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inessfocus.io】調查:6成青年不想做公務員 近3成不想宣誓簽聲明
.
親建制機構香港青年協會旗下的「青年創研庫」昨日(14)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儘管公務員被視為「鐵飯碗」,但有逾6成的受訪青年表明不想成為公務員,當中的主要原因為工作沉悶、其次則是礙於政治壓力大、不想作有關宣誓或...
【@businessfocus.io】調查:6成青年不想做公務員 近3成不想宣誓簽聲明
.
親建制機構香港青年協會旗下的「青年創研庫」昨日(14)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儘管公務員被視為「鐵飯碗」,但有逾6成的受訪青年表明不想成為公務員,當中的主要原因為工作沉悶、其次則是礙於政治壓力大、不想作有關宣誓或簽署聲明以及不想加入今屆政府等。
.
「青年創研庫」於今年4月22日至26日,以實地問卷調查形式針對527名18至34歲的青年展開調查,並在昨日公佈了「促進公務員隊伍的人才發展」研究報告。調查結果指出,撇除受訪青年中的14名公務員,多達62.8%的受訪者表明不願成為公務員,僅有23%的受訪者願意成為公務員。
.
至於當中不想做公務員的原因,大多受訪者認為公務員的工作沉悶,佔31.4%、其次為政治壓力大,佔30.1%,緊接在後的則是不想作有關宣誓或簽署聲明以及不想加入現屆政府,分別佔29.5%及28.3%;對於有意加入公務員團隊的受訪者,絕大部分都是基於公務員的薪酬福利好,佔84.7%、另有50%的受訪者認為公務員的工作為「鐵飯碗」、夠穩定,認為工時穩定的則有49.2%。
.
不僅如此,調查也要求受訪者對公務員團隊進行評分,包括專業及廉潔以及效率表現。結果顯示,在滿分為10分的情況下,專業及廉潔分別獲5.19分及5.02分,僅比及格水平5分高出少許;效率表現更是低於及格水平,僅得4.83分。
.
另外,對於政府缺乏市民信任、社會分化,以及未能吸納優秀人才加入方面,受訪青年對上述問題的嚴重程度分別給予7.97分、6.96分和6.42分,皆高於5分的一般水平,反映出受訪青年普遍不信任政府;另一方面,當被問及投考公務員的障礙時,有59.3%的受訪者表示職位申請競爭壓力大、另有20.3%及17.8%分別擔憂受到朋輩壓力,以及政治環境趨複雜。
.
青年創研庫「管治」組別成員潘子鋒透露,港府在管治人才方面一直都有需求,而公務員體系為其中的重要渠道,但研究結果卻反映出受訪青年多數對加入公務員團隊不感興趣,加之近年申請政務主任(AO)及二級行政主任職位的競爭性曾持續下跌,港府長遠招攬優秀人才,以服務公眾的危機讓人關注。
.
為解決人才危機,青協給予了多個提議,包括建議特區政府開拓公務員隊伍人才物色渠道,如增設以中學生為主要對象的獎學金,同時亦擴大實習生人選的機構範圍,讓具有潛質的相關人才未來有更多途徑與機會到政府部門工作。
.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
#BF社會熱話
.
@businessfocus.io 瞭解更多商業財經資訊
.⠀
#money #investment #business #finance #life #startup #startups #management #company #expert
政務主任薪酬表 在 強國大崩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成報
2013-06-08
政治壓力大 公務員不敢承擔
【本報政治組報道】行政長官梁振英今屆主政的特區政府開局不順,民望如江河日下,近日還面對回歸後首次有公務員工會退出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公僕士氣惹起關注。行政會議召集人林煥光昨天表示,香港的政治壓力愈來愈大,令部分中層的公務員不敢承擔責任。
林煥光昨天以個人身份出席一個午飯會時表示,回歸後,香港的政制及文化轉變得很快,未有足夠政治人才應付,以致很多政務主任(A.O)被邀請參與政治工作,但未必所有人都能勝任。他說,香港公務員管理及服務一直有改善,但近年出現當面對政治壓力時,中層公務員不願承擔,反而將決策權向上推的情況。他舉例若果中層公務員有行使酌情權,相信便不會出現早前一名的士司機少找5毫子給乘客而被檢控的案件。
商界繼續「護航」
商界繼續為梁振英「護航」,曾參選首屆行政長官選舉的會德豐主席吳光正昨天出席會德豐股東大會後,被記者問到梁振英是否適合繼續擔任行政長官?吳光正說,梁振英有足夠條件勝任,對方家庭背景好,對政策熟悉,工作勤奮,效率高,也不歸邊。
吳光正續說,梁振英上任後一直受反對派攻擊,工作不易做。吳光正又表明目前無考慮再次參選特首。
梁振英的「頭號粉絲」、恒隆系主席陳啟宗表示,「梁班子」出事並非大件事。過往不同管治班子執政期間也曾出現負面事件,認為外間對部分議題刻意誇大,是不理性行為。他指,50年前美國政客的行為,以今日標準亦未必有人可接受。
本屆政府任期內的施政報告將改於一月發表,財政預算案就會緊接在2月底或3月發表。
梁振英昨在網誌解釋,總結籌備今年施政報告及預算案工作,認為將兩者在時間上結合「行孖咇」,可以一舉四得,讓政策制定和財政規劃有更好的協調和互動,亦可讓社會就政策討論能兼顧公共財政優次,並確保施政報告中需撥款的措施能盡早推行,讓市民掌握整體經濟情況,全面了解政策措施。梁振英期望社會各界,踴躍參與今年較後的施政報告及預算案諮詢,提出意見和具體的政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