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放款業務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放款業務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放款業務產品中有4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7萬的網紅經濟日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晨速覽】全球個人電腦(PC)鏈警鈴大響。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28日示警,PC客戶面臨其他零件短缺,導致對記憶體拉貨減少,使得該公司本季營收與獲利財測預估低於市場預期。 國際/日本新首相 岸田文雄出線 https://bit.ly/3kRKcjy 產業/劉揚偉:數位轉型 靠CEO...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
放款業務 在 藍白拖主力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02 18:59:43
💡 金融股真的風險很小嗎? 討論金融股之前,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金融業。 簡單來說,金融業就是將客戶的存款借給有資金需求的人,賺取存款利息跟借款利息之間的差額(貸款利率 - 存款利率 = 差額)。 除了基本的存款與放款外,台灣的金融業多為金控結構,除了銀行還有人壽、產險、證券、投信等子公...
放款業務 在 林熊熊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9-21 07:56:05
其實過去10年來,我曾經當了4年的房地產投資客,但是! 但是我只投資店面,而且我還半自用半出租,我從來不投資住家,我個人也不贊成也不欣賞哄抬房價套利自住客的行徑,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數學邏輯不夠清晰的人,而買賣房地產是一個藏有極多錢坑陷阱的過程,一個字,就是奸; 還有,包租公看待房產如同家族永續的傳...
-
放款業務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2-08-31 20:10:11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PNN Justin.tv頻道 http://zh-tw.justin.tv/pnnpts
放款業務 在 經濟日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晨速覽】全球個人電腦(PC)鏈警鈴大響。美國記憶體大廠美光(Micron)28日示警,PC客戶面臨其他零件短缺,導致對記憶體拉貨減少,使得該公司本季營收與獲利財測預估低於市場預期。
國際/日本新首相 岸田文雄出線
https://bit.ly/3kRKcjy
產業/劉揚偉:數位轉型 靠CEO決心
https://bit.ly/3ii1ULx
金融/越南躍國銀海外獲利重心 放款業務顯著成長
https://bit.ly/3zRuCbV
兩岸/任正非:華為廣招國際人才 增加海外研究所預算
https://bit.ly/3uo0zre
放款業務 在 元照出版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裁判時報第110期 📌銀行法「準違法收受存款罪」之再檢視/張天一(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
本文深入討論銀行法第29條之1準違法收受存款罪之規定,首先分析其構成要件「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或報酬」判斷標準,整理實務上紛雜的各種認定模式,再由準違法收受存款罪的立法背景及常見行為樣態切入,觀察本條與其他刑法犯罪間之關聯,辨析本罪的規範目的。並提出觀點認為,吸收資金進行投資之行為,本質上與銀行的存、放款業務較無關聯,尚不應以銀行法之規定處罰之。
✏關鍵詞:吸收資金、違法收受存款、準收受存款、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或報酬、約定還本
✏摘要:
本案被告等四人具有近親關係,家中經營珠寶行,被告等雖知悉其珠寶店既非依銀行法所組織登記之銀行,亦未經主管機關(金管會)許可經營存款業務,故不得經營收受存款業務,亦不得以借款、收受投資等名義,向多數人或不特定之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而約定或給付與本金顯不相當之紅利或其他報酬。
✏試讀
🟧「利息或報酬等是否與本金顯不相當」之判斷標準
銀行法第29條之1中「與本金顯不相當」應如何認定?於學說上向來存有爭議,且法院於個案處理上所採取之判斷標準,亦存有相當之浮動性,如前述案例中,歷審所採之判斷標準即並非一致。惟此一要件對成罪與否之影響性極大,倘若在個案處理上所適用之標準差異過大時,將會造成法律適用上之高度不確定性,而可能侵害個案中被告之權益。
對於「與本金是否顯不相當」之認定上,較常見之判斷標準有下列數項,概述如下:
一、與刑法「重利罪」採相近標準
二、以「金融機構平均定期儲蓄存款之利率」為標準
三、兼採「定期儲蓄存款之利率」與「民間互助會之利率」為標準
四、其他之判斷標準
🟧準違法收受存款罪之立法背景及行為態樣
銀行法第5條之1與第29條之1規定係於1989年所增訂,同時亦提高第125條之罰則,其原因在於臺灣在1980年代間,由於正值經濟成長期,國民收入增加,雖與今日相比,當時金融機關之存款利率並不算低,但在80年代中期,因經濟成長趨緩,政府多年調降利率,加上當時投資管道較少,開始出現眾多之民間投資業者,以高利率吸引民眾加入,其中多半為「以後金養前金」性質之老鼠會。在80年代末期,因銀行法之修正,政府加強查緝地下投資公司,遂引爆一連串地下投資公司之倒閉風暴,其中最著名者即為「鴻源案」。
就銀行法第29條之1立法理由觀察,係針對當時臺灣社會如與雨後春筍般出現的地下投資公司進行管制,因地下投資公司等以借款、收受投資或加入為股東等名義,大量吸收大眾資金,立法者認為此等行為實質上等同於收受存款之實。但對於此類型之收受存款行為,當時僅能以違反公司法第15條第3項規定,認相關公司「經營登記範圍以外之業務」,由於處罰過輕,無法發揮有效之遏止作用。為保障社會投資大眾之權益,以及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故將此等行為擬制為收受存款,故第29條之1所禁止之行為,一般稱之為「準違法收受存款行為」。
換言之,若行為人有第29條之1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之行為,立法者將其視同為同法第29條中「違法經營收受存款業務」之行為,由於除有特別規定外,僅銀行得經營收受存款業務,故行為人所為收受款項或吸收資金之行為,即得依同法第125條規定加以處罰。本文認為在處理第29條之1「與本金顯不相當」認定標準的問題上,要先釐清該條文之規範目的,因為規範目的與構成要件之設計上具有關聯性,必須先檢視現行法中「與本金顯不相當」之要件於設定上是否正確與適當,始進而處理其判斷標準之問題。
就吸收資金之實際案例觀察,大致上可以分成三種型態:其一、行為人以投資等為名目吸收資金,但實際上並無進行任何投資,而具有詐欺之性質。其二、行為人雖以投資等名義吸收資金,但重在吸收會員加入,欲加入者必須於繳交一定費用後,始取得會員資格,而已成為會員者必須再行招募下線會員,方得取得報酬。亦即加入者獲取報酬之基礎,是來自於招募會員,與其所繳交之費用或是有無進行投資無關,此種為目前常見之老鼠會型態。其三、行為人以投資等名義吸收資金,且確實以聚集之資金進行投資,至於是否存在如老鼠會之層級性組織結構,並非重點。行為人可能在一定期間內有依照原本之約定,支付紅利或報酬給投資者,但其後因為各種因素導致投資成果未如預期,未能繼續依約支付紅利或報酬。
🗒全文請見:對銀行法上「準違法收受存款罪」之再檢視──兼評最高法院108年度台上字第2403號判決及其歷審判決,張天一(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裁判時報第110期
📕本期目錄:http://www.angle.com.tw/magazine/m_single.asp?BKID=3816
📢訂閱 #月旦雜誌,最新優惠:http://qr.angle.tw/gyj
📢#月旦知識庫 最新購點優惠:http://qr.angle.tw/dzl
📚#元照新書:http://qr.angle.tw/pp8
放款業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舉例來說,過去銀行推動「以房養老」業務時,是放在授信業務考核,但法規修訂後,未來考核會看整體性,是否有引導民眾將不動產活化後的資金導入到安養信託,也就是會看傳統放款業務與現有信託商品結合程度。另外,在分行端,過去信託業務在考核KPI中占比不高,但現在分行整合性業務也要列入考核,法規上路後,銀行就要在各項考核獎勵辦法中訂定合理的評核比重。」