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篇政大歷史研究所鄉民發文收入到精華區:因為在政大歷史研究所這個討論話題中,有許多相關的文章在討論,這篇最有參考價值!作者Qirei (夢的前因後果)看板graduate標題[心得] 政大史研所推甄心得時間Wed No...
政大歷史研究所 在 故事 StoryStudio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2:10:09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在《斯卡羅》劇中,必麒麟的初登場便展現了他豪邁不羈的個性(跟女伴睡到早上七點ㄎㄎ)。 那麼現實中的必麒麟是怎麼樣呢? 1840 年,必麒麟出生在英國的諾丁罕郡,那時維多利亞女王甫即位,在她的帶領下,英國越來越強盛,海外殖民地一個一個擴張,打造「日不落帝國」的傳說。 必麒...
一直以來,在準備的過程中,graduate板提供我許多資訊,
前人的心得不但提供摸索的方向,也是重要的鼓勵。
因此這次推甄有幸上榜,
便秉著分享的心情留下心得,
希望能對未來的考生有所幫助。
(而且文學院的心得好少啊)
◎背景:
原PO是輔大中文系的學生,
雙主修歷史系,總排名1,
這次推甄推了政大和師大的史研所,
政大正取。
我本身既是跨考,又是私校生,
雖然成績方面沒有太大問題,
但心中還是沒有什麼把握。
畢竟前人多說推甄時,
校名>>排名>>>>>>其他。
但是想這麼多也沒用,
畢竟這是個有因有果的世界,
高中時沒有別人努力,
現在要加倍辛苦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去試就對了!
不過私校生也不要灰心,
以為推甄國立前段就一定機會渺茫,
我的經歷一點都不璀璨,
可以說是樸素到讓自己都汗顏,
備審資料裡面沒有一張獎狀
(書卷看成績單就知道了,一張張放獎狀實在很矯情,
大學以前的又覺得沒必要放,結果竟然變成無獎狀可放),
沒有一張證照,英文很爛,
沒有任何社團經驗和活動經驗,
幹部也只當過宿舍樓長。
這放在商管學院已經完蛋了吧。
但文學院的話好像就不太在意……
所以經歷樸素也請不要灰心(笑)
不過我想私校生想推甄國立前段,
除非研究成果真的超強,
否則成績就很重要了。
推甄不用筆試,
不看校名排名研究成果的話,那要怎麼辦呢?
雖然不是絕對,
但我想這次能有幸上榜,排名出了很大的力氣。
但是備審資料也非常重要,
以下敘述我的準備經驗。
◎研究計畫
推甄史研所幾乎都會要求研究計畫,
因為非常重要所以請一定要認真寫哦!
猜想教授都隨便看便掉以輕心是很危險的。
政大面試完當場就歸還備審資料,
我的研究計畫裡,
評審委員事先寫了好多評語在上面。
研究計畫不僅是備審資料評分的重點,
也會是口試分數的基礎,
因為口試90%以上的內容是環繞著研究計畫進行問答的。
寫研究計畫的時候,
最好能夠在研究動機、研究回顧與史料評析、進行方式和參考書目上格外花費心思。
教授從研究動機中對這份這計畫作初步了解,
在研究回顧與史料評析、書目評判學生的功力和用心程度,
然後以進行方式和預期貢獻作研究計畫可行性的問答。
有一套工具書非常好用:
高明士主編的《中國史研究指南》,
這是寫研究回顧的指南針。
除了自己找的資料外,
也可以從這裡面的指引去找資料來看,會周延許多。
書目方面,建議多多參考相關碩博士論文的書目。
研究計畫完成後盡量多多找學校老師討論,
寧可在自己學校被慘電,
也不要在面試當下啞口無言。
討論時最好分別找一位專長領域符合你研究計畫的老師,
與一位專長不符合的老師,
他們噹的點會不一樣,
剛好可以把外圍問題與內在核心命題都做出修正。
(畢竟面試時有些老師會環繞外圍問題噹個不停,要預先模擬一下才是)
◎自傳
自傳不是重點,但寫得好的話是大加分。
最重要的是引人入勝,
所以文筆盡量生動,
筆端帶點感情,
或添入些微故事性都會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可是不要太長。
聚焦在大學期間的收穫,
前半輩子的回顧千萬不要落落長,因為不重要。
要表現出對研究所強烈的企圖心,
而且動機合理又明確,
並且突出個人特色以及修課經歷。
像我是跨考生,就強調中文歷史兩個領域結合的優勢。
千篇一律的場面話空口白話教授早就看膩了,
而自傳擺在最前面是教授認識這個學生的濫觴,
因此一定要引起他們的興趣。
我面試的兩家學校,
評審老師都稱讚我自傳寫得好,
雖然他們並不太針對自傳詢問,
但至少有娛樂到教授吧。
◎其他附錄
比如說寫得特別優秀的報告之類的。
其實教授好像沒看附錄(根據一些跡象猜的),
這也難免,畢竟資料那麼多誰有耐心從頭到尾細讀。
預防萬一我認為還是挑兩三篇精品放著,
但千萬不要為了頁數迷思濫竽充數,沒有意義。
◎面試當下:
一開始可能會要求自我介紹,也可能不會。
如果要求的話,
我的經驗是這樣的:
打招呼說完姓名和就讀大學後,
立刻點出自己與眾不同之處(跨考),
並且把它突顯成優勢(文史相輔相成)。
接著簡短替自己的研究計畫做個口頭摘要。
總之就是立刻讓教授覺得你是特別的,
然後替他統整你的研究計畫,
其他不用廢話太多。
接著評審委員會針對研究計畫的可行性、核心論點、相關知識等等進行問答。
他們一定會質疑研究計畫的可行性,
甚至還會面色不善,
但不要慌,這是他們的工作啊,
盡力回答就是了!
