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系
這次邀請到政大教育系畢業的學姐
來跟大家分享關於教育系相關的文章
如果對於教育系有興趣
又或者是正在迷茫想要多認識不同科系的學弟妹
記得不要錯過!
👉特點:
政大教育系較注重教育理論和方法研究
學術導向的課程佔大多數
和師範體系相比實務操作類型的課程較少
對於有教育熱忱和理想的...
#關於教育系
這次邀請到政大教育系畢業的學姐
來跟大家分享關於教育系相關的文章
如果對於教育系有興趣
又或者是正在迷茫想要多認識不同科系的學弟妹
記得不要錯過!
👉特點:
政大教育系較注重教育理論和方法研究
學術導向的課程佔大多數
和師範體系相比實務操作類型的課程較少
對於有教育熱忱和理想的人來說很能取得共鳴
並遇到志朋道和的戰友
政大教育系附設的實驗教育研究中心
是目前台灣實驗教育的重要機構之一
另外,教育系是政大唯一一個教授諮商輔導的學系
對於想進入政大輔諮所的學生而言是很好的管道
👉課程概覽
表定必修大約一學期三學分左右
若加上群修課程(必選修)也不太會超過十學分
但系上提供相當多的選修課程
也要求系外選修需滿32學分,鼓勵系胞擴展知識版圖
👉系上營隊
秉持著回饋社會的精神,進入資源相對缺乏地區的學校
給予學生愉快的學習體驗
教育營:寒假期間前往國中
愛育營:寒假期間前往國小
史懷哲營:暑假期間前往偏鄉地區服務
👉師資生、師培生
教育系會對有意願進入學校哺育英才的學生
提供師資培訓課程
會於大一下學期進行師資生的面試
通過者的師資培訓課程不需另繳學分費
若於面試中落選,可申請成為師培生
但需自行負擔師資培訓課程的學分費
除教育專業課程科目外
還有一份專門科目的學分表
若想成為國文老師就需修習國文專門科目學分表
這些學分可以抵規定的系外選修
‼️修課注意事項
🌟主要根據師資生的情況
🌟不想延畢的前提下
👉大一要做的事:
1.確定哪些必修課程是隔年開
2.確定哪些課程需要先修課程
3.考慮自己想成為何種領域教師
建議上學期可以先試著修習該系的選修課程
體驗課程內容和系上氛圍
4.下學期準備師資生面試
5.下學期可以申請雙主修或輔系,由於系統通常設有系外擋修,建議申請與步驟3決定的領域的相符科系,較容易選上專門科目表需要的課程,也可以免掉人工加簽的勞累
👉大二要做的事:
1.至系辦領取師資培訓的專門科目學分表
需修習完表上規定的學分後
方可符合資格申請教師檢定
2.選課前比對系上畢業學分表和專門科目學分表
由於課程有時會臨時停開
因此最好列出修課計劃
3.若發現原本選擇的科系和自己的期待不相符
而想改變專門科目的領域
最好在大二下就要下定決心轉換專門科目學分的科系
👉大三大四要做的事:
1.按照修課計劃把課修完
包含畢業學分、教程學分和專門科目學分
2.大四開始尋找實習學校
3.大四上準備研究所申請
👉未來出路:
學校老師
教育行政人員
教育研究人員
諮商心理師
其他科系職涯文章 #jin職涯訪談
#學測 #學測英文 #學測準備 #學測倒數 #110學測 #學測戰士 #考試準備 #指考 #教育系 #教育 #education #學測國文 #學測數學 #學測自然 #考試 #學測就上 #高中 #高中生 #高中英文 #學測社會
政大延畢方法 在 郭葉珍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仲儀是我的學生,她的困擾是,自己是老師,卻叫不動他的兒子學英文。
我安慰她:「我兒子女兒小時候在魁北克三年,無論是看漫畫、講秘密都是用法文,回台灣後,我為了維持他們的法語能力,想盡辦法幫他們找法國留學生教他們法文,也幫他們安排法國小朋友和他們玩,能做的我都做了,他們不學就是不學。」
