酒、腦部的受傷與空汙。
     
    ■預防失智症可以從兩個層面著手
    ▪第一個部分是減少神經病理學的受損(neuropathological damage)
    執行的方針包括:控制血糖、治療血壓、避免頭部受傷、停止抽菸、減少空汙與減少中年肥胖。
     
    ▪第二個部分則是增加認知功能的儲備(cognitive reserve)
    透過治療聽力受損、維持社交生活與受教育則是建議的方式。此外,規律的運動、減少憂鬱的發生與避免過度飲酒被建議為同時減少神經病理學的受損和增加認知功能的儲備。
     
    如果將這些「人的生命旅程(早年、中年與晚年)」與「危險因子」配合比較的話,可以得到以下的對照:
    ▪早年(<45歲):教育層度低。
    ▪中年(45-65歲):聽力受損、腦部受傷、高血壓、過量飲酒、肥胖。
    ▪晚年(>65歲):抽菸、憂鬱、社交缺乏、缺乏運動、糖尿病與空汙。
     
    除了個人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政府的功能也不可忽略。正確的政策可以帶給國民更健康與較高的生活品質,落實全民教育與義務教育的延長可以減少早年低教育層度的問題;透過政策減少頭部外傷的活動與可能性,例如:美式足球因為需要利用頭部撞擊作為進攻手段的方式也經常造成球員罹患認知功能退化的問題。
     
    減少國人飲用酒精的程度以及減少空汙的排放都是需要政策面的支持;另外,落實全民的心血管健康與糖尿病的預防等等措施,都是建議政府可以採取的相對應措施[4]。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而東亞地區的失智症盛行率為6.99%。國際失智症協會(簡稱ADI)將每年9月訂為國際失智症月,在2016年主題是「記得我」(Remember Me),就是要提醒民眾,即使罹患失智症的家人,現在可能已經不記得我們,但曾經共度過的美好時光,一直都在彼此心中[5]。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自由時報)「媽媽說紅茶是鹹的」紀錄失智10年血淚 紀錄片首映: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36389
    [2](天下雜誌)「媽媽,對不起!一個獨身中年大叔照顧失智母親的故事」:https://csr.cw.com.tw/article/42019
    [3](桃園電子報)「台灣步入高齡化國家 失智長照成為重要課題」:https://tyenews.com/2021/04/120783/
    [4](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刺胳針》發表失智症論文精華篇:除了天生基因遺傳,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063
    [5](國民健康署)「記得我…關懷失智家人 注意早期7徵兆 預防失智症,從健康生活做起」: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6&pid=3158
    [6]
    Livingston G, Huntley J, Sommerlad A, Ames D, Ballard C, Banerjee S 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The Lancet. 2020 Aug 8;396(10248):413-44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7-6
      
    ➤➤照片
    (康健雜誌)「失智症的原因是什麼?10大症狀、治療預防一次了解」: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085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高齡長照 #失智症 #失智症危險因子#教育層度低 #高血壓 #聽力障礙 #抽菸 #肥胖 #憂鬱 #缺乏運動 #糖尿病 #低社交生活 #過度的飲酒 #腦部的受傷 #空汙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政府出版品購買 在 L-inStyle 風尚旅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11 18:21:08
    有 38 人按讚

    🌊從文字中嗅出關於海的滋味,帶本屏東的海回家。

    🐚謝謝屏東縣長及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寄來這本包裝精美的《𝐃𝐞𝐚𝐫 𝐁𝐥𝐮𝐞 #屏東海洋文學新浪潮》,
    幸運入手這本非賣品的初版一刷,雖然目前僅供全台各相關機關、圖書館與學校館藏,但八月中旬後即將再版加印,屆時大家可至全國書店通路購買。

    🖋由《屏東本事》到《𝐃𝐞𝐚𝐫 𝐁𝐥𝐮𝐞 屏東海洋文學新浪潮》,與屏東這片南國淨土深深結緣的李明璁老師,「用國際標準,做地方刊物」的概念,再次為了另一個「心之故鄉」的新書企劃而起心動念,為了記憶中那年夏天、不只寧靜且更震撼的 #屏東之海。

    改變大家以往對政府出版品的既定印象,海洋文學的內容能更加貼近人心,讀者透過閱讀,能感受到許多地方人們的熱情以及與大都市截然不同的生活原力,也許是對於自身家鄉支持的驕傲,或者是對於賴以維生的海、自然,無法割捨的濃厚情感。

    「翻開這一片波光粼粼 以文學之名 獻給海洋 以及與海洋相遇的你」
    ─屏東縣長 潘孟安
    #dearblue #pingtung #exploretaiwan

  • 政府出版品購買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28 07:30:00
    有 53 人按讚

    【新冠肺炎疫情未歇,台灣本土疫情再起,面對新冠病毒安心防疫技巧與原則】: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使全球陷入不確定性,關於疫情大流行的的新聞從不間斷,讓人感到殘酷無情。所有這些都給人們的心理健康帶來了傷害,因此,我們應當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關注疫情的消息可以理解,但是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會使現有的心理健康問題變得更糟。英國一個關注焦慮症的組織「英國焦慮症協會」(Anxiety UK)代表尼基·利德貝特(Nicky Lidbetter)解釋,「害怕失控」和「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是許多焦慮症患者的共同特徵。
     
    心理健康慈善機構「Mind」的發言人羅西·韋瑟利(Rosie Weatherley)表示,許多焦慮症源於對未知事物的擔憂,等待著事情的發生,從宏觀角度上來說,目前的疫情符合了這些條件[1]。
     