很重要的是最好要以史料來回答,
多讀史料、多讀史料、多讀史料!
史料是最好的證據。
被教授質疑時若只能回答「我覺得……」,
教授就覺得你這小毛頭有什麼資格來覺得,(個人在師大的慘痛經驗)
如果他剛好比較嗆,這時候就會電得人體無完膚。
如果用「因為某某學者說……」來回答,
是比較可靠了,但感覺就少了點創見。
另外,如果有使用學者提出的理論,
那麼一定要對此爛熟於心,
並且事先研讀過此理論正反雙方的意見。
在政大時教授就曾經問我,
如果現在要站在批駁我的論點的立場,
該怎麼進行批判?
對自己的論點要很熟悉而且有自信,
面對教授的質疑,
就用有力的證據(史料)婉轉表達自己之所以這麼寫是有根據的。
教授若認同自然就點頭放過,
若不贊同開始狠電也不要慌張(像我的論點教授好像就不完全贊同呢),
保持鎮定微笑說謝謝老師,思慮不周處回去會再查資料/改進云云即可。
不要讓評審老師覺得你是沒辦法接受任何指教跟意見的。
即使人家對自己有誤解,
也應該用事實去澄清,不是嗎?
有時候教授會提出一些方向,
或建議學生可以怎麼做,
此時便好好感謝,
表現受教而且獲益良多就可以了。
另外,
題目要非常明確,
文獻回顧要盡可能地周延,
文中用詞要力求精準。
魔鬼藏在細節裡。
這些地方是有些老師不知道該問什麼(或是他沒怎麼看你的資料……)時,
非常愛噹的部分。
其他資料和個人生平、未來生涯規劃等等,
幾乎都沒有被問到,
只有在師大時略為問過成績。
感覺上面試當下教授對「人」本身並不太感興趣,
在意的是研究計畫、研究計畫、研究計畫!
所以我認為研究計畫很重要,
至少在口試成績和備審成績裡都影響頗大。
面試過程其實就像教授對學生的研究計畫進行一番提點,
(即使緊張到在桌子下拚命絞手指臉上也要)保持鎮定,
然後盡力回答就可以了。
不要太在意,順其自然,以最佳心態面對。
因為往往在最在乎的人事物面前,
我們忘了自己的價值,
而此時最需要的卻是相信自己的信念。
要相信自己可以。
無論面對怎樣糟糕的處境,
只要足夠冷靜,足夠努力,就可以渡過。
很害怕的話,
就先不要去想以後。
結語:
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每天總會遭遇許多事情,
讓我們很難不為自己或前途感到憂慮,
但又無法靠自己的力量來排除,
或完全克服這些問題。
然而事情往往只有兩個選擇:
繼續努力或者就地放棄。
推甄和考試都是這樣一個不斷超越的過程。
在一切塵埃落定前永不放棄,
而結束後就不要再去苦苦煩惱,
因為你的努力會讓你值得。
一時懈怠是難免的,
人沒有辦法總照那些對自己更好的事做,
不管他多清楚那樣對他更好。
但一時失手不要就這樣墮落下去,
要當作那是小小的休息,
然後打起精神振作起來。
沮喪、灰心、慌張、難過也是難免的,
但這世界上大多數的事情,
跟能力無關,跟努力有關。
所以不要覺得自己不如人,
不要覺得自己做不到。
Time is measured by people, so it can be created as well.
我們不一定很剛強,
但依然可以在軟弱中卻奮力向前。
與大家共勉之,
也祝大家都順利金榜題名: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