仲儀驚訝的說:「老師講的狀況,完全超乎我的想像。
說到讓孩子學英語,我腦袋裡只想到要怎麼讓兒子乖乖的把英語作業寫完,包括請老師把他叫到身邊坐著寫,寫完才能走,或是規定他在一定時間內就寫完,否則就失去每天玩一次電動的權利。
原本我以為已經會那一國的語言就會有動力繼續學習,沒想到老師即使完全不走我剛剛用的方法,而是讓你兒子女兒透過有趣的互動來產生繼續學下去的動力,竟然連這樣做都還是沒有用?」
我說:「是啊,真的沒用。」
仲儀露出絕望的表情:「那要怎麼讓孩子願意學習?能用的方法都用了啊?」
我說:「我倒是想得挺開的。反正需要用的時候他們就會去學了。」
仲儀:「又是老子哲學了嗎?」
我說:「水到渠成。水到了,自然渠就成了。既然當時沒有讓他們有緣分的法國人在台灣讓他們感到好玩、有意義而有動力學下去,當下一定有什麼事情讓他們覺得更有意義的事情讓他們想要投注精力、時間與感情在上面。」
仲儀:「老師的意思是有意義這件事讓人願意走下去?」
我說:「是的。啊,剛好,上週我去進修如何幫助大學生職涯發展,李宜芳老師就放了大象體操樂團的主唱張凱翔大四的時候所接受的訪問。張凱翔被詢問到他對台灣教育的看法,當時他的回答是,對台灣的教育是不相信的。我記得影片中他是說,覺得台灣的教育沒有把學生變善良。
後來好像是過兩年吧?拍片的人又去追蹤訪問,當時張凱翔計畫性延畢,準備要發第一張片。在影片中,他說,政大把他教得很好,讓他會思考,會寫企劃,讓他能爭取到經費。看完影片後,李宜芳老師問在座的大學老師怎麼看這兩段訪談,我們教經系的林曜聖教授就說,因為有在運用,所以所學的知識變得有意義。所以,是的,有意義讓人願意學下去。」
仲儀:「可是怎麼可能讓孩子因為有用而覺得有意義,願意學下去?當然是學會了再去用啊,要不然兩手空空的要怎麼出去用?」
我說:「其實台灣的幼兒教育就比較像是這樣。你看幼兒園的小朋友好像都在玩,其實老師都有觀察在生活中他們對什麼有興趣,然後用他們有興趣的事延伸教語文、數學、自然等知識。譬如某個小朋友講到說他假日搭火車去花蓮玩,於是大家講起了火車,老師觀察到他們有興趣,就會趁這個機會帶大家來做個火車站。而小朋友也在建火車站的過程中學會比例啊,賣東西的地方要在哪裡最好啊之類的事情。
這就是因為有意義而學習的例子。到了小學、中學、高中就比較不是這樣了,孩子覺得學習沒有意義,所以現在才會有教育改革的事情。
回到你說的,的確人類的學習是在感到有意義之下學習得最好。」
仲儀:「難怪喔。難怪我爸爸都不學習了。」
我說:「怎麼忽然說起這件事?」
仲儀:「我爸退休以後就宅在家裡哪裡都不去。我媽揪他去唱歌啊,看畫展啊,他都沒興趣。我想是因為他覺得做這些事沒有意義。」
我說:「你這樣分析很有道理喔。如果你爸爸一生當中都是為了要活下去,或是為了養活你們而學習或做任何事情,現在退休了又有足夠的錢可以花,而你們也都獨立了,的確他繼續學習或做任何事都沒有動力了。不為什麼而做,只是為了有趣而做的概念不在他的腦袋裡。」
仲儀:「老師你這樣講好恐怖喔,因為我就是跟我兒子說,你現在不學英文,以後就會沒有工作。複製了人是為了活下去而學習的信念。其實對我而言,為了覺得好玩去學習的確是浪費時間的,因此無論我唸研究所啦,或是學英文,都是為了有競爭力,沒有為了好玩而去學習的成份在裡面。
雖然老師講得有道理,但我還是放不下我孩子不學英文這件事,這該怎麼辦呢?」
我說:「這就要檢視妳堅持要孩子學英文的行為下的信念了。」
仲儀:「這樣才能要用的時候有得用。」
我說:「那如果要用的時候再去學呢?」
仲儀:「那就比人家慢很多了。」
我說:「慢很多會怎樣呢?」
仲儀:「就輸了啊。」
我說:「輸了會怎樣呢?」
仲儀:「輸了難過啊。」
我說:「誰難過?」
仲儀:「我看了難過,孩子也難過啊。」
我說:「孩子難過不就有動力去學習了?而且學更快?
