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系派預告文#明天還有完整版
「台大神人多」是選校派的一大原因,但選系派的康傑學長雖然不是台大人,卻是很多台大人心中的神人。
大學期間他不只修到台大管院最難申請的兩門課,還成為助教;Jen跟Jason一起當台大夯課CTPS「解決問題理論與實務」助教時(第二頁)就非常敬佩他的思維、精神、各...
#選系派預告文#明天還有完整版
「台大神人多」是選校派的一大原因,但選系派的康傑學長雖然不是台大人,卻是很多台大人心中的神人。
大學期間他不只修到台大管院最難申請的兩門課,還成為助教;Jen跟Jason一起當台大夯課CTPS「解決問題理論與實務」助教時(第二頁)就非常敬佩他的思維、精神、各方面能力,畢業後還是相互砥礪學習的好麻吉💪🏽
管顧業背景的他,連選系的心得都MECE的拆解成三點,字裡行間都可以感受到他的真摯與用心,不只對指考戰士有用,每個大學生都會受用無窮,快分享出去吧!
「選校選系一直以來都是都是最難的選擇題之一,在工作一年後回首,當初選填大學時,選系不選校是我驕傲的選擇之一!接下來,想從三個角度跟大家分享,分別是心靈感受、校際機會與市場動態。
❤️針對#心靈感受,系所會是接下來四年你朝夕相處的知識與領域,在一個你選擇且喜愛的領域,不只在感受上特別舒適,也利於你提升在大學的主動性或是學習的表現,未來反而更能幫你爭取更好的課程、實習或甚至是學校的機會,同時享受成長以及大家美好的大學生活想向;反之,若是為了學校而選擇了不感興趣的科系,朝夕都要與不喜愛的領域相處,不僅感受痛苦,另外仍需持續準備門檻很高的轉系考,不僅花費時間,反倒是失去了好好體驗大學生活的機會。
🏫 針對#校際機會,現在學校們為了爭取更多機會與資源,開始大量的策略聯盟與產學合作,學校的邊際已經開是越趨模糊了,因此學校的分別不再如以往明顯。
校際聯盟如台大-師大-台科大、清大-交大-陽明-中央等校際聯盟,不只可以互相修課、交換學生甚至日常都有校車通行鼓勵交流。
另外產學合作又分兩個層次—有企業與學校開設的課程與合作計劃。
針對課程,如「管理顧問業」的 @bcg 與麥肯錫 @mckinseyco 的顧問們在台大開設#SCAP, CTPS等教授顧問方法論的課程同時搭配真實企業個案的實作,同時開放台大、師大、台科大、政大四所學校同時修課,甚至更開放200位以上不限學校的旁聽機會。
針對合作計劃,如清大具備新創加速器,不同校的學生都能互相組隊申請入住,一起合作創業點子,而不限制只有清大的學生。從以上跡象已經看出,跨校修課、跨校合作已經是新大學生的常態了,其中,若是你能以選系為主,在喜愛的領域表現出色,成績、實務經驗等等都更讓你俱備優勢申請到更多想上的跨校課程與計劃。
💼 針對#市場動態,過往有許多行業,都有所謂的Target School或是口耳相傳的學校慣例,代表嚴格的學校血統或是背景限制,如半導體大廠僅收台清交理工學院、投資銀行管理顧問商學院學生僅考慮台大與政大。
但隨著資訊的發達,以及學生心態的轉變,許多即使是在新竹、中南部、科技大學的學生多會主動透過跨校修課、網路資源應用與實習經驗,已經可以與傳統明星學校的學生分庭抗禮,而這些學生多半也持有回饋心態都會回去原本的學校帶領學弟妹,對接相對應資源,進雸提升告學校的學生實力、曝光與經驗,帶來正向的成長循環,所以現在市場上,半導體與科技業大廠多有台清交以外學生、投資銀行、管理顧問行業也開始有了清交商學院的學生。
傳統的Target School框架已經被打破,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喜歡的領域,深耕其領域變成你的實力、實力將帶著你朝向更裡想的目標、學校、知識與職涯邁進。
👉🏾總結而言,隨著校際機會的大量增加、市場需求的改變,以選系為主,培養自己專精的硬實力,將提供你自己更多的職場話語權與產業議價能力,幫助你大大朝自己的理想或夢想邁進。大學只是學習與成長的其中一環,但一定要記得,在學習與成長的過程,you never lose; you either win or learn!」
🕴️黃康傑 Jason|清大經濟系17級・交大經管所・BCG波士頓顧問公司實習生・蝦皮購物儲備幹部
⭐️如果有任何想問康傑的問題,歡迎留言在下方!
