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政大教育系跳板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政大教育系跳板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政大教育系跳板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政大教育系跳板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4萬的網紅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甚至世界各國)人類學的專業教育往往都限於國立大學當中,且這些教育往往都以訓練出面對學術的人類學家為主要目標。但是,人類學的視野與能力其實可以不光用於學術領域,更能在商業、設計、社會實踐等領域用上。 這篇來自【UDN聯合新聞網】上的報導,分享了人類學與民族學等學門在招生與留住學生上所面臨的挑戰...

  • 政大教育系跳板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01 16:25:00
    有 89 人按讚

    台灣(甚至世界各國)人類學的專業教育往往都限於國立大學當中,且這些教育往往都以訓練出面對學術的人類學家為主要目標。但是,人類學的視野與能力其實可以不光用於學術領域,更能在商業、設計、社會實踐等領域用上。

    這篇來自【UDN聯合新聞網】上的報導,分享了人類學與民族學等學門在招生與留住學生上所面臨的挑戰,還有各系所的因應策略。【百工裡的人類學家】認為,學術是整個學門專業的基礎,但學生們也需要有更多與社會各職場接觸的介面,並且需要引導他們思考自己的人類學相關專業可以如何應用。期待和各個相關系所有更多的合作。

    另外也給高中生們一些建議。面對升學,真的不要把人類學相關系所當成是進入國立大學的跳板,而是要真的認識到在社會上人類學的學術與實踐應用之後再做決定。因為誤會而在一起,因為了解而分手,總是一個悲哀。

    -------------------

    民族學、人類學等冷門學系的宿命,是常被當成學生選校跳板,先錄取再轉系。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曾有兩年高達23人轉系的紀錄,平均每三人就有一人轉系;台灣大學人類學系一年招生40人,每年平均有超過十名學生轉系,轉出比例達四分之一;政治大學民族系轉系率也偏高,七年來每年都有超過10人轉系。

    政大民族系曾祭限轉令 台大人類學系採創新授課方式為了留住學生,政大民族系曾祭出限轉令,繁星推薦和申請入學的學生,除非有特殊理由且經系務會議通過後才能轉系,用制度勸退有「投機」心態的高中生,免得教授辛苦面試錄取,卻「真心換絕情」。台大人類學系則有老師嘗試用創新授課方式,要求學生在社群分享作業爭取按讚數,提高學生對課程的參與感和認同度。

    為了讓大一課程就把學生「黏」住,不少冷門系教師們使出渾身解術,設法讓學生及親友了解系上究竟在學什麼。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disp.cc/b/163-cYAm

  • 政大教育系跳板 在 護台胖犬 劉仕傑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1-16 12:13:56
    有 1,738 人按讚

    【 姐妹校外交的戰略價值 】

    包括台大、政大、東華在內等大學,都針對「在港台生」以及「台大或政大等各大學之國際姐妹校原本要赴香港唸書的交換學生」張開雙臂,願意與教育部協調,安排他們到台灣唸書。

    許多人沒意識到這件事對台灣的重要性,政府的PR能力一如預期,沒有catch到這件事的外交宣傳價值。

    不意外,公務體系向來不鼓勵快速創意。只是可惜了!

    台灣要更國際化,要有更多元的生命力,高等教育交流是最好的管道。

    我認為政府可以針對香港情勢做兩件事情:

    第一,國際宣傳。

    主軸:「台灣自由且具競爭力的高等教育環境,是香港內國際學生的安全堡壘」。

    許多去香港唸書的西方學生,目的除了學中文,另外還包括想就近了解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