我看到好多父母看自己的孩子半夜不睡覺在家打電動,隔天沒辦法爬起來去上學氣得要死。問孩子為什麼不好好讀書,孩子說沒有興趣。
對我而言,這類事情的解方就是讓孩子休學去工作。工作以後,各種學習的動力就會跑出來,就算是為了付房租、交網路費、買食物,那也是個動力。可惜父母太害怕孩子跟人家不一樣時間畢業,會被人說三道四,怎樣也沒辦法壯士斷腕讓孩子出去走一遭,生出動力來,於是陷入無解的惡性循環中。」
仲儀:「我太害怕我的孩子不會英文,和人家不一樣。」
我說:「這樣吧,現在你逼也逼了,既然沒有用,先停下來看一下,你兒子目前覺得有意義的事情是什麼?
好好的看,不要用他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前提來看,好好的看你兒子覺得有意義的事是什麼?」
仲儀:「畫畫。哎唷,老師,畫畫又不能賺錢。」
我說:「妳怎麼知道他好好的畫畫不會為他未來成為土木工程師、室內設計師、產品包裝師預備呢?」
仲儀:「他沒有那個天份,只是有興趣。我看得出來。」
我說:「在大象體操吉他手張凱翔的訪問中,他說隨著投入音樂,他了解到自己音樂不是那麼有天份,投入拍攝影片,他了解到他拍片上也不是那麼有天份,但是他發現了自己很會結合二者,包括結合人脈。
我們經常因為眼光受限,從當下的一點去推論未來的全部,因而無法想像其他可能性而阻止了孩子的發展。
看遠一點,你的孩子會因為進了一扇門,然後看到另一扇門。我們的人生就在一扇一扇門的打開中有了無限的可能。」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你覺得有意義的事,他不見得覺得有意義。而你覺得有意義的事,非常有可能狹隘了他的發展,斬斷他的各種可能性。
我們不就希望孩子獨立自主嗎?要孩子獨立自主,第一件事情就是要願意放手讓他嘗試、忍心讓他摔,讓他痛。這樣,他就長出力量與意義感了。
讓他不聽你的話,讓他輸吧!這樣他就會有動力動起來,成為一個自動自發,不需要你叫一動他才做一動的人。
---郭葉珍的《我們,相伴不相絆》-----
博客來:https://reurl.cc/NjZWge (含電子書)
誠品:https://pse.is/MY2J6
金石堂:https://pse.is/MLX8X
MOMO:http://bit.ly/3c47v3a
讀冊:https://pse.is/NTHV6
三采:https://pse.is/PVELG
電子書
台灣漫讀:https://www.bookwalker.com.tw/product/85281
google play: https://reurl.cc/KkrGvp
KOBO:https://www.kobo.com/tw/zh/ebook/Yt9iqIvTIz2BaieYQd1JTA
READMOO:https://readmoo.com/book/210133557000101
PUBU:https://www.pubu.com.tw/ebook/191884
HyRead: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206082
MYBOOK:https://reurl.cc/D9Z07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