👨🏻⚕️重磅預告|明天選系派完整篇有台大醫學系學長告訴你哪些情況下你不該選台大醫科!
#填志願#指考戰士#讀書計畫#讀書筆記#放榜#學測放榜#英文補習#英文學習#高中生#台大#台大補習班#高偉#飛哥#陳立#學測倒數#讀書帳#英文老師#學測倒數#衝刺#商業週刊#儲備幹部
政大傳院心得 在 冬瓜行旅(小冬瓜)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社長成長日誌 day 2311】
看到這熟悉的場景,這是台北地方法院
是的,我又被告了⋯
.
頂著細雨,在2019年的年末來出庭
為的是我父親過世,所留下來的糾紛
想想,父親離開我們也已經第六年了
沒想到為了這種事,居然拖了這麼久
而且看樣子,也不會很快結束⋯
.
由於案件在審理當中,所以我就不多陳述
期待有天塵埃落定,若經驗對大家有幫助
再跟你們分享.
.
今天純粹只是有感而發
想簡單記錄自己今天的感受
以及走過這六年多的心得⋯
——————————————
1.【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整件事我不怪我父親,一個月的突然離世,任誰都會措手不及。又怎敢苛責些什麼呢。只是身為他唯一的法定繼承人,當面對父親過世後那排山倒海的謎團。以及所遺留下來的痛苦與折磨。又有誰能真正理解,並給予協助呢?很多時候只能自己默默吞下,那些老天爺給的考驗。
由於這個經歷真的太痛苦,又不能為外人道。以致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壓抑自己的情緒,只敢在夜裡一個人崩潰大哭。我自己曾對天發誓,我會盡我所能,不讓我的家人在我死後經歷一樣的痛苦⋯
.
2.【遇到恐懼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對它】
記得第一次收到存證信函,嚇到作息飲食不正常,一個月暴瘦10公斤。每天都覺得自己會被抓去關,或是得償還鉅額的賠償,搞得自己嚇自己。後來發現真的是多想了。寫存證信函就是另類的說鬼故事比賽,目的就是要嚇到你睡不著。看穿,也就這麼回事了⋯
經過了六年的歷練,現在我都直接拍照傳給我到律師。連內容都有點懶得看,有事上奏、無事退朝。畢竟我的人生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我不希望被這種事情搞壞自己的心情。
對了!題外有個小建議,如果你有開公司。好的律師跟會計師,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不能等遇到再來找,一定會來不及而出大事。要找到可靠且能信任的律師可沒這麼簡單。
謝謝政大律師事務所的蔡育盛律師,在這些年的陪伴與協助。有他的幫忙,讓我可以專心拼搏事業的,提供更好的服務給信賴我的旅客~
3.【怎麼繼承都是錯的,但請負起責任吧】
據說巴菲特把90%以上的財產,在過世後捐出。暫且先不論對錯。要肯定的是,巴菲特事先面對遺產的態度。
這些年我真的看太多了案例,看到他們爭的,不只是遺產。是一口氣、一份愛、一個道歉、一個奇摩子~而人又長得千千萬萬種,你無法去預測未來。哪天會不會因為一個擦槍走火,導致親情炸裂~
所以,怎麼安排都會有人不滿意,但請安排好。會爭的,早晚都會吵不用你操心。
也許你會問:那既然會吵,那還安排什麼?沒意義啊?
不!雖然不管你安排再妥當,都會有人不滿意因此弄上法庭,但如果安排得當,鬧劇很快就會落幕。但如果沒有⋯?那我只能祝福你自求多福了⋯
也有人會說:哎呀我沒什麼錢,不煩惱
我看過有人,為了爭勞保喪葬補助費對簿公堂的。你千萬別小看人類對原則的執著⋯
—————————————————
這幾年透過【單程旅行社】指導大家如何規劃自己身後事。很多人很好奇,一個從事殯葬領域的人居然講起法律繼承也是頭頭是道。我只能苦笑說一句:久病成良醫啊~
這六年我真的深深體會。法律遺囑你若搞砸,兩年都不夠你用。(像我就6年,而且還在進行中)祝福大家的人生都可以圓滿無憾~啾咪❤️
政大傳院心得 在 冬瓜行旅(小冬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社長成長日誌 day 2311】
看到這熟悉的場景,這是台北地方法院
是的,我又被告了⋯
.