    Covid-19疫情發展至今,大家都要接受我們正面對著一項危機,因此很自然地會感到焦慮,甚至恐慌。除了遵循醫學的指引來進行預防及自我保護之外,我們必須瞭解的是,這個危機事件影響我們的不單只是身體或是病的問題,而且還帶來心理的壓力與情緒問題,因為這項危機有太多的不確定性以及廣泛的影響性[2]。
     
    ■Covid-19全球大流行 5精神症狀你中了幾項?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詹仁輝表示,Covid-19疫情爆發後,相關新聞幾乎攻占各類媒體版面。因病毒傳染力極強,部分患者甚至出現重症及死亡風險,為了避免被傳染,許多人都取消了旅遊行程,也減少親友間的聚會,外出也會戴上口罩,形成少見的景象。各國政府及團體紛紛宣布防疫政策,除了生活上的限制,人們的心理也受到了一些影響,例如:
     
    1.不安及恐懼
    手機上及社交媒體每天都能看到疫情相關新聞,令人恐慌,有人因此瘋狂購買口罩、酒精,深怕自己防護不足而染病,甚至也擔心家人出門的安全。
     
    2.對未知的無助及挫折感
     
    3.被隔絕及孤獨感
    一般民眾減少了外出及聚會,接受居家隔離及居家檢疫的人也被限制了活動處所,都會令人出現失去自由、孤獨感及被社會隔絕的感受。
     
    4.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染病後的病人及其家屬或照顧的醫療人員,可能會出現過度警覺、注意力不集中、作惡夢、逃避、疏離人群等症狀。
     
    5.醫護人員的壓力
    醫護人員如臨大敵,除了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院內感染,也要應付因防疫而增加的臨床工作、會議及行政工作[3]。
     
    ■預防武漢肺炎的感染,除了一般的預防措施之外,也要靠「安心」的處理
    面對這看不見的敵人,許多的不安也反應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像是口罩排隊購買、賣場囤積搶購,甚至目前大家口罩不離身、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已經是一種重要且必要的習慣。除此之外,提升精神心理上的安心防疫也是很重要的。
     
    ■「安心PEACE五技巧」
    畢竟持續的心情平靜,是有助於提高免疫力的。首先介紹面對疫情的焦慮不安可以做的「安心PEACE五技巧」:
     
    ►P (Prepared):預作準備並篩檢重要訊息。
    ▪當新聞媒體不斷報導感染人數與死亡人數的攀升,以及口罩購買的恐慌現象,會讓人擔心及愈感無助。我們在睡前不宜過份關注相關訊息,每天應盡量控制自己接收訊息的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減少因訊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
     
    ►E (Enhance your safety):焦慮不安時,採取可以安穩身心的實質行動,好好照顧自己,提升安全感。
    ▪像是為生活環境打掃消毒,準備健康的食物,從事簡單的運動,做些實質的行動照顧自己,肯定與鼓勵自己有因應危機的能力,增進身心安全感。
     
    ►A (Accept your emotion):面對未知的恐懼,我們需要先覺察自己的焦慮是否符合現實狀態,學習安撫與接納自身情緒。
    ▪在這段時間,每個人的心情都受到影響,找人聊聊,訴說自己內心的不安,分享彼此轉移注意力跟紓壓的好方法,並且與家人好友連結,心情會安定很多。
     
    ►C (Change your behavior):調適壓力反應,改變自己的行為。
    ▪在每日忙碌的生活中,安排一段時間,走出戶外,伸展一下身體,呼吸新鮮空氣;或是留給自己幾分鐘,安靜地坐一會兒,藉由短時間的靜心與舒展,重新調節與穩定自己的身心。
     
    ►E (Engage in your life):盡可能投入日常,保持生活的穩定性。
    ▪危機事件的發生常令人不知所措,心情浮動不安,保持生活作息的規律與穩定,能幫助我們提升免疫力,更有能量去面對與應變危機;每天可以安排一些讓自己感到愉悅的事情,嘗試創造豐富的生活體驗,藉此降低焦慮,舒緩情緒。
     
    防疫難免影響正常的經濟活動,特別是全球化影響下許多產業可能會面臨長時間經濟蕭條問題,個人、家庭、企業、國家、社會可能都要做好準備。沒有永久的黑夜,希望大家都能團結合作,一起度過這個難關[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BBC News 中文(繁體)「肺炎疫情: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51906001
    ∎[2] (中華心理衛生協會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in Taiwan)「安心手冊-新冠肺炎風暴如何調適自己的壓力」:https://bit.ly/3eXjO4I
    ∎[3] (元氣網)「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5精神症狀你中了幾項?」: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64/4430762
    ∎[4]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面對新冠病毒安心防疫技巧與原則(作者:張家銘/林口長庚醫院復健暨社區精神科主任):https://bit.ly/2S1LYCK
      
    ➤➤照片
    ∎前副總統 陳建仁 Chen Chien-Jen 「瘟疫中的我」:
    https://www.facebook.com/chencj/photos/pcb.2854691791278291/2854691754611628/
    前副總統陳建仁說,他還記得在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流行期間,台灣的人心也是從初期的彼此猜疑(suspicion)、疏離抗拒 (alienation)、相互苛責(resentment)和汙名化他人(stigmatization);不斷地轉變為彼此同情 (sympathy)、相互感恩(appreciation)、反省向善(reflection)和自我奉獻(self-devotion),這就是台灣人在艱難困苦中,不斷淬鍊出來的美德。
     
    前副總統陳建仁希望,大家同心協力、團結一致,心連心、手牽手、肩並肩,一起走出武漢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的陰霾,早日恢復平安喜樂的日常生活。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疫情下的心理衛生 #安心PEACE五技巧
     
    衛生福利部 /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