    台灣其實可以作為他們更好的參照點。我們一樣使用正體中文,擁有百分百言論及網路自由,中國因素是台灣日常公共議題討論不可忽視的分析脈絡。

    簡單說,作為理解中國現代政經社會發展、進軍中國市場的跳板,台灣理應比香港更具磁吸人才的優勢。

    現在就是一個適合的時機,讓世界看見台灣的好,台灣的穩定,台灣的安全。

    第二,增加實體資源,讓各大學在這波吸引香港學生來台的「國際鏈結」上,有更多子彈運用。

    這一點,我相信教育部正在做。我希望政府能做的更多、更具野心。

    我會這樣建議,是因為「人才」是台灣競爭力的關鍵。台灣不只要人才,還要「多元化的人才」。

    如果可以,相關人才來台求學及就業的法規,也應該一併鬆綁,讓這些本來要去香港卻因緣際會來到台灣的人才,能決定在台灣繼續貢獻他們的才能。

    今年的立委選戰打的很沈悶,許多優秀候選人也不願花力氣談政策,各大黨不分區名單的吵吵鬧鬧更讓人心力交瘁。

    由衷希望,有志進軍國會的人才,能用更宏觀的視野,來思考香港及台灣的現況。

    許多政客每天只能針對姐妹市名稱枝微末節做些沒有意義的政治攻防。可悲的是,他們永遠也看不到這波姐妹校外交的戰略價值。

    #認同請分享

    #護台胖犬
    #劉仕傑
    Instagram: old_dog_chasing_ball (老狗追球)

    新書:我在外交部工作

  • 政大教育系跳板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3-03 19:29:04
    有 148 人按讚


    感謝政大教育系學姊的熱情分享👍🏼

    我目前以公費生的身份就讀政大教育。對於未來有志當老師的人,教育類科的公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公費生未來不需要通過教甄,實習完後直接分發到指定的縣市服務。所以基本上是確定一畢業就有工作。但是公費生在學時有很多條件要達成:必須四年畢業(修完所有指定的認證)、每年七十二小時的義務服務、成績必須達到全系前30%(或是學期總平均需達80分以上)、在畢業前必須通過教學演示。而公費生在分發之後,也必須在該分發地待滿簽約年數(我是四年,離島要到六年,之後的法令好像會修改成五年)這之間不能夠辦理留職停薪或是申請調職,要扎扎實實地做好做滿應有的年數。
    我知道很多上不了政大其他科系的人,會想要進政大教育當作跳板,但現實是,因為有太多人把這裡當跳板了,所以真的跳出去的人少之又少。在文學類科,要拿到85分以上的成績不是件難事,所以大家的平均成績普遍都很高。我大一上學期的平均成績是87.5分,在系上的排名是27名(全部63名),每位學生都是只有零點幾分的差距。而要以這個排名申請雙主修或是轉系根本不可能。此外,轉系也是充滿變數的一條路,我有一位同學經濟系的課拿98分,每堂經濟系的課都有去上,在系上的排名也很高,大一的時候還是轉系失敗。痛苦地熬到大二才轉成功。所以在教育系,能轉系成功的人都是菁英中的菁英。
    政大教育系的活動非常多,要能專心唸書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所以如果真的對教育完全沒興趣,建議不要踏入政大教育比較好。
    而讀教育系未來的出路不一定要當老師,我們系的教育行政也是滿有名的,未來考國考進入公家機關工作,成為公務員也是一條出路。另外,我們系開設了推廣實驗學校中心,有很多機會接觸到實驗教育的相關內容,對於未來不想在體制內教書的老師志願者,也是個滿不錯的選擇。
    還有,讀教育系有個優點,是在修教育學程的時候不用額外繳學分費。以一位教育系的學生和一位英文系的學生,都以成為英文教師為目標為例。要有英文教師的資格,必須修習師資認證和英文師資認證課程。教育系的學生在大一下的時候可以申請師資生,並且通過英文輔系的考試,這樣就變成一位有英文輔系的師資生。師資生在修師資認證的課程不需要額外繳交學分費,而且可以用系上開的課程直接抵學程的學分,這樣系上的畢業學分拿到了、師資認證的學分也拿到了。英文系的學生,要申請成為師培生(師培生也包括申請師資生沒上的教育系學生),師培生在選課上會與教育系的學生不同,是師培中心額外開課,上師培課程要額外繳交學分費。而一學分的費用大概是1000多元,累積下來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這是讀教育系的其中一個好處:只要成為師資生,在修師資認證課程時,不用繳交將近萬元的學分費。
    對於教育系的分享大概到這邊😊

    再次感謝學姊🙇🏻‍♀️🙇🏻‍♀️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