頂著細雨,在2019年的年末來出庭
為的是我父親過世,所留下來的糾紛
想想,父親離開我們也已經第六年了
沒想到為了這種事,居然拖了這麼久
而且看樣子,也不會很快結束⋯
.
由於案件在審理當中,所以我就不多陳述
期待有天塵埃落定,若經驗對大家有幫助
再跟你們分享.
.
今天純粹只是有感而發
想簡單記錄自己今天的感受
以及走過這六年多的心得⋯
——————————————
1.【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整件事我不怪我父親,一個月的突然離世,任誰都會措手不及。又怎敢苛責些什麼呢。只是身為他唯一的法定繼承人,當面對父親過世後那排山倒海的謎團。以及所遺留下來的痛苦與折磨。又有誰能真正理解,並給予協助呢?很多時候只能自己默默吞下,那些老天爺給的考驗。
由於這個經歷真的太痛苦,又不能為外人道。以致我有很長一段時間,壓抑自己的情緒,只敢在夜裡一個人崩潰大哭。我自己曾對天發誓,我會盡我所能,不讓我的家人在我死後經歷一樣的痛苦⋯
.
2.【遇到恐懼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對它】
記得第一次收到存證信函,嚇到作息飲食不正常,一個月暴瘦10公斤。每天都覺得自己會被抓去關,或是得償還鉅額的賠償,搞得自己嚇自己。後來發現真的是多想了。寫存證信函就是另類的說鬼故事比賽,目的就是要嚇到你睡不著。看穿,也就這麼回事了⋯
經過了六年的歷練,現在我都直接拍照傳給我到律師。連內容都有點懶得看,有事上奏、無事退朝。畢竟我的人生還有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我不希望被這種事情搞壞自己的心情。
對了!題外有個小建議,如果你有開公司。好的律師跟會計師,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且不能等遇到再來找,一定會來不及而出大事。要找到可靠且能信任的律師可沒這麼簡單。
謝謝政大律師事務所的蔡育盛律師,在這些年的陪伴與協助。有他的幫忙,讓我可以專心拼搏事業的,提供更好的服務給信賴我的旅客~
3.【怎麼繼承都是錯的,但請負起責任吧】
據說巴菲特把90%以上的財產,在過世後捐出。暫且先不論對錯。要肯定的是,巴菲特事先面對遺產的態度。
這些年我真的看太多了案例,看到他們爭的,不只是遺產。是一口氣、一份愛、一個道歉、一個奇摩子~而人又長得千千萬萬種,你無法去預測未來。哪天會不會因為一個擦槍走火,導致親情炸裂~
所以,怎麼安排都會有人不滿意,但請安排好。會爭的,早晚都會吵不用你操心。
也許你會問:那既然會吵,那還安排什麼?沒意義啊?
不!雖然不管你安排再妥當,都會有人不滿意因此弄上法庭,但如果安排得當,鬧劇很快就會落幕。但如果沒有⋯?那我只能祝福你自求多福了⋯
也有人會說:哎呀我沒什麼錢,不煩惱
我看過有人,為了爭勞保喪葬補助費對簿公堂的。你千萬別小看人類對原則的執著⋯
—————————————————
這幾年透過【單程旅行社】指導大家如何規劃自己身後事。很多人很好奇,一個從事殯葬領域的人居然講起法律繼承也是頭頭是道。我只能苦笑說一句:久病成良醫啊~
這六年我真的深深體會。法律遺囑你若搞砸,兩年都不夠你用。(像我就6年,而且還在進行中)祝福大家的人生都可以圓滿無憾~啾咪❤️
政大傳院心得 在 張金鶚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天12/17(二)蘋果日報刊登我第44篇專欄文章「現在選擇買屋好還是租屋好?」(如下連結,由於蘋果目前閲讀全文需註冊登記,為方便大家閲讀,我也將全文轉貼如下,副標為編輯所下)。
或許大家有注意到我的職稱由原本的「政大退休教授」轉換成「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Honorary Professor, College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由於清華科管院林哲群院長的誠摯邀請,希望我退休後能夠到清華大學繼續傳承年輕學子,我感受到清華的熱情禮遇,也想藉此體驗在不同學校不同學院(科管院)的教學心得,決定接受此一退休後的榮譽職位,在「計量財務金融學系」的研究所開設一門「房地產市場消費與投資分析」課程,有別於過去房地產只強調「房地產投資」課程。
為了避免影響我的退休生活,只好辭去原本在政大的兼任課程,清大也只有開此一門課,希望繼續保有個人退休的黃金歲月!
———
張金鶚專欄:現在選擇買屋好還是租屋好?
(張金鶚,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榮譽講座)
當前房價仍然相當昂貴,擔心購屋買到房價高點,但房市景氣似乎又有些回溫跡象,尤其現在低利率低房貸,付租金給房東不如付房貸給銀行。另外,當前的租屋市場仍不健全,租屋黑市充斥,租金也緩慢上漲,但租屋可以減少生活壓力,不會變成屋奴,也不會失去買屋之外的其他夢想。如果再想想未來房市仍充滿許多不確定性,包括短期選後政治、兩岸與政策的變動,與長期人口、所得、金融與稅制的變化。現在如果有住房需求,倒底是買房好還是租房好?
房屋的租買選擇,首先應該考量購屋是否根本超出自己的負擔能力?如果考量自己不但欠缺儲蓄自備款不足,而且未來也無法償還每個月的貸款,個人盤算若沒有能力購屋,就沒得選擇,只能租屋了。
其次若是買屋勉強可以湊足自備款,但是未來長期要償還貸款很辛苦,不但要犧牲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品質,甚至自己還要加班兼差打工,才能很勉強償還未來20年的貸款,如此長期犧牲只為換取擁屋個人及社會的價值觀或未來可能的増值,是否形成過度消費困境或投資風險?值得深思!
房屋租買之間最大的差別在於租屋只有消費居住功能,而買屋除了消費外還有投資功能。但任何投資行為都可能「有賺有賠」,除了考慮「投資報酬」,也要考慮「投資風險」。至於買屋未來會產生多少報酬?將會因這產品個案、區位環境及買賣時間的景氣變化而有相當大的報酬差異,不確定性相當高,不易掌握。
時機並非選擇關鍵
房屋的租買各有其利弊得失,除了兩者財務負擔能力有相當的差距外,也因為個人及家庭財務資源的分配不同,買房將明顯排擠其他日常及休閒生活支出。買屋除了可能投資賺錢外,也可以增加居住的穩定安全感與成就感;但租屋除了可以減少財務壓力外,還可以增加居住時間、空間隔局與地點環境的自由轉換彈性。換言之,房屋的租買選擇除了財務負擔能力外,個人及家庭的居住與投資偏好價值觀而有不同的選擇。
由於房屋買賣相對於租屋的交易成本高出許多,而且根據學術界長期的實證研究,台灣短期房屋買賣的平均報酬較低且風險較高,因此若個人的工作或家庭尚未穩定,短期3~5年內可能會有變動,最好選擇租屋為宜;反之,未來長期7~10年以上,個人的工作、家庭及收入都已穩定,不會搬遷,才較適合考慮選擇買屋。
房屋租買選擇最常見的一個迷思是:「當每月要付的房租等於每月要付的房貸,這時就應該選擇買屋而不要租屋。」然而這個說法明顯忽略了買屋必須還有三成自備款的負擔,也忽略了近一成的購屋搜尋與交易成本,以及擁屋的長期持有成本。尤其台灣長期以來,「房租房價比」非常低,以致許多房東寧願空屋也不願出租,顯示相同區位品質的房屋,其房租相對於房價並不敷房屋的使用成本。若純就消費居住而不考量未來投資可能增值的資本利得財務觀點,租屋要比買屋划算。因此,房租等於房貸即可買屋的說法,明顯是高估買房的使用價值,並不正確,仍需多方考量,才適合不同個人的租買選擇。
面對當前的高房價及相對低租金,雖然現在短期房貸利率低,租金也緩緩上升,但這些影響都相當有限,且容易產生錯估租買房屋的價值。真正影響租買選擇的關鍵因素是財務負擔能力,個人的工作及家庭是否穩定,個人及家庭的居住與投資偏好價值觀,以及買屋必須長期持有而租屋可以短期變動的差異等因素。因此,現在是買屋好還是租屋好的「時機」因素並非選擇關鍵,不需特別為此焦慮困擾。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daily/20191217/3852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